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考研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51918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3.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考研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心理学考研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心理学考研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心理学考研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心理学考研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心理学考研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心理学考研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心理学考研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心理学考研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心理学考研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心理学考研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心理学考研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心理学考研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心理学考研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心理学考研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心理学考研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心理学考研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心理学考研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心理学考研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心理学考研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考研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心理学考研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考研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理学考研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三、意识和注意  

(一)意识与无意识  

1.意识的含义  2.意识的种类  3.意识的功能  4.睡眠与梦  

(二)注意概述  

1.注意的含义  2.注意的功能  3.注意的种类  

(三)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  

1.注意的生理机制  2.注意的外部表现  

(四)注意的品质  

1.注意广度  2.注意稳定性  3.注意分配  4.注意转移  

(五)注意的认知理论  

1.注意选择的认知理论  2.注意分配的认知理论  

四、感觉  

(一)感觉概述  

1.感觉的含义  2.感觉的种类  3.感觉测量  4.感觉现象  

(二)视觉  

1.视觉的含义  2.视觉现象  3.视觉的生理基础  4.视觉理论  

(三)听觉  

1.听觉的含义  2.听觉现象  3.听觉的生理基础  4.听觉理论  

(四)其他感觉  

五、知觉  

(一)知觉概述  

1.知觉的含义  2.知觉的组织原则  

(二)知觉的特性  

1.知觉理解性  2.知觉整体性  3.知觉选择性  4.知觉恒常性  

(三)空间知觉  

1.形状知觉  2.大小知觉  3.深度知觉  4.方位知觉  

(四)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1.时间知觉  2.运动知觉  

(五)知觉的信息加工  

1.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  2.模式识别理论  

(六)错觉  

1.错觉的含义  2.错觉的种类  3.错觉产生的原因  

六、记忆  

(一)记忆概述  

1.记忆的含义  2.记忆的过程  

3.记忆的种类  4.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二)感觉记忆  

1.感觉记忆的含义  2.感觉记忆的信息加工  3.感觉记忆的特征  

(三)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  

1.短时记忆的含义  2.短时记忆的信息加工  

3.短时记忆信息的存储与提取  4.短时记忆的特征  5.工作记忆  

(四)长时记忆  

1.长时记忆的含义  2.长时记忆的信息加工  

3.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与提取  4.长时记忆的特征  

(五)遗忘  

1.遗忘的含义  2.遗忘曲线  3.遗忘理论  4.影响遗忘的因素  

七、思维  

(一)思维概述  

1.思维的含义  2.思维的特征  3.思维的种类  4.思维的过程  

(二)概念  

1.概念的含义  2.概念的种类  3.概念的形成  4.概念的掌握  

(三)推理  

1.推理的含义  2.推理的种类  

(四)问题解决  

1.问题解决的含义  2.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3.问题解决的策略  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五)创造性思维  

1.创造性思维的含义  2.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3.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过程  4.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六)表象  

1.表象的含义  2.表象的特征  3.表象的种类  4.表象理论  

(七)想象  

1.想象的含义  2.想象的种类  3.想象的功能  

八、言语  

(一)言语概述  

1.言语的含义  2.言语的功能  3.言语的种类  

(二)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  

1.言语运动中枢  2.言语听觉中枢  3.言语视觉中枢  

(三)言语感知和理解  

1.言语感知  2.言语理解  3.句子理解  

4.语篇理解  5.影响言语理解的因素  

九、情绪和情感  

(一)情绪和情感概述  

1.情绪和情感的含义  2.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3.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二)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1.情绪的种类  2.情感的种类  

(三)表情  

1.表情的含义  2.表情的种类  

(四)情绪的脑中枢机制  

(五)情绪理论  

1.早期的情绪理论  2.情绪的认知理论  

十、动机、需要与意志  

(一)动机概述  

1.动机的含义  2.动机的功能  3.生理动机和社会动机  

4.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  5.动机的理论  

(二)需要  

1.需要的含义  2.需要的种类  3.需要的层次理论  

(三)意志  

1.意志的含义  2.意志的特征  3.意志行动过程  

4.意志行动中的动机冲突  5.意志的品质  

十一、能力  

(一)能力概述  

1.能力的含义  2.能力、才能和天才  3.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二)能力的种类和结构  

