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寒假作业附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5400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2.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寒假作业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二历史寒假作业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二历史寒假作业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二历史寒假作业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二历史寒假作业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二历史寒假作业附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二历史寒假作业附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二历史寒假作业附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二历史寒假作业附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二历史寒假作业附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二历史寒假作业附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二历史寒假作业附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二历史寒假作业附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二历史寒假作业附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二历史寒假作业附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二历史寒假作业附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二历史寒假作业附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二历史寒假作业附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寒假作业附答案.docx

《高二历史寒假作业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寒假作业附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历史寒假作业附答案.docx

高二历史寒假作业附答案

高二历史寒假第一周作业(必修三第1、2单元)

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0分)

1.孔子的教育思想中与其“贵贱有序”的政治主张相矛盾的是

A.因材施教B.有教无类C.学而不思则罔D.知之为知之

2.奶奶不断唠叨:

“老天爷,你怎么不睁眼,这雨没完没了的下,你还叫我们穷人活不活。

”以上是某一文学作品中的片断,“奶奶”的话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天”的敬重,这与中国古代哪一学派有关

A.道家学派B.法家学派C.儒家学派D.墨家学派

3.近年来许多国家纷纷兴建孔子学院,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被重视。

这表明

A.优秀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B.国家间意识形态领域的对立消失

C.人类社会的文化逐渐走向一致D.儒家学说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

4.中国古代思想宝库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下列主张体现人文精神的是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民贵君轻③存天理,灭人欲④齐家、治国、平天下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5.“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史,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这句话出自A.孔子B.孟子C.荀子D.董仲舒

6.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①“仁者爱人”②贵贱有“序”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有教无类”(也应该要)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7.“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

A.墨翟B.孟轲C.荀况D.韩非

8.儒学从先秦时期的民间学说到汉代转变为官方学说,主要是因为

A.儒学内部的改造B.统治集团的斗C.杜会环境的变化D.其它学说的衰落

9.“董仲舒是自汉代以来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

”(冯天谕等著《中华文化史》)这一观点

A.肯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B.肯定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主张

C.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D.否定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

10.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西汉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主要区别是

A.宣扬“仁政”思想B.神化封建统治C.宣扬“民本”思想D.反对苛政刑杀

11.18世纪的启蒙学者,从中国的文化中,悟出了一个道理:

政府的目标是人民的幸福。

如果背离这个目标,人民就会造反和革命,直至把它推翻。

下列思想不能体现这一道理的是A.民贵君轻B.君舟民水C.君权神授D.为政以德

12.《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体现的忠义思想,明显来自儒家思想中的

A.“仁政”学说B.“天人感应”学说C.宋明理学思想D.“经世致用”思想

13.“父前行,子踵后。

路遇长者,敛足拱手。

尊长在前,不可口唾。

”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14.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

“若止印二三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这主要得益于

15.A.造纸术的重大改B.雕版印刷技术的推广C.活字印刷术的发明D.文化市场的迅速扩大

15.声如雷霆,震城土皆崩,烟气涨天”是人们对某次战场场面的描写。

这种场面最早可能出现A.商周B.春秋战国C.唐末宋初D.元末明初

16、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技巧创新的条件包括①汉末社会危机引起士人的深刻反省②士人群体的形成③书法是士人表达自我的理想形式④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A、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7、其行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书法家是

A、王羲之B、颜真卿C、柳公权D、苏轼

18、下列不属于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的是

A、《女史箴图》B、《五子夺莲》C、《清明上河图》D、《山水十二景》

19、宋代山水画发展为独立的画种,主要原因是

A宋代山水如诗如画B统治者更欣赏山水画

C文人们注重内心的修养D人物、宗教画难以发展

20、“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出自诗经的A、风B、雅C、颂D、赋

21、郭沫若题写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称颂的诗人是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李商隐

