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二精神病康复院《医学基础知识》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747312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2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第二精神病康复院《医学基础知识》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上海第二精神病康复院《医学基础知识》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上海第二精神病康复院《医学基础知识》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上海第二精神病康复院《医学基础知识》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上海第二精神病康复院《医学基础知识》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第二精神病康复院《医学基础知识》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海第二精神病康复院《医学基础知识》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第二精神病康复院《医学基础知识》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第二精神病康复院《医学基础知识》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5、滤过膜的主要滤过屏障是()。

  A、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B、基底膜

  C、肾小囊壁层上皮细胞

  D、肾小球系膜细胞

  【答案】B

  【解析】基膜层为非细胞性结构,膜上有直径2-3nm的多角形网孔,网孔的大小决定分子大小的不同的溶质是否可以通过,以及带负电荷的硫酸肝素和蛋白聚糖,也是阻碍血浆蛋白滤过的一个重要屏障。

  6、异嗜性抗原是()。

  A、合成抗原

  B、同种间不同个体的特异性抗原

  C、一类与种属特异性无关的,存在于人与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交叉抗原

  D、针对自身成分的抗原

  【答案】C

  【解析】异嗜性抗原是一类与种属特异性无关的,存在于人与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交叉抗原。

  7、测定基础代谢率时不要求()。

  A、熟睡

  B、至少禁食12h

  C、无精神紧张

  D、清醒、静卧

  【解析】测定环境室温保持在20~25℃,检测前至少禁食12小时,清晨、清醒、静卧(未作肌肉活动),测定时无精神紧张。

  8、胰岛B细胞产生的激素是()。

  A、胰高血糖素

  B、促黑激素

  C、褪黑素

  D、胰岛素

  【解析】胰岛B细胞产生胰岛素。

  9、以下哪项是由负反馈调节的生理过程?

()

  A、分娩

  B、排尿反射

  C、减压反射

  D、小肠运动

  【解析】负反馈调节的主要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在负反馈情况时,反馈控制系统平时处于稳定状态。

减压反射是一种典型的负反馈调节,其生理意义是缓冲血压的升降波动变化,使血压不至于过高或过低的波动,维持血压的相对稳定。

故选C。

  10、心指数是指在空腹、安静条件下的()。

  A、心排血量/体表面积

  B、心排血量/体重

  C、每搏心输出量/心排血量

  D、心排血量/心室充盈血量

  【解析】以单位体表面积计算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

即心排血量/体表面积。

中等身材的成年人心指数大约为

  3.0~

  3.5L/(min•m2),在安静和空腹情况下测定的心指数称为静息心指数,可作为比较不同个体心功能的评定指标。

  11、上、下纵隔的分界平面为()。

  A、第5胸椎椎体下缘

  B、胸骨角

  C、第6胸椎椎体下缘

  D、第6颈椎椎体下缘

  【解析】纵隔通常以通过胸骨角和第4胸椎下缘平面将其分为上纵隔和下纵隔。

  12、关于原发型肺结核,下列哪项阐述是错误的()。

  A、结核菌初次侵入机体,在肺内形成病变

  B、原发综合征包括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炎

  C、病灶好发于胸膜下通气良好的部位

  D、原发病灶吸收慢

  【解析】原发性肺结核多见于儿童,青年和成人有时也可见。

为原发结核感染所引起的病症,好发于上叶下部和下叶上部或中部靠近肺边缘的部位。

原发综合征包括肺内原发灶、淋巴管炎和胸内肿大的淋巴结。

  13、起着始动生精作用的激素是()。

  A、睾酮

  B、卵泡刺激素

  C、黄体生成素

  D、孕激素

  【解析】在男性,LH与FSH对生精过程都有调节作用,实验证明,FSH起着始动生精作用,LH通过睾酮维持生精。

  14、长期应用苯妥英钠的不良反应包括()。

  A、共济失调

  B、牙龈增生

  C、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D、低血钙症

  【答案】ABCD

  【解析】苯妥英钠安全范围窄,易出现多种不良反应。

包括:

①胃肠道反应;

②毒性反应:

急性毒性反应表现为小脑反应,如眼球震颤、眩晕、共济失调;

