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实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6200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科学实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五年级科学实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五年级科学实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五年级科学实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五年级科学实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五年级科学实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五年级科学实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五年级科学实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五年级科学实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五年级科学实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五年级科学实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五年级科学实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五年级科学实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五年级科学实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五年级科学实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五年级科学实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五年级科学实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五年级科学实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五年级科学实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五年级科学实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科学实验.docx

《五年级科学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科学实验.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科学实验.docx

五年级科学实验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小苗的诞生

实验名称:

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

实验目的:

种子萌发需要的哪些外界条件?

实验材料:

三个杯子、水、黄豆种子

分组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粒黄豆种子,加入适量101、分别在四个杯子中放入。

的水,能够淹没种子就行。

然后编号12342号杯子放在向阳处;1号杯子放在背阴处;234、2号杯子加盖,等待观察保证其它杯子中的种子保持湿润。

、3号杯不再加水,3等待观察。

4、比较那个杯子种子发芽好,为什么?

5、整理记录、收拾器材

号不3号不好,因为温度低。

实验现象:

12号不好,因为空气少。

发芽。

好,因为缺水。

4实验结论:

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温度、空

气、水分这三个必须的条件。

实验关键及注意事项:

土壤与植物的生长实验名称:

不同土壤的渗水实验实验目

的:

比较不同土壤的渗水情况实验材料:

三只一样的矿泉水瓶、纱布、

三个支架、三只烧杯、水、三只一样的水杯、三种不同的土壤分组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实验步骤.

1、三只一样的矿泉水瓶,去掉瓶底。

用纱布家住瓶口扎紧,分别倒立在支架上。

在瓶口下边接上烧杯。

2、向三个瓶子中分别装入同样多的沙质土、粘质土和壤土。

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

3、等待水流完,对三只烧杯中收集到的水的多少进行比较。

4、整理记录、收拾器材

1注意安全2注意土壤的选择3对比实验中的条件要相同

实验现象:

沙质土渗水最多,然后是壤土,粘土渗水最少。

实验结论:

土壤的保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粘土、壤土、沙土。

实验关键及注意事项:

1注意安全。

2注意土壤的选择。

3对比实验中的条件要相同

3怎样使植物长得更好

实验名称:

阳光对植物的影响

实验目的:

阳光对植物的影响

实验材料:

两杯同样的黄豆芽、纸或布、水

分组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1、生两杯冋样的黄豆芽,放在向阳的窗台上。

其中一杯用纸或布盖起来。

、每次浇水要同样多,过几天观察2、观察记录3

实验现象:

没有盖纸或布的豆芽长得好。

实验结论:

植物的生长离

不开阳光。

实验关键及注意事项:

根和茎4

实验名称:

根的作用实验目的:

根有什么作用?

实验材料:

分组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实验步骤.

1、观察植物的根的形状,说说它有什么作用。

2、一盆花,没有及时浇水,它怎么样了?

说明根有什么作用?

实验验证:

在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水,上面点几滴食用油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将一棵带根植物插在杯子中。

第二天观察发现了什么?

3、描化肥时,把化肥描在了什么地方?

说明根有什么作用?

4、胡萝卜也是根,这种根有什么作用?

5、我们有时会发现,比如柳树底下又有小柳树长起来,怎么回事?

实验现象:

实验中,杯子里的水少了实验结论:

植物的根有固定植物,吸收养分和水分,贮藏养分和水分,

以及繁殖等作用。

实验关键及注意事项:

实验名称:

茎的作用

实验目的:

茎有什么作用?

实验材料:

杯子、水、红墨水、一小棵带根的芹菜

分组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在水中点几滴红墨水,1、在杯子中加入适量的水,

将一小棵带根的芹菜生在杯子中。

2、第一天观察

实验现象:

芹菜的茎是红色的实验结论:

植物的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实验关键及注意事项:

6葵花向阳实验名称:

植物的向光性实验目的:

研究植物的向光性实验材料:

盆栽植物.

