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古代文学史学位课考试资料整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6721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6.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言文学古代文学史学位课考试资料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汉语言文学古代文学史学位课考试资料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汉语言文学古代文学史学位课考试资料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汉语言文学古代文学史学位课考试资料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汉语言文学古代文学史学位课考试资料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汉语言文学古代文学史学位课考试资料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汉语言文学古代文学史学位课考试资料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汉语言文学古代文学史学位课考试资料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汉语言文学古代文学史学位课考试资料整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汉语言文学古代文学史学位课考试资料整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汉语言文学古代文学史学位课考试资料整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汉语言文学古代文学史学位课考试资料整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汉语言文学古代文学史学位课考试资料整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汉语言文学古代文学史学位课考试资料整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汉语言文学古代文学史学位课考试资料整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汉语言文学古代文学史学位课考试资料整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汉语言文学古代文学史学位课考试资料整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汉语言文学古代文学史学位课考试资料整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语言文学古代文学史学位课考试资料整理.docx

《汉语言文学古代文学史学位课考试资料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言文学古代文学史学位课考试资料整理.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汉语言文学古代文学史学位课考试资料整理.docx

汉语言文学古代文学史学位课考试资料整理

第一卷

1、《诗经》篇目:

风、雅、颂地域:

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北部一带作者:

贵族到平民各个阶层编集的三种说法:

献诗说、采诗说、删诗说

2、《诗经》的内容:

A、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

《生民》B、农事诗:

《七月》C、燕飨诗:

《小雅*鹿鸣》D、怨刺诗:

《节南山》E、战争徭役:

《秦风*无衣》

3、《诗经》的艺术特色:

A、赋比兴的手法赋就是铺陈直叙比就是比方兴是触物兴词(《秦风*蒹葭》)B、句式:

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章法:

重叠C、语言生动形象雅颂运用完整的四言句,国风杂言较多雅颂威仪典重,国风自由奔放

4、风雅精神:

《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精神,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

5、《左传》的叙事特色:

A、《左传》叙事,往往很注重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过程和因果关系。

B、《左传》对事件因果关系的叙述,还常有道德化与神秘化的特点。

C、事件叙述得颇具戏剧性,大量生动的戏剧性情节,使这部作品充满故事性。

D、通过数年行迹的积累来表现的。

战争描写:

左传》叙事最突出的成就在描写战争。

《左传》的战争描写,全面反映了《左传》的叙事特点。

《左传》一书,记录了大大小小几百次战争,城濮之战、崤之战、邲之战、{安革}之战、鄢陵之战等大战的描述历来被人们赞不绝口,不计其数的小战役也写得各具特色,精彩生动。

一般说来,《左传》写战争,不局限于对交战过程的记叙,而是深入揭示战争起因、酝酿过程及其后果。

6、《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一、奇特的想象二、极度的夸张三、生动的比喻四、辛辣的讽刺

7、名词解释:

楚辞:

A、战国时代楚国地区一种新的诗体B、指战国时期一些楚国人以及后来的汉人用上述诗体创作的作品C、书名:

汉人对楚国人、汉人辑选而成的书

七体:

枚乘的《七发》奠定了新体赋的体式,促进了汉赋的发展。

引起后世作者的效仿,在赋中形成一种定型的主客问答形式的文体,号为“七体”。

新体赋首先在内容上改变为对君主的赞颂,劝百而讽一;形式上改变楚辞句中多用虚词,句末多用语气词的句式,进一步散化,成为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

8、汉大赋:

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扬雄四大赋《羽猎赋》、《甘泉赋》、《河东赋》、《长杨赋》、《蜀都赋》

9、《史记》的叙事艺术

一、《史记》独创纪传体的叙事结构

二、叙事简练含蕴,词约义丰,从大处落笔,善于以小见大

三、雄健、峻洁的叙事风格,多样化的叙述手法

四、叙事的章法脉络清晰。

主题鲜明

五、强烈的故事性和戏剧性。

引人入胜

10、《史记》的人物刻画特色A闾巷之人的入传B、人物个性与共性的展现C、复杂人格的多维透视和旁见侧出笔法

11、汉乐府诗歌的内容A、社会底层的描写《东门行》、《妇病行》、《孤儿行》B、对富贵之家的细腻刻画《鸡鸣》、《相逢行》、《长安有狭斜行》C、男女爱情的描写《上邪》、《有所思》、《孔雀东南飞》D、强烈的乐生恶死愿望《薤露》《蒿里》E、思乡游子之情

12、古诗十九首:

梁代昭明太子萧统编《文选》,从许多无名而近于散佚的“古诗”中,选择了十九首编在了一起,从此就有了“古诗十九首”这个专名,主要内容为抒发游子的羁旅情怀和思妇闺愁,它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第二卷

1、三曹的诗风和代表作曹操古直悲凉《观沧海》《短歌行》曹丕便娟婉变《燕歌行》曹植文采气骨兼备《白马篇》《野田黄雀行》

2、名词解释

建安七子:

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而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

他们对于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贡献。

建安风骨:

是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形成的文人集团所表现出的共同的文学倾向,他们高扬政治理想,展示强烈个性,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展现了东汉末年动荡的时代,形成了慷慨激昂、刚健有力的诗歌风格,所以被称为“建安风骨”,代表人物主要有“三曹”、“七子”和蔡琰等。

永明体:

“永明体”是指南朝齐永明年间出现的一种新诗体。

其时,周颙发现了汉语的平、上、去、入四声规律,诗人们便利用这个规律来写诗,创作时讲究“四声”“八病”和汉魏以来的对偶、用典手法。

这种新诗体,人称永明体,代表诗人有王融、周颙、沈约、谢眺。

永明体是中国格律诗的开端,此后,诗即从自由状态开始走向格律化。

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指的是高宗武后时期出现在文坛上的“以文章名天下”的四位“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的作家,即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他们个性鲜明,恃才傲物,但都地位不高且人生遭遇坎坷。

初唐四杰对唐诗发展有着很大贡献,首先,扩大了诗歌题材,其次,丰富了诗歌感情,最后,他们在诗歌形式上也有贡献,王、杨擅长五言律诗,卢、骆擅长七言歌行。

大历诗风:

大历至贞元年间活跃欲诗坛上的一批诗人的共同创作风貌。

通过描写自然山水的恬静、幽远、清冷甚至孤寂来表现人生的感叹及个人内心的惆怅。

诗歌幽隽、闲雅,重清丽的韵致。

遂露出中唐面目。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偏重诗歌形式技巧。

十才子为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洞(一作峒)、耿湋、夏侯审。

唐传奇:

传奇本是传述奇闻异事的意思,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

它远继神话传说和史传文学,近承魏晋南北朝志怪和志人小说,发展成为一种以史传笔法写奇闻异事的小说体式。

唐传奇内容更加丰富,题材更为广泛,艺术上也更成熟。

唐传奇始有意为小说,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创作阶段。

花间集:

后蜀赵崇祚,于广政三年(940)编成《花间集》十卷,选录18位“诗客曲子词”,凡500首。

《花间集》是最早的文人词总集。

它集中代表了词在格律方面的规范化,标志着在文辞、风格、意境上词性特征的进一步确立,以其作为词的结合体与文本范例的性质,奠定了以后词体发展的基础。

代表作家有温庭筠、韦庄、欧阳烔等。

南唐二主词:

南唐中主李璟、后主李煜撰。

3、陶渊明诗歌内容

A、田园诗:

描写田园景物,表现怡然自得的心境描写躬耕生活描写自身贫困与农村凋敝《归田园居》

B、咏怀诗:

借史实为媒介,抒发情怀《杂诗》

C、咏史诗:

偏重于古代的人物《咏贫士》

D、行役诗:

悲叹行役的辛苦,表达对仕宦的厌倦,诉说归隐的决心

E、赠答诗:

写对友人的敦厚之情《停云》

艺术特色:

一、自然是陶渊明诗歌的总体艺术特征

二、情、景、事、理的浑融。

陶渊明描写景物并不追求物象的形似,也不追求情节的曲折,而是透过人人可见之物、普普通通之事,表达高于世人之情,写出人所未必能够悟出之理。

注重写心。

三、平淡之中见警策,朴素之中见绮丽。

4、南朝民歌分为吴歌和西曲,绝大多数是情歌。

吴歌主要反映城市中下层居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有较多的市井气息,而西曲则多写水边船上旅客商妇的离别之情,且能结合劳动来写,情调较吴歌开朗明快。

特点:

1、体制小巧,多为五言四句。

2、语言清新自然。

3、大量运用双关语。

5、谢灵运的山水诗地位:

一、谢灵运是我国古代山水诗派的鼻祖,他的诗清新秀丽,一扫魏晋以来玄言诗晦涩难懂的呆滞诗风之颓势,从而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二、在谢灵运的诗里,山水第一次脱离了对人感情的依附,由“他觉”而转成了“自觉”的审美客体,这是文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

