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控制点详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4913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3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控制点详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质量控制点详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质量控制点详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质量控制点详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质量控制点详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质量控制点详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2页
质量控制点详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2页
质量控制点详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2页
质量控制点详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2页
质量控制点详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2页
质量控制点详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2页
质量控制点详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2页
质量控制点详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2页
质量控制点详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2页
质量控制点详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2页
质量控制点详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2页
质量控制点详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2页
质量控制点详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2页
质量控制点详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2页
质量控制点详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2页
亲,该文档总共7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量控制点详单.docx

《质量控制点详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控制点详单.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质量控制点详单.docx

质量控制点详单

 

通信线路工程、通道施工质量控制点

(一)通信光缆工程质量控制点…………………………………………………………1-6页

(二)通信管道工程质量控制点…………………………………………………………7-8页

(三)通信电缆工程质量控制点…………………………………………………………9-10页

(四)交换局工程质量控制点……………………………………………………………11-17页

(五)光缆传输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控制点………………………………………18-19页

 

通信光缆工程质量控制点

                                              第1页共6页

阶段

序号

项目名称

控制点

控制方式

技术质量要求

检验方法

记录方式

设备安装阶段

塑料管道路由复测

1、核定管道路由走向及长度

管道路由具体走向,敷设位置,接头、手孔位置等应安全可靠,并便于施工和维护,核对管道长度

绳尺丈量

随工检查记录

2、核定管道穿越障碍物位置及保护措施

塑料管道穿越铁路、公路、河流、沟、渠、地下其他管线等障碍物的具体位置和保护处理措施

目测、尺量

随工检查记录

3、核定管道与建筑的净距

核定塑料管道与市(军)话管道、电力电缆、其他管线等建筑物间平行,交越的最小净距

目测、尺量

随工检查记录

光缆单盘检验及配盘

1、外观检查

检查光缆外皮无破损,端头包封良好;光缆规格、程式符合要求,端别、盘长示电清晰,光纤几何、光学和机械物理性能,传输特性符合要求

检查、核对

随工检查记录

1、单盘测试

光纤衰减常数、长度、护层对地绝缘电阻等符合出厂标准

用OTDR、欧表测量

随工检查记录

3、光缆配盘

根据单盘测试结果和复测资料选配单盘光缆,尽量做到整盘敷设,减少中间接头,接头位置应尽量选在手孔内

核对检查

随工检查记录

塑料管道敷设

1、管道沟开挖

管道沟开挖顺直、沟底平整、沟坎、转角应平缓过渡

目测、尺量

随工检查记录

2、管道沟深

沟深应符合设计或规范的要求,困难地段或穿越障碍物沟深达不到标准应采用防护措施

目测、尺量

随工检查记录

3、手孔建筑

手孔尺寸及结构应符合设计要求;预埋铁托件的结构土及固定方式应符合要求

目测

随工检查记录

4、塑料管道

敷设

塑料管道在回填前定为见证点

(1)PVC管的规格、程式、段长应符合设计要求

目测、检查核对

随工检查记录

(2)PVC管在沟底应平整、顺直、不漂浮、沟坎及转角应平缓过渡,管间连接严密、牢固,遇石质沟底,应在塑料管道上、下方各铺10cm厚沙土

目测

随工检查记录

5、特殊地段的防护

各种防护在掩埋前为停止点

困难地段埋深达不到标准或穿越障碍物应采用钢管或水泥包封等防护措施

尺量

随工检查记录

6、管道沟回填

塑料管在沟内经检查合格后才能回填土,应先回填100mm厚的细土或碎石,回填土应分层夯实或人工踏平并应高于地面100mm

目测

随工检查记录

通信光缆工程质量控制点

                                              第2页共6页

阶段

序号

项目名称

控制点

控制方式

技术质量要求

检验方法

记录方式

前期阶段

塑料管道光缆敷设

1、塑料子管敷设

1、塑料子管的规格、程式、盘长、材质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子管内径为光缆外径的1.5倍,多根子管的等效总外径宜小于塑料管孔内径的85℅

