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悦榕华府统一技术措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7659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口悦榕华府统一技术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海口悦榕华府统一技术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海口悦榕华府统一技术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海口悦榕华府统一技术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海口悦榕华府统一技术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海口悦榕华府统一技术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海口悦榕华府统一技术措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海口悦榕华府统一技术措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海口悦榕华府统一技术措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海口悦榕华府统一技术措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海口悦榕华府统一技术措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海口悦榕华府统一技术措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海口悦榕华府统一技术措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口悦榕华府统一技术措施.docx

《海口悦榕华府统一技术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口悦榕华府统一技术措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海口悦榕华府统一技术措施.docx

海口悦榕华府统一技术措施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海南省海口市,整个项目由5栋18层住宅,以及部分2层商铺,一层地下室组成,建筑高度不超过55米,地上计容面积约38000平方米,地下面积约7600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

1、遵循的规范、规定:

(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7)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2);

(8)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GB/T50083-97);

(9)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

(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2、建筑等相关专业提供的文件、图纸。

3、《地勘报告》(暂无)

三、结构体系及抗震等级:

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30g。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场地基本风压为0.75kN/㎡,地面粗糙度A类。

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

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

本工程结构体系为:

18层塔楼:

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

二级

独立商铺框架结构抗震等级:

二级

地下室框剪结构抗震等级:

二级

注:

本工程嵌固端为地下室顶板。

结构布置:

1、结构与建筑协调问题。

结构一定要紧跟建筑的调整变化,结构的大样一定要满足建筑要求,结构应弥补建筑不详,结构要保证与建筑的一致性。

结构体系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墙柱平面布置的合理性,入户门洞宽度结构尺寸不应小于1.2米,房间门洞宽度结构尺寸不小于0.8米,洞口尺寸统一如下(除特殊要求外):

室内**********洞宽800~1375,梁高450;洞宽1375以上,梁高550;

建筑外立面****梁高统一550。

应注意不同跨高比规范的构造要求。

2、梁柱上的电气、设备预留孔洞、预埋套管应标出孔洞位置图。

给排水穿外墙管应预留套管。

3、结构外围梁(与窗有关)的高度应统一,与建筑专业协商一致。

4、结构布置柱网应尽量规则,柱间隔尽量均匀。

5、最小板厚100,用于跨度不大于3.2米的单向板和跨度不大于3.9米的双向板。

110mm板厚用于3.3~3.8米单向板或4.0~4.5米双向板。

6、屋面板不小于120。

四、结构计算程序:

本工程主塔楼结构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空间组合结构有限元分析程序SATWE2010进行整体计算,并考虑不同地震作用方向及双向地震力。

每塔楼分别建模。

1、计算参数选取:

总信息

混凝土容重(kN/m3):

Gc=26.00

钢材容重(kN/m3):

Gs=78.00

水平力的夹角(Rad):

ARF=0.00

地下室层数:

1

竖向荷载计算信息:

按模拟施工加荷3计算方式

风荷载计算信息:

计算X,Y两个方向的风

地震力计算信息:

计算X,Y两个方向的地震力

特殊荷载计算信息:

按实际情况

结构类别:

按实际

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m)DMAX=1.00

墙元侧向节点信息:

内部节点

是否对全楼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否(用于内力计算)

是(用于位移及周期计算)

强制刚性楼板假定是否保留板面外刚度否

风荷载信息WO=0.75(基本风压,用于位移计算)

地面粗糙程度:

A类

结构基本周期(秒):

按实际情况(查WZQ.OUT)文件

各段体形系数:

USi=1.40(高层塔楼)

1.30(独立商铺)

承载力设计时风荷载效应放大系数:

WENL=1.00

地震信息

振型组合方法(CQC耦联;SRSS非耦联)CQC

计算振型数:

不小于15,多塔不小于塔数的9倍。

且满足有效质量系数>90%

地震烈度:

NAF=8.00

场地类别:

KD=2

设计地震分组:

一组

特征周期TG=0.35(暂定)

多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Rmax1=0.24

框架的抗震等级:

剪力墙的抗震等级:

活荷质量折减系数:

RMC=0.50

周期折减系数:

TC=0.95(剪力墙)0.7(框架结构)

结构的阻尼比(%):

DAMP=5.00

是否考虑偶然偏心:

是否考虑双向地震扭转效应:

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的附加地震数(含斜交抗侧力结构角度>15时填入各个斜交角度)

弱轴方向的动位移比例因子XI1=0.0(T5Tg)

强轴方向的动位移比例因子XI2=0.0(T5Tg)

活荷载信息..........................................

