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原理与模型3》几个重要恒等式Word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49892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原理与模型3》几个重要恒等式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宏观经济学:原理与模型3》几个重要恒等式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宏观经济学:原理与模型3》几个重要恒等式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宏观经济学:原理与模型3》几个重要恒等式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宏观经济学:原理与模型3》几个重要恒等式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宏观经济学:原理与模型3》几个重要恒等式Word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宏观经济学:原理与模型3》几个重要恒等式Word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宏观经济学:原理与模型3》几个重要恒等式Word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宏观经济学:原理与模型3》几个重要恒等式Word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原理与模型3》几个重要恒等式Word下载.doc

《《宏观经济学:原理与模型3》几个重要恒等式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原理与模型3》几个重要恒等式Word下载.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宏观经济学:原理与模型3》几个重要恒等式Word下载.doc

外国所需的,称为出口品。

最新数据:

1、2003年数据

市场总规模,13.3万亿元。

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万亿元;

生产资料销售总额8.7万亿元;

进出口总额850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四大贸易国)。

2、2004年数据

中国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的总规模将达15万亿;

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超过5万亿元,增长10%;

生产资料销售总额10万亿元;

进出口总额突破1000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

(二)GNP的四项

上述“四类”被购的产品量乘上相应价格,被分别称为:

消费,记作;

投资,记作;

政府购买,记作;

出口,记作。

二、投资品

最需说明的是投资品,它包含两项。

(一)资本物品

所谓资本物品,是指能长期使用的制造或建造的物体,它们可以用来生产其他物体,但不构成其他物体的一部分,如机器、设备、仪表、工具和厂房等。

问:

资本物品是否为“最终产品”?

答:

这里的资本物品,显然为最终产品。

因为企业是购买它们的最后使用者。

(二)存货物品

所谓存货物品,是指企业购买的,但还未投入生产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在制品、半制品以及尚未销售出去的库存制成品。

注意两点:

1、这里所说的原材料和零部件是还未投入生产的部分。

它们应属于这一年的最终产品。

因为企业是作为这一年的最后使用者来购买它们的。

2、库存制成品为什么也作为投资品?

可以这样理解:

库存制成品是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只是它还未被卖给消费者;

我们不妨把它看成被企业自己购买了,否则这种生产出来的东西就会被国民生产总值所漏计。

总之,未能被需求者真正购买去的最终产品都归入存货物品。

三、产品市场均衡下的衡等式

(一)该衡等式(从“需求角度”,或支出法角度)

“四类”最终产品中减去讲口品即为该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全部。

记进口(进口量乘以价格,即进口品价值)为,则有:

(2.1)

这是从需求方面研究产品市场均衡时的一个基本恒等式。

(二)说明两点

1、有一个习惯计法,即居民购买新建住宅并不包括在消费中,而是列入投资中,尽管它们不是被企业购买。

理由是,房子是耐用品、不动产,更像厂房而不像食品、衣着和居民的其他消费项目。

2、是为了更方便简明,我们暂且不考虑有其他国家的存在,即只研究一个封闭的经济系统。

于是,,从而(2.1)式成为:

(2.2)

(三)国民生产净值

的表达式中,涉及的价格事实上是市场价格。

其中,投资为总投资,即当年新投入的投资额。

我们知道,在全年生产过程中,上年已有的投资品存量(比如一台机器)有一部分会被磨损消耗(即,需折旧)。

1、“净投资”的概念

总投资减去折旧称为净投资,记作。

因此,国民生产净值:

(2.3)

2、按“要素价格”计,则有“国民收入”(转向:

供给角度,或“收入法”)

若再把价格改用要素价格;

则有国民收入:

(“~”表示以要素价格计)(2.4)

所以,国民收入有时也被称作要素收入,因为它正是以要素价格计的最终产品的净值。

按前述的定义,又可把要素收入写成:

式子中,

(1),即为公司留利,可以看成是社会储蓄的一种(公司储蓄),记作;

注意:

从这一点开始,出现“储蓄”。

(2)被扣社会保险费可看成是政府转移支付中的一个负项,不妨把它纳入转移支付中;

(3)利息也不妨记入转移支付中,因为这里所说的利息只是政府所付的(如国库券利息),而不含通过银行或个人(包括企业)之间借贷所发生的利息。

把这种广义的转移支付记成,如此一来:

(2.5)

三、个人收入的用途与去向

(一)三个去向

个人收入,有且只有如下几方面(且它们之间没有交叉):

①消费;

②个人储蓄;

③缴纳个人所得税。

故,把它代入(2.5)式得:

把记为,把,记作,称为净储蓄,于是:

(2.6)

结合式(2.4),我们有:

式子中,为净投资,为相应的净储蓄(即不把机器设备等损耗部分看作未被消费掉的储蓄)且包括公司留利。

3、引入

如果我们把写成(为购买消费品时需付的间接税),并记,那么有:

(2.7)

4、引入

在上式各边同时加上全部间接税则不难得到:

(2.8)

其中,。

并注意到:

四、汇总GNP及其各种变形

若在(2.8)式的两边加上折旧,则变成总投资,相应地变成总储蓄(即把机器设备等损耗部分看作未被消费掉的储蓄)。

于是有:

(一)(2.9)

可把式(2.7)、(2.8)和(2.9)写成一种统一的形式:

(二)(2.10)

若把看作,则有关项中的价格均以市场价格计,且为总投资,为总储蓄,为全部税收(个人所得税+间接税)减广义转移支付,并称为纯税收;

若把看作,则要把视为净投资,视作净储蓄;

若把看作,则还要把价格改以要素价格计,视作。

更有甚者,我们宁愿假设,从而,所以

(三)(2.11)

(四)说明:

1、我们以后使用式(2.10)时,称为、、或均可,只要把等式两边的有关项作相应理解(有时还要加上适当的假设)即可。

从本课程以下的研究过程可知,为了形式上的一致而需的“相应理解和适当假设”,在实质上无损于研究过程本身和结果的基本形式。

2、另外,可把这些经济变量全部视作实际的,或者全部视作名义的。

不妨把它们全部视作实际的,除非有特别说明时。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