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料平台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4574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19.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卸料平台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卸料平台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卸料平台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卸料平台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卸料平台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卸料平台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卸料平台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卸料平台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卸料平台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卸料平台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卸料平台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卸料平台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卸料平台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卸料平台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卸料平台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卸料平台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卸料平台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卸料平台施工方案.docx

《卸料平台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卸料平台施工方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卸料平台施工方案.docx

卸料平台施工方案

山西能源学院(筹)新校区建设工程

综合教学楼

编制:

审核:

审批:

 

山西八建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能源学院(筹)新校区综合教学楼工程项目部

2015年月日

目录

1、编制依据

2、工程概况

3、卸料平台的设计

4、卸料平台的具体构造和搭设要求

5、施工要求

6、卸料平台的质量检查和安全管理

7、卸料平台的设计计算书

8、卸料平台安装及使用过程的注意事项----------------------

 

 

一、编制依据

1、山西能源学院(筹)新校区综合教学楼建筑、结构施工图纸。

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6、《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7、《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

二、工程概况:

本工位于晋中市榆次区北部山西高校新校区内,建筑面积25272.2m2,总高39.3m,室内外高差0.3m,主楼部分地上9层,地下1层,地下一层层高5.5m,地上一层层高5.1m,二层层高4.5m,三~九层层高4.2m,地下车库层高3.6m,裙房地上一、二层层高4.8m。

本工程±0.00m绝对高程828m。

建筑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主楼东西长94.8m(包括悬挑部分),主楼南北宽18.1m。

根据本工程综合教学楼特点以及立面的情况和周边环境决定布置卸料平台,施工层需要周转的材料主要有钢管、模板、方木、扣件、顶托等,随工程进度的需要周转材料要逐步向上一层转运,所以在每层安装六个卸料平台,以供周转材料使用。

三、卸料平台的设计

本工程采用型钢悬挑式卸料平台,卸料平台悬挑长度为3.5m,锚固长度为1.5m,平台宽度为2.5m,水平钢梁(主梁)采用16号槽钢(160×63×6.5)槽口水平,次梁采用采用14号槽钢(140×58×6)槽口向下,3.5m长钢平台设7道次梁,焊接在主梁凹槽内(主梁侧加140×70×8垫板),其间距为0.6m。

最里端次梁与墙的最大允许值为200mm,底部铺设木架板。

平台两侧采用φ48×3.5的钢管做安全防护,高度为1.3m,间距300mm,端侧面高度1.1m,间距为500mm,并用密目安全网封闭。

卸料平台预埋件采用φ16的钢筋。

 

四、卸料平台的具体构造和搭设要求

①卸料平台按现行的相应规范进行设计,其结构构造应能防止左右晃动。

②悬挑卸料平台的搁置点与上部拉结点,必须位于建筑物上,不得设置在脚手板等设备上。

③平台两边各设置前后两道斜拉钢丝绳,两道中靠近建筑物一侧的一道为安全储备,另一道作受力计算。

④设置4个吊环,吊运平台时使用卡环,不得使吊钩直接钩挂吊环。

⑤悬挑卸料平台安装时,钢丝绳必须采用专用的挂钩挂牢,采取卡具不得少于3个,建筑物锐角利口围系钢丝绳出应加衬软垫物,悬挑式卸料平台外口应略高于内口。

⑥卸料平台两侧必须安装固定的防护栏。

⑦卸料平台吊装,需要待横梁支撑点电焊固定,接好钢丝绳,调整完毕,经过检查验收后,方可松卸起重吊钩,上下操作。

⑧卸料使用时,应有专人进行检查,发现钢丝绳有锈蚀损坏要及时调换,焊缝脱焊应及时修复。

⑨卸料平台上应显著标明容许荷载值,操作平台上人员和物料的总重量严禁超过设计的容许荷载,配备专人加以监督。

五、施工要求

①卸料平台的搭设

卸料平台搭设加工支座完毕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吊装,吊装时,先挂好四角的吊钩,传发初次信号,但只能稍微提升平台,放松斜拉钢丝绳,方可正式吊装,吊钩的4条引绳应等长,保证平台在起吊过程中的平稳。

吊装至预定位置后,先将平台槽钢与预埋件固定后,再将钢丝绳固定,紧固螺母及钢丝绳卡子,完毕后方可松塔吊吊钩,卸料平台安装完毕后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要求提升一次验收一次。

