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第十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5055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第十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第十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第十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第十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第十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第十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第十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第十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第十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第十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第十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第十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第十单元教学设计.docx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第十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第十单元教学设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第十单元教学设计.docx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第十单元教学设计

课题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单元教案

单元主题:

教材内容及学情分析

单元分析:

本单元围绕“路”这一主题,选编了《天路》《丝绸之路》两篇主体课文,《邓稼先的人生之路》《蜀鄙二僧》两篇自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

从被称为“天路”的青藏铁路、商路、求学路、现代的路、古代的路等角度,传播民族历史的文化,赞美国家今天的繁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讲述脚踏实地的求学精神,宣扬鞠躬尽瘁的风骨,为学生树立做人的榜样。

“语文天地”中,“日积月累”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积累词句,了解恰当地使用语气词可以表达强烈的感情。

体会重点词语表达的情感,还要积累关于“路”的名人名言,测试书写速度;“畅所欲言”把对路的认识扩展到更广阔的领域;“开卷有益”指导学生练习略读,把握主要信息;“笔下生花”练习围绕“路”写事,继续综合运用以往学习的修改方法和标准修改习作;小“金钥匙”指导学生品味精彩语言的课文题目,“金钥匙”对良好的阅读习惯做总结和测试。

单元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天路》。

了解青藏铁路和丝绸之路,培养爱国主义的情怀;学习邓稼先鞠躬尽瘁为祖国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欣赏歌词的韵律美;树立“正确选择人生之路”的观念,懂得求学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的道理。

2.继续练习自读课文时提问和解答,练习写摘录笔记,练习交流后对批注笔记进行修改和补充。

学习品味精彩的课文题目。

3.理解“霞光、吉祥、巨龙、翻山越岭、雪域、神奇、人迹罕至、畅通无阻、融洽、煎熬、纽带、浩瀚”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积累名言警句。

4.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独立识字学词。

认字23个,写字17个。

5.自读《邓稼先的人生之路》,初步引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与文言文对照学习《蜀鄙二僧》,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增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自觉性。

6.练习抄写句子,在保证书写1.认字11个,写字8个,并理解“神鹰、祥云、巨龙、神奇”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课题

天路

教材内容及学情分析

本文是北师大版第八册教材第10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课文与其它文章不同,第一部分为《天路》歌词,第二部分为“[青藏铁路简介]”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青藏铁路。

《天路》介绍了青藏铁路称为天路的原因。

在高寒缺氧、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施工条件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建成后藏族同胞欢欣鼓舞的心情。

学情分析

1.天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

青藏铁路为什么犹如一条神奇的天路,是修建它时所遇到的的三大的难题即多年冻土、生态脆弱与高寒缺氧,也使这条铁路的诞生具有重大的科技意义。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

学生对青藏高原会有一些认识,但对青藏高原的气候环境没有亲身体会,只听电视说,都是听的和看的,对于“天路”的称谓只是模糊的概念;特别是在建设这个铁路中显现出中国科学技术、工程技术的实力,学生会感受不深。

让学生先完成“唱所欲言”——看课件(青藏高原的美景)——教师表演唱“天路”——看青藏铁路简介——学生讨论——说一说看法——看歌词,理解字、词意思——学生跟唱“天路”——激起。

3.学生认知障碍点:

青藏高原的气候环境;“天路”的称谓。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歌词后的文字理解“天路”的含义。

感受天路修建之难,意义之大。

3、体会青藏铁路建成后藏族同胞欢欣鼓舞的心情。

教学重点

结合《青藏铁路简介》理解“天路”的含义,。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和课外收集有关青藏铁路的资料,了解青藏铁路建成的历史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及课外收集有关青藏铁路的资料

教学步骤

(仅供参考)

修改意见

(包括环节修改及学案设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天路》引出,激发兴趣

1.教师放《天路》的歌曲,学生听后谈出感受。

2.学生看‘畅所欲言’:

说一说你知道的路(水路、空中走廊、邮路、海上航路等);

3.思考:

你为什么喜欢它?

为什么认为它重要?

修建它的过程是怎样?

