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Word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50115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Word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Word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Word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Word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Word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Word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Word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Word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Word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Word下载.doc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Word下载.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Word下载.doc

但很快就显露出弊端:

过分集权,管得太严,统得过死,排斥商品和市场,妨碍基层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具有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成为一种“僵化模式”,必须进行根本改革,转换成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是经济体制转换的根本途径,不改革就没有出路。

这就一方面使改革成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一种基本形式,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另一方面,也使改革具有了解放生产力的性质。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通过改革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具体制度,扫除障碍,解放生产力。

因而可以说,比起革命是通过摧毁旧的基本制度,解放生产力,两者显然不是同一个层次,改革属于第二个层次。

无论“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的论断,还是“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观点,都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恩格斯指出:

“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它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济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第443页)这就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在改革中不断前进,逐步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

社会主义制度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调整和完善,改革具体制度,调整基本制度的某些不完善的方面,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我们通常说的社会主义制度,实际上是一个由四个层次构成的制度体系。

第一个层次是基本制度,如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政治领域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思想文化领域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等,都属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都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这些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的。

第二个层次是具体制度,即体制。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的改革,都是在寻求新的更好的具体制度。

第三个层次是运行机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就是要寻求和探索新的最佳的经济运行机制。

第四个层次是经营管理方法。

我们可以而且应当吸收当代世界各国的一切文明成果,实行科学的管理方法。

邓小平指出:

“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8页)在上述四个层次中,只要不触动基本制度,任凭怎样改革都不会偏离社会主义方向。

但是把单一的公有制调整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却是基本制度的调整和完善,这会不会动摇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呢?

这还要从中国的国情说起。

在中国,真要建设社会主义,只能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党的十五大在认真总结以往在所有制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主要是基于三点考虑: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只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就完全可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坚持这个经济基础不动摇,就是坚持了社会主义方向。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过去我们片面追求公有化程度,超越了发展阶段,造成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因素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羁绊。

必须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逐步消除不合理因素,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从形式上看,这是倒退,而且必须退足。

要把超越的部分全部退还回去才行。

而实际上,把所有制结构中不适应的因素变成适应的状况,对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进步。

这确实是加强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决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正如邓小平所说:

“我们的改革,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又注意不导致两极分化,过去四年我们就是按照这个方向走的,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9页)

实践证明,改革是正确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途径,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因而也是社会主义运动变化的一个重要规律。

邓小平运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和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不断变化和改革的社会等思想,总结了苏联、东欧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形成了系统的社会主义改革理论,创造性地把改革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上升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看作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3.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

改革是全方位的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

它要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新体制,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早在1978年10月,邓小平就曾经指出: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革命。

这场革命既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35~136页)1985年3月,他又明确指出: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3页)这是对改革的性质问题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论断。

邓小平是从什么意义上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呢?

首先,这是相对于第一次革命而言的。

我们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

我们党领导的第二次革命,将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变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

其次,邓小平说:

“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

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5页)他还说: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之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0页)这就是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具有革命变革性质。

第三,我们的改革是根本性的变革。

改革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而是对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它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

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这个转变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也是一场革命。

最后,我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它对社会各个方面,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以至人们的思想观念,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以及其他各个领域的全面改革,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邓小平说:

“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一

定的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2页)从改革

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是一场革命。

当然,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而是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是对体制的革命。

4.中国改革的基本经验

“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全新的事业。

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

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

”他还说:

“我们的改革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际范围内也是一种试验,我们相信会成功。

如果成功了,可以对世界上的社会主义事业和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提供某些经验。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5页)概括起来,我国改革的基本经验是:

(1)在全面改革中始终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

在我国,改革始终是为经济建设中心服务的。

中国改革成功之处,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是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后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至少主要不在于此,而在于在全面改革中始终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

(2)建立新经济体制的渐进改革策略。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确立这个目标是邓小平的一个重大贡献。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

这在历史上没有先例,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

为了实现从传统的高度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我国是采取渐进的改革策略,分三个步骤进行的:

第一步,从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到1982年十二大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第二步,从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到1987年十三大是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计划和市场相结合;

第三步,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到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国外对中国最感兴趣的两个问题,一是经济体制改革,二是“软着陆”,都是渐进的道路。

面向21世纪,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3)国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相结合。

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关于这一点后面将专门论述。

(4)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

现在国际上有一种舆论,认为中国只搞经济改革,不搞政治改革,这种看法不对。

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必须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这是邓小平改革理论的一个重要思想。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

1978年12月,邓小平强调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1980年8月,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中,他强调必须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以及其他制度。

1986年,他进一步强调政治体制改革在整个改革大业中的重要性,指出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

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

党的十五大更进一步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许多重要论述,贯穿着明确的指导原则:

一是政治体制改革涉及千千万万人的利益,比经济体制改革更复杂更艰难,“需要审慎从事”,否则会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二是与经济体制改革相比,政治体制改革不是“根本改革”,只是部分改革和完善的问题;

三是政治体制改革既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两院制”、“三权分立”制度,也不能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而要发挥我们自己的优势。

国内有一种观点,认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滞后。

这是不成立的,事实上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已经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措施:

改善共产党的领导,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实行政企分开,权力下放,精简党政机构,转变政府职能,改革人事制度,实施公务员制度,等等。

这样就使政治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相配合。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需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

