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拌混凝土生产施工知识大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8148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拌混凝土生产施工知识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预拌混凝土生产施工知识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预拌混凝土生产施工知识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预拌混凝土生产施工知识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预拌混凝土生产施工知识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预拌混凝土生产施工知识大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预拌混凝土生产施工知识大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预拌混凝土生产施工知识大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预拌混凝土生产施工知识大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预拌混凝土生产施工知识大全.docx

《预拌混凝土生产施工知识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拌混凝土生产施工知识大全.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预拌混凝土生产施工知识大全.docx

预拌混凝土生产施工知识大全

预拌混凝土生产施工知识

1、普通泵送剂:

主要含减水组分,在用水量不减少的情况下增大混凝土坍落度;第二个组分是缓凝剂,使混凝土的流动性保持1~2小时不降低,以利于泵送。

此外,可能还加入一些引气剂,以提高混凝土可泵性、保水性、耐久性。

2、高强度等级泵送剂:

萘系高效减水剂用量在1.2%以上,其中硫酸钠含量在5%以下时,可配置C50~C60混凝土。

也可采用氨基磺酸盐和萘系高效减水剂复配使用。

3、减水剂:

木钙,只能用于C10~C30低强度等级混凝土。

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还采用氨基磺酸盐和萘系高效减水剂复配使用。

4、缓凝剂:

常用的有葡萄糖酸钠,掺量约为胶结料质量的0.08%;三聚磷酸钠约为0.06%~0.1%;六偏磷酸钠约为0.08%;麦芽糊精约为0.08%.

5、引气剂:

提高了混凝土流动性,并使混凝土保塑性、保水性大大提高,而且封闭的气泡切断了混凝土中流通的毛细管,提高混凝土抗渗性和耐久性。

此外,混凝土引气2%~4%,还可增大混凝土体积,减少混凝土供货量损失。

含气量不得超过体积含量的5.5%。

常用的有松香酸钠和改性松香酸盐。

木钙也会引气,但气泡质量差。

6、早强剂:

元明粉(无水硫酸钠),系白色粉末,掺量约为胶结质量的1%~2%。

此外,亚硝酸钠、三乙醇胺也可做早强剂。

7、硫化剂:

即为萘系高效减水剂。

生产技术篇

⑴、混凝土中掺入了缓凝剂,但是其缓凝时间是有限的,超过2H后,水泥开始水化,坍落度也开始下降,所以现场等待的时间不宜超过2H。

⑵、混凝土中没增加10㎏/m³水,其28天的强度将下降3.7MPa:

用加水量调节混凝土稠度,每增加1cm坍落度,强度将下降约1MPa,因此要严格控制施工现场不得往运输车中加水。

⑶、常温下混凝土初凝时间为6~8小时,手轻按混凝土表面,不粘手,混凝土表面收水,有一层发亮的薄膜时为初凝;当混凝土表面的颜色变白,手按无印,即为终凝,终凝时间约为8~10小时,夏季、冬季视气温不同,初终凝时间会缩短或延长。

⑷、目前采用的泵送剂是萘系的,其中含有百分之十几的硫酸钠,在环境温度低时会有结晶析出。

硫酸钠也是一个早强剂,掺量约为胶结质量的1%~2%时,不会对混凝土强度有害。

⑸、早强混凝土:

常温下7d约达设计强度70%,15d左右达到设计强度100%。

⑹、超早强混凝土:

常温下,7d能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

⑺、结构冷缝:

已浇筑混凝土初凝后再接着施工,接茬处会造成冷缝,影响结构的整体性和基础底板的抗渗性。

⑻、抗渗混凝土:

在混凝土中掺入膨胀剂、密实剂等,提高混凝土内部结构的密实性,减少混凝土收缩,从而提高其抗渗性的混凝土。

⑼、混凝土加入抗渗剂:

除了严格按配比生产,连续供料外,施工单位要充分重视养护这个重要的环节。

抗渗外加剂只有在潮湿的环境下才能产生膨胀,相反,如在干燥环境下其收缩甚至会比普通混凝土大,尤其是早期养护非常重要。

⑽、后浇带:

混凝土底板或墙长度超过50m,由于混凝土总收缩值较大,结构会产生裂缝。

为防止混凝土收缩开裂,每隔30~50m为一个施工段,两施工段设30~50cm间隔,这部分混凝土要待两侧混凝土浇筑后2~3个月再浇筑,其目的是让两侧混凝土收缩基本完成,这部分混凝土成为收缩后浇带。

为了防止膨胀剂增加造成混凝土强度降低,大部分情况下,后浇带混凝土强度等级需要较两侧混凝土提高一个等级。

⑾、加强带:

即将后浇带改为加强带,带宽2m左右。

带内上下钢筋网增设10%~15%配筋(宜用细螺纹筋),用筛网将加强带与两侧混凝土分开。

带内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抗渗等级按两侧混凝土各提高一级,用加强带钢筋混凝土抵抗混凝土收缩产生的应力,实现混凝土连续施工。

⑿、C45~C60混凝土对原材料有何要求:

原则上采用PO42.5水泥配置,其C3A含量宜小于8%,根据作者经验,C45~C50混凝土采用的水泥28d强度宜在48MPa以上;C55~C60混凝土采用的水泥28d强度宜在50MPa以上。

且应选择流动性好的水泥。

粗骨料宜采用5~25mm连续级配石灰石岩

⒀、怎样配制高性能混凝土:

1、采用优质高效减水剂,以提高混凝土工作性能,降低水胶比,减少混凝土收缩。

2、混凝土引入体积含量3%~4%优质气泡,以提高混凝土工作性能和耐久性。

3、混凝土中掺入优质矿物细掺合料,以提高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密实性;4、不能过分提高胶结料用量,以保证混凝土体积稳定性。

配置C50、C60混凝土水泥量不宜大于450kg/m³,水泥与掺合料的胶结材料总量不宜大于550kg/m³;配置c70、c80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宜大于500kg/m³,水泥与掺合料的胶结材料总量不宜大于600kg/m³。

5、合理调整粗骨料用量和砂率,减少砂石混合空隙率,实现低水胶比下良好的和易性。

⒁、为什么要限制水泥和胶结料用量:

因为混凝土浆体的密实性通常要低于粗骨料,减少单方混凝土中胶结材料用量有利于降低混凝土的渗透性,并能减少混凝土的收缩,所以必须有胶结材料最高用量的限制。

⒂、为什么高性能混凝土要控制水胶比≤0.38?

大量实验和混凝土微观结构分析证明,当混凝土水胶比>0.38时,水泥全部水化后,水泥石中有水泥凝胶、凝胶水、毛细水和空隙,而毛细水在混凝土中是可以扩散渗透的,这就降低了混凝土抗渗性、耐久性。

⒃、为什么高性能混凝土中必须掺加超细矿粉和掺合料?

岩相分析证明,超细粉掺入混凝土中水泥石结构孔隙率低,同时还改善骨料和水泥石的界面结构,这对混凝土强度、抗渗性、耐久性都是有利的。

⒄、清水混凝土:

混凝土成型拆模后,其表面不再做任何外部抹灰装饰等,而以混凝土自身外表面为饰面的混凝土称为清水混凝土。

18、什么情况下用自密实混凝土?

钢筋密集的混凝土结构,薄壁结构,内部结构复杂、难以振动成型的结构,对环境有严格要求的工程,均可采用自密实混凝土。

19、耐热混凝土:

在200~1300℃高温长期作用下,仍能保持混凝土原有物理、力学性能,并有良好耐急冷急热性,在高温下干缩变形小的混凝土称为耐热混凝土。

20、耐火混凝土:

能承受高于1300℃高温,各种性能可满足上述耐热混凝土要求的称为耐火混凝土。

21、抗冻混凝土和防冻混凝土的区别:

前者指工作环境要求混凝土具有承受反复冻融而不被破坏的功能;后者是指混凝土在冬期施工过程中要承受当时环境负温,将来环境温度上升至正温后强度基本不受损失的混凝土。

22、什么是预应力结构?

