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复习资料汇编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4686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16.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复习资料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复习资料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复习资料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复习资料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复习资料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复习资料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复习资料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复习资料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复习资料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复习资料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复习资料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复习资料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复习资料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复习资料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复习资料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复习资料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复习资料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复习资料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复习资料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复习资料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复习资料汇编文档格式.docx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复习资料汇编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复习资料汇编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复习资料汇编文档格式.docx

A、幼年期B、青春期C、成年期D、老年期

7、12岁的姗姗同学处在人生的哪个时期(B)。

8、在摇篮里捧着奶瓶的小宝宝处在人生的(A)。

9、正在快速生长、刻苦学习的人生时期是(B)。

A、幼年期B、青少年期C、成年期D、老年期

10、通过分析同龄人身高统计图,可以发现那类人占多数(B)。

A、高个B、中等身材C、矮个D、肥胖者

呀呀学语-------婴幼儿期十月怀胎--------胎儿期

颐养天年-------老年期抚育后代--------成年期

勤奋学习-------学龄期生长迅速--------青春期

努力工作-------青年期

四、连线题:

五、简答题:

1、为了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应该怎样做?

(我们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

答:

注意个人卫生、注意营养和饮食卫生、注意学习习惯、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迷连电脑、科学用脑。

2、科学用脑的五要素是什么?

科学用脑的五要素是(动静结合)、(课程交替)、(勤于思考)、(反复强化)、(适当休息)。

3、影响人体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哪些?

遗传、营养、体育锻炼、疾病、自然环境、环境污染、社会因素。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复习题

1、动物、植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着相同的特征,叫做(遗传)现象;

动物、植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特征,叫做(变异)现象。

2、(孟德尔)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3、(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4、形态各异的金鱼是人们有意识的利用野生鲫鱼的后代与亲代存在的(变异)培育而成的。

5、(遗传)和(变异)是生命最基本的两种特征。

6、用人工的方法也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

7、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称为(可遗传)的变异;

一种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

8、“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子”是对(变异)现象的描述

9、“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桐实生桐、桂实生桂”“物生自类本种”“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是对(遗传)现象的描述

10、除了人外,(动物)、(植物)也存在遗传。

11、(遗传)使物种延续,(变异)使物种后代出现差别。

12、没有(遗传)就没有相对稳定的生物界,没有(变异),生物界就不可能进化和发展。

)1、父母双方都是高个的,因为遗传的缘故,所生子女一定是高个的。

)2、生物的每一个特征都是能遗传的。

(√)3、太空椒是因为它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异,所以才长的果大色艳,籽少肉厚的。

(√)4、大千世界如此千姿百态,丰富多彩,是因为生物变异的缘故。

)5、用眼不当,造成近视是可以遗传的。

1、生物遗传规律是孟德尔从(B)中发现的。

A、黄花B、豌豆C、桃花D、茉莉花

2、生物的变异和遗传都是生物体(A)的重要规律。

A、繁殖B、应激素C、适应性

3、当用同一种颜色花的豌豆进行人工授粉后,会发现下一代豌豆的花始终是(A)。

A、同一颜色B、变异的C、不同的

4、一般来说,生物自身是(A)变异的。

A、不可以产生B、可以产生C、有时可以,有时不可以

5、下面哪些变异是不可遗传的(D)。

A、近视眼B、这伙造成的残疾C、杂交水稻D、A和B

四、简答题:

1、请写出关于遗传与变异的谚语。

(各写三到四个)

答:

遗传: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桐实生桐、桂实生桂”、“物生自类本种”、“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虎父无犬子”等。

变异: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子”“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一树之果有苦有甜,一母之子有愚有贤”等。

2、人工方法使生物变异现象有什么利弊?

利:

效益好,产出高效益产品,对人类的生活、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弊:

产生有害激素,破坏生态系统、生物进化、遗传等自然现象。

3、美国有一位牧民,他在自己的羊群发现了一只腿短背长的羊。

这只羊长得很像猎犬,连最低的羊栏也跨不过去。

后来,他用这只羊培育成了一种腿短背长的两种犬---安康羊。

他利用偶尔发现的现象,培育出人们所需要新品种,这其中包含了什么道理?

