匝道加宽路基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4503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匝道加宽路基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匝道加宽路基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匝道加宽路基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匝道加宽路基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匝道加宽路基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匝道加宽路基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匝道加宽路基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匝道加宽路基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匝道加宽路基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匝道加宽路基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匝道加宽路基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匝道加宽路基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匝道加宽路基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匝道加宽路基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匝道加宽路基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匝道加宽路基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匝道加宽路基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匝道加宽路基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2、气象条件

本标段属华中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主要具有大陆气候特点:

热量丰富,光照适宜,雨水充沛,光、温、水配合协调;

一年四季分明,春季冷暖多变、阴雨连绵,夏季酷热多雨,秋季气候干燥、凉爽,冬季寒冷干燥。

区域年平均气温16.9℃,年均日照1863小时,年均积温5172℃。

气温的季节性变化很明显,一月份气温最低,极端最低气温-12.0℃,七月份气温最高,极端最高气温39.7℃,月平均最低气温1.2℃,月平均最高气温33.3℃。

根据嘉鱼、咸安气象站资料综合分析,项目区多年平均降雨量1400.3毫米,年内降水分配不平均,多集中在每年的5~8月间,历年最大降雨量1812.8毫米,历年最大日降雨量212.5毫米。

无霜期从3月至11月约250天。

桥位处雾罩多发生在冬季,年平均有雾日为16天。

三、施工准备

3.1技术准备

组织项目全体技术人员熟悉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全面领会设计意图,检查设计图纸的工程数量。

严格按照业主提供的设计图纸、文件及技术规范施工。

合理的组织和调配材料、机械设备、运输机具和劳动力,做到均衡生产,不影响周围环境。

3.2机械设备及仪器

正常施工状况下施工机械配制详见下表:

主要施工机械配置表

机械名称

型号

数量

挖掘机

300型

1台

装载机

ZL50

2台

推土机

不小于160KW

平地机

PY180

振动式压路机

20T

自卸汽车

20m³

8台

洒水车

6T

3.3、管理人员安排

主要人员配备

序号

姓名

职务

岗位职责

备注

1

韩辉

项目总工

项目技术负责

2

方小兔

项目副经理

六工区项目现场负责

3

闫立振

工程部长

技术负责

4

王飞

实验室主任

试验负责

5

杨奎

安质部长

质检负责

6

武杰

一工区主管

现场技术负责

8

胡宝剑

测量主管

测量负责

9

胡志强

安全员

现场安全负责

10

黄燚

3.4工期安排

S102省道加宽计划开工时间:

2014年12月25日,计划完工时间:

2015年2月3日。

四、施工工艺流程

4.1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旧路开挖→地基处理→加宽路基填筑

4.2施工方法

1、首先根据认真熟悉设计院下发的图纸,对照设计标高全面复测旧路两侧路面标高及道路横坡,纵向每10m一个点,根据复测结果调整设计,使拼宽路面的标高及横坡尽量按旧路进行调整,保证新旧路高程、横坡的一致性。

2、清理与掘除

路基施工范围内原有的道路、沟渠、通讯、电力设施、上下水道、及其它建筑物应妥善拆迁、清除或改造。

对公路用地范围内的植物、垃圾、有机杂质须进行清理、掘除、移运和处理,并挖除树根,松散土,挖除原边沟,边沟挖除后采用素土回填。

同时对原老路排水沟的浆砌片石位置进行拆除。

并在路基征地内侧挖除临时排水沟,排水沟深度和宽度应保证路基不被雨水浸泡,施工场地流水不得排入农田、鱼塘或污染自然水源。

3、旧路开挖

为尽可能减小加宽路基因老路路基地基强度与填料强度、压实度不同产生的不均匀沉降及纵向裂缝,在新老路基拼接处采用挖台阶的处理方案,以尽量减小拼接处的差异沉降,加强拼接路基的整体性。

进行老路部分进行台阶式开挖,严格按照施工规范中对新老路基衔接的要求开挖台阶,而且台阶的数量应尽可能多,以为新老路基的衔接提供更多的接触面,更利于新老路基的结合,在部分填方较高的路段宜采取逐步开挖的方式施工。

台阶开挖由下而上,台阶开挖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开挖老路坡脚部位,即最下面一层台阶高度为1m,宽度2m,并对地基进行处理;

第二阶段,地基处理结束并填土至第一个台阶顶后,开挖老路中部边坡,中部台阶尺寸宽度≥1m,开挖台阶高度为60cm;

