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阳市学年高二生物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4526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96.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枣阳市学年高二生物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枣阳市学年高二生物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枣阳市学年高二生物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枣阳市学年高二生物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枣阳市学年高二生物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枣阳市学年高二生物月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枣阳市学年高二生物月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枣阳市学年高二生物月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枣阳市学年高二生物月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枣阳市学年高二生物月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枣阳市学年高二生物月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枣阳市学年高二生物月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枣阳市学年高二生物月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枣阳市学年高二生物月考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枣阳市学年高二生物月考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枣阳市学年高二生物月考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枣阳市学年高二生物月考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枣阳市学年高二生物月考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枣阳市学年高二生物月考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枣阳市学年高二生物月考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枣阳市学年高二生物月考试题.docx

《枣阳市学年高二生物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枣阳市学年高二生物月考试题.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枣阳市学年高二生物月考试题.docx

枣阳市学年高二生物月考试题

湖北省枣阳市白水高中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3月月考生物试题

时间:

90分钟分值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用15N同位素标记细菌的DNA分子,再将它们放入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繁殖四代,a、b、c为三种DNA分子:

a只含15N,b同时含14N和15N,c只含14N,如图(纵坐标为DNA分子个数),这三种DNA分子的比例正确的是()

A.

B.

C.

D.

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突变是环境变化导致的,往往是有害的多而有利的少

B.自然条件下的生物种群,其基因频率往往都是不断变化的

C.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基因频率改变是生物进化的标志

D.两个种群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必然形成生殖隔离而成为两个物种

3.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形成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主要内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D.突变和基因重组都能导致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4.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但受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也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不能很好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

B.不能很好地解释物种大爆发的原因

C.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在生物个体水平

D.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

5.下列核苷酸中,在DNA结构中可能具有的是()

A.

B.

C.

D.

6.如图为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遗传信息流动图解,1、2、3表示相关过程,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核内,2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质中

B.3过程以mRNA作为模板,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到左

C.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

D.翻译时,图中3过程mRNA每次能结合多个核糖体,产生的各肽链氨基酸序列不同

7.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A.鉴定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先加重铬酸钾溶液,振荡后再加浓H2S04

B.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不适用于对西瓜汁中还原糖的鉴定

C.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可观察到一个中期细胞到后期时染色体数目加倍

D.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质壁分离的细胞,其外界溶液浓度一定大于细胞液浓度

8.以下细胞中既有同源染色体,又含有染色单体的是()

①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

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

④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

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

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

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③④D.④⑤⑥

9.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再自交产生F2,将F2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问F3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

A.3:

1B.5:

1C.8:

1D.9:

1

10.一个用15N标记的DNA分子含有4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160个,在不含15N的DNA的培养液中经过n次复制后,不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与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之比为7:

1,复制过程共需游离的鸟嘌呤为m个,则n、m分别是()

A.3、900B.4、3600C.4、320D.3、840

11.关于果酒的制作过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先去烂子粒和枝梗,再用清水冲洗掉污物

B.发酵的温度维持在18~25℃最好

C.发酵过程中需要适时打开瓶盖放气,以防止发酵瓶破裂

D.需要不断地充入氧气

12.图甲是果醋发酵装置.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中期可以闻到酒香;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升高温度并通气,酒香逐渐变成醋香.图乙中能表示整个发酵过程培养液pH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

C.③D.④

13.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

B.含水量大于85%的豆腐利于保持湿度,适宜制作腐乳

C.加盐和加酒都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D.密封瓶口前最好将瓶口通过火焰以防杂菌污染

14.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三种传统发酵食品的共同点是()

A.菌种均可来自于自然环境

B.均需在相同温度下进行发酵

C.保证在无氧环境下发酵

D.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种群密度不断增加

15.关于“腐乳的制作”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将腐乳坯堆积起来会导致堆内温度升高,影响毛霉生长

B.腐乳坯若被细菌污染,则腐乳坯表面会出现黏性物

C.勤向腐乳坯表面喷水,有利于毛霉菌丝的生长

D.装坛阶段加入料酒,可有效防止杂菌污染

16.亚硝酸盐可与对氨基苯磺酸反应,再与N-1-萘基乙二胺偶联,其产物颜色是

A.红黄色B.橘黄色C.紫红色D.蓝色

17.下列关于果酒、果醋、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果酒时应反复冲洗葡萄以避免杂菌污染

B.制作果醋时应适时通入空气以保证有关菌种正常代谢

C.制作腐乳时酒精的含量高于12%时会加快腐乳的成熟

D.三

种发酵技术涉及的微生物均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1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汁产生酒精