在这条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4.再放这首歌曲;板书并齐读课题:

天路。

二、介绍西藏,青藏铁路

1.学生反馈收集的资料,教师整理归纳。

2.课件出示一些青藏铁路以及修青藏铁路的画面。

三、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注意生字的音、形、意。

2.指名读课文,看谁读得流利。

3.抽读生字,检查读音。

4.强调字形。

5.理解词语的意思。

6.由读歌曲。

7.指名逐节读歌词,正音,小组轮读。

四、快速浏览,歌曲写了什么?

资料中又写了什么?

五、课堂小节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从此山不在高路不在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

为什么说它是神奇的天路呢?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学唱《天路》

第二课时

一、再唱歌曲,感受“天路”

1.播放歌曲,请同学们跟着哼唱。

2.请同学们说一说这是一条怎样的铁路。

二、研读“天路”,仔细感悟

1.思考:

为什么称青藏铁路为神奇的天路呢?

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找答案。

2.小组交流,回报自己的学习情况。

3.集体交流:

(1)汇报第一自然段。

(2)汇报建设者遇到的困难以及克服困难的艰巨与顽强毅力。

(3)汇报建设者在这样的困难面前创造了哪些奇迹。

(4)汇报青藏铁路建成的意义。

彻底解决了人员和物资“进藏难”、“出藏难”的问题。

有力地促进藏族人民与各族人民的交流和友谊,促进西藏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

三、拓展延伸

思考:

面对着这样一群铁路工人,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彻底改写了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

四、总结全文

这是一条以人为本、努力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的奉献之路。

五、布置作业

1.办一期青藏铁路的手抄报。

学生感受

了解生活中离不开“路”

引出课题

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

从朗读中感悟课文内容

引起学生对“天路”的理解及含义

 

激起学唱的兴趣

 

了解祖国强大

民族团结

铁路科技先进

了解西藏

 

热爱祖国

板书设计

       盼

      天路           团结路、发展路、幸福路

         赞

作业设计

1.办一期青藏铁路的手抄报。

2.学唱歌曲《天路》

课后反思

课题

丝绸之路

教材内容及学情分析

《丝绸之路》这篇课文先以一个小故事点出了中国丝绸在世界上的知名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接着讲了汉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历尽千辛万苦,献出了毕生的精力打通通往西域的道路,开辟丝绸之路的历史过程;最后点明了丝绸之路发挥的巨大作用――“它成为促进亚欧交流和人类文明发展的纽带”。

我在教学中让学生以一位导游的身份介绍丝绸之路、交流资料等,以此来创设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人人参与,让学生在有效的参与中自主阅读,不断探究;在感兴趣的具体语言实践活动中,感受课文意境、积累课文语言。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要求会写、会认的16个生字。

3、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开辟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4、运用“金钥匙”介绍的方法默读课文复述课文。

5、通过反复读文,体会过渡段的作用,并学习运用这一写法。

教学重点

学习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张骞被称为外交家、探险家的原因。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张骞与丝绸之路》资料。

2.学生搜集有关张骞出使西域的资料(故事、常识性知识等)。

教学步骤

(仅供参考)

修改意见

(包括环节修改及学案设计)

第一课时

一、预习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词语

偏僻浩瀚日夜兼程剽悍畅通马不停蹄

二、预习指导:

自读课文,试着给课文分段,看看分别写了什么?

一、探究目标:

(一)整体感知

1、结合预习情况,对本课生字、词语及主要内容进行讨论,讲讲自己的记忆方法及对词语的理解,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2、正音:

(欧遣奴)

(二)自主探究,精读感悟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4自然段)写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亚洲,以丝绸贸易为主的商路。

第二部分(5—8自然段)写张骞打通丝绸之路的历史过程。

第三部分(9)写丝绸之路的重大历史意义。

二、探究指导:

学法指导:

1、指导朗读、品悟,并相互评价;

2、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

(1)范读;

(2)个别读;(3)小组读;(4)同桌读;(5)齐读。

三、自主探究

1、自主学习:

课文那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丝绸之路是一条什么样的路?

本段有什么特点?

2合作交流:

小组互相点评学生的讨论结果

拓展知识:

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第二课时

一、预习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2、丝绸之路的作用是什么?

二、预习指导:

让学生结合书本资料读文。

一、探究目标:

(一)整体感知

1、张骞在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他是如何面对的?

