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时事热点试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50211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时事热点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考化学时事热点试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考化学时事热点试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中考化学时事热点试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中考化学时事热点试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中考化学时事热点试题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中考化学时事热点试题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中考化学时事热点试题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中考化学时事热点试题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中考化学时事热点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中考化学时事热点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中考化学时事热点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中考化学时事热点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中考化学时事热点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中考化学时事热点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中考化学时事热点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中考化学时事热点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中考化学时事热点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中考化学时事热点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中考化学时事热点试题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时事热点试题Word下载.docx

《中考化学时事热点试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时事热点试题Word下载.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化学时事热点试题Word下载.docx

3、为适应火车提速,沪宁线上原有的短轨已全部连接为超长轨。

工程技术人员常用点燃铝热剂(铝粉和氧化铁粉末的混合物,能释放大量的热量)的方法来生成熔融状态的铁,从而焊接钢轨间的缝隙。

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Fe2O3+2Al

Al2O3+2Fe,其中还原剂是( 

A.Fe2O3 

B.Al 

C.Al2O3 

D.Fe

4、今年3月29日,京沪高速淮安段,一辆载有液氯的槽罐车发生车祸导致液氯大面积泄漏,造成28人死亡,数百人中毒。

已知氯气(Cl2)常温常压下为气态,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易被碱性溶液吸收(它会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救援消防干警在现场的下列处理方法较合理的是( 

①及时指挥人群向较高地势转移;

②被转移人群应戴上用碱性溶液处理过的口罩;

③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含碱性物质的水溶液;

④将尚有残留液氯的槽罐移入附近水塘中,并向水塘中加入生石灰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沈阳“毒豆芽”

【新闻背景】

尿素兽药催出“毒豆芽”,沈阳查获“问题豆芽”40吨

2011年4月8日,沈阳市公安局皇姑分局龙江派出所接到群众举报:

和平区浑河堡乡下河湾村有人生产销售有害豆芽。

龙江派出所迅速开展工作,于4月9日提取到疑似有害豆芽样本。

经检测,豆芽中含有亚硝酸钠、尿素、恩诺沙星、6-苄基腺嘌呤激素。

其中,人食用含亚硝酸钠的食品会致癌,恩诺沙星是动物专用药,禁止在食品中添加。

4月17日至19日,触目惊心3天查获40吨“毒豆芽”。

——新华网沈阳4月21日电(记者于力)

有网友调侃说:

早起,买地沟油炸油条,切个苏丹红咸蛋,上班。

中午,在食堂要一瘦肉精猪肉、炒农药韭菜和双汇香肠、有毒猪血,来碗翻新陈米饭,泡壶香精茶叶。

下班,买条避孕药鱼,尿素豆芽,膨大西红柿,开瓶甲醇酒,吃个硫磺馒头。

饭后在地摊上买本盗版小说盗版光盘,晚上钻进黑心棉被,哭了……

“毒豆芽”之后会是什么呢?

1.(2009佛山)我国曾发生过多次将工业用盐如亚硝酸钠(NaNO2)误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

下列有关NaNO2的说法正确的是【 

A.NaNO2是一种氧化物

B.NaNO2由三种元素构成

C.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D.NaNO2中Na、N、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2

2.(2010苏州23)下列常见盐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不合理的是 

【 

】 

A.用亚硝酸钠腌制食品 

B.用硫酸铜精炼铜

C.用纯碱消耗面粉发酵生成的酸 

D.用食盐生产烧碱

3.(2011顺义)“毒豆芽”经检测,含有尿素成分,过多的植物营养物质如尿素[CO(NH2)2]等进入水体会恶化水质,导致“水华”现象,尿素属于【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

4.据《长江日报》4月19日报道:

在辽宁省沈阳市平区一大棚内查获“毒豆芽”25余吨。

经检测,豆芽中含有亚硝酸钠、尿素、恩诺沙星。

恩诺沙星又名乙基环丙沙星、恩氟沙星,目前被国家指定为禁用渔药。

的化学式为[C19H22FN3O3],下列有关恩诺沙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恩诺沙星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B.恩诺沙星由碳、氢、氮、氧和氟元素组成

