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调解竞赛复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7087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61.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调解竞赛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人民调解竞赛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人民调解竞赛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人民调解竞赛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人民调解竞赛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人民调解竞赛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人民调解竞赛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人民调解竞赛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人民调解竞赛复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人民调解竞赛复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人民调解竞赛复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人民调解竞赛复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人民调解竞赛复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人民调解竞赛复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人民调解竞赛复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人民调解竞赛复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人民调解竞赛复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人民调解竞赛复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人民调解竞赛复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人民调解竞赛复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民调解竞赛复习题.docx

《人民调解竞赛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调解竞赛复习题.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民调解竞赛复习题.docx

人民调解竞赛复习题

齐齐哈尔市司法局人民调解知识竞赛复习题

(一)

一、

1、人民调解文书包括哪些?

答:

1、调解申请书;2、民间纠纷受理调解登记表;3、调查笔录;4、调解笔录;5、人民调解协议书;6、回访记录。

2、什么是人民调解员?

答:

《人民调解若干规定》第2条明确规定:

人民调解员是经过群众选举或者接受聘任,在人民调解委员会领导下从事人民调解工作的人员,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调解员、统称人民调解员。

3、什么是调查笔录?

答:

是人民调解委员会向有关人员访问了解纠纷情况时所做的文字记录。

4、什么是调解笔录?

答:

调解笔录是人民调解委员会对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疏导规劝,促使当事人达成协议的过程的文字记录,是检验人民调解委员会是否坚持公正、依法、自愿调解的重要依据。

5、什么是回访记录?

答:

回访记录是人民调解委员会对达成调解协议的纠纷当事人进行回访,了解协议履行情况及其他情况的文字记录。

6、怎么样做好调解工作?

答:

(1)思想上重视;

(2)要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水平;(3)要掌握一定的调解技巧;(4)工作上努力。

7、人民调解工作中自愿原则包括哪些内容?

答:

(1)纠纷的调解必须出于双方当事人自愿;

(2)协议的达成必须出于双方当事人自愿;(3)调解协议要由当事人自觉履行。

8、人民调解工作的平等原则包括哪些内容?

答:

(1)纠纷当事人在调解活动中的地位平等;

(2)调解人员对纠纷当事人在适用政策法律上要一律平等;(3)调解人员与当事人的地位平等,调解人员不能摆出高居于当事人之上压服当事人的姿态。

9、人民调解工作的尊重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原则包括哪些内容?

答:

(1)纠纷发生后,当事人有权选择解决纠纷的方式;

(2)在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的过程中,双方当事人或一方当事人有权放弃调解,而向人民法院起诉;(3)纠纷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协议后,当事人应当自觉履行;如果当事人一方或另一方不愿履行协议,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

10、人民调解委员会可以采用哪些设立形式?

答:

一是村民、居民委员会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二是乡镇、街道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三是企、事业单位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四是设立区域性、行业性的人民调解委员会。

11、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建立哪些工作制度?

答:

《人民调解若干规定》第19条规定:

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例会、学习、考评、业务登记、统计和档案等各项规章制度,主要应该建立岗位责任制度、纠纷登记制度、统计制度、文书档案管理制度、回访制度、纠纷排查制度、纠纷信息传递与反馈制度等。

12、纠纷登记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答:

1、当事人的基本情况;2、发生纠纷的情况;3、纠纷调解的过程;4、调解结果;5、对不属于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纠纷或调解不成功的纠纷应注明移交的有关部门和移交的承办人。

13、什么叫矛盾纠纷排除制度?

答:

矛盾纠纷排查制度是人民调解组织定期对辖区内的矛盾纠纷进行摸底、登记、分类处理的一项工作制度,是人民调解组织了解掌握矛盾纠纷信息,有的放矢的开展调解工作的重要的工作方法,也是人民调解工作向党委政府反映社情民情,参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措施之一。

14、人民调解工作统计制度的内容是什么?

答:

l、确定统计人员,建立统计簿册。

2、设立统计表;3、统一统计标准;4、及时汇总上报;5、建立统计档案,设立统计台帐。

15、文书档案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1、设立保管人员,规定必要的调阅、保密办法;2、做好调解文书的审查、装订;3、调解文书档案要求一事一卷,装订成册。

一般保管期限为三年。

16、回访的内容是什么?

