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沪教版物理试题真题分类汇编第5章 金属的冶炼与应用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49894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96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沪教版物理试题真题分类汇编第5章 金属的冶炼与应用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考沪教版物理试题真题分类汇编第5章 金属的冶炼与应用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考沪教版物理试题真题分类汇编第5章 金属的冶炼与应用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考沪教版物理试题真题分类汇编第5章 金属的冶炼与应用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考沪教版物理试题真题分类汇编第5章 金属的冶炼与应用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中考沪教版物理试题真题分类汇编第5章 金属的冶炼与应用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中考沪教版物理试题真题分类汇编第5章 金属的冶炼与应用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中考沪教版物理试题真题分类汇编第5章 金属的冶炼与应用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中考沪教版物理试题真题分类汇编第5章 金属的冶炼与应用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中考沪教版物理试题真题分类汇编第5章 金属的冶炼与应用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中考沪教版物理试题真题分类汇编第5章 金属的冶炼与应用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中考沪教版物理试题真题分类汇编第5章 金属的冶炼与应用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中考沪教版物理试题真题分类汇编第5章 金属的冶炼与应用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中考沪教版物理试题真题分类汇编第5章 金属的冶炼与应用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中考沪教版物理试题真题分类汇编第5章 金属的冶炼与应用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中考沪教版物理试题真题分类汇编第5章 金属的冶炼与应用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中考沪教版物理试题真题分类汇编第5章 金属的冶炼与应用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中考沪教版物理试题真题分类汇编第5章 金属的冶炼与应用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中考沪教版物理试题真题分类汇编第5章 金属的冶炼与应用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中考沪教版物理试题真题分类汇编第5章 金属的冶炼与应用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沪教版物理试题真题分类汇编第5章 金属的冶炼与应用Word下载.docx

《中考沪教版物理试题真题分类汇编第5章 金属的冶炼与应用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沪教版物理试题真题分类汇编第5章 金属的冶炼与应用Word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沪教版物理试题真题分类汇编第5章 金属的冶炼与应用Word下载.docx

 A.听到尖锐的爆鸣声B.听到轻微的爆鸣声

 C.未听到声音D.试管炸裂

解答:

C.

12.(2分)(2015•株洲)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B.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的常常不是纯金属,而是它们的合金

 C.“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硬度非常大

 D.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铜制品不会生锈

23.(2015·

苏州)钛具有硬度大、密度小、熔点高、抗腐蚀性强等优良性能,被誉为“未来金属”。

钛铁矿石的主要成分是钛酸亚铁(FeTiO3)。

冶炼金属钛时,主要发生以下两个反应:

①2FeTiO3+6C+7Cl22X+2TiCl4+6CO,②TiCl4+2MgTi+2MgCl2

则X为

A.FeCl2B.FeCl3C.Fe2O3D.FeCO3

7.(2分)(2015•孝感)向一定量黄铜(铜锌合金)粉末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A.

 18.(2015·

海南)铝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

(1)金属铝常用做导线是利用它的性;

(2)金属铝表面常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氧化膜主要成分是(填名称或化学式);

(3)资料显示:

铝与氢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

用56.25g含杂质4%的铝片(杂质对产生氢气的质量无影响)与足量的氢氧化钠和水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g。

15.(6分)(2015•娄底)眼镜是人们常用的护眼工具.如图是一款变色眼镜的示意图:

(1)所标物质中属于金属单质的是 铜 ,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塑料 .

(2)该款变色眼镜的玻璃里加入了溴化银(AgBr)和氧化铜.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分解成溴单质(Br2)和银,玻璃颜色变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gBr

2Ag+Br2 ;

当光线变暗时,溴和银在氧化铜作用下,重新生成溴化银,玻璃颜色变浅,氧化铜在该反应中起 催化 作用.

(1)铜;

塑料.

(2)2AgBr

2Ag+Br2;

催化.

