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228.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0766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信息工程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22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电子信息工程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22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电子信息工程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22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电子信息工程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22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电子信息工程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22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电子信息工程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228.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电子信息工程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228.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电子信息工程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228.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电子信息工程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228.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电子信息工程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228.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电子信息工程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228.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信息工程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228.docx

《电子信息工程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22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信息工程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228.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子信息工程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228.docx

电子信息工程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228

电子信息工程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2.28

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2级学生开始执行,专业代码:

590201)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方针政策,掌握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适应从事电子系统和电子产品的使用、测试、制造、维护和技术管理工作等职业岗位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素养、较强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专业培养规格与基本要求

1.职业岗位知识要求

(1)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基础文化知识。

(2)掌握电工、电子、信号与系统等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电子系统与电子产品的使用、制造与维护所需的专业知识。

(3)掌握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网络与通信等方面的相关专业知识。

(4)掌握一门外语,具有阅读本专业基本技术资料的能力。

2.职业岗位能力要求

(1)具有电子设备焊接、安装、调试等基本能力。

(2)掌握简单电子电路的设计与单片机控制系统的开发、应用及维修的能力。

(3)具有阅读整机原理图和电子装配图的能力。

(4)具有熟练使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的能力。

(5)具有一定的获取新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职业素质要求

(1)思想品德: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文明礼貌。

  

(2)文化素质:

一定的文化修养,较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3)身心素质:

身体健康、吃苦耐劳、心理健康、精力充沛。

  (4)团队精神:

全局观念、协调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

  (5)创新精神:

具备技术知识更新的基本能力和适应岗位需求变化的一般能力。

4.证书要求

(1)毕业生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

至少获取一种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维修电工、计算机维修工等。

(2)获取山东省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合格证书。

(3)组织并鼓励学生参加山东省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考试。

三、学制:

三年

四、毕业最低学分与要求

本专业的学生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考试考查合格,完成毕业实习所规定的实习任务,实习成绩合格,获得最低总学分122.5分,并取得证书要求中的

(1)

(2)项,方准予毕业,发给高职毕业证书。

五、职业能力分析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专业,是一个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专业,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和处理,电子产品电路软硬件的开发、生产、应用、调试、维修,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与集成。

现在,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涵盖了社会的诸多方面,如:

电器电子产品的生产研发、电话信号的处理、手机声音和图像的传递、网络如何传递数据、信息传递中如何保密等。

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如下:

(1)能够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并能适应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工作;

(2)能识读印制电路板装配图并能够按其装配图进行有效的焊接;

(3)能识读整机的装接原理图、连线图、导线表;

(4)能测量特殊电子元器件、检测电子零、部件;

(5)能开发单片机控制的键盘、LED显示、存储器扩展等经典外围电路;

(6)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六、核心课程及其说明

1.电路基础(72学时)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主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分析计算电路的基本方法,并为后续有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电路理论基础。

同时本课程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计算能力、总结归纳能力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2.模拟电子技术(72学时)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类等专业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主要技术基础课。

其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模拟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比较系统地掌握一些常用电子器件和基本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分析方法。

本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是该课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常见电子电路的调测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有关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3.数字电子技术(72学时)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类等专业的必修技术基础课。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数字电子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

为深入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有关电子技术方面的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4.信号与系统(72学时)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其任务是使学生获得信号与系统分析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深入学习现代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后续课程及为以后从事专业工作打基础。

5.电子测量技术(64学时)

本课程全面介绍电子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以及常用的电子测量仪器,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电子测量的专业基础知识。

掌握测量不确定度的分析方法,能对测量结果及其质量进行评定。

掌握常用的电子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及测试方法,了解虚拟仪器,网络仪器及自动测试系统的发展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6.传感器技术及应用(64学时)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一门专业核心课,以信息的获取、转换、显示、处理为主要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传感器的性能及应用,能够处理常见电量、非电量的测量,并同时能够进行相关数据的处理,对现场常见的传感器应用系统具有一定的维护、维修能力。

