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梳理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46705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梳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梳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梳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梳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梳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梳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梳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梳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梳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梳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梳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梳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梳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梳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梳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梳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梳理Word文件下载.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梳理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梳理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梳理Word文件下载.docx

(二)第二单元重点课文:

《詹天佑》《怀念母亲》★《詹天佑》

(1)课文是从三个方面来叙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

(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

(2)詹天佑开凿居庸关采用的是(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法)开凿八达岭采用的是(中部凿井法、两端凿进法)。

课写了我国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克服重重困难主持修筑京张铁路, 

表现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才能,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6、人物评价:

詹天佑是一个(不怕困难,勇于挑战,工作严谨,热爱祖国)的人。

★《怀念母亲》1、作者:

季羡林2、标题含义:

怀念两个母亲:

亲生母亲和祖国母亲。

(1)“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

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频来入梦”是什么意思?

你知道祖国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吗?

“频来入梦”的意思是祖国母亲经常到梦中来。

作者远离故土,身居异国他乡,尤其作者是第一次离开祖国,犹如孩子离开母亲的怀抱,心中无限思念。

日有所思,夜有所想,所以“祖国母亲”不断在梦中浮现。

(2)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为什么我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

凄凉是因为作者身在异国小城,心中有忧愁、有思念;

甜蜜是因为回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感到他们无处不在,他们是那样牢固地烙印在自己的记忆深处,在作者孤寂时陪伴着他,心中自然又多了一丝安慰。

本文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思念和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和崇敬。

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

(三)第三单元重点课文:

《穷人》《唯一的听众》★《穷人》

1、作家作品:

这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个(短篇)小说,主要作品有《安娜·

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等。

段落:

她忐忑不安地想:

“他会说什么呢?

这是闹着玩的吗?

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

……不,还没来!

……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他会揍我的!

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问题:

这一段采用了什么写法?

解释词语忐忑不安的意思,并分析桑娜当时的心理?

(1)本段写法:

(心理描写),省略号的连续运用,表明桑娜当时的心理活动时断时续,逼真地写出了桑娜的(不安)。

(2)“忐忑不安”形容心神不安定。

桑娜抱回孤儿后,面对自己的五个孩子,她紧张、担忧,她不知道丈夫会说什么,a觉得自己这样做给丈夫增加了负担,觉得对不起他;

她担心丈夫突然回来,b不知道怎么告诉丈夫自己把孤儿抱回家的事。

c但是她宁可让丈夫揍一顿,也要收养孤儿。

赞扬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桑娜是一个(勤劳能干,爱护家人,善良,富有同情心)的妇女。

渔夫是一个(朴实善良,毅力顽强,热爱生活,爱妻子)的丈夫。

7、文章情节:

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的故事。

★《唯一的听众》1、作者:

落雪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

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老人真的耳聋了吗?

她为什么说自己耳聋?

a老人并没有耳聋。

b作为一位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老人听出“我”拉得并不好,更从“我”被人发现后“准备溜走”的举动中,发现“我”缺乏自信。

她为维护我的自尊,帮我树立自信,让“我”有了面对老人拉琴的勇气,老人谎称自己耳聋。

本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

本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

(四)第四单元重点课文:

《只有一个地球》《这篇土地是神圣的》

★《只有一个地球》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有:

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比喻)、画图表、引资料等。

说明方法以及作用:

列数字科学准确具体;

举例子具体真切;

作比较突出强调;

打比方形象生动

例如:

(1)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举例子)

(2)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在群星璀璨的宇宙海洋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

(打比方)

(3)地球表面的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而人类生活的陆地大约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

(列数字)

(4)同茫茫的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作比较)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1、作者:

西雅图

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1)“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如果家园受到破坏,那么任何对大地的影响,对地球的伤害都将演变成对人类自身的伤害。

这句话直接点明了人类的生存与大地的密切关系。

(2)“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大地不属于人类:

人类不是大地的主人,谁也没有权利,也不可能拥有对大地的控制权,谁也不能凭借自己的喜好来对待神圣的大地。

人类属于大地:

因为大地使人类的生命不断得以繁衍、延续,离开大地,人类将无法生存。

本文是印第安酋长西雅图的著名演说,他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类与大地上河水、空气、动植物等的血肉关系,强烈地表达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无比眷恋的真挚情感。

文体(演讲稿);

文章结构总分总

(五)第五单元重点课文:

《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少年闰土》

1、作家及作品:

(资料袋内容)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作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一生创作和翻译了许多作品,如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

课文选自他的小说《故乡》。

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1)闰土向我讲述了哪几件事?

表现了闰土怎样的特点?