14.(3分)(2015•呼和浩特)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1)人类向自然界提取量最大的金属是铁,高炉炼铁的原料是铁矿石、空气、石灰石和 焦炭 .

(2)铝的活动性比铁强,但在生活中常在铁的表面涂上铝粉.其原因是 常温时,铝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保护里面的铁不被腐蚀 .

(3)金属钴(Co)与铁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CoCl2固体是蓝色的,CoCl2溶液是粉红色的.现将金属钴投入稀盐酸中,发生化学反应Co+2HCl=CoCl2+H2↑.该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金属不断溶解,表面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 .

(1)故填:

焦炭

(2)常温时,铝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保护里面的铁不被腐蚀(3)金属不断溶解,表面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

17.(6分)(2015•娄底)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木炭高温还原氧化铜:

 C+2CuO

2Cu+CO2↑ .

(2)铝在空气中被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铝(Al2O3)薄膜:

 4Al+3O2═2Al2O3 .

(3)铝片投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

友情提示:

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可将水做为反应物处理.

答案:

(1)C+2CuO

2Cu+CO2↑;

(2)4Al+3O2═2Al2O3;

(3)2Al+2NaOH+2H2O=2NaAlO2+3H2↑.

38.(2015·

荆门)(5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镁与水的反应,设计如下实验:

步骤1:

将镁条用砂纸打磨至光亮,分成两等份。

步骤2:

将一份光亮的镁条置于冷水中,几乎没有观察到任何现象。

步骤3:

将另一份光亮的镁条置于热水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1)将镁条用砂纸打磨至光亮的原因是。

(2)经XX可知,活泼金属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和氢气,如果金属活动性越强,生成的碱的碱性越强。

某同学就向步骤3的烧杯中滴加酚酞试液,观察到镁条的表面有明显的红色出现。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是

(基本反应类型)。

(3)步骤2和3对比可知,影响镁与水的反应速率的一个因素是。

(4)根据以上信息,若将金属钠加到硫酸铜溶液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38.(5分)

(1)除去表面的氧化膜(氧化镁)

(2)Mg+2H2O

Mg(OH)2+CO2↑,置换反应。

(3)温度;

(4)有气体产生,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

20.(12分)(2015•娄底)亮亮同学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发现镁条燃烧除生成白色固体(MgO)外,还有少量的淡黄色固体生成.这种淡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亮亮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有关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将该淡黄色固体投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

【实验现象】在烧杯中产生白色沉淀,并有刺激性的氨味气体产生.

【教师指导】上述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为Mg(OH)2,生成的气体为NH3;

反应过程中没有任何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问题解决】此淡黄色固体中肯定含有镁元素和 氮 元素,判断的依据是 质量守恒定律 ;

若该物质仅由两种元素组成,其化学式为 Mg3N2 ,此物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3N2+6H2O=3Mg(OH)2↓+2NH3↑ .

【相关结论】空气中氮气(N2)和氧气(O2)的体积比约为 4:

1 ,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少量的淡黄色固体,由此得出的一个结论是 氮气含量多但是很稳定,难以发生反应 .

答:

【问题解决】氮,质量守恒定律;

Mg3N2,Mg3N2+6H2O=3Mg(OH)2↓+2NH3↑;

【相关结论】4:

1,氮气含量多但是很稳定,难以发生反应.

