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实验动物学总结和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1568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实验动物学总结和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医学实验动物学总结和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医学实验动物学总结和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医学实验动物学总结和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医学实验动物学总结和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医学实验动物学总结和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医学实验动物学总结和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医学实验动物学总结和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医学实验动物学总结和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医学实验动物学总结和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医学实验动物学总结和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医学实验动物学总结和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医学实验动物学总结和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医学实验动物学总结和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医学实验动物学总结和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医学实验动物学总结和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医学实验动物学总结和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医学实验动物学总结和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医学实验动物学总结和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医学实验动物学总结和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学实验动物学总结和习题.docx

《医学实验动物学总结和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实验动物学总结和习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学实验动物学总结和习题.docx

医学实验动物学总结和习题

名词解释:

※※※重点

1、科学研究的四大基本条件简称AEIR,是实验动物(LaboratoryAnimal)、设备(Equipment)、信息(Information)、试剂(Reagent)

2、※※※“3R”即:

替代(Replacement)、减少(Reduction)和优化(Refinement),其核心是对作为人的替身或“替难者”善待、减少痛苦、降低用量,更重要的是通过“3R”研究进一步开拓人们进行科研的思路,使研究手段更加完善。

替代:

应用微生物、细胞、组织、离体器官等替代动物活体实验,亦可用低等动物替代高等动物,甚至用化学分析技术、电子计算机模拟代替整体动物实验。

减少:

选用恰当的实验动物进行规范化的动物实验、通过提高实验动物的质量及利用率,从而减少使用动物数量。

优化:

使用新的有效的镇痛剂、麻醉剂或改进实验程序、优化实验操作,从而减少动物在实验过程中的痛苦。

3、实验动物科学(LaboratoryanimalscienceLAS):

是研究实验动物及其应用的一门科学,包括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

4、实验动物(laboratoryanimalLA):

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进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可用于科学实验、药品、生物制品的生产和检定及其它科学研究的动物。

人们运用现代手段和方法培育的具有新的生物学特性的动物品种(系)用于科学研究。

5、实验用动物:

一切可用于实验的动物,包括实验动物、经济动物、野生动物。

6、动物实验:

为科研、教学、药品检定等目的,对动物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处理,观察其反应,获得实验数据,解决科研中的问题。

7、※※※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

是指医学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动物实验对象和相关材料。

8、※※实验动物标准化:

对动物的质量,繁育条件,实验条件等方面规定的统一技术标准。

按遗传学控制标准即基因的纯合成度,实验动物分为

同基因型近交系和F1代

9、※※近交系(inbredstrain):

经至少连续20代的全同胞兄妹交配培育而成,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

近交系数达到98.6%以上,C3H(500多种)。

优点:

增加基因纯合性,固定优良性状缺点:

出现近交衰退

特征:

(1)基因纯合性

(2)同基因性(3)长期遗传稳定性(4)表型一致性(5)遗传组成独特性(6)分布的广泛性(7)可识别性(8)繁殖力低,生活力弱

10、※※※突变系(mutantstrain)指正常染色体的基因发生了变异,动物具有一种或多种遗传缺陷。

例如:

无胸腺裸鼠、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动物SCID小鼠。

为肿瘤、免疫疾病的研究提供了理想的材料。

11、杂交群(hybridcolony)F1:

两个无关近交系杂交形成的后代。

除具有近交系的优点,还具有生命力强耐受性强,可长期进行观察,个体相互之间可以接受皮肤、器官移植。

特征:

(1)基因相同,杂合子

(2)遗传性状稳定,表型一致(3)具有杂交优势

12、※※※封闭群(closecolony)以非近亲交配方式繁殖生产的一个实验动物种群,5年以上不从外部引新血缘或至少繁殖四代以上,保持了一定杂合性和群体遗传特征。

在人类遗传研究、药物筛选、毒物实验等方面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等。

XX小鼠、wister大鼠

特点:

1)遗传组成有较高的杂合性

(2)遗传特征较稳定(3)繁殖力和抗病力强

13、悉生动物:

是指在无菌动物体内植入已知微生物的动物。

植入一种细菌的动物叫单菌动物;植入两种细菌的动物叫双菌动物;植入三种细菌的动物叫三菌动物;植入多种细菌的动物叫多菌动物。

14、动物福利:

