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硝系统装置技术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48799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59.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脱硝系统装置技术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脱硝系统装置技术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脱硝系统装置技术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脱硝系统装置技术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脱硝系统装置技术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脱硝系统装置技术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6页
脱硝系统装置技术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6页
脱硝系统装置技术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6页
脱硝系统装置技术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6页
脱硝系统装置技术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6页
脱硝系统装置技术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6页
脱硝系统装置技术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6页
脱硝系统装置技术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6页
脱硝系统装置技术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6页
脱硝系统装置技术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6页
脱硝系统装置技术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6页
脱硝系统装置技术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6页
脱硝系统装置技术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6页
脱硝系统装置技术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6页
脱硝系统装置技术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脱硝系统装置技术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脱硝系统装置技术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脱硝系统装置技术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脱硝系统装置技术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2

开标日期

2018年5月9日

13

开标地点

郑州市商务内环路与众意路交叉口奥园世贸大厦B座19层

14

投标文件份数

正本一份,副本五份

15

标书编制要求

纸张规格A4、打印、图纸不受限并允许折叠

16

缺陷质保期

两年,由设备安装完成验收后开始运行日起计算

17

招标保证金

拾万元,保证金于开标后投标方无违约行为后15日内退还投标方。

二、项目概况及招标范围

(一)、工程概况和技术要求:

1、本工程为河南公司2台20t/h燃煤锅炉烟尘超低排放项目,厂址位于河南省新郑市薛店镇工贸开发区。

项目对2台20t/h燃煤锅炉增加一级湿式静电系统和新增SCR脱硝工艺,升级脱硫系统、超低排放在线监测系统2套,并对关联引风机、配电等升级改造。

2、工程技术核心标准:

项目建成后在甲方锅炉烟尘排放浓度折算值:

烟尘≤5mg/m3,SO2≤30mg/m3,NOX≤40mg/m3,且稳定、安全运行。

3、引用和执行规范:

环境保护标准

GB13271-2014《锅炉大气污染排放标准》

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Z1-2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HJ462-2009《工业锅炉及炉窑湿法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

GB18599-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材料

GB699-88《优质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

GB711-85《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厚钢板技术条件》

GB710-88《优质碳素结构钢薄钢板和钢带技术条件》

GB3087-82《碳钢焊条技术条件》

设备标准

JB1620-83《锅炉钢结构制造技术条件》

JB1615-83《锅炉油漆和包装技术条件》

GBJ17-91《钢结构设计规范》

GBJ7-8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T19229-2003《燃煤烟气脱硫设备》

GB50212-2002《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设计、安装、调试

DL/T5196-2004《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设计技术规程》

DL/T5121-2000《火力发电厂烟气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程》

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93《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254-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气施工和验收规范》

GB50217-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205-95《钢结构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DL5000-2000《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

DL5028-93《电力工程制图标准》

DL400-91《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DL/T5153-2002《火力发电厂用电设计技术规定》

DL/T5136-2001《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地设计技术规程》

SDJ26-89《火力发电厂、变电所电缆选择与敷设设计规程》

DLGJ56-95《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照明设计技术规定》

DL/T620-1997《交流电器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5137-2001《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

GB50217-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DL/T5041-95《火力发电厂厂内通信设计技术规定》

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DL/T5044-95《火力发电厂、变电所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定》

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二)、除尘系统升级:

1、工程范围:

本项目为交钥匙工程,在原有工程基础上增加湿式静电除尘系统,实现粉尘达到发包方技术标准,且稳定运行。

2、工程设计原则:

在原有系统上升级、负荷设计规范和安全规范,不浪费和重复投资原则。

3、湿式静电除尘技术要求:

3.1:

安装地点为引风机机房上部,底部支撑有施工方制作钢架,或施工方根据工艺自行设计,需经过发包方同意为准。

设备外壳体采用碳钢材质,以保证强度,设备主体采用圆形结构,下部设进气口及排污口,下部气室设有气体分布装置,使烟气从下部向上均匀流向极管组,另外在下部还设置防极线摆动装置,防止阴极线摆动,造成设备故障。

阳极管组上部设置喷淋装置,采用单管单喷技术,具有冲洗效果好,不易堵塞,节约用水,可避免极管及极线的积尘现象发生。

喷淋装置管道采用玻璃钢管道,喷嘴采用PP材质,具有耐腐蚀,耐冲击等优点。

经过湿电系统后,烟气中烟尘浓度低于5mg/m3。

3.2工艺原理:

