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申请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8672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申请报告.docx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申请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申请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申请报告.docx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申请报告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申请报告

(最新版)

 

编制人:

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

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

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

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

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报告范文、工作总结、文秘知识、条据书信、行政公文、活动报告、党团范文、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tips:

Thisdocumentiscarefullycompiledbythisshop.Ihopethatafterdownloadingit,itcanhelpyousolvepracticalproblems.Thedocumentcanbecustomizedandmodifiedafterdownloading,pleaseadjustanduseitaccordingtoactualneeds,thankyou!

  Inaddition,thisshopprovidesyouwithvarioustypesofpracticalsampleessays,suchasreportsampleessays,worksummary,secretarialknowledge,articleletters,administrativeofficialdocuments,activityreports,partygroupsampleessays,othersampleessays,etc.Iwanttounderstandtheformatandwritingofdifferentsampleessays.staytuned!

正文内容

  农业综合开发专项项目申报指南

  20XX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安排的总体思路是: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及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若干意见》(国办发〔20XX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着力提升农作物种子生产和加工能力,不断提高种子企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用种安全,20XX年重点加强水稻、玉米、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良种繁育及加工基地建设,兼顾棉花、油料等经济作物,根据制种优势区域布局,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全面推进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的种子生产基地建设。

项目重点布局四川、甘肃、海南、新疆(含兵团)、黑龙江、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辽宁、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

  2.申报单位条件

  

(1)申报单位。

申报单位须为注册资金3000万元以上的种子企业。

农业部发证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优先支持。

项目建设实行属地化管理,所申报项目的承担单位可不限于本省种子企业。

20XX年承担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和农业部种子工程项目尚未竣工验收的单位不能申报。

  

(2)品种条件。

繁育推广主要农作物的,应有由企业申请的1个以上通过国家级审定的品种,或者5个以上通过省级审定的品种。

  (3)人员条件。

具有专职从事科研育种的中级以上(或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研究人员5名以上,经营主要农作物种子的高级研究人员(或相关专业硕士以上学历)1名以上。

具有专业的种子生产、加工、贮藏技术人员和种子检验人员(涵盖扦样、室内检验、田间检验类别)各5名以上。

  (4)设施设备条件。

  检验设施设备。

具备固定的检验场所,面积20XX年)面积100亩以上。

  申报单位资产、财务状况良好,上年度净资产不低于所申请中央财政资金规模的3倍,资产负债率低于65%。

有健全的售后服务体系,经营场所500平方米以上。

  (5)基地条件。

有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10000亩以上(水稻种子生产基地面积5000亩以上)。

繁育基地要符合《植物检疫条例》的有关规定,达到国家或行业种子生产技术规程的要求。

申报企业应与当地制种农户签订5年以上的制种合同或土地流转合同。

  3.建设内容

  

(1)土建工程:

挂藏室、考种室、实验室、检测室、网室、种子加工车间、种子库房、农机具房、晒场等土建工程及相关的附属配套设施。

  

(2)田间工程:

田间灌溉排水渠系、水工建筑物、水源工程、农田整治、地力建设、林网、田间道路及各种圃等建设,包括配套辅助设施。

  (3)仪器设备:

常规种子质量检测仪器、配套种子加工设备和农机具、灌溉设备、必要的育种仪器设备等。

不允许购置其他非种子生产仪器设备及车辆、通用办公设备等。

  具体建设内容参见20XX年度该专项任务与投资计划表和仪器设备指导清单。

各类费用比例上限见附表1。

  项目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选择上述建设内容。

每个项目申请中央财政资金规模控制在500万元以内,地方财政配套比例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的通知》(财发〔20XX年度财务报表(须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财务报表附注)及审计报告。

  (5)项目申报单位企业所得税税收缴款书或免税证明复印件。

  (6)项目申报单位开户银行出具的存款证明、资信等级证书(未申请过银行贷款的企业不需提供),以及项目单位自筹资金承诺函。

  (7)项目建设需占用土地的土地使用证明或协议复印件(永久性建筑设施用地需提供国土部门发放的土地使用权证书),与农户签订的土地租赁合同、委托制种合同等复印件。

  (8)项目申报单位自身研发技术力量说明或技术依托单位的基本情况及合作协议书复印件。

  (9)省级种子管理部门出具的种子企业行业评价和推荐证明;近三年未出现假劣种子事故等方面的证明材料。

  (10)项目申报单位现有在全国分作物、分县良种繁育基地布局表(提供分作物、分县基地面积数),现有种子加工能力布局说明(说明分作物、具体到县的年加工能力水平)及仪器设备清单(需注明具体规格、数量、单价等);现有试验用地的土地使用证明或协议复印件。