B.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乙醇产生醋酸

C.泡菜腌制利用了乳酸菌的

乳酸发酵

D.腐乳制作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的蛋白酶和脂肪

19.关于“腐乳的制作”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将腐乳坯堆积起来会导致堆内温度升高,影响毛霉生长

B.腐乳坯若被细菌污染,则腐乳坯表面会出现黏性物

C.勤向腐乳坯表面喷水,有利于毛霉菌丝的生长

D.装坛阶段加入料酒,可有效防止杂菌污染

2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乙醇产生醋酸

B.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糖汁产生酒精

C.泡菜腌制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

D.腐乳制作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的蛋白酶和脂肪酶

21.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和调查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均可分离和提纯细菌,但前者不能用来计数

B.观察有丝分裂根尖分生区多数细胞染色体排在细胞中央

C.32P标记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共培养时间过长,搅拌离心后上清液放射性强度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

D.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装置上的电灯导致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或者应得数值相比,可能偏大

22.在分解尿素菌的分离和鉴定中,对先后用到的两种培养基,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酚红指示剂作为选择培养基,再加入唯一碳源作为鉴别培养基

B.加入唯一氮源作为鉴别培养基,再加入酚红指示剂作为选择培养基

C.加入唯一氮源作为选择培养基,再加入酚红指示剂作为鉴别培养基

D.加入酚红指示剂作为选择培养基,再加入唯一碳源作为鉴别培养基

23.关于平板划线法和涂布平板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只能应用于固体培养基接种B.都可以用于微生物的计数

C.接种培养后均可获得单菌落D.接种用具都需进行严格灭菌

24.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对微生物进行培养前,需要对微生物和培养基进行灭菌

B.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

C.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目,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菌落计数

D.酵母菌发酵过程产生的酒精,对其他微生物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5.原油中含有大量有害的、致癌的多环芳烃.土壤中有些细菌可以利用原油中的多环芳烃为碳源,在培养基中形成分解圈.为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并投入除污,某小组同学设计了相关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应配制来源于被原油污染土壤的土壤稀释液备用

B.配制以多环芳烃为唯一碳源的选择性培养基

C.将土壤稀释液灭菌后接种到选择性培养基上

D.在选择性培养基上能形成分解圈的即为所需菌种

26.下列是以酵母菌为材料进行的实验,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可用溴麝香

草酚蓝检测产生的CO2

B.用酵母菌发酵酿制果酒,选择酸性重铬酸钾检测产生的酒精

C.探究酵母菌群数量变化,应设空白对照排除无关变量干扰

D.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培养计数,应选择30﹣300菌落数的平板

27.碱基类似物5-溴尿嘧啶(5-Bu)既能与碱基A配对,又可以与碱基G配对。

在含有5-Bu、A、G、C、T五种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得到突变体大肠杆菌。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培养培中大肠杆菌的基因突变频率明显提高

B.发生突变的大肠杆菌DNA分子中共有6种碱基配对方式

C.大肠杆菌在此培养基上至少繁殖3代,才能实现DNA分子某位点上碱基对从T—A到C—G的替换

D.很多位点发生T—A到C—G的替换后,DNA分子结构的稳定性增强

28.在上述细菌培养过程中,有关操作正确的是

A.涂布器用火焰灼烧进行灭菌

B.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灭菌

C.倒平板和取菌液都必须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D.分离得到的菌落应先接种在平板上,培养24h后,置于4℃冰箱保存

29.下图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

划线的顺序为1、2、3、4、5。

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操作前

要将接种环放在火焰旁灭菌

B.划线操作须在火焰上进行

C.在5区域中才有可能得到所需菌落

D.在1、2、3、4、5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灭菌

30.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步骤是()

A.计算、称量

、倒平板、溶化、灭菌

B.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

C.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D.计算、称量、灭菌、溶化、倒平板

 

二、综合题(40分)

31.【生物选修模块一:

生物技术实践】(15分)

人类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果酒、果醋以及腐乳的历史,源远流长。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

酵母菌是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反应式为;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一般将温度控制在℃。

在缺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2)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

在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下,普通的豆腐转变成风味独特的腐乳。

(3)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

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变为,再将变为醋酸。

32.(15分)乙醇等“绿色能源”的开发备受世界关注。

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为:

(1)玉米秸秆预处理后,因该选用_______酶进行水解,使之转化为发酵所需的葡萄糖。

(2)从以下哪些微生物中

可以提取上述酶?