分组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把一盆盆栽植物放在窗台上12、过几天

观察

应该选择向阳性比较好的植物,比如一盆水萝卜幼苗。

实验现象:

植物的茎尖和叶子都向窗外倾斜。

实验结论:

植物都有向光性。

实验关键及注意事项:

实验名称:

植物的定向运动

实验目的:

探究根的向水性

实验材料:

几棵豆芽、鞋盒、小碟、水、竹签、细线

分组实验步骤:

(教材21页左图)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1、把几棵豆芽分散地系在竹签上,让根系向下,然后放在鞋盒里。

2、把小碟盛上水,放在豆根的一侧。

3、第二天观察

实验现象:

观察发现豆芽的根都伸向小碟里。

实验结论:

植物的根

都有向水性。

实验关键及注意事项:

仙人掌的刺8

实验名称:

叶的蒸腾作用实验目的:

叶的蒸腾作用实验材料:

盆栽阔叶植物、塑料袋分组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把盆栽阔叶植物放在窗台上,用塑料袋把植物1

套起来,下边把塑料袋口扎紧。

2、过天观察

实验现象:

观察发现塑料袋里边有许多小水珠。

实验结论:

说明植

物的叶子有蒸腾作用。

.

实验关键及注意事项:

实验名称:

测量水温的变化

实验目的:

测量水温的变化

实验材料:

大一点的烧杯,小一点的锥形瓶,两支温度计,热水、冷水、铁架台、纸板。

分组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1、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放入烧瓶后不会溢出),向烧瓶中加入一些冷水。

2、将烧瓶放入烧杯中,用纸板盖住杯口,在纸板扎两个小孔。

3、把两支温度计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挂在铁架台上,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触碰容器。

4、观测热水和冷水的初始温度和间隔一会的温度变化。

并记录。

5、整理记录,收拾器材

温度计的使用

实验现象:

热水越来越凉,冷水越来越热。

最后温度一样

实验结论:

热水越来越凉,冷水越来越热。

最后温度一样

实验关键及注意事项:

温度计的使用。

14传热比赛

实验名称:

热传递

实验目的:

热是怎样传递的

实验材料:

长条形金属片,凡士林、火柴、酒精灯或蜡烛

分组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1、在长条形金属片的一端,用凡士林依次粘上三厘米左右。

支火柴。

距离12、点燃酒精灯或蜡烛,在金属片的另一端加热。

、猜想,哪支火柴先掉下。

等待观察3、整理记录,收拾器材4.

实验现象:

距离火源最近的火柴最先掉下,然后依次掉下。

实验结论:

热,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

实验关键及注意事项:

实验名称:

传热比赛

实验目的:

探究不同材料的传热速度

实验材料:

同样大小的金属棒、塑料棒、橡胶棒、木棒,凡士林、小

豆子,杯子、热水

分组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1、分别将金属棒、塑料棒、橡胶棒、木棒的一端

传热材料大小要

用凡士林粘上小豆子。

2、准备一杯热水,同时把

一样,豆粒大小

这些小棒的另一端放到热水中。

要一样,

3、等待观察

实验现象:

金属棒的豆子最先掉下来,其他材料上的豆子有先有后掉下来。

实验结论:

不同材料的传热性能不同。

实验关键及注意事项:

15衣服的颜色

实验名称:

颜色与吸热

实验目的:

不同颜色的材料吸热的性能一样吗?

实验材料:

黑色、红色、白色的纸或布,三只小瓶,三支温度计

分组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1、分别用黑色、红色、白色的纸或布把三只小瓶包起来。

、分别向三个小瓶中各插入一支初始温度相同的2温度计。

3、同时放在阳光下照射。

、记录温度的变化4、整理记录,收拾器材5.

实验现象:

黑色的温度高,然后是红色,白色的温度低。

实验结论:

不同颜色的材料吸热能力不同

实验关键及注意事项:

16风的形成

实验名称:

空气受热

实验目的:

空气受热后会怎样?

实验材料:

铁架台、蜡烛、“纸蛇”、细线

分组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1、用一块圆形纸剪成螺旋形纸蛇,在中心穿上细线,挂在铁架台上。

、在“纸蛇”的下面点燃蜡烛,不要烧着“纸蛇”2、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说明了什么?

