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备课四年级第二单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1987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备课四年级第二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语文备课四年级第二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语文备课四年级第二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语文备课四年级第二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语文备课四年级第二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语文备课四年级第二单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语文备课四年级第二单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语文备课四年级第二单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语文备课四年级第二单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语文备课四年级第二单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语文备课四年级第二单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语文备课四年级第二单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语文备课四年级第二单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语文备课四年级第二单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语文备课四年级第二单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语文备课四年级第二单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语文备课四年级第二单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语文备课四年级第二单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语文备课四年级第二单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语文备课四年级第二单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备课四年级第二单元.docx

《语文备课四年级第二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备课四年级第二单元.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备课四年级第二单元.docx

语文备课四年级第二单元

单元

第二单元

单元教学

目标

1、学会本单元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清晰、魅力"造句。

能读准多音字:

吆喝(hè)、看(kān)管、调转(diàozhuǎn)。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树立创造意识,激发创造潜能。

懂得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其中蕴含着巨大的价值。

4、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主要特点,能按要求写一篇推荐文章。

 

单元教学

重点

紧扣本单元课文中的重点语句,重点段落,引导学生研读,层层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思想内涵。

让学生在读中树立创新的意识,在读中渗透尊重他人,给人自由的人文思想;在读中培养自己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单元教学

难点

紧扣本单元课文中的重点语句,重点段落,引导学生研读,层层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思想内涵。

让学生在读中树立创新的意识,在读中渗透尊重他人,给人自由的人文思想;在读中培养自己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课时安排

15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主备教师

修改教师

教学流程

修改

5苹果里的五角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清晰”、“魅力”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得到启示:

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得到启示:

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想给大家们讲一故事,不知你们是否喜欢?

什么故事呢?

是关于韩国三星集团创始人李秉哲的故事。

在讲故事之前,我想问问大家,你们是否见过卖报纸,想一想他们是怎样卖报的?

谁能来学学卖报的过程?

2.你们想知道李秉哲是怎么卖报纸的吗?

3.从这个故事中你发现什么?

(老师为什么先讲这个故事?

4.揭示课题,解题激趣。

板书课题。

课题中的五角星为什么要加引号?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可以大声读,可以小声读,可以默读……读完几遍后,感觉自己没有阅读障碍了,再试试提出一些问题。

(生自由阅读课文)

2.请说出你们还不能理解的问题

如:

一般人为什么不拦腰切苹果?

我想知道这个五角星最早是由谁发现的?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

”为什么说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就能理解了创造力?

……

3.问题暂时留到下节讨论。

先说说你读后知道了什么?

(能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记叙了邻居家的小男孩一次来我家玩时,把他在幼儿园学到的横切苹果的有趣发现传给“我”。

他的切法是拦腰切苹果。

4.这件事为什么给我如此深刻的印象呢?

初步说一说原因。

三、作业:

1.练习朗读课文。

2.思考提出的问题。

回家操作:

用不同的方法切苹果,看看能发现些什么。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听写词语。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汇报交流。

说说你回家切苹果的情况,你是怎样切的,分别看到了什么?

三、学文探索,体会何谓创造。

1.一般人是怎样切的?

理解循规蹈矩

2.课文中的小男孩是怎样切的?

理解拦腰切下去

(1)演示一下切法。

(2)由此产生了怎样的图案?

理解横切面果然

3.一般人为什么不拦腰切呢?

你想过没有?

(思维定势作用或是出于方便出于公平想不到切苹果还需要创造性思维)

4.“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理解“魅力”。

文中指什么?

(小男孩的喜悦,传递秘密的远。

5.“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

”为什么说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就能理解了创造力?

(所谓创造,就是要打破思维定势,用他人没有用过的方法,发现新秘密。

自己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有时需要自己提出问题等。

6.出示名言警句

(1)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

——(居里夫人)

(2)我最怕/人们睁开眼睛/毫不惊奇/对白昼习以为常/活着/不追求童话的幻想/而出入——(罗日·杰斯特文)

(3)健康的好奇心会帮助你消除无知。

7.说说你从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中想到了什么。

安排练笔。

写一写,再交流。

8.把你感悟最深的语句多读几遍(最后一节),建议背一背。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了课文,你想探索什么?