在混凝土结构成型并达到设计强度后,承受外力前,先对其受拉部位施压一定值的预压应力,以提高混凝土抵抗变形和抗裂能力的结构。

23、混凝土试件的含水率对抗压强度值有何影响:

冯乃谦教授的实验数据表明,抗压强度40MPa及其以下的混凝土,试件每增加1%含水率,抗压强度降低20%。

质量及病害篇

1、什么是混凝土的可泵性?

混凝土拌合物在泵送过程中,克服与管道间产生的摩擦阻力的能力,成为可泵性,它可用拌合物泌水性和坍落度值来衡量。

2、什么是混凝土的离析性?

由于组成材料自身的密度和颗粒大小不同,在重力和外力的作用下,各组分有相互分离的自动倾向。

3、什么是混凝土的粘聚性?

混凝土各组分能粘聚在一起,抵抗其分离的能力。

4、什么是混凝土的泌水性?

混凝土拌合物具有粘聚性和离析性双重性。

当离析性大于粘聚性时。

混凝土中密度最小的水就会自动分离出来,漂浮在混凝土表面,产生泌水,当泌水量大到一定程度时,粗骨料、细骨料、胶结料、水依次从下而上分离出来,形成离析混凝土。

5、那些原因会造成混凝土离析?

主要原因:

⑴水胶比过大

⑵粗骨料粒径过大,级配不好,混凝土拌合物稍一静止,过重的大颗粒粗骨料立即下沉,造成混凝土离析。

⑶外加剂掺量过大,造成药物离析,混凝土表面泛着一层黄色水层。

6、使用离析混凝土会造成什么后果?

⑴严重离析的混凝土在泵送过程中会堵塞泵管,尤其是在泵管弯道处,无粘聚性的混凝土粗骨料聚集在该处,胶结料随水流下,造成堵泵甚至爆管,不仅影响施工进度,还会造成安全事故。

⑵离析混凝土泵入结构会造成墙、柱结构分层,严重时柱、墙上部很大范围内无粗骨料,必须拆除返工。

⑶离析混凝土会造成梁板结构表面开裂。

7、混凝土刚搅拌出来和易性合格,运到工地上却大量泌水,是什么原因?

⑴可能是砂率偏低,或砂含石率高、砂中0.315mm以下含量不足15%。

⑵外加剂中缓凝组分过多。

⑶水泥含碱量过低,掺合料泌水率大(矿渣较粗时泌水);

⑷高浓型萘系减水剂高掺量、氨基磺酸盐和聚羧酸高效减水剂配置的混凝土,大多数都有运输后坍落度增大的现象,如出厂坍落度以到极限,到现场可能会滞后泌水。

⑸有的水泥厂生产时采用细度达4000cm²/g以上的矿渣粉,达到规定的水泥强度值时,矿渣掺量较高,导致使用这种水泥配制的混凝土易泌水。

⑹采用上述易泌水的水泥,又在混凝土中掺矿渣粉。

8、是不是混凝土坍落度越大越好泵送?

应根据浇筑混凝土的高度和结构部位来确定混凝土坍落度,泵送高度越高、结构配筋越密、结构断面尺寸越小,坍落度需适当加大些。

但是坍落度过大,混凝土易离析,反而泵送困难,这一点应向客户耐心解释,以防施工人员无限度地要求加大坍落度,造成质量问题。

9、什么情况下会造成混凝土缓凝?

初春、初冬季节,环境温度比较低,泵送剂中缓凝组分过多,虽保塑性较好,但很容易造成混凝土缓凝,尤其在采用糖类缓凝剂时,混凝土成型后几十个小时不硬化,表面一层硬壳,硬物触及内部很软,楼板上人踩踏有很深脚印,并伴随裂纹产生。

墙柱拆模后表面混凝土会被粘连下来。

10、混凝土缓凝会不会影响最终强度?