6、志怪小说:

一、地理博物《神异经》《博物志》二、鬼神怪异《搜神记》三、佛法灵异《冥祥记》

志人小说:

一、笑话《笑林》二、野史《西京杂记》三、逸闻轶事《世说新语》

7、《春江花月夜》艺术特色

一、形式美。

构思精巧,诗的形式对表达主题方面做到了紧密围绕主题选材和组材。

较多运用排比和对偶句式,排比句在重叠中显示变化,对偶句在变化中显示整齐,使诗意宛转而情浓。

二、韵律美。

体现在欣赏诗文的韵味上,韵律抑扬回旋,诗中有乐,画面优美。

三、情感美。

情感丰沛,“‘情’字总括全篇诗意。

”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探索热爱之情,对游子思妇的相思相望之情,均写得极尽其美,动人心魄。

四、意境美。

《春江花月夜》在有限的自然景观中,勾勒出一幅美仑美奂的图画,用无言的载体托起这无限的生命体,其意境追求自然与人生联系在一起了。

8、山水田园派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春晓》

9、边塞诗派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高适和岑参的差异

共同点:

一、二人创作都有一些共同点,都以边塞诗为主题,被成为“高岑”

二、用悲壮来概括高岑的边塞诗不算精确,有共同的特征:

好卖雄壮

三、两人七言歌行都写得很好

区别:

一、高适悲壮,岑参雄奇壮丽经历和所处地方不同

二、高适夹叙夹议,直抒胸臆岑参擅长描写,寓情于景,有浪漫主义特色,浑朴质实

三、在文学接受上,高适直追汉魏,岑参更多的是融合了六朝诗歌成就。

11、李白诗歌内容

一、抒发自己的抱负,希望为国立功,关心国事以及怀才不遇,不满黑暗现实的诗篇。

《古风》《行路难》,《远别离》

二、描绘自然风景,歌颂祖国壮丽山川的诗篇。

《蜀道难》《将进酒》

三、描绘劳动人民生活并寄于关怀和同情。

《丁都护歌》、《秋浦歌》

四、歌咏爱情和友谊的诗篇。

如:

《长干行》《送友人》,《赠汪伦》

李白诗歌对后世的影响

一、李白诗歌中所反映出来的人格力量和个性魅力,极大地影响了后世文人,他那“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非凡自信,他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独立人格,他那“戏万乘若僚友,视同列如草芥”的凛然风骨,那种与山水自然冥合的潇洒风神,曾吸引过无数士人。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那种人体人格意识受到正统思想压抑的文化传统中,李白狂放不羁的纯真的个性风采,无疑有着巨大的魅力。

二、在诗歌的艺术成就方面,他那气挟风雷的诗作,使后世无数诗人为之倾倒。

他那变幻莫测的想象,壮丽而优美的意象,清新明快的语言,豪放飘逸的风格,对后世诗人有巨大吸引力,苏轼、陆游等大诗人均受其影响。

他是中国诗歌史上一位旷世奇才,他给中国诗歌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深远的,他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是不朽的。

12、杜甫的代表作

一、自抒抱负的作品代表作:

《兵车行》、《丽人行》、《奉先咏怀》

二、描写安史之乱,民间疾苦《三吏》、《三别》、《春望》

三、生活安定《卜居》、《狂夫》、《客至》

四、怀思古人,追悼亡友,回忆往昔《秋兴八首》、《登岳阳楼》、

杜甫诗歌特色

一、杜诗最大的艺术特色是,诗人常将自己的主观感受隐藏在客观的描写中,让事物自身去打动读者。

例如《丽人行》中,诗人并没有直接去斥责杨氏兄妹的荒淫,然而从对他们服饰、饮食等方面的具体描述中,作者的爱憎态度已显露无遗。

二、杜诗语言平易朴素、通俗、写实,但却极见功力。

他还常用人物独白和俗语来突出人物性格的个性化。

三、杜诗在刻画人物时,特别善于抓住细节的描写,如《北征》中关于妻子儿女的一段文字就是非常突出的例子。

四、杜甫诗风多变,但总体来看,可以概括为沉郁顿挫。

这里的沉郁是指文章的深沉蕴蓄,顿挫则是指感情的抑扬曲折,语气、音节的跌宕摇曳。

13、元白诗派张籍《野老歌》王建《田家行》元稹《连昌宫词》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