湿式静电除雾除尘器由高压静电装置和电除雾器本体组成,其工作原理与静电除尘器一样,只是沉淀极采用蜂窝式管束结构,每个沉淀极管对应1根阴极电晕线。

工作时利用高压静电装置对架设在湿式静电除雾除尘器内的电晕线施加负的高压电,从而在电晕线和沉淀极管之间形成不均匀的高压静电场并且两个电极是同轴布置的,沉淀极管内各点的电场强度与该点和电晕线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整个沉淀极管内部都形成电晕区,在电晕区内,高浓度的负离子(电子)从电晕电极源源不断地向沉淀极管做定向运动从而形成电晕电流。

当含有水雾、粉尘及其他污染物的烟气进入沉淀极管时,由于离子的碰撞和扩散,水雾、粉尘和污染物荷电,然后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迅速抵达沉淀极管的内壁并同时释放出电荷,在沉淀极管内壁形成液膜,液膜、粉尘和污染物在重力作用下流到静电除雾器下部的集液槽中集中处理,从而达到捕集烟气中雾滴、粉尘和其它污染物的目的。

湿式静电除雾除尘器的除尘除雾过程可概括为以下四个阶段:

气体的电离、尘雾等粒子的荷电、荷电尘雾粒子的沉集、集尘的清理。

3.3系统组成及主要设备介绍

湿式静电除尘器主要由烟道、高压电源及其控制、湿电电除尘器本体(冲洗系统、绝缘系统、阴极系统、气体分布装置、阳极系统)等组成。

3.4电源及其控制

(1)、高压供电电源及其控制:

发包方提供主进线,主进线以外有承包方设计;

(2)、高压控制的组成

由高压控制柜、高压发生器和隔离开关柜组成;

高压控制柜通过PLC来控制;

高压发生器将高压柜的控制输出整流成直流电进入湿式静电除尘除雾器;

隔离开关柜保护检修时人员进入湿式静电除尘除雾器内的安全;

(3)、低压控制系统:

低压控制柜由PLC和触摸屏来集中控制,喷淋冲洗水阀、绝缘箱加热控制同时显示加热器的温度、热风清扫系统电加热炉加热控制同时也显示电炉的温度、热风清扫系统中风机的开停。

3.5冲洗系统:

由管道、喷嘴、电动阀门、流量计、压力变送器、放空阀、水泵组成。

冲洗要求采用单管单冲,冲洗装置安装在上气室内。

3.6绝缘系统(绝缘箱及热风清扫系统):

湿式静电除雾除尘器共设置1个电场,每个电场四台电绝缘箱,架设在顶部平台上,每个绝缘箱内装锥形石英管一支、石英管压盖一个、视镜一个、热电偶1支,采用内保温。

热风清扫装置配有风机2台、20kw电加热箱1台、热电偶1只及相应的管道、电动阀门、手动调节阀、压力变送器等。

3.7阴极系统:

由大梁、小梁、吊杆、阴极线、重锤、高压机组等组成。

电晕电极为2205高效芒刺极线(见样品)。

为保证电晕线在沉淀管中心,且不受气体流动的干扰引起的位移,每根电晕线下部设置8kg重锤,上部固定在阴极小梁上,阴极小梁铺在阴极大梁上,大梁由四根吊杆通过石英管压盖,吊在绝缘箱的石英管上,绝缘采用热风清扫装置。

3.8气体分布装置:

烟气由进气口进入湿式静电除尘器,由于截面积突然扩大,容易因涡流而造成整个截面积上的气体分布不均,所以就需要在下气室内设置气体分布装置。

材质采用FRP,通过开孔的大小及开孔率来达到气体分布的均匀,气流均布系数σr<0.2。

3.9阳极系统:

阳极系统的收尘装置采用集束型,湿电共分4组,即39支阳极管集束在一起,管子成蜂窝形排列,阳极管长度为6000mm,组装并粘接好后,再糊制支撑法兰,安装时通过其支撑法兰悬挂在壳体内的阳极支撑大梁上。

(1)导电玻璃钢阳极管介绍

导电玻璃钢阳极管主要应用于湿式静电除尘(雾)器、电捕焦油器等除尘除雾设备的阳极模块。

用于湿式电除尘(雾)器的导电玻璃钢阳极管多为正六边形规格,管内切圆直径350mm\360mm,管长可达6米,管壁厚约3mm。

阳极管模块由若干根正六边形管组合在一起组成沉淀极。

(2)导电玻璃钢阳极管特点

1)、耐腐蚀性强,能耐各种稀酸、碱、盐等高腐蚀介质的腐蚀。

2)、导电性能优良、除尘除雾效率高。

3)、重量轻、强度高,外形尺寸确定,节省支撑平台费用,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4)、结构紧凑,蜂窝型结构使每个极管的内外表面都成为沉淀表面。

