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沿革.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1131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35.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沿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组织沿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组织沿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组织沿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组织沿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组织沿革.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组织沿革.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组织沿革.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组织沿革.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组织沿革.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组织沿革.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组织沿革.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组织沿革.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组织沿革.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组织沿革.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组织沿革.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组织沿革.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组织沿革.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组织沿革.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组织沿革.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组织沿革.docx

《组织沿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沿革.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组织沿革.docx

组织沿革

组织沿革

1955年———1978年

(注:

关于建院初期的说法与大事记提法有出入,这里主要用档案资料的提法,大事记中提法已综合了当事人的回忆)

学院创办于1955年。

当时定名浙江省教师进修学院。

1955年8月,省人民政府教育厅决定将中学校长训练班(浙江师范学院中学教师进修部)、中学师资进修学校、小学校长轮训班合并设立浙江省师资进修学院。

学院办学地址在杭州市文教区原工农速中及杭州师范的校址。

浙江省教师进修学院受浙江省教育厅直接领导。

主要任务是:

负责培训全省教育行政干部和教师进修;研究和指导全省中、小学各科教学和幼儿教育工作。

建院初,学院内设机构有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教育行政干部进修部和教学研究部。

教育行政干部进修部下设政治、教育两个教研室。

教育行政干部进修部的任务是:

提高教育行政干部的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

培训的对象为:

区、乡中心小学校长、师范校长、教导主任;工农教育行政干部;县(市)教育科(局)正、副科(局)长、教研室主任、视导员;专署文教科科员、研究员、视导员。

教学研究部是学院的教学机构,设有中学文学组、汉语组、数学组、物理组、化学组、历史组、地理组、制图组、生物组及小学、幼儿教学等研究室。

教学研究部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教育科学理论,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对全省中、小学、师范及幼儿园进行业务指导,研究教学计划、编写各科教学大纲、教材及各科教学参考资料,总结推广先进经验,采取各种方法帮助教师业务进修。

1958年8月,根据中共浙江省委指示精神,浙江省文化艺术学校并入浙江省教师进修学院,改名为“浙江文教学院”。

受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直接领导。

改为文教学院后,学院的任务除原教师进修学院的两项任务外,增加培养训练文化干部的任务,主要对象为县文化馆、新华书店干部和电影放映员。

浙江文教学院设教育干部进修部、文化干部训练部、教学研究部,院址仍在杭州市文三街。

11月,因形势的发展与事业的要求,省委宣传部将文化艺术干部培训部划出另设培训机构。

1959年4月,学院内设机构仍为二部二室,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教学研究部、教育行政干部进修部。

编制为102人,实有教职工80人。

1960年3月,经中共浙江省委批准浙江文教学院更名为浙江教育学院。

学院的主要任务:

一是轮训教育行政领导干部和中学教师。

主要是培训中小学专职党支部书记,中学、师范校长、教导主任,县、市文教局长,专署文教局科员、视导员、教研室主任和高中教师。

二是负责中小学的教学研究工作。

编写教材、教学参考资料,开展中小学教学研究活动,了解和指导本省中小学教学工作,总结、推广教学中的先进经验,帮助教师提高政治、业务水平。

学院仍设有教育行政干部进修部和教学研究部。

干部进修部下设政治理论教研室、教育学教研室。

教学研究部下设中学语文、中学数学、中学物理、中学化学、中学政治、中学历史、中学生物、小学史地、小学语文、小学算术和外语教研组等十一个教研组,后因工作需要,又增设了工农业余教育研究组。

学院有教职工150余人,院址在杭州市文三街。

1960年10月,学院曾并入杭州大学,成为杭州大学教育学院。

其性质、任务、编制及内设机构、院址一切照旧。

1961年1月,省委决定将杭州大学教育学院仍划归教育厅领导,定名为“浙江教育学院”,其中教育系仍属杭州大学建制。

学院的党务工作由省委宣传部党委领导,行政工作由教育厅管理。

1962年8月,经省人委会议通过,并报国务院批准,学院与杭州师范学院、浙江体育学院三校合并改为“浙江师范学院”;学院改为浙江师范学院教研部,具体负责全省的中小学教学研究和教材编写工作。

有教职工120人。

地址仍在文三街。

1965年,浙江师范学院迁往金华,教学研究部仍留在杭州。

12月,省委宣传部批复同意将浙江师范大学教学研究部划归省教育厅领导,改名为浙江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部,原人员编制和工作任务不变。