诗歌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强调诗歌要讽谕现实。

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主张形式为内容服务,反对脱离内容而徒事形式。

强调语言须质朴通俗,议论须直白显露,写事须绝假纯真,形式须流利畅达。

也就是说,诗歌必须既写得真实可信,又浅显易懂,便于入乐歌唱,才算达到了极致。

14、李商隐的诗歌主要可以分为几类:

一、政治和咏史。

《韩碑》《富平少侯》

二、抒怀和咏物。

通过诗歌来排遣心中的郁闷和不安。

《安定城楼》、《春日寄怀》

三、感情诗。

《柳枝五首》、《夜雨寄北》无题诗《无题》

四、应酬和交际。

《酬别令狐补阙》、《寄令狐郎中》

诗风:

1、李商隐的诗具有鲜明而独特的艺术风格,文辞清丽、意韵深微,有些诗可作多种解释,好用典,有些诗较晦涩。

2、格律诗继承了杜甫在技巧上的传统,也有部分作品风格与杜甫相似。

他在用典上有所独创,喜用各种象征、比兴手法,有时读了整首诗也不清楚目的为何。

而典故本身的意义,常常不是李商隐在诗中所要表达的意义。

3、李商隐的诗词藻华丽,并且善于描写和表现细微的感情。

第三卷

1、柳永词的演变

一、内容上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

A、表现了对下层女性的欣赏、关注,表现女性大胆、主动、泼辣的爱情意识,表现了被遗弃失恋的女子的心声,表现下层妓女们的不幸和从良的愿望。

B、题材取向上朝着自我化的方向发展,表现人生的失意、羁旅行役、凄凉心境

二、艺术上,大量创制慢词新调,促进了词体的发展,四种方式:

用民间原有的辞掉,自由翻新,由小令扩展为慢词、从短章铺衍为长篇,自创新调

三、创造性地使用铺叙、白描手法,扩大了词的表现力

四、大胆吸收口语、俗语,增强了词的通俗性

2、欧阳修的诗文革新运动

理论主张:

1、儒家的道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2、文道并重3、文具有独立的性质

重要意义:

1、把文学看得与道同样重要2、把文学的艺术形式看得与思想内容同样重要,提高了文学的地位3、终于扭转唐五代的文弊和西昆体的浮靡文风,确立了宋代诗文风范,从而开创了宋代文学的繁荣局面。

3、苏轼对词的贡献

一、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

1、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诗词同源,词为诗之苗裔。

在文体观念上将词和诗提到相同的高度,为其提供理论依据。

2、自是一家的内涵:

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词品要和人品一样,抒发真实情感和独特的人生感受

二、内容上,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

1、将传统的表现女性的柔情之词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变革为表现性情。

2、表现对人生的思考

3、对外在世界的开拓,对自然山水和农村生活的描写

三、“以诗为词”:

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采用标题和小序,大量用典,突破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舒服,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

四、豪放风格

1、特别注重将慷慨激昂、悲壮苍凉的情感融入词中

2、善于在写人、写景、状物时,以奔放豪迈的形象,飞动峥嵘的气势,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

3、善于创制铿锵的音调

4、名词解释

白体诗人:

是效仿白居易作诗的一群诗人,代表作家有李昉、徐铉等。

宋初优待文臣,又提倡诗赋酬唱,所以当时馆阁之臣唱酬成风,且编成了许多唱酬诗集。

他们的诗歌主要是模仿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锡等人互相唱和的近体诗,内容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切清雅。

晚唐体:

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所代表的诗风,这一派追踪贾岛、姚合的诗风,多写清幽枯寂的隐居生涯,代表诗人有九僧、潘阆、魏野、林逋。

西昆体:

西昆体是北宋初年的一种诗歌文风。

特点是模拟李商隐追求词藻、堆砌典故。

代表作家有杨亿、刘筠、钱惟演。

代表作《西昆酬唱集》收录“更迭唱和”的诗作。

一祖三宗:

杜甫称为江西诗派之祖,而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提出了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

中兴四大诗人:

南宋诗人陆游、范成大、杨万里、尤褒的并称。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著名剧作家及代表作品主要有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江西诗派:

宋代诗歌流派,北宋后期,黄庭坚在诗坛上影响很大,论诗力主劲峭奇险,追随和仿效的人颇多。

黄庭坚论诗“无一字无来处”“点铁成金”“脱胎换骨”在当时发生了较大的影响。

黄庭坚对当时的青年诗人具有多方面的典范作用,他们“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形成了宋代较大的一个诗歌流派。

宋徽宗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派社宗派图》,把黄、陈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

5、李清照前后期词风的变化:

李清照前期词语言清新自然,欢快美满,偶尔有闲愁点缀,主要表现一个少女少妇的悠闲风雅的生活情趣。

而后期词基调则以悲凉凄苦为主,后期的词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伤情调,从而表达了她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

6、辛弃疾词的特色

一、豪放风格:

极大地发展了苏轼开创的豪放词风,并赋予词作以英雄的好奇,词中跳跃闪动着英雄的形象《贺新郎》

二、常采用变调:

寓刚健于温柔之中《摸鱼儿》寓悲愤与闲适之中《丑奴儿》寓庄严于谐谑之中《沁园春》

三、对词境的开拓

四、在语言技巧方面,以文为词

7、分析窦娥形象

窦娥是关汉卿的杂剧《窦娥冤》的主人公,是封建社会被压迫的妇女的典型。

她的性格善良而刚强,有强烈的反抗精神。

最初,窦娥只是一个发誓信守孝顺、贞节等封建伦理纲常的妇女,但残酷的现实把她推向深渊。

先是流氓恶棍张驴儿对她进行逼婚,后遭官府的酷刑,在同邪恶势力的斗争中,她的反抗性格急剧发展,由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到毫不犹豫地进行坚决的斗争。

在法场上,她对天地鬼神发出了惊心动魄的控诉,实际是对黑暗社会现实的否定,突出地表现了她不可征服的反抗精神。

8、《西厢记》崔莺莺形象分析

1、崔莺莺有闭月羞花、倾城倾国的绝美容颜,然而剧作家并没有对此作出正面的描述,而是借由他人的惊艳来表现。

2、崔莺莺也是一个聪明智慧的女子。

她有着极高的文学修养,出口成诗。

3、崔莺莺很有些假意儿,她出尔反尔,使张生备受折磨。

4、崔莺莺相国千金,出身高贵,温柔端庄,多才多艺,深受封建礼教熏陶,自小家教严谨,然而她与一般的女子不同,她有自己的思想,在温驯的外表下仍有急于追求自由与幸福的愿望。

5、勇于反抗封建婚姻制度,追求爱情自由与婚姻幸福。

她是王实甫现实主义创作下反抗封建礼教的典型,她的意义在于并不完全脱离实际,而是闪现更多的现实主义光辉。

第四卷

1、《三国演义》的艺术特色

1、艺术虚构:

七实三虚

A细心穿插,巧于构思:

空城计

B于史无征,采用传说:

草船借箭、桃园三结义

C本末倒置,改变史实:

单刀会

D张冠李戴,移花接木:

斩华雄

E妙笔生花,善于铺叙:

三顾茅庐

2、人物塑造:

扁平人物——圆形人物类型化——性格化——心理化

3、叙述方式:

全知视角叙述——限知视角叙述

4、叙述语言:

“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浅近文言,有利于营造历史的气氛;有时直接饮用一些必要的史料,也能使读者“易观易入”,雅俗共赏,形成了一种适用于历史演义的独特的语体风格。

它从讲史而来,故偏于叙述而少描写,其叙述语言以粗笔勾勒见长,简洁、明快、生动、有力,洋溢着一种阳刚之气。

人物语言已开始注意个性化。

2、《水浒传》人物塑造的成就

1、将性格相近的一类人物写的格格不同,主义多层次刻画人物性格:

李逵莽撞,有时也真率;鲁智深粗豪有时也机智、精细

2、展现人物性格在环境的制约下的发展和变化:

林冲

3、将人物渲染放大到超越常态的地方,但同时又把超凡人物置于现实生活背景上,使传奇性与现实性结合,增强作品生活气息和真实感

4、人物从类型化走向性格化的重要特征是:

传奇性与现实性、超人与凡人的结合;惊奇与逼真的结合;粗线条勾勒与工笔细描的结合;稳定与变化、单一与丰富的结合。

3、名词解释

徐渭的《四声猿》:

《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玉禅师翠乡一梦》《狂鼓史渔阳三弄》

临川四梦:

《牡丹亭》《邯郸记》《南枸记》《案钗记》

桐城派:

“桐城派”在清代文坛上影响极大。

其主要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均系安徽省桐城市人,故名。

“桐城派”散文理论的建立,是从方苞开始的。

①以程朱理学为内核

②以《左传》.《史记》等先秦两汉散文及唐宋八大家古文为正统

③以服务于当代政治为目的

④在文章体格和做法上又有细致讲求的系统化的古文理论

方苞的《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姚鼐的《登泰山记》等,都是著名的代表作品。

4、《牡丹亭》的艺术特色

一、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充满了浓烈的理想主义色彩,杜丽娘因情成梦、因梦生情、为情而生、为情而死的情感历程,主要是借助超现实的想象去完成的。

