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金融危机后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50573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金融危机后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金融危机后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金融危机后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金融危机后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金融危机后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论金融危机后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论金融危机后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金融危机后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论金融危机后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金融危机后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论金融危机后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第一冲击波始于去年8月份。

当时危机开始集中显现,大批与次级住房贷款有关的金融机构破产倒闭,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被迫进入“降息周期”。

第二冲击波始于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花旗、美林、瑞银等全球著名金融机构因次级贷款出现巨额亏损,市场流动性压力骤增,美联储和一些西方国家银行被迫联手干预。

第三波冲击发生于今年3月份,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濒临破产,美联储紧急向其注资,并大幅降息75个基本点。

第四冲击波发生于7月。

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美国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房利美)和美国联邦住宅抵押贷款公司(房地美)陷入困境。

美联储拟注资250亿美元。

美国为什么会爆发次贷危机,谁是罪魁祸首?

这要从次级贷款说起。

美国抵押贷款市场分“次级”及“优惠级”,它是以借款人的信用条件作为划分界限的。

次级贷款,指的就是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以所购房屋为抵押的住房贷款。

2001年至2004年,美联储实施低利率政策刺激了房地产业的发展,美国人的购房热情不断升温,次级抵押贷款风靡一时。

过去两年,随着美联储17次加息,美国房地产市场逐步出现降温迹象,但是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也并未因此而停住脚步。

放贷机构为了竞争,不断放松放款条件,一些贷款机构甚至推出了“零首付”、“零文件”的贷款方式,即借款人可以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购房,且仅需申报其收入情况而无需提供任何有关偿还能力的证明。

宽松的贷款资格审核成为房地产交易市场空前活跃的重要推动力,但也埋下了危机的种子。

与此同时,次级抵押贷款被证券化了。

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指的是将缺乏流动性但又能够产生可预期的稳定现金流的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汇集起来,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贷款的风险与收益要素进行分离与重组,再配以相应的担保和升级,将其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

次级抵押贷款证券,被美国的金融机构做到了全世界,危机发生,全球就为美国的次级债买单。

在进行次级抵押贷款时,放款机构和借款者都认为,如果出现还贷困难,借款人只需出售房屋或者进行抵押再融资就可以了。

但事实上,由于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住房市场持续降温,借款人很难将自己的房屋卖出,即使能卖出,房屋的价值也可能下跌到不足以偿还剩余贷款的程度。

这时,危机就发生了。

危机一旦发生,就必然引起对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悲观预期,这就会冲击贷款市场的资金链,进而波及整个抵押贷款市场。

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价格也会因为房屋所有者止损的心理而继续下降。

两重因素的叠加形成马太效应,出现恶性循环,使得危机愈演愈烈。

二世界经济贸易前景令人担忧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不断纵深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步伐明显放慢。

反映世界经济增长的各项先行指数都普遍下降,预示着未来一段时期经济形势将持续恶化。

美国实体经济已现衰退迹象。

不管现在采取何种救市措施,次贷危机已造成了众多金融机构的倒闭和从事实业的企业的销售和投资下降,对实体经济造成的损失已成事实,金融危机已经并将继续向实体经济传导。

种种迹象表明美国经济步入了衰退边缘:

一是美国劳动力市场疲软。

二是个人实际消费增长乏力。

三是美国出口的增长面临风险。

 

在金融加速器作用下美国经济将大幅萎缩。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与格特勒一起在1996年正式提出了著名的金融加速器理论。

该理论认为,因信贷市场存在摩擦和代理成本,从而在微观层面上,企业资产负债表的状况成为企业投资支出的函数;

在宏观层面上,外生冲击会被放大,进一步揭示了金融市场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

国外学者关于金融加速器理论的相关实证研究也发现,股市持续下跌,将导致企业资产负债表恶化,企业能获得的资金减少,企业的投资支出将更大比例地下降,经济产出将大幅减少。

金融加速器效应的重要特征是它的双重不对称特点:

资产负债表对公司投资的影响在经济下降时期比在繁荣时期大,对小公司的作用比对大公司的作用大。

自次贷危机以来,美国股市以及其他主要股市均大幅下挫,因此,可预计美国等经济体的投资和产出将受到更大的冲击。

美国8月份公布的《2008年7月高级经理贷款行为调查报告》显示,二季度美国银行继续提高对企业的工商贷款标准,约60%的国内银行提高了对大中型企业工商贷款的标准,约65%的银行提高了对小企业工商贷款的标准。

由于目前美国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已基本丧失,9月份在美国股市上IPO的公司为零,再加上从银行获取贷款的难度加大,因此,美国企业的投资和产出必将大幅下降。