C.恩诺沙星分子中含有碳和水分子

D.恩诺沙星分子中碳、氢、氮、氧和氟原子个数比为19:

22:

3:

1

5.亚硝酸钠(NaNO2)外观酷似食盐,有咸味,加热会分解,放出有臭味的气体。

这种工业用盐常被冒充食盐掺假或被误作食盐食用,导致多起中毒事故发生。

请你阅读下表中的有关信息,并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

亚硝酸钠(NaNO2)

氯化钠(NaCl)

溶解性 

易溶,在15℃时溶解度为81.5 

g

易溶,在15℃时溶解度为35.8g 

熔点、沸点 

熔点:

271℃ 

,沸点:

320℃;

801℃;

沸点:

1413℃;

水溶液酸碱性 

碱性 

中性 

跟稀盐酸作用 

放出红棕色气体 

无现象 

跟硝酸银溶液作用 

生成浅黄色沉淀 

生成白色沉淀 

(1)根据上表写出亚硝酸钠的两条物理性质 

(2)亚硝酸钠跟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钠、两种氮的氧化物和水,请你写出亚硝酸钠跟盐酸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3)请结合上表信息,判断以下区别亚硝酸钠和氯化钠的方法错误的是【 

A.滴加稀盐酸 

B.滴加硝酸银溶液 

C.加热 

D.品尝味道

(4)结合已学化学知识,用三种方法鉴别亚硝酸钠和氯化钠。

方案

选取的试剂和方法

实验现象和结论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诺贝尔化学奖和物理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于2010年10月6日宣布:

美国科学家理查德·

赫克、日本科学家根岸英一和铃木章共同获得201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表彰他们在有机合成领域中“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方面的卓越研究,开发出更有效的连接碳原子以构建复杂有机分子的方法。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5日宣布:

将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

海姆和康斯坦丁·

诺沃肖洛夫,以表彰他们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开创性研究。

海姆和诺沃肖洛夫在2004年最先制成石墨烯材料,这是目前世界上最薄的材料,仅有一个原子厚,厚度仅为头发的20万分之一,石墨烯是一种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的单层碳原子面材料,是碳的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属于一种碳质新材料,于是石墨烯迅速成为物理学和材料学的热门话题。

石墨烯是目前已知导电性能最出色的材料,作为半导体材料硅的替代品,将用来生产未来的超级量子计算机,将引发微电子工业革命。

1、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研究理论有助化学家合成开发出更多复杂的有机物。

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A.醋酸(CH3COOH) 

B.食盐(NaCl) 

C.酒精(C2H5OH) 

D.甲烷(CH4)

2、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CO、NO等有害气体,治理尾气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可使尾气中CO和NO在表面发生反应,生成空气中最多的气体和参与光合作用的气体。

⑴.铂钯合金在汽车尾气转换过程中加快其化学反应速率,而铂钯合金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没有变化,则铂钯合金是一种( 

A.氧化剂 

B.吸附剂 

C.催化剂 

D.乳化剂

⑵.写出上述转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研制出赫克反应.根岸反应和铃木反应等三种有机合成方法,可用于有机小分子在钯催化作用下精确.高效合成大分子,实行废物零排放,则完全符合______的研究特点。

3、2010年诺贝尔物理奖授予发现石墨烯的开创性研究者,金刚石.石墨.C60和石墨烯的结构示意图分别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金刚石 

石墨 

C60 

石墨烯

A.这四种物质都很软,可作润滑剂

B.这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C.这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

D.这四种物质的结构中都是每个碳原子连接3个碳原子

4、石墨烯是首个发现的二维空间材料,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制得。

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碳单质,下列关于三种碳单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三种碳单质都是黑色固体

B.三种碳单质分别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C.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相同

D.将石墨剥离制成石墨烯发生了物理变化 

5、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两位华裔科学家发现:

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强度最高的材料,比钻石还坚硬,碳单质具有不同物理性质的原因是 

