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人教版语文高一暑假作业含答案详解17.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1029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人教版语文高一暑假作业含答案详解1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年人教版语文高一暑假作业含答案详解1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年人教版语文高一暑假作业含答案详解1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年人教版语文高一暑假作业含答案详解1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年人教版语文高一暑假作业含答案详解1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学年人教版语文高一暑假作业含答案详解17.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学年人教版语文高一暑假作业含答案详解17.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学年人教版语文高一暑假作业含答案详解17.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学年人教版语文高一暑假作业含答案详解17.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学年人教版语文高一暑假作业含答案详解17.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学年人教版语文高一暑假作业含答案详解17.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学年人教版语文高一暑假作业含答案详解17.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学年人教版语文高一暑假作业含答案详解17.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人教版语文高一暑假作业含答案详解17.docx

《学年人教版语文高一暑假作业含答案详解1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人教版语文高一暑假作业含答案详解17.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人教版语文高一暑假作业含答案详解17.docx

学年人教版语文高一暑假作业含答案详解17

2017-2018学年人教版语文高一暑假作业(17)

一、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李叔同早年的艺术追求

  1904年,24岁的李叔同参加了沪学会,沪学会里有“乐歌课”,教授西方现代乐理及西洋作曲法。

李叔同天资聪颖,很短时间内学会了作曲。

他以民间的《老八板》为乐调,创作了一首乐歌《祖国歌》:

“上下数千年,一脉延,文明莫与肩。

纵横数万里,膏腴地,独享天然利。

国是世界最古国,民是亚洲大国民。

呜呼,大国民!

呜呼,唯我大国民!

幸生珍世界,琳琅十倍增声价。

我将骑狮越昆仑,驾鹤飞渡太平洋,谁与我仗剑挥刀?

呜呼,大国民!

谁与我鼓吹庆升平!

”《祖国歌》词曲豪迈,极富感染力,经沪学会首唱,很快唱红全国。

李叔同首次展现他的音乐才能,便一举成为闻名全国的乐歌作者。

  1906年9月李叔同考入东京美术学校学习油画,其间,他还在东京音乐学校兼修音乐理论与钢琴课。

他在自己创办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的序言中写道:

“盖琢磨道德,促社会之健全;陶冶性情,感精神之粹美。

”《音乐小杂志》的扉页,是李叔同的木炭画《贝多芬像》,这是中国人绘制的第一幅贝多芬像。

  李叔同留学日本五年,成就斐然,最广为人知的莫过于与同学曾延年一起创立中国最早的话剧社——春柳社,演出《茶花女》《黑奴吁天录》等,开中国话剧之先河。

早在天津少年时代,李叔同对演戏就怀有浓厚的兴趣,读书之余,常去戏园学戏。

在南洋公学读书时,他便粉墨登场,演出过京剧《黄天霸》《白水滩》等。

与写作《祖国歌》几乎同时,沪学会演出新戏《文野婚姻》,剧本即出自李叔同的笔端,传作该剧时他还赋诗明志:

“誓度众生成佛界,为现歌台说法身。

孟旃不作吾道绝,中原滚地皆胡尘。

”先他四年到日本留学的鲁迅因受日俄战争幻灯画片的刺激,觉悟到医治精神上的麻木比医治身体上的病弱更为重要,于是决定弃医从文。

这与李叔同欲以演戏唤醒民众、文艺救国的理想有异曲同工之处。

传说春柳社演出话剧《黑奴吁天录》时,鲁迅就曾在台下观看。

李叔同曾将自己在日本读过的一本《莎士比亚剧作选》送给丰子恺,上面密密麻麻布满笔记,可见其曾用功研读,对话剧早有准备。

春柳社公演《茶花女》时,李叔同饰演茶花女玛格丽特。

后来成为著名戏剧家的欧阳予倩,当时还是台下的一名学生观众。

他回忆道:

“这一回的表演可以说是中国人演话剧最初的一次,我当时所受的刺激很深……我就入了春柳社。

  回国后,李叔同担任上海《太平洋报》的编辑,负责画报副刊。

李叔同开设了“西洋画法”专栏,以连载的形式介绍石膏写生、木炭、油画等技法。

著名画家吕凤子先生推李叔同为中国传统绘画改良运动第一人,称“李先生应是民国以来第一位把西洋绘画思想引介于我国,进而启发了我国传统绘画需要的改良思潮,而后的刘海粟、徐悲鸿等在实质上都是接受了李先生的影响,进而成为中国传统绘画运动的推动者”。