本次金融危机不会发展到大萧条那么严重。

经济史告诉我们,政府的干预虽不能完全改变经济周期的走势,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熨平”经济周期的波动,有效的政府干预可以减轻危机。

总体上看,尽管次贷危机影响深远,并极有可能导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但不会发展到大萧条那么严重,预计在今后几年美国将可能经历较长时期的温和衰退。

非常时期需要非常举措,预计美国政府将会推出更大胆激进的行动,着重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恢复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主要是恢复市场信心,以有效缓解金融市场上的信贷危机和流动性危机;

二是救助已受损的实体经济,可能主要采取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发展,采取各种手段救助企业和购房者。

上述两个问题必须同时解决才能缓解当前危机,并且已刻不容缓。

欧洲经济或将陷入深度衰退。

欧洲市场受到次贷危机的直接、显著的影响。

首先,欧洲与美国在金融和经济方面的关系密切程度超过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美国金融市场的恐慌情绪和信贷危机很容易迅速传到欧洲。

其次,由于很多欧洲投行和银行直接投资了美国资本市场,而且绝大部分次贷资产都是由欧洲和美国的银行共同投资的,因此,欧洲的银行等金融机构蒙受了巨额的直接损失,一些大银行已倒闭。

随着次贷危机的发展,欧洲银行业的危机正在急速恶化。

由于银行资金的紧张,欧洲银行间拆借市场一度陷入冻结。

与美国相比,欧洲可能将陷于更严重的衰退。

由于欧洲各国的经济结构不完全相同,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程度也不完全相同,在治理危机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一致的难度很大。

另外,现任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过于固守控制通货膨胀的目标,不利于采取减息等刺激经济发展的货币政策。

尽管通胀形势并不严峻,但在7月份欧洲央行还是提高了欧元利息率,次贷危机以来也很少降息,错失了一些救市的良机。

最后,欧洲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弹性也不如美国经济。

可以说,美国和欧洲只是处在危机发展的不同阶段,美国经济已陷于危机,欧洲经济才刚刚步入危机。

日本或将“因祸得福”。

一方面,日本经济受次贷危机影响严重。

今年二季度,GDP环比下降0.7%;

外需曾是带动近两年日本经济回暖的主要因素,但二季度同比跌幅达2.5%;

国内需求依然疲弱,私人消费下跌0.5%。

在公共投资和私人住房投资持续回落的同时,企业投资也开始萎缩。

预计在金融危机作用下,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将进一步减缓。

另一方面,日本或将“因祸得福”,次贷危机导致的世界经济金融形势格局的变化将给日本带来难得的机遇。

一是随着美元国际地位受损,日元的国际地位相对将上升。

从美国政府的救助方案对美国经济发展的长远影响来看,“救市”计划会推高美国的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

长期看,“双赤字”将导致美国面临新一轮的通胀压力和美元贬值的风险,对美元的霸主地位形成挑战。

二是日本金融业面临难得的海外扩张机遇。

在次贷危机爆发前,日本刚刚经历了十多年的经济低迷时期,经济中的泡沫和问题相对较少,日本金融机构的经营比较稳健,所以,在发达国家中,日本可能是受次贷危机影响最小的国家,或许也是这场危机中发达国家里的最大赢家。

主要竞争对手美国和欧洲的众多大型金融机构陷于危机给日本金融机构提供了抄底良机,近期野村证券和三菱银行去华尔街完成的兼并收购很可能只是日本金融机构进行海外战略扩张的一个开端。

三金融危机后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

1.美国消费减少影响中国出口

雷曼兄弟公司的倒闭和美林公司被收购与始自去年的次贷危机一脉相承,这个事件仅是整个危机过程中泛起的一朵浪花,不应该被孤立看待,其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实际上也是次贷危机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的延续。

出口方面,可以预料的是我国宏观经济的外部环境将由于此次席卷华尔街的金融风暴而更显严峻。

海关总署的进出口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外贸出口额的增幅下行放缓的趋势明显,由于美国是中国商品最大的出口市场,一度在6-7月份冲高的中国外贸出口增速又将遭遇考验,外需下降意味着外国消费者对高附加值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需求的同时下降。

在这种环境下,出口商很可能没有动力革新技术,而是被迫通过压低产品价格去维持市场份额,这可能导致中国出口企业贸易条件的进一步恶化。

受此次金融危机的冲击,美国经济在下半年仍有下滑的可能,从而导致其国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继续降低,而投资支出将出现增加,这对中国的外贸出口并不是一个利好消息,如果美国国民的消费需求减少而制造业因投资增加而逐渐恢复活力,那么势必减少从中国进口商品的数量。

