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诗意人生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47579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受诗意人生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感受诗意人生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感受诗意人生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感受诗意人生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感受诗意人生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感受诗意人生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感受诗意人生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感受诗意人生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感受诗意人生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感受诗意人生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感受诗意人生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感受诗意人生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感受诗意人生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感受诗意人生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感受诗意人生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感受诗意人生Word下载.docx

《感受诗意人生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受诗意人生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感受诗意人生Word下载.docx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以五岳为轻来夸张侠客然诺之重。

《箜篌谣》:

“轻言托朋友,对面九疑峰。

”又用山峰来夸张朋友之间的隔膜与猜疑。

《北风行》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大家都很熟悉,但这首诗结尾两句: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也同样是惊心动魄的。

没有黄河可塞这样惊人的比喻,我们也就不会懂得阵亡士卒的妻子那种深刻绝望的悲哀。

大胆的夸张,永远离不开惊人的想象。

这里,我们还要着重介绍他那些最富于浪漫主义奇情壮采的山水诗,尤其是使李白获得巨大声誉的《蜀道难》:

这首诗,以神奇莫测之笔,凭空起势。

从蚕丛鱼凫说到五丁开山,全用渺茫无凭的神话传说,烘托奇险的气氛。

高标插天可以使“六龙回日”,也是凭借神话来驰骋幻想。

以下又用黄鹤、猿猱、悲鸟、子规作夸张的点缀,然后插入胁息、抚膺、凋朱颜的叙述,作为全诗的骨干。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诗句在篇中三次出现,更给这首五音繁会的乐章确定了回旋往复的基调。

李白一生并未到过剑阁,这篇诗完全是凭传说想象落笔。

正因为如此,他的胸怀、性格在这里更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

殷番《河岳英灵集》说这首诗“可谓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

正反映了同时代人对这首诗的惊奇赞叹。

就在蜀道畅通的今天,它仍然是具有历史价值和美学价值的不朽杰作。

他的《望庐山瀑布》二首、《庐山谣》也是历来传诵的名作,后一诗中写他在庐山顶上望大江的景色: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完全摆脱了真实空间感觉的拘束,以大胆的想象夸张,突出了山川的壮丽,展示了诗人壮阔的胸怀。

白居易《登香炉峰顶》诗:

“江水细如绳,湓城小于掌。

”完全出于写实。

把两诗互相比较,艺术价值的高下,不言而自明。

李白的浪漫主义是有其丰富生活为基础的。

他的诗歌往往呈现感情充沛,瞬息万变的特色。

我们前面引用过的《行路难》第一首、《宣州谢兆楼饯别校书叔云》、《梦游天姥吟》等篇,已经可以看出这一点。

他的名作《将进酒》也是这方面非常突出的例子。

在诗里,他正在劝人开怀痛饮: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好象他很安于颓废享乐的生活,但是,他那象黄河一样奔腾跳动的感情是这样变化莫测,他突然又说: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强烈的信心转眼又代替了消极的悲叹。

他的《梁园吟》也有这种类似的情况,诗的前段尽情地描绘痛饮狂欢,甚至沉吟流泪地感慨功名富贵的无常,但是临到结尾,他突然又说:

“歌且谣,意方远。

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诗人的感情在转瞬之间竟判若两人。

把矛盾复杂的思想感情,处理得这样洒脱灵活,并且达到艺术上的高度完美。

从这种跳脱变化的特点继续发展,于是他在有些诗篇里就同时运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种创作方法。

有的诗既写实,又想象夸张,象《北风行》、《关山月》;

有时竟把抒写理想愿望和描写苦难的现实结合在一篇诗里,如《古风》第十九: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在升天神游的美丽幻想中,突然俯见被安禄山蹂躏毁灭了的洛阳。

使我们不禁想起《离骚》的结尾:

“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乎旧乡。

”急转直下的感情,浪漫幻想的破灭,深刻地表现出诗人无比沉痛的爱国心情。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这两句诗是他诗歌语言最生动的形容和概括。

李白的诗歌语言所以能达到这样理想的朴素自然境界,是和他认真学习汉魏六朝乐府民歌分不开的。

据权德舆作的韦渠牟诗集序说,李白曾经把“古乐府学”传授给十一岁的韦渠牟。

他的乐府诗中拟古乐府之作很多,众所周知,不必举例。

但他最得力于乐府民歌的地方,首先还是语言。

他的《长干行》、《子夜吴歌》的语言,多么酷似《孔雀东南飞》、《子夜歌》和《西洲曲》。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向青云端。