板书设计:

苹果里的五角星

拦腰切下去--------发现五角星

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这叫创造力

教学反思:

  《苹果里的五角星》的重点和难点就是课文的最后一句——“什么是创造力,从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法。

”在读了这一句话后,请学生思考:

创造力从大处说是什么?

学生积极讨论得出了答案:

创造力就是打破常规思维方式。

我又让学生联系生活,谈谈“创造力”,学生们谈得很精彩。

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总结,最后大家得出了一个结论:

真正的创造要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

最后,我送给学生一句话:

“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这些让学生兴奋起来的地方,都有一个共同之处-----给学生留出了充足的思考空间。

我在浏览杂志时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话:

解放你的学生也就解放了你自己。

阅读教学是应该以本为本,但要落实在加强文本的研读上,而老师的研读应该是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因此是至关重要的。

可以这样说,没有老师的研读,就没有学生的研读,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教学,也就不会学生的深刻!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教学环节在启示着我这样一个道理:

教材必定是范例,也不是神物,尽管少有缺陷,但是必定会有不足之处,我们作为老师的应该有这样的意识,要敏于发现,善于引导,积极地将不足之处视若教学资源,来加以挖掘、开发和利用,从而引导学生通过研读学会质疑,学会挑战,学会批判,达到创造性阅读的目的,从阅读之中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学会表达,最终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6最佳路径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读准多音字:

吆喝(hè)、看(kān)管、调转(diàozhuǎn)。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思考、讨论问题,围绕“迪斯尼乐园路径设计为什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它与法国南部农民卖葡萄有什么联系”等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收集有关“迪斯尼乐园”的介绍,以“走进迪斯尼”、“迪斯尼的故事”开展综合活动。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其中蕴含着巨大的价值。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其中蕴含着巨大的价值。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么?

大家一定对“米老鼠”“唐老鸭”这样的动画人物不陌生。

知道他们是谁创造的么?

(美国动画片大师沃尔特.迪斯尼)

2.迪斯尼公司的创始人不但创造出了这么多个性鲜明、活泼可爱的动画人物,对于全世界热爱动画片的人来说,他还有一个巨大的贡献,那就是迪斯尼乐园。

迪斯尼乐园备受全世界男女老少的喜爱,这里可以说是每个人梦的故乡,好像来到了用梦和幻想编织的殿堂。

3.揭示课题,质疑。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和迪斯尼乐园有关的。

【板书课题:

6、最佳路径】(最佳路径:

就是最好的路线。

)看到这个题目,你们脑中产生了哪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读书情况。

指名分节通读全文,正音:

滨、窄、踩,多音字:

吆喝(hè)、看(kān)管、调转(diàozhuǎn)。

3.交流初步阅读后能解答的问题,也可提出新的问题。

4.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为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大伤脑筋,后来从一位年老的葡萄园主卖葡萄的方法上受到启发,最终他设计的路径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5.理清课文层次

你能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高潮、结果来给课文分分段吗?

第一段(1——2)写格罗培斯为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大伤脑筋,前往地中海海滨清理思绪。

(遇到难题)

第二段(3——4)写一位年迈的葡萄园主卖葡萄的办法让格罗培斯从中受到启发。

(获得启示)

第三段(5——6)写格罗培斯设计迪斯尼乐园路径的方案和过程。

(完成设计)

第四段(7)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最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获得最佳)

分排分段朗读课文。

三、阅读课文1——2自然段

1.指导看图,带入情境

同学们看这幅图,谁在哪儿干什么呀?

(一群充满童话色彩的宫殿式房子前,“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以及一些可爱的动物们在草地上讲故事。

(各景点之间的道路该如何设计还没有具体方案。

2.是因为到现在还没有设计吗?

(已经修改了50多次,没有一次是让他满意的。

3.大家能不能想象一下,格罗培斯当时是怎么想的?

【指名表演】

4.读到这儿,大家有问题吗?

▲格罗培斯是一个世界建筑设计大师,从事建筑研究已经40多年,攻克过无数个建筑方面的难题,为什么路径设计却让他大伤脑筋?