一般情况下,缓凝时间不大于48小时,混凝土后期强度不仅不受影响,可能会更高,仅对施工进度稍有影响。

但当采用木钙型泵送剂,则由于木钙会引气,木钙掺量高时,混凝土不仅缓凝,后期强度也会受很大影响,甚至造成混凝土报废。

11、梁板结构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开裂?

①暴晒、大风时梁板结构裸露表面水分急剧蒸发,加大混凝土表面干燥收缩,混凝土表面与内部干缩不一致,容易造成表面开裂。

②混凝土配合比砂率过大也容易开裂。

③砂子过细、含泥量大,会造成梁板结构开裂。

④水胶比过大,混凝土坍落度大,梁板结构容易开裂。

⑤工地未进行二次抹压

⑥工地未适时养护

⑦钢筋或预埋管线保护层过小。

12、裂纹产生后对承载力有何影响?

根据我国混凝土专家王铁梦先生的大量工程调查证明,裂纹宽度与钢筋锈蚀没有直接关系,一般室内结构横向裂纹不会导致钢筋锈蚀,潮湿环境中的裂纹也只能产生局部锈蚀,锈蚀程度不大。

因此,结构承载力几乎不受影响,但长期存在裂纹会影响结构耐久性,所以必须将裂纹封闭处理。

13、混凝土结构对裂缝宽度有何限制?

混凝土裂缝为混凝土病害的主要表现之一,几乎所有的混凝土工程都有不同程度的裂纹,只不过裂缝的多少、长度、宽度不同而已。

混凝土结构的裂纹是不可避免的。

裂缝是一种人们可以接受的材料特征,也就是说混凝土有裂缝是绝对的,无裂缝是相对的。

科学的要求应是将其有害程度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室内一般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最大允许宽度为0.3m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0.2mm,露天或处潮湿环境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允许最大裂缝宽度值为0.2mm。

14、怎样防止梁板结构混凝土结构开裂?

⑴、首先,混凝土生产企业要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砂子不可过细,砂石含泥量不可超标。

⑵、配合比实施时要严格控制水胶比,特别是最容易开裂的梁板结构,要满足泵送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砂率和坍落度。

⑶、必须对混凝土进行二次以上抹压,尤其是在终凝前用木抹子将混凝土裂缝消除。

⑷、要高度重视混凝土早期养护,混凝土初凝就要洒水养护。

终凝后表面宜用水膜养护24h,之后保持湿养护7d。

15、地下室产生裂纹对渗漏有多大影响?

地下室由于混凝土产生裂纹会造成渗漏,这种渗漏与裂纹宽度有关,还与时间有关。

据资料介绍,一条宽度为0.12mm的裂纹,初始漏水量500Ml/h,一年后只有4Ml/h,这说明裂缝有自愈现象和自封现象,0.1~0.2mm的裂缝可逐渐自封。

16、有的梁拆模后出现枣核状裂纹是怎么回事?

钢筋混凝土梁在其受拉和受压钢筋的中部,拆模后常在梁中部出现裂纹,裂纹中间宽两端窄,呈枣核状,一般裂纹不延伸至梁上下表面。

产生的原因是,梁上下部因钢筋约束混凝土收缩变形,而中部配筋少,约束力差,收缩大,便形成枣核状裂纹,这可以通过增设构造筋解决。

17、地面施工常会出现裂纹是什么原因?

地面混凝土是一个比较“娇气”的混凝土,稍不注意就会产生裂纹。

产生裂纹的原因可能有:

⑴、地面面积比较大,某一方向可能超长(30m以上)。

⑵、地基可能夯压不实,产生沉裂。

⑶、施工单位一般易对地面施工重视不够,未及时抹压、养护、覆盖。

⑷、部分搅拌站未认识地面混凝土易开裂这一特点,对砂石质量、出厂坍落度控制不严,未及时调整砂率。

18、怎样防止地面裂缝?