答:

1、了解协议的执行情况,影响协议履行的隐患;2、了解当事人特别是重点人的思想状况、行为有无异常,对调解协议的态度等;5、有无新纠纷的苗头;4、对调解人员的意见、建议等。

17、人民调解员应遵守哪些纪律?

答:

1、不得彻私舞弊;2、不得对纠纷当事人压制、打击报复;3、不得侮辱处罚当事人;4、不得泄露当事人的隐私;5、不得吃请受礼;

18、人民调解员应遵守哪些职业道德?

答:

《人民调解若干规定》第18条规定:

人民调解员履行职务,应当坚持原则,爱岗敬业,热情服务,诚实守信,举止文明,廉洁白律,注重学习,不断提高法律、道德素质和调解技

19、人民调解组织受理民间纠纷的范围是什么?

答: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包括发生在公民与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涉及民事权利义务争议的各种纠纷。

20、人民调解委员会不得受理的纠纷有哪些?

答:

《人民调解若干规定》第22条规定u人民调解委员会不得受理以下纠纷:

1、法律、法规规定只能由专门机关管辖处理的,或者法律法规禁止采用的民间调解方式解决的;2、人民法院、公安机关或者其他行政机关已经受理过或者解决的。

21、怎么样召开调解会?

答:

开调解会,必须是纠纷当事人双方出席进行,调解会由人民调解员1至3人主持,小纠纷可由调解员1人主持,比较大的复杂纠纷,可由2至3人主持,由2人以上主持的,应由调解小组或调解委员会指定l名调解员为调委会的首席调解员。

22、怎样拟订调解方案?

答:

1、要确定调解所要达到的目的;不准备好消除双方当事人争执的可能性方案;3、调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对策;4、调解具体纠纷所涉及的法律、法规、政策条款;5、具体的调解方法和工作要点。

23、什么样的人民调解协议无效?

答:

1、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2、以合法的形式掩盖非法目的;3、损害社会公共利益;4、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强迫调解的。

有以上情形之一的,人民调解协议无效。

24、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达成的调解协议的性质是什么?

答:

《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1条规定“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的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成者解除协议。

”这一规定明确了人民调解协议民事合同的性质

25、什么是调解协议的变更?

答:

调解协议的变更主要是指协议双方的权利义务的变更,即标的种类、规格、数量、质量等的变动,以及履行协议的时间、地点、方式或者其他权利义务的变更。

26、什么情况下调解协议需要变更?

答:

如当事人提出协议内容不当,或者人民调解委员会发现协议内容不当的,应当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经再次调解变更原协议的内容,或者撤消原协议,达成新的调解协议。

对达成新的调解协议进行登记,原调解协议自然失去效力。

27、什么是人民调解协议书?

答:

人民调解协议书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纠纷当事人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主义道德,在查清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通过平等协商,互谅互让,对纠纷的解决自愿达成一致意见的意思表示。

28、调解人员在深入调查研究时要注意什么?

答:

1、要全面地看问题。

调解人员在调查研究时,要广泛地听取意见,包括听取纠纷当事人的意见、知情群众的意见和当事人所在单位的意见等。

2、要把握客观、公正的原则。

3、要深入细致,不可偏听偏信。

4、要及时取证,拿到第一手材料。

29、在确立调解主持人时,应当遵守回避的规定,以维护人民调解的公正性,请问在什么情况下调解主持人应当回避?

答:

一是调解人员是当事人的近亲属;二是调解人员与纠纷的处理结果有厉害关系,三是调解人员与当事人其他关系,可能影响该纠纷的公正解决;四是有其他正当理由的。

30、无效合同的种类有那些?

答: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二人利益;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31、遗嘱的有效条件有那些?

答:

1、立遗嘱人立遗嘱时必须具有行为能力;2、遗嘱必须表示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3、遗嘱内容必须合法;4、遗嘱的形式必须合法。

32、侵权行为的分类有那些?

答:

1、一般侵权行为与特殊侵权行为;2、侵害财产所有权,知识产权,侵害公民身体和人格权的行为。

3、积极侵权行为和消极侵权行为。

33、民事诉讼法的特有原则有那些?

答:

1、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2、同等原则和对等原则;3、法院调解自愿和合法的原则;4、辩论原则;5、处分原则;6、检察监督原则;7、支持起诉原则。

34、什么是财产保全?