16.(2015·

安徽)(6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芜湖铁画”(镀金)含有金、铁(同其他成分忽略不计)。

某同学取一定质量的铁画边角料,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放出0.3gH2,剩余固体质量为0.1g。

(1)求样品中铁的质量。

(2)求样品中金的质量分数。

16、(6分)解:

(1)设样品中铁的质量为x

Fe+2HCl==FeCl2+H2↑

562

x0.3g

=

解得x=8.4g

(2)样品中金的质量分数=

×

100%≈1.2%答:

略。

第2节铁的冶炼

12.(2015·

襄阳)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木炭都能与氧化铜发生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产生的气体都有毒B.反应中都有红色固体生成

C.反应类型都是置换反应D.反应的生成物不同

13.(2015·

成都)按右图进行实验,有关说法及分析不正确的是

A.烘干的木炭粉末与CuO粉末须混合均匀

B.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C.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产生的气体一定没有CO

52.(2015·

乐山)(5分)

修建铁路所需大量钢铁是以铁矿石为主要原料冶炼而得。

(1)写出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2)钢是含0.03%-2%的铁合金;

(3)雨后的铁轨表面易产生少量的锈迹,这是因为;

(4)实验室可用盐酸除铁锈,其化学方程式为;

(5)铝热剂是修建铁路时常用的焊接材料,其反应原理是铝在一定条件下与氧化铁反应得到融熔的铁与另一种氧化物,该反应基本类型是。

52.(5分)

(1)碳(或C)

(2)3CO+Fe2O32Fe+3CO2

(3)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或铁与空气、水接触易生锈)

(4)Fe2O3+6HCl=2FeCl3+3H2O

(5)置换反应

46.(2015·

襄阳)钢铁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请回答:

(1)炼铁厂常以焦炭、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2O3)、空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请写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每年全世界钢铁的产量很高,但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请你写出一种防止铁锅生锈的方法:

18、(2015·

雅安)(8分)某种氧化铜样品中混有少量木炭粉,为测定该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某同学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N2不参加反应,不考虑外界空气对实验的影响)。

①该实验需要测定的量:

反应前后装置Ⅱ的质量和的质量

②充分反应后,装置Ⅱ的质量增加了0.44g,求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

(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③为达到实验目的,对反应前取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要求是g。

18、(8分)

(1)放入Ⅰ中的样品(2分)

(2)解:

设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CO2+2NaOH

Na2CO3+H2O(1分)

4480

0.44x(1分)

(1分)

x=0.8g(1分)

(3)≥8g(2分)(答到8g给1分,答到“≥”给1分)

50、(2015·

上海)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验证一氧化碳的部分性质并验证产物。

实验时,在点燃B处酒精灯之前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装置中的空气,然后继续实验。

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的还原剂是。

实验过程中,C中的现象是,D处点燃的目的是。

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选填编号)

a、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B处酒精灯

b、C中增加的质量与B中固体减少的质量相等

c、反应开始后通入0.1mol一氧化碳可生成0.1mol铜

d、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防止铜被氧化

甲同学认为A装置用于证明一氧化碳不能和石灰水反应,乙同学认为省略A可达到同样的目的,理由是。

24.(2015·

海南)(6分)海南石碌铁矿,其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

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请计算AAA:

某铁矿石,其中含Fe2O3的质量为16t,理论上可以炼出铁的质量为多少?

第3节金属的锈蚀与废金属回收

2.(2015·

武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常用水冲洗自行车可以防锈B.空气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C.用活性炭可以降低水的硬度D.铁合金是一种纯净物

11.(2分)(2015•株洲)下列措施不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金属生锈的是(  )

 A.在金属表面涂油或刷漆

 B.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耐腐蚀的铬

 C.制成耐腐蚀的合金

 D.用砂纸擦去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

4.(2015·

资阳)下列现象的结论正确的是

A.经检测某干燥的空气主要成分有:

N2、O2、CO2、SO2、NO2和PM2.5,该空气为清洁空气

B.质量为a的某固体物质放入质量为b的水中,振荡,得到的溶液质量一定为(a+b)

C.家用菜刀放置几天后出现砖红色斑点,说明菜刀开始生锈了

D.用老面发酵制作馒头,可加少量纯碱溶液中和发面的酸味,纯碱属于碱类物质

22.(7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铁生锈的实验探究活动。

[探究一]铁生锈的条件

(1)该兴趣小组将洁净无锈的铁钉分别置于上图所示装置中,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填装置序号)装置中出现了明显的锈迹。

他们的结论:

铁生锈是因为铁与空气中的等发生了化学反应。

(2)甲同学提出了疑问:

空气中的氮气、二氧化碳没有参与铁的生锈过程吗?