目测

随工检查记录

2、敷放子管的穿拉用力要均匀,敷切顺直,多根子管按颜色顺序排队放,全径路统一,备用子管在手孔端口应加帽,塑料子管在手孔内应在PVC管外露10cm

目测

随工检查记录

2、光缆敷设

人员到位、通信工具齐全、穿拉光缆用力适度均匀,光缆在手孔内预留及弯曲半径应符合规定,每个手(人)孔内光缆均需挂标志牌,标志牌注明起点、终点及光缆芯数

目测

随工检查记录

3、光缆续接

第一个光纤接头及其接头套管(盒)封装前定位见证点

(1)、连续环境要干净整洁,切有工作棚,接续工具齐全、完好,接续人员持证上岗

目测

随工检查记录

(2)、接头两侧预留符合规定,接头两侧预留光缆应挂标志牌,并注明端别

尺量

随工检查记录

(3)、光纤熔接全部达标,双窗口、双向衰减平均值符合要求

用OIDR测量

随工检查记录

(4)、光纤的收容和盘绕应符合规定

目测

随工检查记录

(5)、接头套管或接头盒宜挂在人(手)孔壁上或置于电缆托架上,安装要牢固,并在密封前要放入防潮剂和接头责任卡,预留光缆应有保护措施

目测

随工检查记录

4、光缆防护及终端

(1)、光缆在引入室内前应做绝缘节,其外侧金属护层和加强芯应接地保护

目测、尺量

随工检查记录

(2)、光缆在引入室内外的预留应符合设计要求,光缆引上应采用保护管(距地面大于2.5m)保护

目测、尺量

随工检查记录

(3)、光缆在室内的终端接头及连接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要求

目测

随工检查记录

光缆中继测试

1、中继段光纤线路衰减

第一个中继段测试定位见证点

光纤中继段衰减平均值必须符合设计的规定指标

光源和光功率计

随工检查记录

2、中继段放光纤后向散射信号曲线

光纤中继段后向散射信号曲线应符合要求

用OIDR仪表

随工检查记录

通信光缆工程质量控制点

                                              第3页共6页

阶段

序号

项目名称

控制点

控制方式

技术质量要求

检验方法

记录方式

施工阶段

直埋光缆路由复测

1、核定光缆路由走向及地面距离

光缆路由具体走向,敷设位置、接头位置应安全可靠,并便于施工和维护,核实路由实际长度

绳尺丈量

复制图表记录

2、核定光缆穿越各种障碍物的位置及其防护措施

光缆穿越铁路、公路、河流、沟流、沟渠、地下其他管线的具体位置及其保护处理措施

尺量

复制图表记录

3、核对光缆与其他建筑物的距离

直埋光缆与其他通信管线、电力缆线、各种管道、树木等建筑物的平行、交越最小净距要符合规定

尺量

复制图表记录

直埋光缆、单盘检验及配盘

1、光缆单盘检验

(1)、检查光缆外皮无破损、端头包封良好,光缆规格、程式符合要求,端别、盘长标志清晰,光纤几何、光学和机械物理性能、传输特性符合要求

目测

表格记录

(2)、光纤衰减常数、长度、光缆护层对地绝缘电阻应符合出厂标准

用OTDR、兆欧计或高阻计测量

表格记录

直埋光缆敷设

2、光缆配置

根据单盘测试结果和复制资料选配单盘光缆、尽量做到整盘敷放,减少中间接头,接头位置应选在地势平坦、地质稳定的地点

核对检查

配盘图

1、光缆沟开挖

直埋光缆敷放后,因填土之前定位见证点

光缆沟应顺直,沟深符合实际或规范要求,沟底应平整无碎石,石质、半石质沟底应铺10cm厚的细土或沙土

目测、尺量

随工检查记录

隐蔽工程签证

2、直埋光缆敷设

用机械牵引时应采用地滑轮,用人工抬放时,用力适宜均匀,光缆不能拖地,弯曲半径应符合规定,光缆必须平放沟底,不得腾空和拱起,坡度大于20度切坡厂大于30米时宜采用S形敷设