慢性毒性反应表现为齿龈增生多毛症、叶酸缺乏症、低血钙、软骨病等;

③过敏反应;

④妊娠初期可致畸胎。

故选ABCD。

  15、抑郁发作的核心症状不包括()。

  A、情绪低落

  B、兴趣缺乏

  C、乐趣丧失

  D、自罪自责

  【解析】抑郁症的核心症状包括心境或情绪低落,情趣缺乏以及乐趣丧失三主征。

这是抑郁的关键症状,诊断抑郁状态时至少应包括此三种症状中的一个。

自罪自责是抑郁症的心理症状,但不是核心症状。

故选D。

  16、人们对科学研究进程中出现的新现象产生好奇感,这种情感属于()。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认识

  【解析】理智感是人在认识活动过程中,对认识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理智感是在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同时它推动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是人们探索追求真题的强大动力。

  17、防止子宫下垂的结构有()。

  A、子宫韧带

  B、子宫主韧带

  C、子宫圆韧带

  D、骶子宫韧带

  【答案】AB

  【解析】子宫韧带是子宫附件的一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固定子宫,子宫韧带共包括4条韧带,分别是:

子宫主韧带、子宫阔韧带、子宫圆韧带、和骶子宫韧带。

子宫主韧带是维持子宫颈正常位置,防止子宫脱垂的重要结构。

故选AB。

  18、不属于眼球内容物的结构是()。

  A、玻璃体

  B、角膜

  C、后房水

  D、晶状体

  【解析】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19、不属于眼球内容物的结构是()。

  20、急性乙型肝炎血清中最迟出现的标志物是()。

  A、HBeAg

  B、抗-HBs

  C、HBsAg

  D、抗-HBe

  【解析】常见错误:

错选“抗-HBe”或“抗-HBe”,反映学生对乙肝抗原抗体各标志物的消长关系认识不足,或将急性乙肝与慢性乙肝混淆,在急性乙型肝炎病例,抗-HBe和抗-HBe均较抗-HBs早出现;

要点急性乙型肝炎血清中最迟出现的标记物是抗-HBs。

与乙肝疫苗成分一致的是:

HBsAg,HBeAg阳性是抗病毒治疗的较好指征。

  21、正常胃肠道的叩诊音为()。

  A、清音

  B、浊音

  C、过清音

  D、鼓音

  【解析】鼓音如同击鼓的声音,是一种和谐的乐音,音响比清音更强,振动持续时间也较长,在叩击含有大量气体的空腔脏器时出现。

正常情况下进而见于胃肠道和腹部,病理情况下可见于肺内空洞、气胸、气腹等。

  22、下列纤维,何种纤维是细胞间质()。

  A、神经原纤维

  B、肌原纤维

  C、神经纤维

  D、胶原纤维

  【解析】细胞与细胞之间存在着细胞间质。

细胞间质是由细胞产生的不具有细胞形态和结构的物质,它包括纤维(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弹性纤维)、基质和流体物质(组织液、淋巴液、血浆等)。

细胞间质对细胞起着支持、保护、联结和营养作用,参与构成细胞生存的微环境。

  23、关于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肾上腺素可使心排血量增加

  B、去甲肾上腺素可使心率加快

  C、两者在化学结构上都属于儿茶酚胺

  D、小剂量肾上腺素可引起骨骼肌血管舒张

  【解析】去甲肾上腺素能使全身血管广泛收缩,动脉血压升高;

而血压升高又可使压力感受性反射活动加强,由于压力感受性反射对心脏的效应超过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脏的直接效应,故引起心率减慢。

  24、HSV-2主要潜伏于()。

  A、肾

  B、局部淋巴结

  C、三叉神经节

  D、骶神经节

  【解析】常见错误是选三叉神经节或颈上神经节。

选三叉神经节或颈上神经节者是将HSV-1与HSV-2的潜伏部位混淆了。

HSV最有意义的特征是病毒可以潜伏存在神经节中的神经细胞内,而HSV-2潜伏于骶神经节。

  25、患者,在一次体检中发现血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已半年,但其他无任何不适感觉,其他各项体检及化验均正常。

