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历史山东省临清市实验高中届高三周练 精品.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5127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1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 历史山东省临清市实验高中届高三周练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最新 历史山东省临清市实验高中届高三周练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最新 历史山东省临清市实验高中届高三周练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最新 历史山东省临清市实验高中届高三周练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最新 历史山东省临清市实验高中届高三周练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最新 历史山东省临清市实验高中届高三周练 精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最新 历史山东省临清市实验高中届高三周练 精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最新 历史山东省临清市实验高中届高三周练 精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最新 历史山东省临清市实验高中届高三周练 精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最新 历史山东省临清市实验高中届高三周练 精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最新 历史山东省临清市实验高中届高三周练 精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最新 历史山东省临清市实验高中届高三周练 精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最新 历史山东省临清市实验高中届高三周练 精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最新 历史山东省临清市实验高中届高三周练 精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最新 历史山东省临清市实验高中届高三周练 精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最新 历史山东省临清市实验高中届高三周练 精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最新 历史山东省临清市实验高中届高三周练 精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最新 历史山东省临清市实验高中届高三周练 精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最新 历史山东省临清市实验高中届高三周练 精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最新 历史山东省临清市实验高中届高三周练 精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 历史山东省临清市实验高中届高三周练 精品.docx

《最新 历史山东省临清市实验高中届高三周练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 历史山东省临清市实验高中届高三周练 精品.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 历史山东省临清市实验高中届高三周练 精品.docx

最新历史山东省临清市实验高中届高三周练精品

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

A

山东省临清市实验高中2018届高三9月周练

历史

2018.9.29

第Ⅰ卷(选择题共64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4小题,每小题1分,共64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图一是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一座古代建筑,是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

图二是民间祭祀祖宗的场所,称为祠堂。

这种现象源于我国早期的一项政治制度。

其特点不包括

图一太庙图二祠堂

A.嫡长子继承制B.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C.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D.“国”与“家”结合

2.隋唐时期社会全面繁荣,具体表现在国力的强盛、经济的发达、文化的兴盛等方面。

史学家们在总结其原因时,曾归结为“得益于政治制度的创新、成熟与完善”,其中三省六部制的成熟与完善体现在

A.既削弱了相权,巩固了皇权,又提高了行政效率

B.官员责任明确,分工细密

C.机构运作程序合理

D.负责皇家与国家的官署和管理相互脱离而自成系统

3.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

贾谊在《过秦论》中说: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秦始皇为了能够有效地“制六合”而采取的措施是

A.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B.统一文字C.统一货币D.统一度量衡

4.“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

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5.公元前399年以“腐蚀雅典青年、并否定传统的神”的罪名判处苏格拉底死刑的机关是

A.民众法庭B.公民大会C.五百人议事会D.元老院

6.19世纪70年代,德、法两国相继颁布了新宪法。

两部宪法内容的共同之处是

A.国家元首独掌行政大权B.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

C.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D.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7.伏尔泰在《以英国人的口吻》中写道:

“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

”材料反映的政治体制是

A.君主专制B.共和制C.贵族制D.君主立宪制

8.林肯总统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某个问题征询意见,结果7名阁员都表示反对,但林肯总统在宣布会议结果时却说:

“7票反对,一票赞成,赞成的占多数。

”你认为林肯的做法是

A.违背了美国法律,林肯的决定无效B.林肯只是开玩笑,没有法律效力

C.不违法,总统有最高行政权D.林肯是在滥用总统的权威,是个人专制

9.“君等四年以来之国耻纪念,至今仍有一线之良知、半腔热血存焉否乎?

如有存也,请父告其子,姊告其妹……勿忘此国耻纪念日”。

这集中体现了五四运动的什么精神?

A.科学B.民主C.进步D.爱国

10.佩弗在《远东》中说:

“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

……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

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仿制品是指共和政体、三权分立、联邦制等政治体制

B.荒唐可笑是因为仿制品不适合中国国情

C.悲惨的结束是指辛亥革命没有结束专制独裁

D.由于当时领导者的局限性,这种政体在中国失败

11.孙中山先生说: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他顺应的“世界潮流”是

A.民族主义B.政治民主化C.社会主义D.经济全球化

12.澳大利亚人莫理循,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国民国总统政治顾问,居住北京达20余年(1897~1920)。

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

下面这些资料,他不可能留下的是

A.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B.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

C.大总统宣誓的照片D.五四运动的有关报道

13.“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

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这是董必武同志于20世纪60年代写的一首诗。

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的“会”是指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八七会议D.遵义会议

14.

