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安徽省宿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6389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0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七.docx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安徽省宿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七.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七.docx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七

最新安徽省宿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3)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1.下列资源的利用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风力发电B.石油蒸馏得到汽油等

C.海水晒盐D.煤分解得到煤焦油等

2.下列环境问题与防治措施说法合理的是(  )

A.酸雨﹣将燃煤锅炉烟囱加高

B.白色污染﹣废弃塑料袋焚烧处理

C.雾霾﹣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D.水体富营养化﹣禁止使用化肥

3.下列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玻璃B.塑料C.生铁D.陶瓷

4.下列关于碳及碳的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石墨、金刚石、C60的物理性质不同,但都属于碳的不同单质

B.乙烯(X)的燃烧反应为X+3O2

2H2O+2CO2,则乙烯的分子式为C2H4

C.含碳的化合物中甲烷、乙醇属于有机物,CO、CO2则属于无机物

D.C6H6(苯)和C2H2(乙炔)中C、H原子个数比相同,但元素质量比不同

5.下列数据是相应物质的pH,其中呈碱性的是(  )

A.液体肥皂(9.5﹣10.5)B.菠萝汁(3.3﹣5.2)

C.柠檬汁(2.0﹣3.0)D.酱油(4.0﹣5.0)

6.农作物生长需要含较多氮、磷、钾元素的化肥,下列化肥属于含磷复合肥料的是(  )

A.NH4NO3B.Ca(H2PO4)2C.(NH4)2HPO4D.KNO3

7.除去食盐水中的CaCl2和Na2SO4杂质的操作有:

①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②过滤;③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④蒸发结晶;⑤加适量盐酸.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提示BaSO4、BaCO3难溶于水)(  )

A.③①②⑤④B.①⑤③②④C.①③⑤④②D.①③②⑤④

8.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有关这三种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而离子是静止的

B.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种分子

C.同一元素的两种粒子,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一定相同

D.当原子失去或者得到电子后,其性质发生了改变

9.向CuO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冷却、过滤,在滤液中放入一枚洁净的铁钉.发现铁钉表面无任何变化,据此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可能含有H2SO4

B.滤液中可能有CuSO4

C.滤渣里一定有Cu,可能有Fe和CuO

D.滤渣里一定有Cu和Fe

10.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所以发生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

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C.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一定能燃烧

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二、非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40分)

11.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现有A.氮气B.盐酸C.淀粉D.熟石灰E.金刚石,选择适

当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可用来裁玻璃的是______;

(2)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______;

(3)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______;

(4)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的是______;

(5)米和面中含有的糖类物质主要是______.

12.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请回答:

①水属于______(填序号)

A混合物B纯净物C单质D化合物E氧化物.

②生活中可用来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______.

③在净化水时加入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

13.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根据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t1℃时,分别将25gA、B、C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______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

③当A中含有少量B时,若要提纯A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③t2℃时,将A、B、C的饱和溶液都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

14.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2个铵根离子______;②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15.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氯元素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①氯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周期,

②氯离子核外共有______个电子.

16.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以上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是______元素

③二氧化硫中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______.

17.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

_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 (填

字母).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干燥的氧气,所选气体发生、干燥和收集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是______(用接口字母和“→”表示).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常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若要除去氯化氢气体可将E装置的浓硫酸换为______(填NaOH溶液或NaHCO3溶液).

18.小刘同学想在实验室里用NaOH溶液来制取Na2CO3溶液.

【查阅资料】①CO2通入NaOH溶液时极易因CO2过量而产生NaHCO3,且无明显现象.

②NaHCO3溶液煮沸时不会发生分解.

③NaHCO3+NaOH=Na2CO3+H2O

④Ca(HCO3)2可溶于水

【制取步骤】①量取两份50mL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备用;

②用一份50mLNaOH溶液吸收过量的CO2气体,至CO2气体不再溶解;

③小心煮沸②溶液1~2分钟;

④在得到的③的溶液中加入另一份50mLNaOH溶液,使其充分混合即得.

【实验探究】为了检验制得的溶液是否为纯净的Na2CO3溶液,请你与小刘同学一起完成

下列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制得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______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原来制得的溶液中含有Na2CO3

将上步实验所得混合物进行过滤,将滤液分成两份

取其中一份加入足量的______

无气泡产生

原来制得的溶液中不含______

取另一份加入MgCl2溶液

______

原来制得的溶液中不含NaOH

【结论】所制得的溶液为纯净的Na2CO3溶液.

【评价与反思】有人认为实验步骤③④的顺序对调,即先混合,再煮沸,更合理.有人说不能.请说明不能对调的理由:

______.

19.现代循环经济要求综合考虑环境污染和经济效益.高纯氧化铁可作现代电子工业

的材料,以下是用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FeO、SiO2)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铁(Fe2O3)的生产流程示意图:

[(NH4)2CO3溶液呈碱性,40℃以上时(NH4)2CO3分解].

(1)实验室中,操作Ⅰ、操作Ⅱ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______等.

(2)滤液Ⅰ中主要的阳离子是______等.