对于此论,刘、徐二人都是认可的。

  任教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期间,李叔同教学成就斐然,著名画家丰子恺、著名音乐家刘质平等都是李叔同这个时期的弟子。

李叔同在浙一师六年,继续开文艺风气之先:

最早撰写欧洲文学史,他在浙一师创办《向阳》杂志,以此为阵地广泛介绍西洋文学艺术,其中的《近世欧洲文学之概观》一文是中国人撰写的最早的一部欧洲文学史;最早倡导木刻艺术,李叔同和夏丏尊发起成立漫画会和乐石社,指导学生研习木刻和金石技法,并印制中国最早的现代木刻版画集——《木刻画集》,李叔同因此被称为中国木刻艺术的先驱;创作中国第一首分声部合唱歌曲——《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扶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这首曲调源于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由李叔同填词的歌曲,多次成为电影的主题歌或插曲,流传甚广。

(摘编自瓦当《慈悲旅人——李叔同传》)

相关链接:

  ①李叔同(1880~1942),中国戏剧家、艺术教育家、文学家、书画家。

浙江平湖人,生于天津。

出身于清进士、盐商家庭。

擅长书画篆刻,工诗词。

作有歌曲《春游》《早秋》等,并采用外国歌曲配制新词作为学堂乐歌教材,如《送别》《西湖》等。

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法名演音,号弘一,后专研戒律。

(摘自《辞海》第六版)

  ②任杭教职六年,兼任南京高师顾问者二年,及门数千,遍及江浙,英才蔚出,私心大慰。

弘扬文艺之事,至此已可作一结束。

(节选自1922年出家后李叔同写给侄子李圣章的信)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李叔同能够在话剧艺术方面开中国话剧的先河并产生较大影响,与他年少时对演戏的浓厚兴趣有关,更与他用功研读名家剧作密不可分。

B.留学日本期间,李叔同与曾延年共同创立了中国最早的话剧社,并演出了《黑奴吁天录》《茶花女》《白水滩》等剧作,产生了较大影响。

C.在中国传统绘画改良运动中,李叔同贡献巨大,正是受到他的影响,刘海粟、徐悲鸿等人成为了中国传统绘画运动的推动者。

D.在《音乐小杂志》的序言中,李叔同表达了自己的艺术追求,他希望用音乐陶冶人们的性情,通过音乐的传播促进社会道德的进步。

2.下列对上述材料的概括和分析,最为恰当的两项是(   )(   )

A.李叔同自己填词创作了《祖国歌》,抒发了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也表达了对祖国的现实与未来的忧虑,李叔同凭这首歌曲闻名全国。

B.《送别》的歌词,清新淡雅,情真意挚,凄美柔婉。

歌词造句长短参差,句式充满变化。

李叔同借用西方的曲调,写出了极具中国风格的歌曲。

C.为了改变中国人的精神,鲁迅弃医从文并赴日留学研究艺术,李叔同曾与他共同探讨话剧艺术,鲁迅也曾观看过李叔同的表演。

D.李叔同在创作《文野婚姻》时曾赋诗一首,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李叔同在年轻的时候就有以演戏唤醒民众、文艺救国的理想。

E.李叔同在浙一师任教六年,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不仅培养了丰子恺、刘质平等艺术大师,还撰写了《欧洲文学史》,最早将欧洲文学思想引进中国。

3.请概括李叔同对中国艺术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找回对汉字的热爱

张颐武

  ①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载体,是中国人用于表达思维的文字符号,丰富多彩,博大精深。

  ②中国人有个经典的说法,叫做“读书必先识字”。

汉字是中华文化存在的基础。

汉字承载了许多历史记忆,每个字都有文化内涵和很长的演化传承;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和符号,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汉字起的作用,所谓“书同文”;汉字是当代文化传播和交流的载体,它的文化内涵丰富丰厚。