5)、阻燃性好,材料的氧指数可达30%,使用寿命长,一般可达20年以上

(3)新型拉挤导电玻璃钢阳极管制作工艺

将连续绞股玻璃纤维粗纱、衬垫、布料或面纱浸渍在树脂浴中,然后用强力拉拔机械将其通过钢模拉出(拉挤成型),采用自动切割机器进行定长切割。

拉挤成型六变形管采用特定配方的乙烯基树脂(阻燃树脂),内衬碳纤维复合毡以达到防腐及导电的作用。

1工艺参数(单台)

项目名称

单位

数值

备注

湿式静电除雾除尘器型号

CFRP360-48

设计使用寿命

30

无故障运行时间

h

20000

处理烟气量,60℃

m3/h

45000

本体阻力

Pa

<

300Pa

外形尺寸

/

φ3140*8000mm

阳极管

m

正六边内切圆360mm

电场面积

4.8

电场风速

m/s

2.65

阳极收尘面积

m2

38.8

烟气流经电场时间

s

1.5

阴极线

2205高效芒刺锯齿型

出口雾滴浓度

mg/Nm³

20

出口粉尘排放浓度

SO3脱除率

%

≥80

PM2.5脱除率

≥90

喷淋方式

单管单冲,间断喷淋冲洗

烟气设计温度

45~55

烟气最高温度

80

8

高压电源型号

72kv200mA

工艺喷淋冲洗水量

/min

0.96

单嘴喷量

0.02

喷淋水压力

MPa

0.3~0.35

2设备清单

名称

规格

数量

备注

壳体

湿式静电除尘器壳体及安装平台

材质:

Q235_B

2套

绝缘系统平台

Q235

平台、扶梯、人孔

壳体内壁防腐

材质:

阻燃玻璃鳞片或阻燃玻璃钢

外部设施防腐

底漆和面漆

气体均孔板

316L

气体均孔板支撑

阴极系统

阴极框架(大梁)

小梁

吊杆

Φ30mm圆钢;

316L,

重锤固定装置(压盘)

极线

2205合金高效芒刺极线

96根

阴极线重锤

铸钢包PVC/PP

重量:

8kg/个

96个

阳极系统

阳极管束

导电阻燃玻璃钢(FRP)

阳极管束支撑装置

上下密封板

FRP

各1套

冲洗系统

内冲洗管路支撑及固定装置

内部冲洗管道

PPR

冲洗喷嘴

PPR

96套

外管道支吊架

Q235-B

冲洗外部管道

Q235-B

工艺水泵

80m3/hH=55m

2台

上海水泵

工艺水管道、电动开关阀门、压力变送器、手动阀、压力表等

天津阀门、上海阀门

热风清扫系统

见图纸

热风清扫风机

Q=2000~2500m3/h,

风压:

3000~3500Pa带过滤器

非金属补偿器(DN125PN1.OMPa)

橡胶

电加热炉

20kw/台

压力变送器

0.1~0.6MPa

调节阀门

DN125PN1.0MPa

管道、法兰密封垫、螺栓等

手动蝶阀

DN5OPN10MPa,

8套

测温传感器

PT100(WZPK2)

2支

管道保温(热风清扫装置)

管道保温护板

0.5mm钢板

其它所需部件

满足工程所需要

高压控制系统

变压器/高压隔离开关

72KV/200mA

高压穿墙套管

阻尼电阻

引线绝缘箱:

见图纸

绝缘子

¢450/¢260x500

宣化、铜川

压盖/球套

钢/搪铅/Q235

各2套

引线绝缘子保温箱

电加热器

1kw/件

4件

视镜

DN150

橡胶石棉垫

Ф460xФ380xδ=5mm

各2件

无线绝缘箱:

14套

各14套

28件

Ф460xФ380xδ=5mmФ460xФ380xδ=5mm

各14件

低压控制系统

低压控制柜

内部元件执行技术协议部分技术要求

1台

西门子、德力西

PLC总柜

接地装置

满足工程验收要求

1套

热工仪表及控制

泵压力表

热风清扫压力变送器

西派

冲洗管压力变送器

工艺水流量计

冲洗水电动阀(开关及放空)