1.能力的种类  2.能力的结构  

(三)智力理论  

1.智力因素说  2.智力结构理论  3.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  

(四)智力发展的差异  

1.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2.智力发展的差异性  

3.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十二、人格  

(一)人格概述  

1.人格的含义  2.人格的特征  

(二)人格理论  

1.人格特质理论  2.人格类型理论  

3.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4.人本主义人格理论  

(三)气质  

1.气质的含义  2.气质的类型  3.气质的理论  

(四)性格  

1.性格的含义  2.性格的特征  3.性格的类型  

4.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5.认知风格  

(五)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十三、社会心理  

(一)社会思维  

1.自我  2.归因  3.社会知觉与社会判断  

4.社会态度  5.内隐社会认知  

(二)社会关系  

1.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  2.亲密关系  3.偏见与歧视  

4.利他行为  5.侵犯行为  

(三)社会影响  

1.说服  2.从众与服从  3.去个体化  4.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5.群体极化与群众思维  6.合作、竞争与冲突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理解和掌握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启示。

2.理解和掌握认知、语言、社会性等领域发展的年龄特征、相关理论及其经典实验研究。

3.能够运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认识和分析个体学习、发展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现象与相关问题。

发展心理学

一、发展心理学概述  

(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设计  

1.横断设计  2.纵向设计  3.聚合交叉设计  4.双生子设计  

(三)发展心理学的历史  

1.近代西方儿童心理学产生的历史原因  

2.从儿童发展到个体毕生发展研究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一)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  

1.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发展观  2.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3.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  4.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5.生态系统理论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  

1.关于遗传和环境的争论  2.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3.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  4.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  

三、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与胎儿发育  

(一)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1.遗传与基因  2.生命的开始  

(二)胎儿的发展与先天素质  

1.胎儿的发育  2.新生儿反射  

四、婴儿心理发展  

(一)婴儿神经系统的发展  

1.婴儿大脑结构的发展  2.婴儿大脑机能的发展  

(二)婴儿动的发展  

1.动作发展的规律  2.动作发展的顺序  3.影响动作发展的因素  

(三)婴儿言语的发展  

1.言语发展理论  2.词汇的获得  3.语法的获得  

(四)婴儿心理过程的发展  

1.婴儿感觉的发展  2.婴儿知觉的发展  

(五)婴儿气质的发展  

1.婴儿气质类型学说  2.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六)婴儿社会性的发展  

1.婴儿的情绪发展  2.婴儿的依恋  3.早期同伴交往  

五、幼儿心理发展  

(一)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  

1.幼儿大脑结构的发展  2.幼儿大脑机能的发展  

(二)幼儿的游戏  

1.游戏理论  2.游戏种类及其发展  

(三)幼儿言语的发展  

1.词汇的发展  2.句子的发展  3.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四)幼儿认知的发展  

1.记忆的发展  2.思维的发展  3.心理理论  

(五)幼儿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1.幼儿道德认知发展  2.幼儿社会性行为发展  

3.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4.同伴关系  

六、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  

(一)童年期儿童的学习  

(二)童年期儿童言语的发展  

1.书面言语的发展  2.内部言语的发展  

(三)童年期儿童认知的发展  

1.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2.元认知及其发展  

(四)童年期儿童的个性、社会性发展  

1.自我意识发展  2.社会认知与交往技能  3.品德发展  

七、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一)生理发育  

1.生理变化的主要表现  2.第二性征与性成熟  

(二)认知发展  

1.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  2.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  

(三)自我发展  

1.青少年自我发展的一般特征  2.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四)社会性发展  

1.科尔伯格的品德发展理论  2.反社会行为  

(五)情绪  

1.青少年情绪发展的一般特点  2.常见情绪困扰  

八、成年期心理发展  

(一)成人期发展任务理论  

1.成人认知发展的主要理论  2.认知老化的主要理论“  

(三)人格发展  

1.自我发展理论  2.稳定性与可变性  

(四)临终心理  

教育心理学  

1、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二)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1.教育心理学的起源  