  ③在我看来,汉字之美,首先是形之美,一点一画,精妙组合。

其次是意之美,汉字是表意文字,造字有六法,许多字都有自己的内涵和复杂的演变历史,其中的意蕴很美。

再次是声韵美,汉字组合成诗文,声韵组合很美。

  ④二十世纪至今,汉字的书写方式发生了两次重大变化,从软笔到硬笔,从书写到输入。

两次变化都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应用汉字的方式。

当然,简体字成为规范的正体字也是汉字在二十世纪的重大的、不可逆的深刻变化。

简体字是今天全球汉字应用的主流,也是汉字的现代规范写法。

这些变化之中,不变的是汉字本身。

  ⑤如今,虽然汉字的普及程度,即识字率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大有提高,但我们对汉字的使用情况却大不如前,胡乱书写、使用汉字的状况层出不穷,更别提遣词造句的水平。

比如微博,不过一百多字,但这一百多字却缺乏美感,乏味、单调,常出现成语使用不当、错别字等现象。

还有一种情况更为普遍,那就是提笔忘字,认得字却想不起如何书写。

这种情况在成年人身上更为常见。

  ⑥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便利,使用电脑打字让撰写文章、与他人交流都变得更为快捷。

但同时,这种便捷却无形中阻碍了我们对汉字的兴趣。

追求速度的心态让我们一味快,却忽视了汉字本身的意蕴。

莫言就曾说过,使用电脑敲字撰文会使他常顺手选用电脑提供给他的一些词汇,而无法组织出具有独特意蕴的新词汇,所以他最终放弃使用电脑进行创作。

另外,如今学生普遍课业重、压力大,常为了应对考试而囫囵吞枣地接收学校老师授予的一切知识,这些知识不经过消化吸收、没调动兴趣,很容易学了便忘。

  ⑦我们总以为汉语、汉字是我们的基本技能,如同吃饭走路一样无需投入过多学习精力。

这种认识偏差常导致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主观地轻视学习汉字、汉语的重要性,一味追求数理化或英语能力的提高,最终导致我们在学生期间就不曾打下牢固的应用汉语、书写汉字的能力。

我常遗憾地发现,一些中文系、新闻系的大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非常糟糕。

  ⑧当然,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在解决了最基本的温饱需求、完成了最基本的文化学习后,也开始逐渐意识到传统文化的缺失,对知识有了精益求精的追求,因此社会开始重视汉字的读写。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相关的电视节目应运而生。

这是一个好现象,是一个好的开始。

  ⑨我学中文出身,却也常感于自己文学水平、文字使用能力的不足,也会出现提笔忘字的情况。

因而,我觉得汉字、汉语是需要终身学习的。

我们需要找回对汉字的热爱,找回对母语的热爱。

(选自《新湘评论》,有改动)

1.下列选项不属于“汉字”作用的一项是(  )

A.汉字承载了许多历史记忆,每个字都有文化内涵和很长的演化传承。

B.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和符号,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汉字。

C.汉字造字有六法,许多字都有自己的内涵和复杂的演变历史。

D.汉字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厚,是当代文化传播和交流的载体。

2.下列做法不属于“找回对汉字的热爱”措施的一项是(  )

A.领悟汉字本身的意蕴,体会汉字的形之美、意之美和声韵美。

B.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减轻学习压力,呼吁学生少上网和少发微博。

C.掌握汉语、汉字的基本技能,提高应用汉语、书写汉字的能力。

D.加强对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推出汉字读写的电视节目。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二十世纪至今,汉字的书写方式发生了两次重大变化,每次变化都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应用汉字的方式。

B.当今社会,胡乱书写、使用汉字的状况层出不穷;提笔忘字,认得字却想不起如何书写的现象则更为普遍。

C.我们总以为学习汉语、汉字无需投入过多的精力,这种认识偏差使得中文系、新闻系的大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都非常糟糕。