  (11)项目建设地点的规划设计平面图,单项工程设计平面图等。

  (12)20XX年承担农业综合开发及农业部种子工程项目的,须提供该项目的竣工验收报告,并附项目建设田间工程完成情况平面图。

  5.其他要求

  20XX年良种繁育及加工基地项目继续试行专家评审+集中答辩方式,申报项目单位请提前做好有关项目答辩准备。

答辩具体要求另行通知。

  

(二)原原种扩繁基地项目

  1.申报品种及区域重点

  根据20XX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要求,20XX年重点支持优势农产品区域内的优质水稻、专用小麦、优质高产专用玉米、高油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新品种的原原种、原种扩繁;兼顾其它地区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的棉花、双低油菜、花生、薯类、小杂粮等农作物,及牧草种子原原种、原种扩繁。

  重点区域包括:

东北优质粳稻、高产玉米、高油大豆优势区域;黄淮海饲用玉米和强筋小麦优势区域;长江流域、东北平原及东南沿海等水稻优势区域;长江中下游弱筋小麦、双低油菜优势区域;同时,适当兼顾北方棉花、小杂粮及牧草种子等优势区域。

  2.申报单位条件

  

(1)原则为地级以上的农业科研单位,或具备农作物科研育种能力的其他农业事业单位和涉农企业。

国家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依托单位同等条件下优先扶持。

  

(2)申报的拟繁育推广新品种须为20XX年(含)以后通过国家级或省级农作物(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申报单位拥有拟繁育推广新品种的自主知识产权和相应后续品种的繁育与开发能力,并能提供相应的技术操作规程。

  (3)具有一定的扩繁基础条件、较强的育种能力和技术力量以及相应的自筹资金配套能力。

  (4)项目申报单位为企业的,注册资金须在500万元以上。

具有较高资信等级和较强自筹资金配套能力,资产结构和经营状况良好,上年度净资产不低于所申请中央财政资金规模的3倍,资产负债率低于65%。

近两年内未发生假劣种子和质量事故等案件。

  (5)永久性建筑物用地须为自有土地,良种扩繁基地可为租赁或承包土地,租赁或承包合同剩余期限不少于20XX年。

  3.建设内容和投资控制规模

  主要建设内容为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仪器设备的购置,具体包括:

原原种、原种扩繁及良种加工必备的仓库、晒场、温室、网室、质检挂藏工作室、加工厂房等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排灌渠系、田间道路、土地平整、土壤改良、机井等田间工程建设;输变电线路、电增容设备、围墙等生产性辅助设施建设;灌溉、质检、加工、制冷等方面的仪器设备以及相应农机具的购置等。

其中用于土地平整和土壤改良的投资总额应控制在财政资金总额的10%以内。

水稻原原种扩繁基地建设项目原则上不安排土地平整和土壤改良。

  具体建设内容参见20XX年度该专项任务与投资计划表和仪器设备指导清单。

各类费用比例上限见附表1。

  每个项目申请中央财政资金规模为120XX年度财务报表、项目申报单位开户银行出具的存款证明及资信等级证书复印件。

  

(2)企业申报项目的,需提供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经中介机构审计的项目申报单位上一年度财务报表(须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财务报表附注)及审计报告,企业所得税税收缴款书或免税证明复印件;企业开户银行出具的存款证明及A级(含)以上资信等级证书(未申请过银行贷款的企业不需提供)。

  (3)项目拟扩繁新品种的国家级或省级审定证书彩色复印件、品种知识产权转让协议复印件。

  (4)项目申报单位现有实验室、基地、加工、储备设施情况及仪器设备清单(需注明具体规格、数量、单价等),现有试验用地土地使用证明或协议复印件。

  (5)项目建设所占用土地的国有土地使用证或有关部门证明,土地租赁、承包协议复印件。

  (6)可研报告须附原原种、原种生产基地现状平面图,原原种、原种扩繁基地建设规划布局图,单项工程设计平面图、剖面图等,并标明比例尺。

  (三)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项目

  1.申报区域

  根据《全国优势农产品马铃薯区域布局规划(20XX年)》和我国马铃薯种薯生产实际需要,拟在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含兵团)等省(区、市)开展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建设。