考虑活荷不利布置的层数活载大于4.0KN/m2时考虑

柱、墙活荷载是否折减折算

传到基础的活荷载是否折减折算

调整信息........................................

中梁刚度增大系数:

BK=按2010规范

梁端弯矩调幅系数:

BT=0.85

梁设计弯矩增大系数:

BM=1.00

连梁刚度折减系数:

BLZ=0.50

梁扭矩折减系数:

TB=0.40

全楼地震力放大系数:

RSF=1.00

实配钢筋超配系数CPCOEF91=1.00

0.2Qo调整:

是否按抗震规范5.2.5调整楼层地震力调整

是否调整与框支柱相连的梁内力调整

配筋信息

梁主筋强度(N/mm2):

IB=360

柱主筋强度(N/mm2):

IC=360

墙主筋强度(N/mm2):

IW=360

梁箍筋强度(N/mm2):

JB=360

柱箍筋强度(N/mm2):

JC=360

墙分布筋强度(N/mm2):

JWH=360

梁箍筋最大间距(mm):

SB=100

柱箍筋最大间距(mm):

SC=100

墙水平分布筋最大间距(mm):

SWH=200.00

墙竖向筋分布最小配筋率(%):

RWV=0.25

设计信息

是否考虑P-Delt效应:

梁柱重叠部分简化:

柱配筋计算原则:

按单偏压计算(角柱按双偏压复核)

梁保护层厚度(mm):

BCB=20

柱保护层厚度(mm):

ACA=20

2指标及结果的控制

各构件满足规范强度及配筋率要求

周期比0.9

位移比全楼刚性板假定下,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规定水平地震力作用下的扭转位移比小于1.5(最好控制在小于1.3)。

层间位移角1/1000剪力墙1/550框架(独立商铺)

侧向刚度高层塔楼首层高度大于相邻上层层高的1.5倍,首层与其相邻上层的侧向刚度比值不宜小于1.1

本工程地下室顶板作为塔楼底部嵌固端,首层对结构底部嵌固层(地下一层)的侧向刚度比值不宜小于1.5(地震剪力与地震层间位移比)

地下一层(包括相关范围)与首层侧向刚度比不小于2(剪切刚度)

受剪承载力楼层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力不应小于上一层的80%(A级高度)

五、地下室及基础设计:

1抗浮设计水位为详地勘报告。

地下室外墙、顶板、底板掺高性能膨胀抗裂剂(具体型号待定)。

2地下室荷载取值的有关规定:

(1)顶板

顶板荷载应包括施工堆载;覆土荷载;活荷载;

具体如下:

塔楼以外考虑10kN/㎡的施工堆载(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0),塔楼以内考虑5.0kN/㎡的施工堆载(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0)。

塔楼内外的施工堆载不与顶板覆土荷载同时考虑,即施工时为:

混凝土楼板自重+(施工活荷载),平时使用时为:

混凝土楼板自重+顶板覆土荷载+5.0kN/㎡(活荷载),取其中的大值。

覆土荷载按恒载考虑(分项系数取1.2)

3,基础形式的选取方向为预应力管桩,天然基础,待所有地勘资料齐备及综合各方及专家意见后确定。

4、垫层的砼强度等级C15,厚度取100mm。

迎土面水平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50mm,室内面保护层厚度15mm即可;地下室侧墙迎水面的保护层为35。

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是否具有腐蚀有待地勘单位详细查明。

5、应进行整体抗浮验算,以确定是否需要设置抗拔桩或采取其他抗浮措施;

六、变形缝和后浇带设置:

地下室顶板、底板及侧墙和架空层顶板由于防水的要求,未设变形缝。

每40米左右设置一道伸缩(沉降)后浇带,以释放混凝土早期收缩变形。

同时,适当提高板的配筋率,配适量通长钢筋,采用低水化热水泥品种,控制水灰比0.50以下,采取养护措施,并添加膨胀剂和抗拉纤维抵抗后期温度应力。

七、活荷载取值:

序号

荷载类别

活荷载标准值

分项系数

准永久系数

1

不上人屋面

0.5

1.4

0.0

2

上人屋面

2.0

1.4

0.4

3

住宅

2.0

1.4

0.4

4

阳台

2.5

1.4

0.5

5

储藏室

5.0

1.4

0.8

6

一般卫生间

2.5

1.4

0.4

7

楼梯

3.5

1.4

0.3

8

商铺

3.5

1.4

0.5

9

停车场、车道

4.0

1.3

0.6

10

配电房

10.0

1.3

0.9

11

消防控制室

10.0

1.3

0.9

12

水泵房

10.0

1.3

0.9

13

通风机房电梯机房

7.0

1.3

0.8

14

室外消防通道

22.4(梁配筋)

28(板配筋)

1.3

0

15

室外地面(塔楼内)

4.0

1.4

0.6

16

室外地面(塔楼外)

5.0

1.3

0.6

17

架空层

3.0

1.4

0.3

18

露台

2.5

1.4

0.5

注:

1、水箱间、水池、设备荷载按实际荷载作用,设备是否需要安装通道,与设备专业协商;

2、板上砌墙处墙重面载数字应取砌体墙线载的1/3,加在楼板恒荷载上,其值不宜小于1.0kN/㎡。

八、结构降板:

结构标高较建筑标高低50mm

各部位降板:

(暂定)

标准层:

结构标高为建筑楼层标高H-50

阳台、走廊:

结构标高为建筑楼层标高H-100(结构标高降50)

卫生间:

结构标高为建筑楼层标高H-400(结构标高降350)

九、屋面、楼面恒荷载标准值(分项系数1.2):

1、平屋面取值为:

板厚自重+4

2、楼面取值:

板厚自重+1.5

3、卫生间取值:

板厚自重+4.6

4、地下室顶板:

板厚自重+覆土+1.0(如有隔墙应适当考虑)

一十、

墙体荷载(每平方米墙面):

墙体材料:

外墙厚200,分户墙200厚、内墙100厚,砌块干容重7.5kN/m3。

1、200厚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外墙:

50厚面层(双侧):

1.00

10厚面砖:

0.30

200厚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1.50

2.8×(层高-550)=6.9

2、200厚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内墙/分户墙:

50厚面层(双侧):

1.00

200厚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1.50

2.5×(层高-450)=6.4

3、100厚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内墙:

(卫生间)

50厚面层(双侧面层+一侧面砖):

1.30

100厚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0.75

2.05×(层高-450)=5.3

4、100厚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内墙:

一般的内墙

50厚面层(双侧面层):

1.00

100厚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0.75

1.75×(层高-450)=4.5

(4)露台栏杆:

3.0N/m;

(5)屋面女儿墙(上人屋面,按高度1.2米,厚100):

5.0N/m;

(6)屋面女儿墙(不上人屋面,按高度0.5米,厚度100):

3.0N/m。

(7)墙体荷载可根据开门洞或窗户大小取0.8或0.5的折减系数

一十一、结构构件材料:

1、混凝土强度等级:

(1)基础垫层:

C15;

(2)承台,底板,侧壁:

C30;

(3)高层塔楼墙柱:

C30梁板:

C30

(4)独立商铺柱:

C25~C30;

(5)地下室柱柱:

C30底板及顶板梁板:

C30

2、钢筋:

受力钢筋均采用三级钢。

3、墙体材料:

(1)所有外墙(包括200mm厚的楼梯间墙)采加气混凝土砌块,强度等级MU7.5,其它内隔墙(包括车库、商铺、房间内隔墙)为加气混凝土砌块,强度等级大于MU5.0;地下室内隔墙采用水泥空心砖,容重12kN/m3。

(2)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分户墙的加气块尺寸为200厚,其余内隔墙的加气块尺寸为100厚,砌体容重7.5kN/m3。

 

一十二、结构构件截面:

1、剪力墙:

(1)截面:

1)一字形独立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不小于220mm,其余截面厚度不小于200mm,应满足墙体稳定验算要求。

(2)轴压比:

1):

二级0.6;

2)短肢剪力墙所有层轴压比限值:

二级0.50;一字形短肢墙二级0.40

3)一字形墙当hw/bw小于4时,应按框架柱设计,底部加强部位纵筋配筋率不应小于1.2%,一般部位不应小于1.0%,箍筋沿全高加密。

(3)约束边缘构件(地下室顶板~4层板面):

1)轴压比大于0.3的剪力墙或部分框支剪力墙应在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墙肢须设约束边缘构件;

二级墙肢轴压比不大于0.3时可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2)lc为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方向的长度,不应小于

0.2hw(暗柱)或0.15hw(翼墙或端柱)(墙肢轴压比>0.4)

0.15hw(暗柱)或0.10hw(翼墙或端柱)(墙肢轴压比=<0.4)

、1.0bw和400mm三者的较大值,有端柱或翼墙时尚不应小于翼墙厚度或端柱沿墙肢方向截面高度加300mm。

若翼墙长度小于其厚度3倍或端柱截面边长小于墙2倍时,应视为无翼墙或无端柱;

3)约束边缘构件纵筋最小配筋率:

二级1.0%并大于6Φ16;

4)约束边缘构件最小体积配箍率:

0.93%(C30、3级钢)(轴压比>0.4);

0.56%(C30、3级钢)(轴压比<=0.4)

可计入符合构造要求的水平分布筋,计入的水平分布钢筋的体积配箍率不应大于总体积配箍率的30%。

5)约束边缘构件箍筋间距:

二级不大于150mm;

6)约束边缘构件箍筋肢距:

不大于300mm,和竖筋间距的2倍;

7)lc区箍筋或拉筋最小体积配箍率:

阴影区50%。

 

(4)构造边缘构件:

1)二级墙肢轴压比不大于0.3时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底部加强区:

纵筋:

0.8%和6Φ14的较大值,箍筋:

8@150;

其它部位:

纵筋:

0.6%和6Φ12的较大值,箍筋:

8@200;

(5)墙体:

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水平及竖向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

0.25%。

(强条)

墙厚350mm:

配筋双层双向Φ10@175

墙厚300mm:

双层双向配筋Φ10@200

墙厚250mm:

双层双向配筋Φ8@150

墙厚200mm:

双层双向配筋Φ8@200

3)非底部加强部位水平及竖向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

0.25%,配筋同上;

4)墙体拉结筋直径为6,间距按加强区不大于500mm,非加强区不大于600mm,且不大于3倍墙筋的间距取值;

5)墙柱平面图中应标注沉降观测点。

设置原则:

角点墙柱设,其它约15米间距的墙柱设一个,受力较大的墙柱设,伸缩缝处的墙柱设.

2、楼板:

(1)一般楼板(C30):

厨房、卫生间、阳台为h=100.

1)最小配筋率0.2%

配筋规格及编号各塔楼需统一。

2)楼板面筋不应大面积拉通,但小板块如卫生间、建筑平面薄弱处抗震需要、突出建筑之外房间抗温度应力需要则属例外.

3)同样跨度、同样支承条件、同样荷载的板厚及配筋各单元必须完全一致.

4)异形板设计应进行有限元分析,对跨度较大的异形板应验算弹塑性下挠度和裂缝.

5)对于小板块,如板上砌有隔墙,在板厚及配筋值不变的前提下,尽量不设置两根加强筋.

6)建筑楼板阳角、异形板阴角、悬挑板转角以及跨度较大的内跨板板角处,应设置附加钢筋,详见结施通01.

7)楼板中穿管线不应有大量集中的地方及相互交叉超过3层的情况,否则应予以处理,防止砼开裂.

8)在现浇板板宽急剧变化或开大洞口处,以及电梯井管井周围的楼板板厚不小于120,设置至少双层双向筋热轧钢筋8@150。

9)悬臂板挑出长度不小于400,宽度不小于3000时,应在受力筋垂直方向配不小于

ф8@200的抗裂钢筋其它防质量通病的配筋明示

11)窗台板转角处应设置放射筋.

