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训练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5925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文训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作文训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作文训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作文训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作文训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作文训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作文训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作文训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作文训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作文训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作文训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作文训练教案.docx

《作文训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训练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作文训练教案.docx

作文训练教案

运用复述与仿写进行

贵州省桐梓县夜郎中学刘天才

2011年9月13日

版权所有,不得私自发表

 

作文训练

(一)

——运用复述与仿写进行作文训练

【训练目标】:

1、让学生学会运用复述与仿写的方法从日常生活中收集素材;

2、对学生运用复述与仿写的作文方法进行指导和训练;

3、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生活的能力,养成积累素材的习惯。

【训练重难点】:

1、作文方法的指导和训练;

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生活的能力,养成积累素材的习惯。

【课型】:

作文课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训练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顾人物描写的几种方法:

文章要反映社会生活,而社会生活的中心是人,可以这样说,生活就是各种各样人物的活动,因此,我们应把人物描写作为写好文章的重点。

人物描写的运用很普遍,人物描写的目的是刻画人物的性格,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这同时也能更深刻地表达文章的中心。

人物描写应力求具体生动,能做到绘声绘色地再现“人物”,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人物描写是描写中的一个最重要类别之一,它包括外貌描写、行动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

1、外貌描写:

外貌描写,又叫肖像描写,它是指对人物的外貌、情态、姿态、服饰等的描写。

2.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也叫行动描写,就是让人物用行动来表现自己,表现人物的个性、形象和心理等。

行动是人物性格的具体表现,最能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人物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姿势都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

所以对于人物行动的描写是展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方式。

3.语言描写:

言为心声,人物的话语最易“泄露”人物心灵的秘密,最能灵活而直接地展示人物性格,它可以充分、细致地将人物的内心世界袒露出来,因此,人物的言语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语言描写要反映人物的个性特征。

由于时代、职业、身份、年龄等因素造成的差异,人们说话的内容、方式各有不同,语言描写就是要抓住能表现人物个性的语言,写出“这一个”来,使读者如闻其声,如睹其容。

语言描写宜简洁得体,不可拖沓散漫,有悖人物身份。

语言描写主要表现为对话描写。

4.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是指刻画人物内在精神世界,描述人物思想感情和思想斗争历程的一种写人方法,是揭示人物的内在心灵世界,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中心思想的主要手段。

5、神态描写:

神态是人的一种行为,指人脸各部分的动作和变化。

人们常说:

“脸是人感情的晴雨表。

”这说明了神态与人物思想感情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内心活动常常从人的脸部显示出来的。

神态描写,就是指描写人物脸部的细微的表情和姿态。

要写好人物的神态,就要仔细观察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在同一场合的神态往往是不一样的。

年龄相近,性别相同的人,由于思想性格不同,对待同一件事,他们的神态也常常各不相同。

即使是同一个人,碰到不同的情况时,他的神态也会不一样的,因此,学生平时必须注意观察各种人物的神态。

第二课时

一、复述指导:

教师念《父亲》一文(第⑥段文字不念),念两遍,让学生在进行复述与仿写之前整体感知即将进行复述与仿写的文章:

父亲

①父亲是三天前的一个下午到家的。

当时无人在家,他搁下背篓蹲在门口抽叶子烟。

楼上的张婆以为是盲流,呵斥他走开。

我向父亲求证此事时,他像犯了错的孩子,局促地搓着双手,目光游移,嗫嚅地说:

“下次,我一定要穿周正点。

②家里不宽敞,我们把父亲和儿子安排在一间屋里。

父亲进屋不久,我就听见巴掌落在脸上的“啪”声。

开门一看,儿子正大吵大闹:

“你脏,你脏,不准你亲我,滚出去!

”我对儿子动了武,妻子对我怒目而视。

父亲垂着手,呆呆地站在一旁,这一夜很晚还听见父亲辗转反侧的声音。

③次日早晨,妻用不友善的腔调对父亲交代:

“茶几上有好烟,有烟缸,别抽叶子烟,别乱抖烟灰。

别动音响,别动气灶,别动冰箱,别动电视……”父亲谦恭地说:

“叫我动,我也动不来的。

”中午我俩回来,看见满地的水,父亲正蹲在地上,拿着抹布,手忙脚乱地擦地板。

妻子一甩手进了卧室,“砰”地一声关了门。

父亲便立即又像做错了事一般,不知所措起来。

④下午下了一场小雨,下班回来不见父亲。

父亲回来时,湿漉漉的头发搭在皱纹堆砌的额头,松树皮一样的手提着一个塑料袋。

他鞋也没有脱就进了屋,妻子“哼”了一声,又进了卧室。

父亲说:

“我去买东西了,不会买,也不知你们缺啥,就琢磨着买了这些。

蜂蜜治胃病,你记着,一早一晚都要喝一勺。

她是用脑的人,核桃粉补脑。

孙儿胃口不好,瘦,就给他买了健脾糕,吃了开胃。

”父亲最后从贴身衣兜里拿出一个塑料袋,说:

“这5000块钱是我卖鸡卖猪攒的,都攒三年了。

我用处不大,你拖家带口的用得着,拿着。

我明天就回去了,你有空就回来,看看你妈的坟,你爷的坟。

没空回来,爸也不怪你,你们忙,单位纪律严呢!