▲比起迪斯尼乐园的设计,路径的设计应该是微不足道的,简直可以说是“小菜一碟”,为什么会让他伤脑筋?

(景点之间的道路设计并非如一般人所说的“微不足道”,而是与整体设计密切相关,是有机组成部分;因为他追求的不是“设计出”,而是“最佳”。

5.读到这儿,可以看出格罗培斯是一个怎样的人?

(▲对路径设计的要求之高,总是力求完美,追求最佳,并为之付出艰辛的劳动。

对工作一丝不苟、认真严肃、精益求精)

6.指导朗读。

突出:

40多年、无数个、难题、微不足道、大伤脑筋、50多次、没有一次、更加焦躁。

  那后来迪斯尼乐园的路径是如何成为最佳设计的呢?

我们下一课再来探究。

四、复习生字词,学生抄写生字词。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阅读有关迪斯尼乐园的资料。

3.阅读《创新的奇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的学习,我们阅读了课文第一段,初步接触了世界建筑设计大师格罗培斯,对他的工作精神十分敬佩。

齐读第一段。

二、继续阅读课文

阅读第二段(3——4)

1.后来迪斯尼乐园的路径不仅设计出来了,还被评为世界最佳,这是怎么回事呢?

自读课文3、4自然段。

(从卖葡萄的老人那儿受到启发)

2.汽车在法国南部的乡间公路上奔驰,一路上卖葡萄的人很多,为什么格罗培斯会从一位老人那儿受到启发?

许多园主是怎么做的,年迈无力的老太太又是怎么做的?

结果呢?

3.老太太卖葡萄的办法好在哪儿?

▲“无人看管”,大家可以走进园里自由选择,无拘无束地挑选自己称心如意的葡萄,同时享受亲自摘葡萄的乐趣。

▲直接从葡萄架上摘,果子更新鲜。

▲“只要⋯⋯就可以⋯⋯”这种方法给人以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使人们感到被信任、被尊重。

4.大师看到这一切深受启发,他下车摘了一篮葡萄,就让司机调转车头,立即返回了巴黎。

此时,大师的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呢?

(引导:

可读读5、6自然段)

是的,大师的心里已经有了一盘棋,想好了该怎么做了,他真善于从“成功者”身上得到启示。

朗读3——4自然段。

阅读第三段(5——6)

1.格罗培斯从老太太“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得到启发后,立即返回了巴黎,设计了怎样的方案?

他是怎么想的?

小组学习5、6自然段。

步骤一:

撒下草种,提前开放。

步骤二:

按照足迹,铺设道路。

▲小草长出来了,草地上被游人踩出宽窄不一的小道,宽的地方说明走的游客多,于是路径就设计得宽些,窄的地方说明走的游客少些,也该设计得窄些,而没有人走的地方,自然就用不着去设计路径了。

这些“优雅自然”的路径是游客自己走出来的,格罗培斯的设计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方法,可见他设计的用心良苦。

2.你对格罗培斯的设计是如何认识的?

说说你的见解。

▲这样的设计给了游人以权利,是把游人放在了第一位的;

▲这样的设计是顺其自然的,看来在没有办法的时候,顺其自然是一种最佳的选择;

▲道路的设计不是用脑子挖空心思想出来的,而是用脚走出来的

▲它是众多的人自由选择的结果,符合众多人的心愿⋯⋯

3.朗读第三段,体会方案的高明。

阅读第四段(7)

1.指名朗读第7自然段。

2.你认为格罗培斯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格罗培斯追求完美,先后修改了50多次,还不满意,最后让大家共同来创造,这样的路径已不是哪一个人的设计,而是大家共同的选择。

▲这许多小道踩出来了,但并不一律,“有宽有窄”,宽的走的人多,窄的走的人少些,却又“优雅自然”,据此铺设的人行道就没有刻板的模式,富有艺术性。

▲行人走出来的路是优雅自然的,格罗培斯在按照踩出来的痕迹铺设路径时,一定会施展全部的本领,使路径更美。

▲这样的路是行人自己走出来的,不仅美观,而且保证了人们游玩时的方便、快捷。

▲设计路径的方法不同寻常,顺其自然,包含着深刻的道理,给人以极大的启迪。

▲如此设计是格罗培斯从法国南部卖葡萄的农民那里获得启发,汲取了“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精神而完成的。

▲格罗培斯对待“微不足道”的问题同样认真对待,他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3.最佳路径的设计与法国南部农民卖葡萄有什么联系?

