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2压强液体压强 同步练习 01含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9461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88.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902压强液体压强 同步练习 01含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0902压强液体压强 同步练习 01含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0902压强液体压强 同步练习 01含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0902压强液体压强 同步练习 01含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0902压强液体压强 同步练习 01含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0902压强液体压强 同步练习 01含参考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0902压强液体压强 同步练习 01含参考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0902压强液体压强 同步练习 01含参考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0902压强液体压强 同步练习 01含参考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0902压强液体压强 同步练习 01含参考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0902压强液体压强 同步练习 01含参考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0902压强液体压强 同步练习 01含参考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0902压强液体压强 同步练习 01含参考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0902压强液体压强 同步练习 01含参考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0902压强液体压强 同步练习 01含参考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0902压强液体压强 同步练习 01含参考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0902压强液体压强 同步练习 01含参考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0902压强液体压强 同步练习 01含参考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902压强液体压强 同步练习 01含参考答案.docx

《0902压强液体压强 同步练习 01含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902压强液体压强 同步练习 01含参考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902压强液体压强 同步练习 01含参考答案.docx

0902压强液体压强同步练习01含参考答案

09.02压强—液体压强同步练习01

BYLEX

导航:

0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

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02、测量:

压强计(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03、液体压强的规律:

(1)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04、压强公式:

(1)推导压强公式使用了建立理想模型法;

(2)推导过程:

(结合课本)

液柱体积V=Sh;质量m=ρV=ρSh

液片受到的压力:

F=G=mg=ρShg.

液片受到的压强:

p=F/S=ρgh

(3)液体压强公式p=ρgh说明:

A、公式适用的条件为:

液体

B、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

p(Pa);g(N/kg);h(m)

C、从公式中看出:

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

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

D、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图象:

05、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问题:

(1)一般方法:

首先确定压强p=ρgh,其次确定压力F=pS;

(2)特殊情况:

对直柱形容器可先求F用p=F/S求压强;

06、连通器:

(1)定义:

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2)原理:

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3)应用:

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一、基础过关:

01、液体的压强跟和有关系,根据这一结论可知等质量的水分别装在细长的玻璃管和一个盆里,那么水对玻璃管底的压强水对盆底的压强.

02、如图01所示:

正确的是()

图01图02

03、如图02所示:

两端开口的U型管装有一定量的水,将A管向右倾斜,稳定后A管中水面()

A.高于B管中的水面B.低于B管中的水面C.与B管水面相平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04、潜水员潜入水中较深的地方就觉得耳膜痛,主要原因是.

05、如图03所示:

压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压强,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力,因而液体有向的压强,液体对容器具有向压强,从水喷出的缓急、远近情况可以知道,压强随而增大.

06、如图04所示:

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其中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

图03图04

07、液体内部某一点的深度是从的竖直高度.

08、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方向压强,深度增加,液体的压强;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

09、叫连通器,生活中常见的连通器有.连通器里的水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水面高度.

10、在玻璃管一端扎上橡皮膜,然后将玻璃管开口向上,橡皮膜向下竖直插入水中,在逐渐向下插的过程中,橡皮膜将()

A.逐渐下凸B.逐渐上凸C.保持不变D.无法判断

11、下列应用不属于连通器的是()

A.茶壶B.锅炉水位计C.喷雾器D.喷泉

12、如图05所示:

是潜艇在海中航行时的示意图,那么潜艇受到海水的压强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无法判断

13、如图06所示:

在空纸盒的侧面扎三个大小一样的孔。

纸盘装满水后,水从小孔喷出,其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图05图06

14、如图14-2-7所示:

下列实验装置中属于连通器的是()

图07图08

15、某同学测得保温瓶胆最深处为30cm,装满开水后,水对瓶胆底的最大压强是Pa.若将开水全部倒入脸盆,则水对盆底的压强水对瓶胆底的最大压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6、如图08所示: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瓶子,内盛部分饮料,瓶口用塞子塞紧,倒过来时,液体对瓶塞的压强比原来对瓶底的压强,原因是;瓶子对桌面的压强变,原因是.

 

二、再接再厉:

17、如图09所示:

四种河堤设计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最不合理的是.