,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最薄的单层碳原子面材料,可运用于哪些科学领域 

(至少两点)。

6、英国两位科学家因研究石墨烯荣获2010年诺贝尔物理奖,石墨烯是目前已知导电性能最出色和厚度最薄的碳质新材料。

⑴、碳原子的结构示意为 

,则碳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⑵、碳的单质分别有金刚石、石墨和C60等,其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⑶、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将低碳城市的理念贯穿在世博园的建设中,完成零碳的中国实践,这里的“碳”指的是( 

A.碳元素 

B.碳单质 

C.碳的氧化物 

D.碳酸盐 

甘肃平凉“4·

7”牛奶中毒事件

2011年4月7日,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发生一起疑似食物中毒事件,中毒病例均服用过散装牛奶,确认系亚硝酸盐中毒。

造成3名婴幼儿死亡,39名中毒患者被送往当地医院救治,称为“4·

7”牛奶中毒事件。

亚硝酸盐即通常所说的工业用盐,亚硝酸盐能在人体内转化为亚硝酸胺引起的一种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也称肠源性青紫病。

会影响中毒患者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致使患者组织缺氧,如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死亡。

亚硝酸盐还是一种常见的致癌物质。

1、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外观极像食盐,人若误食亚硝酸钠会中毒。

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是 

( 

) 

A.+1 

B.+2 

C.+3 

D.+4

2、食品与健康相关,下列作法不会危害人体的是( 

A.香肠中加过量的亚硝酸钠 

B.饲养猪加入瘦肉精

C.蒸馒头加适量纯碱 

D.长期使用铝餐具

3、2011年4月7日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又发生一起误把亚硝酸钠当食盐的中毒事件,确保食品安全的警钟再次敲响,亚硝酸钠(NaNO2)外观与食盐极相似,有咸味,区别它们的有效方法是隔绝空气加热,没有明显变化的是食盐,能分解放出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亚硝酸钠,此气体可能是( 

A.SO2 

B.NH3 

C.N2 

D.NO2 

4、了解食品安全知识,可以更好地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发现燃气泄漏应立即开窗通风关阀门 

B.用亚硝酸钠腌渍鱼肉和蔬菜

C.霉变的大米、瓜子、花生等不能食用

D.室内起火应压低身体逃离火场 

5、亚硝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亚硝酸钠能将Fe2+转化为Fe3+,因此一些不法奸商为使腌肉制品的色泽更吸引顾客,用超量的亚硝酸钠(NaNO2)腌制。

亚硝酸钠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质,过量或长期食用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由于亚硝酸钠有咸味,外观与氯化钠相似,也曾多次发生过因误食而导致中毒的事件。

下列能用来区别NaNO2与NaCl固体的方法是( 

A.观察颜色 

B.品尝味道 

C.用水溶解 

D.分别溶于水测其pH

6、生活中常有发生亚硝酸钠中毒事件的报道,这是因为亚硝酸钠外观酷似食盐且有咸味;

工业用盐中常混有亚硝酸钠,有关氯化钠和亚硝酸钠的部分资料如下表:

化学式

水溶性

酸碱性

热稳定性

和稀盐酸作用

NaNO2

100℃时的溶解度为163克

弱碱性

320℃以上会分解放出刺激性气体

放出红棕色气体

NaCl

100℃时的溶解度为39.12克

中性

受热不分解

不反应 

如要检验食盐中有无亚硝酸钠,下列判定方法错误的是( 

A.在食盐中加人盐酸,观察有无红棕色气体放出

B.蒸干100克100℃食盐饱和溶液,称量溶质的质量是不是39.12克

C.用pH试纸测定食盐溶液的酸碱性

D.把食盐加热到320℃以上观察有无刺激性气体放出 

7、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越来越受到科学界的重视.亚硝酸钠有咸味,外形与食盐很相似.但亚硝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食盐的水溶液呈中性。

根据以上叙述,鉴别亚硝酸钠溶液和食盐溶液应选用的试剂是 

8、2011年4月7日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发生了一起食物中毒事件,中毒病例均服用过散装牛奶,确认系亚硝酸盐中毒。

“4·

7”牛奶中毒是因在牛奶中加入了过量的亚硝酸钠。

亚硝酸钠外观酷似食盐且有咸味,亚硝酸钠和食盐的有关资料如下:

项 

氯化钠(NaCl)

易溶,在15℃时溶解度为81.5g

易溶,在15℃时溶解度为35.8g

熔 

271℃

801℃

沸 

20℃会分解,放出有臭味的气体

1413℃

跟稀盐酸作用

放出红棕色的气体NO2

无反应 

(2)亚硝酸钠跟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钠、两种氮的氧化物和水,请你写出亚硝酸钠跟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检验食盐中是否含有亚硝酸钠的过程 

9、如图为KNO3、NaNO2(亚硝酸钠)、NaCl的溶解度曲线,请分析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KNO3、NaNO2、NaCl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的是 

(2)KNO3与NaNO2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是 

(3)60℃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大于”、“等于”、“小于”)NaNO2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4)NaNO2因外观与NaCl相似,经常会出现误食中毒的事件。

20℃时,取这两种固体各50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没有溶解完的固体是 

,固体完全溶解的溶液属于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日本海啸

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北京时间13时46分),日本东北地区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的巨大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20公里。

日本气象厅随即发布了海啸警报称地震将引发约6米高海啸,后修正为10米。

根据后续研究表明海啸最高达到23米,引发的海啸几乎袭击了日本列岛太平洋沿岸的所有地区。

1、2011年3月13日日本发生海啸,灾民饮用水被严重污染,急需进行净化处理。

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蒸馏  

 B.吸附沉淀  

 C.过滤  

 D.静置沉淀

2、日本强地震后,为防止灾后疫情出现,防疫人员用过氧乙酸(C2H4O3)、次氯酸钠(NaClO)进行消毒。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B.次氯酸钠是一种氧化物

C.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D.过氧乙酸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2:

4:

3

3、2011年3月13日日本发生海啸,防疫人员用各种消毒剂对环境进行消毒。

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闻到消毒剂气味是因微粒在不断运动

B.NaClO2是由NaCl和O2构成的

C.NaClO2中钠元素质量分数为25.4% 

D.N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3

4、世界卫生组织(WHO)将ClO2列为A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它在食品保鲜、饮用水消毒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ClO2属于(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5、含氮、磷元素的大量污水任意排入湖泊、水库和近海海域,会出现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问题。

下列物质中,大量使用不会引发水华、赤潮的是( 

A.CO(NH2)2  B.Ca(H2PO4)2  C.Na2CO3  D.Na5P3O10

6、日本强地震和海啸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有效方法之一,救灾需要大量的消毒剂。

(1)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可用水的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

次氯酸钙可发生如下反应Ca(ClO)2+X+H2O====CaCO3↓+2HCl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次氯酸钙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

(2)我国研制出比漂白粉更高效的饮用水消毒剂“ClO2”,制取ClO2反应为:

X+2NaClO2==2ClO2+2NaCl,则X的化学式为_____。

7、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之一是让农民饮用清洁的自来水。

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我国成功研制出制取ClO2的新方法,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如下:

(其中

表示氯原子,

表示钠原子,

表示氧原子)

试回答:

(1)ClO2叫做_________,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

(2)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011年3月13日,日本东北地区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巨大地震,随即引发约10米高海啸,几乎袭击了日本列岛太平洋沿岸的所有地区。

(1)地震中许多原有的水源被破坏。

新水源需检测和处理后才能成为饮用水。

我国规定水质必须在感官性指标、化学指标、病理学指标等方面均达标方可成为生活饮用水。

①感官性指标中有一项要求为:

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物,水应澄清透明。

为达到此要求,净化水时,可以通过加入絮凝剂凝聚、沉降,然后通过_________(填操作名称)而实现。

②化学指标中含有水源的pH和硬度两项。

测定液体pH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常生活中如何区分硬水与软水?

请简述实验步骤与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病理学指标中对细菌的含量有严格的限制。

要杀灭细菌可以向水中加入_________等消毒剂,也可以通过_________操作,既杀灭细菌,又能得到几乎纯净的水。

(2)为防止灾后疫情的发生,某医疗小队用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对灾民的居住环境进行消毒。

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300kg,需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_________kg,配制的主要步骤是:

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