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5871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学设计.docx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学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学设计.docx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学设计

这是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学设计,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学设计第1篇

【教材分析】

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是以前面一节课——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为基础的,所不同的是:

本节课学习的是进位乘法。

处理乘法的进位,学生也有一定的经验。

因此,本节课教师应更加放手地让学生在情境中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则用更多的时间观察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组织学生进行估算与算法的切磋和交流。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培养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2.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3.通过合作、交流,感受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方法的多样化,培养数感和计算能力、交流能力及合作意识。

4.能应用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估算和笔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的吉祥物特别招人喜欢,它的名字叫——海宝。

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个会跳舞的海宝,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好吗?

(播放吉祥物动画,出示幻灯片:

很多海宝图片,并且每个标价26元。

[评析:

借助富有童趣、生动活泼的世博会吉祥物“海宝”的表演,把学生带到实际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到新奇,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老师在网上了解到像这样的玩具海宝要26元一个,老师也想买几个,大家帮我算一算要花多少钱。

(1)买2个多少钱?

买5个、10个、20个呢?

(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

(2)买11个一共多少元?

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

(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计算,讲讲计算过程。

复习两位数与两位数不进位的竖式乘法。

[评析:

在对现实数学问题的计算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有序复习,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最近发展区,为探求新知做好前期孕伏。

二、探究交流,深化明理

1.估算。

(1)教师出示问题:

现在老师想买21个海宝玩具,手里只有500元,请大家帮老师估一估,够不够?

(2)学生尝试估算,汇报估计方法,交流自己的想法。

可能出现的想法有:

①20×30=600,600>500,不够。

②20×26=520,520>500,少买了一个就要520元,所以不够。

③20×25=500,两个乘数都看小了一个,实际结果应该大于500,所以不够。

2.笔算。

(1)究竟要多少钱?

我们可以算一算,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6×21。

(2)请大家开动脑筋,自己试着在纸上算一算!

比一比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法好。

(学生独立计算,老师巡回指导。

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①先算26×20=520,再算26×1=26,最后把520与26加起来得到546。

②先算26×3=78,再算78×7=546。

③可以用竖式计算。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教学设计

(3)整理成果,全班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每一小组推荐一位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学习成果。

[评析:

在此环节,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积极主动地尝试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的计算问题,让学生在组内充分交流自己的算法,倾听别人的意见,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学会学习并理解、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3.明理揭题。

(1)根据学生汇报讲解算理:

先用个位上的1去乘26,结果是26;再用十位上的2去乘26,二六十二,这个2要写在哪一位?

(用十位上的数字去乘,得到的积的末位数要从十位写起,相同数位要对齐。

(2)揭题板书:

十位上现在满十了,怎么办?

向哪一位进1?

进的1表示什么?

进位时你们有哪些好办法?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重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3)观察竖式计算和分步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教学设计

根据学生交流对应板书,直观展示两种方法(口算、笔算)算理一样,竖式就是口算过程的记录。

[评析:

借助直观的板书,揭示口算和笔算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逐步明确竖式其实就是口算的过程记录,口算的叠加形式就是竖式,从而使学生的认知发生飞跃。

三、巩固应用

1.补充括号。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教学设计

2.改错。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教学设计

3.竖式计算。

(题目略。

4.解决问题。

同学们,有机会的话你们想亲自到上海参观世博会吗?

现在算一算,从武汉长途汽车站到上海长途汽车站要12小时,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87千米,武汉到上海一共有多少千米?

[评析:

练习设计和导入情境串联,前后贯穿,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由引到放,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巩固和内化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概括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对笔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进位乘法你想给同学们提些什么建议?

四、课堂作业

1.用竖式计算。

23×15=35×16=18×23=

2.解决问题。

上海东方小学组织学生参观世博会,有36个班,每班46人,东方小学共有多少学生去参观?

3.填一填。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教学设计

[评析:

练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也是学生动起来的表现。

前面是口头练习,这里紧接着设计笔算练习,由浅入深,重点突出,保证了练习面和练习量。

练习做到当堂完成,当堂校对,当堂订正,当堂解决。

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

五、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教学设计

分享: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学设计第2篇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下册P49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有经验对问题情境进行探索,发现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方法,通过与同伴的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通过比较,完善自己的方法;

  2.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过程,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会正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难点:

总结归纳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

教学设计:

  一、复习

  1.口算练习。

(20以内加减、乘加口算题)

2.竖式计算。

通过学生的计算来说说竖式计算应该注意的地方。

(例如数位对齐问题,及书写的问题,以及进位的问题)

 3.让学生说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

(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积的末位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再把两次的积加起来。

)板书:

两位数乘两位数

  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师:

周三参观伊利厂时,工作人员在迎接我们到来时,遇到了一个数学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能否帮助他们解决。

苗店学校来参观的班级【小学、初中】共有18个班,平均每班有28人。

给每人准备一盒酸奶,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呢?