  2.建设方向与重点

  优先选择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优势区域进行项目建设。

项目资金重点用于脱毒原种薯田间扩繁和储藏基础设施建设,根据需要也可适当补充完善部分微型薯(原原种)和良种薯生产所需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3.申报单位条件

  

(1)项目申报单位为具备较强种薯生产经营能力及相关配套设施条件的种子企业及农业事业单位(种子管理部门除外),承担国家马铃薯原种补贴的单位、具有品种选育能力的种薯生产企业、省级(含)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扶持。

  

(2)项目申报单位须具备较强的技术力量,引进繁育的马铃薯品种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产优质高抗专用品种,并能组装集成推广节本高效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机械化生产等关键技术,充分发挥脱毒种薯的增产潜力。

  (3)项目申报单位须具备较完善的种薯标准化生产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

种薯生产工艺流程科学合理、种薯基地管理规范,能够执行国家脱毒种薯标准,实行各级次种薯扩繁面积配套的专业化和标准化生产,推行不同级别的种薯标识制度。

  (4)项目申报单位须拥有稳定的种薯生产基地。

原则上原种薯繁育现有规模不低于20XX年。

  (6)项目申报单位为企业的,应具有较高资信等级和较强自筹资金配套能力,资产结构和经营状况良好,上年度净资产不低于所申请中央财政资金规模,资产负债率低于65%。

近两年内未发生假劣种子和质量事故案件。

  4.建设内容和投资控制规模

  土建工程:

主要建设种薯储藏库(窖)、温网室(棚)及配套设施等;田间工程:

主要建设种薯繁育田的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田间灌溉排水渠系、田间道路及辅助设施等;仪器设备:

主要购置质量检验、病毒检测等仪器、移动式灌溉设备、农机具、货运运输车(限购1辆)等。

其中用于土地平整和土壤改良的投资总额应控制在财政资金总额的10%以内。

  具体建设内容参见20XX年度该专项任务与投资计划表和仪器设备指导清单。

各类费用比例上限见附表1。

  项目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选择项目建设内容。

每个项目申请中央财政资金规模应控制在300万元以内,地方财政配套比例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的通知》(财发〔20XX年来主要成果等基本情况材料。

  (4)经中介机构审计或上级主管部门审核盖章的项目申报单位上一年度财务报表(须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财务报表附注)及审计报告。

  (5)项目申报单位开户银行出具的存款证明和项目单位自筹资金承诺函。

  (6)项目建设需占用土地的土地使用证明或协议复印件。

  (7)项目申报单位现有种薯生产基地的土地使用证明或协议复印件。

  (8)项目申报单位现有实验室、加工、储备设施情况及仪器设备清单(需注明具体规格、数量、单价等)。

  (9)项目建设地点的规划设计平面图,单项工程设计平面图等。

  (10)省级种子管理部门出具的近两年未出现假劣种子事故等方面的证明材料;如为省级(含)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还须提供认定文件复印件。

  (11)续建项目须提供上一期项目的竣工验收报告,并附上一期项目建设田间工程完成情况平面图。

  (四)牧草种子繁育基地项目

  1.申报品种及区域重点

  

(1)拟繁育的品种须符合种草养畜和生态建设需要,市场前景良好。

  

(2)拟繁育的品种须已经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3)须在拟繁育品种的制种优势区内进行基地建设。

  (4)每个项目原则上只可繁育一个品种,并需在项目名称上体现。

  (5)根据扶持发展苜蓿产业的需要,对申报苜蓿种子繁育基地项目同等条件下优先扶持。

  2.申报单位条件

  

(1)须为专门从事牧草种子繁育营销的企业,并具有较强的草种育繁推技术力量;20XX年12月31日之前注册成立,注册资本20XX年赢利,需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加工能力的续建项目同等条件下优先扶持。