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

邓小平还提出,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

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

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

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

这是我们议论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的科学依据和根本标准。

(5)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这是贯穿整个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更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

稳定是前提,是发展经济和顺利进行改革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没有稳定,什么事也干不成。

改革是动力,它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发展问题实质上是改革问题,改革促进发展。

发展是目的,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是靠经济的发展,只有发展,中国才能尽快摆脱贫穷落后状态,进入世界现代化国家的行列;

发展既会反过来促进改革,又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

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一个新贡献。

我们所以在这里提出这个问题,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中,对社会发展的动力,不仅限于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基本形式,说“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都是讲的主要的直接动力,并不排除还有别的形式。

毛泽东说: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1031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邓小平提出,中国要发展,离不开科学,“实现人类的希望离不开科学,第三世界摆脱贫困离不开科学,维护世界和平也离不开科学。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83页)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

“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

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74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首要观点。

早在1975年,邓小平就支持在《中国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中写上“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的话,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又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

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说过:

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

并且指出:

‘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

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87页)1985年,他提出“改革科技体制是为了解放生产力”,1988年9月,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命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不断解放和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的基本因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生产力的各要素都同科学技术分不开,历史上的生产资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

同样,历史上的劳动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的劳动力。

但是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新的特点,邓小平据此进一步指出:

“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

近三十年来,现代科学技术不只是在个别的科学理论上、个别的生产技术上获得了发展,也不只是有了一般意义上的进步和改革,而是几乎各门科学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新的飞跃,产生了并且正在产生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

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87页)可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具有极其深刻的内涵。

第一,科技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是人类文明重要标志。

恩格斯说过:

“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革命的力量。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375页)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发生产力的飞跃和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

三百一十年前,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确立了经典力学的科学体系,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科学革命,引发了18世纪的产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以大机器生产为主要标志的工业化社会。

第二次科学革命是19世纪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以及生物进化论等三大科学理论,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坚实而直接的自然科学基础。

当前我们面临的是第三次科学革命,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远远超过了过去几千年的总和。

这次科技革命的冲击和挑战,来势迅猛,突飞猛进,正在以空前的速度继续向前发展,其影响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不打上了科学技术的时代印记。

科技进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

第二,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首要力量。

本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和飞速发展,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

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社会生产力巨大发展,最

主要的是靠科学技术的力量。

现代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

术的竞争。

在科学技术上落后,就会被动挨打。

“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

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

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

国际地位。

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79页)

第三,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要素中的第一要素或主导要素。

过去我们常说,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现在,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仅肯定了科学技术在本质上属于生产力范畴,而且明确指出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诸要素中的首要地位。

不过,这种“第一”并不是简单的顺序排列,而是表示现代生产各个要素都要提高科技含量。

有一个比喻,如果我们过去是把生产力(Q)与劳动者(YI)、劳动工具(Y2)、劳动对象(Y3)之间的关系,用一个公式表述为Q=F(Y1,Y2,Y3),那么,按邓小平的新观点,把科技设为X,这个公式则应为:

Q=F〔Y1(X),Y2(X),Y3(X)〕。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我们党面对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剧烈竞争的挑战,着眼于国家和民族长远利益,根据我国现实情况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

(三)对外开放也是改革

对外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

在坚持改革的同时,实行对外开放,把二者紧密结合在一起,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成功经验之一。

1.1.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

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

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邓小平文选》

第2卷,第64页)他还说:

“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

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78~79页)这是一种双向的相互依存关系,帮助和贡献都是

相互的。

邓小平关于对外开放的理论,是对国际分工、国际经济合作和发展开放型经济理论的高度概括,易于为我国人民所理解,现在已经被世界各国所认同,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1)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一定要发展生产力。

要发展生产力,关起门来是不行的,必须对外

开放。

(2)开放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对内开放,另一方面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的开放,对各种类型的国家开放。

(3)对外开放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其中包括建立经济特区,开放14个沿海城市。

中国建立经济特区的决定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是成功的。

(4)经济特区姓“社”不姓“资”,从深圳的情况看,公有制是主体。

“三资企业受到我国整个政治、经济条件的制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

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5)要学会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要向外国的先进管理方法学习。

不仅新引进的企业要按人家的先进方法去办,原有的企业改造也要采用先进的方法。

(6)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步子要快一些。

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敢于冒风

险,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

(7)开放以后,一些腐朽的东西也跟着进来了,中国的一些地方也出现了丑恶现象,要注意很好地抓,决不能任其发展。

(8)改革开放要贯穿中国整个发展过程,不是三年、五年、十年八年,也不是二十年。

现在生产力不发达要对外开放,将来生产力发达了,要更加开放。

对外开放的政策不可改变。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这就深刻地阐明了对外开放的实质是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

资本主义社会经过几百年发展,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的社会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许多历史性的文明成果。

社会主义制度只有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创造出来的全部文明成果,才有可能超越资本主义。

过去长时期内,往往只看到或更多看到的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对立和斗争的一面,而看不到或很少看到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还有学习、借鉴、合作和利用的一面,这是不利于社会主义的。

对外开放有利也有弊。

最大的风险,就是会带来一些资本主义腐朽的东西和消极影响,而这比起加速发展的积极效果,要小得多;

而且是可以防范和抵御的。

有人担心会导致资本主义,其实是不可能的,无论怎样开放,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更重要的是政权在我们手里,加上教育人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不可能损害社会主义的本质,只会有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