羊群中有腿短背长的羊是因为变异的缘故,这位牧民又利用遗传规律,让这种遗传变异下去。

4、什么叫可遗传的变异?

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为可遗传的变异。

5、什么叫不可遗传的变异?

在不同条件下产生的变异,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复习题

1.第一块恐龙化石是在(1822)年被发现的。

2.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以前死亡生物的(残骸)或(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等。

3.如果把不同年代的(岩层)比做一本书,那么(化石)就是书页中特殊文字。

4.(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并于1859年出版了震惊世界的巨著《物种起源》。

5.自然界中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了下来,而(不适应者)则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6.(澄江生物化石群)的发现对达尔文的经典进化学说提出了挑战。

(√)1.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

)2.化石就是生物。

(√)3.1850年左右,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黑色尺蠖蛾数量要比浅色尺蠖蛾的数量多,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4.古代的长颈鹿因为经常吃高处的树叶,因而颈部不断的变长了,就变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长颈鹿。

(√)5.在自然选择中,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

)6.经典的生物进化论认为地球生命演变是一个十分突然的过程。

)7.大熊猫、白鳍豚等生物几千万年以来没有多大变化,说明进化规律并不适合所有物种。

)8.保存在地层岩石中的动物脚印不是化石。

)9.不同年代的地层中会出现不同的生物。

)10.化石只能在沉积岩中找到。

1.达尔文的巨著(B)的出版,标志着进化论的确立。

A《天工开物》B《物种起源》C《自然选择》

2.生物正是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从(C)到(A),从(D)到(B),种类由少到多地发展着、进化着。

A高级B复杂C低级D简单

3.由于白色的羊毛好卖,牧民多选择白羊饲养,而少选择黑羊饲养,从而导致白羊数量增多,黑羊数量减少。

这属于(B)。

A自然选择B人工选择

4.由于狼在夜间捕食时,经常捕捉到显眼的白色绵羊,很快,森林中的绵羊都是(B)色的了。

这就是(C)。

A白色B黑色C自然选择D人工选择

5.下列生物中被称为“活化石”的是(C)。

A恐龙B长颈鹿C蟑螂

6、恐龙是靠(C)繁殖后代的。

A、蛋B、胎生C、卵生

7、对生物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和进化产生的影响不包括(C)。

A、遗传B、变异C、人工选择D、自然选择

8、化石不能保存生物的(D)。

A、骨骼B、肌肉C、内脏D、B和C

7、长颈鹿形成的原因是(D)。

A遗传变异B、适者生存C、进化D、以上都是

1.化石是怎样形成的?

(1)当动物死亡后,软体组织被分解,骨骼、牙齿等坚硬组织被保存下来。

(2)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坚硬组织被沉积层包围,并被矿物化。

(3)数千年后,由于地壳运动,已经形成的化石上升到接近地表的地方。

(4)岩石的侵蚀和坍塌使化石暴露出来。

2.什么是自然选择?

举例说明。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而不适应者则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例如:

由于狼在夜间捕食时,经常捕捉到显眼的白色绵羊,很快,森林中的绵羊都是黑色的了。

极地狐狸的耳朵短而圆,非洲沙狐的耳朵长而大。

3.列举出已经灭绝的物种和被称为“活化石”的物种。

已经灭绝的物种:

恐龙、渡渡鸟、奇虾等。

被称为“活化石”的物种:

朱鹮、白鳍豚、银杏树、水杉、大熊猫、扬子鳄、蟑螂等。

4、怎样制作化石模型?

将黏土摊平。

把叶子、骨头或贝壳放在黏土上,用手把它压进去,留下印记后取出。

把留有印记的黏土模型晒干。

五、分析说明题:

印度洋南部某岛屿上经常刮风暴,那里生长的植物都很矮小,甚至贴着地面生长。

你能试着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对此现象作出解释吗?