D.作者常感于自己文学水平、文字使用能力的不足,有时会出现提笔忘字的情况。

因而,他觉得汉字、汉语是需要终身学习的。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活着的手艺

王往

  他是一个木匠。

是木匠里的天才。

很小的时候,他便对木工活感兴趣。

曾经,他用一把小小的凿子把一段丑陋不堪的木头掏成一个精致的木碗。

他就用这木碗吃饭。

  他会对着一棵树说,这棵树能打一个衣柜、一张桌子。

面子要多大,腿要多高,他都说了尺寸。

过了一年,树的主人真的要用这棵树了,说要打一个衣柜,一张桌子。

他就站起来说,那是我去年说的,今年这棵树打了衣柜桌子,还够打两把椅子。

结果,这棵树真的打了一个衣柜、一张桌子,还有两把椅子,木料不多不少。

  长大了,他学了木匠。

他的手艺很快超过了师傅。

他锯木头,从来不用弹线。

木工必用的墨斗,他没有。

他加的榫子,就是不用油漆,你也看不出痕迹。

他的雕刻最能显出他木匠的天才。

他的雕刻能将木料上的瑕疵变为点睛之笔,一道裂纹让他修饰为鲤鱼划出的水波或是蝴蝶的触须,一个节疤让他修饰为蝴蝶翅膀上的斑纹或是鲤鱼的眼睛。

树,死,木匠又让它以另一种形式活了。

  做家具的人家,以请到他为荣。

主人看着他背着工具朝着自家走来,就会对着木料说:

“他来了,他来了!

”是的,他来了,死去的树木就活了。

  我在老家的时候,常爱看他做木工活。

他疾速起落的斧子砍掉那些无用的枝杈,直击那厚实坚硬的树皮;他的锯子有力而不屈地穿梭,木屑纷落;他的刻刀细致而委婉地游弋……他给爱好写作的我以启示:

我的语言要像他的斧子,越过浮华和滞涩,直击那“木头”的要害;我要细致而完美地再现我想象的艺术境界……多年努力,我未臻此境。

  但是,这个木匠,他,在我们村里人缘并不好。

村里人叫他懒木匠。

他是懒,除了花钱请他做家具,他二话不说;可要请他做一些小活,他不干。

比如打个小凳子,打扇猪圈门,装个铁锹柄什么的,他都回答:

没空。

村里的木匠很多,别的木匠好说话,一支烟,一杯茶,叫做什么做什么。

  有一年,恰逢大雨,家里的厕所满了,我要把粪水浇到菜地去。

找粪舀,粪舀的柄坏了,我刚好看见了他,递上一支烟:

你忙不忙?

他说不忙。

我说,帮我安个粪舀柄。

他说,这个……你自己安,我还有事儿。

他烟没点上就走了。

村里另一个木匠过来了,说:

“你请他?

请不动的,我帮你安上。

”这个木匠边给我安着粪舀子,边告诉我说:

“他啊,活该受穷,这些年打工没挣到什么钱,你知道为什么?

现在工地上的支架、模具都是铁的,窗子是铝合金的,木匠做的都是这些事,动斧头锯子的少了。

他转了几家工地,说,我又不是铁匠,我干不了。

他去路边等活儿干,等人家找他做木匠活儿,有时一两天也没人找。

  我很少回老家,去年,在广州,有一天,竟想起这个木匠来了。

  那天,我躺在床上,想着自己的事,一些声音在耳边聒噪:

  ——你给我们写纪实吧,千字千元,找个新闻,编点故事就行。

  ——我们杂志才办,你编个读者来信吧,说几句好话,抛砖引玉嘛。

  ——你给我写本书,就讲讲大学生如何实现在网上发帖做“二奶”的。

  我什么也没写,一个也没答应。

我知道得罪了人,也亏待了自己的钱包。

我想着这些烦人的事,就想到了木匠。

他那样一个天赋极高的木匠,怎么愿意给人打猪圈门,安粪舀柄?

职业要有职业的尊严。

他不懒,但他比谁都孤独。

  春节回去,听人说木匠挣大钱了,两年间就把小瓦房变成了两层小楼。

我想,他可能改行了。

我碰见他时,他正盯着一棵大槐树,目光痴迷。

我恭敬地递给他一支烟。

问他:

在哪儿打工?

他说:

在上海,一家仿古家具店,老板对我不错,一个月开5000元呢。

我说:

好啊,这个适合你!

