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案例研究网上作业4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49984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案例研究网上作业4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财务案例研究网上作业4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财务案例研究网上作业4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财务案例研究网上作业4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务案例研究网上作业4Word格式.doc

《财务案例研究网上作业4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案例研究网上作业4Word格式.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财务案例研究网上作业4Word格式.doc

(4)社会公众股规模的限制。

法律规定发行后总股本低于4亿股的,公众股在总股本中所占的比例不得低于25%;

达到或超过4亿股的,不得低于15%。

贵州仙的发行后总股本低于4亿股,其公众股所占比例为28.6%。

二.结合凌波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案例,谈谈如何确定目标利润?

企业目标利润的确定要充分考虑资本的保值与增值、市场竞争、资源的配套程度、纳税约束、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影响等因素,并进行综合平衡和挖潜的过程。

凌波石化位于中国经济发展最快之一的华东地区,著名港口城市—浙江宁波北仑港,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该公司拥有中国炼油业中最先进的设施及最大的油轮泊位,生产能力在国内首屈一指,产品畅销国内外,特大型国有企业,资本雄厚,1994年12月在香港H股挂牌上市.为实现目标利润,宁波石化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深化内部管理,降本压费,挖潜增效,做到“优化测算、强化分析、深化控制”三为一体,使公司全面实现年度利润目标,各项技术指标在石化系统仍名列前茅。

1,根据股东收益期望确定目标利润。

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首要目标是满足股东资本保值增值的收益期望。

因此,企业目标利润规划应从满足股东收益期望为起点。

股东的收益期望可以表达为目标资产收益率、目标销售利润率或期望资本报酬率等,但确定目标利润时通常从目标资产收益率入手,这是因为:

其一,销售利润的高低主要不取决于企业单向的愿望,它包含着一个企业无法左右的重要因素,即价格竞争。

在竞争条件下,无论是产品成本抑或是产品的销售价格,企业实际上都是无法完全控制或左右的。

如果企业以销售利润率为目标,不仅使企业的利润目标呈现出较大的不确定性,限制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机动灵活或应变能力,影响企业经营理财业绩的提高,而且销售利润率的高低,所反映的仅是产品的增值水平,而非企业资产或资金的利用效果以及不同投资规模企业经营理财业绩的差异。

凌波石化进行利润优化测算时,主要采取三种方式“顺序递推法、两点控制法、滚动递延分解法”根据产品市场价格和成本水平,推算既定产销方案的盈利能力、保本点与保利点、按年.季.月.旬分解,步步为营,确保全年目标利润稳步实现。

在测算时,凌波石化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和效益好坏定品种和产量,多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如液化气、苯类、丙烯等,全年共调整各种产品的出产价格共达65次。

1998年8月份以来,国家加强了打击走私的力度和原油加工量的控制,柴油市场迅速走强,公司及时调整产出方案,努力提高柴汽化,同时紧紧盯住油品市场,根据油价变化及时调整内销和出口产品结构,对液化气、道路沥青等受进口冲击较大的自销产品,确定了以占领市场为主的营销策略。

全年通过优化测算、调整产品结构增利354亿。

其二,实现资本报酬率的期望尽管是企业经营理财的终极目标,但却无法直接与企业必要的市场竞争力与目标关联。

企业是否具有市场竞争优势,主要是看资本报酬率达到甚至超过社会或行业平均水平,并且稳步增长,与社会或行业先进水平逐渐缩小差距,企业才能持续发展。

而且,作为系统与环境的联结点,企业的利润目标定位于资产的收益能力,即资产收益率(息税前利润/总资产*100%),资产报酬率作为一种税后利润范畴,在很大程度上还直接受税收因素的影响,而税收的高低终究不是企业能够控制的。

其三,资产收益率是各项经济资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目标利润=资产收益率*资产占用规模(或投资规模)

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率

=销售利润率*平均流动资产/平均总资产*流动资金周转率

资本报酬率=[资产收益率+负债/权益资本*(资产收益率—负债利息率)]*(1-所得税率)

可见,资产收益率高低取决于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与效果,并与企业资产运转效率大小以及资产配置结构的优劣密不可分。

企业的目标收益率得以实现,须强化市场竞争能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与配置结构等全方位入手。

要实现资本期望报酬率,在资产收益率、税负以及权益资本既定的情况下,就需提高负债比率和负债的财务杠杆效应,前提是资产收益率高于负债利息率。

因此,企业在制定目标资产收益率时,首先要以市场资产的平均收益为基准,使资产收益率的目标值大于市场的平均水平。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必要地位,并最终实现所有者的期望报酬。