  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列出算式:

  28×18

  2、猜一猜:

  ⑴学生先猜一猜大约有多少盒,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猜测的?

  ⑵这个答案只是你们估算的答案,那准确的答案比600多还是少呢?

那究竟是多少呢?

我们算一算28×18=?

到底等于多少?

  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学生尝试计算。

  2.整理成果,全班汇报。

【教师巡视,寻找学生出现的不同算法。

  师:

谁来汇报一下你是怎样算的?

3.全班交流,比较方法。

  

4、反思各种计算方法。

【如果除竖式计算外还有其它方法的话】

  

(1)教师提问:

还有不同算法吗?

你对他们的方法有什么疑问吗?

  

(2)教师提问:

以上几种计算方法中,你觉得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哪种方法更适合你?

  (3)重点评议笔算。

【搜集笔算的不同结果,在问题的比较中揭示正确算法。

 问题:

第一步算什么?

是怎样算的?

个位满十怎么办?

  十位呢?

  第二步算的是什么?

是怎样算的?

  第三步呢?

  (4)教师小结。

  (5)比较复习题和例题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

(重点说说进位问题)板书:

进位

5.列竖式计算。

23×34=54×29=47×62=78×82=

6.回想计算过程,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应该怎样计算?

学生讨论交流中得出计算法则。

四、巩固应用

练习十一的第3题,第5题。

教学反思:

在错例中认知

——课后第一次反思

这节课是学校里的教研活动课【教学设计见上】。

课堂中的学生是积极的,课堂的调整是根据学生出现的错误板书出来,然后分析、讲解,总结出算理和算法。

竖式计算的题目是35×9=,22×23=,14×12=。

学生的错例如下图:

让学生有话敢说

课堂的第一个掌声是送给李月的。

李月在计算35×9时,将5×9得到的45中的4进位之后,不是和3乘9的积相加,而是和3相加得到7然后和9相乘。

得到的答案是635。

如此的计算,如果课堂没有安全感,教师绝对搜集不到如此的声音,发现不了孩子出错的问题所在。

掌声的赠予代表着错题资源的提供,代表着每个人的想法都是重要的。

所谓的“正确的答案是相同的,但错误的答案却是各有各的不同”,但是教师能否听到这些错误的声音,还在于课堂对孩子来说是否是安全的。

庆幸自己能够听到孩子如此的声音出现。

学生有话敢说,学生有错敢犯,因为知道这是正常的,那么学习时就会敢于思考,敢于表达自己的思路和想法,敢于请教老师,学习就会进入一种自动自发状态。

课堂只有在如此情况下才是有效的。

第二个掌声是送给李垚的。

当课堂进行到纠正错题的后期,因为学生们基本已经发现了问题所在,倾听能力和注意力有所偏移。

这时候我提出问题后,有个别学生已经不再思考,李垚的话语是在我问题提出之后最快发言的。

倾听相当的认真,于是把第二次掌声送给“会倾听和善于倾听的李垚”。

旨在一种课堂的组织和引领,一次掌声将所有人的注意力再次回归到课堂之中。

这是老师需要达到的目标,但对于学生来说,只要敢于说出心中所想,只要思考,只要倾听,就会有赏识。

课堂是学生的,学生是安全的。

学生想并敢于说自己的想法,那么这样的课堂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有吸引力的。

在错误中思考

从学生复习的竖式计算开始,自己一直在课堂中搜集着学生出现的错例,板演在黑板上,让学生来观察、思考。

为什么不可以这样?

为什么必须是写在十位上?

在问题的追问中让思维能够更清晰,让算理在解说中更加明确。

不光纠正着错误,更清晰的使之明白正确书写的真正道理所在。

在课堂中的问题引领着学生的思维,错例的出现的比较多,反倒是正确的竖式呈现的不多,但学生的思维却比较活跃。

因为他人的问题促进着自我的一种成就感和成功感,能够表现自己,更促进一种快乐学习的情绪。

最后,思考本节课能体现数学的核心思想是:

数感,运算能力,模型思想,运用能力。

课堂反思思什么?

——课后第二次反思

一节练习课后,心情沉重。

学生掌握了吗?

在看似热闹、完美、热闹的课堂中学生的收获是多少?

为什么在新授课课堂上感觉不错,课后练习时却出现不少学生的喊声:

“老师,这道题怎么做”?

为什么听课教师说的都是优点,都是表扬语,似乎一切都没有问题,然而学生却依然有问题呢?

究竟课堂中的问题出在哪?

自己的问题又在哪?

没有录课是最大的遗憾!

思:

一是课堂练习太少;二是说的多练得少。

学生在课堂上找出了一些错误问题所在,知道了解题的根本,可是没有实践。

这应该像学游泳一般,理论上看懂了,明白了。

可是在实际入水之后的实践中能不能运用?