1970年底,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部将校产、图书、仪器等作了清理移交。

1971年3月,教育厅请示省革委会,成立省中小学教材编写组,确定省中、小学教材编写组的名称为“浙江省中、小学教材编写组”,直属教育厅领导,编制为35人。

1971年7月,省中小学教材编写组正式开始运作。

1978年---2010年

一、学院概况

1978年2月,经浙江省革命委员会(浙革发(1978)9号)批准,撤销浙江省中小学教材编写组,恢复浙江教育学院。

学院的主要任务是培训地(市)、县各级师资和中学、重点小学的支部书记,以及地、县教育行政部门的干部;编写中小学教材;指导全省各级教研机构开展教研活动。

1978年恢复重建初期,学院主要通过备课会(班)形式,培训中小学教师,主要是培训高中教师,后逐步恢复短期培训班,培训科目有数学、中文、政治、英语、物理、生物、化学、历史、地理、美术、音乐、体育等12个学科。

除开展教育行政干部和教师培训外,1980年下半年开始,试办学历教育,试办一年制(脱产)的英语、物理、化学三个专修科班。

招收在职中学教师133名(毕业113名),后经教育部和教育厅同意,学制延长为两年。

1982年下半年与杭州市教育学院合办高师业余本科(三年制),设置了中文、政治、数学三个专业,学员156人(毕业121人)。

1984年开始开办函授本科教育,学制三年,设置了中文、物理、化学三个专业,学员437名。

同时开始招收本科脱产生,招收了数学专业学员37名。

1987年,教研部划出成为省教育厅教研室后,编写中小学教材、指导全省各级教研机构开展教研活动的任务也相应划出。

1988年,独立招收业余本科班,开设中文、政治、数学、物理、化学五个专业,首次招收学员201名。

1993年以“招工与招生相结合”的方式招收了普通专科生,专业有英语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计算机教育、汉语言文学教育、生物,共招收了221人(其中普通生218人,另有3人为成人脱产生)。

(93-53卷、1995-JX14-3)

1994年始,挂靠浙江师范大学招收全日制普通生,共招收中文、政治、数学、物理四个专业160名学生,80名属计划内,80名属委托培养。

(1994-JX13-1)

2002年9年,省人民政府下达批文,原则同意学院创造条件,由现有的成人高校改为普通本科院校;同意学院选择合适的地块建设新校区,新校区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近期为6000人,远期为15000人,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学院现承担的全省中小学师训、干训的办学任务及相关政策不变。

2003年9月,学院第一次独立招收4年制普通本科学生。

学院设有理工、人文、教育管理、艺术、体育、资源与环境、信息、经贸、外语等9个学院。

设置了汉语言文学、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英语、数学与应用、物理学、化学、地理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科学、音乐学、美术学、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教育学(小学教育)等50多个本专科专业。

设有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浙江省中小学计算机师资培训中心等教育机构。

2005年,因学校改制转型进程受阻,被停止招收全日制普通本科生。

2006年,重新挂靠浙江师范大学招生。

2006年8月,省人民政府(浙政函〔2006〕88号)决定浙江科技学院求是应用技术学院终止办学,由我校接管。

浙江科技学院求是应用技术学院前身是浙江求是职业技术学院(筹),创建于1999年12月,2003年3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浙江科技学院求是应用技术学院。

学院设有计算机信息、电子、法律、外语、文化与传播、工商管理、工程管理等6个系19个专业。

学院共有教职工202人。

因各种原因,2006年被中止招生,至被接管时共有2004、2005级两级在校生2700余人。

2007年,学校首次招收非师范本科生。

1978年至现在,学院地址一直在杭州市文三路,1978年,校园占地面积约90亩(包括浙江幼儿师范学校、浙江教育印刷厂),校舍建筑面积为12418平方米,其中教室727平方米,学生宿舍3637平方米,图书馆500平方米,实验室960平方米。

浙江幼儿师范学校于1992年上半年搬出。

2009年,杭外机制调整,杭外校园划归学校,杭外划入校园面积503.4亩,校舍建筑面积18.4万平方米.