各2台

热风清扫热电阻

PT100

16套

绝缘箱温控热电阻

照明检修系统

照明箱

数量满足工程布置需要,业主确认

塔照明

LED/IP65/80W

区域照明

室内照明

线缆桥架

高低压缆、线、仪表信号电缆

满足工程要求

通讯电缆

电缆通道桥架

热浸锌

(三)、脱硫系统装置技术标准:

1、工程范围:

在原有系统基础上升级,设计方案有投标单位自行现场考察后设计,设计方案可确保二氧化硫发包方技术标准,且稳定运行。

2、专项说明:

本期改造工程以锅炉实际燃用煤种为设计依据,考虑到燃煤煤质变化,燃煤中硫份按0.6%设计,发包方设备需满足甲方煤质调整变化的要求。

3、工程设计原则:

在一期项目上升级、不浪费和重复投资原则。

4、现有塔内螺旋喷头全部更换为空心喷头;

5、现有单管直线喷淋调整为相互交叉喷淋,确保塔内无死角;

出口雾滴浓度≤75mg/Nm³

6、现有脱硫出水口扩大,确保4层喷淋同时启用时不漫水;

7、现有水沟改建地坪面以下,采用防腐板封闭,并确保无渗水、溅水现象;

8、脱硫循环池增加3台不锈钢潜污泵(品牌:

上海连成泵,上海凯旋泵或南方泵业)出水量不小于60m³

,要求将泵固定池内,用防腐管道连接至排水沟,管道便于拆卸清理。

(四)、脱硝系统装置技术标准:

1、新增SCR脱硝系统:

利用催化剂,在一定温度下,使烟气中的NOx与氨气供应系统注入的氨气混合后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氮气和水,从而降低NOx的排放量,减少烟气对环境的污染。

2、SCR脱硝工艺系统可分为氨水制备和供应系统、氨/空气混合系统、氨喷射系统、烟气系统、SCR反应器系统和废水吸收处理系统等。

3、氨水系统利用原有调配罐,输送系统需新设计,氨喷射系统在SCR入口烟道处,喷射出的氨气和来自锅炉省煤器出口的烟气混合后进入SCR反应器,通过两层催化剂进行脱硝反应,最终通过出口烟道回至锅炉空预器,达到脱硝的目的。

氨气系统紧急排放的氨气则排入氨气稀释槽中,经水的吸收后排入废水池。

4、专项说明:

目前锅炉无所需350摄氏度温区,关联设备改造需投标方自行设计。

5、主要技术要求

(1)选择符合环保要求的最经济合适的烟气脱硝工艺标书,烟气脱硝系统不能影响机组正常运行;

(2)烟气脱硝工程尽可能按现有设备状况及场地条件进行布置,力求工艺流程和设施布置合理、操作安全、简便,对原机组设施的影响最少;

(3)对脱硝副产物的处理应符合环境保护的长远要求,尽量避免脱硝副产物的二次污染,脱硝工艺应尽可能减少噪音对环境的影响;

(4)采用烟气在线自动监测,对烟气脱硝前后的NOx含量进行连续监测,并对NOx排放量进行累积,对脱硝系统氨逃逸量进行在线监测;

(5)脱硝工程应尽量节约能源和水源,降低脱硝系统的投资和运行费用;

(6)脱硝系统年运行小时数按8000小时,脱硝系统可利用率98%以上;

(7)SCR装置按反应器出口NOx含量40mg/Nm3以下达到环保要求。

6、工艺选择及配置

采用高尘型烟气脱硝(SCR)工艺,每台锅炉设一台SCR反应器,公用系统按照2台锅炉BMCR工况设计。

(一).NOx脱除率、氨的逃逸率、SO2/SO3转化率

在下列条件下,对NOx脱除率、氨的逃逸率、SO2/SO3转化率同时进行考核。

(1)锅炉50%THA-100%BMCR负荷;

(2)入口烟气中NOx含量(有投标方计算填写)

(3)脱硝系统入口烟气含尘量不大于31g/Nm3(干基);

(4)NH3/NOx摩尔比不超过保证值0.861时;

(5)烟气入口温度:

320~340℃

脱硝装置在性能考核试验时的NOx脱除率不小于83.3%,氨的逃逸率不大于3ppm,SO2/SO3转化率小于1%;

脱硝装置在附加层催化剂投运前,NOx脱除率不小于83.3%,氨的逃逸率不大于3ppm,SO2/SO3转化率小于1%;

出口NOx环保要求值为多少?

<100mg/Nm3?

入口NOx含量应该<300mg/Nm3?