”“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写得多么活泼自然,叫人一读难忘。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学习汉乐府《长歌行》: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又是多么地青出于蓝。

这些初看来是最平凡的地方,但是后代摹拟李白的诗人没有一个人达到这种高度完美的境地。

学腔调似难而实易,学语言似易而实难。

 李白运用的诗体很多样,但贡献最大的是七古和七绝。

这两种诗体在当时也是最新最自由的,和他那自由豪放的个性也特别适应。

他这方面的成就也很得力于学习乐府民歌。

七古无须再谈,这里只举他几首脍炙人口的七绝: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

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

”这些特点,实际上也就是深得民歌天真自然的风致。

即以《早发白帝城》一诗而论,全篇词意完全出于《水经注》“巫峡”一篇,但语言之自然,心情之舒畅乐观,与原文风貌,却迥然不同。

他的七绝向来和王昌龄齐名,各具特色。

但就接近民歌一点说,他却超过了王昌龄。

他的五律,运古诗质朴浑壮气势于声律格调之中,往往不拘对偶,也很别具风格。

如《夜泊牛渚怀古》、《送友人》等篇。

 李白在创作上,继承了前代诗歌的丰富遗产。

他所继承的传统,首先是楚辞和汉魏六朝乐府民歌。

他受屈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他发扬了屈原爱国主义精神和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也继承了屈原的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象熔铸神话传说,大胆地幻想夸张,重视民歌遗产等方面,他都和屈原完全一致。

就具体作品来说,如《远别离》、《梁甫吟》、《梦游天姥吟》乃至《蜀道难》都在精神面貌以及题材、构思、句法的形式上和屈原作品有接近的地方。

他对汉魏六朝文人作品也很认真学习。

段成式《酉阳杂俎》说:

“李白前后三拟《文选》,不如意,悉焚之。

”这个传说想必有一定根据。

他称赞建安诗歌,称赞阮籍、陶渊明、谢灵运、谢兆、鲍照的话,屡有所见 

他仿效、化用这些诗人的诗篇和诗句的例子,更不胜枚举。

杜甫赠他的诗,也指出他的作品有近似鲍照、庾信、阴铿的地方。

李白诗歌的想象是很丰富和惊人的。

他的“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金乡送韦八之西京》)、“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都以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对长安和诗友的怀念。

《梁甫吟》、《古风》“西上莲花山”分别通过幻想方式来表现自己在长安受到谗毁和安史叛军对中原地区的蹂躏;

《远别离》更通过迷离惝怳的传说来表现对唐玄宗后期政局的隐忧;

它们都显得形象鲜明,寓意深刻。

《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则借助于神话传说,构造出色彩缤纷、惊心动魄李白的境界。

李白诗歌丰富的想象力在篇幅较长的七言歌行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方面明显地可以看出受到屈原的影响。

在体裁方面,李白擅长形式比较自由的古诗和绝句,不爱写格律严整的律诗。

《古风》59首是他五古的代表作品。

他乐府中的五古,继承汉魏六朝乐府民歌的优良传统,文笔朴素生动,并倾注着诗人洋溢的热情。

他的七言古诗(包括乐府七言歌行和一般七古)具有更大的创造性。

写景则形象雄伟壮阔,气势磅礴,色彩缤纷,抒情则感情奔放激荡,跳脱起伏,变化多端。

这类诗歌受屈原作品和鲍照《拟行路难》的影响最深。

李白擅长绝句。

他的绝句,在南北朝乐府民歌的基础上,锻炼提高,更为精警。

五绝《静夜思》、《玉阶怨》等,蕴藉含蓄,意味深长。

七绝佳作更多,语言明朗精练,声调和谐优美,写景抒情,深入浅出。

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庐山瀑布》其二、《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赠汪伦》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历来评唐代七言绝句,认为李白与王昌龄最称擅场。

李白的乐府诗,虽用乐府旧题,却能自出新意,唐人以乐府古题写诗的,当推李白的成就最为杰出。

他的某些歌行和绝句,虽不用乐府题目,也富有乐府诗的风味。

他诗歌语言的最大特色,可以说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具体表现为语言直率自然,音节和谐流畅,浑然天成,不假雕饰,散发着民歌的气息。