”说完父亲笑了一笑,摸出叶子烟,正要点,可能想起了妻的交代,又揣了回去。

⑤父亲执意要走。

怎么留也留不住,我决定叫一辆出租车送他回去。

一生都没坐过小车的父亲不知怎么打开车门,他的手在车门上东摸西摸,一脸尴尬。

我上前一步,弯下腰来,打开车门,待父亲坐进车,再为他关上车门。

父亲伸出头来,一脸的幸福,他说:

“儿啊,爸算是村里最有福气的人了。

”说完,抬手抹着眼圈憨憨地笑着看我,我霎时百感交集。

⑥活在世上,活在城里,活在官场,我在许多人面前弯过腰,为许多人开过车门,但从没有为父亲弯过腰,开过车门。

父亲是农民,我是干部,父亲是庄稼人,我是城里人,父亲这辈子已无法超越我们的高度。

但我们能有今天,全仰仗父亲的奠基。

父亲为我们弯了一辈子腰,吃了一辈子苦,操了一辈子心,人到老年依然念念不忘为子孙分担忧愁。

但我们呢?

给了他那么多不敬,仅仅为他开一次车门,就叫他心满意足,泪流满面。

那一弯腰,对父亲来说,是一种孝道和良知,对我来说,是向他及天下所有像他一样的父亲乞谅和深情致敬啊!

训练注意事项:

1、每念一段对学生进行提示,该处为一段;

2、并简单归纳每段内容,提示涉及到人物描写的哪些方法;

3、提示人物、语言、动作、外貌、表情、心理。

课后作业:

请学生在自己的日记作文中描写自己身边的人,注意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进行情景再现。

 

作文训练

(二)

——运用复述与仿写进行作文训练

【训练目标】:

1、让学生学会运用复述与仿写的方法从日常生活中收集素材;

2、对学生运用复述与仿写的作文方法进行指导和训练;

3、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生活的能力,养成积累素材的习惯。

【训练重难点】:

1、作文方法的指导和训练;

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生活的能力,养成积累素材的习惯。

【课型】:

作文课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训练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述指导:

(1)教师先念两遍第1段文字内容:

①父亲是三天前的一个下午到家的。

②当时无人在家,他搁下背篓蹲在门口抽叶子烟。

③楼上的张婆以为是盲流,呵斥他走开。

④我向父亲求证此事时,他像犯了错的孩子,局促地搓着双手,目光游移,嗫嚅地说:

“下次,我一定要穿周正点。

(2)这段文字中的人物有哪些?

明确:

有父亲、张婆和“我”。

(3)事件是什么呢?

父亲在门外等“我们”回来,被张婆误认为是“盲流”。

(4)作者是怎么写的?

①交代时间地点人物;

②事件发生的起因:

(由于家里)无人,(所以父亲在门口)等人(我们回来);

③间接描写:

写张婆误认为父亲是盲流,呵斥他走开;

④描写我与父亲对话:

主要写父亲的表情(打比方:

“像犯了错的孩子”,再写父亲的“目光游移”)、动作(“局促地搓着双手”)、语言(“下次,我一定要穿周正点”)。

(5)学生按照教师的提示进行书面复述:

学生进行复述时,教师巡视,并作个别指导;

提示:

人物描写的方法;

提示:

人描写的目的是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个性和心理。

复述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本段内容,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

(6)再进行口头复述:

学生可自觉进行口头复述,也可以由教师点名进行;

学生成功进行复述后,进行仿写。

二、仿写指导:

我们在汽车站、火车站或者路上等人的情况很多,把自己等人的经历写出来,写出人物个性和当时的心理;我们在食堂排除打饭的时候,一个长长的队伍,大家等啊等才打到饭,大家也可以把自己打饭的经历写出来,也可以写别人,都要能够把当时人物的个性和心理写出来。

要求:

1、运用人物描写的几种方法;

2、字数要求,200字到300字左右,也可以不要求字数,只要能够把当时的情形描写出来就可以;