4.齐读第四段

三、总结延伸

1.至此,你想对格罗培斯说些什么?

▲格罗培斯,你不愧是世界建筑大师!

▲格罗培斯,你善于向成功人士学习,我也要向你学习。

▲你做细小的事情都那样一丝不苟,实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格罗培斯从老太太的做法中深受启发,获得成功。

你们从格罗培斯身上得到了什么启发呢?

联系生活,寻找生活中的“最佳路径”。

4.布置以“走近迪斯尼”、“迪斯尼的故事”等为主题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板书设计:

最佳路径

撒下草种,提前开放

按照足迹,铺设道路

尊重他人,相信他人,

给人自由,任其选择

7人类的“老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渎课文,弄懂三个主要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培养自己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弄懂三个主要的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培养自己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说话:

大家一定知道许多有关“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立远大志向”的格言,谁愿意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揭题激趣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

读题。

2.激趣:

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

(人类的老师是谁?

它们为什么是人类的老师?

过渡:

那就请大家带着好奇心去读一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

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分小组朗读课文在小组内评议,正音,不熟的地方再多读几遍。

3.同学们刚才读得真热闹,谁愿意来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朗读(指名分节朗读)

4.课文读到这里,大家一定知道人类的老师是谁了吧?

谁愿意来告诉大家?

(指名回答)

  自然界种种生物(板书)

  齐读最后一句(你是从文中的哪句话了解的?

三、精读课文

师:

为什么说自然界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呢?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边读边想,细细地体会,可以把关键的词句圈圈划划,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还可做上记号。

1.学生自读课文,体会理解。

2.师:

怎样?

有收获吗?

可能也有疑问吧!

请同学们把你的收获在小组里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当然,有疑问的地方提出来,在小组里提出来,讨论讨论,行吗?

3.好,畅所欲言吧!

4.学生交流讨论

5.师:

刚才同学们交流讨论的十分热烈,十分投入。

那么,自然界的种种生物为什么是人类的好老师呢?

请联系课文把你读懂的体会到的说出来,让大家听听。

6.集体交流

读懂并讲述清楚人类在飞行设计,轮船设计,建筑设计三个方面向生物是如何学习的?

(1)科学家从鱼儿在水中自由升降的现象得到启示,发明了潜水艇。

(2)科学家研究鸟儿飞行的原理,发明了飞机。

从蜻蜓那找到防止机毁人亡事故的方法。

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动物的飞行特点,造出了许多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

(3)工程师模仿鲸的形体,改进了船体的设计,大大提高了轮船航行的速度。

(4)建筑师根据“薄壳结构”的特点,设计出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

(5)人们模仿袋鼠造出了会跳跃的越野汽车。

(6)人们模仿贝壳制成了外壳坚固的坦克。

4.拓展延伸

(1)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只有这些吗?

你是从文中哪看出来的?

“......”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2)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你还知道有哪些?

5.理解最后一句话

(1)齐读最后一句(文中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的确是人类的好老师。

(2)学到这,你对这句话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能用自己的话说吗?

(3)齐声朗读,再来赞一赞这人类的老师

6.小结

 大自然是多么奇妙啊!

经过对许多动物的研究,人类获得了不少启发,但这还远远不够,更多的奥妙还有待我们去发现。

四、奇思妙想

1.平时你一定观察过许多动物,从它们身上有没有受到些启发?

请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好吗?

2. 看来,大家一定有许多奇思妙想,能说出来和大家分享吗?