二、机构设置与变迁

1979年设立了教师进修部、干部培训部、教研部(浙江省教育厅教学研究室)、政治处、办公室、总务处等行政机构。

教学研究部下设:

小学、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外语、语文、历史、地理、政治、美术等11个教研组。

教师进修部下设:

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等5个教研室。

干训部下设:

马列主义教研室和教育理论研究室。

5月,建立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浙江教育学院总支委员会。

(79-6卷)

1980年建立了图书馆。

1982年政治处分为党委宣传部、组织部和人事处。

1983年撤消《教学研究》编辑委员会,建立《教学月刊》编辑部;总务处下设基建科。

1984年学院进行机构改革,机构设置由原来的14个改为15个。

具体设置情况:

纪检委、党委、院长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教育工会、团委;人事处、教务处、总务处(总务科、生活服务科、基建科)、培训部、图书馆(流通组、期刊组、采编组)、教学月刊社(中学语文版、理科版、小学版、发行科)、马列主义教研室、保卫科、教学研究部(语文组、数学组、物理组、外语组、生物组、历史组、地理组、小学教研组)。

另设有教学组织:

语文教研室、教育理论教研室、数学教研室、化学教研室、物理教研室、外语教研室、电子计算机教研室7个教研室。

1987年

(1)省教委决定将教研部从学院划出,独立成为省教委教研室(浙教计字(87)第529号)。

(2)学院设置了语言文学、数理、生化、政史、教育管理5个系,实行院系两级管理。

各系下设教研室,设置情况如下:

语言文学系:

文学教研室、汉语语言教研室、外语教研室。

数理系:

数学教研室、数学教育教研室、计算机教研室、物理教研室。

政史系:

政治经济教研室、哲学教研室、历史教研室。

生化系:

生物教研室、化学教研室、地理教研室。

教育管理系:

教育管理学教研室、教育学教研室、心理学教研室。

(3)建立电化教研室和体育教研室,属教务处管理。

(4)财务科从总务处划出,成立财务科。

1988年

(1)成立设备科属教务处领导。

(2)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室,挂靠党委宣传部。

(3)建立心理、生物学、化学、物理等四个实验室,分别隶属所在教研室领导。

(4)建立教育管理系办公室。

1989年

建立监察审计室。

1990年

(1)建立艺术教育教研室,归教务处领导。

(2)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改由马列主义教研室领导。

1992年

(1)建立院党委统战部,与宣传部合署办公。

(2)成立科技开发总公司。

1993年

(1)建立社会培训部。

(2)建立中文系、外语系、艺术教育系、基建设备处、教务科研处、人事保卫处、院办产业管理办公室。

撤消语言文学系、教务处、人事处。

(3)建立艺术系办公室;成立英美文学教研室和语言教研室、音乐教研室和美术教研室;将艺术系的体育教研室划归教务科研处。

 

1993年机构设置表

党政机构

教学系及教辅部门

党委、院长办公室、外事办公室

中文系

纪委、监察审计室

数理系

组织部

外语系

宣传部

生化系

人事保卫处

政史系

工会

教育管理系

团委

艺术系

教务科研处

浙江省庚年中小学计算机师资培训中心

总务处

图书馆

基建设备处

教学月刊社

干训部

院办产业办公室

 

1994年

(1)建立学生处,负责招生、学生管理、毕业生就业指导等工作。

(2)建立计算机系,计算机系与浙江省庚年中小学计算机师资培训中心合属。

(3)确定社会培训部为副处级机构。

(4)撤消人事保卫处,恢复人事处,保卫科归院长办公室。

(5)干训部与教育管理系合并,建立干部培训部与教育管理系办公室。

1995年

建立社会科学部。

1996年

(1)建立离退休工作办公室.

(2)在政史系建立政治专业教研室.

(3)建立科研设备处、教务处,撤销基建设备处、教务科研处。

原基建设备处的设备科、电化教研室划归科研设备处,基建科(对外称基建办公室)划归总务处。

院内处级机构设置如下表:

党政机构

教学系

教辅

党委、院长(外事)、产业办

教管系(干训部)

教学月刊社

纪委、监察审计室

政史系

图书馆

党委组织部

艺术系

党委宣传部(统战部)

中文系

离退休工作办公室

外语系

工会

计算机系

学生处(团委)

数理系

人事处

生化系

教务处

社会科学部

总务处

王小明工作室

科研设备处

社会培训部

1998年,根据“精干、协调、有序、高较、优质”的原则,对院内机构进行调整。

设立了人文、理学、教育管理、艺术体育、信息与现代教育技术等五个分院,实行二级管理。

调整后的机构情况详见下表:

党政机构

教学分院及教辅部门

党委办公室

(保留宣传部、统战部,合署办公)

人文分院(下设中文系、外语系、政法系(社科部)、历史系)

院长办公室(外事办、保卫科,合署办公)

理学分院(下设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地理系(旅游管理教育中心))

组织人事处(组织部、人事处、纪委办、监察审计室、离退休办,合署办公)

教育管理分院(干训部)

教务科研处(与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办公室合署办公)

艺术体育分院(下设音乐系、美术系、体育系)