该患者属于()。

  A、病原体被清除

  B、潜伏性感染

  C、病原携带状态

  D、隐性感染

  【解析】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提示体内存在乙肝病毒。

  26、社区感染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A、肺炎克雷伯杆菌

  B、绿脓杆菌

  C、肺炎球菌

  D、葡萄球菌

  【解析】社区获得性肺炎中主要致病菌仍为肺炎球菌(40%)。

  27、伤寒杆菌的致病特点中,使病人出现发热、不适、全身痛等症状的主要是()。

  A、鞭毛

  B、变态反应

  C、Vi抗原

  D、内毒素

  【解析】伤寒杆菌属沙门氏菌属,革兰染色阴性,呈短粗杆状,体周满布鞭毛,鞭毛是运动器,它使鞭毛菌趋向营养物质而逃避有害物质,且具有抗原性,并与致病性有关。

增强抗吞噬作用的菌体表面结构包括荚膜、菌体表面蛋白(M蛋白)、表面抗原(K抗原、Vi抗原)。

菌体裂解时可释放强烈的内毒素,是伤寒杆菌致病的主要因素。

随着病程发展,伤寒杆菌可使肠道组织发生变态过敏反应,导致坏死、脱落和溃가鎀අ

  ኩ

  28、葡萄糖酸盐试验阳性()。

  A、肺炎链球菌

  B、沙门菌属

  C、肺炎克雷伯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解析】肺炎克雷伯菌的葡萄糖酸盐试验是阳性。

  29、呼吸衰竭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

  A、呼吸费力伴呼气延长

  B、双肺有大量湿啰音

  C、呼吸频率增快

  D、呼吸困难与发绀

  【解析】呼吸衰竭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

呼吸困难,发绀,精神神经症状,血液循环系统异常,消化和泌尿系统症状。

  30、正常人腋测法体温为()。

  A、36.5~37℃

  B、36~37℃

  C、36.3~

  37.2℃

  D、36.5~

  37.5℃

  【解析】正常人腋温测量法为

  36.5℃(范围

  36.0~

  37.0℃,比口温低

  0.3~

  0.5℃)。

故选B。

  31、形成低Ag耐受的细胞是()。

  A、所有上述因素

  B、T细胞和B细胞

  C、B细胞

  D、T细胞

  【解析】考查要点:

低Ag耐受。

常见错误:

选“T细胞和B细胞”、“B细胞”。

通常T细胞耐受易于诱导,所需Ag量低,所以应选T细胞。

B细胞需高剂量Ag。

  32、女性,30岁,过去有肺结核病史,近两月咳嗽,无痰,少量间断咯血,乏力,胸片未见活动性肺结核病变,但痰结核菌两次(+),进一步检查首选()。

  A、结核菌素实验

  B、纤维支气管镜

  C、血沉

  D、肺部CT

  【解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常应用于支气管结核和淋巴结支气管瘘的诊断,支气管结核表现为黏膜充血、溃疡、糜烂、组织增生、形成瘢痕和支气管狭窄,可以在病灶部位行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等。

  33、溶血性链球菌最常引起()。

  A、蜂窝织炎

  B、假膜性炎

  C、坏死性炎

  D、出血性炎

  【解析】溶血性链球菌常可引起皮肤、皮下组织的化脓性炎症。

蜂窝织炎是发生在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

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常发生于皮肤、肌肉和阑尾。

  34、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特点是()。

  A、有脂多糖

  B、较坚韧

  C、有磷壁酸

  D、肽聚糖含量多

  【解析】外膜由脂蛋白、脂双层和脂多糖三部分构成,为革兰阴性菌胞壁特有的主要结构。

  35、凝固酶试验阳性()。

  C、B群链球菌

  【解析】凝固酶阳性的葡萄球菌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36、被检查者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外界施加的阻力时,其肌力应为()。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解析】3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