答:

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者当事人起诉后,为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避免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诉讼行为。

35、合同的种类

答:

合同按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

1、有名合同和无名合同;2、单务合同和双务合同;3、有偿合同和无偿合同;4、诺成合同和实践合同;5、要式合同和不要式合同;6、主合同与从合同。

36、行之有效的防止矛盾纠纷激化的主要做法有哪些?

答:

(1)抓苗头,建立信息网络;

(2)抓重点,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3)抓调解,制止即将激化的矛盾纠纷;(4)抓治本,强化法律意识。

37、随着改革的深入,民间纠纷的新特点有哪些?

答:

(1)生产经营性纠纷增多;

(2)婚姻纠纷增加很快;(3)继承纠纷日益增多;(4)房宅基地纠纷不断增加;(5)违反社会公德引起的纠纷增加;(6)公民与经济组织、与管理部门、与单位、与集体之间的矛盾纠纷不断增多。

38、人民调解协议的性质是什么?

(此题在必答题中己出现过)

答:

«人民调解若干规定》第5条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达成的、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的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调解协议。

"

39、民间纠纷的内容指哪些?

(在风险题中出现过〉

答:

民间纠纷的内容,主要是指民间纠纷主体间争议的权利和义务。

即谁享有权利,谁承担义务的问题当事人之间的这种纠纷,国家不强行干预。

这种权利和义务只要符合法律、法规、政策,经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就可获得实现。

这些纠纷当事人争议的实体民事权利和义务,即是民间纠纷的内容。

40、什么是民事侵权行为?

答:

一是民事遥法行为,是民事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二是给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名誉造成了损失的行为;三是依法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行为,因为违法行为侵犯的各种权利,都是受法律保护的,所以违法行为的责任人,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担负民事赔偿责任。

41、法制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有哪些?

答:

(1)法制教育要坚持法理教育和纠纷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2)法制教育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和实事求是的原则:

(3)法制教育要坚持正面教育和规章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4)法制教育要坚持经常教育和集中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42、《人民调解若干规定》中,明确了人民调解的工作任务是什么?

答:

(1)调解民间纠纷,防止民间纠纷激化;

(2)通过调解工作宣传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教育公民遵纪守法,尊重社会公德,预防民间纠纷发生;(3)向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所在单位和基层人民政府反映民间纠纷和调解的工作情况。

43、建立纠纷登记制度的意义是什么?

答:

一是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的依据;二是纠纷当事人履行调解协议的依据;二是便于调委会总结工作经验,改进工作;四是便于基层人民政府和基层人民法院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五是便于进行纠纷统计,分析其发生、发展变化的情况:

六是在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以后可以有据可查。

44、人民调解在矛盾纠纷排查中,应做好哪些工作?

答:

1、明确排查的目的、意义;2、掌握排查的时间、范围、方法;3、逐门、逐户、逐人进行摸底排队,掌握纠纷重点户、重点人;4、填写排查工作统计表;5、对应当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要落实调解人员,及时化解,不属于调解范围或者调解不了的,及时上报,对排查中揭发出的犯罪线索,立即移交公安部门。

45、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建立哪些工作制度?

(在必答题中己有)

答:

《人民调解若干规定》第19条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建立健全以下:

一是矛盾纠纷登记制度;二是共同调解制度;三是回访制度;四是矛盾纠纷排查制度;五是岗位责任制度;六是矛盾纠纷信息传递与反馈制度。

七是统计制度:

八是文书档案制度。

46、《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是在什么时间、什么会议上通过的?

答;2002年9月司法部部长办公会议通过。

47、《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是什么时间、最高人民法院的哪个部门、第几次会议上通过的?

答:

2002年9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40次会议通过。

48、什么是人民调解?

答:

人民调解是人民群众运用自己的力量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一种自治活动。

49、人民调解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

1、人民性;2、民主性;3、自愿性;4、司法性。

50、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自治性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

一是组织的自治性;二是工作方法的自治性;三是调解的自治性。

51、人民调解工作的方针是什么?

答:

调防结合、以防为主、多种手段、协同作战。

52、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工作原则是什么?

答:

一是依法原则:

二是自愿平等原则;二是尊重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原则。

53、什么是回访制度?

答:

回访制度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了巩固调解成果,防止纠纷出现反复,而对纠纷调解已达成协议者,进行检查访问制度。

54、担任人民调解员的条件什么?