22、“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领刺虐人木三分”是对哪部古典小说的高度评价

A、《水浒传》B、《西游记》C、《聊斋志异》D、《儒林外史》

23、明清小说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经济繁荣和商业的发展B、市民阶层的出现

C、文化发展呈现多样性D、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

24、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逐渐宗教化B、逐渐贵族化C、逐渐神秘化D、逐渐平民化

25、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

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如关羽脸谱的主色是红色,曹操是白色,包拯是黑色……你认为“红脸”表示

A、凶猛残暴B、奸诈狡猾C、忠勇正义D、刚直果敢

二、材料题:

(共50分)

26.山东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

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24分)

(1)战国时期的孟子和荀子是如何继承并发展孔子学说的?

(4分)

 

材料一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

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

——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

(2)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西汉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

(6分)

 

材料二朱熹认为: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王守仁认为: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3)依据材料二说明朱喜和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别?

(2分)据所学知识说明二者思想是否存在本质差别。

(4分)

 

材料三黄宗羲认为: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务行。

(4)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阶段,其最突出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2分)结合材料三概括指出这种思想主张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具体表现。

(6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12分)

材料一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

……《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

“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

”“故一则治,异则乱。

一则安,异则危。

”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李斯上秦,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架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

所不去也,医乐卜筮种树之书。

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

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

——摘自张贷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

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引自《汉书·董仲舒传》

(1)三则材料反映了当时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

(2分)原因何在?

(4分)

 

(2)材料表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自战国到西汉先后进行了哪些努力?

(6分)

 

28、(14分)阅读下列关于宋词的材料。

材料一:

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起源于民间,句子长短不一,适于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

材料二:

宋代城市生活丰富,娱乐场所需要大量的歌词。

士大夫的词作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更有一些词人直接为歌女写词,在歌楼榭中传唱。

材料三:

生活于两宋之交的女词人李清照,词风委婉含蓄,清新淡雅,……南宋词人辛弃疾词风慷慨激昂,豪迈悲凉,充满忧国忧民的爱国豪情。

请回答:

(1)除材料中所述外,著名词人还有谁?

(任两人)

 

(2)宋词主要分为哪两大派别?

试比较两派的不同?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词繁荣的原因。

 

高二历史寒假第二周作业(必修三第3、4单元)

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0分)

1、西方的人文精神萌芽于

A.古希腊文明B.古罗马文明C.秦汉文明D.古印度文明

2、智者运动兴起的基本条件是

A.古代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发展B.资本主义的萌芽

C.工业革命的开始D.反封建运动的广泛开展

3.马克思称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

关于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他的哲学追求主要集中在认识自己这一命题上

B.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

C.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

D.他使哲学开始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4.人文主义与古希腊哲学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人”对“神”的否定B.关于“人”的继承关系

C.“人神”并重D.关于“神”的继承

5、中国古代类似于苏格拉底的思想家有

①孔子②孟子③老子④庄子A.①③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6、在西文中,“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

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是理性精神)

①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②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③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④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7、文艺复兴运动是西方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的先驱们所承担的历史任务是

A.把人从禁欲主义束缚下解放出来B.把人从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C.把人从罗马教皇控制下解放出来D.把人从封建主控制下解放出来

8、恩格斯说:

“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

”其含义是

A.它没有将古希腊罗马文化完全复兴出来B.它把古文化古为今用

C.它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号D.它没有准确地揭示这场运动的实质

9、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中,新教各派集中反对的目标是

A.罗马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观B.罗马天主教会的精神专制

C.罗马教廷对各国的经济掠夺D.罗马教皇垄断教职的任免权

10、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导火线是

A.天主教会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B.罗马教皇向教民出售赎罪券

C.天主教会征收什一税D.天主教会出卖教会职位

11、德意志宗教改革与后来的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原因的相同点是

A、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B、殖民经济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生产关系的阻碍D、天主教会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12、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原则源于