3、整理记录,收拾器材4

实验现象:

看见“纸蛇”旋转起来。

实验结论:

空气受热后会上升

实验关键及注意事项:

实验名称:

风的形成实验目的:

风是怎样形成的实验材料:

实验

箱、蜡烛、蚊香、火柴、毛巾60页)分组实验步骤:

(教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把蜡烛放在实验箱里,对着“烟囱”的下面。

1

2、把毛巾用冷水浸湿,放在实验箱的入口处。

、点着蚊香放在毛巾和入口的中间。

34、观察蚊香烟的流动方向。

、然后点着实验箱中的蜡烛。

56、再观察蚊香烟的流动方向。

7、熄火蜡烛和蚊香8整理记录,收拾器材

实验现象:

没有点着蜡烛时,蚊香的烟直接上升;点着蜡烛之后,蚊香的烟进入实验箱。

实验结论:

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从而形成风。

实验关键及注意事项:

17保温和散热

实验名称:

热水变凉

实验目的:

怎样让热水变凉

实验材料:

两杯热水、冷水、冰块、不同的容器

分组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1、热水变凉的方法:

比如搅动;吹风;两个杯子对折;倒在大的容器里;倒在热的良导体容器中;放在凉水中等。

2、把凉水放在大的容器中,再加上冰块,然后把

注意安全

热水杯放在凉水中,使热水凉得更快。

3、整理记录,收拾器材

实验现象:

放在有冰块的凉水中,热水凉得更快。

实验结论:

放在有冰块的凉水中,热水凉得更快。

实验关键及注意事项:

18地表探秘

实验名称:

山脉形成的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

探究山脉是怎么形成的

实验材料:

多色橡皮泥

分组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1、将几块不同颜色的条状橡皮泥叠加在一起,代表不冋的岩层。

2、从两端向中间挤压,表示地壳变化3、中间拱起部分,即山脉的形成4、整理记录,收拾器材

实验现象:

中间拱起来了.

实验结论:

中间拱起部分,即山脉的形成

实验关键及注意事项:

19地震

实验名称:

地震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

模拟地震是怎么发生的

实验材料:

毛巾、木棍等

分组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1、两手握住竹棍的两端,用力对折,直到断裂。

注意不要对着人脸。

2、感受地震的发生。

1、应选择干木棍

或竹棍20至30

厘米

2、注意安全

实验现象:

竹棍断裂

实验结论:

地震是地壳运动引起的地表剧烈震动的自然现象。

实验关键及注意事项:

20火山

实验名称:

模拟火山喷发

实验目的:

探究火山喷发的奥秘

实验材料:

报纸、铝盘、小口瓶、小勺、漏斗、苏打、洗涤灵、醋、

红墨水、杯子、铝箔

演示实验步骤:

(教材74页)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1、在桌面上铺一张厚报纸,把铝盘放在报纸上,把瓶子放在铝盘中间。

2、往瓶子中倒入50克干苏打,加入一两滴洗涤灵。

3、在瓶子周围放个像火山锥样的铝箔。

4、将50毫升醋倒入杯子中,然后加入23滴红墨水。

5、慢慢地向瓶子中倒入醋的混合物,观祭发生的变化。

.

注意操作安全

 

6、整理记录,收拾器材

实验现象:

瓶子中的混合物急剧上升,从瓶口喷出,爆炸。

实验结论:

火山喷发就是地下岩浆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从地表喷出

实验关键及注意事项:

五年级下册科学实

1、实验名称:

怎样使杠杆保持平衡(分组实验)第6页实验目的:

能设法归纳总结出使杠杆尺保持平衡的规律。

实验材料:

杠杆尺、钩码。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1、先将杠杆尺调节到平衡状态。

2、确定杠杆尺一侧的一个点为阻力点,挂一定数量的钩码。

钩码不能挂的太多,以免损坏仪

3、在另一侧确疋动力点的位置,

看看在不同位置上需要挂多少

钩.

