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立项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48947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6.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立项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立项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立项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立项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立项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立项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立项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立项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立项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立项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立项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立项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立项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立项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立项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立项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立项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立项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立项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立项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立项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立项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立项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立项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

(一)编制依据15

(二)消防措施16

三、安全16

(一)编制依据16

(二)安全措施17

四、节能17

(一)编制依据17

(二)节能措施17

第七章组织管理与运行18

一、组织机构18

二、经营管理模式18

三、劳动定员和人员管理18

第八章招标方案19

一、招标范围及招标内容19

(一)招标范围19

(二)招标内容19

二、招标形式19

三、招标方式19

四、评标专家来源20

五、招标程序和招标基本情况表20

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20

一、固定资产投资估算20

二、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说明20

三、新增固定资产资金来源与筹措21

四、流动资金估算及资金来源21

第十章财务评价21

一、项目运营计划21

二、总成本测算21

三、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利润及其分配22

四、项目盈利能力22

五、经济效益分析22

第十一章风险分析22

一、盈亏平衡分析22

二、敏感性分析23

第十二章结论及建议23

一、结论23

二、建议23

附录25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总用地533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15680平方米,包括:

二层建筑600平米,一层建筑2080平米,储藏棚13000平米。

本项目建设停车场:

1000平米;

容积率:

0.3;

绿化率:

25%;

建筑结构:

砖混结构(房屋)、钢架结构(储藏棚);

装修标准:

普通装修。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总投资2601.30万元,全部由企业自筹资金解决。

二、综合评价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城镇规划建设发展方向,同时对于推动经济发展的进程,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进一步实施,特别是城镇一体化战略的推进,已逐渐发展成为我市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区。

目前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废旧能源的遗弃逐步增多,为了保护环境,推进可持续发展,建设一座现代化大型再生能源市场已是势在必行。

目前,再生能源回收、交易存在经营场所布局分散、经营混乱、经营专业化程度低等问题,本项目的实施,一是有利于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未来的再生能源回收交易中心;

二是创造良好的再生能源回收、交易场所,降低再生能源产品回收、交易成本,提高再生能源产品回收的积极性,有效增加收入;

三是有利于新农村的集中建设,有利于增加就业,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本项目建设方案实用性和操作性较强,技术先进可靠,组织管理措施得当,示范带动作用大,服务范围广阔,市场前景看好,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可以实现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说明该项目是可行的。

三、编制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四)《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五)《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六)《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八)《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九)《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四、编制原则

(一)统筹规划,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的原则

结合总体规划目标。

建筑应符合城建规划红线的要求,使整个建筑群组成一组,形成良好的景观效应。

(二)整体性原则

从功能定位和结构布局出发,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从整体出发,合理确定中心各个功能布局,实现各个功能分区的完美结合。

(三)高标准、现代化建设原则

高标准规划建设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并保证充足的流通空间,确保系统的良性运行。

(四)统一规划原则

确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和规模。

在工程建设的内容和工期安排上做到远近结合,分期实施。

(五)生态性原则

坚持资源充分综合利用和节能降耗,合理确定各个功能布局,实现各个功能分区的完美结合。

注重人工开发与自然环境的完美结合,创造良好的生态景观和特色鲜明的布局空间。

(六)适度超前、高标准、现代化建设原则

高标准规划建设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并保证充足的绿化用地,确保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

(七)以人为本原则

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注重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八)可操作性原则

结合本地的自然条件及经济状况,保证规划设计具备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十一五”时期是经济和社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关键时期。

预计到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将达到160万人左右,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2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1万元。

历史文化积淀丰厚,自然资源富集。

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你投资,我服务,互惠互利,共赢发展”的招商理念,制定出台优惠宽松的招商政策,为投资者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逐渐形成一种“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发格局。

最终将建成对外开放的窗口,建成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基地、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中心,建成经济发展活跃、规模优势明显、产业特色突出、科技人才荟萃、人居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镇。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问题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随着现代化生产的日益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废弃物及生活垃圾由于分类回收能力的限制,大部分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不仅白白流失了有价资源,而且污染了生存环境。

目前,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开始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

而城市废旧物品也逐渐增多,对于再生能源回收服务的需求也日渐紧迫。

本项目的建设可以最大程度的做到废物利用,美化环境,减少污染。

随着**旗的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人口迅速扩张,废旧物品的回收服务的需求必将增大,本项目的建设越加显得迫在眉睫。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是目前的重要战略举措。

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市场主体和运作机构,而在此之前,废旧物资市场一直没有一个专业化的场所,大量存在的废品回收站不仅催生了粗放型回收经济,也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不少安全隐患。

本项目的建设实施对于伊金霍霍洛旗发展循环经济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项目的建设可以创造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本项目的建设势在必行。