A.《社会契约论》B.《百科全书》C.《论法的精神》D.《纯粹理性批判》

13、在欧洲启蒙运动中,与其他启蒙思想家相比,卢梭进一步提出了

A.天赋人权和权利平等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政治民主和个人自由D.国家主权属于人民

14、启蒙学说发展了人文主义,这主要表现在

A.反对教权主义和蒙昧主义B.宣传天赋人权

C.提倡自由平等D.主张建立法治社会

15、康德在哲学方面的贡献是

A.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B.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C.其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D.创立了逻辑学

16、19世纪,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经典物理学出现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A.经典物理学不够完善         B.经典物理学自身的局限性

C.物理学出现一系列新发现     D.经典物理学仅能解释地球上的物理现象.s.5.u.c.o.m

17、.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后,引起了宗教势力的强烈反对,他们叫嚣“打倒进化论”、“拯救心灵”、“粉碎达尔文”等,这说明了

①达尔文的进化论给上帝创造了万物说以致命的打击②达尔文的进化论动摇了神学的根基③达尔文的进化论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④达尔文的进化论具有严密的科学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一般说来,一切艺术的永恒的源泉就是生活。

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反映的社会情绪是

A、拜金主义泛滥B、对“理性王国”的失望C、理想主义盛行D、对古典文化的憧憬

19、贝多芬于1804年创作完成《英雄交响曲》时,他在总谱的扉页上写有“献给拿破仑.波拿巴”的字样。

后来他听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后,贝多芬把这一页撕掉了,并在同年10月出版式改写成这样一个标题:

“为纪念一位伟大的人物而写的英雄交响曲”。

贝多芬的这一举动表明了他的A、民主主义情怀B、现实主义创作态度

C、民族主义情怀D、个人英雄主义观念

20、借助科技领域的光学成就,渗透光和色的微妙变化,有“光的诗人”之称的画派是

A、新古典美术B、印象画派C、现实主义美术D、现代主义美术

21、有一位著名作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小说)我要让人先开怀大笑,然后回过头去一恐惧的心理回顾他们所笑过的一切。

”据此推测他最有可能属于哪一派文学派别

A、启蒙文学B、浪漫主义文学C、现实主义文学D、现代主义文学

22、始终把“从黑暗至光明,从斗争走向胜利”作为座右铭的是:

A、梵高B、莫扎特C、柴可夫斯基D、贝多芬

23、下列西方文学和艺术作品属于现代主义的有

①《老人与海》 ②《舞蹈》 ③《格尔尼卡》 ④《等待戈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④

24、下列关于电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电影诞生于19世纪末B、有人称电影是“第七艺术”

C、电影的发明者是格里菲斯D、电影的出现是电气时代科技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25、电视最重要的功能是

A传播资讯B娱乐C展示优秀艺术品D普通人有了欣赏艺术珍品的机会

二、材料题:

(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二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

……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

……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伏尔泰语录》

材料三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

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

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

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

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

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各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

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

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

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

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

 

(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思想?

有何进步意义?

 

(3)据材料三,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诸方面,各提出了什么主张?

 

(4)在“自由”这个问题上,材料二与材料一、三各侧重什么?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不知道世人对我是怎样看法,但是在我看来,我不过象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孩子,为时而发现一块比平常光滑的石子或美丽的贝壳而感到高兴;但那浩瀚的真理之海洋,却还在我的面前末曾发现呢?

”——牛顿临终遗言

材料二:

生物母体生出的众多后代,这攫取生活用品的必需条件而斗争,众多的后代不会绝对相同,其中优秀的物种在生存竞争中取胜了,其他被淘汰了,这就是优胜劣汰。

——摘自《物种起源》序

材料三:

17世纪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一样,19世纪的达尔文又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了

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牛顿发现了哪些“光滑的石子和美丽的贝壳”,遗言反映了科学家什么品格?

 

(2)材料二是达尔文的什么学说?