请设计实验为甲同学释疑。

,观察并记录现象即可证明。

[探究二]影响铁生锈速率快慢的因素

乙同学说:

妈妈常说菜刀沾有盐水生锈更快。

这种说法对吗?

同学广泛查阅资料。

资料一:

导电性强的溶液都可加速铁的生锈。

资料二:

海上航行的轮船在与海水接触的部分镶嵌一锌块,能有效降低钢材被腐蚀的速率。

(3)将上述A装置中的蒸馏水改为下列液体中的,可使铁生锈的速率加快。

a.硫酸钠溶液b.无水乙醇C.蔗糖溶液

(4)一些铁制品表面覆盖了某些涂层。

不同的涂层被破坏后,铁生锈的速率不同。

你认为下列涂层破坏后,铁生锈的速率较快。

a.镀锌铁b.镀锡铁

(5)一些建筑的大门刷上了一层银白色的金属,你认为该金属可能是。

a.银粉b.铜粉c.镁粉

[交流与思考]

(6)写出一种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22、

(1)A氧气和水蒸气

(2)将A装置中的氧气换作氮气或二氧化碳

(3)a(4)b(5)c(6)刷油漆(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整理与应用

16.(2015•广州)下列有关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参考如图信息

,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

 B.生铁和钢是常见的铁合金

 C.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因此钢铁的使用要注意防锈

 D.用赤铁矿高炉炼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Fe2O3+3CO高温2Fe+3CO2

宜宾)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硬铝片比纯铝片硬度小 

B.钢的性能优良,是很纯的铁 

C.沙漠地区的铁制品锈蚀较快 

D.为防止钢铁生锈,可在其表面涂油 

18.(2015·

苏州)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波尔多液的配制可以在铁制容器中进行

B.铝制品抗腐蚀能力较铁制品强

C.用FeSO4溶液、Cu和Ag三种物质可以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

D.铁制品生锈产生的铁锈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物质,它的主要成分是Fe3O4

28.(6分)(2015•株洲)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六种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图.

已知A、D、F均为单质,其中D、F为金属单质,D的合金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B为氧化物,C是一种常见的酸,E(相对分子质量

为160)的溶液呈蓝色.试回答下列问题:

(框图中的反应条件和某些生成物已略去)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B CuO ,D Fe .

(2)上述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③ (填序号).

(3)请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CuSO4+Fe=Cu+FeSO4 .

(4)请写出E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用途 制农药等 .

(1)CuOFe

(2)③(3)CuSO4+Fe=Cu+FeSO4(4)制农药等

20.(2015·

天津)(6分)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

其中A为无色气体单质,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B。

(2)写出由物质C转化为物质B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物质C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物质A的化学方程式

20.(6分)

(1)O2CaCO3

(2)C+CO2高温2CO(3)2CO2+2Na2O2=2Na2CO3+O2

15.(2015·

宜宾)(6分)黄铜是Zn以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合金。

黄铜渣中约含Zn 

7%、ZnO 

31%、Cu 

50%、CuO 

5%,其余为杂质。

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下(杂质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

已知:

ZnO+H2SO4=ZnSO4+H2O;

CuO+H2SO4=CuSO4+H2O 

(1) 

步骤Ⅰ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2) 

溶液A中的金属阳离子有 

(填化学式) 

(3) 

步骤Ⅰ、Ⅱ中均包含的操作名称为 

,此操作和步骤Ⅲ中的蒸发操作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4)溶液A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溶液C的质量。

15.