(3)根据题中信息,加入(NH4)2CO3后,该反应必须控制的条件是______.

(4)滤液Ⅱ中可回收的产品是______(写化学式).

(5)写出固体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20.CuSO4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有催化作用.取溶质质量分数为8.5%的过氧化氢溶液20g倒入小烧杯中,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为0.75g的CuSO4溶液10.8g,使过氧化氢完全分解.试计算:

(1)产生氧气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uSO4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1.下列资源的利用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风力发电B.石油蒸馏得到汽油等

C.海水晒盐D.煤分解得到煤焦油等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

A、风力发电是利用风力使轮子转动做功发电,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分馏的原理,是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进行逐一先汽化后冷却液化,分离成相对纯净物质的过程,只是将原来的物质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石油就是由沸点不同的汽油、煤油、柴油等混合而成,通过分馏将它们分离,是物理变化,故B错误;

C、海水晒盐是水分蒸发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煤主要有褐煤、烟煤、无烟煤、半无烟等,大多煤,质地疏松,多用于动力发电、民用燃烧提供热量等.焦炭是煤经过高温干馏(隔绝空气加强热)而成,质硬,多用于炼铁.显然煤和焦炭是两种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

D.

【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下列环境问题与防治措施说法合理的是(  )

A.酸雨﹣将燃煤锅炉烟囱加高

B.白色污染﹣废弃塑料袋焚烧处理

C.雾霾﹣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D.水体富营养化﹣禁止使用化肥

【考点】目前环境污染问题.

【分析】A、根据加高烟囱不能减少气体的量分析;

B、根据塑料焚烧的危害分析;

C、根据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防止雾霾分析;

D、根据磷元素是水中浮游植物的营养成分,含量增多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来判断;

【解答】解:

A、加高烟囱不能减少产生的废气,解决的办法应该是用氢氧化钠溶液等吸收利用,故选项错误.

B、焚烧塑料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污染空气,解决的办法可以是少用或使用可降解塑料,故选项错误;

C、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防止雾霾,故选项正确;

D、因为大量氮元素、磷元素的使用,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但不能禁止使用化肥,应合理使用,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与环境污染有关的问题,体现了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的理念,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3.下列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玻璃B.塑料C.生铁D.陶瓷

【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

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B、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

C、生铁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D、陶瓷是用泥土烧制制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4.下列关于碳及碳的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石墨、金刚石、C60的物理性质不同,但都属于碳的不同单质

B.乙烯(X)的燃烧反应为X+3O2

2H2O+2CO2,则乙烯的分子式为C2H4

C.含碳的化合物中甲烷、乙醇属于有机物,CO、CO2则属于无机物

D.C6H6(苯)和C2H2(乙炔)中C、H原子个数比相同,但元素质量比不同

【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元素质量比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A、根据碳的单质种类和性质分析;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X的化学式;

C、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分析.

【解答】解:

A、石墨、金刚石、C60的物理性质不同,但都属于碳的不同单质,故A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烯(X)的燃烧反应为X+3O2

2H2O+2CO2可推出乙烯的分子式为C2H4,故B正确;

C、含碳的化合物中甲烷、乙醇属于有机物,CO、CO2的性质同无机物相似,常归到无机物类,故C正确;

D、C6H6(苯)和C2H2(乙炔)中C、H原子个数比相同,元素质量比相同,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碳的单质、化合物的种类、性质、结构等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基础.

 

5.下列数据是相应物质的pH,其中呈碱性的是(  )

A.液体肥皂(9.5﹣10.5)B.菠萝汁(3.3﹣5.2)

C.柠檬汁(2.0﹣3.0)D.酱油(4.0﹣5.0)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

A、液体肥皂的9.5~10.5,大于7,显碱性,故选项正确.

B、菠萝汁的pH为3.3~5.2,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C、柠檬汁的pH为2.0~3.0,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D、酱油的pH为4.0~5.0,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6.农作物生长需要含较多氮、磷、钾元素的化肥,下列化肥属于含磷复合肥料的是(  )

A.NH4NO3B.Ca(H2PO4)2C.(NH4)2HPO4D.KNO3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

A、NH4N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B、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

C、(NH4)2HPO4中含有磷元素和氮元素,属于磷复合肥,故选项正确.

D、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但不是磷复合肥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确定化肥中营养元素的种类、化肥的分类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除去食盐水中的CaCl2和Na2SO4杂质的操作有:

①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②过滤;③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④蒸发结晶;⑤加适量盐酸.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提示BaSO4、BaCO3难溶于水)(  )

A.③①②⑤④B.①⑤③②④C.①③⑤④②D.①③②⑤④

【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盐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过滤要放在所有的沉淀操作之后,加碳酸钠要放在加氯化钡之后,可以将过量的钡离子沉淀最后再用盐酸处理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进行分析.

【解答】解:

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碳酸钠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离子都沉淀了,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所以正确的顺序为:

①③②⑤④.