第三章市场前景分析

一、市场前景分析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产生的六类可回收的废物量分别为:

废钢铁4300万吨,废有金属12055吨,废橡胶92万吨,废塑料250万吨,废玻璃1040万吨,废纸1500万吨。

这样一笔可观的再生资源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的作用将是不可估量的。

废钢铁的价值:

回收一吨废钢可以炼出好钢850千克,相对于用铁矿石炼钢可节约成品铁矿石2吨,节约标准煤0.4吨。

废纸的价值:

回收利用1吨废纸可再造出800千克好纸,可以挽救17棵大树,少用纯碱240千克,降低造纸的污染排放75%,节省造纸能源消耗40%—50%。

然而我国目前的废纸回收率仅为20%—30%,每年流失废纸600万吨,相当于浪费森林资源100万亩(在北方)到300万亩(在南方)。

废塑料的价值:

我国已经有了将废塑料还原炼汽油、柴油的技术。

这种技术能从4吨废塑料(包括食品袋、快餐饭盒等)中生产出700—750千克无铅汽油和柴油。

发泡塑料,如一次性餐盒和泡沫包装废塑料可以再造塑料。

3个废餐盒可以做一把学生用尺,仅北京地区每天使用的一次性餐盒就大约有60—70万个,理论上可回收制造尺子20多万把。

废易拉铝罐的价值:

废罐熔解后可无数次循环再造成新罐,而且还可制成汽车和飞机零件,甚至家具。

循环再造铝罐可节省新造铝罐所需资源的95%。

废玻璃的价值:

一吨废玻璃回炉可再生产2万个500克装的酒瓶,比利用新原料生产节约成本20%。

回收1吨废玻璃可以节约石英砂720千克,少用纯碱250千克,节约长石粉60千克,节约煤炭10吨,电400度。

目前,城市产生的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可再生资源,实行再生资源回收可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可再生能源市场前景广阔。

二、目标市场分析

展望未来市场,一是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资源需求量日益增大,但是有限的资源逐年减少,可再生能源的需求量将逐年扩大;

二是**旗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工业废品、生活废弃物的不断增加将进一步扩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回收服务的需求。

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一、项目建设条件

总占地面积53360平方米,地处高原东南部,东与准格尔煤田相连,西邻毛乌素沙漠,南与陕西省神木县接壤,与市政府所在地康巴什新区隔河相望。

全旗总面积5600平方公里,辖7个镇,总人口14万人,其中少数民族9869人。

(一)自然条件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素有“地下煤海”之称,已探明煤炭储量148.5亿吨,以“三低一高”饮誉海外,是神府东胜煤田的主采区,国内重要煤田之一。

人文资源独特,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的成吉思汗陵园,有距今4000年历史仰韶文化晚期至早商时期的“朱开沟文化”遗址,有保存完好的战国秦长城遗址,有世界珍稀动物遗鸥保护区、古城堡、古树化石、大仙洞、现代化矿区等一大批自然人文景观。

是全国卫生先进单位,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文明镇,也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国家卫生镇。

生态环境良好,林木覆盖率为32.6%,植被覆盖率为86%,先后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旗”、“全国绿化百佳县”和“全国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先进旗”。

境内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永久储量151亿立方米。

地表有6条大的内流河,有两条外流河干流,水质良好。

区位环境优越,地处呼—包—鄂“金三角”区域,公路总里程1683公里。

包茂高速、109国道高速纵横交错,包西铁路、包神铁路、东乌铁路穿越旗境,机场坐落旗境,距旗府所在地14公里,已基本形成集铁路、公路、航空于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成为周边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有了长足发展,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壮大,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主要经济指标连续5年平均以40%以上的速度增长。

2009年全旗呈现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民族团结、政通人和的崭新局面,走出了一条具有伊旗特色的跨越式发展道路。

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进入全国百强县第86位,西部百强县第4位,居全区69个旗县第2位。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高度关注民生,坚持在科学发展中推进跨越,在把握规律中构建和谐。

(三)基础设施条件

1.交通运输

道路旅客运输发展以培育和发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客运市场为重点,加强了旅客运输市场规范化管理,大力发展农牧区客运,使旅客运输取得了较快发展,基本形成了以城镇为中心,城乡互通、村镇相联、布局合理的运输网络。