二、塑造了一系列鲜明而生动的人物形象。

除杜丽娘这一光彩夺目的形象外,柳梦梅、杜宝、陈最良等人物也刻划得栩栩如生,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和深刻的文化蕴涵。

三、富有特色的语言风格,作者也历来被归为文采派,以语言的绮丽华艳、典雅蕴藉著称。

5、西游记的艺术成就:

浪漫主义是它最基本的特征

一、艺术形象:

人性+动物性+想象孙悟空:

热爱自由、勇于反抗、机灵好动、

淘气捣蛋猪八戒:

勇敢中带怯懦、憨厚中带奸猾

二、幽默讽刺的手法1、人物性格的反讽2、对宗教神权的反讽3、语言的幽默诙谐

三、艺术结构:

《西游记》虽是由众多零散故事传说汇聚成一部大书,但经过再创作,结构却相当完整。

它的主体部分由各个小故事连缀而生,每个故事都有新内容、新变化,既有独立性又相互关联。

四、大胆奇特的想象,在古代长篇中构筑了一个变幻奇诡而又真实生动的神话世界。

6、“三言二拍”的艺术成就

一、“三言二拍”“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注重在日常生活中显示出故事的传奇性。

运用巧合,设置悬念,故事情节完整,有头有尾,是我国白话短篇小说所独具的民族形式。

二、造出性格鲜明而又充满艺术魅力的人物形象。

,“三言二拍”既有了较多的真切自然而又层次清晰的心理描写,也有了具体丰富而又生动传神的细节刻画,以行动表现人物的内心矛盾。

三、把生动活泼的口语与浅显易懂的文言结合在一起,语言生动形象,直白,富有表现力,人物语言个性化。

三言二拍标志着白话短篇小说的语言艺术已经跨越了通俗化的初级要求,开始进入更高的规范化和艺术化阶段,为白话短篇语言树立了典范。

7、《长生殿》的艺术成就

一、《长生殿》兼用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

第二十五出《埋玉》之前写人间事,以写实为主;《埋玉》之后多写仙界事,以幻想为主,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表现前后辉映。

二、《长生殿》的结构宏伟,场面壮丽,组织严密。

剧本以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为主线,以朝政军国之事为副线,两条线索互相穿插,取得强烈戏剧效果,从而将传奇剧的创作推向了新的艺术高度。

三、曲词优美(苍凉之美)化雅为俗,从而形成清丽流畅的语言风格,文采斐然而又不失本色。

《桃花扇》的艺术特色

一、《桃花扇》是一部最接近历史真实的历史剧,孔尚任在创作中采取了征实求信的原则

二、“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三、结构特征

①以主要人物的爱情悲欢作为铺演情节的基点

②以典型道具作为贯穿全剧的主线

③以中介人物作为联接正邪双方的纽带

四、人物形象众多,但大都人各一面,性格不一,人物类型多样化。

8、《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

1.对志怪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六朝志怪:

“发明神道之不巫”

《聊斋志异》:

注重运用志怪题材曲折地反映现实生活

2.用传奇手法表现志怪内容

六朝志怪:

形同短制,情节简单、叙述平板,缺乏细腻感人的艺术魅力。

《聊斋志异》:

结构上从六朝的“粗陈梗概”发展到有头有尾、情节丰富曲折的完整故事;文字上从简率古朴发展到文辞华丽、形象生动;叙述和描写波澜起伏、跌宕有致。

3.对传奇手法的超越

从故事体到人物体

人物形象鲜明生动,人物性格复杂深刻

环境描写

加强、发展了环境描写,并使之与所刻画人物相表里。

心理描写

以心理描写的方法达到艺术表现的目的

9、《儒林外史》的叙事艺术

1散文化的小说结构

☆第一回以王冕的故事喻示全书主旨

☆第二至三十二回分写各地、各类儒林人物

☆第三十三以后,主要写南京的士林活动,并以祭祀泰伯祠为主要事件

☆最后以“市井四大奇人”收结全书

2杰出的讽刺艺术

☆喜剧性与悲剧性的结合

☆戏剧性与写实性的结合

☆对比、白描手法的运用

3突破说书体的语言形式,改变了传统小说的说书人的评述模式,采取了第三人称隐身人的客观观察的叙事方式,让读者直接与生活见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