2、为什么说张骞是古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

(二)自主探究,精读感悟

1、各小组根据本组讨论情况交流发言,统一答案后展示成果。

2、文章第四自然段写出了去罗马帝国的路(这条路条件环境恶劣,充满艰辛与危险)。

3、“丝绸之路”的作用:

成为促进亚欧交流和人类文明发展的纽带。

4、张骞:

①用毕生精力,经历了千辛万苦打通了丝绸之路。

②他打通的丝绸之路成为促进亚欧交流和人类文明发展的纽带展的纽带。

③张骞出使西域得到了西域的有关信息。

二、探究指导:

学法指导:

1、让学生明白历史的基础上指导朗读、品悟,并相互评价;

2、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

(1)范读;

(2)个别读;(3)小组读;(4)同桌读;(5)齐读。

三、自主探究

你认为张骞是怎么样一个人?

四、总结

通过学习课文,说说你对“丝绸之路”的理解。

 

让学生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覆盖(fǔfù)恶劣(lièluè)派遣(qiànqiǎn)融洽(héqià)

煎熬(jiānqiān)欧洲(ōuō)

 

根据探究目标进行展示汇报(个人展示、小组展示、小组评价)

 

张骞简介以及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探险家、外交家,打通了丝绸之路,是中国与西亚各国经济贸易方面友谊的桥梁)

板书设计

丝绸之路

中国(古代商路)欧洲

张骞

(外交家、探险家,花费了一生)

作业设计

1、完成课后两道练习题

2、完成与课文《丝绸之路》相配套的配套练习册上的习题。

课后反思

 

课题

语文天地十

教材内容及学情分析

“语文天地”中,“日积月累”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积累词句,了解恰当地使用语气词可以表达强烈的感情。

体会重点词语表达的情感,还要积累关于“路”的名人名言,测试书写速度;“畅所欲言”把对路的认识扩展到更广阔的领域;“开卷有益”指导学生练习略读,把握主要信息;“笔下生花”练习围绕“路”写事,继续综合运用以往学习的修改方法和标准修改习作;小“金钥匙”指导学生品味精彩语言的课文题目,“金钥匙”对良好的阅读习惯做总结和测试。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摘录笔记并提高摘录速度。

2、注意易错字

3、积累有关“路”的名言、警句。

4、阅读文章《邓稼先的人生之路》、《蜀鄙二僧》。

3、围绕主题“路”进行口语交际、习作。

教学重点

围绕“路”进行口语交际、习作。

教学难点

学习两篇有关路的文章,拓宽对路的理解,理解以及《蜀鄙二僧》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步骤

(仅供参考)

修改意见

(包括环节修改及学案设计)

第一课时

一、我的摘录笔记

1、读词句,理解含义

2、小组内听写

3、教师强调个别字词。

二、易错字

1、学生开火车说每个字的易错之处。

2、师生共同补充

3、组词抄写。

三、关于路的名言

1、学生自读,扫除文字障碍。

2、教师分析讲解大意。

以及部分名言出处。

3、教师再补充关于路的名言。

4、齐读名言。

四、畅所欲言

1、说说你知道的路

2、你都了解上面的哪些路?

3、联系实际你还了解哪些路?

4、人生之路与其他路不同在哪儿?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摘录笔记。

2、背诵关于路的格言。

第二课时

一、学习《邓稼先的人生之路》

1、自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边读边做批注笔记。

2、思考:

邓稼先是一个怎样的人?

3、全班交流。

爱国、敬业、坚强、无私。

4、再读课文感悟邓稼先不凡的一生。

第三课时

一、学习《蜀鄙二僧》

1、自读课文。

2、思考:

(1)二僧经济差距很大,可为什么贫穷的和尚却实现了目标?

(2)读了这篇文章,对你有何启示?

3、全班交流。

二、初显身手(课余进行)。

制作游戏棋盘

三、布置作业。

1、继续查找有关原子弹专家的故事。

2、完成初显身手

 

第四课时

习作教学

一、出示习作要求。

1、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

2、记录自己的成长道路。

二、指导。

1、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

(1)让学生留心观察放学回家的路,观察路的变化。

(2)做观察笔记,对路进行描写,为习作作准备。

2、记录自己的成长道路。

选几件反应你成长里程碑的事,进行简单描述。

三、范文讲解。

四、学生习作。

五、布置作业

完成习作

板书设计

了解的路实际的路

人生之路与其他路不同在哪儿?

作业设计

1、抄写摘录笔记。

2、背诵关于路的格言。

3、完成习作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