他笑笑说:

别的不想做。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写“他”小时候就能用凿子制作精致的木碗,显示了“他”的木匠天赋,也为后文表现“他”的性格做了铺垫。

B.懒木匠“他”从小就对木工有兴趣和天赋,凭借他精湛的雕刻技艺,善于将木料上的瑕疵变为点睛之笔。

C.在广州,“我”拒绝了一些人让“我”写胡编乱造的东西的要求,这是因为“我”和木匠都有对自我追求的一种坚守。

D.本篇小说通过“我”对木匠由不理解到理解,最后到敬重的转变过程,表现出我受到木匠的感染,明白了自己活着应该随心所欲。

2.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简要概括其性格特征。

3.小说标题为“活着的手艺”,而随着工业文明、科技的进步,带来的却是传统手工艺的日趋式微,请结合文本内容和你的认识,谈谈如何才能让这些传统手工艺永远“活着”。

二、文言文阅读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韩子高,会稽山阴人也。

家本微贱。

侯景之乱,寓在京都。

景平,文帝出守吴兴,子高年十六,为总角,容貌美丽,状似妇人,于淮渚附部伍寄载欲还乡,文帝见而问之,曰:

“能事我乎?

”子高许诺。

子高本名蛮子,文帝改名之。

性恭谨,勤于侍奉,恒执备身刀及传酒炙。

文帝性急,子高恒会意旨。

及长,稍习骑射,颇有胆决,愿为将帅,及平杜龛,配以士卒。

文帝甚宠爱之,未尝离于左右。

文帝尝梦见骑马登山,路危欲堕,子高推捧而升。

  文帝之讨张彪也,沈泰等先降,文帝据有州城,周文育镇北郭香岩寺。

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闇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闇中,又往慰劳众军。

文帝散兵稍集,子高引导入文育营。

明日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文帝乃分麾下多配子高子高亦轻财礼士,归之者甚众。

  文帝嗣位,除右军将军。

天嘉元年,封文招县子,邑三百户。

王琳至于栅口,子高宿卫台内。

及琳平,子高所统益多,将士依附之者,子高尽力论进,文帝皆任使焉。

二年,迁员外散骑常侍、壮武将军、成州刺史。

及征留异,随侯安都顿桃支岭岩下。

时子高兵甲精锐,别御一营,单马入陈,伤项之左,一髻半落。

异平,除假节、贞毅将军、东阳太守。

五年,章昭达等自临川征晋安,子高自安泉岭会于建安,诸将中人马最为强盛。

晋安平,以功迁通直散骑常侍,进爵为伯,增邑并前四百户。

六年,征为右卫将军,至都镇领军府。

文帝不豫,入侍医药。

废帝即位,迁散骑常侍,右卫如故,移顿于新安寺。

 (节选自《陈书》)

注:

闇:

音àn昏暗

1.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日/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文帝乃分麾下多配子高/子高亦轻财礼士/归之者甚众/

B.明日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文帝乃分麾下多配子高/子高亦轻财礼士/归之者甚众/

C.明日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文帝乃分麾下多配子高子/高亦轻财礼士/归之者甚众/

D.明日/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文帝乃分麾下多配子高/子高亦轻财礼士/归之者甚众/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指儿童时代。

B.“部伍”指的是军队的编制单位——部曲行伍,泛指部队。

C.“嗣位”指的是继承君主之位,“嗣”本义是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

D.“伯”是古代爵位称呼,旧时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高性情恭敬谨慎。

与文帝相识后,尽心尽力地侍奉文帝,既常带着刀保护文帝的安全,也常为文帝端盘子送酒食。

B.子高忠心耿耿。

张彪偷袭城池,文帝逃出后,稍稍集合了一些游散之兵,子高将其引进文育军营中,并于次日与张彪作战,张彪败走。

C.子高聪明机警,全力帮助文帝。

文帝性子急躁,子高总是能够领悟他的意旨。

文帝在骑马登山时几乎要坠下山,得到子高的推扶才得以继续攀登。

D.子高作战勇猛,屡立战功。

征讨留异时,他统率一营人马,单骑冲入敌阵,伤了左颈,发髻也被削掉一半。

留异之乱被平定后,任贞毅将军、东阳太守等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及长,稍习骑射,颇有胆决,愿为将帅,及平杜龛,配以士卒。

②及琳平,子高所统益多,将士依附之者,子高尽力论进,文帝皆任使焉。

三、诗歌鉴赏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步出城东门

(汉)无名氏

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

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

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

愿为双黄鹄①,高飞还故乡。

  [注]①黄鹄:

传说中的大鸟,一举千里,仙人所乘。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具有一种近于民歌的素朴风格,很耐人寻味。

话不在多,意不在巧;平平淡淡地说来,却如一曲纯净的旋律,一往情深。

B.开头两句写主体人物的活动,交代了抒情主人公的立足点和遥望的方向,为下文抒发思想情感做铺垫。

C.这首诗上半部分写客中送客的感受,下半部分主要写欲归不能的愁绪。

D.“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自己的朋友分明前日沿此路而去,今日却说河水无梁可渡;李白的《行路难》“欲渡黄河冰塞川”与这句有异曲同工之妙,暗含对世事不如人意的感慨。

E.最后两句写自己的美好愿望,含蓄地抒发了回乡的渴望。

在前几句凝滞之后,忽然开展,高飞于千里之外,诗境开阔。

2.本诗主要运用了虚实结合手法,请简要赏析。

四、默写题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曹操借用周公的典故表达他求贤若渴的心意的诗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2.《荆轲刺秦王》中通过环境描写表现荆轲慷慨赴难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3.《氓》一诗中运用比兴的手法来暗指男女爱情在初始阶段新鲜美好,就如同夏天那润泽的桑叶一样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

4.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五、语言表达

1.对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给“低头族”下定义,不超过40字。

  世界各地智能手机普及之处,地铁里、公交车上、餐桌上、排队时、会议及课堂间隙……总有很多人低着头玩手机。

他们的手指在触摸屏上来回滑动,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发亮的方寸屏幕。

他们总想通过这种方式,把空闲的时间填满。

他们对身边的外部世界漠不关心——这就是所谓的“低头族”。

“低头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共享单车在给人们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①__________。

如何呵护共享单车,考验着骑车人的素质,②__________。

对骑车人来说,不能只图方便,也要树立起规则意识,珍惜共享成果;时企业平台来说,不能只投车不管理,把积累的风险和问题转嫁给社会;对管理部门来说,不能让企业单打独斗,也要加强对共享平台的管理,引导市民文明用车。

唯有如此,③__________。

六、材料作文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南锣鼓巷以保存完好的胡同、四合院以及闲适优雅的老北京生活而闻名。

后来这里成了景区,成群的游人来了,狭窄的胡同转个身都困难。

有的游客乱扔垃圾;有的游客随意乱闯,擅入民宅……闲适与优雅荡然无存,老北京味道也变成了人挤人的汗味儿。

  面对此种境况,居民们深感困惑,他们经过思考,一致同意宁可不要丰厚的旅游收入,也要恢复老街往日的宁静。

近日,北京南锣鼓巷主动申请取消国家3A级景区资质。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七、选择题

4.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当下正处在信息化时代,一个人既不懂得网络技术又不愿意去学,如此身无长物便很难跟得上当下飞速发展的时代步伐。

②《新华日报》曾说过“一些高校图书馆公布的借阅排行榜让人大跌眼镜”:

当经典书籍被束之高阁落满灰尘的时候,图书馆里的流行小说短短几个月就会被翻烂。

③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从选址、创新设计到研发制造、组织施工,经历了22年的风雨同舟,于9月25日正式启用。

④旁边一位中学生模样的青年诚恳地说:

“叔叔,这些都是名人的字画,您就买一幅吧,挂在客厅里不仅美观大气,还可附庸风雅。

⑤没有强大的创新设计、生产制造能力,国家实力的提升就无从谈起,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⑥摆好后,他照例是横瞅瞅,竖看看,里磕磕,外扳扳,直到那砖横平竖直了,他自己也觉得称心如意了,这才摸起另一块。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当你还是一棵幼苗的时候,别人不容易在远处看到你。

  ①  他们从你身边走过,  ②  站在你身边,也可能视而不见,  ③  你还不引人注目。

而  ④  当你长成一株大树时,哪怕在很远的地方,别人  ⑤  ,会看到你,  ⑥  欣赏你。

A

虽然

或者

因为

/

并且

B

虽然

但是

除非

如果

/

并且

C

即使

就算

除非

/

并且

D

即使

甚至

因为

/

并且

A.A          B.B          C.C          D.D

6.下列各句中,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