钢平台搁支点的混凝土梁(板)应预埋铁件与楼板用φ16钢预埋连接,以利平台多次周转使用。

钢丝绳与平台的水平夹角宜45˚-60˚。

搭设脚手架时应预留钢平台位置;平台两侧脚手架的立杆应用双立杆加强。

②卸料平台的拆除

拆除时先挂好四角吊钩,吊钩的4条引绳等长,再用起重机械吊住平台,必须牢固平稳,然后撤出钢丝绳,拆卸平台与建筑物固定装置,由起重机械吊装离开建筑物。

六、卸料平台的质量检查与安全管理

①材质要求

主次梁钢材强度等级不低于Q235,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钢结构》GB/T700和《低合金高强结构钢》GB/T1591的规定。

卸料平台均应涂防锈油漆。

②安全管理要求

A、卸料平台安装人员必须是考核合格的专业人员。

B、安装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穿防滑鞋。

C、在安装之前对卸料平台、钢丝绳、绳卡进行质量检查并验收合格后方可安装。

D、为了增大安全系数,按原设计两侧各一根钢丝绳的前提下,在两侧各加一根同样规格的钢丝绳。

E、对材料搬运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严禁超负荷吊装,在平台旁边设标识牌,以标明最大吊装吨位,严禁超载。

F、在拆装卸料平台的过程中,均要由塔吊起吊,进行定位,然后进行钢丝绳的加固;在全部安装完投入使用之前,对两侧的钢丝绳是否受力均匀,钢丝绳有无破损,绳卡的螺栓是否拧紧。

脚手板是否安装稳定牢固等方面进行检查,合格后再投入使用。

G、在使用过程中,要有专人定期检查。

 

七、卸料平台的设计计算书

1、计算参数

基本参数

卸料平台名称

型钢悬挑卸料平台-1

平台长度L(m)

3.5

平台宽度B(m)

2.5

次梁间距a(m)

0.6

次梁悬挑长度a1(m)

0.1

主梁间距b(m)

2.3

外侧钢丝绳上拉结点与平台的垂直距离V1(m)

5

外侧钢丝绳与平台拉结点距墙水平距离S1(m)

3.2

内侧钢丝绳上拉结点与平台的垂直距离V2(m)

5

内侧钢丝绳与平台拉结点距墙水平距离S2(m)

2.9

钢丝绳夹个数n

3

卸料平台类型

主梁垂直建筑物外墙

主次梁是否焊接成整体

材料参数

主梁钢材牌号

Q235

主梁类型

槽钢

主梁规格

16a号槽钢

次梁钢材牌号

Q235

次梁类型

槽钢

次梁规格

14a号槽钢

面板类型

木脚手板

面板厚度

50

钢丝绳型号

6×37

钢丝绳直径

14

钢丝绳抗拉强度等级(N/mm^2)

1400

拉环直径d(mm)

16

拉环的焊缝长度lw(mm)

150

拉环的焊缝厚度he(mm)

8

荷载参数

施工活荷载标准值Qk(kN/m^2)

3

面板自重荷载标准值g1k(kN/m^2)

0.35

硬质防护自重荷载标准值g2k(kN/m)

0.2

2、施工简图

(图1)平面图

(图2)剖面图

3、面板验算

根据规范规定面板可按简支跨计算,取b=1m单位面板宽度为计算单元。

W=bh2/6=1000×502/6=416666.667mm3,I=bh3/12=1000×503/12=10416666.667mm4

1)、强度验算

由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

q=1.2g1kb+1.4Qkb=1.2×0.35×1+1.4×3×1=4.62kN/m

面板为简支梁,跨度为次梁间距

(图3)面板简图

Mmax=0.208kN·m

(图4)面板弯矩图

σ=Mmax/W=0.208×106/416667=0.499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qk=g1kb+Qkb=0.35×1+3×1=3.35kN/m

(图5)简图

ν=0.047mm≤[ν]=max(1000×0.6/150,10)=10mm

满足要求

(图6)挠度图

4、次梁验算

次梁按两端有悬挑的简支梁计算。

卸料平台的防护自重,对于最外侧次梁而言是线荷载,对于其他次梁为作用于次梁外悬挑处的集中力。

通过综合分析,将次梁悬挑长度做最大限制(小于500mm),认为仅对最外侧次梁的受力状态进行分析即可满足一般施工需求。

防护栏杆取1.5m高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荷载统计:

q=1.2(g3k+g1ka+1.5g2k)+1.4Qka=1.2×(0.145+0.35×0.6+1.5×0.2)+1.4×3×0.6=3.306kN/m

按有悬挑的简支梁计算,跨度主梁间距,悬挑为次梁悬挑长度

(图7)计算简图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统计:

q=g3k+g1ka+1.5g2k+Qka=0.145+0.35×0.6+1.5×0.2+3×0.6=2.455kN/m

(图8)变形计算简图

1)、强度验算

(图9)次梁弯矩图(kN·m)