2.邮电通信

经过多年的建设,在邮政、电信机构增设,交换容量、网点的增扩、传输网络的优化,用户接入网络的完善,通信的覆盖增容、补点等方面有了较大的突破。

网通、移动、联通、铁通几大信息网络覆盖全境。

市区通讯已与全国联网,可直拨国内外长途电话和发送传真。

3.电力

本项目区电力供应充足,能够满足本项目的用电需求。

(四)市政条件

1.给水工程

本项目主要为日常生活用水,项目区可打机井一眼满足生活用水需求。

2.污水

附近污水管网正在建设中,污水管线接口管径为DN300,建设后可满足项目需要,项目区内污水收集后,经处理排入污水管网。

3.供电

当地供电部门电力供应可以满足本项目需要,由地区变电站提供10kV电源,分别接入内设置的10kV/630kVA箱式变电站。

从地质和市政总体情况看,该项目区位优势明显,上水、下水、雨水、通讯、电力等市政配套设施完备,供给量充足,交通便利,建设条件良好。

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

一、项目建设方案

(一)项目建设内容

该项目整体上分二大功能区,包括生活办公区的二层和一层建筑物各一栋;

储活区的储藏棚一座。

本项目建成后的主要功能为再生能源产品收储、交易。

本项目建设停车场:

(二)配套工程建设方案

1.给排水设计

1)设计依据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2)给水

本工程的消防栓给水采用高压系统,由城镇供水管网引入两条DN200进水管,直接供水。

生活给水从城镇管网引入DN200供给。

项目区建造一个生活、消防合用的蓄水池。

3)排水

本建筑物雨水和污水分别排放。

雨水:

室外排水重现期按1年,建筑物屋面雨水重现期采用10年。

污水:

建筑物内生活污水以重力流排出室外,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污水管道,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排放。

2.暖通设计

1)编制依据

《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采暖系统设计

冬季采暖系统热媒采用95/70℃热水,工作压力0.4Mpa。

冬季采暖系统采用散热器采暖,供、回水干管采用双管下供下回式为主,供、回水干管于地下暖沟内敷设,地下暖沟采用半通行地沟。

敷设在室外的采暖管道采用聚氨脂泡沫保温直埋管。

3)风系统设计

本项目建筑物采用自然通风,卫生间通风采用排气扇排至室外,卫生间换气数为10次/h。

4)空调系统设计

本建筑预留空调机房,可以设置空调系统。

3.电气设计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016-98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

《建筑与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工种设计规范》GB/53011-2000

2)设计范围

a强电包括:

变配电系统、低压配电系统、照明系统低压供配电。

b弱电包括:

综合布线(数据/语音)、电视、电话和计算机宽带网络、保安监控系统、门禁系统、火灾自动报警。

c接地包括:

防雷接地、局部等电位接地。

3)负荷及电源

根据用电负荷分布和供电半径综合考虑:

在项目区内建一个10KV变电所。

电源:

本负荷除事故照明、消防负荷为二类负荷外,均为三类负荷。

拟采用10KV电源进线,变电所采用单母线分段,低压设联络。

4)照明

照度标准:

办公室300LX

走道及卫生间300LX

5)电视、电话

电话机房每10平方米一个数据,语音点设预留,电话采用自动交换机方式,综合布线采用六类布线系统。

6)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采用总线式集中报警系统,在储物区设置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值班室。

7)保安监控、门禁系统

保安监控和消防值班室合用控制室,在建筑物主要出入口,储物区设置摄像头。

4.建筑物防雷

本工程按三类防雷建筑物进行设计。

在屋面敷设避雷带作为防雷接闪器,利用结构柱内主钢筋作为引下线,利用结构基础和基础下敷设的镀锌扁钢作为接地极,电源进线,弱电设备机房配电箱内设置浪涌电流保护器。

(三)项目建设进度计划

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该项目按以下几个阶段进行实施:

项目准备阶段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批准立项、资金筹措;

项目实施阶段包括拆迁、勘察、设计、工程招投标、设备采购、道路施工;

项目完成阶段包括试运营、竣工验收。

二、项目管理

为保证工程质量,节约建设投资,缩短建设周期,尽快发挥投资效益,根据国家有关部门政策,本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资本金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项目环境监督管理制、项目筹资渠道多元化等制度的建设和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

成立项目管理小组,负责再生能源市场一切建设、运营和管理事务。

内部实行严格的管理和明确的分工,其主要职责为:

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日常行政工作及项目执行单位的接待与联络工作,组织项目的招投标工作;

计划财务部门主要负责项目的财务计划和实施计划安排,与项目执行单位办理合同协议等手续,以及资金的使用安排和收支手续;

施工管理部门主要负责项目土建与安装施工的协调与指挥,施工进度与计划安排,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的监督检查以及工程验收工作;

设备材料管理部门主要负责项目材料的订购、采购、保管及调拨等项工作;

技术管理部主要负责项目的技术文件、技术档案的管理工作,主持设计图纸的审核、处理有关技术问题及组织职工的专业技术培训、技术考核等工作。

三、项目建设标准

本项目将引进超市化管理的概念,以规模化、快捷化、便利的购物环境及先进的管理模式,为全市居民提供高品质的服务。

项目建成后将针对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全方位服务。

(一)市场环境

1.场区按当地绿化主管部门规定要求进行绿化,地面平整、硬化,没有裸露地面。

2.设有专用机动车停车场,停车场面积满足市场经营需要。

3.场区清洁卫生,未有影响环境卫生的污染源。

4.市场的主体建筑为正式建筑,严格按照JGJ48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设计建设。