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  

2、学习与心理发展  

(1)学习的含义与作用  

1.学习的含义  2.学习的作用  

(2)学习的分类  

1.学习水平分类  2.学习性质分类  3.学习结果分类  

(3)学习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学习与个体心理发展  2.学习准备与发展性教学  

3、学习理论  

(1)学习的联结理论  

1.经典性条件作用说  2.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3.社会学习理论  

(2)学习的认知理论  

1.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  2.布鲁纳的认知一发现说  

3.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  4.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3)学习的建构理论  

1.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取向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3.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4.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4)学习的人本理论  

1.罗杰斯的学习观与教学观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  

4、学习动机  

(1)学习动机的含义及其类型  

1.学习动机的含义  2.学习动机的类型  

(2)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  

1.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  2.学习动机的人本理论  

3.学习动机的社会认知理论  

(3)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1.学习动机的培养  2.学习动机的激发  

5、知识的学习 

(1)知识的表征与类型  

1.知识的表征  2.知识的类型

(2)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1.概念原理的理解与保持  2.错误概念的转变  

(3)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1.心智技能的形成  2.认知策略的学习  3.动作技能的学习  

(4)学习的迁移  

1.学习迁移的类型  2.学习迁移的理论  3.学习迁移的促进

实验心理学

1.掌握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基本原则与基本过程。

2.掌握心理学实验研究的技术与方法。

3.具备实验设计和撰写研究报告的能力。

1、实验心理学概述  

(1)实验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2)心理学实验研究的伦理  

(3)心理学实验研究的一般程序  

1.课题选择与文献查阅  2.提出问题与研究假设  3.实验设计与实施  4.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5.研究报告的撰写  

2、心理实验的变量与设计  

(1)心理实验的含义与基本形式  

(2)心理学实验与理论  

1.实验范式  2.实验逻辑  3.实验与理论的关系  

(3)心理学实验中的变量  

1.自变量及其操纵  2.因变量及其观测  3.额外变量及其控制  

(4)实验设计  

1.实验设计及评价标准  2.前实验设计与事后设计  

3.准实验设计  4.真实验设计  

(5)实验研究的效度  

1.内部效度  2.外部效度  3.构思效度  4.统计结论效度  

3、反应时法  

(1)反应时概述  

1.反应时的含义  2.反应时的种类  

(2)反应时的影响因素  

1.外部因素  2.机体因素  

(3)反应时技术  

1.减法反应时技术  2.加法反应时技术  

3.开窗技术  4.内隐联想测验  

4、心理物理学方法  

(1)阈限的测量  

1.极限法  2.平均差误法  3.恒定刺激法及其变式  

(2)心理量表法  

1.量表的类型  2.感觉比例法与数量估计法  

3.感觉等距法与差别阈限法  4.对偶比较法与等级排列法  

(3)信号检测论  

1.信号检测论的由来  2.信号检测论的基本原理  

3.辨别力指数d’及接收者操作特性曲线  4.信号检测论的应用  

5、主要的心理学实验  

(1)听觉实验  

1.听觉现象的测定 

声音的心理特性;

声音的掩蔽;

听觉疲劳与适应。

2.声音的空间定位实验  

声音方向定位线索;

听觉空间方向定位的实验方法。

3.语音知觉实验  

语音及其声学特点;

语音知觉的声学线索和语音知觉的范畴性。

(二)视觉实验  

1.基本视觉现象的测定  

明适应和暗适应的研究;

视敏度的测定;

闪光临界融合频率的测定。

 

2.颜色视觉  

视觉的颜色现象实验;

颜色的知觉现象实验。

(3)知觉实验 

1.知觉组织的实验研究  

2.知觉恒常性的实验研究  

经验和知觉恒常性实验;

大小恒常性实验;

形状恒常性实验。

3.空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的实验研究  

空间知觉实验;

运动知觉实验。

4.知觉与觉察实验 

无觉察知觉的测定;