答:

1、为人公正;2、联系群众;3、热心人民调解工作;4、有一定的法律、政策和文化水平;5、成年公民。

55、调解的主要步骤有哪些?

答:

1、告知权利义务;2、双方当事人陈述;3、进行调解;4、达成调解协议。

56、常用的调解的方式有哪些?

答:

1、直接调解;2、间接调解;3、公开调解与非公开调解;4、联合调解。

57、什么是民间纠纷的主体?

答:

民间纠纷的主体就是发生在民间纠纷的当事人,一般是双方,也可以是多方。

58、防止纠纷激化的应急措施有哪些?

答:

(1)闻风而至,快速出动;

(2)排除险情,化险为夷;(3)针对不同的险情,采取不同的对策。

59、民间纠纷主要类型有哪些?

答:

(1)婚姻家庭纠纷;

(2)生产经营性纠纷;(3)财产纠纷;(4)侵权性纠纷。

60、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民间纠纷的方式有哪几种?

答:

一是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受理调解;二是调解组织主动调解。

61、什么是调解会?

答:

调解会是人民调解组织调解民间纠纷解决具体问题时,主持纠纷双方当事人当面进行平等协商的一种主要形式。

62、有效的人民调解协议应具备的哪些条件?

答:

1、当事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63、调解协议书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

1、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2、纠纷简要事实、争议事项及双方责任、3、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履行协议的方式、地点、期限。

5、当事人签名,调解人签名、人民调解委员会印章。

64、履行调解协议的方式有哪几种?

答:

一是自觉履行;二是督促履行。

65、什么是民间纠纷的客体?

答:

民间纠纷的客体,是纠纷的主体间的权利义务争议或者是非争议所指向的对象,是和纠纷的主体相对而言的。

66、婚姻纠纷的内容包括哪些?

答:

1、恋爱婚姻纠纷;2、离婚纠纷;3、因离婚而引起的子女抚育和财产分割的纠纷。

67、因侵权行为引起的赔偿纠纷主要有哪些?

答:

1、侵犯财产权引起的赔偿纠纷;2、侵犯人身权而引起的赔偿纠纷;3、侵犯名誉权而引起的赔偿纠纷。

68、预防矛盾纠纷的意义是什么?

答:

1、人民调解是政法工作的第一道防线,防止一般民间纠纷激化为刑事案件,预防和减少犯罪情况的发生;2、维护安定团结;3、促进生产发展;4、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69、人民调解文书的写作应符合什么基本要求?

答:

1、按章制作,突出主旨;2、遵循格式,写全事项;3、叙事清楚,材料真实;4、语言精确,通俗庄重;5、一律用兰黑或黑色笔书写。

70、什么是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

答:

1、和议制度;2、回避制度;3、公开审判制度;4、两审终审制度

71、什么是民事诉讼证据?

答:

所谓证据,是指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而民事诉讼证据则是指能够证明民事案件真实情况的各种事实。

72、民事诉讼普通程序包含哪几个阶段?

答:

1、起诉和受理;2、审理前的准备;3、开庭审理

73、什么是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

答:

公民的民事权利是法律赋予公民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74、公民民事行为能力分几类?

答:

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3、无民事行为能力。

75、民事法律行为具有什么最基本的特征?

答: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以达到一定民事法律后果为目的行为。

76、代理有哪几类?

答:

1、法定代理;2、委托代理;3、指定代理。

77、侵权行为根据侵权行为的行为主体数量不同,可分为哪两类?

答:

单独侵权行为与共同侵权行为。

78、民法规定的物权可以归纳为几类?

答:

1、所有权;2、用益物权;3、担保物权。

79、什么是财产所有权?

答:

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80、什么是侵权行为?

答:

侵权行为指行为人侵害他人财产和其他合法利益,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

81、侵权损害赔偿的种类有哪些?

答:

1、侵害财产的损害赔偿;2、侵害人格权的赔偿;3、侵害人身的损害赔偿。

82、导致合同撤消的原因

答: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2、显失公平的合同;3、受欺诈而订立的合同;4、受胁迫而订立的合同;5、因乘人之危而订立的合同。

83、婚姻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

1、婚姻自由原则;2、一夫一妻原则;3、男女平等原则;4、反对家庭暴力原则;5、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6、计划生育原则。

84、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有哪些?