其核心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知识谈谈“造物主”是怎样被驱逐的?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恩格斯说:

“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诺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材料二恩格斯说巴尔扎克的作品“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

请回答:

(1)材料一导致欧洲文坛出现了什么变化?

出现了那些杰出人物和作品?

 

(2)材料二中,恩格斯为什么如此评价巴尔扎克?

 

(3)与巴尔扎克同一流派的欧美作家还有哪些?

 

高二历史寒假第三周作业(必修三第5、6单元)

1、“洋人制胜之道,专以轮船、火器为先……又本之天文度数,参以勾股算法,故能巧法其中。

”体现的观点属于

A.顽固派B.洋务派C.早期维新派D.维新派

2、下列论述的基本观点倾向于近代维新派的是

A.“夫不可变者有伦纪、圣道、心术也,非工商器械、工艺也”

B.“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固,在人心不在技艺”

C.“当世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世界之潮流,顺者昌,逆者亡”

D.“君权与民权合者情意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二者斯强也”

3、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许多方面。

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

“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变法急于求成B.变法缺乏先进的理论指导

C.变法触动了统治集团的既得利益D.变法缺乏强有力的政治支持

4、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

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

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

5、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

“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

”这一评论是指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B.李獒笔下的孔子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空子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6、梁启超说:

“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制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

”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

A.君主B.科学C.西学D.民权

7、近代某思想家说:

“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

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

”这位思想家主张

A.民主共和B.改良维新C.暴力革命D.君主专制

8、1917年,李大钊撰文指出:

“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

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

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

”李大钊在此强调的是

A.批判封建皇权B.反对尊孔复古C.捍卫《临时约法》D.倡导科学精神

9.1915年,陈独秀在某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了一篇激情喷涌的文章,称“青年如初春,如朝日……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

”刊发该文的杂志是

A.《新青年》B.《少年中国》C.《青年杂志》D.《每周评论》

10、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与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

A.性质相同,基本内容不同B.内容基本相同,性质不同

C.性质和内容基本相同D.目标相同,内容不同

11、17世纪上半期,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李贽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19世纪末,康有为则把孔子奉为变革的先师;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提出要“打倒孔家店”。

这三种观点在本质上A.是自相矛盾的B.都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C.都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D.李贽进步、康有为反动、陈独秀偏激

12、小张看到一篇短文,摘录部分内容如下:

“古人叫做‘欲’,今人叫做‘要’。

古人叫做‘至’,今人叫做‘到’。

”这种文学风格的盛行,与近代哪一次革新运动有关

A.自强运动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新中国成立

13、胡适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说:

“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时代:

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

”胡适所说的“三个时代”是A.辛亥革命、护法运动、新文化运动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护国运动

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D.戊戌变法、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14、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A.民权主义B.民主主义C.民族主义D.民生主义

15、毛泽东词: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描述的是下列哪一理论的实践

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B.新民主主义论

C.人民民主专政理论D.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16、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主要表现在①实行无产阶级专政②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理论③和平“赎买”民族资本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7.1918年底到1919年4月,中国人普遍对协约国胜利持高度肯定态度;但1919年4月后,列宁批判帝国主义理论却迅速流行开来。

舆论的这种变化反映出

A.国人一度对借巴黎和会获得世界强国地位充满信心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官的退让引发了国人情绪变化

C.马列主义思想给国人带来了重组世界新秩序的希望

D.马列主义成为了国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指导思想

18、1920年9月,《新潮》杂志载文说:

“军国主义打破,旧式的政治组织破产,于是感觉最钝的中国人,至此也觉得仅仅学习西洋的富国强兵、政治法律是没有用的……于是乎谈政议法的声浪稍衰,而社会改造的声浪大盛。

”促使当时社会思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A.世纪经济危机爆发B.协约国战胜同盟国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D.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了西方文明弊端

19、电视连续剧《天仙配》有这样的情节:

唐朝张百忍因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