故选:

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在粗盐提纯中的物质的除杂或净化操作,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了解需要除去的是哪些离子,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进行除杂,在除杂质时,杂质和所加的试剂的状态一样,就要注意,加入的量的控制.

 

8.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有关这三种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而离子是静止的

B.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种分子

C.同一元素的两种粒子,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一定相同

D.当原子失去或者得到电子后,其性质发生了改变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分析】A、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都在不停地运动解答;

B、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解答;

C、根据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当原子失去或者得到电子后,变成了离子解答.

【解答】解:

A、构成物质的微粒都在不停地运动,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而离子也是运动止的,故错误;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种分子,如氧原子可以构成氧分子和臭氧分子,故正确;

C、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若两种原子属于同种元素,它们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一定相同,故正确;

D、当原子失去或者得到电子后,变成了离子,性质发生了改变,故正确.

答案:

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元素的概念和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单质的特征等并能灵活运用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9.向CuO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冷却、过滤,在滤液中放入一枚洁净的铁钉.发现铁钉表面无任何变化,据此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可能含有H2SO4

B.滤液中可能有CuSO4

C.滤渣里一定有Cu,可能有Fe和CuO

D.滤渣里一定有Cu和Fe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顺序可知向滤液中加入薄铁片,而氧化铜可以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铁可以硫酸铜反应铁片无任何变化,说明没有稀硫酸,也没有硫酸铜可以据此结合题给的选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

A、铁可以和硫酸反应生成FeSO4,所以在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但是加入铁钉后铁片没有明显变化,所以可以判断滤液中没有H2SO4,故A结论不正确;

B、在滤液中放入一枚洁净的铁钉.发现铁钉表面无任何变化,所以可以判断滤液中没有CuSO4,故B结论不正确;

C、加入铁钉后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铜被铁置换出来,故在不溶物中含有Cu,如果硫酸的量不足,那么滤渣里就可能有Fe和CuO,故C结论正确;

D、加入铁钉后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铜被铁置换出来,故在不溶物中含有Cu,题中没有提及铁粉的质量,所以反应后滤出的不溶物中可能含有Fe也可能不含Fe,故D结论不正确.

故选C.

【点评】此题是一道推断知识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对最后加入铁后无变化的分析,也就是说明反应后的溶液中不会有硫酸铜及硫酸的存在,这是解题的关键.

 

10.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所以发生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

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C.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一定能燃烧

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考点】氧化反应;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分析】A、根据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跟某些化合物里的氧的反应也是氧化反应解答;

B、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解答;

C、根据燃烧的条件解答;

D、根据化合物的定义解答.

【解答】解:

A、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跟某些化合物里的氧的反应也是氧化反应.例如,H2与CuO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其中H2与CuO中O的反应也是氧化反应,故错误;

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不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可能是离子构成,故错;

C、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不一定能燃烧,还需要和氧气接触,故错;

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对.

答案:

D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此题说明物质不同,性质不同,不能用类推法来学习化学,要熟记相关基础知识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二、非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40分)

11.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现有A.氮气B.盐酸C.淀粉D.熟石灰E.金刚石,选择适

当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可用来裁玻璃的是 C ;

(2)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 A ;

(3)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 D ;

(4)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的是 B ;

(5)米和面中含有的糖类物质主要是 E .

【考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常见气体的用途;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分析】①盐酸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②米和面中含有的糖类物质主要是淀粉;③熟石灰具有碱的通性,常用于改变土壤的酸碱性,将适量的熟石灰加入土壤,可以中和酸性,改变土壤的酸碱性;④金刚石硬度很大,常用于割玻璃;⑤氯化钾中含有植物营养元素钾,属于钾肥.

【解答】解:

(1)可用来裁玻璃的是金刚石;

(2)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盐酸;

(3)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氢氧化钙;

(4)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的是氮气;

(5)米和面中含有的糖类物质主要是淀粉;

故答案为:

(1)C;

(2)A;(3)D;(4)B;(5)E;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几种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应用到生产生活实践中的事例,通过该题的作答,我们要明确化学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化学.

 

12.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请回答:

①水属于 BDE (填序号)

A混合物B纯净物C单质D化合物E氧化物.

②生活中可用来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 取水样于试管中,分别加入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硬水 .

③在净化水时加入活性炭的作用是 吸附 .

【考点】硬水与软水;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分析】①根据物质的分类进行分析;

②根据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

③根据活性炭的吸附作用进行分析.

【解答】解:

①水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②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硬水.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③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颜色和异味;

故答案是:

①BDE;②取水样于试管中,分别加入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硬水;③吸附.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根据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t1℃时,分别将25gA、B、C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 B 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

③当A中含有少量B时,若要提纯A可采用的方法是 降温结晶 .

③t2℃时,将A、B、C的饱和溶液都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C<A<B .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

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

①t1℃时,B物质的溶解度大于25g,A、C物质的溶解度等于25g,所以分别将25gA、B、C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B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

②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所以当A中含有少量B时,若要提纯A可采用的方法降温结晶;

③t1℃时,B物质的溶解度最大,A物质次之,A、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会析出晶体,C物质的降低温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