答:

1、配偶;2、子女;3、父母;4、兄弟姐妹;5、祖父母、外祖父母:

6、对公婆尽了主要瞻养义务的丧偶儿媳和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女婿。

85、法定继承的顺序是什么?

答:

第一顺序:

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

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86、人民调解协议有哪两种形式?

答:

口头协议和书面调解协议。

87、法律的时间效力指的是什么?

答:

指法律何时生效、何时失效以及法律对其颁布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有无溯及既往的效力问题。

88、什么是宪法?

答:

又称母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89、什么是依法行政?

答:

指一切行政活动都必须符合法律或法规,即国家的公共管理活动必须依法进行符合法的规定。

90、宪法有哪些特点?

答:

一是制定和修改程序的特定性;二是内容的重大性;三是法律效力的最高性。

91、我国新时期治国的基本方略是什么?

答: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92、基层司法所的性质是什么?

答:

司法所应当建成县区司法局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派出机构。

93、当事人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对方变更或者撤消调解协议,或者请求确认调解协议无效的,人民法院应不应该受理?

答:

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94、当事人一方起诉请求履行调解协议,对方当事人反驳的,对方当事人应该怎么办?

答:

对方当事人有责任对反驳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提供证据予以证明。

95、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答:

(1)公民有参与政治方面的权利;

(2)公民有人身自由和信仰自由的权利;(3)公民的社会经济、教育和文化方面的自由;(4)特定人的权利。

96、《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若干规定》中,认定调解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在必答题中己有)

答:

«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若干规定》的第五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调解协议无效:

(1)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

(2)以合法的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3)损害社会公共利益;(4)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5)人民调解委员会强迫调解的。

97、人民调解与法院调解有何区别?

(此题答案应展开)

答:

(1)调解机构的性质不同;

(2)调解人员的地位不同;(3)调解本身的性质不同;(4)调解权的来源与性质不同;(5)调解的对象与范围不同;(6)达成调解协议的性质与效力不同。

98、如何理解人民调解对预防犯罪所发挥的特殊作用?

答:

人民调解的任务之一是尽快、尽早地调解民间纠纷,预防犯罪和非正常死亡的发生。

为完成此任务,就要求人民调解做到:

抓苗头,把纠纷乃至犯罪尽早解决在萌芽状态,避免犯罪的发生;从小事抓起,避免由小事变成大事,由民间纠纷激化为刑事犯罪;及时调解,防止矛盾恶性循环。

无数事实表明,民间纠纷不仅大量存在,而且经常发生,尤其应当注意的是这些矛盾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还会由此产生新的矛盾,出现矛盾纠纷的恶性循环。

调解人员利用自己生活在纠纷当事人身边的有利条件,及早发现矛盾,采取措施,尽快使民间纠纷在早期就得到妥善解决,从而避免矛盾的激化,达到对犯罪早期预防的目的。

99、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民间纠纷的条件是什么?

答:

符合受理纠纷的条件包括:

(1)有明确的被申请调解人;

(2)有具体的要求;(3)有提出调解申请的事实依据;(4)申请调解的纠纷必须属于《人民调解若干规定》第20条规定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范围,并应当由该人民调解组织受理。

100、基层司法所、司法助理员在人民调解工作中,其主要职责是什么?

答:

(1)解答处理人民调解问题的请示、咨询和投诉;

(2)应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请求或者根据需要,协助、参与对具体纠纷的调解活动;(3)对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达成的调解协议予以检查,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应当予以纠正;(4)总结交流人民调解工作经验,调查研究民间纠纷的特点和规律,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改进工作。

101、民间纠纷的内容指哪些?

答:

民间纠纷的内容,主要是指民间纠纷主体问争议的权利和义务。

即谁享有权利,谁承担义务的问题,当事人之间的这种纠纷,国家不能强行干预。

这种权利和义务只要符合法律、法规、政策,经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就可获得实现。

这些纠纷当事人争议的实体民事权利和义务,即是民间纠纷的内容。

102、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职责是什么?

答:

(1)受理纠纷;

(2)发现纠纷有激化可能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纠纷激化;(3)针对纠纷情况,开展调查研究,收集纠纷的有关资料,制定调解方案;向有关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共同的调解意见;(4)确定调解时间、地点、通知当事人及有关部门人民调解委员会参加调解;(5)主持调解,制作调解文书;(6)敦促当事人履行调解协议,做好回访工作;(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