五、作业

1.课外自己寻找并阅读介绍人类向生物学习的儿童科普读物。

2.观察大自然中某些生物的特征,写观察日记,有兴趣的可做实验。

板书设计:

    人类的老师

                                                            

自然界种种生物

练习二

教学目标

1.读懂小芳和爸爸的对话,了解有关磁悬浮列车的知识,并为句子加标点。

2.学习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同一种意思。

3.写好钢笔字,知道半包围结构的字被包围的部分要略伸出来一些。

4.熟记八个词语和诗歌《真知》。

5.学习续编童话故事。

6.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处处留心、说说写写

教学难点

处处留心、说说写写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准课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处处留心

1.教学第一部分

(1)创设情境:

爸爸带小芳坐了一次磁悬浮列车,这可是小芳第一次坐磁悬浮列车呢!

(2)让学生自由练习读爸爸与小芳的对话。

仔细分辨哪几句是小芳说的,哪几句是爸爸的回答,并判断提示语的位置。

(3)请学生回忆:

如何根据提示语的位置来加标点。

(4)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加标点的练习,教师巡视。

(5)全班集体订正。

(6)学生默读爸爸与小芳的对话,思考:

通过和爸爸的交谈,小芳对于磁悬浮列车有了哪些了解呢?

请学生谈谈。

(7)以后遇到不明白的事情也要像小芳这样多提几个“为什么”

2.教学第二部分

(1)磁悬浮列车的速度极快了,每小时可以走400-500千米。

小芳第一次坐上磁悬浮列车,说了什么,又是怎么说的呢?

请学生练习读一读小芳说的话,要读出小芳兴奋的心情。

(2)小芳的话突出了磁悬浮列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车速快。

思考:

为了表现列车的快,还能怎么说?

(3)学生自由练说,教师巡视指导。

(4)全班交流。

第二课时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通过谈话让学生明确练字的重点。

2.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启、戴、氛”三个字。

(2)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的书写要求。

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作出小结:

“启、戴、氛”这三个字,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3)示范书写“启“。

提醒学生注意:

写这三个字时,既要注意被包围的部分要略伸出外框些,又要注意字中的撇、斜钩或横斜钩要写得舒展些。

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即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

(2)对于写得不够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练习。

读读背背

1.熟记词语。

(1)请学生说一说想怎样学习词语。

(2)请学生自主学习词语。

(3)指名汇报学习成果,教师相机指导读准字音,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意思,并体会每排两个词语再意义上的联系。

浅尝辄止:

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

比喻学习或做事不肯下功夫,深入钻研。

囫囵吞枣:

把枣子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

比喻学习时生吞活剥,对所学的并不理解。

浮光掠影:

水面上的反光,一闪而过的影子,比喻观察不,印象不深。

不甚了了:

了了,了解,明白。

不太了解,不太清楚。

天道酬勤:

上天偏爱于勤奋的人们,付出的努力一定会得到回报。

熟能生巧:

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找到窍门。

(4)学生练习朗读和背诵。

2.背诵《真知》。

(1)出示诗歌内容,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试读,相机正音。

(3)理解诗句意思。

学生再读。

思考:

在你的印象中真知是什么?

我们要怎样做才能获取真知呢?

在小组内谈谈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全班交流,教师适当点拨。

(4)指导学生正确断句,读出节奏。

(5)指导学生朗读全诗,并能正确、有节奏、有感情地背诵。

(6)课外拓展:

课后搜集同样有关真知地诗句或名人名言等。

 

第三课时

说说写写

1.审题

学生读题,明确本次说说写写的具体要求。

2.指导

(1)请学生讲述原《狐狸和乌鸦》的故事,讨论:

乌鸦会上当,狐狸能得逞的原因是什么?

(2)想一想,当狐狸再次遇到叼着肉的乌鸦的时候会怎么做?

乌鸦又会怎么应付呢?

再想想,可能会有几种结局呢?

(3)学生选择一种自己觉得最合理的结局续编故事,分组练说,组员之间互相评议。

(4)每一组推荐代表到讲台上说,师生评议。

3.反馈。

同桌互相评改自己编写的故事,再试说修改后的故事。

 

 

这里可以引导学生说说格罗培斯的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路径,如果你也在评审会上作为游客、评审专家你会怎样评价格罗培斯的路径设计呢?

(3月15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