Mmax=2.17kN·m

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取γ=1.0,这样做偏于安全,且符合卸料平台的受力特性。

σ=Mmax/(γW)=2.17×106/(1×80.5×103)=26.957N/mm2≤[f]=215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图10)次梁剪力图(kN)

Vmax=3.802kN

τmax=VmaxS/Itw=3.802×103×47.5×103/(563.7×104×6×10)=0.534N/mm2≤[τ]=125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图11)次梁变形图(mm)

νmax=0.763mm≤[ν]=max(1000×2.3/150,10)=15.333mm

满足要求

4)、稳定性验算

梁整体稳定系数:

φb=(570tb/lh)×(235/fy)=570×9.5×58/(2.3×1000×140)×235/235=0.975;

由于φb大于0.6,按照下面公式调整:

φb'=1.07-0.282/φb=1.07-0.282/0.975=0.781

σ=Mmax/φbWX=2.17×106/(0.781×80.5×103)=34.515N/mm2<[f]=215N/mm2

满足要求

5)、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在支座反力:

R=4.133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在支座反力:

Rk=3.069kN

5、主梁验算

根据《建筑施工高处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主梁内力按照外侧钢丝绳吊点和建筑物上支承点为支座的悬臂简支梁计算(不考虑内侧钢丝绳支点作用):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荷载统计:

q=1.2g4k=1.2×0.172=0.206kN/m

P=R=4.133kN

为一端悬挑的简支梁,跨度外侧钢丝绳距墙距离S1,悬挑为平台长减去S1

(图12)计算简图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统计:

qk=g4k=0.172kN/m

Pk=Rk=3.069kN

(图13)变形计算简图

1)、抗弯验算

(图14)主梁弯矩图(kN·m)

Mmax=8.622kN·m

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取γ=1.0,这样做偏于安全,且符合卸料平台的受力特性。

σ=Mmax/(γW)=8.622×106/(1×108.3×103)=79.612N/mm2≤[f]=215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图15)主梁剪力图(kN)

Vmax=11.697kN

τmax=VmaxS/Itw=11.697×103×63.9×103/(866.2×104×6.5×10)=1.328N/mm2≤[τ]=125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νmax=3.731mm≤[ν]=max(1000×3.2/150,10)=21.333mm

满足要求

4)、稳定性验算

梁整体稳定系数:

φb=(570tb/lh)×(235/fy)=570×10×63/(2.3×1000×160)×235/235=0.976;

由于φb大于0.6,按照下面公式调整:

φb'=1.07-0.282/φb=1.07-0.282/0.976=0.781

σ=Mmax/φbWX=8.622×106/(0.781×108.3×103)=101.936N/mm2<[f]=215N/mm2

满足要求

5)、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在支座反力:

R=15.891kN

6、钢丝绳验算

T外=R/sinα=15.891×5.936/5=18.867kN

卸料平台的安全系数取K=10,符合施工实际情况,则:

[Fg]=aFg/K=0.82×60.9=49.938kN>T外=25.504kN经验算11#钢丝绳符合施工要求

满足要求

经验算11#钢丝绳符合施工要求,为确保安全选用14#钢丝绳。

7、拉环验算

σ=2T外/(πd2)=2×18.867/(3.14×162)=0.047N/mm2<[f]=65N/mm2

满足要求

8、焊缝验算

σf=T外/(he×lw)=18.867/(8×150)=0.016N/mm2

满足要求

八、卸料平台安装及使用过程的注意事项

1、本卸料平台计算按3000N/m2,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必须限量在1500N/m2,即整个受料平台承受重量为3T,受料平台应挂限载牌,并由专人管理。

2、塔吊在卸料平台上起吊时,指挥信号要明确,起吊要稳定缓慢,注意力要集中,严禁与外架碰撞。

3、在使用过程中,应经常检查钢丝绳有无松动现象,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调整,保证安全使用。

4、操作平台上应显著标明容许荷载值,严禁超载,由起重工负责监督。

5、上料平台作为结构施工中拆下的模板、支撑及砌砖材料的垂直运输中转站,在垂直方向应错开设置以便于塔吊吊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