中国共产党能够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最主要的原因是

A.工人运动遭受挫折B.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党正确分析了国情D.共产国际的支持

15.马克思说:

“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受人景仰。

”巴黎公社

A.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经验

B.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D.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世界政治历史舞台

16.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

17.1956年中共提出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根本目的是

A.建立爱国统一战线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C.把民主党派改造成劳动者的政党D.实现“一国两制”

18.下列关于解放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岸人民具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B.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C.“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实践D.“一国两制”的原则得到所有国家一致认可

19.在一次会议后,一位美国记者说:

“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因为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阐述了

A.亚非国家的革命策略B.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

C.第三世界的合作原则D.求同存异的方针

20.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遭受的损失与接踵而来的“冷战”压力一起迫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靠苏联……(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

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包括①美苏对峙削弱了实力②世界两极格局解体③西欧日本的崛起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④

21.毛泽东指出“一边倒是……,(我们)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下面对“一边倒”的叙述评价正确的是

①原因:

帝国主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敌人②目的:

使新中国在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③背景:

世界上两大阵营尖锐对立的影响④内涵:

坚定无条件地站在社会主义一边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22.下图是清朝《盛世滋生图》所展示的苏州斜桥商市。

从该图所反映出的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是

A.出现了农村集市B.坊市分置C.边境贸易繁荣D.商业市镇兴盛

23.《齐民要术·序》中写道:

“舍本逐末,贤者所非。

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此段话表明作者

A.写作目的是发展商品经济B.具有重农抑商的思想

C.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D.提倡工商皆本

24.电视剧《乔家大院》讲述了清代晋商乔致庸的传奇经历。

晋商的发展表明

A.政府鼓励贸易促进了商业发展B.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

C.资本主义萌芽有了进一步发展D.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

25.1876年,在美国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上,英国展出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

由此不能说明

A.英国的蒸汽机车制造技术领先世界B.英国科技发展落后美德

C.美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D.德国军工技术发达

26.新航路的开辟拉开了西欧殖民扩张的序幕。

其扩张手段不包括

A.建立沿海据点B.组建商业公司C.掠夺黑人奴隶D.输出工业产品

27.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反映这一结论的史实是

A.《马可·波罗游记》中采集香料的记载

B.印第安人吃木薯粉面包

C.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D.出现了驶往美洲的汽轮

28.“西欧出现了与欧亚乃至全球传统农业文明有着本质差别的一种新的充满活力、扩张性的文明……欧洲用了四个世纪(1500—1900)建立起其在世界范围的统治,而过了50年这种统治就土崩瓦解了。

”材料中文明的“扩张性”的正确理解是

A.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B.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C.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世界历史D.欧洲国家最终确立世界霸权

29.《申报》记载20世纪初中国文明婚礼的新现象:

梳一东洋头,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①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②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

③近代文化教育的发展④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④D.②③④

30.推动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

①西方列强的侵略对中国自然经济的冲击②清政府对商业发展的一贯支持

③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④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1、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我国的对外开放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格局。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青岛、厦门、上海浦东和新疆伊宁四个城市(地区)对外开放的先后顺序应是

A.青岛厦门浦东伊宁B.浦东厦门青岛伊宁

C.厦门青岛浦东伊宁D.厦门浦东青岛伊宁

32、1967年,英国政坛上有人提出这样的口号:

让每个英国人都成为股东。

该口号的根本目的是

A.缓和社会矛盾B.实行“经营者革命”

C.实行“人民资本主义”D.建设“福利国家”

经济体制的变革和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动力之一。

请回答33—35题

33.列宁认为:

从俄国革命和未来一切社会主义革命来看,最根本最本质的问题就是工人阶级同农民的关系,就是工人阶级同农民的联盟。

下列有利于巩固工农联盟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D.农业集体化运动

34.罗斯福说:

“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

”为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就业率,“新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实行社会救济B.兴办公共工程C.调整农业政策D.强化社会保障制度

35.一项对西方七大工业国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发现,这些国家近几十年来出现了一些共同的变化:

农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传统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兴起……管理、专业和技术性的工作快速增加。

上述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互联网的诞生B.城市化进程加快

C.政府对经济的干预D.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36.他(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出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

”(本杰明•基恩)此话的真实意思是

A.美洲的发现促进了新旧大陆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B.美洲的发现瓦解了欧洲封建主义,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步伐