雪地捕鸟——聪明能干,见多识广;

看瓜刺猹——机智勇敢;

海边拾贝、看跳鱼儿——生活丰富多彩。

(或为见多识广)

(2)谈谈对“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这句话的理解。

答:

“他们”指“我”往常的朋友。

“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指“我”和“往常的朋友”生活的天地非常狭窄,由于整天关在高墙深院里,与生活在海边的闰土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句话表达了“我”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流露了对农村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

课文通过作者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四件事情,作者写得有详有略,从不同的方面表现闰土的特点。

闰土是一个(见识丰富、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1、作者:

周晔。

3、重点问题

(1)《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主要记叙了作者回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叙述了四件事:

谈《水浒传》、笑谈“碰壁”、热情救助黄包车夫、关心女佣。

①笑谈《水浒传》表现了他对青少年的关心和爱护;

②谈“碰壁”表现了他对旧社会的痛恨;

③救护车夫则表现了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关心;

④关心女佣阿三则表现他关心别人胜过关心他自己。

(2)理解“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这句话的含义

“四周黑洞洞的”,比喻当时社会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点儿光明,人民连一点儿民主和自由都没有。

“碰壁”是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

从话语中,可以体会到鲁迅先生不怕挫折、不惧迫害的顽强斗争精神和革命的乐观主义态度。

本文通过回忆,记述了伯父鲁迅先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待学习的认真态度和痛恨旧社会、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也表达了作者对伯父的敬爱和怀念之情。

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六)第六单元重点:

背默前4首古诗及书下注释。

(七)第七单元重点课文:

《老人与海鸥》《最后一头战象》

★《老人与海鸥》

表达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以及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描写人物方法主要有四种:

外貌描写(肖像、衣着、神态)、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1)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外貌描写-衣着);

(2)老人望着高空盘旋的鸥群,眼睛里带着企盼(外貌描写-神态);

(3)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

(语言描写);

(4)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动作描写)

课文主要讲了(每年冬天,一位老人步行二十余里,为海鸥送餐,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老人去世后,海鸥们不约而同地为老人送行)的事。

★《最后一头战象》1、作者:

沈石溪,我还知道他的作品《第七条猎狗》(课外书屋)

文章依次继续了嘎羧那几件事情?

记叙了嘎羧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四个感人情节。

(八)第八单元重点课文:

《伯牙绝弦》《月光曲》★《伯牙绝弦》

1、资料袋:

俞伯牙、钟子期相传为春秋时代人,关于他们二人成为知音的故事,《列子》《吕氏春秋》等古书均有记载,也流传于民间。

我国古诗常有提及,如:

“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绝弦已无声”“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根据这个传说创作了《伯牙摔琴谢知音》,收在《警世通言》中。

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有“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绝:

斩断伯牙绝弦:

俞伯牙斩断琴弦

背默课文、翻译诗句意思。

(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翻译: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于是就弹奏音乐来表现高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

“你弹得太好了!

简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

(2)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一定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

(3)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知音了,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

★《月光曲》

贝多芬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生活道路非常坎坷,26岁时听力开始减弱,晚年失聪,只能通过书写跟人交谈。

他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难,一生创作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如广为流传的交响乐《英雄》《命运》《田园》《合唱》。

《月光曲》又叫《月光奏鸣曲》《月光》。

贝多芬弹奏了两支钢琴曲,第二支是《月光曲》。

(1)想一想贝多芬为什么要弹琴给盲人兄妹听;

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弹一曲。

弹第一曲因为贝多芬被女孩热爱音乐、善解人意所感动;

弹第二曲因为失明姑娘爱音乐,懂音乐,贝多芬遇到了知音,激发了他创作的欲望和灵感,所以弹完一曲,又弹一曲。

(2).听着琴声,皮鞋匠兄妹好像看到了什么?

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联想到海上明月升起的奇丽画面。

海面由平静→波涛汹涌,体会到乐曲由舒缓流畅→高亢激昂。

从本课看出贝多芬是一个(有音乐天赋和创作才华、善良、同情穷人)的人。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一、根据拼音写词语。

(10分)

zuì

 

nɡzhò

nɡ 

  dé

gāowà

ngzhò

ng

( 

) 

) 

( 

) 

oqià

nɡmì

juà

nlià

  jiāozhà

obù

ān

)  

二、 

按要求写成语。

(5分)

1.写四个含反义词的成语:

)( 

2.写出四个含有人体名称的成语:

3.声音高入云霄,把浮动着的云彩也止住了。

形容歌声嘹亮。

)。

(1分)

三、给画线的字、词选择恰当的意思。

1.讲究:

①讲求、重视;

②值得注意或推敲的内容;

③精美

 祭器很讲究( 

讲究卫生( 

这里的技术是大有讲究的( 

2.故:

①事故;

②缘故,原因;

③原来的,从前的,旧的;

④朋友,友情;

⑤死亡

 变故( 

病故( 

沾亲带故( 

故乡( 

3.之:

①往;

②的;

③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钟子期必得之( 

赤子之心( 

送孟浩然之广陵( 

四、判断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填在括号里。

1.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

2.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3.这天气真冷,都快把我冻成冰了。

4.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

 5.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

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五、改写句子。

(6分)

1.缩写句子。

他的心里,一定是飞翔的鸥群。

2.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没有比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更重要的事情了。

3.把下面的引述句改为转述句。

鲁迅在回信中说:

“你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六、填空。

(19分)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默写《天净沙·

秋》:

, 

青山绿水, 

(4分)

2.牙谓 

,乃 

,终身 

(3分)

(二)填空。

1.鲁迅原名 

,浙江 

人。

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作品,作品集有《 

》、《 

》等。

《少年闰土》节选自他的小说《 

》。

从第五单元这些课文中我知道鲁迅是一个 

、 

、 

的人。

写出一句鲁迅的名言:

(4+1分)

2.詹天佑是我国 

的爱国工程师。

课文从 

、 

三个方面叙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

他根据居庸关、八达岭不同的山势创造性地设计了 

两种施工方法。

作为一名中华少年,我想对詹天佑说:

(3+1分)

3.填写下面古诗词中的花名: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开。

(2)人闲 

落,夜静春山空。

(3) 

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4)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5)竹外 

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6)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 

别样红。

七、阅读。

(20分)

(一)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7.5分)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

桑娜沉思:

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

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

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还健康。

没有什么可抱怨的。

桑娜倾听着风暴的声音,□他现在在哪儿□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她一面自言自语,一面划着十字。

1.在“□”处给短文补上标点符号。

(3.5分)

2.桑娜在沉思什么?

请用“~~~~~~~~”画出来。

(1分)

3.桑娜家穷,表现在哪些方面?

(2分) 

4.桑娜家这么穷还收养两个孤儿,说明桑娜夫妇是 

(1分)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2.5分)

吐鲁番盆地

我国的旅游胜地——新疆吐鲁番盆地,它的最低点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米,是我国最低的洼地,也是世界第二低地。

它每年六月至八月气温均高于40度,最高可达47度,而地表温度则高达75度以上;

加上平均每年要刮七十多次风,每次卷起漫天风沙,所以有“火洲”、“风库”之称。

《西游记》中所描绘的“八百里火焰山”(其实只有一百公里长)横贯整个盆地,那殷红色的山石,褶皱的地貌,远远望去,真像跳动的火苗。

在盛夏(猛烈 

强烈)的阳光(照射 

照耀)下,满山像烧起了大火,热浪灼灼扑人。

这里夏天人们每天都要洗澡,甚至一天要洗好多次。

传说有位县长正赶上大热天,公务繁忙,热汗擦了又流,洗了又淌。

为了节省时间,他干脆坐到水缸里办公。

有人来找县长,光听见声音不见人,回头一看,哟!

他正坐在水缸里看文件呢!

夏季去吐鲁番,半路上没有饭店也饿不着。

)带一些鸡蛋,不用找锅,不需生火,把鸡蛋往沙坑里一埋,很快( 

)可以吃上喷香的熟鸡蛋了。

再配上随身携带的小菜和饮料,就是一顿十分(精致 

别致)的野餐了。

吐鲁番人植树造林,变沙漠、盆地为绿洲。

在吐鲁番通往交河古城中间,有这样一条十五公里长的林阴路:

两侧树分为三行,一行钻天白杨,一行桃树,一行梨树。

据说这是一位五十年代的县委书记领人栽的。

他想让后人( 

)有遮阳蔽日之处,( 

)有解热止渴的桃梨。

如今白杨已搭起绿色的通道,桃梨已开花结果。

多少走得又热又渴的行人,(惊讶 

惊喜)地扑到这清凉的树阴下,大口地吃着酸甜解渴的水果,该是多么感激这不知名的种树人啊!

大风、酷热考验了人,也锻炼了人,使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像金子一样耀眼、闪光。

1.用音序查字法查“漫”,应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漫”在字典里的解释有五条:

(1)水过满,向外流;

(2)到处都是;

(3)莫,不要;

(4)不受约束,随便;

(5)广阔,长。

“漫天风沙”的“漫”应选第( 

)条解释。

“长夜漫漫”的“漫”应选第( 

“漫无目的”的“漫”应选第( 

(2.5分)

2.用“ 

”划出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

(2分)

3.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4.人们把吐鲁番称作 

5.人们把横贯整个盆地的一座山称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