学生处、团委合署办公

信息与现代教育技术分院(下设计算机系、现代教育技术系)

院务处

财务处

图书馆

科教开发服务部

教学月刊社

工会

1999年,根据学院发展的需要,院内机构作了调整,设立院办公室(党委办室、院长办公室、外事办公室、保卫科合署办公);党季宣传部、党委统战部合署办公;设立了科研处(教育科学研究所)、基建处、职业技术教育分院;教务科研处改为教务处(与中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办公室合署办公)。

2000年

3月,成立了后勤服务总公司。

年底机构调整。

(1)设立了继续教育办公室与教务处、师训中心合署;

(2)设立设备处,以教务处设备科为主组成,列为处理管理机构;

(3)设立院务基建处,由院务处与基建处合关组建,列处级管理机构;

(4)设立保卫处,在保卫科基础上组成,列副处级管理机构;

(5)设立图书资料中心(含图书馆,主要承担资料和信息资源、电教和网络设备的利用和开发服务职能;教材和资料的采供职能),以图书馆、电教中心和网管理办为主组成,列处级直属机构;

(6)设立学生工作部(主要承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职能),与学生处、团委合署;

(7)组织部与离退休工作办公室合署;

(8)设立财务结算中心,与财务处合署。

调整后机构设置情况详见下表:

党政管理机构

学院办公室

(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外事办公室)

组织部(含离退休工作办公室)

宣传部、统战部

纪检监察办公室、审计处

学生工作部、学生处、团委

人事处

教务处、继续教育办公室、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办公室

科研处、教科所

设备处

财务处、财务结算中心

院务基建处

保卫处(副处级)

党群机构

工会

(团委)

直属机构

科教开发部、职教分院

图书资料信息中心

教学月刊社

后勤服务公司(不定级)

教学业务机构

人文分院(含社科部)

理学分院

教育管理分院、干训部

艺术体育分院

信息与现代教育技术分院

2002年7月,为加强学院租赁校区的管理,成立了花坞校区管理委员会,下设综合管理办公室。

2004年4月,为加快改制和新校区建设步伐,优化部门组合,理顺工作关系,学院进行机构调整。

(一)党政管理机构、群众团体与直属单位调整:

1、外事办公室与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分开设置,列处级管理机构。

并新设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对外教育交流中心,与外事办公室合署。

2、院务基建处分设为基建处、院务处,列处级管理机构。

3、新设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列副处级管理机构。

4、继续教育办公室、师训中心办公室与教务处分开设置,并调整为师训、干训中心办公室,列处级直属机构。

5、新设成人教育学院,列处级直属机构。

6、新设人民武装部,与学生工作部、学生处合署。

7、院团委独立设置。

8、设备处改为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

9、科教开发培训部。

10、机关与直属单位党总支不再独立设置专门机构。

11、学校党政管理机构、群众团体内部不设科级机构。

(二)教学单位调整

1、改分院制为学院制,并将理学分院改为理工学院;教育管理学院改为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艺术与体育分院改为艺术学院;信息与现代教育技术分院改为信息学院。

2、以人文分院外语系为基础,筹建外国语学院。

3、以人文分院经济专业、职教分院工商管理和会计专业为基础,筹建经济与贸易学院。

4、以理学分院地理系、旅游系为基础,筹建资源环境学院。

5、以艺术体育分院体育系为基础,筹建体育学院。

调整后的机构设置和主要职能

党政管理机构

序号

机构名称

主要职能

1

学校办公室(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

综合、协调与督办,接待与外联,文秘与信息,机要与保密,统计与信访,调研与参谋,档案管理与利用、《年鉴》编纂;车队管理,收发与电信管理

2

组织部、

离退休工作办公室

科级以上干部的选拔、管理、教育培训,基层党组织建设,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综合协调;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离休干部与退休人员的管理与服务

3

宣传部、统战部

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党员教育与党校工作、宣传与新闻报道、广播台与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建设、统战工作、;院报编辑出版、自办刊物管理

4

学生工作部、

学生处、人民武装部

全日制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学生党建;军训、征兵、国防及军事理论教育

5

纪检监察办公室、

审计处

组织协调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对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的监督,对非党干部的监察,内部审计工作

6

人事处

编制与岗位,用人规划与调配,师资队伍建设与职称,进修与培训,劳动工资,保险福利、考核与奖惩,人事代理与用工管理,人才交流,

7

教务处

全日制普通生招生计划的编报,学历教育的教学与学籍管理,教学改革与质量监控,专业、课程建设与规划,教材建设与规划,实验教学管理,实习管理与实习基地建设

8

科研处、教科所

各类科研项目、成果的申报与管理,科技交流、科技开发和学术活动的组织,研究所的建设与管理,学科建设与重点实验室建设,学会管理工作;学科教育的研究,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学报编辑与发行