2、根据销售预算确定目标利润。

预期目标利润=预测可实现销售*(预期市场产品售价-预期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

因此,股东收益期望的实现取决于产品市场价值和产品成本。

凌波石化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确定以占领市场为主的营销策略,全年共调整各种产品的出厂价达65次。

同时,采取措施

降低成本、控制费用。

如1998年全年可比产品成本比上年下降13.91亿元,精心维护设备,减少修理费用支出0.56亿元,财务费用比上年下降15.8%等。

3、对销售预算确定目标利润和股东收益期望确定目标利润进行综合平衡。

如果销售预算目标利润大于或等于股东的收益期望,就依此作为下年度经营目标;

如果根据销售预算确定目标利润小于股东的收益期望,就需要对企业增收节支能力进行进一步挖潜:

收入能否进一步提高?

成本能否进一步压缩?

如果进行了挖潜之后仍无法实现股东的收益期望,则只能降低目标,使该目标经过努力能够实现。

3.在固定资产投资的可行性评价中,为什么非折现法只能作为参考指标?

评价固定资产投资的方法中,非折现方法有:

年平均报酬率法、投资回收期等等。

年平均报酬率法具有简单易懂,便于计算掌握等优点,但是,年平均报酬率法没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极易导致决策失误。

货币时间价值是客观存在的经济范畴,不同时间发生的一元钱是不等值,年平均报酬率法无视货币时间价值的存在,将未来收益与上初始投资或平均投资直接相比,非常容易导致错误的判断,而且指标高低的判断标准也不易选择,正因为如此,年平均报酬率法通常不作为独立的、有效的投资决策方法,更多的只是在事后的考核评价中使用。

静态投资回收期法是通过计算比较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情况下的投资回收期的长短比较投资方案的方法。

静态投资回收法简单易懂,而且根据投资收回时间长短评价投资方案的优劣,有利于加速资本回收,减少投资风险,但是,静态投资回收期法也有严重的缺陷,1.投资回收期的计算没有考虑时间价值,使该指标含有一定水分,更重要的是影响决策结论的正确性。

2.静态投资回收期没有考虑投资方案整体效益的好坏,容易导致错误的抉择。

综上所述,非折现方法的共同特点是:

只考虑现金流量,而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

所以在固定资产投资的可行性评价中,非折现法只能作为参考指标。

4.在固定资产投资的可行性评价中,测算资本成本有什么作用?

1.资本成本是企业为取得和使用资本而支付的各种费用或代价。

从价值分析看,资本成本是投资者应得的必要报酬,因此资本成本取决于资本市场,并与拟筹资本的投资项目的风险程度相关。

2.由于资本成本是评价长期投资决策项目可行性的标准,因此,只有当投资项目的预期投资报酬大于资本成本时,项目才可行,反之,若投资项目的预期投资报酬率小于资本成本,则该项目就应该被舍弃,所以,资本成本被称为投资项目的极限利率或取舍率。

5.集团母子公司控制体制集权与分权的选择的标志和难点。

(1)企业集团控制体制按管理权限的集中程度主要分为集权型与分权型。

其差异实际上就是管理权限的归属,及管理权限下放的程度问题。

实际上,集权与分权历来是企业集团管理所面临的最大难题。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权限问题不仅涉及到企业集团的管理体制,而且涉及到企业集团对成员企业的管理战略与管理认同,显然也与集团总部及其成员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与经济责任密切相关。

集权制或分权制管理模式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企业集团的管理政策或策略,是企业集团基于环境约束与发展战略的权变性考虑。

主要根据集权与分权两种模式各自特点及其优缺点来选择适应自己企业集团的管理体制。

从集权与分权以及各自不同的实现形式中看出,两种模式各有特点,也各有利弊。

(2)集权模式的特点就是管理层次简单、管理跨度大。

集权模式的优点由于是集团最高管理层统一决策,有利于规范各成员企业以及各个层阶组织的行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成员企业以及各个层阶组织的行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集团的各项资源的复合优势,促进集团整体政策目标的贯彻与实现;

但集权的缺点也非常明显:

集团管理总部要想对集团的各个方面作出卓有成效的决策并实施全方位的管理,首先要求最高决策管理层必须上具有极高的素质与能力,同时必须能够高效率地汇集起各方面详尽的信息资料,否则便可能导致盲目臆断,以至出现重大决策错误,同时集权模式也不利于各成员企业以及各管理阶层积极性的增强。

缺乏对市场环境的应变力和灵活性。

(3)分权模式则相反:

管理层次多、管理跨度小。

分权模式的缺点协调难度大、集团的集合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分权模式的优点是在提高市场信息反应的灵敏性与应变性、调动各成员企业及各层次管理者的积极创造力等方面具有优势。

集权与分权历来是企业集团管理所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因为权限问题不仅涉及企业集团的管理体制,还涉及企业集团对各成员企业的管理战略与管理认同,这与各成员企业经济利益和经济责任密切相关。

实际上,在现代经济社会,无论是集权制抑或分权制都是相对的,都离不开管理决策权力划分的层次性。

6.案例十一川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分配方案中:

10股转3股,配3股,送3股,再10股送0.75元,对国家股和法人股东及中小股东投资者收益有何差异?

这种差异说明了什么问题?

川江控股公司10股配3股,在配股时,作为大股东国家股和法人股常常放弃配股,对中小股东来说配股要发生一大笔现金流出,一年投资并未产生收益,相反又要巨额付出,要承担更大风险。

其中

(1)10转3,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不属于股利分配,这意味着盈余公积金未达到股本25%的公司就不能用盈余公积金转增股本,会对公司营运造成较大压力。

(2)10配3,仍然不属于股利分配范畴,对投资者又是一大笔现金流出,对中小投资者来说一年的投资并未产生收益,相反又要巨额付出,所以中小股民承担的风险更大,使其陷入两难境地。

(3)10股送3股派发现金0.75元(税),从表面看似乎中小投资者当年的收益可观,但仔细算账后发现,派发现金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现金股利的个人所得税=0.75×

0.2=0.15元,中小投资者最后所得现金0.60元,而国家股和法人股获得的现金股利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所以获得0.75元的现金股利和等比例的红股。

因而出现“同股不同资”、“同股不同利”、“同股不同权”的状况。

这种差异说明了公司在制定股利政策时,既要考虑公司的未来发展,同时也要考虑中小股东的投资收益,两者兼顾,才能发挥股利政策的作用。

1.对公司增长力的影响。

  由于送股转增股份都会直接导致股本规模的扩充,在利润尤其是经营利润没有同步增长的状态下,直接会导致每股收益或净资产收益率的稀释,相应影响每股市价和潜在投资者对公司的成长性的疑惑。

  如何在不需要耗尽财务资源的情况下使公司销售达到最大增长,这就是可持续增长率。

在不改变企业资本结构的情况下,随着权益的增长,负债也应同比例增长,负债的增长和权益的增长一起决定了资产所能扩展的速度,后者反过来限制了销售的增长率,因而最终限制销售增长率的是股东权益所能扩展的速度。

用方程式来表述其间的关系:

  可持续增长率G=销售利润率(P)×

资产周转率(A)×

资产与期初权益的比(T)×

留存收益比例(R)

  该方程说明一个企业销售的可持续增长率等于着四个因素的乘积,前两个因素反映企业生产经营业绩及经营风险强弱,后两个因素表明公司的财务政策,留存比率表明管理层对待股利分配的态度,而资产与权益比反映了公司财务杠杆的政策。

该指标的意义在于:

G只代表与四个比率的稳定价值相一致的销售增长率,一旦公司的销售按照不同于G的任何比率增长,这当中的一个或多个比率就必须改变。

这意味着当一个公司以超过它的可持续增长率增长时,它最好能改善经营(提高销售利润率或资产周转率)或通过转变财务政策(提高其留成比率或改变财务杠杆)。

  该公司通过送3股,转3股实际上在削弱公司的留成比例,使公司在没有较大盈利支持下未来还面临许多重大的投资,突现捉襟见肘的资金困境,可能因此失去成长的潜能。

  

  2.对公司市场价值的影响。

  从该公司历年股利分配政策看是采取的不规则股利政策。

这同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分配政策趋同。

但无论采取何种分配政策公司其目的仍然是增加公司整体市值。

但从该公司这种大规模的送配方案,其最终结果一方面导致股价严重下跌(由于送股、转增股本所导致每股收益下降,加之大比例的配股),直接影响现实股东利益;

另一方面,由于公司留成比例降低导致后劲不足,直接体现到潜在投资者对该公司未来的投资热情下降,继而影响以后的股价走势。

因此,股利政策的制定要考虑许多的因素,除股东的态度以个,还要考虑公司的现金流量,资本市场再融资的能力、公司未来的发展以及持续增长的能力等,决非仅仅为应付政策的需要或暂“圈钱”的需要,它是关系到公司现在,未来发展的长远大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