人为地给动物提供实验的物质条件以保证动物在健康舒适的状态下生存、生理和心理愉快的感受状态

15、人类疾病动物模型(animalmodelofhumandisease)是指医学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动物实验对象和相关材料。

16、“安死术”的概念:

即安乐死术,是指以人道的方法处死动物过程。

在处死动物的过程中尽量减少动物的惊慌、焦虑,使其安静地、无痛苦地死亡。

17、免疫缺陷动物(immunodeficientanimal):

由于先天性遗传突变或用人工方法造成一种或多种免疫系统组成成分缺陷的动物。

18、SCID小鼠:

SCID为隐性突变基因,位于16号染色体上,SCID基因突变的小鼠。

19、渗漏(leakage)现象:

免疫功能重建(几率15%)。

机制不明,可能和DNA修复恢复有关,也可能和后天的抗原刺激有关。

血清IgG筛选含量低于31.8μg/ml,表明无渗漏现象。

 

问答题:

1、实验动物标准化

对动物的质量,繁育条件,实验条件等方面规定的统一技术标准。

实验动物遗传学质量控制、实验动物微生物学质量控制、实验动物设施环境标准化、实验动物饲料营养标准化

2、实验动物与实验用动物的区别:

遗传控制不同

微生物控制等级不同

培育的形质和目标不同

3、※※※实验动物分为四个等级,(实验动物微生物学质量控制)

通过微生物学的检测手段,根据微生物净化程度,我国把实验动物分为四个等级:

一级:

普通级动物指饲养在普通环境中,在微生物控制上要求最低的动物,它要求不携带人畜共患病和动物烈性传染病的病原

二级:

清洁级动物除不带有普通级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还不应携带对动物危害大和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病原

三级:

※※※SPF级动物(无特定病原体动物)动物体内无特定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存在,但带有非特定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物。

四级:

无菌动物指用现有的检测技术在动物体内外的任何部位均检不出任何活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物。

4、动物实验的环境标准

普通级环境:

一级动物(普通级);屏障系统:

SPF级;3、亚屏障系统:

二级动物(清洁级)(亚屏障系统现已取消)4、隔离系统:

无菌动物

5、※※※医药研究中动物选择的原则:

1.选择与人的机能、代谢、结构及疾病特点相似的实验动物(laboratoryanimalsLA)如:

猴、小鼠的NH4OH致咳

2.选择遗传背景明确,得到良好微生物控制,具有模型性状显著且稳定的LA,如:

裸鼠、青光眼兔、糖尿病大鼠

3.选择解剖、生理特点符合实验目的要求的LA。

如:

家犬的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表面利于甲状旁腺切除

4选择靶器官效应好的LA。

5.选择科研、检定及生产中传统使用的LA。

6.选择具有特殊反应性的实验动物品种(系)。

6、※※※动物模型的设计原则

相似性:

复制的模型尽可能近似与人类疾病、重复性、可靠性、适用性和可控性、易行性和经济性

※※※实验动物的选择原则

相似性原则、特殊性原则、标准化原则、规格化原则、经济型原则

6、复制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原则和评估(这两题很像,大家都参考一下)

1.与人类疾病的相似性动物模型应能尽可能再现所要研究的人类疾病。

2.重复性在一定条件下,动物模型应可重复再现。

不能重复的实验动物模型是没有意义的。

3.可靠性复制的动物模型应力求可靠地反应人类疾病,应具有该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并经化验或病理学、影像学证实。

4.适用性和可控性复制动物模型时还应考虑到临床的适用性和疾病的可控性,否则达不到试验目的。

5.易行性和经济性在复制动物模型时,应遵循经济易行的原则。

灵长类动物与人最接近,复制的疾病模型也很相似,但灵长类稀少价昂,实验中采用较少;

7、※※※动物模型的优点:

(两个版本,但是都差不多)

◆避免了在人类身上进行实验所带来的风险

◆发病率低、潜伏期长的疾病研究

◆可增加方法学上的可比性

◆方便取材、简化实验方法

◆有助于全面认识疾病的本质

1.避免了在人类进行实验所带来得风险。

2.临床上平时不易见到的疾病可用动物随时复制出来。

例如:

放射病、毒气中毒、战伤。

3.可以克服人类某些疾病潜伏期长、病程长和发病率低的缺点。

例如:

肿瘤、肺心病、再障4.可以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增加实验条件的可比性5.可以简化实验操作和样品收集。

按时采集所需的各种样本,及时或分批处死动物收集样本,以便更好了解疾病过程,完成实验目的,这点在临床时办不到的。

6.有助于更全面的认识疾病和疾病本质。

但是动物机体结构和代谢与人类有较大差异,实验结果不能完全照搬于人。

8、伦理审查依据的基本原则

(一)动物保护原则:

禁止无意义滥用和滥杀实验动物;制止没有科学意义或不必要的动物实验;优化动物实验方案以减少不必要的动物使用量。

(二)动物福利原则:

保证实验动物生存时包括运输中享有最基本的权利,享有免受饥渴、生活舒适自由,享有良好的饲养和标准化的生活环境。

(三)伦理原则:

应充分考虑动物的利益,善待动物,防止或减少动物的应激、痛苦和伤害,尊重动物生命,制止针对动物的野蛮行为,采取痛苦最少的方法处置动物。

(四)综合性科学评估原则:

1.公正性:

伦理委员会的审查工作应保持独立、公正、科学、,不受政治、商业和自身利益的影响;

2.必要性:

各类实验动物饲养、使用或处置需要的充分理由;

3.兼顾人类和实验动物的利益平衡.

9、实验动物标准化

1、动物质量标准化(遗传控制微生物控制营养控制)

2、生产或实验条件标准化(环境与设施)

10、人兽共患病

1、流行性出血热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引起,以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烈性传染病。

2、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CMV)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

3、狂犬病

狂暴型可分三个时期

(1)前驱期

(2)兴奋期(3)麻痹期

麻痹型全身肌肉麻痹,始见于头部肌肉,表现吞咽困难,随后四肢麻痹,最终全身麻痹而死亡。

病理学表现为非化脓性脑炎和神经炎。

4、B病毒病由猴B病毒引起的人和猴共患的一种传染病。

猴B病毒又称猴疱疹病毒1型主要表现脑脊髓炎症状,死亡率高。

5、弓形体病、6、钩端螺旋体病7、结核8、沙门氏菌病

11、动物烈性传染病:

鼠痘犬瘟热犬细小病毒感染兔出血热

12实验动物五大自由:

享有不受饥渴的自由,生活舒适的自由,无恐惧和忧伤的自由,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折磨的自由、表达天性的自由

13、实验动物的环境因素可分为五个方面:

1.气候因素:

温度、湿度、气流、风速等;

2.理化因素:

CO2、O2、粉尘、臭味、噪音、照度等;

3.生物因素:

饲养密度、微生物、其它动物等;

4.居住因素:

房屋、饲养笼具、垫料、食槽等;

5.营养因素:

蛋白质、水、维生素、矿物质等。

14、饲料的消毒:

便于贮存和杀灭病原微生物。

Ø干热法:

80~100℃烘烤,营养成分损失多;

Ø高温高压法:

121℃/1.0Kg/cm2/15min,营养成分损失少,但Vitamin破坏多;

Ø60Co照射法:

营养成分损失少,费用高。

15、※※※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分类按发生原因分类1、自发性动物模型2、诱发性动物模型3、阴性动物模型4、遗传工程动物模型

自发性动物模型※※※(naturallyoccuringorspontaneousanimalmodels)是指实验动物未经任何有意识的人工处置,动物自然发生的疾病或由于基因突变的异常表现,通过定向培育而保留下来的动物模型,包括近交系的肿瘤疾病模型和突变系的遗传疾病模型。

优点:

与人类相应的疾病非常相似,完全在自然条件下发生,应用价值很高

缺点:

是这些动物的来源有限和饲养管理困难,不宜大量使用。

诱发性动物模型※※※(experimentalartificialorinducedanimalmodels)是指研究者通过使用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致病因素作用于动物,造成动物组织、器官或全身一定的损害,出现某些类似于人类疾病时的功能、代谢或形态结构方面的病变,所形成的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优点:

制作方法简便,实验条件容易控制,重复性好,在短时间内可诱导出大量疾病模型,广泛用于药物筛选、毒理、传染病、肿瘤、病理机制的研究。

缺点:

诱发性动物模型是通过人为限定方式产生的,多数情况下与临床所见自然发生的疾病有一定差异,况且许多人类疾病目前还不能用人工诱发的方法复制,因而又有一定的局限性。

阴性动物模型(Negativeanimalmodel)是指特定的疾病不会在某种动物身上发生,因此,可借以探讨何种动物对该疾病有天然的抵抗力,如洞庭湖流域的东方田鼠是到目前为止发现的唯一对日本血吸虫有抗性的啮齿类动物。

遗传工程动物模型(orphananimalmodel)是利用遗传工程技术对动物基因组进行修饰,用于研究基因功能或疾病机制的动物模型。

16、※※※实验动物模型设计注意事项

1、注意模型要尽可能再现所要求的人类疾病

2、注意所选用动物的实用价值

3、注意环境因素对模型动物的影响

4、不能盲目地使用近交系动物

5、动物进化程度高并不意味着所有器官和功能越接近于人

6、正确地评估动物疾病模型

17、小鼠

用途广泛、使用量最大的哺乳类实验动物。

成年小鼠采食量为4-7g/d,运用下颌骨形态的分析技术,可进行近交系小鼠遗传监测。

胃容量小(1.0-1.5ml),气管、支气管都不发达,不适于进行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及祛痰平喘药的疗效实验。

心尖位于近胸骨端第四肋间,此处为小鼠心脏采血的进针部位。

淋巴系统发达,但腭与咽部无扁桃体。

乳腺发达,胸部3对,蹊部2对。

雌性为双子宫,呈“Y”型。

小鼠生长发育快慢与品系、营养、环境、带仔数的多少、生产胎次有密切关系。

实验中最常用18g~22g的成年小鼠。

为全年多发情动物,发情周期可分为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和发情休息期四个阶段,阴道图片可判断处于哪个阶段。

交配10~12h,雌鼠在阴道口形成一个白色的阴道栓,这是小鼠交配成功的标志。

应用:

(一)药物研究:

药品毒性和安全评价实验、药物筛选实验、生物效应测定和药物效价的比较实验、药效学研究。

(二)肿瘤学研究:

肿瘤实验研究、人体肿瘤研究、肿瘤遗传学研究(三)微生物学研究(四)遗传学的研究(五)免疫学研究(六)老年病学的研究(七)内分泌疾病研究

裸鼠(无胸腺,T细胞功能的缺失,B细胞功能基本正常,成年裸鼠有较高水平的NK细胞活性,但幼鼠的NK细胞活性低下)

SCID小鼠(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 T、B淋巴细胞自身不能分化成特异性功能淋巴细胞)

Beige(bg)小鼠(NK细胞活性缺陷的突变系小鼠)

18、大鼠嗅觉发达,味觉差,对营养缺乏非常敏感,特别是维生素A和氨基酸供应不足时,可发生典型的缺乏症状。

大鼠是仅次于小鼠的最常用的哺乳类实验动物。

对营养缺乏非常敏感,特别是维生素A和氨基酸供应不足时,可发生典型的缺乏症状。

相对湿度低于40%时,易患坏尾病。

大鼠不会呕吐的原因。

大鼠肝脏共分6叶,再生能力强。

切除60%~70%的肝叶,仍有再生能力,无胆囊。

雌性子宫为Y型双角子宫,胸部和腹部各有3对乳头。

一般用体重为180g-220g的大鼠做实验。

大鼠妊娠期为19-23d,平均21或22d

Wistar大鼠:

(去年考了这个)繁殖力强,产仔数多,性周期稳定、早熟。

性格温顺,抗病力强,自发肿瘤发病率低。

头部较宽,耳朵比其他品系的稍长,尾的长度短于身长。

SD(Sprague dawley)大鼠:

多用于营养实验,比Wistar大鼠发育快,窝产仔少。

头部狭长,尾长几乎等于身长。

对呼吸道疾病抵抗力强。

应用:

(一)药物学研究:

药物毒理学、药效学研究

(二)行为学研究(三)老年病学研究(四)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五)内分泌疾病的研究(六)微生物学研究(七)营养代谢病的研究(八)口腔医学研究

19、豚鼠胆小、温驯、对外界刺激极为敏感听觉发达,胃容量20~30ml,一对乳腺位于鼠蹊部,体内缺乏左旋葡萄糖内酯氧化酶,其自身不能合成维生素C,所需维生素C必须来源于饲料中。

温度控制在18~22℃之间。

应用

(1)药物学研究:

皮肤刺激实验、致畸研究、药效评价实验

(2)免疫学研究:

补体、过敏反应研究(3)传染病学研究(4)耳科学研究(5)营养代谢研究

20、地鼠又称仓鼠,是一种小型啮齿类动物,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的许多地区。

金黄地鼠中国地鼠

应用:

1、肿瘤移植、筛选、诱发和治疗等研究2、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的研究3、生殖生理和遗传学研究4、染色体畸变和染色体复制机制的研究中国地鼠染色体大,数量少,且易于相互鉴别。

5、老化、冬眠、行为等生理学方面的实验研究,糖尿病模型,内分泌学研究,营养学研究,微循环和血管反应性研究等。

21正确选题应遵守的几个基本原则;

1、科学性:

是指选题应建立在前人的科学理论和实验基础上,而不是毫无根据的胡思乱想。

2、目的性:

指选题应具有明确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要能解决具体问题。

3、创造性:

指选题应具有自己独到之处,或提出新规律、新见解、新技术、新方法,或是对旧有的规律、技术、方法有所修改、补充。

4、可行性:

是指选题应切合研究者的学术水平、技术水平和实验条件,还要结合研究者的工作基础,使实验能够顺利实施。

22、※※※动物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对照的原则随机化原则重复的原则一致性原则弹性原则最经济原则

23、※※※先天性免疫缺陷动物分来:

a.T淋巴细胞功能缺陷动物:

裸小鼠,裸大鼠

b.B淋巴细胞功能缺陷动物:

CBA/N小鼠

c.NK细胞功能缺陷动物:

Beige小鼠

d.联合免疫缺陷动物:

SCID小鼠等

24、裸小鼠主要特征

1.无毛(hairless)、裸体(nude)、无胸腺(athymus)。

皮肤色素:

BALB/C裸体小鼠为浅红色;C3H裸鼠为灰白色;C57BL裸鼠黑灰色至黑色。

2.随着鼠龄增长,皮肤变薄,头颈部皮肤皱褶,发育迟缓。

新生小鼠3周后生长明显迟缓,普遍有肝脏疾病,死亡率高,寿命在15~26周。

3.细胞免疫力低下:

无胸腺,仅有胸腺残迹或异常上皮,不能使T细胞正常分化。

4.几个免疫学反应特性: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无有丝分裂反应、不产生细胞毒效应细胞、对刀豆素A或植物血凝素P无裂原应答;无接触敏感性,无移植排斥。

5.NK细胞活性:

6-8周龄成年裸鼠高于普通小鼠,而3-4周龄幼鼠低于普通小鼠。

6.粒细胞数量:

比普通小鼠数量少。

7.B淋巴细胞数量正常但功能发挥有所限制:

Ig主要是IgM,只含少量IgG。

8.抵抗力差:

易患病毒性肝炎和肺炎。

SPF或隔离器环境下生存。

9.纯合型雌裸小鼠特征:

受孕率低,乳腺发育不良。

繁殖方法采用雄性纯合子与雌性杂合子交配获得1/2纯合型子代。

10、国内常用品系:

BALB/Cnu/nu,Swissnu/nu,NCnu/nu

11、实验用裸小鼠年龄的选择:

4-8周龄。

25、SCID小鼠特征:

人类肿瘤移植成功率远远高于裸小鼠。

SCID基因突变的机理:

目前认为由于DNA重组过程中VDJ编码顺序的重组酶缺陷,VDJ重组时裂端不能正常连接,而使编码IG和T细胞受体(TCR)的基因发生异常改变,导致淋巴细胞的分化被阻止在T、B前体阶段,不能分化成功能性淋巴细胞。

26、SCID-hu小鼠:

人源化SCID(humanizedSCID)由于SCID小鼠缺乏有效的免疫系统,通过移植人免疫组织或免疫细胞,使SCID小鼠具有了人类部分免疫系统。

成年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移植:

SCID-hu-PBL模型。

SCID-hu-PBL小鼠是迄今最适于进行人体肿瘤生物治疗体内研究的模型。

27遗传工程动物“(Geneticallymodifiedanimals,GMAs)”人为地运用如下技术转基因技术、基因敲除、转基因体细胞核移植技术、ENU大规模诱变技术等有目的地在基因水平改造动物的遗传物质组成,导致动物新性状的出现,并使其能有效地遗传下去,形成新的可供生命科学研究和其它目的所用的动物模型。

