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康xia 自动保存的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46502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0.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上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康xia 自动保存的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三上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康xia 自动保存的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三上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康xia 自动保存的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三上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康xia 自动保存的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三上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康xia 自动保存的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三上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康xia 自动保存的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三上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康xia 自动保存的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三上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康xia 自动保存的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三上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康xia 自动保存的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三上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康xia 自动保存的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三上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康xia 自动保存的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三上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康xia 自动保存的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三上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康xia 自动保存的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三上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康xia 自动保存的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三上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康xia 自动保存的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三上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康xia 自动保存的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三上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康xia 自动保存的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三上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康xia 自动保存的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三上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康xia 自动保存的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三上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康xia 自动保存的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上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康xia 自动保存的Word格式.docx

《三上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康xia 自动保存的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上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康xia 自动保存的Word格式.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上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康xia 自动保存的Word格式.docx

请大家自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3.检查读: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教师引导学生,多从正面评价。

4.指名学生说说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随机引导)

(二)合作交流识字妙法,快速识记生字:

1.教师课件出示词语:

坪坝穿戴招呼蝴蝶孔雀舞铜钟粗壮凤尾竹。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认读后,指名认读,相机正音。

3.“开火车”认读词语。

4.学生边读边观察字形,想想识字方法。

5.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师总结。

(1)熟字加偏旁:

坪粗

(2)形旁加声旁:

蝴蝶铜

(三)指导写字

1.让学生先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互相提醒需要注意的地方.

3.教师根据学生书写实际,重点指导“戴、碟、雀、舞”。

“戴、蝴、蝶、雀、舞”。

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

“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

“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5.学生练写,力求把字写规范、美观。

教师巡视,鼓励写得好的学生,奖励小星星。

6.学生交流评价,互相打等级。

四、达标检测

1.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本课生字。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五、小结作业

1.小结

2.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总

(2)课时

一、一、预习检查,复习导入

(2)指名学生汇报“梳理内容和重难点”情况,师生评议。

2.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3.导入: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节课我们继续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感受课文之美。

1.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3.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三、导学达标

(一)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

1.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

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利用课件,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3.评选最佳学生,颁发小奖品。

(二)朗读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

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比赛读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

当,当当!

”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

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

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

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

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学生思考讨论)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

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同学们在做些什么?

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

想象描述。

朗读有关句子。

3.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

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

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C.学生自由有感情地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

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四)拓展延伸

民族小学的许多学生都想和大城市的孩子交朋友,请你们给他们写信,介绍自己的生活、学习情况,使他们对我们的生活也有一些了解。

1.指名学生背诵课文。

2.指名学生读读自己写的信。

1.小结

2.作业设计

板书

设计

2、金色的草地

1.会认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假装、引人注目”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

4.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

联系生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来学习课文,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多媒体教学课件、课前收集的关于蒲公英的资料、展示图片。

第一课时总(3)课时

2.提问导入:

草地怎么会是金色的呢?

我们一起到课文中间去找答案吧!

(一)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音频范读课文,提示:

4.同桌相互认读生字,难记的生字反复认读,想办法认读。

5.开火车读生字、词语(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假装、引人注目)。

6.小老师教读:

多音字:

“假”“朝”

(二)自主识字、写字

1.课件出示生字,指名学生认读。

2.你觉得哪个生字最难写或不会写?

提出来,大家一起想办法。

3.小组内交流记忆田字格的生字。

4.师总结:

“绒”的右边要细细观察。

“耍”和“要”上面的部分完全不一样。

“瓣”要注意左右的“辛”的变化。

5.师范写生字“耍、绒、察、瓣、”,学生临摹。

6.学生口头组词,个别学生汇报。

(三)初读课文,感知全文

课文主要写了两件事情,你能找出来吗?

归纳总结:

1.哥俩在草地上玩耍。

2.草地会变色的原因。

3.自由读读课文,积累文中好词。

1.抽查书写词语:

有趣、手掌、合拢、花瓣、假装、观察。

2.完成学案。

第二课时总(4)课时

一、预习检查、复习导入

3.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课,请有滋有味地读一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二、明确学习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

2.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一)熟读深思,品草地之趣

1.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思考:

我们窗前有一个什么样的草地?

由“长满”“盛开后变为金色”体会蒲公英的多。

2.指名学生朗读。

3.自读感受:

(1)自由读读第二自然段,思考:

为什么说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会给我们带来快乐呢?

(请你展开想象,有滋有味地读读)

(2)熟读精思:

那咱们把这有趣的情景演出来怎么样?