还是一个问题。

学生课堂练习太少,这是本节课最大的失误点。

思:

这是一节源于旧知基础上的新知学习。

按说应该可以顺利迁移。

道理懂得了,感觉也清晰了。

为什么在练习时学生依然会有困难的感受?

为什么不敢大胆动笔完成?

练习中的问题出现主要在用第二个因数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时,数位的末位应该写在十位上,班里一部分的错误都源于写在了个位上。

另一种错误是进位如何写,如何加的问题。

出现先不加,按次写下来,在最后算的时候再加上去。

郑博文的写法。

和同事们再交流,终于发现了问题症结所在:

在设计情境时,源于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根据学校实际,设计了18个班,每班平均28人。

两个数据与例题中的数据不同,只在第二个乘数乘个位时出现进位现象。

而例题中的第二个乘数乘十位时的进位问题就成了学生练习时的困惑所在。

也就是将重点内容分成了两部分,第一节课只完成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依然是学生未曾理解和接受的新知。

如此欣慰:

学生需要尝试、引领和实践;二是发现了数学课永不完美,因为孩子们是不同的,有差异的;三是活用教材时,更要注意查漏补缺。

如此三点也是今天最大的收获。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学设计第3篇

  教学内容:

  数学书76页例2。

  教学目标:

  会正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教学用具:

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练习

  109=99=1919=

  二、揭示目标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

请看:

(出示投影,生齐读)。

  过渡:

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大家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

请看自学指导。

  三、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65页例2,看图,看文字并填空,重点看笔算乘法进位的方法。

思考:

  1.先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哪个数?

相乘时,如果满十怎么办?

  2.再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哪个数?

相乘时,如果满十怎么办?

最后算什么?

如果不懂的,可以问同学,或者举手问老师。

  4分钟后,比谁会做与例题类似的题。

  四、先学

  1、过渡:

现在自学竞赛开始,比谁自学后,能做对检测题。

  2、看一看:

  生看书自学,师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

(要保证学生看够4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

  3、做一做:

(课本第76页的做一做)

  a、过渡:

同学们看完了吗?

看完的请举手。

下面,就要考考大家。

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端正,数位对齐,数字要写得大些,数字间要有一定的间距(要划出学生板演的位置)。

  b、板演练习,请2名后进生上台板演(65页做一做的1、3题,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

教师巡视,要找出学生中的错误,并板书。

  讲述:

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

(要求:

学生认真看板演的同学做的是否有错误,还要检查自己做的是否正确。

  五、后教

  1、学生更正:

  教师指导:

发现错了的请举手!

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

提示:

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啊,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2.讨论。

  过渡:

到底谁对、谁错呢?

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为什么。

  

(1)讨论几道题的第一步。

  ①师:

哪个对呢?

为什么?

(手指一下不同的答案)

  学生回答:

教师要启发学生注意:

a、进位的数字有无写错。

b、进位的数字要写到前一位的右下角。

C、要小一些。

(如果学生写的'不合格,要指出并更正)d、有无加到前一位上去。

  ②师:

这个学生错在哪里?

(忘了加上进位1.)

  ③打或。

  师:

认为第2小题第一步对的请举手?

(方法同第小题的第一步)

  ④小结:

根据刚才的讨论,同学们想一想,相乘时如果各位上满几十怎么办?

(幻灯出示:

相乘时,个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进几就在前一位上加几。

  

(2)讨论几道题的第二步。

  ①师:

哪个对呢?

为什么?

(手指不同答案)

  ②师:

这个同学错在哪里?

(忘了加上进位1)

  ③小结:

根据刚才的讨论,同学们想一想,相乘时如果十位上满几十怎么办?

(幻灯出示:

相乘时,十位满几十,仍向前一位进几,进几就在前一位上加几。

  (3)师:

请同学们看几道题的最后一步对不对?

为什么?

(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4)给第二题打或。

  (5)同桌互改。

  讲述:

a、同学们请把作业本交换一下,看看同桌做得对不对,对的打对号,如错打错号。

b、全对的请举手?

c、做错的同学请举手,错在哪里?

请说一下。

  (6)拓展练习

  数学课本第66页第3、4题。

  六、全课小结

  小结:

同学们,咱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会做的请举手,请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说对,教师不必重复)

  ①相同数位对齐,先从个位乘起。

  ②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积的末尾和个位对齐。

  ③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

  ④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进几就要加几。

  ⑤再把两次乘法得的积相加。

  七、练一练

  过渡:

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作业:

66页2题3题

  练习:

66页1题4题

  八、板书设计

  笔算乘法(进位)

  笔算乘法进位的计算方法:

  ①相同数位对齐,先从个位乘起。

  ②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积的末尾和个位对齐。

  ③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

  ④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进几就要加几。

  ⑤再把两次乘法得的积相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