9

财务处、财务结算中心

财务管理、资产管理、会计核算;资金筹措,财务计划;结算与服务,二级财务业务指导与管理

10

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

全院设备的统一管理、维修和设备物资的采购;实验室的规划、建设与管理

11

院务处

后勤保障发展规划、后勤管理,校园绿化环境管理,代表学校与后勤服务公司签订合同并对其进行监督;房产管理与小型维修,房改,水、电管理,强电设备维修和管理;爱卫会、计划生育、医务室工作,

12

基建处

基本建设和校园环境规划、基建工程项目管理和监督,工程设计、招标、发标、验收工作;学院房产的大型维修

13

外事办公室、港澳台办公室、对外教育交流中心

国际交往及港澳台地区事务管理;对外教育交流事务的联络与管理

14

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副处级)

全日制普通生的招生与就业指导;学生档案管理

15

保卫处(副处级)

校园综合治理;治安、户籍、消防、交通管理等安全保卫工作;校卫队管理

16

花坞校区综合管理办公室、总支

校区党建、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校区教学与行政后勤保障工作的协调

群众团体

序号

机构名称

主要职能

1

工会

教代会、工代会闭会期间的日常工作,配合学院中心工作开展各类活动,维护教职工的正当权益,医疗保险的日常管理

2

团委

团员与青年工作

直属单位

序号

机构名称

主要职能

1

图书资料信息中心

图书、资料和信息资源、电教和网络设备的利用与开发;教材和资料的采供

2

师训、干训中心办公室

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和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的日常工作;师训任务的落实;教师继续教育的开发与落实

3

后勤服务公司

按合同完成学院下达的食堂、校园绿化、卫生保洁、水电维修、学生公寓管理等后勤服务任务,及芳草苑管理工作

4

成人教育学院

成人学历教育的教学与学籍管理,教学改革与质量监控,专业、课程建设与规划,教材建设与规划;教学点建设与管理;成人学历教育招生工作;成人非学历教育的管理工作;高教自考工作;非教师成人教育的开发与运作

5

浙江求智专修学院

高等学历文凭教育及其他面向社会的办学任务,学院的日常管理及学生工作

6

教学月刊社

编辑出版所属的报纸与刊物,开展经营与服务工作

教学单位

序号

机构名称

主要职能

1

人文学院行政、总支、社科部

完成学校下达的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任务,学院的日常管理,下设专业的发展和建设,队伍建设等;党务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工作;“两课”教育

2

理工学院行政、总支

完成学校下达的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任务,学院的日常管理,下设专业的发展和建设,队伍建设等;党务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工作

3

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行政、总支、干训部

完成学校下达的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任务,学院的日常管理,下设专业的发展和建设,队伍建设等;党务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工作;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下达任务的落实

4

艺术学院行政、总支

完成学校下达的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任务,学院的日常管理,下设专业的发展和建设,队伍建设等;党务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工作

5

信息学院行政、总支

完成学校下达的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任务,学院的日常管理,下设专业的发展和建设,队伍建设等;党务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工作

6

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7

外国语学院(筹)

完成学校下达的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任务,学院的日常管理,下设专业的发展和建设,队伍建设等;党务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工作

8

经济与贸易学院(筹)

完成学校下达的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任务,学院的日常管理,下设专业的发展和建设,队伍建设等;党务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工作

9

资源环境学院(筹)

完成学校下达的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任务,学院的日常管理,下设专业的发展和建设,队伍建设等;党务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工作

10

体育学院(筹)

完成学校下达的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任务,学院的日常管理,下设专业的发展和建设,队伍建设等;党务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工作

2006年8月,学校接管浙江科技学院求是应用科技学院后,成立了小和山校区。

2007年,为贯彻落实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理顺学校管理体制,建立适应改制转型和中长期发展要求,精干高效、运转协调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根据《浙江教育学院关于机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意见》,制机构调整方案。

(一)党政管理机构与直属单位调整方案:

1.设置资产管理处,列处级管理机构。

2.设置档案室,为副处级事务性机构,由学校办公室代管。

3.设置新闻中心,与宣传部合署。

新闻中心下设校园网管理办公室、校报编辑部等两个事务性机构,不定级别。

4.撤消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建立设备与物资保障中心,列处级直属机构。

5.撤消院务处。

6.基建处更名为校园建设处。

7.图书资料信息中心相关功能剥离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