 

码才能是杠杆尺保持平衡,将实

验结果记录下来。

4、改变阻力点的位置,重复第二步。

实验现象:

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一个钩上挂两个钩码时,在杠杆尺右边

第二个钩上挂一个钩码时,杠杆尺会处于平衡状态。

(多种挂法)。

实验结论:

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2、实验名称:

斜面的作用。

(分组实验)第15页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说出斜面的作用。

实验材料:

斜面、测力计,木块。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先用测力计直接提起重物。

1

物体被抬高的高度相同

2、把物体放在斜面上,用测力计提起重物。

选用的斜面要较光滑,以免摩擦力太大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3、

使用测力计拉动物体时,要均匀用力。

4、

在物体沿斜面稳定滑动的过程中,及时认读、记录。

将物体提升到一个高度时,斜面的坡度不同,所用的、1实验现象:

力也不同。

2、坡度越小,(斜面越长)越省力。

实验结论:

斜面有省力作用。

3、实验名称:

定滑轮的实验(分组实验)第11页

实验目的:

验证定滑轮的优点和不足

实验材料:

铁架台、定滑轮、测力计、重物、线绳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组装定滑轮实验1

、进行实验2

3、

4、

实验结论:

定滑轮优点能改变力的方向;不足是不省力

4、实验名称:

动滑轮的实验(分组实验)第11页实验目的:

验证动滑轮的优点和不足

实验材料:

铁架台、动滑轮、测力计、重物、线绳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组装动滑轮1

2、进行实验

、3.

 

4、

实验结论:

动滑轮的优点省力;不足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实验关键及注意事项:

动滑轮自身也有重量。

5、实验名称:

滑轮组的实验(分组实验)第12页

实验目的:

验证滑轮组的优点

实验材料:

铁架台、动滑轮、定滑轮、测力计、重物、线绳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1、组装滑轮组

2、进行实验

3、

、4

实验结论:

滑轮组的优点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实验关键及注意事项:

定滑轮和动滑轮自身也有质量。

6、实验名称:

齿轮的作用(分组实验)第13页实验目的:

验证齿轮的作用

实验材料: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1、组装齿轮(或制作齿轮)

大齿轮的齿数是小齿轮的倍数

2、转动大齿轮看小齿轮有什么现象发生?

3、转动小齿轮看小齿轮有什么现象发生?

4、

实验结论:

齿轮传动可以有改变运动的速度和方向的作用。

植物扦插实验(压条、嫁接)(分组活动)第30页实验名称:

、7

实验目的:

学习植物扦插的方法

实验材料:

柳枝、杨枝、月季枝条、小刀、花盆、土、喷壶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将土放在木箱或花盆屮,在土1中挖一个洞,深度为插条长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2、选取有23个芽的月季或柳、

杨枝条,用刀在节下削平,不要

剥掉茎上的刺

用小刀注意安全

3、将削平的枝条插入挖好的洞中

、用手按实插条的基部,用细孔4.

 

喷壶洒足够的水,使土保湿润。

模拟化石的形成实验页、实验名称:

48(分组实验)第8模拟化石的形成实验目的:

实验材料:

沙子、熟石膏、纸盒、生物材料(贝壳、核桃、鱼骨等)一个碗、肥皂水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将沙子、熟石膏和水、在碗里1混合,搅拌成糊状。

2、向纸盒中倒入一半石膏混合物,(将剩余的石膏混合物封好,,将抹过肥皂水的生物防止变硬)材料部分压人纸盒内的石膏混合物中。

也可以用黏土、水泥等代替熟石

3、晒至微干时,在涂上一层肥皂水,并将剩余的石膏混合物全部倒入盒中,将生物材料全部掩埋。

、待石膏混合物全部干燥后,去4掉外面的纸盒,敲开石膏混合物,做得怎幺样?

“化石”看看自己的.

9、实验名称:

模拟冷热变化对岩石的作用实验(分组实验)

第57页

实验目的:

验证冷热变化对岩石的作用

实验材料:

玻璃、酒精灯、试管夹、护目镜、一盆冷水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1、取一块玻璃,仔细观察玻璃的表面,并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2、用试管夹夹住玻璃,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3、加热一段时间后,把玻璃迅速放在冷水中。

玻璃放入冷水中要小心,不要伤着

4、重复以上过程3次,看看会发

生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

玻璃一次比一次碎得厉害

实验结论:

温度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10、实验名称:

模拟结冰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实验(分组实验)

第58页

实验目的:

验证结冰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实验材料:

气球、纸盒、熟石膏、水、小木棒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1、用水填充一个小气球,直到像乒乓球一样大,扎紧后,把它放在纸盒中。

2、往纸盒里倒一些糊状的熟石膏,用小木棒把充满水的气球推厘米处,取出木到熟石膏下面1棒。

、放置一段时间,待熟石膏变硬3时,从盒中取出,观察熟石膏的变化。

4、把熟石膏模型放置在冰箱的冷小时后取出,仔细观察冻室,24其变化。

、待冷冻的熟石膏恢复到室温5时,看看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

实验前石膏完好,实验后石膏冻裂。

实验结论:

结冰

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页62、实验名称:

沙洲形成实验(分组实验)第11.

实验目的:

模拟沙洲的形成过程

实验材料:

喷壶、沙土、各种大小的石子、2个托盘、报纸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先用土壤制作一个带有丘陵的1自然景观。

2、用喷壶模拟“下雨”

、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3

4、

实验现象:

喷水前石子是分散的,喷水后石子都集聚在“下游”

实验结论:

水流将沙石搬运后,堆积下来形成沙洲。

12、实验名称:

卵石形成实验(分组实验)第64页实验目的:

模拟卵石形成的原因

实验材料:

带盖的玻璃瓶、有棱角的小砖块若干、沙子、水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1、找三块有棱角的小砖块,记下

它们的形状

2、将小砖块放入玻璃瓶中,并加入适量沙和水,拧糸瓶盖。

.

 

3、每位同学依次快速用力摇动玻璃瓶1分钟,观察摇动后小砖块的变化,并把观察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现象:

一次比一次小砖块的棱角变小,最后砖块变圆了。

实验结论:

岩石在被河水搬运的过程中,由于收到河水的冲刷、以及

岩石之间的相互碰撞、摩擦,棱角被逐渐磨去,体积逐渐变小,成为圆圆的卵石13、实验名称:

钟乳石的形成实验(分组实验)第68页实验目的:

模拟钟乳石的形成

实验材料:

曲别针、线绳、两只烧杯或玻璃瓶、一个碟子、苏打晶体、蒸馏水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分别向两只烧杯中注入半杯蒸1馏水,然后逐渐倒入尽可能多的苏打晶体,直至溶液不能再溶解晶体为止。

2、将线绳打一个结,并将线绳放

在溶液中浸泡,然后把线绳两端

分别浸在两个烧杯中,把碟子放

 

在两只烧杯中间,用曲别针把线

绳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上。

3、坚持观祭4天,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

碟子里逐渐有晶体析出,而且越来越多。

实验结论:

溶解岩石的水在洞壁洞低沉积下来,并且连接在一起这就形成了钟乳石。

14、实验名称:

研究常见矿石的性质(观察活动)第76页实验目的:

了解常见矿石的性质

实验材料:

矿石样本

验步骤: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观察各种矿石1

2、交流矿石的性质

用小刀时注意安全

、3

15、实验名称:

金属性质实验(分组实验)第81页实验目的:

了解铜、铁、铝等常见的金属的主要性质实验材料:

铜丝、铁丝、铝丝、铁架台、酒精灯、小灯泡、电池等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验证三种金属的传热能力1.

注意安全

 

2、验证三种金属导电性

注意安全

3、验证三种金属柔韧性

注意安全

、关注颜色和光泽4

实验结论:

金属的共同性质是有金属光泽,导电性良好,传热性能好,具有一定柔韧性或延展性等。

16、实验名称:

煤的燃烧实验(分组实验)第87页

实验目的:

了解煤的成分

实验材料:

酒精灯、试管、带玻璃管的试管塞、棉花、煤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1、在试管内装入一定量的纯净煤,在试管口放点棉花,用带玻璃管的试管塞将试管口塞住。

注意安全

2、在酒精灯上加热试管,直到试管里的煤发红。

、把点燃的火柴放在玻璃口处,3观察发生的现象。

试管里有年初的油状物产生;玻璃管口产生蓝色的火焰;实验现象:

实验结束时,试管里的煤变成黑色的碳状物实验结论:

煤在分离过程中产生煤气,煤焦油,焦炭。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