  37、静息电位产生的离子基础是()。

  A、K+

  B、Na+

  C、Ca2+

  D、H+

  【解析】静息电位是指安静情况下细胞膜两侧存在的外正内负相对平稳的电位差。

在安静状态下,细胞膜对各种离子的通透性以K+最高,由于细胞膜中存在持续开放的非门控钾通道,细胞膜在静息状态下对钾离子有一定通透性,对其他离子通透性很小。

正常时膜内钾离子浓度比膜外高,膜外钠离子比膜内高,离子均有跨电位差转移趋势。

但细胞膜在安静时,对K+的通透性较大,对Na+通透性很小,故K+顺浓度梯度从细胞内流入细胞外,而随着K+外移的增가鎀අኩኩኩኩኩ쥐가

  38、对于癌症病人心理问题的干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首要一点是不要告以癌症诊断以免心理负担重

  B、一旦确立癌症的诊断,应当将事实告诉病人和病人家属

  C、直接向病人传达坏消息不符合医学伦理

  D、在告知病情时医生应当经常地向病人传达关于治疗方面积极的信息,以纠正其悲观观念

  【解析】多数学者主张将癌症的诊断和治疗信息告诉患者,让其了解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副作用和并发症,并进行解释和心理辅导,有利于患者配合治疗。

当然告知病情,应根据患者的人格特征、病情程度,谨慎而灵活地选择时机和方式。

纠正患者“癌症等于死亡”的错误认识,帮助了解相关知识,并积极处理患者的各种情绪问题,向其传达治疗方面积极的信息,纠正悲观观念。

  39、输血时主要应考虑供血者的()。

  A、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血清所凝集

  B、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血浆所凝集

  C、红细胞不发生叠连

  D、血浆不使受血者的血浆发生凝固

  【解析】输血最好坚持同型输血,即使在ABO系统血型相同的人之间进行输血,输血前也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由于输血时首先考虑供血者的红细胞不被受血者血清所凝集破坏,故在缺乏同型血源的紧急情况下可输入少量配血基本相合的血液(<200ml),但血清中抗体效价不能太高(<

  1:

200),输血速度也不宜太快,并在输血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受血者的情况,若发生输血反应,必须立即停止输注。

  40、使基础代谢率增高的主要激素是()。

  A、雄激素

  B、甲状旁腺激素

  C、去甲肾上腺素

  D、甲状腺激素

  【解析】基础代谢率的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力代谢。

基础状态是人体处在清醒、安静、不受肌肉活动、精神紧张、食物及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时的状态。

要求指测定基础代谢率时受试者应在清醒状态,静卧,无肌紧张,只少2小时以上无剧烈运动,无精神紧张,餐后12-14小时,室温保持在20-25℃的条件下进行。

基础代谢率明显降低见于甲状腺功能低下、艾迪生病、肾病综合征、垂体性肥胖症以及病理性饥饿时;

基础代가鎀අኩኩኩኩኩ쥐가

  41、三种软骨在结构上的区别是()。

  A、无定形基质成分

  B、软骨的物理特性

  C、软骨的染色特性

  D、纤维类型

  【解析】透明软骨的主要纤维成分为交织排列的胶原原纤维,弹性软骨中由大量交织分布的弹性纤维,纤维软骨中有大量平行或交叉排列的胶原纤维束。

  42、人体的IgA分子主要特征()。

  A、能通过胎盘

  B、是血清中含量最多的免疫球蛋白

  C、在分泌液中是五聚体

  D、在分泌液中是双聚体

  【解析】人体的IgA在分泌液中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

  43、下列哪种成分是C3转化酶()。

  A、C234

  B、C3bBb

  C、C567

  D、C3Bb

  【答案】B

  【解析】C3bBb为C3转化酶。

  44、结缔组织的特点是()。

  A、细胞成分多,细胞间质少,细胞有极性

  B、细胞成分少,细胞间质多,细胞有极性

  C、细胞成分多,细胞间质少,细胞无极性

  D、细胞成分少,细胞间质多,细胞无极性

  【解析】结缔组织又称支持组织,它是人体内分布最广泛的一类组织,由多种细胞和丰富的细胞间质组成。

  结缔组织的特点是细胞成分少,细胞间质多,分布无极性(即细胞分散在大量的细胞间质内)。

  45、Ⅰ型超敏反应不具有的特点()。

  A、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B、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均参与