28利用转基因技术制备遗传工程小鼠的常用方法与流程

A原核显微注射法、B慢病毒载体法、C胚胎干细胞(ES细胞)介导的转基因动物制作技术D精子或精原干细胞介导的转基因动物制作技术

 

PS:

豚鼠对维生素C缺乏特别敏感

非人灵长类体内不能合成维生素C

 

医学实验动物学复习题

第一章

实验动物:

实验用动物:

实验动物学:

实验动物的标准化:

AIER:

AIER:

生命科学研究所必需的四个基本条件:

Animal实验动物:

Equipment仪器设备:

Information信息

Reagent试剂

3R原则:

替代(Replacement):

减少(Reduction):

优化(Refinement)

动物福利:

指动物与人一样,有思维、有情感,应当给与与人一样的生存权。

动物福利的实质是保障其不受虐待,并得到合理的照料。

第二章

种:

品种:

近交系:

封闭群动物:

近交系数:

杂交群:

支系:

通过各种非自然繁育技术处理的品系称之为支系。

突变系:

由于自然变异或人工致突变,正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突变,而具有某种遗传缺陷或具备某种独特的遗传特点的品系称为突变系动物。

第三章

无菌动物:

悉生动物:

SPF动物:

清洁动物:

普通动物:

鼠痘: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感染:

第四章

空气洁净度:

有害气体:

隔离环境:

屏障环境:

普通环境:

噪声:

换气次数:

即每小时送入新风量与该室容积之比为新风换气次数。

相对湿度:

是指空气中实际水蒸汽分压力与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气分压力之比,用百分率表示。

实验动物饲养常用相对湿度为指标。

环尾病:

湿度过低所导致,湿度低于20%,大鼠体表的水分蒸发很快,尾巴失水过多,导致血管收缩,而引起环尾病。

 

第五章

必需氨基酸:

必需脂肪酸:

氨基酸的互补作用:

混合饲料:

 

第六章

阴栓:

阴茎骨:

生长曲线:

小鼠出生后不同周龄(一般为12-15周)为横轴线,得到不同品系小鼠的生长曲线。

刺激性排卵:

家兔,猫属典型的刺激性排卵动物,通过雄性动物的交配动作可以排卵。

交配后25—27H才排卵。

猫又是季节性多次发情动物,每年只有春季和秋季两次交配期,性周期63d(60-68d),哺乳期60d。

Beagle犬:

又称小猎兔犬,是猎犬中较小的一种,原产于英国,后引入美国。

国际上标准实验用犬。

左旋葡萄糖内酯氧化酶:

能合成维生素C的酶。

性皮肤:

猕猴属的生殖特征之一,雌性猕猴的生殖器附近以及整个臀部的皮肤,甚至前额和脸部皮肤,在性活动期都出现明显肿胀,发红,在排卵期特别明显,月经来临之前消退。

第七章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自发性动物模型:

诱发性动物模型:

诱发突变性动物模型:

裸小鼠:

CBA,Beige小鼠

Scid小鼠,ob,dy,dw,Cat

SHR:

SAM:

第八章

原位移植:

模式动物:

第九章

胚胎干细胞:

第十一章

转基因动物:

是指用显微注射法或逆转录病毒法等制作的转基因动物,即“加入”一个外源基因到动物内。

逆转录病毒载体:

为了利用野生型的逆转录病毒作为基因的表达载体进行安全有效的转基因,需要对病毒进行改造。

基因敲除动物:

基因打靶:

同源重组:

半合子:

思考题

1.什么叫品系?

试述作为一个品系所具备的特征。

品系(Strain):

是实验动物分类学上专用名词,采用一定的交配方式繁殖且祖先明确的动物群。

三大特征:

独特的生物学特性,相似的外貌特性,稳定的遗传特性。

2.什么叫亚系?

试述亚系形成的原因。

在近交系培育和维持过程中,由于残留杂合基因的分离、基因突变以及在不同地区繁育而造成同一品系内不同分支之间在遗传上有差异的动物称为亚系。

亚系形成的原因:

1.近交40代之前,残留杂合基因的分离

2.不同地点繁育100代以上,由于基因突变

3.遗传污染后继续近交许多代

3.试述近交系动物的特点和缺点。

是指采用连续全同胞兄妹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