台阶设向内倾斜4%的横坡。

后以此类推,直至94区顶。

第三阶段为96区填筑需挖除部分原道路路面。

第一阶段开挖台阶

第二阶段开挖台阶

第三阶段开挖台阶

4、地基处理

由于施工地段处藕塘及鱼塘附近,周边长期受水浸泡,需采用清淤换填碎石的方式对新路基进行地基处理,换填深度依照现场实际情况而定,换填压实后要求压实度不小于90%。

5、老路部分路面挖除

因考虑如挖除老路硬路肩部分对原通行道路的车辆影响较大,运营和施工安全均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决定仅挖除土路肩和硬路肩50cm的范围。

在对准备施工的路段实施交通安全封道后,放出硬路肩开挖线,用切割机将沥青混凝土部分进行切缝,后采取人工凿除的方法挖除。

土路肩的挖除采用挖掘机挖除,挖除时应避免扰动老路基的基层。

在路基填筑完成后应尽快恢复路面层,保证交通的通畅。

6、加宽路基填筑

路基填土尽可能与旧路基填料保持一致,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50mm,填料的CBR值应满足规范要求。

路基96区采用6%灰土填筑。

  拼接路基的每层填土压实厚度不超过15cm,填土采用重型碾压标准,分层压实。

开挖台阶及新路基压实度控制标准在原有标准基础上适当提高,路床96%,上路堤94%,下路堤93%。

对于旧路基加宽的宽度小于3米时应按3米控制,以保持压实机具的工作宽度,解决机械压实度不足问题。

路堤压实度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必要时可采用冲击碾压等进行增强补压,以消减对路堤的差异变形。

压实机具采用重型压路机。

碾压遵循由低至高的原则,普通路段碾压由外侧向老路方向碾压,有超高的曲线路段由弯道内侧向外侧碾压。

碾压时前后轮迹须重叠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轮宽,对于压路机碾压困难的位置采用小型压实机具来压实。

93区采用20T振动压路机碾压,按照“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边缘后中间、均匀压实”的方法进行碾压。

在碾压过程中,压路机行走时速控制在2.5km/h左右(不得超过4km/h)。

先用20T压路机静压一遍,静压完再按1/3轮迹振压一遍,然后用20T压路机按1/2轮迹振压,第三遍碾压结束后,压路机收光碾压一遍并对93区段进行压实度检测,检测各测点压实度均大于93%,再报请监理工程师抽检,抽检合格后进入下一层位的路基填筑施工。

按路基横断面填筑层位划分,填筑到94区后,初压一遍,再用20T压路机按1/2轮迹振压4遍,然后用20T压路机静压一遍后检测压实度,如各测点压实度均大于94%,报监理工程师抽检,填写好记录资料。

路基填筑按路基横断面填筑层位划分,填筑到96区后,对平地机已经整平的填料静压1遍,振压5遍,然后用压路机进行收光碾压,最后一遍时,可一边碾压,如各测点压实度均大于96%,报监理工程师抽检,测量员测量压实后标高,并记录。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按以上的碾压遍数指导施工,如果因碾压遍数不够而检测压实度未合格,再增加20T压路机的碾压遍数,到压实度合格为止。

7、施工注意事项

①、做好加宽路段原地面临时排水设施,开挖路基临时排水沟,以降低地下水位,并与互通内排水设施相贯通。

②、为保证加宽处填料的清洁,不含不适宜路基填筑的杂质,路基在填筑前对原场地耕植土进行清除,然后进行原地面翻挖换填碎石后压实。

③、为使新老路基结合紧密,有意识地将拼接面处的新老填料进行适当掺配,使粗细料均匀,以形成密实结构,易于压实。

④、路基填筑,必须根据设计断面,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不超过20公分,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小于10cm。

⑤、路基填筑分几个作业段施工,两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时,则先填地段,应按1:

1坡度分层留台阶。

若两个地段同时填,则分层相互交叠链接,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m。

⑥、施工中应保证对开挖台阶的及时填筑,严禁超前开挖,应挖除一段填筑一段。

加宽路基拆除原边坡后,还应采用适当的防护措施,如覆盖彩条布等,避免老路边坡受雨水侵袭。

⑦、若台阶开挖遇到路基填料为粉土时,台阶开挖不易成形,影响拼接质量,如在填土达到该处台阶高度前下雨,台阶容易遭水毁坍塌,可用M15砂浆加固。

⑧、加宽宽度较小的路段必要时应超宽填筑,以满足机具最小压实宽度要求,台阶内侧重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接缝部位应使用小型振动夯实机夯压密实。