  C、无补体参与

  D、免疫病理作用以细胞破坏为主

  【解析】II型超敏反应免疫病理作用以细胞破坏为主,又称溶细胞型或细胞毒型超敏反应。

I型超敏反应只引起生理功能紊乱,不引起严重组织损伤。

  46、能通过胎盘传播引起胎儿先天性疾病的螺旋体是()。

  A、雅司螺旋体

  B、钩端螺旋体

  C、梅毒螺旋体

  D、回归热螺旋体

  【解析】梅毒螺旋体能通过胎盘传播引起胎儿先天性梅毒。

  47、起着始动生精作用的激素是()。

  48、下列关于呼吸链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传递氢和电子过程中可偶联ADP磷酸化

  B、CO可使整个呼吸链的功能丧失

  C、递氢体同时也使递电子体

  D、递电子体也都是递氢体

  【解析】氧化呼吸链中传递氢的酶蛋白或辅助因子称为递氢体,传递电子的则称为递电子体,由于递氢的过程也需传递电子,所以递氢体同时也是递电子体。

但递电子体不一定是递氢体,如铁硫蛋白无结合氢的位点,只能传递电子,为单电子传递体。

  49、心动周期中哪个时期主动脉压最低()。

  A、等容收缩期末

  B、减慢充盈期末

  C、快速充盈期末

  D、等容舒张期末

  【解析】在一个心动周期中主动脉压最低的时间,是在心室射血之前,即等容收缩期末。

  50、有关骨内注射药物的方法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A、只用于6岁以下儿童

  B、可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并发症

  C、癫痫持续状态时可用于快速建立用药途径

  D、常用的部位是胫骨近端内侧

  【解析】骨内注射可快速建立用药途径,适用于有此需要患者,不应以年龄为评价标准。

  51、下列关于人群易感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冬春季节多发的现象称为流行的周期性

  B、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达到一定水平时很容易发生该传染病流行

  C、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

  D、某些病后免疫力很巩固的传染病,经过一次流行之后,需待易感者比例再次上升至一定水平时,才会发生另一次流行

  【解析】某些病后免疫力很巩固的传染病,经过一次流行之后,需待几年当易感者比例再次上升至一定水平时,才会发生另一次流行,这种现象称为传染病流行的周期性。

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冬春季多发为该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季节性)。

  52、以下抗结核药中不属于杀菌药物的是()。

  A、链霉素

  B、吡嗪酰胺

  C、利福平

  D、乙胺丁醇

  【解析】异烟肼和利福平在细胞内外都能起到杀菌作用,为全杀菌剂。

链霉素和吡嗪酰胺也是杀菌剂,但链霉素对细胞内结核菌无效,在偏碱环境中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吡嗪酰胺能透入吞噬细胞,只在偏酸环境中才有杀菌作用,因此两者都是半效杀菌剂。

乙胺丁醇、对氨基水杨酸等皆为抑菌剂。

  53、主要作用于S期的抗癌药是()。

  A、烷化剂

  B、抗癌抗生素

  C、抗代谢药

  D、长春新碱

  【解析】抗代谢药主要作用于S期细胞,能竞争与酶结合,从而以伪代谢物的形式干扰核酸中嘌呤、嘧啶及其前体物的代谢。

  54、睾丸间质细胞的生理功能是()。

  A、营养和支持生殖细胞

  B、分泌雄激素

  C、起血睾屏障作用

  D、产生精子

  【解析】睾丸间质细胞是睾丸的主要内分泌细胞,它的主要功能是分泌雄激素。

  55、预防百日咳常用()。

  A、抗毒素

  B、转移因子

  C、类毒素

  D、死疫苗

  【解析】

  “白百破”三联疫苗含百日咳死疫苗。

  56、对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理解不包括()。

  A、完全清除HBV,包括HBsAg

  B、改善临床症状

  C、抑制病毒复制

  D、是一个艰难而长期的过程

  【解析】抗病毒治疗是各种治疗中的最重要的治疗,只有把病毒抑制甚至清除,才能解决肝细胞反复受损、肝炎反复活动,转氨酶反复升高的现象。

但由于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