入口NOx过小或者过大都不易达到效率要求。

脱硝效率定义:

脱硝率=

C1-C2

×

100%

C1

式中:

C1——脱硝系统运行时脱硝入口处烟气中NOx含量(mg/Nm3)。

C2——脱硝系统运行时脱硝出口处烟气中NOx含量(mg/Nm3)。

氨的逃逸率是指在脱硝装置出口的氨的浓度。

(二).压力损失

(1)从脱硝系统入口到出口之间的系统压力损失在性能考核试验时不大于800Pa(设计煤种,100%BMCR工况,不考虑附加催化剂层投运后增加的阻力);

(2)从脱硝系统入口到出口之间的系统压力损失不大于1000Pa(设计煤种,100%BMCR工况,并考虑附加催化剂层投运后增加的阻力)。

(三).脱硝装置可用率

脱硝整套装置的可用率在最终验收前不低于98%。

脱硝装置的可用率定义:

A:

脱硝装置统计期间可运行小时数。

B:

脱硝装置统计期间强迫停运小时数。

C:

脱硝装置统计期间强迫降低出力等效停运小时数。

(四).催化剂寿命

催化剂寿命为脱硝装置首次注氨后不低于24000小时。

催化剂寿命是指催化剂的活性能够满足脱硝系统的脱硝效率不低于第1条指标条件时催化剂的连续使用时间。

7、技术要求

为了与锅炉运行匹配,脱硝装置的设计必须保证在锅炉负荷波动时将有良好的适应特性。

脱硝装置必须满足如下运行特性:

(1)将能适应锅炉50%THA工况和100%BMCR工况之间的任何负荷,并能适应机组的负荷变化和机组启停次数的要求。

装置和所有辅助设备将能投入运行而对锅炉负荷和锅炉运行方式不能有任何干扰。

而且脱硝装置必须能够在烟气排放浓度为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任何点运行。

(2)整套系统及其装置将能够满足整个系统在各种工况下自动运行的要求,系统的的启动、正常运行监控和事故处理将实现完全自动化。

(3)在电源故障时,所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损失的设备,将同保安电源连接。

(4)对于容易损耗、磨损或出现故障并因此影响装置运行性能的所有设备,即使设有备用件,也将设计成易于更换、检修和维护。

(5)烟道和箱罐等设备将配备足够数量的人孔门,所有的人孔门使用铰接方式,且能容易开/关。

所有的人孔门附近将设有维护平台。

(6)所有设备和管道,包括烟道、膨胀节等在设计时必须考虑设备和管道发生故障时能承受最大的温度热应力和机械应力。

(7)设计选用的材料必须适应实际运行条件,包括考虑适当的腐蚀余量。

(8)所有设备与管道等的布置将考虑系统功能的实现和运行工作的方便。

(9)所有电动机的冷却方式不采用水冷却。

8、脱硝工艺系统设计原则

脱硝工艺系统设计原则包括:

(1)脱硝系统不设置烟气旁路系统。

(2)脱硝反应器布置在锅炉上级省煤器和下级省煤器之间。

(3)吸收剂为尿素。

(4)采用蜂窝式催化剂。

(5)脱硝设备年利用小时按8000小时考虑。

(6)脱硝装置可用率不小于98%。

(7)装置服务寿命为30年。

9、脱硝装置主要布置原则

(1)总平面布置

根据厂区总平面布置的规划,脱硝剂制备区域布置待定。

(2)管线布置

架空管道净空高度为5.5米,室内管道支架梁底部通道处净空高度为3.5米。

10、烟道布局:

将根据可能发生的最差运行条件进行设计。

烟道设计将能够承受如下负荷:

烟道自重、风荷载、地震荷载、灰尘积累、内衬和保温的重量等。

烟道最小壁厚至少按5mm设计,烟道内烟气流速不宜超过15m/s。

所有烟道将在适当位置配有足够数量和大小的人孔门和清灰孔,以便于烟道(包括膨胀节和挡板门)的维修和检查以及清除积灰。

另外,人孔门将与烟道壁分开保温,以便于开启。

在外削角急转弯头和变截面收缩急转弯头处等,以及根据烟气流动模型研究结果要求的地方,将设置导流板。

为了使与烟道连接的设备的受力在允许范围内,特别要注意考虑烟道系统的热膨胀,热膨胀将通过膨胀节进行补偿。

烟道将在适当位置配有足够数量测试孔。

11、SCR反应器:

反应器流场优化装置;

进气和排空罩;

反应器罩上的隔板;

整流装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