5.市场设有良好的采光、照明设施,卖场空间宽敞、明亮、整洁,地面全部按照要求坚固、平整、清洁、防滑。

6.市场按照要求设有防汛排水、通风、防尘等设施。

7.按照GB/T17217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的要求。

市场设有卫生间,卫生间清洁、无异味。

卫生间的数量、面积、条件与卖场面积、条件相匹配。

8.市场设置有储货区,保证货物的充足供应。

(二)消防安全管理

1.市场建筑严格按照GBJ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报送公安消防机构审核和验收。

2.严格按照GB15630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建筑物配备消防安全通道,配备各种明显规范的消防标志。

3.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要求,配备消防设施,包括消防栓、灭火器,报消防主管部门检验。

4.对市场经销人员、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定期进行消防知识和技能培训,并掌握灭火器材使用方法,做好培训记录。

5.对消防设施进行定期检查记录。

6.按照消防法规要求设立消防组织,责任落实到人头。

7.设立火灾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保持随时启动和安全有效运转。

8.市场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

9.施工使用明火履行相关手续和采取相应安全措施。

10.易燃性、易爆性商品用空容器展示。

11.定期检查并维护电路、用电设施,做好检查记录。

12.建立健全保安防范组织、制度。

13.设立治安和消防值班室。

14.配备专职保安人员。

15.对保安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16.配备应急照明设施。

17.配备应急突发事件预案,保证可以迅速启动。

第六章环保、消防、安全和节能影响评价

一、环境保护

本项目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法,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努力改善生活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重的原则。

环境保护实行以防为主,综合治理、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控、防、治、管并施,坚持“三同时”、“三效益”、“三统一”的方针,使再生能源市场生态建设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

(一)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

3.《城市区域环境噪音标准》。

4.《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制》GB12523-90

5.其他有关的标准和规范。

(二)本项目新增污染物和污染

1.再生能源市场及居民生活垃圾。

2.再生能源市场及居民生活产生的污水。

3.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垃圾。

4.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噪音。

(三)防治措施

1.城市工业与居民垃圾应该分类处理,如对环境不会造成严重污染的建筑垃圾可采用自然填埋法,填埋后应恢复植被。

居民生活垃圾,由于有机物含量低,目前采用卫生填埋法,并恢复植被。

随着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垃圾成分的改变,垃圾处理由卫生填埋法逐步改为堆肥法,实现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

2.对于施工产生的弃土要及时外运,来不及运走的要加掩盖物,防止风天被吹走;

建筑材料,尤其是水泥、细沙的堆放要设防雨棚盖。

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中的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后统一处理、施工弃土和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处理。

3.对于噪音较大的机器和设备,应加装消声器和减震器,如仍超标应采用隔离措施,确保噪音低于60dB,周围环境噪音低于45dB。

4.对于含有有害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病毒污染物质等的垃圾、污水进行预处理后,方可进入垃圾、污水处理厂。

5.对于施工期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扬尘和尾气采取以下措施:

严禁夜间施工;

限制使用老、旧等噪声大、尾气排放多的机械和车辆;

运输车辆限载、限速、加盖,防止沙石散落等;

对施工机械和车辆定期检修,防止车辆漏油,污染环境。

6.加强环境绿化,如在垃圾堆放点建设绿化隔离带,以减少二次污染。

二、消防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修)。

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

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4.其它有关的规范的标准。

(二)消防措施

消防工作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1.加强消防水源建设再生能源市场应建设消防水源系统,必要时应各建设一座消防专用蓄水池和建筑物内外消防水系统。

2.所有建筑物均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确定建筑物耐火等级和安全通道,并合理的选择防雷电设施。

3.按规范要求建筑物的建筑群设置合理的消防通道,并按环形布置,且最少有两处与外界道路相连接,并确保通道和道路的畅通。

地块内设4m宽环通车道,能方便地直接到达建筑的边缘,可供大型消防车通行,并能满足消防扑救面的要求。

局部部位因考虑环境要求与日常使用要求,采用植草铺地的方式,并通过构造保证其能承受消防车的荷载。

4.主次干道按120米间距设置消防栓,高层建筑附近要增设13个消防栓。

5.各建筑物均应根据其自身特点,选择和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并定期检查确保使用的可靠性。

6.按规范要求搞好设施的设计与安装,防止产生火源。

7.建设消防自动报警系统,并建立健全消防的有关规章制度。

8.其它未尽事宜,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三、安全

(一)编制依据

1.《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劳动部3号令)。

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

4.《锅炉与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