(1)Zn+H2SO4===ZnSO4+H2↑

(2)Cu2+、Zn2+(3)过滤玻璃棒(4)小于

14.(2015·

厦门)(9分)用如图6装置完成以下实验:

(1)探究燃烧条件:

若B处盛放木炭。

Ⅰ.先在A处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在B处加热,B、C处没有明显变化;

Ⅱ.待B处冷却至室温,在A处通入氧气一段时间后,B、C处没有明显变化;

Ⅲ.在A处继续通入氧气,然后在B处加热,发现木炭燃烧,C处变浑浊。

Ⅰ与Ⅲ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

Ⅱ与Ⅲ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

(2)模拟工业炼铁:

若B处盛放氧化铁粉末。

在A处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时间后,B处下方用喷灯加热,B处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尾气处理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杂志刊载“绿色炼铁”技术;

电解熔融的氧化铁得到铁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炼铁技术另一种产物的用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9分)

(1)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2)固体由红色变为黑色(2分)

将酒精灯放于导管口点燃尾气(或其他合理答案)

2Fe2O3通电熔融4Fe+3O2↑

22.(2015·

广东)(14分)根据“题22-1图”的实验常用仪器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F的名称是。

(2)若用KMnO4加热制取氧气,应选用上述仪器中的(填序号);

其化学方程式为;

当用铁夹固定好试管后,要使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部,应调节螺旋(填“K1”、“K2”或“K3”);

要调节试管与酒精灯相对高度,应调节螺旋(填“K1”、“K2”或“K3”)。

(3)若用废铁片与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并装配一个使反应随时发生和停止的装置,应选上述仪器中的(填序号)。

(4)“题22-2图”为某同学制作的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略)。

甲酸与热的浓硫酸反应

的方程式为:

则X是(填化学式);

氧化铜的颜色变化为,

其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此实验装置的主要优点是环保,其理由是

佛山)(5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碳还原性性质验证,对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

(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将导管浸入水中,,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证明碳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

(3)CuO发生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4)酒精灯加上网罩的作用是。

24、

(1)用手紧握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2)固体由黑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还原(4)集中热量,提高温度

29.(2015·

德阳)(8分)A—I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

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已知A为铝土矿的主要成分,通常情况下F是一种液体,C、D、H、I为气体,H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G为黑色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G的化学式是。

(2)H+单质碳→I,其反应条件是。

(3)A

B+C的化学方程式是。

(4)I+F(气体

H+D的化学方程式是。

31.(2015·

德阳)(10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温度对CO还原Fe2O3的影响(固定装置略)。

查阅资料:

CO2+Zn

CO+ZnO;

FeCl3溶液遇KSCN溶液变红。

(1)仪器A的名称是,装置B的作用是,

尾气处理的方法是。

(2)将研究小组分为两组,按上图装置进行对比实验,甲组用酒精灯、乙组用酒精喷灯对装置D进行加热,其产物均为黑色粉末(纯净物)。

两组分别用产物进行以下实验:

步骤

操作

甲组现象

乙组现象

1

取黑色粉末加入盐酸

溶解,无气泡,溶液呈浅黄绿色(含两种金属离子)

溶解,有气泡,溶液呈浅绿色

2

取步骤1所得溶液,滴加KSCN溶液

变红

无现象

则甲组步骤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乙组得到的黑色粉末是。

(3)从安全考虑,本实验应在装置和之间添加装置E防止倒吸。

(填字母编号)

(4)该对比实验结果表明CO的还原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填“增强”或“减弱”)。

21.(2015·

天津)(8分)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1)下列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填字母)

A.铂金饰品B.铁锅C.铝导线

(2)为了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填序号)

将铝、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将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硫酸铜溶液中

将铜、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溶液中

将铜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硝酸银溶液中

(3)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4)某钢铁厂每天需消耗4900t含Fe2O376%的赤铁矿石,该厂理论上可日产含Fe98%的生铁的质量是t。

21.(8分)

(1)C

(2)①

(3)①MgCl2②Cu、Fe(4)26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