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由于岛屿上常刮风暴,那些高大的植物就易倒伏,甚至折断,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

只有那些矮小的植物才能存活下来,并繁衍后代,这样一代代的积累下去,就形成了“那里生长的植物都很矮小,甚至贴着地面生长“的现象。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复习题

1、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为他提供了(生存)、(生长)、(繁殖)和所必需的(食物)、(水)、(庇护所)、的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生物的(栖息地)。

2、同一栖息地上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之间会形成(伙伴)关系或(敌对)关系。

3、食物链上的生物,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生产者),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叫做(消费者),分解动植物残骸或废弃的食物的叫做(分解者)。

4、人类的很多行为直接破坏乐生态平衡,如(滥施农药)、(过度放牧),以及(过度捕捞)等。

5、食物链的源头在(植物),终点是(凶猛的动物)。

6、根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写出食物链(蝉)→(螳螂)→(黄雀)。

7、生物学家给食物链上的生物起了不同的名字:

(分解者)(生产者)和(消费者)。

8、生物连同它们周围的环境叫(生态系统)。

二、判断

(×

)1、沙漠中没有生物。

)2、动植物的形态结构与他们生活的环境没有关系。

(√)3、凡是能在大自然中生存下来的动物都有自己的保护方法。

(√)4、如果食物链断了,就会导致生态平衡破坏、失调。

(√)5、中国是世界上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6、蚯蚓、蜘蛛和屎壳郎都属于食物链中的分解者。

三、选择

1、下列生物中不属于共生关系的是(C)。

A.啄木鸟和树B.鸟和果实C.虫和鸟D.蜜蜂和花

2、霉菌生长在面包上,他是(A)。

A.分解者B.消费者C.生产者

3、下列属于生活在南极洲的鸟类是(B)。

A.野鸡B.企鹅C。

大雁D。

老鹰

4、下列生物中不属于敌对关系的是(D)。

A熊和鸟B斑马和狮子C猫和老鼠D鳄鱼和鳄鸟

5、下列可以保护生态平衡的是(D)。

A滥施农药B过度放牧C过度捕捞D爱护森林

四、简答

1、骆驼有哪些生存的本领?

骆驼脚掌宽大、脚垫厚实,有利于在滚烫的沙漠行走;

鼻孔可以关闭、睫毛粗长可抵御风沙;

驼峰可贮存水分和能量等。

2、仙人掌为什么能够耐旱?

仙人掌把易散发水分的叶长成细小的针状,以减少水分散发的面积;

它的茎叶外生腊质,也能减少水分蒸发;

茎肥厚多汁,能储存水分,等等。

3、生活在草原上的斑马身上的条纹有什么作用?

(1)适应环境的保护色

(2)防止被叮咬(3)模糊敌人的视线,隐蔽自己。

4、什么叫食物链?

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

5、人类的哪些活动破坏了生态平衡?

滥施农药、过度放牧,过度捕捞等。

6、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生态平衡?

植树造林、建立自然保护区、制作喂鸟器、建设生态工程等。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五单元复习题

一、填空:

1、指出下列物体是靠什么形式的能“工作”或运动的。

跳跃的青蛙(机械能),人跑步(动能),融化的冰(热能),

电脑(电能),风筝(风能),太阳(光能),人的食物(化学能),

水力发电(水能)。

2、能量是:

(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本领)。

任何东西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变化)、(发光)或(发声)的现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

2、能量越大,物体运动就(越快)。

3、列举早晨起床后到出门上学的这段时间里,你经历的能量转换过程。

(1)点亮台灯:

台灯把电能→(光能);

(2)用热水洗脸;

热水器把天然气中的化学能(或电能)→(热能);

(3)吃饭后去上学:

你把食物中的化学能→(动能);

二、连线:

将左右相关的内容用直线相连

电能→→→声音→→→收音机电能→→→热能→→→电饭锅

电能→→→光能→→→日光灯电能→→→动力→→→洗衣机

电能→→→磁能→→→电磁铁

三、判断:

(√)1、我们可以直接把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电能。

(√)2、能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可以看见它产生效果。

(√)3、无论是可再生能源还是不可再生能源都要节约。

(√)4、潮汐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的新能源。

)5、地热能来自于海洋,是由海水受阳光照射产生的。

四、选择题:

1、人类用的能源主要来自(D)。

A、石油B、电C、煤D、太阳

2、下列能源属于不可产生性能源的是(C)。

A、风能B、太阳能C、石油D、地热能

3、下列属于海洋中所蕴藏的可产生性能源的是(A)。

A、潮汐能B、热能C、化学能D、电能

4、摩擦两块冰后冰的表面会逐渐融化,这主要是把动能转换成(D)。

A、声能和水能B、水能和热能C、声能和热能D、化学能和热能

5、煤、石油、天然气中蕴藏的能量最初来自(C)。

A、风能B、水能C、太阳能D、电能

五、简答:

1、写出下列能量的作用。

光能:

(可以使植物生长)电能:

(使灯泡发光水变热)

热能:

(使水变热)水能:

(能够建立水库发电)

食物中的化学能:

(使我们的身体运动)声能:

(使纸片振动)

2、在家可以怎样节约能源?

节水:

蔬菜先用淘米水洗一遍,再用清水清洗,不仅节约水,而且能有效清除蔬菜上的残存农药;

家庭浇花,宜用淘米水、茶水、洗衣水等;

节电:

使用电风扇应尽量用中档或慢档;

电视机把亮度开小些;

电器每次使用完毕,应把电源插头拔出;

空调设定温度调高几度,多用睡眠状态;

3、列举哪些是不可再生性能源?

哪些是可再生能源?

(至少三例)。

不可再生性能源:

煤、石油、天然气、核能

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地热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

4、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浪费能源的生活方式?

对于矿产资源的浪费:

1、不随手关灯,长明灯现象的出现!

2、空调温度过低(高)3、塑料袋的大量使用!

4、肆意破坏植被等

对于水资源的浪费:

1、不随手关紧水龙头!

2、肆意污染水资源!

5、列举出几种新能源。

(至少四例)

海洋能、地热能、核能(原子能)、生物质能等。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六单元复习题

1、火箭升空利用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气垫船在水面上高速滑行是利用了(物体与空气的摩擦力比与水的摩擦力小)的原理。

2、(张衡)利用(地震波在固体中传播)的原理,发明了(地动仪)。

3、18世纪(英国)发明家(瓦特)根据(蒸汽产生动力)的原理,制造出了用途广泛的(蒸汽机)。

4、19世纪(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磁感应生电)的原理。

人们把这个原理应用在(水能)、(风能)、(火能)、(核能)的发电上。

二、选择题:

1、制作电器的保护装置时要注意选择(C)的材料。

A、导电性能好B、既能导电又能绝缘C、绝缘性能好

2、鞋的底部有许多花纹,这样做是为了(A)。

A、防滑、增大摩擦力B、节省材料C、更好看

3、指甲刀是利用了(B)原理。

A、轮轴B、杠杆C、滑轮D、斜面

4、把冰块放进暖瓶中,比放在常温中要(A)。

A、融化得快B、融化得一样快C融化得慢

5、制冷空调装在高处是用了(D)。

A、反冲原理B、浮力原理C、斜面原理D、冷热对流

6、科学家发现蝙蝠是利用(B)的方式来探测目标,在它的启示下发明了雷达。

A、嗅觉定位B、回声定位C、视觉定位

三、简答题

1、植物生长需要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阳光

适宜的温度

水。

2、说出一些科学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原理

应用

浮力原理

救生圈、轮船漂浮、木筏、竹排、淘米、直立鱼网

杠杆原理

撬棍、剪刀、启钉锤、杆秤、天平

反冲原理

火箭飞行、飞机飞行、天地响爆竹、焰火、起跑

冷热对流

风的形成、制冷空调装在高处、烧热水

重心低不易倒

不倒翁、台灯、灯塔、铁架台、雕塑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汇总

(一)研究鱼颜色的保护作用的实验。

实验名称 

鱼颜色的保护作用的实验 

实验材料:

黄色水彩笔、白纸、橘黄色的透明纸 

实验方法 

1.用黄色笔在白纸上画条鱼;

2.在白纸上覆盖上一张橘黄色的透明纸。

实验现象 

透过橘黄色的透明纸不易发现白纸上的黄色鱼。

实验结论 

鱼身上的黄色与透明纸的颜色很相似,所以会起到保护作用。

(二)科学探究:

通过实验寻找仙人掌耐旱的原因。

实验名称:

仙人掌耐旱的原因 

实验材料 

三张纸巾、一张蜡纸、一杯水、一块塑料布等。

实验过程 

1、把三张纸巾充分浸湿,一张平铺,一张卷起来,一张用蜡纸卷起来,

都放在塑料布上,放置在窗台前。

2、一小时后检查三张纸巾的干湿程度。

( 

平铺的纸巾 

)最干,( 

卷起来的纸巾 

)居中, 

用蜡纸卷起来 

)最湿。

这说明仙人掌这种独特的外形特征既(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又能(很好

的储存水分)。

(三)完成点燃花生米的实验,研究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研究内容:

点燃花生米,研究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火柴(打火机)、细铁丝、花生、小烧杯、软木塞、水等。

实验方法:

(1)用细铁丝或针将一粒花生米固定在软木塞或橡皮泥上;

(2)点燃花生米,加热适量水;

(3)花生米燃烧完后,测一测水温。

实验结论:

燃烧一粒花生米,加热了水,花生米中的化学能就转换成光能和热能。

(四)比较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比较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吸管、剪刀、胶带、纸筒、橡皮筋、米尺、记号笔等。

假设 

能量越大,吸管火箭飞得越高 

1.制作吸管火箭,注意安全,不要乱扔剩余的吸管;

2.将吸管模型放到发射器上,在吸管下端标记(0刻度),然后往下拉吸管火箭,用记号笔在吸管上以厘米为单位依次标上刻度;

3.在发射器边放置米尺,调整米尺的零刻度;

4.把吸管火箭放到发射器上,将吸管火箭模型拉到1厘米处,发射,借助米尺,观察火箭上升后的高度,并记录。

注意火箭吸管不要对着其他同学。

5.重复以上过程,认真做好记录。

实验记录 

实验现象:

通过对以上数据的分析,我发现:

橡皮筋拉得越长,火箭飞得越高,橡皮筋拉得越短,火箭飞得越低。

橡皮筋拉得越长,能量就越大,物体运动就越远;

橡皮筋拉得越短,能量就越小,物体运动就越近。

(五)实验内容:

用尺子挑报纸的实验。

报纸,尺子等。

(1)在向下压尺时,尺成为一根杠杆。

(2)轻而慢的向下压尺子时,观察有什么现象。

(3)快而重地向下压尺子时,观察有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

(1)慢压时,能翘起报纸;

(2)快压时,报纸哪怕是破裂,也不会轻易被抬起。

我的解释:

向下压尺时,尺成为一根杠杆。

在慢压时,空气能进入纸下,是上下大气压相等,从而能翘起报纸;

而在快压时,空气来不及大量进入纸下,作用在纸上的向下气压远大于纸下向上的气压,所以报纸哪怕破裂,也不会轻易抬起。

(六)研究问题:

把一条小金鱼放进一个装了三分之二冷水的试管里,用试管夹夹住试管的底部,把试管的上半部分放在蜡烛上烧,金鱼会有生命危险吗?

为什么?

我的假设:

小金鱼不会死。

实验设计:

(1)实验器材:

小金鱼、试管、试管夹、蜡烛、水等。

(2)操作步骤:

把一条小金鱼放进一个装了三分之二的试管里,用试管夹夹住试管的底部,把试管的上半部分放在蜡烛上烧,观察小金鱼会不会有生命危险。

(3)我的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