图09图10

18、如图10所示:

甲、乙、丙是三个底面积大小相同的容器,若分别装入同种液体且深度相等,比较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样大

19、如图10所示:

甲、乙、丙是三个底面积大小相同的容器,若分别装入质量相同的水,比较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样大

20、如图11所示:

连通器装入水,在左边放一木球浮在水面上,当放入木球后,下列分析正确()

A.左右两边水面一样高B.左边水面高于右边水面

C.左边水面低于右边水面D.以上分析都不对

21、如图12所示:

标有1、2、3号码的三个物体,质量和体积都相同,均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它们对地面产生的压强()

A.1号最大B.2号最大C.3号最大D.一样大

图11图12图13

22、如图13所示:

两个容器中分别装有等高的水和煤油,两液体中的不同位置的点受到的液体的压强最小的是(煤油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A、a点B、b点C、c点D、d点

23、如图14所示:

在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过程中,将微小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水中,下列做法能够使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减小的是()

A.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下移动一段距离B.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C.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在原位置转动180°D.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同样深度的食盐水中

24、如图14-2-15所示:

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

设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

A.P甲P乙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图14图15图16

25、如图16所示:

甲、乙两种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像。

设液体甲的密度为ρ甲,液体乙的密度为ρ乙,则ρ甲和ρ乙的关系是()

A.ρ甲<ρ乙B.ρ甲>ρ乙  C.ρ甲=ρ乙D.无法确定

26、关于液体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液体的同一深度,不同液体的压强一般不同

B.在液体内部压强总是向下的

C.在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下的压强比向上的压强大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7、三个容器分别盛有水银、水和煤油,它们对容器底面的压强相等,则它们在容器中液面最高的是()

A.水B.水银C.煤油D.一样高

28、如图17所示:

桌面上放有甲、乙两个鱼缸,同学们观察、比较后提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鱼缸甲对桌面的压力小,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大

B.鱼缸甲对桌面的压力大,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小

C.鱼缸乙对桌面的压力小,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小

D.鱼缸乙对桌面的压力大.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大

29、(多选)如图18所示:

一个装有水的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关于液体压强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所受的压强是200PaB、a点所受的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强之比是1︰4

C、b所受的压强是200PaD、b点所受的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强之比是4︰5

图17图18图19

30、如图19所示:

甲、乙两容器间有一斜管相通,中间有阀门K控制,容器中装有水,且两容器中水面相平,则()

A.打开阀门K后,由于水受重力作用,水将从甲流到乙

B.打开阀门K后,由于b处的压强大于a处的压强,水将从乙流到甲

C.打开阀门K后,因为甲、乙两容器中液面高度相等,所以水不会流动

D.打开阀门K后,因为乙中的水多,所以从乙流到甲

31、如图20所示:

是某同学研究液体压强时,绘制的甲乙两种液体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甲乙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为,其中液体是水。

图20图21图22

32、如图21所示:

在装修房屋时,工人师傅常用一根灌有水(水中无气泡)且足够长的透明塑料软管的两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并做出标记,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在做标记时用到的物理知识是。

33、如图22所示:

容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都装满水,则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F甲和F乙、压强p甲和p乙的关系是()

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

三、综合提升:

3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细管中水产生的压强一定小于粗管中产生的压强

B.深度相同的液体产生的压强必定相等

C.液体压强的大小可以用公式p=ρgh计算,也可以用p=F/S计算

D.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

35、如图23所示:

比较各点处压强的大小,B点和C点深度相同,而A点比B点深,则图中各点压强pApBpC(选填“>”“<”或“=”);

36、如图24所示:

比较各点处压强的大小,A、B、C、D各点在液体中的深度如图(B点比C点深),则图中各点压强pApBpCpD(选填“>”“<”或“=”).

图23图24图25

37、如图25所示:

装满水的密闭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其上下底面积之比为4:

1,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压强为p。

当把容器倒置后放到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A.F,PB.4F,PC.1/4F,PD.F,4p

38、如图26所示:

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分别盛有同深度的密度不同的液体,已知a、b、c三点处液体的压强相等,则各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大小、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排列顺序都正确的是()

A.ρ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B.ρ甲<ρ乙<ρ丙P甲

C.ρ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D.ρ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

图26图27

39、如图27所示:

把两个质量相同、底面积相等的容器A和B,放在天平的两端,A中注入10cm深的水,B中注入酒精,直至天平平衡,则()

A.容器B中酒精深度一定大于10厘米B.两容器对托盘的压力相等

C.两容器内液体对底面的压力相等D.两容器对托盘的压强相等,而压力不相等

40、在“研究液体的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28所示的操作:

(1)为了顺利的完成该实验,除了图中的各种器材外,还需要用到

(2)比较图中代号为的三个图,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比较代号为的两个图,可以知道:

在深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密度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

(4)比较代号为的三个图,可以知道: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图28

41、如图29所示:

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向装置甲中加人一定量的水,此时你观察到的现象

,这说明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

稍后老师拿出如图乙所示的压强计准备探究液体内部是否存在压强,而小明认为没必要,利用图里装置即可。

于是小明将图甲装置缓慢地浸人水中,你将观察到。

若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哪个装置更适合,并说明理由。

图29图30

42、小华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某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如图30所示的图像,该液体50cm深处的压强是   Pa;该液体的密度是    kg/m3

43、一开口的杯子,装上8cm高的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

已知杯子内部底面积为50cm2,外部底面积为60cm2;杯子装上水后的总质量为0.6kg。

则水对杯底的压力为N。

杯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a。

(g取10N/kg)

44、一静止在海面的潜水艇模型,在启动之后,4min内匀速竖直下潜20m,而后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又运动4min.请在如图31所示中画出潜水艇模型8min之内所受海水压强和时间的关系图像(潜艇模型体积和大气压均不计).通过计算画图(海水的密度取103kg/m3)

图31图32

45、小明放学回家,看见水平茶几的中央放着一个盛有水的平底玻璃杯,如图32所示于是他利用家中的皮尺测得水深12cm,粗略测出玻璃杯的底面积为2×10-3m2;又估测出水和杯子的总质量约为0.4kg;并提出了下列问题。

请你同他一起解答这些问题。

(g取10N/kg,ρ水=1.0×103kg/m3)求:

(1)水和杯子的总重力;

(2)水对杯底的压强;(3)杯子对水平茶几的压强。

 

46、如图33所示:

某小组同学用水、盐水、两种不同形状的容器和指针式压强计验证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压强计指针顺时针偏转的角度越大,表示压强越大。

他们的研究情况如图a、b、c、d所示,图中a、b、d中的容器内均装满液体,且ρ盐水>ρ水

图33

(1)根据图可验证:

当深度相同时,同种液体内部压强与容器形状无关;

(2)根据图b、c可验证:

,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3)根据图b、d可验证:

当深度相同时,.

(4)若在图中的容器内轻轻放人-木块,压强计指针偏转的角度会增大。

(选填a、b、c、d)

47、发生在山区的大地震,往往会形成很多的堰塞湖,这些堰塞湖随时有溃堤的可能,严重的威胁着下游群众的生命安全。

若某堰塞湖湖堤底部的水深已达到55m,水的密度为1.0×l03kg/m3,求:

(1)上述情况下湖堤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

(g取10N/kg);

(2)假设该湖堤底部和湖堤各部分能承受的水的最大压强都是6×105Pa,那么,最多还能允许水面上升多少米?

 

四、挑战满分:

48、盛有水的试管从竖直位置逐渐倾斜时(水不溢出),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将()

A.不变B.变大C.变小D.无法判断

49、如图34所示:

甲、乙、丙三个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三种不同液体,液面高度相同,则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

A.甲的最大B.乙的最大C.丙的最大D.一样大

50、如图35所示:

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可能使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的方法是()

A.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B.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C.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D.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图34图35图36

51、由于长期的河道淤塞,黄河下游的河床已被抬高.沿河农民通常采用如图36所示的方式,引黄河水来灌溉农田.有关这种引水灌溉方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种引水灌溉方式利用了连通器原理B.使用时B端管口必须低于A处水面

C.使用时必须先将管道中灌满水D.高度差H越大,管道中的水流得就越快

52、关于连通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连通器中,若液体不流动,各容器中的液面一定相平

B.连通器中,液面的高低与容器的形状有关

C.只要底部互相连通的容器都属于连通器

D.连通器中装有同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内在同一水平面的压强均相等

53、长江三峡大坝上下游水位差最高可达113m,上游的船要在船闸中经过5个闸室使船体逐渐降低,每个闸室水位变化二十多米,因而三峡船闸的闸门非常大。

其首级人字闸门每扇高39.5m,宽20.2m。

倘若门外的水位高30m,则这扇闸门所受水的最大压强是Pa,已知闸门所受水的平均压强是最大压强的一半,则这扇闸门所受水的压力是N。

(g取10N/kg)

54、如图37所示的密闭容器,两个底面A和B的面积不等,内盛有一定质量的某种液体.液体对底面A的压强、压力分别为PA、FA;如果把容器倒立后,液体对底面B的压强、压力分别为PB、FB,那么PAPB,FAFB.(选填">"、"<"、"=")

55、如图38所示:

实验桌上有两只大烧杯,其中一杯盛有纯净水,另一杯盛有盐水。

老师告诉小敏盐水的密度大于纯净水的密度,希望她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

小敏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探头)先后浸没到甲、乙两杯液体中,分别记下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h甲和h乙。

她发现h甲小于h乙,于是认为乙杯子中盛的是盐水。

老师指出小敏的实验过程是不正确的。

小敏认真思考后发现自己在实验过程中没有控制变量,并提出了新的实验思路如下:

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探头)先后浸没到甲、乙两杯液体中,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分别用hˊ甲和hˊ乙表示,使hˊ甲与hˊ乙,比较

则的一定是盐水。

请你将小敏的实验思路补充完整。

图37图38图39

56、下表是小莉同学用如图39所示装置分别测得水和盐水在不同深度时,压强计(U形管中是水)两液柱的液面高度情况。

序号

液体

深度h(mm)

压强计

左液面(mm)

右液面(mm)

液面高度差(mm)

1

30

186

214

28

2

60

171

229

58

3

90

158

242

84

4

盐水

90

154

246

92

(1)分析表中序号为1、2、3三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

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比较表中序号为3、4两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

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有关。

(2)为了进一步研究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他们应控制的量有

和,要改变的是。

(3)小莉同学在学了液体压强公式后,用公式对以上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g=10N/kg),得出金属盒在30mm深处水的压强是Pa,而从压强计测出的压强为Pa,由此她发现按液面高度差计算的压强值小于按液体深度计算的压强值,你认为造成的原因是什么?

答:

57、如图40所示:

置于水平桌面上的容器装有某种液体.液体的体积为2.0×10-3m3,液体的深度为0.5m,若容器重为20N、底面积为2.0×10-2m2,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为5.0×103Pa(g取10N/kg).求:

(1)液体的密度;

(2)距容器底高为0.2m处A点的液体压强;(3)这个装着液体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图40

58、如图41所示:

容器重4.2N,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上部是边长5cm的立方体,下部是边长lOcm的立方体,若向容器内注入1.1kg水,(取g=10N/kg)求:

(1)这个装着水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多大?

(2)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多大?

(3)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多大?

图41

59、如图42所示:

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空玻璃杯,它的底面积为0.01m2,它对桌面的压强为200Pa。

求:

(1)玻璃杯的重力大小;

(2)在玻璃杯中装入1kg水后,水对杯底的压强为900Pa,求水的深度;并通过计算推测出玻璃杯的大致形状是图中a、b、c的哪一种?

(水的密度为103kg/m3,取g=10N/kg,杯壁的厚度可忽略)

图42

60、如图43所示:

某同学将一两端开口的均匀玻璃管,用质量不计的塑料片附在下端,然后用外力F将玻璃管竖直插在水下25cm处,保持平衡,如图所示.已知塑料片的横截面积和玻璃管的横截面积均为10cm2,且塑料片和玻璃管的厚度不计,玻璃管所受的重力为0.5N.(g=10N/kg)求:

(1)水对塑料片产生的压强和压力;

(2)外力F的大小;(3)该同学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先保持玻璃管在水中的位置不变,然后向玻璃管内缓慢地倒入该液体,当倒入深度达到20cm时,发现塑料片刚好下落,那么该液体的密度为多少?

图43

09.02压强—液体压强同步练习01

参考答案

BYLEX

一、基础过关:

01、液体的密度液体深度大于

02、A

03、C

04、水中较深的地方压强大

05、下侧壁的深度增加

06、A

07、研究的点到自由液面

08、相等增大越大

09、上端开口,底部互相连同的容器茶壶相平

10、B

11、C

12、C

13、A

14、B

15、3×103Pa小于;

二、再接再厉:

16、大液体深度变大大受力面积变小

17、DA

18、D

19、C

20、A

21、A

22、D

23、B

24、B

25、B

26、A

27、C

28、B

29、AD

30、C

31、ρ甲>ρ乙乙;

32、找水平面连通器原理;

三、综合提升:

33、C

34、C

35、>>;

36、>>>

37、B

38、B

39、B

40、

(1)

(2)ABD(3)EF(4)BDE;

41、橡皮膜向下凸起橡皮膜向上凸起乙,甲无法探究各个方向液体的压强;

42、6×103Pa1.2×103Kg/m3

43、4N103Pa;

44、略;

45、

(1)4N

(2)1.2×103Pa(3)2×103Pa

46、

(1)ab;

(2)同种液体;(3)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4)c;

47、

(1)5.5×105Pa;

(2)5m

四、挑战满分:

48、A

49、A

50、B

51、A

52、D

53、3×105Pa9.09×107N

54、><;

55、相等探头深度探头深度小;

56、

(1)增大密度;

(2)液体密度深度方向;(3)3×102Pa280Pa金属盒有一定的厚度;

57、

(1)103Kg/m3

(2)2×103Pa(3)略;

58、略;

59、

(1)2N;

(2)0.09m

60、

(1)2.5×103Pa2.5N

(2)2N;(3)1.25×103Kg/m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