目测、尺量

随工检查记录

3、直埋光缆防护

特殊地段的各种防护在掩埋前定位停止点

1、直埋光缆在特殊地段埋深达不到要求或穿越各类障碍物或与其他建筑物的净距达不到要求时应采用钢管或水泥槽或砂砖防护

目测、尺量

随工检查记录

隐蔽工程签证

2、光缆线路的防雷措施必须符合设计规定

目测、兆欧计高阻计测量

随工检查记录

隐蔽工程签证

通信光缆工程质量控制点

                                              第4页共6页

阶段

序号

项目名称

控制点

控制方式

技术质量要求

检验方法

记录方式

施工阶段

4、直埋光缆沟回填

光缆沟回填土应先回填15cm厚细土或碎土,严禁用石块、砖头推入沟内,回填土应分层人工踏平并应高出地面10cm

目测

随工检查记录

5、直埋光缆线路标石埋设

标石的结构、埋设位置、埋设深度编号等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目测、尺量

随工检查记录

直埋光缆接续与安装

1、光纤接续

直埋光缆敷设完毕后进行第一个光纤接续机器接头套管(盒)封装前定位见证点

(1)接续人员持证上岗,接续工具齐全、完好,接续环境整洁,有工作棚

检查、核对

随工检查记录

(2)光纤熔接全部达标,双窗口,双向衰减平均值符合要求,接头衰耗平均值符合要求

用OTDR

测量

表格记录

(3)光纤的收容和盘绕应符合规范要求

目测

随工检查记录

(4)光缆在接头出的预留应符合设计规定

尺量

随工检查记录

(5)光缆接头套管(盒)应放在接头坑内,接头坑的坑底应平整无碎石,应铺10cm厚细土或沙土并踏实

目测、尺量

随工检查记录

隐蔽工程签证

(6)接头套管(盒)在封装前要放入防潮剂和接头责任卡

目测

随工检查记录

隐蔽工程签证

(7)光缆护层对地绝缘电阻应符合规范规定

兆欧计测量

随工检查记录

隐蔽工程签证

2、直埋光缆引入及终端

(1)光缆在引入室内前做绝缘节,其外侧的金属护套和加强芯应接地保护

目测

随工检查记录

隐蔽工程签证

(2)光缆在引入室内处的预留应符合要求,光缆沿墙引上时,距地2.5m应用钢管防护

目测、尺量

随工检查记录

隐蔽工程签证

(3)光缆的终端接头及连接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要求

目测

随工检查记录

中继段光纤线路衰耗测试

中继段光纤线路衰耗

第一个中继段测试定位见证点

光纤中继段衰耗平均值必须符合设计规定的指标

用光源和光功率计测试

表格记录

通信光缆工程质量控制点

                      第5页共6页

阶段

序号

项目名称

控制点

控制方式

技术质量要求

检验方法

记录方式

施工阶段

中继段光纤后向散射信号曲线

中继的光纤后向散射信号曲线

光纤中继段后向散射信号曲线应符合要求

OTDR打印

曲线

表格记录

曲线图

施工阶段

十一

架空杆路复测

核定杆路走向及长度

(1)核对杆路具体走向、电杆、拉线、(撑杆)埋设位置、杆高、杆距、拉线程式,光缆接头具体位置及杆路实际长度

目测

复测径路

图表记录

核定杆路与建筑物的

净距

(2)核定架空光缆线路与其他设施、建筑物、树木的水平、垂直最小净距及处理措施

尺量

复测径路

图表记录

十二

光缆单盘检验及配盘

光缆单盘

检验

(1)核对单盘光缆的规格、程式、制造长度

目测

随工检查记录

(2)检查外皮、端头包装、端别标志是否完好无损,检查光纤几何、光学和传输特性、机械物理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目测