2.国内进口商品成本将加大

进口方面,由金融风暴带来的冲击则与美元汇率密切相关,目前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几乎都以美元定价,美元走势的强弱决定了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高低,从可以观察到的数据来看,由于近期美元逐渐反转走强,原油、铁矿石等商品的价格显现下降趋势,这对需要大量资源性产品的中国来说本属利好消息,然而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倒闭、美林公司被收购不期而至,再加上一周前被美国政府宣布接管的“两房”,美国金融市场反复动荡严重影响到美元汇率的走势和持有者的信心。

虽然美国经济形势在二季度表现优于预期,体现出了足够的韧性,但这是由于美元弱势所带来的强劲出口所致,因此,在金融风暴袭来,国内需求更趋疲弱的情况下,美国政府将继续推动“弱势美元”下的出口,给美联储预留出进一步降息的空间。

虽然中长期还是看好美国经济走强和美元汇率走高,但是短期内弱势美元的政策似乎已被市场所认可,如此一来,原油、铁矿石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将被再度推高,我国进口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付出的成本也大为增加。

3.国内金融市场信心将重创

雷曼兄弟公司破产是美国次债危机的延续,带给金融机构的损失和震动相当大,华尔街五大投行拥有强大的投资和研究团队,资产超过数千亿美元,信息资源也极为丰富,这样大型的投行也纷纷倒闭,说明了此次危机的严重性。

不同的金融机构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有所区分的只是损失额度大小,像雷曼兄弟,还包括前面被美国政府接管的“两房”和3月份被摩根大通收购的贝尔斯登等,但与其估算投资者的直接损失不如考量对金融市场的信心打击。

具体到中国而言,影响在两个层面上,第一个层面是市场信心,美国出大问题的机构相继破产,给中国的投资者心理蒙上了一层阴影。

可以获得印证的是,雷曼兄弟公司破产消息传来的次日,正值A股结束中秋三天假日开市,沪深两市银行板块全线暴跌,其表现只能以惨不忍睹来形容,其中,工商银行跌9.95%,建设银行跌9.94%,中国银行跌9.17%。

在多方利空消息的垂直打击之下,沪深两市银行股全天放量大跌超过9.0%,多达8家银行股跌停。

雷曼兄弟破产给国内金融机构带来的直接影响,包括两方面:

一方面,我国的金融机构、投资者持有较多的次级债券,形成实际损失;

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导致美国出现衰退,它会传导到中国来。

雷曼兄弟前30大无抵押债权人主要是亚洲金融机构,包括日本的Aozora银行、中央三井信托、住友三井金融、瑞穗实业银行、信金中央金库、国内金融机构中中国银行再度被牵涉其中。

据报道,雷曼对日本Aozora银行欠款额达4.62亿美元,对瑞穗实业银行欠款额达3.82亿美元,对花旗集团香港子公司欠款额约为2.75亿美元,而中国银行纽约分行也曾主导给雷曼贷款5000万美元。

华尔街金融风暴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减缓中国的经济增长。

奥运会之后,中国经济增长步伐已然放慢,美国此次的金融风暴只会使这个问题更加严重。

金融风暴引起美国股指暴跌,而中国政府曾在华尔街购入大量股票,中国的银行、基金公司也曾买入大量美国基金;

除此以外,金融危机引发的贷款困难还会直接影响中国的贸易出口。

其实中国现在宏观经济下滑,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国内经济因素,还有一部分的确也是来自于美国,来自于外部所导致的。

我们讲输入型通货膨胀,其实经济衰退在某种意义上也具有输入性,因为美国是全球最大经济体,它对各个国家的商品、投资等方面的需求量都会非常大,所以美国经济一旦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导致全球或者许多主要国家的经济出现下滑或者经济出现衰退。

次贷危机带给美国经济的影响还在进一步深化。

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正在恶化,表现在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恶化、金融市场动荡不稳、失业增加、居民预期收入减少、消费者信心在下降、消费支出增长处于停滞、信贷紧缩,投资者的信心受挫等方面。

我们正经历着美国,也是西方国家最为严重的经济衰退。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和最主要的经济增长引擎,现在美国经济出现了一些严重的问题,它会造成全球性的影响。

在整个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是最大的受益者。

但它在分享全球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会受到全球危机的影响。

这种影响可能会从贸易和资本两个方面产生。

美国是中国重要的贸易市场,美国经济下降,尤其是当消费出现下滑,对中国的出口显然会有一定影响;

而资本面上将出现由于美国次贷危机,以致近期流入中国的资本反而会增多的可能———更多的资金意味着更多的流动性,同时也意味着更容易产生投资过快增长的风险。

次贷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也把中国更加彻底推置到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转变的十字路口,给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增加了不确定性,也给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增加了新的困难。

当世界经济面对危机的时候,好的药方能够迅速摆脱危机。

当前怎样定义全球出现的通胀?