7.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72学时)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微型计算机软硬件知识的重要课程,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掌握微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接口技术及硬件连接,建立微机系统的整机概念,使学生具有微机系统软硬件开发和应用的基本能力,为微型计算机在工程技术领域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8.单片机原理及技术(64学时)

本课程是电类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课。

其任务是通过学习单片机硬件结构原理、指令系统、程序设计技术、扩展技术和接口技术,掌握微控制器应用系统设计方法,具备微控制器应用系统工程设计基本技能,为以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七、教学计划

课程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学时分配

按学期安排周学时数

考核方式

备注

课内

课外

理论

实践

16

16

16

16

16

18

公共基础

101011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

64

48

16

4

考试

101011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8

32

16

3

考试

20102110

高等数学

(二)

4.5

72

72

4.5

考试

10201101-

10201104

大学英语

12

192

192

3

6

3

考试

10000101

计算机文化基础

5

80

40

40

5

考试

10103101

体育

2

64

64

2

2

考查

小计

30.5

520

384

136

17.5

12

3

0

0

0

素质教育

10101103

形势与政策

2

32

32

0.5

0.5

0.5

0.5

考查

心理健康教育

2

32

16

16

1

1

考查

10000101

就业与创业指导

2

32

16

16

2

考查

军政训练

2

2周

2周

认定

小计

8

96

64

16

16

1.5

1.5

0.5

0.5

2

专业基础

20302114

电路基础

4.5

72

44

28

4.5

考试

模拟电子技术

4.5

72

44

28

4.5

考试

20302114

数字电子技术

4.5

72

44

28

4.5

考试

20302111

信号与系统

4.5

72

48

24

4.5

考试

20302105

高频电子技术

4.5

72

48

24

4.5

考试

20301110

C语言程序设计

5

80

45

35

5

考试

小计

27.5

440

273

167

4.5

9

14

职业核心

20302116

电子测量技术

4

64

32

32

4

考查

20302119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

4

64

36

28

4

考试

20302113

单片机原理与技术

4

64

34

30

4

考试

30301160

计算机网络技术

4.5

72

36

36

4.5

考试

20302106

微机原理与接口

4.5

72

40

32

4.5

考试

小计

21

336

178

158

4.5

12.5

4

职业方向

方向一

20301161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Protel

4.5

72

36

36

4.5

考查

电子设计自动化

4.5

72

36

36

4.5

考查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

4

64

32

32

4

考试

电子工艺基础

2.5

40

20

20

2.5

小计

15.5

248

124

124

8.5

7

方向二

30302110

通信原理

4.5

72

36

36

4.5

考试

30302109

数字信号处理

4

64

32

32

4

考试

30302108

数字通信技术

3.5

56

28

28

3.5

考试

60302112

移动通信

3.5

56

28

28

3.5

考试

小计

15.5

248

124

124

8.5

7

职业实践

30000102

职业培训与考证

2

48

48

课外

顶岗实习或毕业设计(论文)

18

432

432

18周

小计

20

480

432

48

总学分、总学时

122.5

2120

1023

1033

64

每学期平均周学时

23.5

22.5

22

21.5

13

注:

理论课教学(含实验),每授课16学时(或平均每周1学时)计1学分;单独设置的实验课和上机每授课24学时(或平均每周1.5学时)计1学分;体育课32学时(或平均每周2学时)计1学分;集中安排的实践环节,如军事训练、实训(工程训练)、实习、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等,每教学周计1学分。

八、各类别课程所占学分、学时比例

课程类别

学分数

占总学分比(%)

课内学时数

占课内总学时比(%)

备注

公共基础课程

30.5

24.9

520

25.3

素质教育课程

8

6.5

80

3.9

专业基础课程

27.5

22.5

440

21.4

职业核心课程

21

17.1

336

16.3

职业方向课

15.5

12.7

248

12

职业实践课

20

16.3

432

21.1

总计

122.5

100

2056

100

九、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所占学时比例

课程类别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总计

课内学时数

1023

1033

2056

占课内总学时比(%)

49.7

50.3

100

十、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