①分角色,自读自悟

②引导读,入情入境

指导朗读:

你是怎么“骗”住“哥哥(弟弟)的”请你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

联系上下文理解“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使劲一吹、假装打哈欠”等词句。

将自己独特的体验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不同的表情、语气读出自己不同的感受,或轻、或重、或急、或慢)。

③合作朗读:

全班起立,把这句话连起来读一读。

注意读的时候请想象当时的情景,加上自己的表情、动作。

4.探究合作

①默读课文思考“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

”(课件出示:

课文第三自然段)

②请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A、选择一种方式可以画图、做动作……把自己的想法讲得更明白。

B、仔细听别人说,看看能从中获得什么启发。

C、还有什么不明白请和大伙再讨论、讨论。

(2)汇报:

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

谁来说一说,注意听,没明白的地方再向他提出。

3、在这种情况下,“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又有什么变化,请大家齐读第四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升华感悟

1.学到这,我们再来想想“为什么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草地,在我的眼睛里却是那么可爱的、有趣的?

”仅仅是因为草地给我和弟弟带来了快乐吗?

2.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默读课文,补充句子。

蒲公英的花就像---------,可以--------、----------。

早晨,花朵--------,是-------,草地是----------。

中午,花朵--------,是-------,草地是----------。

傍晚,花朵---------,是-------,草地是---------。

教后

反思

3、爬天都峰

1.会认读6个生字。

会写11个生字。

,掌握多音字“都”、“假”在语句中的正确读音;

理解“犹豫、奋力、终于、居然、汲取”等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会用“终于”写一段话。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4.抄写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1.通过对词句的理解,弄清“我”爬天都峰前后思想的变化。

2.理解“我”爬天都峰的过程。

读懂课文结尾爸爸说的话。

多媒体教学课件、课前搜集天都峰资料。

第一课时总(5)课时

一、一、预习检查,导入

2.导入:

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美,谁愿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来背给大家听?

3.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图片资料?

板书:

天都峰。

4.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

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

1.会认读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掌握多音字“都”、“假”在语句中的正确读音;

2.把握课文大致内容。

3.理清叙述顺序。

(一)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

)了解课文大意。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

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

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3.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⑴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⑵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⑶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二)通读课文,感知大意

1.指名逐段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疏理字词含义:

石级:

石头台阶。

仰望:

抬头望。

攀着:

(抓着铁链)向上爬。

心颤:

心在颤抖,说明心里很害怕。

鲫鱼背:

结合看图理解,天都峰最险处。

它是一道长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2.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

(三)指导写字,掌握笔顺

4.师总结强调:

苍:

注意下面的部分,师范写。

仰:

右半部的左边不要多写一横或一撇。

辫:

中间部分要注意,和“辩”“辨”区别记忆。

5.师范写

7、师范写以上三个生字,学生临摹。

8指导学生观察、书写其余生字。

1.正确、规范书写田字格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总(6)课时

2.抽查学生听写生字。

上节课我们从课件中见识了天都峰,想要爬上去,可不容易啊!

这节课去了解一下,文中的“我们”是怎么样爬上去的。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3.抄写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一)紧扣课题,承前启后

1.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讨论后使学生明白:

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2.(课件出示天都峰的多媒体画面)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

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3.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背诵第二自然段。

4.小组内比赛背诵。

(二)深入读议,体会“我”受鼓舞爬上峰顶

1.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

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

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

”、感叹句“真叫人发颤!

”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

2.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

自由读课文的第8至10自然段,出示“我”说的话,指名朗读。

3.“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

自由读课文第3到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我”是怎么爬的?

自由读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

⑴学生读书圈划。

⑵学生交流。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奋力”是拼尽全身力气的意思。

从“攀着铁链”、“手脚并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艰难。

⑶引读第7段,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悦。

⑷体会爬山的艰难、上山后的喜悦,指导朗读6、7两段。

(三)启发想象,明白“老爷爷”也是受鼓励爬上峰顶的

1.老爷爷为什么也能爬上峰顶呢?

带着这些问题一边读,一边想。

多媒体出示思考题:

2.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勇气鼓励爬上峰顶的。

指导朗读。

(四)总结课文,明白道理

1.读爸爸的话,讨论:

“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

2.学生默读课文,深入理解此句话的意思。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4、槐乡的孩子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爱劳动的观念。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的内容,培养自读能力,并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精妙,品析语言的魅力。

多媒体教学课件、槐花图

1课时

第一课时总(7)课时

一、预习检查,导入

(2)指名学生汇报“生字新词”和“梳理内容”“重难点”情况,师生评议。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像七彩的图画,丰富多彩,快乐有趣。

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生活中让你感受到快乐的事。

学生交流,教师指导学生用简短的词概括说说。

3.总结:

无论是外出郊游,还是游戏活动,我们心中充满着快乐!