随工检查记录

(3)测试光纤衰减常数、长度及光缆护层对几绝缘是否符合要求

OTDR、兆欧计或高阻计测量

测试表格记录

光盘配盘

(1)根据单盘测试结果和路由复测资料选配单盘光缆,应尽量做到整盘敷放,以减少中间接头

审查配盘图

配盘图

(2)接头点应选在杆上或电杆两侧各0.5-1.5m范围内

审查配盘图

配盘图

十三

架空光缆线路建筑

杆路器材

检验

电杆、拉线、钢绞线、挂钩等线路器材运输到位、检查无损伤

外观检查

随工检查记录

杆路建筑

杆路建筑完成并在敷挂光缆之前定为见证点

(1)电杆、拉线埋设位置、埋设深度、杆高、杆距等符合规定

目测、检尺量

随工检查记录

隐蔽工程签证

(2)钢绞线架设位置及其垂度符合要求

目测、检尺量

随工检查记录

(3)光缆挂钩的卡挂距离为50±3cm

目测、检尺量

随工检查记录

通信光缆工程质量控制点第6页共6页

阶段

序号

项目名称

控制点

控制方式

技术质量要求

检验方法

记录方式

施工阶段

十四

光缆敷挂

光缆布放应用滑轮牵引,光缆垂度及在杆上的预留长度应符合要求

目测

随工检查记录

架空光缆接续

光缆接续

架空光缆挂放完毕进行首个接头及其接头套管(盒)封装前定为见证点

(1)光缆接续环境,光缆连续部位、工具、材料应保持清洁

目测

随工检查记录

(2)光纤的熔接须在有遮盖物的环境中操作,光纤熔接完成并测量合格后应即做增强保护措施

目测

随工检查记录

光缆接头安装

(3)光缆接头的平均衰耗值应符合要求

OTDR测试

表格记录

(4)光缆接头套管(盒)封装前应放入防潮剂和接头责任卡,光缆接头套管交越出应用胶管在杆上或吊绳上的固定位置,固定方式及光缆预留(或伸缩弯)应符合规范规定

目测、尺量

随工检查记录

十五

架空光缆的防护及终端

光缆防护

见证点

(1)架空光缆线路的防强电、防雷措施应符合设计规定,与电力线交越处应用胶管或竹片做绝缘处理,与树木接触应用胶带或管保护

目测、检查

随工检查记录

(2)光缆在引入室内前应做绝缘节,其外侧金属护层和加强芯及钢绞线应接地保护,光缆引上应采用保护管(2.5m以上)保护

目测、检查

随工检查记录

光缆终端

(1)光缆引入室外内的预留应符合设计或规范的规定

目测、尺量

随工检查记录

(2)光缆在室外内的终端接头及连接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要求

目测

随工检查记录

十六

架空光缆线路中继段测试

光纤线路衰减

第一个中继段测试定为见证点

光纤中继段衰耗平均值必须符合设计规定的指标

光源和光功率计

表格记录

光纤后向散射信号曲线

光纤中继段后向散射信号曲线应符合要求

OTDR仪表

打印曲线

表格记录及附图

通信管道工程质量控制点第1页共2页

阶段

序号

项目

名称

控制点

控制方式

技术质量要求

检验方法

记录方式

施工阶段

测量

1、管道划线

查证巡视

按设计文件及城市规划部门批准的位置、座标和高程进行

丈量钉桩

随工检查记录

2、人孔定位

查证巡视

人孔一般设在管道的中心线上,人孔间的距离应按地形、地物、按设计确定,一般不超过120m

丈量钉桩

随工检查记录

管道

建筑

1、道沟开挖(含路面开挖)

巡视

按测量划线开挖,管道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100mm管道沟开挖应顺直、沟底平整、沟坎、转弯应平缓过渡

目测、尺量

检查记录

2、管道深度

查证巡视

沟深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困难地段或穿越障碍物,沟深达不到标准,应采取保护措施

目测、尺量

检查记录

3、塑料管敷设

查证巡视

塑料管敷设前应夯实并垫砂10cm,塑管应有出厂证、合格证,铺设方法、组群方式、接续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采用承杆法接续的承杆部分可涂粘合剂,组群管间缝隙宜为10-15mm,接续管头必须错开,每隔2-3米可设衬垫物的支撑,以保管群形状统一