C.美洲的发现加速了欧洲封建主义的瓦解

D.美洲的发现有利于两个大陆不同文化的汇合和民族融合

37.“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名言出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之口,他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创立“货币主义”理论,大力主张“自由市场经济”,批评政府干预市场,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

1976年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费里德曼理论的提出及被普遍认可的背景不包括

A.20世纪5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B.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状态

C.美国经济受到来自西欧、日本的挑战

D.一些国家减少政府干预经济取得了一定效果

38.基辛格说: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由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

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这句话在表达

A.当今世界,美国是唯一超级大国

B.国家新秩序与旧秩序完全不同

C.当今世界政治呈现多极化的趋势,美国难以独霸天下

D.美国的国际地位非常矛盾

39.一些史学家认为:

“以‘一半是失败的,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的’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看来,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以后,才能得到我们充分的理解和尊敬。

”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B.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原有观念的束缚

C.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D.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苏联的军事力量

40.下列服饰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②①③④B.①④③②C.①④②③D.①②④③

41.《吕氏春秋》记载“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蘖无别,则宗族乱。

”要解决以上问题,宗法制中规定了什么制度

A.嫡长子继承B.按年龄继承C.按军功继承D.按遗嘱继承

42.我国某旅行社在安排某项目旅游景点时写道:

“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该景点最有可能是

A.秦丞相府B.唐尚书省C.元中书省D.清军机处

43.公元前430年,30岁的里克尔梅,作为一个普通商人家庭中的男主人。

有一天,他去参加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并在会上发言和表决,还领取了一份国家发放的津贴。

这一情景最可能出现于()

A.古代雅典B.古代罗马C.古代埃及D.古代印度

44.著名学者钱乘旦先生认为:

“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能力。

”就此理解18世纪英国领先世界的最大优势在于

A.海外贸易B.和平环境C.地理位置D.宪政制度

45.2018年,由于美国军队深陷伊拉克战场,需紧急调动部队进行增援。

调动军队这项权力应该属于()

A.总统布什B.美国国防部C.美国国会D.美国陆军部

46.下列不能恰当表现德国皇帝和议会的关系的是:

(图B中对话是:

“太不象话了,家务活你连手指也不动一下!

”“毛茜,你看,我动了。

”)

B.C.D.

 

ABCD

47.在某个条约的签字仪式上,一个自称“中国通”的帝国主义分子写了一幅上联:

“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

”一位中方官员义正词严对了一幅下联: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

边。

”此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48.某个电影中有以下情节:

“在市政厅门前的中央,正对着厦门搭了一个大讲台……讲台前面旌旗如展,其中有些三色国旗,但全部镶着红边——人民政权的标志。

人山人海的广场上唱起歌来,乐队高奏《马赛曲》,号声响亮……”这部电影中的情节反映的可能是哪一时期的历史大事()

A.19世纪三四十年代B.19世纪七十年代

C.19世纪五十年代D.19世纪六十年代

49.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

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

”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武装反抗的策略B.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策略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D.农村包围城市

50.电视剧《我们像葵花》中有这样一组镜头:

男主人公冯建军的养父冯清明在下雨收衣服时,不小心用晾衣竿碰破了家中的毛主席画像,随后被无端关押十多年。

对此剧情理解正确的是

①剧情反映的当时社会现象毫无历史根据

②根据剧情判断,这一组镜头反映的是“文革”时期的历史现象

③剧情反映当时我国法制建设遭到了严重破坏

④剧情表明当时中国确实存在大量的反革命分子

A.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51.柏林墙树起来后,肯尼迪总统说: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堵不是防范外敌,而是防范自己人民的墙。

”柏林墙归根结底应视为

A.“柏林危机”的产物B.“冷战”时代的产物

C.西德对峙的产物D.东德封闭边界的产物

52.国际关系有时会影响国家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包括服饰的流行。

“布

拉吉”本是前苏联地区妇女们春夏季的日常服装(如图),有段时间

曾在我国广为流传。

这个时期最可能是

A.20世纪20年代初B.20世纪40年代初

C.20世纪50年代D.20世纪90年代

53.清朝康乾盛世,对于山区、海滩、北方边疆地区土地过度开垦,

使当时全国耕地数额超过此前任何一个时期。

以下对这种现象的

认识,正确的是

A.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和原料

B.为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C.加速了自然环境的破坏和资源枯竭的过程

D.是我国封建经济逐渐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

54.《九章算术》中的《均输章》第27题:

“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

问本持米几何?