3、必须在30分钟内完成。

三、学生进行作文,教师巡视指导:

提示:

人物描写的方法;

提示:

人描写的目的是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个性和心理。

 

作文训练(三)

——运用复述与仿写进行作文训练

【训练目标】:

1、让学生学会运用复述与仿写的方法从日常生活中收集素材;

2、对学生运用复述与仿写的作文方法进行指导和训练;

3、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生活的能力,养成积累素材的习惯。

【训练重难点】:

1、作文方法的指导和训练;

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生活的能力,养成积累素材的习惯。

【课型】:

作文课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训练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述指导:

1、教师先念两遍第2段文字内容:

①家里不宽敞,我们把父亲和儿子安排在一间屋里。

②父亲进屋不久,我就听见巴掌落在脸上的“啪”声。

③开门一看,儿子正大吵大闹:

“你脏,你脏,不准你亲我,滚出去!

”④我对儿子动了武,妻子对我怒目而视。

⑤父亲垂着手,呆呆地站在一旁,这一夜很晚还听见父亲辗转反侧的声音。

2、这段文字中的人物有哪些?

明确:

“我”、父亲、儿子和妻子。

3、事件是什么呢?

明确:

由于儿子嫌弃祖父“脏”,祖父在亲孙儿时,孙儿打了他;我听到声音后,打了儿子,妻子很生气;晚上父亲心理非常不安,很晚都睡不着。

(突出父亲的农村人的典型特点——不讲卫生,妻子和孙儿都嫌弃他。

4、作者是怎么写的?

①交代事件的起因(由于家里不宽敞,所以把父亲和儿子安排在一间屋里);

②间接描写(儿子的动作):

从下文可知是儿子打了祖父,;

③写我的动作(反应:

开门,看),写儿子的语言(大吵大闹:

‘你脏,你脏,不准你亲我,滚出去!

’);

④间接描写(我的动作:

我对儿子动了武),写妻子的表情(妻子对我怒目而视);

⑤写父亲的表情、动作(父亲垂着手,呆呆地站在一旁),写晚上父亲的动作和心理(很晚还听见父亲辗转反侧的声音);

5、学生按照教师的提示进行书面复述:

(1)复述提示:

①这个场景比较复杂,人物多,事件杂;

②复述时要理清人物出场的次序;

③抓住人物出场时的语言、动作、表情和心理。

(2)学生进行复述时,教师巡视,并作个别指导;

①提示:

人物出场次序和人物描写的方法;

②提示:

人描写的目的是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个性和心理。

③明确:

复述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本段内容,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

(6)再进行口头复述:

学生可自觉进行口头复述,也可以由教师点名进行;学生成功进行复述后,进行仿写。

二、仿写指导:

(一)仿写内容提示:

生活中像这样复杂的场景较多,如大家争论一个问题时,人物多,话题多,动作表情心理都很复杂;如班上发生了什么事;如家中突然来个人。

请选择一个较为复杂的情景进行描写,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尽量能够再现当时的情景。

(二)注意事项:

①本段内容复杂,人物众多,场景较多;

②写作时须特别注意人物出场的次序;

③把每个物出场时的表情动作、语言和心理等要进行恰当的描写。

(三)仿写要求:

1、可先把人物出场的次序写出来;

2、运用人物描写的几种方法;

3、字数要求,200字到300字左右,也可以不要求字数,只要能够把当时的情形描写出来就可以;

4、必须在30分钟内完成。

三、学生进行作文,教师巡视指导:

提示:

人物出场的次序;

提示:

人物描写的方法;

提示:

人描写的目的是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个性和心理。

 

作文训练(四)

——运用复述与仿写进行作文训练

【训练目标】:

1、让学生学会运用复述与仿写的方法从日常生活中收集素材;

2、对学生运用复述与仿写的作文方法进行指导和训练;

3、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生活的能力,养成积累素材的习惯。

【训练重难点】:

1、作文方法的指导和训练;

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生活的能力,养成积累素材的习惯。

【课型】:

作文课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训练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述指导:

1、教师先念两遍第3段文字内容:

①次日早晨,妻用不友善的腔调对父亲交代:

“茶几上有好烟,有烟缸,别抽叶子烟,别乱抖烟灰。

别动音响,别动气灶,别动冰箱,别动电视……”②父亲谦恭地说:

“叫我动,我也动不来的。

”③中午我俩回来,看见满地的水,父亲正蹲在地上,拿着抹布,手忙脚乱地擦地板。

④妻子一甩手进了卧室,“砰”地一声关了门。

⑤父亲便立即又像做错了事一般,不知所措起来。

2、这段文字中的人物有哪些?