抽测

检查记录

4、管道包封

巡视

管道包封的规格、段落应符合设计规定

抽测

检查记录

5、管道沟回填

巡视

回填前应清洗管内各种杂物,应先回填100mm厚的细土或砂子,回填土应分层夯实,并高于地面100mm

抽测

检查记录

人孔

建筑

1、人孔开挖

巡视

在人孔定位处,根据该人孔类型划线开挖,要放坡挖坑,应留有一定的余度,以利墙壁内外粉刷

目测、丈量

检查记录

2、人孔基础浇筑

旁站

基础的混凝土标号(配筋)等应符合设计规定,浇基础前应清理孔内杂物,挖好积水缸安装坑,基础表面应从四方向积水缸泛水

目测

检查记录

3、人孔砖砌体

查证巡视

人孔净高应符合设计规定,墙体与基础应结合严密、不漏水,墙体应垂直,管道进入人孔位置,应符合实际规定,管道端边至墙体应呈圆弧状的喇叭口

目测、丈量

检查记录

4、人孔内预埋铁件

查证巡视

穿钉的规格、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穿钉与墙体应保持垂直,上、下穿钉应在同一垂直线上,穿钉露出墙面50-70mm,安装牢固拉力环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应与管道底保持200mm以上的间距,露出墙面80-100mm,安装牢固

目测、丈量

检查记录

5、人孔砂浆抹面

巡视

使用的水泥砂浆标号不低于75号,抹墙体应严密、贴实、光滑、不空鼓、无毛刺、无断裂

目测

检查

通信管道工程质量控制点

第2页共2页

阶段

序号

项目名称

控制点

控制方式

技术质量要求

检验方法

记录方式

施工阶段

人孔建筑

6、人孔上复安装

巡旁结合

人孔上复的配筋、绑扎、混凝土的标号应符合设计规定,上复底面应平整、光滑、不露筋、无蜂窝,上复与墙体搭接应用1:

2.5的水泥砂浆抹八字角

目测

检查记录

7、人孔口圈安装

巡视

人孔口圈顶部高程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正偏差不大于20mm,人孔口圈与上复之间宜砌不小于200mm的口腔,口腔与上复搭接处应抹八字,人孔口圈应完整无损

目测

检查

8、人孔回填土

巡视

靠近人孔壁四周的回填土内,不应有直径大于100mm的砾石,碎砖等坚硬物,人孔坑每回土300mm应严格夯实,人孔坑的回填土严禁高出人孔口圈的高程

目测

检查

 

通信电缆工程质量控制点第1页共2页

阶段

序号

项目名称

控制点

控制

方式

技术质量要求

检验方法

记录方式

器材检验

1、电杆

巡视

长度及稍径应符合设计要求,外表光滑、平直、预埋件、预留孔符合有关规定

目测、尺量

随工检查记录

2、线材

巡视

各种裸线及绞合线的表面应均匀光滑、无毛刺、无裂纹、无伤痕、无锈蚀,各种线材的材质、线径应符合设计规定

目测

随工检查记录

3、电缆

巡视

电缆的类别及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芯线间的绝缘及芯线对地的绝缘应符合要求,无断线、混线等情况