  (3)须拥有拟繁育推广品种的自主知识产权或生产经营权。

  (4)有育种科研力量或技术依托单位。

  (5)有相应的新品种开发潜力或品种资源保护与利用能力。

  (6)资产结构及经营状况良好,具有较高资信等级和较强的自筹资金配套能力。

上年度净资产不低于所申请中央财政资金规模,资产负债率低于65%。

  (7)永久性建筑物用地须为自有土地,良种扩繁基地可为租赁或承包土地,租赁或承包合同剩余期限不少于20XX年。

  (8)申报项目企业必须依托有一定技术及推广力量的机构利用部分项目资金(控制在项目财政资金总额的8%以内)开展技术推广、技术培训、品种改良等公益性服务。

  3.建设内容和投资控制规模

  主要建设内容为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仪器设备的购置,具体包括:

草种扩繁及加工必备的仓库、晒场、温室、网室、质检工作室、加工厂房等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平整、土壤改良、排灌渠系、田间道路、机井等田间工程建设;输变电线路、电增容设备、围墙等生产性辅助设施建设;灌溉、质检、加工、制冷等方面的仪器设备以及相应农机具的购置等。

其中用于土地平整和土壤改良的投资总额应控制在财政资金总额的10%以内。

  具体建设内容参见20XX年度该专项任务与投资计划表和仪器设备指导清单。

各类费用比例上限见附表1。

  每个项目申请中央财政资金规模应控制在300万元以内。

地方财政配套比例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的通知》(财发〔20XX年度财务报表(须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财务报表附注)及审计报告;项目申报单位企业所得税税收缴款书或免税证明复印件;项目申报单位开户银行出具的存款证明和资信等级证书,以及项目单位自筹资金承诺函。

  (3)省级以上草原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草种经营许可证和草种生产许可证复印件;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品种鉴定证书或有效授权协议复印件。

  (4)项目申报单位现有基地、加工储备设施情况及仪器设备清单(须注明具体规格、数量、单价等);现有试验用地及草种生产基地的土地使用证明或协议复印件;技术依托单位的基本情况及双方签订的正式协议书复印件或企业自身研发力量情况说明。

  (5)项目建设需占用土地的土地使用证明或协议复印件;项目建设地点的规划设计平面图,单项工程设计平面图等。

  (五)园艺类良种繁育及生产示范基地项目

  1.申报品种及区域重点

  重点扶持位于优势区域(或重点区域)的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花卉、蚕桑、中药材、麻类、热带作物等园艺产品的良种(种苗)繁育基地、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项目。

其中蚕种场改造项目以江苏、浙江、江西、山东、湖北、广东、云南等省为重点;茶树良种苗木场建设项目以浙江、安徽、福建、湖南、广西、四川等省(区)为重点。

  2.申报条件

  

(1)项目建设地点须选在该作物的优势区域、主产区或出口区域内,相关的基础设施(交通运输、通讯供水、供电等)较完善,自然环境良好。

  

(2)项目选择的品种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特色优势和出口优势,发展空间较大,对有自主品种权和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项目优先扶持。

  (3)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且辐射带动能力强,促进周边群众增收作用显著。

  (4)除蚕种场以外,其他项目申报单位须为20XX年12月31日之前认定的地市级(含)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同等条件下优先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场和直属垦区农场申报条件参照执行。

  企业申报须符合以下条件:

地市级(含)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资产结构及经营状况良好,具有A级(含)以上资信等级(未申请过银行贷款的企业除外)和较强的资金筹措能力,上年度净资产不低于所申请财政补助资金总额的3倍,资产负债率低于65%。

申报项目企业必须依托有一定技术及推广力量的机构利用部分项目资金(控制在项目财政资金总额的8%以内)开展技术推广、技术培训、品种改良等公益性服务,带动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申报须符合以下条件:

经县级以上有关部门登记注册满3年以上或者在当地县级工商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登记,取得《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营业执照》;成员人数100个以上,其中农民成员达到80%以上;所从事的产业应当符合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已经带动形成了当地主导产业;有规范的章程、健全的组织机构、完善的财务管理等制度;有独立的银行账户和会计账簿,建立了成员账户;可分配盈余按交易量(额)比例返还给成员的比例达到60%以上;依法登记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运行应符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有关规定;与成员在市场信息、业务培训、技术指导和产品营销等方面具有稳定的服务关系,实现了统一农业投入品的采购和供应,统一生产质量安全标准和技术培训,统一品牌、包装和销售,统一产品和基地认证认定等“四统一”服务;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标志或地理标识认证,获得中国农业名牌等知名商标品牌称号,以及产品出口获得外汇收入的,予以优先考虑。