首先,对长度超过30m的地面须设分割条,分割间距宜6m×6m,让混凝土收缩裂缝在分割条处有规则形成。

其次,是严格控制砂石质量,含泥量大、砂子细会导致混凝土收缩加大,产生裂缝。

配合比执行要严格,降低水胶比和砂率,地面混凝土自卸较多,宜将砂率降至36%左右。

施工单位要适时抹压,有饰面层的地面尽量用木抹子搓毛,让表面粗糙一些。

作者不建议用圆盘磨光机抛光混凝土表面,这样,面层水泥浆多、石子少,会降低表面混凝土抗裂能力。

地面混凝土宜采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湿养护,这对防止裂纹产生很有效。

19、梁板柱同时浇筑的工程,有时会在柱上部、柱与板交界处出现水平裂纹,是什么原因?

由于柱高一般在3m以上,混凝土浇筑后会有较大的沉降收缩,尤其当坍落度大时,容易在柱与板底交界处出现水平裂纹。

为防止这种裂纹,应控制混凝土坍落度不要过大、柱子分层浇振、柱浇筑完毕后复振一次,停歇0.5h后再浇筑梁板结构。

20、有时地面硬化后,表面出现形状不规则的指甲盖大小裂纹,是怎么回事?

这是由于砂石中含有泥块,这些泥块较轻,混凝土振捣后,浮在表面的泥块干燥后与混凝土分离,形成指甲盖搬大小裂纹,用硬物可将泥块挖出,混凝土表面形成凹坑。

21、地面起砂是怎么造成的?

地面混凝土浇筑后,表面未及时覆盖、养护;未做好成品保护,早上人或车辆加荷,当混凝土强度未上来时,面层已被破坏,就会起砂,面层无强度。

22、什么是地面起灰?

因为混凝土中含有矿渣粉、粉煤灰等掺合料,这些材料很轻,当用铁抹子压光时,必然会使混凝土中轻质掺合料拍打上浮,这些材料不能混合在混凝土中,参加二次水化,也就没有强度,表面干燥后会脱离混凝土而成飞灰。

23、有的工程在进行装修时,发现梁板结构底部混凝土强度极低,一刮腻子“刷刷”往下掉砂子,是怎么回事?

这是由于泵送混凝土前常用水和砂浆润管,先与水接触的砂浆已被水冲洗,砂表面几乎没有具有强度的水泥浆,这种稀砂浆必须排放在模板外,一旦排在模板内,会造成结构底部是无强度的砂子,自然刮腻子时会掉下来。

24、有的工程浇筑墙、柱时,开始浇筑部分混凝土中石子较少,是什么原因?

这种现象多发生在开泵润管采用“背砂浆”法,即砂浆卸在混凝土运输车上部,罐车在运输过程中,为防止砂浆混入混凝土中,罐体不能转动,经较长距离的运输颠簸,混凝土已出现分层现象,砂浆卸出后,运输车的罐体未经充分转动,就将混凝土卸入泵斗中,这样先卸出的混凝土必然含石量低,造成混凝土骨料分布不均。

为防止上述现象,要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现在市场上出现的“润管剂”采用后,可淘汰“背浆法”即可消除此种通病。

25、为什么早强、超早强混凝土易开裂?

早强、超早强混凝土由于使用早强剂、早强水泥,而且水泥用量高,其强度增长速度快、混凝土收缩也就大,很容易开裂。

为此,早强、超早强混凝土要加强早期湿养护。

26、什么是混凝土碳化?

混凝土水化过程中,产生Ca(OH)2,使混凝土呈碱性。

当混凝土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Ca(OH)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碳酸钙,混凝土表面碱性渐渐失去,这种现象成为碳化。

27、怎样减小碳化层?

搅拌站宜采用引气型泵送剂,严格控制水胶比和坍落度;施工单位必须拆模后及时将柱等主要受力构件用塑料包裹,剪力墙宜涂刷养护剂或挂麻袋、草帘子,浇水养护,碳化会明显降低。

28、碳化对混凝土耐久性有何影响?

由于碳化作用是混凝土内部碱度降低,当碳化达到混凝土中钢筋附近时,钢筋会因钝化膜破坏而收到腐蚀,在水分适度时,碳化深度大时,钢筋开始腐蚀,混凝土耐久性下降。

29、冬期施工采用复合早强防冻剂,混凝土配合比也为发现问题,工地也覆盖了,混凝土未受冻,但检测后期混凝土强度不合格,可能是什么原因?