用摇表

测试

随工检查记录

4、分线设备

巡视

分线设备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外观应整洁、防腐完整、无损伤、零配件齐全

目测

随工检查记录

电缆路由复测

1、核定管道电缆的走向及长度

巡视

对照设计,核定管道电源的具体走向,电缆接头位置及其长度

丈量

随工检查记录

2、核定管道孔位

巡视

对照设计核定管道孔位占用情况

目测

随工检查记录

3、核定杆路走向及长度

巡视

对照设计,核定架空电缆的杆路走向及长度

丈量

随工检查记录

4、核定电杆强度

巡视

核定所使用电杆的强度及高度

目测

随工检查记录

电杆

杆位杆身

巡视

杆位应符合设计要求,杆身应上下垂直,埋深符合规定

目测

随工检查记录

分线设备安装

1、分线盒的安装

巡视

分线盒的安装方式、地点与型号应符合设计规定,装设应稳妥、牢固

目测

随工检查记录

2、交接箱的安装

巡视

交接箱的安装方式、程式、容量等应按设计规定办理,架空交接箱及落地交接箱的安装应符合规范要求

目测

随工检查记录

布放电缆

1、管道电缆

巡视

穿放管道电缆前,必须先清刷所使用管孔,敷设电缆时,牵引的电缆头应捆扎牢固,送入管孔的电缆应保持垂直,电缆在人孔内应顺序排列,严禁水平或上下交叉

目测

随工检查记录

2、墙壁电缆

巡视

墙壁电缆的路由,电缆程式、规格及建筑方式,应符合规定,墙壁电缆在室外墙采用吊线式敷设,在室内墙采用卡钩方式敷设,墙壁电缆跨越街坊,院内通路等,缆线最低点距地面不小于4.5m,墙壁电缆与其他管线的间隔应符合规范要求

目测

随工检查记录

3、架空电缆

巡视

架空电缆一般采用吊线和挂钩固定,吊线与挂钩的规格应与架空电缆程式相一致,挂钩的卡挂间距为50cm,允许偏差不大于±3cm,电缆卡挂应均匀整齐、挂钩在吊线上搭扣方向宜一致,挂钩托板齐全,电缆卡挂后应平直,不得有机械损伤

目测

随工检查记录

通信电缆工程质量控制点第2页共2页

阶段

序号

项目名称

控制点

控制方式

技术质量要求

检验方法

记录方式

施工阶段

电缆连接

1、芯线连接

巡视与旁站

芯线接续应采用接线模块或接线子卡接方式,电缆线序的分配规律应按照标准色谱规定从大线号到小线号

目测

随工检查

记录

2、接头封焊

巡视与旁站

接头套管的型号及技术指标应符合邮电部标准,接头套管的规格应能满足电缆接续形式的要求,封焊套管应严格按照操作步骤掌握火候,保证封焊严密、牢固、不漏气

目测

随工检查

记录

电缆成端

1、总配线架安装

巡视

总配线架要求安装牢固,直列距墙壁为1米,最小不得少于80cm,新装配架电缆号码的顺序安排,应面向直列,从右至左算为第一列,为便于今后线路扩容,第一列可留做音频中继电缆专用,出局用户电缆应从第二列开始安排

目测

随工检查

记录

2、成端电缆布设

巡视与旁站

要求成端电缆布设美观合理,电缆芯线编排符合规范规定,成端上架前应采用塑料带将线把包缠并理直固定

目测

随工检查

记录

3、芯线焊接

巡视

芯线与保安器外接端子焊接好坏,直接影响通信质量,要求焊接牢固,焊接点光滑,无毛刺,无假焊等现象,线柱采用饶线轮饶线圈数应达到6-7圈

目测

随工检查

记录

4、告警装置

巡视

要求告警设备齐全可靠、信号可视可听

目测

随工检查

记录

电缆充气

1、充气设备安装

巡视

安装的设备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安装地点、位置、数量及加固方式,应按施工图设计进行,达到安全可靠、装设牢靠、性能稳定、外观整洁

目测

随工检查

记录

2、充气网各种装置的安装

巡视

按设计安装好各个充气段内的气闭头、告警器和气门嘴等

目测

随工检查

记录

3、电缆充气及检测

巡视

充入电缆内的气体必须是干燥、清洁、无腐蚀性的气体,充入气体的速度应保持均匀、气压稳定、充气端的最大气压不大于1kg/cm²,电缆充气达气压平稳后可进行检查,经24小时再进行第二次检测,检测的气压应符合规范要求

目测

气压表

测试

随工检查

记录

电缆测试

1、芯线间的绝缘电阻

巡视

电缆芯线间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800兆欧

兆欧表

测试

随工检查

记录

2、电缆芯线环路电阻

巡视

实测值和理论值进行验算,原则上每公里的实测值不得高于理论值3欧

电桥测试

随工检查

记录

交换局工程质量控制点第1页共7页

阶段

序号

项目名称

控制点

控制方式

技术质量要求

检验方法

记录方式

前期阶段

机房装修

1、材料报审(主材指量大的和危及安全如承重、防火等材料)

材质证书收齐及主材到货后定为停止点

有材质实验报告,合格证,符合设计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