例如他的七言古诗除明朗自然外,语言更以雄健奔放见长。

杜甫《春日忆李白》诗称誉李白诗“清新”、“俊逸”,道出了它语言风格的显著特色。

李白一生是复杂的。

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

他一方面接受了儒家“兼善天下”的思想,要求“济苍生”、“安社稷”、“安黎元”;

另一方面还接受了道家特别是庄子那种一是独立的思想,追求绝对自由,蔑视世间一切;

同时他还深受“以武犯禁”、“不爱其躯”、“羞伐其德”的游侠思想的影响。

这三者结合起来,使李白的思想非常复杂,在他的诗文中多次表现出“功成身退”的思想。

  李白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

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

  李白大半生过着流浪生活,游历了全国许多名山大川,写下了大量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诗篇,借以表达出他那种酷爱自由、渴望解放的情怀。

在这一类诗作中,奇险的山川与他那叛逆的不羁的性格得到了完美的契合。

其中《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最杰出的代表作。

诗人以淋漓挥洒、心花怒放的诗笔,尽情地无拘无束地舒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了精神上的种种历险和追求,让苦闷、郁悒的心灵在梦中得到了真正的解放。

而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的诗句,更把诗人的一身傲骨展露无遗。

  李白作为一个热爱祖国、关怀人民、不忘现实的伟大诗人,也十分关心战争这一重要问题。

对保卫边疆的将士予以热情的歌颂(如《塞下曲》),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则给予无情的鞭挞(如《战城南》、《丁都护歌》等)。

李白还写了不少乐府诗,描写劳动者的艰辛生活,表达对他们的关心与同情(如《长干行》、《子夜吴歌》等)。

 

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最鲜明的艺术特色。

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调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

比如,他入京求官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想念长安时,“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这样一些诗句都是极富感染力的。

  极度的夸张、贴切的比喻和惊人的幻想,让人感到的却是高度的真实。

在读到“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些诗句时,读者不能不被诗人绵长的忧思和不绝的愁绪所感染。

李白的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李白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韵致的原因所在。

他的语言正如他的两句诗所说,"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明朗、活泼、隽永。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杜甫异常重视诗歌的艺术性。

他对于一篇诗的要求非常严格,即所谓“毫发无遗憾”。

因此,他的诗不仅具有高度的思想性,而且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是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的典范。

  从创作方法上来看,杜甫的最大成就和特色,是现实主义。

杜甫有他独特的丰富的生活经验,他的诗多取材于人民生活,和社会现实密切结合,为了真实地形象地反映现实生活,他需要采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

这就是形成他的诗的这一特色的内在原因。

  为了比较便于阐明杜诗现实主义的若干特点,我们可以分别地就叙事诗和抒情诗两方面来谈。

  杜甫的叙事诗,特别值得我们珍视。

在他以前,文人写的叙事诗是很少的,叙人民的事的就更少。

杜甫的叙事诗,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现实主义特色也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充分。

这有以下几点:

  第一,善于对现实生活作典型的艺术概括。

在杜甫许多著名的叙事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很善于选择和概括有典型意义的人物,通过个别,反映一般。

比如《兵车行》中那个“行人”的谈话,便说出了千万个征夫戍卒的相同或相似的遭遇;

“三吏”、“三别”更是典型概括的最好的范例。

例如《无家别》里,写乱后乡里的面目,写无家可归的士兵的心理:

“近行只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

写士兵对死于沟壑的母亲的回忆,都有极其深广的现实内容。

就以《羌村》来说,虽然是叙述诗人自己乱后回乡的经历,但是,诗中所写的“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等家人相逢的情景,以及“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欷虚”的场面,绝不只是反映了诗人自己的生活经历。

杜甫这些诗所以千百年来都一直能令人读后感到惊心动魄,其秘密也就在于它是现实生活的高度集中的概括。

杜甫还善于把巨大的社会内容集中在一两句诗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所以震撼人心,就因为它是诗人以如椽的诗笔,概括了社会现实中的尖锐的矛盾,写出了统治集团的铁案如山的罪证。

他如:

“十室几人在,千山空自多”,“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等,同样是以高度集中概括而“力透纸背”的名句。

卢世榷评“万姓疮痍合,群凶嗜欲肥”二句说:

“合字肥字,惨不可读。

诗有一字而峻夺人魄者,此也!