检测一下是否外加剂使用不当,早强剂、防冻剂不是加的越多越好,如三乙醇胺超过胶结材料质量的0.05%或亚硝酸钠掺量大于4%时,混凝土后期强度会受到严重影响。

30、早强混凝土拆模后,发现黄色粉团,用水冲洗后,混凝土内形成一个孔洞,是什么造成的?

硫酸钠是常用的一种早强剂,在空气中受潮会形成难以敲碎的硬块,搅入混凝土中形成粉团。

31、某公司采用普泵配制C40及其以下混凝土,检测混凝土强度时发现C40混凝土强度仍然偏低,有的甚至比C30还低,这是什么原因?

这就要检查一下普泵中掺多少引气剂,采用什么样的引气剂,如引入的气泡大而多,则C40混凝土会因为泵送剂用量高而引入过多气泡,观测试件表面也会看到很多气泡,则其强度必然低。

混凝土含气量一般在3.5%(体积分数)左右,含气量每增加1%,强度会下降3%~5%,此时要尽快与外加剂生产厂联系,查明原因,尽快更换引气剂品种或调整引气剂用量。

32、某地面混凝土工程,浇筑后第三天早上,发现地面中部出现十字交叉不规则裂纹,是何原因?

经检查配合比适宜,施工时已抹压,当日晚18时施工完地面,但表面未覆盖,晚19时至次日凌晨5时陆续下小雨,深秋季节,混凝土初凝前被雨浇,表面水灰比增大,次日风吹日晒后。

伴随表面水分蒸发,混凝土产生较大干缩,混凝土底,面又较长,施工时未设分割条,造成地面中部开裂。

 

冬期施工篇

1、什么条件下混凝土进入冬期施工?

连续5d环境平均气温稳定低于+5℃,混凝土工程即进入冬期施工。

2、搅拌站用水多少摄氏度为好?

直接与水泥接触的水温度不超过60℃.如外购水超过60℃,可用热水先搅拌砂石,或适当加入冷水调整水温,搅拌站地下水一般为9~10℃.

3、防冻剂都有那些类型?

⑴氯盐型(仅可用于无钢筋素混凝土工程)

⑵氯盐阻锈型,由氯盐与阻锈剂复合而成

⑶无氯盐类,如亚硝酸钙、亚硝酸钠、硝酸钙等。

⑷冰晶干扰型,如乙二醇、乙醇胺、甲醇等。

4、为什么混凝土冬期施工掺加防冻剂后,有时开春还发现楼板受冻?

混凝土冬期施工虽已掺加防冻剂,但往往工地上误认为掺加防冻剂就万事大吉了,未及时覆盖保温材料进行预养,使散热面很大的楼板混凝土在负温环境下很快冷却,致使混凝土在未达到抗冻临界强度时液相已达到冰点而受冻,据资料介绍,混凝土成型后立即受冻,其强度损失率高达30%~70%

5、什么是混凝土冬期施工预养?

混凝土冬期生产时原材料加热以及水泥水化放热,这两部分热量需要浇筑后通过很好保温覆盖使之保持一定时间,以便混凝土在这段时间内出正温,进行水化反应,强度增长,这段时间成为预养。

混凝土预养十分重要,例如水胶比0.5的混凝土预养18h后再受冻,后期强度损伤不大。

6、冬期施工时工地已将钢筋绑扎完毕,夜间突然下雪,梁板结构模板中落入很多积雪怎么办?

如积雪未融化,则可用热风机将积雪吹融,楼板底部临时开孔排水。

千万不能用蒸汽融雪,因为蒸汽中大量水蒸气在寒冷的环境下冷却下会在钢筋表面形成一层薄冰层,这层冰会大大消弱钢筋和混凝土间握裹力。

为此,施工现场冬期施工除了要准备保温材料外,还要准备一些覆盖材料,梁板结构绑扎后、浇筑混凝土前要覆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