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体验了民族小学的孩子有读书的快乐,金色的草地有玩耍的快乐,爬天都峰有游玩的快乐。

4.切入: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地方,看看那里的孩子有怎样的快乐。

接题,齐读课题“槐乡的孩子”,相机教学“槐”字。

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一)简介课型

1.简介课型

(1)什么样的课文时略读课文。

告诉学生从三年级起,我们所学的课文分为两种:

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前带“☆”,课文前面带有导读提示。

(2)怎样学习略读课文。

先读“导读提示”,了解学习要求,带着要求自己朗读、思考、学习、发现、探究,发表自己的见解。

2.导读提示,自读“提示”,边读边画出本课的学习要求,交流并归纳本课的学习要求:

(1)读读课文,看看槐乡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快乐。

(2)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3)把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3.自读课文,注意带拼音的生字,碰到难度的地方反复多读几次,

4.适当的生字词教学。

出示:

槐乡、花苞、散发、入药、染料、耷拉、黎明、一簇簇、觅食、飘荡、劳累

淡淡清香、缕缕炊烟、满载而归,月落柳梢

(二)重点赏读——品“乐”

1.简单介绍槐树和槐米。

槐乡有一种宝贵的树叫槐树,出示槐树图片并简单介绍。

槐米是槐树开出的花,叫槐花,又叫槐米。

2.抓住关键句“它们并不惹人注意,却是槐乡孩子的宝贝”。

引导学生自学课文第二自然段,读懂课文中从哪些方面描写槐花,怎么样写出它的不惹人注意。

了解课文为什么说槐米是槐乡孩子的宝贝。

3.槐米不惹人注意:

米粒般大小,淡淡的清香,藏。

从藏字感受到什么。

结合朗读指导

槐米是宝贝:

可入药、做染料、换学费

4.过渡语:

槐乡的孩子用槐米换学费,他们到底是怎样割槐米、捡槐米的。

组织学生品读第三自然段,找出描写孩子们割槐米、捡槐米的句子,感受劳动的场景。

抓住男孩动作,想象男孩们的语言、动作、神态

女孩劳动场景,把握两个比喻句,来感受女孩的动作灵快。

5.槐乡的孩子一干就是从黎明到炊烟袅袅的傍晚,而且是在怎样的天气状况下?

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相关句子感受。

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八月天的炎热

6.对比体验。

如此炎热的天气,我们在干嘛,槐乡的孩子又在干嘛。

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槐乡的孩子顶着烈日割了槐米、捡了槐米是干什么用的。

让学生品味槐乡孩子的勤劳懂事、吃苦耐劳。

7.槐乡的孩子顶着烈日从黎明干到傍晚,身上的衣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

他们心里觉得辛苦吗?

你从哪里体会到。

以苦为乐,唱着快乐的歌,满载而归,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

课文中描写孩子劳动的场面,轻松欢快,没有辛苦、劳累的压抑,以苦为乐

(三)总结交流、拓展延伸

1.交流感受,读完课文仔细想想,你觉得“槐乡的孩子真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大家一起来夸一夸、赞一赞槐乡的孩子。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梳理。

指名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小结

2、作业设计

语文园地一

1.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

交流是作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

向课余生活安排的好的同学学习,安排好自己今后的课余生活。

2.把自己的课余生活写下来,写好后读给父母听,与他们分享习作的快乐。

3.发现一些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准确区别。

4.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认识9个生字。

5.熟读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6.积极参与展示活动,精心准备采用最好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课余生活。

区分多音字,掌握识字方法。

1.1.流利、通顺地说一段话。

2.2.能将自己的课余生活写下来。

1.1.学生完成课余生活调查表。

2.2.整理自己搜集的资料。

3.3.课件

6课时

第一课时总(8)课时

口语交际(我们的课余生活)展示台

一、谈话导入

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民族小学孩子的课间活动,与苏联小朋友一起发现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乡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树割槐花挣学费的情形;

我们也记录了自己的课余活动。

这一阶段大家的课余生活而又有乐趣。

今天,我们就通过交流,共同分享课余生活的乐趣。

1.有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在口语交际中流利地表达。

(一)各小组在组内展示交流课余生活记录本,交流自己的课余生活:

自己课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获和感受。

(二)小组讨论

1.讲讲课间课后同学之间开展的游戏、娱乐活动。

2.讲讲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小制作、小发明等活动。

3.讲自己读了什么好书,摘记了多少卡片,增长的见识和受到教益;

4.讲自己的兴趣爱好、个人特长项目上花了多少工夫,有那些长进。

5.讲自己与家人外出游览获得的新发现、增长的新见识 

(三)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参与,了解每组学生的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