明确:

妻子、父亲和“我”。

3、事件是什么呢?

明确:

早上,妻子很不客气的要求父亲不要乱动家里的东西,中午我们回来的时候,又看到父亲把地弄脏了,妻子非常生气,父亲感到很无奈。

4、作者是怎么写的?

①交待时间(早上),妻子的语言(妻子对父亲很不客气,而且明显有偏见);

②写父亲的表情(“谦恭”)、语言(“叫我动,我也动不来的”,很无奈);

③交待时间(中午),“我”和妻子回来看到的,父亲的动作(蹲、拿、擦)、表情(“手忙脚乱”);

④写妻子的动作(“一甩手进了卧室”);

⑤写父亲的表情、动作(“做错了事一般,不知所措起来”)。

5、学生按照教师的提示进行书面复述:

(1)复述提示:

①这个场景比较复杂,人物多,事件杂;

②复述时要理清人物出场的次序;

③抓住人物出场时的语言、动作、表情和心理。

(2)学生进行复述时,教师巡视,并作个别指导;

①提示:

人物出场次序和人物描写的方法;

②提示:

人描写的目的是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个性和心理。

③明确:

复述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本段内容,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

(6)再进行口头复述:

学生可自觉进行口头复述,也可以由教师点名进行;学生成功进行复述后,进行仿写。

二、仿写指导:

(一)仿写内容提示:

在学校,在家中,老师或者家长交代给我们做的事没有做,或者没有做好时,老师的反应是什么,家长的反应是什么;我们自己又会有什么样的心理。

请选择一件发生在学校或者家中发生的一件事,要尽量能够再现当时的情景。

(二)注意事项:

①本段内容复杂,人物众多,场景较多;

②写作时须特别注意人物出场的次序;

③把每个物出场时的表情动作、语言和心理等要进行恰当的描写。

(三)仿写要求:

1、可先把人物出场的次序写出来;

2、运用人物描写的几种方法;

3、字数要求,200字到300字左右,也可以不要求字数,只要能够把当时的情形描写出来就可以;

4、必须在30分钟内完成。

三、学生进行作文,教师巡视指导:

提示:

人物出场的次序;

提示:

人物描写的方法;

提示:

人描写的目的是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个性和心理。

 

①下午下了一场小雨,下班回来不见父亲。

②父亲回来时,湿漉漉的头发搭在皱纹堆砌的额头,松树皮一样的手提着一个塑料袋。

③他鞋也没有脱就进了屋,妻子“哼”了一声,又进了卧室。

④父亲说:

“我去买东西了,不会买,也不知你们缺啥,就琢磨着买了这些。

蜂蜜治胃病,你记着,一早一晚都要喝一勺。

她是用脑的人,核桃粉补脑。

孙儿胃口不好,瘦,就给他买了健脾糕,吃了开胃。

”⑤父亲最后从贴身衣兜里拿出一个塑料袋,说:

“这5000块钱是我卖鸡卖猪攒的,都攒三年了。

我用处不大,你拖家带口的用得着,拿着。

我明天就回去了,你有空就回来,看看你妈的坟,你爷的坟。

没空回来,爸也不怪你,你们忙,单位纪律严呢!

”⑥说完父亲笑了一笑,摸出叶子烟,正要点,可能想起了妻的交代,又揣了回去。

 

①父亲执意要走。

②怎么留也留不住,我决定叫一辆出租车送他回去。

③一生都没坐过小车的父亲不知怎么打开车门,他的手在车门上东摸西摸,一脸尴尬。

④我上前一步,弯下腰来,打开车门,待父亲坐进车,再为他关上车门。

⑤父亲伸出头来,一脸的幸福,他说:

“儿啊,爸算是村里最有福气的人了。

”⑥说完,抬手抹着眼圈憨憨地笑着看我,我霎时百感交集。

 

①活在世上,活在城里,活在官场,我在许多人面前弯过腰,为许多人开过车门,但从没有为父亲弯过腰,开过车门。

②父亲是农民,我是干部,父亲是庄稼人,我是城里人,父亲这辈子已无法超越我们的高度。

③但我们能有今天,全仰仗父亲的奠基。

④父亲为我们弯了一辈子腰,吃了一辈子苦,操了一辈子心,人到老年依然念念不忘为子孙分担忧愁。

⑤但我们呢?

⑥给了他那么多不敬,仅仅为他开一次车门,就叫他心满意足,泪流满面。

⑦那一弯腰,对父亲来说,是一种孝道和良知,对我来说,是向他及天下所有像他一样的父亲乞谅和深情致敬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