任何拼接路基施工可能影响到老路稳定性时,必须做好防范措施,必要时应设置临时防护。

⑨、将新老路基结合部位列为压实度重点检查区域,加大压实度检测频率,从而保证结合部位压实效果良好,新老路基结合紧密。

五、施工现场交通组织

因S102省道拓宽施工时在不影响公路正常运营下进行的,因此施工安全和确保运营安全是首要前提。

因公路的通车影响、施工安全、施工场地狭小的限制以及老路的质量等对路面的施工影响很大,同时为了减少对原车道运营车辆的行车安全影响,老路挖除不得双侧同时施工。

所以拓宽路面总体安排时只能分侧施工,既开挖一段施工一段,待一侧完成全部工作后通车后方能开始另一侧的施工。

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对交通临时设施及采取的安全措施等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1、及时与交警部门和路政管理部门取得联系,制定现场交通管理方案。

2、根据施工路段的交通流量情况合理安排施工计划。

3、根据施工路段的交通情况,合理确定施工区限速等交通管制措施。

施工区的限速选择应符合下列原则:

a)限制速度不能超过施工区的最大安全速度,施工区的最大安全速度与施工区人员活动,施工类型及道路的情况有关;

b)限制速度应考虑到路面上通行的绝大多数车辆的速度,不宜过低;

c)限制速度宜统一,并提供给司机突发事件和对交通控制设施及人员指示的反应时间。

4、按预先确定的交通控制方案,合理布置施工区域交通安全标志。

5、施工前,应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从思想上重视安全施工。

特别要加强在公路内作业的安全注意事项的教育。

6、对所有上路的施工机具(车辆)事先调试完毕,保障施工机具的正常运转。

5.1施工区区划

为了保证给道路使用者和施工工人提供最大安全保护,本加宽工程的施工作业控制区应设置警示区→前渐变区→缓冲区→作业区→后渐变区→终止区六个区段,施工区基本区划如下图:

图5.1作业控制区布置图

5.2施工区内设施布置

1、警示区

作用:

提示前方道路施工,使行车者注意交通变化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本工程警示区内因设立施工预告标志,用于通告道路的交通阻断、绕行情况,使司机有时间调整其行车速度。

施工预告标志采用固定方式设置在行车方向右侧醒目的地方。

警示区内每隔一定距离应设置有关标志,第一个警告标志到下一个标志的间距不得超过300m。

最后一个标志离前渐变区间距不得小于150m,其余各标志的间距在100~300m之间。

警示区内统一设置“前方施工”标志、“禁止超车”标志、“前方车道变窄”标志、“禁止通行”标志、“限制速度”标志等。

本区域内限速为20~50Km/h。

2、前渐变区

起导流作用,引导车辆改变行驶方向,变换车道。

该区长度设置为100m。

当车辆行驶至前渐变区时,行车速度应小于30km/h。

在前渐变区前应设置“禁止驶入”标志。

并在外围安放水马,水马上应安有反光带,能反映出区域的轮廓。

3、缓冲区

引导车流有序行进。

缓冲区的长度应大于100m,在缓冲区外围应设置路障、水马等交通标志进行隔离。

缓冲区内不准停放器具、车辆、材料、禁止工作人员停留,以免由于车辆失控出现事故。

4、作业区

作业区是施工人员活动和工作的地方,在车道与作业区之间必须设置隔离装置,作业区还应为工程车辆提供安全的进出口。

根据施工作业的需要,在该区域内全程使用水马与通行车道进行隔离,并引导车辆各行其道,夜间施工应在作业区设置照明灯。

一般禁止在夜晚、雨、雾等不良天气施工。

5、后渐变区

其导流作用,引导车辆改变行驶方向,变换车道,进入正常行驶车道,该区域长度设置为30m,车辆行驶过施工区域后,应利用锥形交通标志设置后渐变区,引导车辆进入正常车道。

6、终止区

表示施工区的结束和施工限制的解除,位于施工区的末端。

终止区的设置长度大于30m。

终止区的末端应设置解除限速标志。

5.3、交通标志

1、作业区在右侧车道时,应将交通标志设置在公路右侧路肩上和作业区边界的左侧。

2、作业区在坐侧车道时,除施工预告标志设置在右侧硬路肩上外其他交通标志应设在施工区边界的右侧。

3、禁令标志:

禁止通行标志设在上游过渡区的前方;

禁止超车标志设在禁止超车路段的起点处,限制速度标志,设在限制车上路段的起点,标志牌上标明所限制的速度。

4、警示标志:

前方施工标志设置在警示区的起点处;

前方车道变窄标志应设在车道变窄处前方至少200m处。

5、安全设施布设顺序:

安全设施布设必须从上游开始顺车流方向布置;

撤除应从施工区的末端开始逆车流方向撤除

5.4施工现场的交通安全管理注意事项

1、施工现场应设专职交通协管员,负责维护现场交通秩序,协管员应在作业控制区的两端路外或桥下等较安全的地段进行休息、观察、巡视。

交通协管员应具备能快速、有效地指挥交通,应付突发的交通情况的能力。

2、协管员要时刻注意现场封闭设施的完好性,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要保证设施、标志清洁,易于辨认,并始终处于正确工作状态。

注意因通行车辆刮、碰标志可能导致指向错误或无法正确辨认,应避免非施工作业车辆误入作业控制区。

3、应设立专职安全员负责监督现场的安全管理,督促作业人员不能随意走出作业控制区,现场专职安全员应服从交警、路政等部门对现场作业秩序和安全组织措施的监督管理,做好施工路段交通组织保障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使施工段所设置的作业控制区安全始终处于良好、有效状态,并积极协助交警、路政部门处理路面突发事件。

4、全体施工人员上岗前应进行施工安全教育,从思想上重视施工安全;

施工人员应身着黄色反光背心作业;

注重安全作业,不在作业区外,特别是越过交通安全设施外的未封闭道路上流动。

5、施工机械、车辆(如压路机、自卸车等)在施工区内应按规定地点有序停放,进出施工区域时应服从专职交通协管员管理,不得擅自进出;

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施工机械及车辆的任何一部位伸入未封闭道路,造成事故。

当施工路段出现交通事故或交通严重阻塞时,要及时通知高速交警大队和路政大队,服从指挥,共同疏导交通,注意防止非施工车辆进入施工封闭区。

六、质量保证措施

6.1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总工程师和项目副经理为副组长,项目经理部各部室负责人为组员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对工程质量负全部责任。

主要负责策划、组织实施本项目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制定落实创优规划、创优措施。

各项工程开工前对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以加强每位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做到认真领会设计文件及图纸,掌握各工序的质量要求。

6.2确立质量保证目标

保证本工程质量达到技术规范、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及检验验收标准的质量要求,杜绝施工中的重大质量事故,避免一般质量事故隐患和主要质量通病,确保本项目单位工程、分部工程优良率100%,分项工程优良率96%以上,交工验收单位工程优良率达到100%,确保本工程成为优良工程。

6.3质量保证措施

1、组织保证措施:

组织有经验能力强的项目部管理领导班子,选拔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施工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工程师及各分项工程的技术负责人。

选择精干、技术过硬、能打硬仗的专业化的施工作业队。

2、管理保证措施: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签订工程质量承包责任状、建立首件认可制制度、坚持质量否决制度

3、技术保证措施:

坚持图纸会审制度、坚持技术交底制度、坚持档案管理制度。

4、机械设备的质量保证措施:

加强机械设备的合理投入、加强保养和维修,提高机械的使用效率,保持机械设备的良好、可靠和安全。

贯彻人机固定原则,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

合理划分施工段,组织好机械设备的流水施工。

七、安全生产措施

1、建立以项目经理负责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明确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设置专职安全员,班组设兼职安全员,加强安全思想教育,学习劳动保护法规,使每位员工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

2、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参与施工的人员必须经培训和技术交底,熟悉施工的流程及关键环节。

3、安全防护设施齐全,正确使用个人的劳动防护用品和安全防护措施,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登高作业必须系安全带。

4、关键工序上墙,技术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5、路基施工时机械必须按指定区域进行作业,并有专人指挥。

6、临时用电要经常检查电路系统是否有破皮、漏电、短路等潜在问题,做到规范用电。

7、若需夜间施工则在施工区域要有足够的照明设施。

8、配合交警路政部门派专人加强安全交通管理,施工现场悬挂安全施工标志牌。

安全员及操作人员各尽其职,发现隐患及时汇报、处理。

9、施工期间做好防火及安全保卫工作。

八、文明施工措施

为使施工现场实行标准化管理,创造整洁、文明的施工环境,特制定以下措施:

1、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要穿戴整齐。

2、施工人员佩带上岗证上岗操作。

3、施工现场的主要施工区、工地的重要通道口,设置文明施工标牌、横幅。

4、施工现场场地、料场统一规划,规范整洁;

材料堆放有序分类堆放,并设立标识牌。

5、施工时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废弃杂物及时清除出场,不准乱丢乱放,防止污染附近农田及河流。

6、加强施工便道的日常养护,做到路面平整、排水畅通,干燥时经常洒水降尘。

7、做好教育工作,处理协调好施工人员与当地村民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