盲视的实验。

(4)学习实验  

1.条件性学习实验  2.认知性学习实验  

(5)记忆实验  

1.感觉记忆实验  2.短时记忆实验  3.长时记忆实验  

4.工作记忆实验  5.内隐记忆实验  6.前瞻记忆实验  

7.错误记忆实验  8.定向遗忘实验  9.提取诱发遗忘实验  

(6)情绪实验  

1.情绪的生理指标测量  2.面部表情的测量  3.情绪的主观体验测量  (七)注意实验  

1.过滤器模型及其双耳分听实验  2.注意资源有限理论及其实验  

3.双加工理论及其实验  4.注意的促进和抑制及其正负启动实验  

5.注意的返回抑制实验  6.刺激反应一致性理论及其冲突效应实验  

(8)常用心理实验技术  

1.眼动技术  2.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  

3.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

心理统计与测量

【考查目标】 

1.正确理解心理统计与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掌握心理统计与心理测量的基本方法。

2.掌握有关统计分析的原理和方法,能正确解释统计分析结果。

3.掌握各种测量理论和各种测量指标的计算方法;

能够正确使用各种测验,并对其结果进行解释。

1、描述统计  

(1)统计图表  

1.统计图  2.统计表      

(二)集中量数描述统计  

1.算术平均数  2.中数  3.众数  

(三)差异量数  

1.离差与平均差  2.方差与标准差  3.变异系数  

(四)相对量数  

1.百分位数  2.百分等级  3.标准分数  

(五)相关量数  

1.积差相关  2.等级相关  3.肯德尔等级相关  

4.点二列相关与二列相关  5.Φ相关  

二、推断统计  

(一)推断统计的数学基础  

1.概率  2.概率分布  3.样本平均数分布  4.抽样原理与抽样方法 

(二)参数估计  

1.点估计、区间估计与标准误  2.总体平均数的估计  

3.标准差与方差的区间估计  

(三)假设检验  

1.假设检验的原理  2.样本与总体平均数差异的检验  

3.两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检验  4.方差齐性的检验  

5.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四)方差分析  

1.方差分析的原理与基本过程  2.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  

3.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  4.协方差分析  

5.多因素方差分析  6.事后检验  

(五)统计功效与效果量  

(六)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1.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检验及应用  

2.可化为一元线性回归的曲线方程 

(七)卡方检验  

1.拟合度检验  2.独立性检验  

(八)非参数检验  

1.独立样本均值差异的非参数检验  2.相关样本均值差异的非参数检验  

(九)多元统计分析初步  

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主成分分析  3.因素分析  

三、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  

(一)心理测量的基础  

1.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  

2.心理测量的特征与分类  

(二)经典测量理论  

1.经典测量理论模型  

2.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信度的定义;

信度系数的估计;

信度的影响因素与改进。

效度的定义;

效度的估计;

效度的影响因素与改进。

信度和效度的关系。

3.心理测量的误差  

测量误差的定义;

测量误差的来源及控制;

测量误差的估计。

4.心理测验的项目分析  

难度;

区分度;

项目的综合分析和筛选。

(三)项目反应理论  

1.单维性假设与项目特征曲线  

2.单参数模型、双参数模型和三参数模型  

3.项目信息函数与测验信息函数  

(四)概化理论  

1.方差分量的估计  2.概化系数与可靠性指数  3.G研究与D研究  

四、心理测验及其应用  

(一)心理测验的编制技术  

1.心理测验编制的基本程序  2.测验目标与命题双向细目表  

3.题目编制技术  4.测验标准化  5.测验等值技术  

(二)心理测验的施测  

1.测验的设计  2.施测的程序和步骤  

(三)测验常模  

1.常模与常模团体  2.分数转换与合成  

3.常模的编制  4.几种常用的常模  

(四)标准参照测验  

1.标准参照测验的定义与作用  2.标准参照测验的题目分析  

3.标准参照测验的信度与效度  4.标准参照测验的分数解释  

(五)常用心理测验 

1.成就测验  2.智力测验  3.能力倾向测验  4.特殊能力测验  

5.创造力测验  6.人格测验  7.态度测验  8.兴趣测验  

9.心理健康量表  10.发育量表  

(六)心理测验的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