  (5)项目申报单位现有基地至少达到以下规模:

蔬菜集约化育苗基地50亩,水果、茶叶良种苗木繁育基地300亩;蔬菜、茶叶、花卉标准化生产基地500亩,水果标准化生产基地1000亩。

  (6)永久性建筑物用地须为自有土地,良种扩繁及生产示范基地可为租赁或承包土地,租赁或承包合同剩余期限不少于20XX年。

  (7)农业部公布的标准园创建单位以及建设地点位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省部共建示范村”所在县、并对“示范村”有直接带动作用的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扶持。

  3.建设内容和投资控制规模

  主要建设内容为原种圃(包括母本园、采穗增殖圃)、苗圃、种苗繁育基地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仪器设备的购置,具体包括:

温室大棚、处理车间、储藏库(室)、组培室、检验室等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排灌渠系、田间道路、土地平整、机井、蓄水池、积粪池等田间工程建设;输变电线路、电增容设备、围墙等生产性辅助设施建设;灌溉、育苗(种)、温控、检验等方面的仪器设备以及相应农机具的购置等。

其中用于土地平整和土壤改良的投资总额应控制在财政资金总额的30%以内,并从自筹资金中列支。

  具体建设内容参见20XX年度该专项任务与投资计划表和仪器设备指导清单。

各类费用比例上限见附表1。

  每个项目申请中央财政资金规模应控制在150万元以内。

地方财政配套比例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的通知》(财发〔20XX年度财务报表(须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财务报表附注)及审计报告;项目申报单位企业所得税税收缴款书或免税证明复印件;开户银行出具的存款证明、资信等级证书以及自筹资金承诺函;种子种苗生产许可证、种子种苗经营许可证复印件,如申请无公害或有机产品良种繁育、生产基地的项目,还须附送有关部门颁发的认证书复印件;技术依托单位的基本情况及双方签订的正式协议书复印件或企业自身技术力量情况说明;现有良种繁育基地、试验示范用地及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土地使用证明或协议复印件;项目建设需占用土地的土地使用证明或协议复印件;建设地点规划设计平面图,单项工程设计平面图等。

  

(2)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申报须提供:

营业执照(注册登记证书)及组织机构代码证;章程;各项管理制度(包括财务管理制度);经中介机构审计的上一年度财务报表(须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财务报表附注)及审计报告;开户银行出具的存款证明以及自筹资金承诺函;现有良种繁育基地、试验示范用地及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土地使用证明或协议复印件;项目建设需占用土地的土地使用证明或协议复印件;建设地点规划设计平面图,单项工程设计平面图等;技术依托单位的基本情况及双方签订的正式协议书复印件或企业自身技术力量情况说明;获得的名特优产品证书,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或相应生产基地认证证书,地理标识认证证书,中国农业名牌等知名商标品牌证书,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的产品注册商标证书复印件;获得的省、市级示范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表彰的相关文件。

  二、优势特色示范专项

  

(一)畜禽良种繁育项目

  1.申报品种及区域重点

  扶持国家级和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目录中畜禽品种的开发利用,以开发促保护,其中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138个畜禽品种优先。

  2.申报条件

  

(1)以完善畜禽良种扩繁体系为主,重点扶持已有基础的扩建或续建项目。

  

(2)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且辐射带动能力强,促进周边群众增收作用显著。

  (3)项目申报单位须为20XX年12月31日之前注册成立且注册资本在300万元(含)以上,并从事国家级和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目录中畜禽品种经营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或具有一定自筹资金能力的事业单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场申报条件参照执行。

  (4)项目申报单位资产结构及经营状况良好,具有较强的资金筹措能力。

上年度净资产不低于所申请财政补助资金总额的3倍,资产负债率低于65%。

  (5)永久性建筑物用地须为自有土地,良种扩繁基地可为租赁或承包土地,租赁或承包合同剩余期限不少于20XX年。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