结构调整如何面对严峻的就业问题?

如何看待全球金融市场流动性不足与流动性过剩?

这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为了应对国际环境的变化,短期政策来看,要继续坚持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加强流动性管理,保持货币和信贷的合理增长。

从长期政策来看,是要深化改革、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着力自主创新,提高我们国家和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在保持经济长期增长重要任务的同时,要及时注意观察世界经济发生的变化,并对我们的政策进行适度调整。

由于我国仍然存在一定的资本管制,次贷危机通过金融渠道对中国经济的稳定与健康的直接影响比较有限,对中国经济的短期直接影响总体上不会太大。

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与美国、全球经济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因此,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长期发展中的间接影响不可低估。

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从经济总量上看,出口在GDP中的比重不断升高,2006年超过1/3,2007年虽然增速有所回落,仍增长了25.7%。

从就业上看,外贸领域企业的就业人数超过8000万人,其中,加工贸易领域就业近4000万人。

2001年以来,在所有的对外出口中,中国对美国出口比重一直保持在21%以上,出口增长速度也很快。

由于外贸对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美国又是中国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之一,因而美国经济放缓和全球信贷紧缩,将使我国整体外部环境趋紧。

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经济增长存在较大的下行风险,消费者信心快速下滑。

尽管中国出口结构的升级和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美国需求变化对出口的影响,但事实上,中国出口增速从未与美国经济增长脱节。

只要美国经济出现衰退,中国出口就有可能明显放缓。

2007年第四季度的数据也显示,中国的出口增速较前三个季度下降了6个百分点,低于全年的平均水平。

因此,次贷危机可能会对我国未来的出口产生不利的影响,而对出口的影响一方面会直接作用于我国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会通过减少出口导向型企业的投资需求而最终作用于整个宏观经济。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运行的潜在风险和不确定性上升。

一方面,在发达国家经济放缓、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美元持续贬值和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净流入规模加大。

随着次贷危机的不断恶化,美国可能采取放松银根、财政补贴等多种方式来防止经济衰退,而这些政策可能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加剧全球的流动性问题,国际资本可能加速流向我国寻找避风港。

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市场的持续动荡、保守势力的抬头、我国企业自身竞争力不足等因素可能会对我国的资本流出产生影响,导致资本净流入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加剧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局面。

另一方面,由于发达国家的金融优势,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可能向发展中国家转嫁。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境外市场的动荡可能会影响到跨境资金流动的规模和速度,加大资金调节的难度,而且一旦出现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可能会加大我国国际收支波动的风险。

从企业“走出去”的角度看,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影响可以分为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

有利的是,次贷危机有助于我国金融机构绕过市场准入门槛和并购壁垒,以相对合理的成本扩大在美国的金融投资,通过收购、参股和注资等手段加快实现国际化布局,在努力提升自身发展水平的同时为“走出去”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支持。

不利的是,目前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和货币紧缩,无疑加大我国企业走出去的融资风险和投资经营风险。

而且,随着次贷危机的不断深入,投资者的风险厌恶和离场情绪会引起更高等级的抵押支持证券的定价重估,从而危及境内金融机构海外投资的安全性和收益性。

目前,次贷危机还没有结束,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还有待作进一步的分析和观察。

然而,可以明确的是,在现阶段必须高度重视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影响,防止外部环境恶化作用于国内整体经济运行。

尤其是要重视观察前期宏观调控政策的累积效应,结合外围和内部情况的变化适时作出灵活反应,熨平经济波动,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今年后几个月以至于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将全面放缓,美国次贷危机不断深化,全球金融持续动荡。

受此影响,全球经济增长动力减弱,复苏乏力。

动荡的国际经济金融形势正孕育着新的变革,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外来冲击,对外贸易形势严峻,出口前景堪忧,对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造成一定压力。

综合分析,预测2008年进出口总额将达到2.6万亿美元的规模,同比增长20%左右。

2009年,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会继续增加,国际经济形势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可能进一步加深。

在全球化浪潮下,世界经济变化对我国的机遇和挑战始终并存。

我们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充分发挥世界经济环境对我国的正面效应,尽可能地减轻负面影响。

在机遇中促发展,在挑战中求发展。

既要及时把握短期因素的调整方向,更要注重长期因素的政策推动,增强抵御外部风险能力,保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金融动荡仍将持续全球经济前景堪忧国际金融危机发展趋势及其国际影响研判》

中国证券报2008年10月

《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外贸形势》作者:

李健《经济导报》2008年第43期

《欧美金融危机扩大警惕国际贸易风险》国际商报2008年10月

《2008年金融危机是个机会》作者:

沈志勇2008年10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