________(多选)

A酿制果醋的醋酸菌B生长在腐木上的霉菌

C生长在落叶堆中的蘑菇D寄生在人体中的大肠杆菌

E反刍动物瘤胃中生存的某些微生物

(3)若从土壤中分离生产这种酶的微生物,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应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

(4)为了尽快观察到微生物培养的实验结果,应将接种了土壤样品的平板置于______中培养,将其温度设定在37℃。

要使该实验所得结果可靠,还应该同时在另一平板上接种______作为对照进行实验。

(5)培养20小时后,观察到平板上有形态和颜色不同的菌落,这说明土壤样品中有_____种微生物。

此培养基属于_______(按物理形态分)。

(6)发酵阶段需要的菌种是_________,生产酒精时要控制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_。

33.(11分)利用紫外线诱变选育高产β-胡萝卜素的三孢布拉霉负菌(单细胞真菌),未突变菌不能在含有浓度为10-5M的β-紫罗酮的培养基上生长。

菌体随β━胡萝卜素含量增加从黄色加深至橙红色。

图甲为选育及提取获得β-胡萝卜素流程。

(1)三孢布拉霉负菌与细菌共同具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

从真菌细胞中提取酶时,常常采用_______法将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酶进行分离。

(2)培养基中的葡萄糖为菌体生长提供_________________;为选出高产突变菌种,还应在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_____。

(3)进行③过程时,应选取________色的菌落接种至液体培养基。

为筛选纯化β-胡萝卜素产量高的菌种,采取重复________(填图甲中数字)过程。

(4)固体平板培养基经过程②接种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图乙所示。

该同学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只有少数菌能生长形成菌落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过程⑥是______________,用纸层析法鉴定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结果发现颜色较浅,导致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萃取时,萃取剂使用量_________,提取的色素少。

(6)选取胡萝卜韧皮部细胞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其操作步骤是①制备MS培养基;②_;③接种;④培养;⑤移栽;⑥栽培。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试题分析:

已知DNA的复制次数,求子代DNA分子中含有亲代DNA单链的DNA分子数或所占的比例:

一个双链DNA分子,复制n次,形成的子代DNA分子数为2n个.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特点,不管亲代DNA分子复制几次,子代DNA分子中含有亲代DNA单链的DNA分子数都只有两个,占子代DNA总数的

解:

用15N同位素标记细菌的DNA分子,再将它们放入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4代,共形成24=16个DNA分子.由于用15N同位素标记细菌的DNA分子只有两条链,又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所以在子代的16个DNA分子中,只含15N的DNA分子为0,同时含15N和14N的DNA分子为2个,只含14N的DNA分子为16﹣2=14个.

故选:

A.

考点:

DNA分子的复制.

2.B

【解析】

试题分析:

1、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同称为突变,突变是不定向的,且具有多害少利性;突变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一般情况下,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环境变化可能提高突变频率,如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等.

2、种群基因频率是指在种群基因库中,某基因占所有等位基因的比例,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突变、自然选择、迁入和迁出、遗传漂变、非随机交配等,自然选择通过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而使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3、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分为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大多数物种的形成是由长期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的出现而产生的,有的物种形成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而直接出现生殖隔离.

解:

A、突变可能是由环境变化导致,也可能是自发突变,与环境无关,A错误;

B、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突变、自然选择、迁入和迁出、非随机交配等,自然条件下的生物种群,基因频率往往都不断发生变化,B正确;

C、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地理隔离不是,C错误;

D、两个种群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不一定形成生殖隔离而成为两个物种,D错误.

故选:

B.

考点:

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3.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

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A正确;

B、新物种形成的标志的生殖隔离的形成,故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B正确;

C、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C正确;

D、突变和基因重组能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错误.

故选:

D.

考点:

现代

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4.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内容:

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和适者生存.

2、意义:

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物种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3、限性:

①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②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③强调物种形成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不能很好地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

解:

A、自然选

择学说能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生物的适应性、多样性的形成,但不能解释遗传与变异的本质,且对进化的解释仅限于个体水平,A错误;

B、自然选择学说中生物进化是长期渐变的结果,不能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B正确;

C、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在个体水平,C正确;

D、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D正确.

故选:

A.

考点:

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

5.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以及主要特点.DNA由脱氧核苷酸组成,脱氧核苷酸由磷酸、五碳糖和含氮碱基组成.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在五碳糖和碱基两方面,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碱基含有T;RNA的五碳糖是核糖,碱基有U.据此答题.

解:

DNA由脱氧核苷酸组成,脱氧核苷酸由磷酸、五碳糖和含氮碱基组成,其中碱基和磷酸分别连接在脱氧核糖两侧.

故选:

C.