”答曰:

十斗九升八分之三。

这则材料反映了()

A.实行抑商政策B.汉代关税的数额相当高

C.农业的重要地位D.对“市”严格管理

55.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

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

对这一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B.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

C.突显了企业家的作用D.资本的发展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

56.右图是美国黑人作家亚历克斯·哈里的著作《根》的书影。

书中

讲到1760年,西非少年昆塔在独自外出时,被白人抓走,与其

他黑人一起被贩卖到美洲。

下列历史事件能直接说明上述事情确

有发生的是()

A.迪亚士到达非洲南端B.黑奴贸易

C.工业革命D.第二次工业革命

57.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播放,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依据大国崛起的相关史实在空格处填入正确的内容

 

A.开辟新航路B.率先完成工业革命C.发动鸦片战争D.建立福利国家

58.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的屋子叫;材料是:

A.清朝封建统治西方先进科技B.清朝封建统治君主立宪制度

C.清朝封建统治民主共和 D.清朝封建统治火药、枪炮、养兵练兵之法

59.史料记载:

“(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

一捆捆机器压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

”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民族工业的举步维艰B.孟买棉纱质优价廉

C.手摇纺车的效率低下D.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60.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人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

这说明

①政治革命起了移风易俗的作用  ②政治革命引起了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 

③人们的平等观念有了某些增强  ④民众盲目模仿西方生活方式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1.20世纪20年代,苏维埃俄国的一份报纸对该国实施的一项政策发表了社论,用了这样一个标题“道路已经指明,我们循着方向正确前行”。

该政策最有可能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新经济体制D.“加速发展战略”

62.1967年,英国工党领袖麦克米伦在参加首相竞选时提出的口号是:

“让每个英国人都成为股东。

”这一口号包含的主要思想是

A.“混合经济”B.“经营者革命”

C.“人民资本主义”D.建设“福利国家”

63.马克思认为:

近代资本主义的历史,是由小市场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即由民族市场走向世界市场经济的过程,类似今天的全球化。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自主融入世界大市场的标志是()

A.五口通商B.洋务运动C.1979年对外开放D.2001年加入WTO

64.下图是当今互联网上最受大众欢迎的QQ场景,那么互联网有哪些方面的优势

①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

②传播信息快捷迅速十分可靠,所以被称为第一媒介

③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④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第Ⅱ卷(非选择题36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道小题,第65题13分,第66题13分,第67题10分,共36分)

65.阅读下列材料:

(13分)

材料一秦朝和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秦朝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雅典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议会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这就是所谓的代议制。

在代议制下.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以防止专制独裁。

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阶级占统治地位,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

——约翰·密尔:

《代议制政府》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国家机构组织系统示意图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秦朝政治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分)根据雅典政治结构示意图提供的信息说明对近代西方社会政治文明建设带来的影响。

(2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作用。

(3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组织原则是什么?

(1

分)你认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欧美代议制有什么本质区别?

(2分)

 

(4)某学生欲用上述材料进行探究性学习,请你为他拟定一个探究题目。

(1分)并提供两种获取相关探究资料的方法。

(2分)

66.(13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目标。

历史上,英国等近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我们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那就是:

用和平变革的方式实现社会进步。

这种模式,成为它给后世留下的最独特的遗产。

从此以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进行和平和渐进的制度的改革,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出现了一个相对宽松、相对自由的社会环境。

材料二如果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它的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在当时就使英国一个国家能够对抗整个世界。

工业革命,还使英国走进了现代化的大门,使英国成为第一个现代化国家。

这也就迫使整个世界追随着英国向现代化的方向前进,因此,我们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英国引领了当时世界的潮流,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材料三19世纪中叶英国社会状况(部分)一览表

成员

占全国人口

占国民收入

年代

穷人数目

工业、金融资产阶级等

2%

36.5%

1855年

85(万)

1856年

7(万)

普通群众

80%

40%

1863年

118(万)

1866年

130(万)

材料四19世纪上半叶,在英格兰是一个因无法控制犯罪及暴力事件而威胁到现政权的时代,是一个暴力冲突四处蔓延并难以遏制的时代。

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成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

1818年4618起;1815年7898起;1825年14437起;1835年21831起;1842年达到31318起。

不难发现,在短短的37年中,犯罪数字竟增加了6倍多。

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的工匠、农业工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平均寿命只有17岁。

在工业城市格拉期哥,1821年工人因疾病而死亡的比例为2.89%,1843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