12)电梯及楼梯筒周边板厚为120mm。

配筋双向拉通。

(2)屋面板:

1)塔楼大屋面板构造配双层双向筋Φ8@150(h=120);大板块配筋不足者,附加配筋补足。

裂缝宽度[W]≤0.2mm;小范围的露台、屋面,楼板厚度≥120mm,钢筋配筋原则同本层楼板,另单独附加Φ6@200抗温度钢筋。

2)塔楼屋面一般可以由建筑找坡,采用细石混凝土(铺设ф4@150钢筋网)建筑找坡;

(3)地下室顶板厚度180mm。

配筋率不小于0.25%(Ⅲ级钢)。

地下室外墙高中部1米范围水平筋间距取100

3、框架柱:

(1)截面:

1)不宜小于300mm,高宽比不宜大于3;

2)剪跨比宜大于2且净跨与截面高度的比值不宜小于4。

(2)轴压比:

1)框架柱二级:

0.75;

2)当沿柱全高采用井字复合箍,箍筋间距不大于100mm、肢距不大于200mm、直径不小于12mm时,轴压比限值可增大0.10。

(3)纵筋:

1)最小配筋率:

强条

二级(Ⅲ级钢):

角柱0.95%、中柱边柱0.85%(地下室);

且柱截面每一侧纵筋的配筋率大于0.2%

2)纵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纵筋净距不应小于50mm;

3)柱内全部纵筋配筋率不大于5.0%;

4)柱底部楼层纵筋按计算配筋且配筋率较高时(计算配筋率超过1.5)应该适当增加截面,降低轴压比及配筋率

(4)箍筋:

1)加密区箍筋直径不小于8,间距取8d、100的较小值;强条

2)当剪跨比不大于2时,箍筋间距不大于100mm;强条

3)加密区箍筋最小体积配箍率:

按抗规公式6.3.9

4)加密区箍筋肢距不宜大于250mm(二级)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每隔一根纵筋宜在两个方向有箍筋约束;

5)柱非加密区箍筋体积配箍率不宜小于加密区的一半,间距不应大于加密区的2倍,且不应大于10倍(二级)纵筋直径;

6)框架节点核心区应设水平箍筋,同柱端加密区。

7)为了保证强柱弱梁强剪弱弯,不应随意加大梁端纵筋配筋量

8)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因填充墙等形成的柱净高与截面高度之比大于4的柱,全长加密箍

 

4、框架梁:

(1)纵筋

1)应满足最小配筋率:

强条

支座:

0.30和65ft/fy(二级)跨中:

0.25和55ft/fy(二级)

2)梁端截面的底面与顶面纵筋面积的比值二级时除了按计算确定外不小于0.3;强条

3)沿梁全长顶面与底面的配筋:

二级(地下室顶板除塔楼周边):

主梁采用不小于2Φ14通长面筋,且不小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

次梁一般采用直径12架立筋(架立筋加括号表示)(跨度大于等于3.0米)。

4)梁端纵筋受拉钢筋配筋率不应大于2.5%。

(2)箍筋:

1)(二级)最小直径8mm,加密区最大间距纵筋直径的8倍,梁高的1/4和100中的最小值。

强条

当梁端纵筋配筋率大于2%时,箍筋最小直径增大2mm.特别提醒300高粱箍筋加密区间距为75mm,强条

2)沿梁全长箍筋的最小面积配筋率:

0.111%(C30、Ⅲ级钢)

3)加密区箍筋肢距:

二级不宜大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

4)非加密区箍筋间距不大于加密区箍筋间距的2倍。

(3)对跨度较大(≥6.0m)且承受次梁传递荷载的主梁,应验算弹塑性下挠度和裂缝;

(4)在楼板跨度不大,配筋为构造配筋时,隔墙下可不设梁;

(5)塔楼梁端部面筋与梁中贯通面筋应分别配置、搭接处理,贯通面筋满足规范最低要求即可,不应用端部面筋拉通作贯通面筋;

(6)当梁腹板高度小于450时,不配置构造腰筋(如计算结果需要配置抗扭腰筋则属例外);高度1米以上的梁腰筋要在本图中注明,因为总说明的表格只管到1米以下的梁。

(7)主次梁相交处以加密箍为优先,吊筋设置与否应根据计算结果文件中剪力包络图为依据,如不需要,不应随意设置,以减少施工麻烦;

(8)悬挑梁箍筋全长加密;

(9)考虑给排水管道穿梁套管高度(满足管道施工厨卫间梁高度设计应综合考虑结构安全要求),考虑排烟管道穿梁预留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