考点: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6.C

【解析】

试题分析:

分析题图:

图示为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遗传信息流动图解,其中1为DNA复制过程,2表示转录过程,3表示翻译过程.据此答题.

解:

A、1为DNA复制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核内,2为转录过程,也是主要发生于细胞核中,A错误;

A、3是翻译过程,该过程以mRNA为模板,根据肽链的长度可知,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到右,B错误;

C、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C正确;

D、mRNA每次能结合多个核糖体,由于模板是同一条mRNA,因此产生的各肽链的氨基酸序列相同,D错误.

故选:

C.

考点:

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7.B

【解析】

试题分析: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步骤:

根尖的培养;低温诱导;取材;制作装片: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

3、把成熟的植物细胞放置在某些对细胞无毒害的物质溶液中,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子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使原生质层和细胞壁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也就是逐渐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子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的整个原生质层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解:

A、鉴定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先加浓H2S04,再加重铬酸钾溶液,A错误;

B、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出现砖红色沉淀,西瓜汁呈红色,干扰试验颜色的观察,不适用于对西瓜汁中还原糖的鉴定,B正确;

C、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细胞被解离死亡,不能观察到染色体动态变化过程,C错误;

D、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质壁分离的细胞,该细胞有可能处在吸水、失水或动态平衡状态,其外界溶液浓度有可能大于细胞液浓度,也有可能小于或等于,D错误.

故选:

B.

考点:

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

8.A

【解析】

试题分析:

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都存在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

染色单体出现在染色体复制之后,消失在着丝点分裂时.

解:

①体细胞含成对同源染色体,所以有丝分裂中期细胞有成对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2个单体,①正确;

②有丝分裂后期成对的染色单体分离成为染色体,无单体,②错误;

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有成对同源染色体,并且每条染色体含2个单体,③正确;

④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无成对同源染色体,④错误;

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有成对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2个单体,⑤正确;

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无成对同源染色体,也无单体,⑥错误.

故选:

A.

考点:

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9.C

【解析】

试题分析:

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纯种灰身果蝇(BB)与黑身果蝇(bb)杂交,产生的F1的基因型为Bb,F1再自交产生F2,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

Bb:

bb=1:

2:

1.

解:

由以上分析可知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

Bb:

bb=1:

2:

1,去除F2中所有黑身果蝇,则剩余果蝇中,BB占

、Bb占

,则B的基因频率为

、b的基因频率为

.让F2灰身果蝇自由交配,F3中BB所占的比例为

、Bb占

、bb占

,所以F3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8:

1.

故选:

C.

考点:

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10.B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

在子代中含15N的DNA分子只有2个,不含的是总数减去2,故总数应为16,子代数应是2n,故n为4.

已知一个用15N标记的DNA分子含4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160个,则A=T=160个,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G=240个.该DNA复制n次共形成2n个DNA,需游离的鸟嘌呤为m个,则m=(2n﹣1)×n.

解:

标记过的DNA分子不管复制多少次,其子代DNA分子中必然有两个DNA分子携带有标记.根据不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与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之比为7:

1,可知共得到DNA分子16个,DNA分子需要复制4次.

根据题中腺嘌呤160个,可知A=T=160,G=C=240个,16个DNA分子共需要240×16个碱基G,除去开始时作为模板的DNA分子,还需要G:

240×(16﹣1)=3600个.

故选:

B.

考点:

DNA分子的复制.

11.B

【解析】为防止杂菌污染,烂子粒应该在冲洗之前去除,而去枝梗应在冲洗之后。

酵母菌酒精发酵需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排气时只能拧松瓶盖而不可打开瓶盖。

发酵的最适宜温度为18~25℃。

【考点定位】果酒制作的过程

【名师点睛】

(1)发酵微生物≠细菌。

发酵微生物有的是原核生物,也有的是真核生物,如酵母菌、毛霉等都是发酵常用菌种,为真核生物。

(2)酒精发酵为无氧发酵,并不是严格密封。

前期通气,利于酵母菌的繁殖;在酵母菌发酵的过程中需封闭充气口,定期打开排气口,排出发酵时产生的CO2。

12.B

【解析】

试题分析:

在果醋的发酵过程中,首先瓶中进行的是有氧呼吸产生CO2,会使pH下降;一段时间后由于氧气消耗殆尽,开始进行无氧呼吸,也可产生CO2,会使pH继续下降;最后进行醋酸发酵生成醋酸,会使pH迅速下降.

解:

果醋发酵初期,发酵罐是密闭的,不需要通气,但发酵装置中仍有部分氧气,此时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溶于水,pH下降,随着氧气的消耗,到发酵中期,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较少的二氧化碳和酒精,pH稍下降,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