”合、肥二字所以具有“峻夺人魄”的力量,便是高度集中的结果。

  第二,寓主观于客观。

也就是将自己的主观意识、思想感情融化在客观的具体描写中,而不明白说出。

这是杜甫叙事诗最大的特点,也是杜甫最大的本领,因为必须具有善于克制自己的激动的冷静头脑。

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石壕吏》:

 这首诗除“吏呼一何怒”二句微微透露了他的爱憎之外,便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描写。

他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和评价融化在客观的叙述中,让事物本身直接感染读者。

只如“有吏夜捉人”这一句,无疑是客观叙述,但同时也就是作者的讽刺、斥责。

不必明言黑暗残暴,而黑暗残暴之令人发指,已自在其中。

此外,《丽人行》中对杨国忠兄妹的荒淫,只是从他们的服饰、饮馔和行动上作具体的刻画,不显加谴责,而讽意自见。

白居易也是现实主义诗人,我们如果拿他同样是反对穷兵黩武的名诗《新丰折臂翁》来和杜甫的《兵车行》对照,马上就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异。

在《兵车行》里,杜甫始终没有开腔,“行人”的话说完,诗也就结束了。

但在《新丰折臂翁》中寓讽刺于叙事之中,更觉真挚哀痛,沁人心脾。

  第三,对话的运用和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为了把人物写得生动,杜甫吸收了汉乐府的创作经验,常常运用对话或人物独白,并作到了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这类作品很多,现以《新婚别》为例。

这是写的一位新娘子的独白: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新婚竟成生离死别,本是痛不欲生,但一想到自己还是刚过门的新娘子,所以态度不免矜持,语带羞涩,备极吞吐,这是完全符合人物的特定身分和精神面貌的。

所以我们读起来,总有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

  第四,采用俗语。

这是杜诗语言的一大特色。

杜甫在抒情的近体诗中即多用俗语,但在叙事的古体诗中则更为丰富,关系也更为重要。

因为这些叙事诗许多都是写的人民生活,采用一些俗语,自能增加诗的真实性和亲切感,并有助于突出人物性格和语言的个性化。

比如同是一个呼唤妻子的动作,在《病后过王倚饮》一诗中,杜甫用的是“唤妇出房亲自馔”,而在《遭田父泥饮》中,却用的是“叫妇开大瓶”,“叫妇”这一俗语,便显示了田父的本色。

其他如《兵车行》的“爷娘妻子走相送”,“牵衣顿足拦道哭”,《新婚别》的“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也是很生动的例子。

至如《前出塞》的“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更是有同谣谚了。

  第五,细节描写。

杜甫善于捕捉富于表现力的、能够显示事物本质和人物精神面貌的细节。

例如《兵车行》: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

”便是这样一个细节。

它不仅揭示了那个役夫“敢怒而不敢言”的痛苦心情,而且也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

又如《石壕吏》用“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这一细节暗示出老妇竟被拉走的惨剧,《丽人行》用“犀助厌饫久未下”这一小动作来刻画那班贵妇人的骄气,都是很好的例证。

他细节描写最出色的是《北征》中写他妻子儿女的一段:

  ……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

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

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

见爷背面啼,垢腻脚不袜。

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

海图坼波涛,旧绣移曲折。

天吴及紫凤,颠倒在短褐。

老夫情怀恶,呕泄卧数日。

那无囊中帛,救汝寒凛冽。

粉黛亦解苞,衾倜稍罗列。

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

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

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

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

问事竞挽须,谁能即嗔喝。

翻思在贼愁,甘受杂乱聒。

……

  这里不仅生动地描绘了小儿女的天真烂漫,而且也烘托出了他自己的悲喜交集的复杂心情。

前人说杜甫“每借没要紧事,形容独至”,其实就是细节描写。

  应该指出:

上述诸特点,在杜甫的叙事诗中往往是同时出现的。

  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抒情诗也有他自己的风格。

他往往象在叙事诗中刻画人物那样对自己曲折、矛盾的内心世界进行深入的解剖,《赴奉先咏怀》头一大段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乍一看好象很抽象,其实仍很具体,他用“涕泪满衣裳”来写他的喜极而悲,并抓住“漫卷诗书”这一小动作来表现他的大喜欲狂,下面四句虽然属于幻想,但在幻想中仍有丰富的形象性。

在叙事诗中,杜甫寄情于事,在抒情诗中,则往往寄情于景,融景入情,使情景交融。

这也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情景同时出现,如他的名句: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后游》)。

另一种是只见景,不见情,如《登慈恩寺塔》:

“秦川忽破碎,泾渭不可求。

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

”其中便包含着忧国忧民的心情。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其中也同样有着诗人跳动的激情和那个混乱时代的阴影。

在叙事诗中,杜甫尽量有意识地避免发议论,在抒情诗,具体地说在政治抒情诗中,却往往大发议论,提出自己的政见和对时事的批评,如“由来强干地,未有不臣朝”、“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之类。

为了适应内容的要求,杜甫的叙事诗概用伸缩性较大的五、七言古体,而抒情诗则多用五、七言近体。

  杜甫是一个具有远大政治抱负的诗人,这就决定了他的现实主义是有理想的现实主义。

因此在他的某些叙事兼抒情的诗中往往出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

《洗兵马》可以作代表。

诗一开始就以飘风急雨的笔调写出了大快人心的胜利形势,热情地歌颂了祖国的中兴:

“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

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

”但一面又以唱叹的语气提醒统治者要安不忘危:

“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过崆峒。

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

”并幽默地讽刺了那些因人成事、趋炎附势的王侯新贵:

“攀龙附凤势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

”也没有忘记人民的生计:

“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处处催春种。

”诗的结尾更通过“安得壮士挽天河”的壮丽幻想,提出了“净洗甲兵长不用”的希望。

全诗基调是乐观的,气势磅礴,色彩绚丽,充满鼓舞人心的力量,但又兼有清醒的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

王安石选杜诗以此诗为压卷,是有眼光的。

此外《凤凰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也都是较突出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

  杜甫诗的风格,多种多样。

但最具有特征性、为杜甫所自道且为历来所公认的风格,是“沉郁顿挫”。

时代环境的急遽变化,个人生活的穷愁困苦,思想感情的博大深厚,以及表现手法的沉著蕴藉,是形成这种风格的主要因素。

比如同是鄙薄权贵,李白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杜甫却说“野人旷荡无腆颜,岂可久在王侯间”;

同是写友情,李白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杜甫却说“故凭锦水将双泪,好过瞿塘滟预堆”,一飘逸,一沉郁,是很明显的。

杜甫的一生,一直是在辛苦辗转中度过。

他没有太白那样横空出世的起点,也没有过高的政治期望。

一辈子没有做过多大的官,他的生活,经历更贴近民众。

比太白晚生了10多年,正是唐朝由盛转弱的转折点,身经安史之乱,饱受离别流离贫病之苦。

他的作品和太白那些不着尘世,飘飘若仙有云泥之别。

「三吏三别」「北征」「羌村」无不浸透人生的苦难和悲凉。

晚年在老友严5的照拂下才能在成都过上安定生活。

他的一些比较明快的作品也都是在“浣花草堂”所作。

如“二个黄郦鸣翠柳”“黄四娘家花满溪”等。

杜甫诗诗歌格律最完备的。

沉雄生涩,感情饱满,结体谨严,用韵险绝,也足以让人望而却步。

他的许多诗的确是千古绝唱,如“无边落木潇潇下”这首七律,被认为“唐七律之冠”,我最喜欢的到是“落花时节又逢君”的那首,真是让人荡气回肠。

他的许多涉及亲情的诗,如「闺中望月」亦颇有风致,使人感动。

读他的诗,有时总觉得他在苦着脸……

韩愈有诗曰: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可见,李白和杜甫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性。

古诗也有云:

“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然而,李白、杜甫的诗篇对我们来说真的已经不新鲜了吗?

就我们在课堂上学的和在课外涉猎的情况来看,我们接触到的李杜的诗篇也只不过是凤毛麟角。

而对李白和杜甫的生平及艺术成就的探究就更无从谈起

李杜诗论的共同之处在于都主张吸收风雅骚赋,建安以前各家之作,取精用宏,成就他们的伟大;

不同之点主要在于对声律的看法,分道扬镳,各行其是,成就他们各自不同的特色。

在建立自己独特的意象群方面,李白和杜甫都是能手。

飘逸与沉郁这两种不同的风格,突出地表现在不同的意象群上。

李白所创造的富于个性特点的意象中最突出的就是飞翔的大鹏,还有奔腾咆哮的黄河、长江,高出天外的山峰、飞泻直下的瀑布,这些"

都具有超凡的气概,曲折地表现了李白冲决束缚、追求自由的热情,可以见出他飘逸不群的风格"

而杜甫伤时忧国的情怀借着客观物象表现出来,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