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充分披露问题研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2194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信息充分披露问题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会计信息充分披露问题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会计信息充分披露问题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会计信息充分披露问题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会计信息充分披露问题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会计信息充分披露问题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会计信息充分披露问题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会计信息充分披露问题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会计信息充分披露问题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会计信息充分披露问题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会计信息充分披露问题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会计信息充分披露问题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会计信息充分披露问题研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信息充分披露问题研究.docx

《会计信息充分披露问题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信息充分披露问题研究.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会计信息充分披露问题研究.docx

会计信息充分披露问题研究

摘要

会计信息是有效连接资本所有者与资产经营者的纽带,是与利益相关者沟通的桥梁。

但是会计信息披露无论从制度建设层面来看,还是从具体执行层面来看,均有不尽完善之处,如会计信息披露真实性不强、会计信息披露充分性欠佳、会计信息披露及时性和可比性不够等。

本文从国内外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会计信息披露的模式及相关制度,对如何完善会计信息充分披露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从证券监管制度及证券监管主体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如完善与会计信息披露相关的制度安排、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构建立体监管框架、深化会计师事务所改制、健全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加快市场经济体制体制改革等。

关键词:

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制度;内部治理

 

Abstract

Accountinginformationisaneffectivelinkbetweencapitalownersandoperatorsofthebondassets,isthebridgetocommunicatewithstakeholders.However,disclosureofaccountinginformationarenotperfectfromsystemintermsoflevelorthespecificimplementationlevel,suchas,notstandardizedofthedisclosureofaccountinginformationsystem,non-disclosureofaccountinginformationsystemstandards,inadequatesupervisionandregulatorybodies,non-legalresponsibilityisnotclear,alackofsecurityofon-linedisclosure.

Inthispaper,westartfromthedisclosureofaccountinginformationofthedomesticandinternationalproblemsthatexisted,combinethemodeofdisclosureofaccountinginformationandrelatedsystems,makesurehowtoimprovetheissueoffulldisclosureofthestudyandexplorationandmakesolutionstothisproblemandsuggestionsfromthesecuritiesregulatorysystemandthemainaspectsofthesecuritiesregulatoryanalysis.Suchastoimprovethearrangementofsystemrelatedtothedisclosureofaccountinginformation,buildandconstructthelawandregulation,erectthree-dimensionalsupervisingframe,modifytheaccountingfirms,strengthentheinternalstructureofthecompany,quickentheinnovationoftheeconomicsystemofthemarket,andsoon.

Keywords:

accountinginformationdisclosure;controlsystems;internalgovernance

目录

第1章概述1

1.1研究目的及意义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2

第2章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4

2.1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4

2.2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7

第3章会计信息充分披露的对策及建议9

3.1会计信息充分披露模式的完善9

3.2会计信息充分披露的实现途径11

结论17

参考文献18

致谢19

第1章概述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信息是证券市场正常运行和功能得以有效发挥的基础。

会计信息是有效连接资本所有者与资产经营者的纽带,是与利益相关者沟通的桥梁。

信息披露的公正、透明、及时、准确和完整,对减少市场投机,防止市场操纵,保护投资者权益至关重要。

正如美国大法官路易斯·布兰戴斯1914年在其著作《他人的金钱》中所言:

“公开是救治现代社会及工业弊病的最佳良药,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灯光是最有效的替察。

”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是指公司在证券发行、上市和交易等一系列环节中依照法律法规、证券主管机关的管理规则及证券交易所的有关规定,以一定的方式向社会公众、投资者、证券主管机关、自律机构提交申报与证券有关的信息的行为。

将公司财务、经营、投资结构、董事会等信息,完整、真实、准确、及时地予以公开,向投资者及其他信息使用人披露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变动的货币信息及相关的非货币信息。

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是证券市场赖以建立和发展的基石,是证券法律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坚持证券市场统一、高效、公平、公开的原则,维护广大投资者利益的具体体现,它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与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个有效的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应该能够提供各方利益相关者所需要的真实的会计信息,并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

我国的信息披露制度从无到有,如今已初步建立了核准制下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公司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范的要求及时、真实、完整地进行信息披露。

从信息不对称理论来看,证券市场是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一方面,会计信息披露可缓解公司上市前的信息不对称,因为股票交易之前,公司比投资者拥有更多信息。

上市前信息不对称导致逆向选择问题。

由于获得信息少,投资者不能正确评价公司价值,证券市场不能对绩优公司定价,市场上绩优公司减少,格雷欣现象出现。

另一方面,会计信息披露可减少上市后的信息不对称,即股票交易之后投资者难以观察或监督企业经营者的行为。

上市后信息不对称导致公司改变资金用途,经营者谋取自身利益等道德风险问题。

强制会计信息披露有助于解决道德风险。

从有效市场理论来看,信息披露的范围和程度与市场的有效性紧密相关,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会促进股市效率的提高[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研究文献中,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评价标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其成果有《财务会计公告》、《改进企业报告》等;JensenMichaelC发现当管理人员入股或机构所占股份增加时就会降低代理人成本,减少经理人员操纵会计信息的可能性;MonksRobertA研究发现,财务报告的舞弊与上市公司的董事会规模有关等;诺依曼和摩根斯坦合著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一书中已将博弈理论运用于经济领域中研究博弈各方之间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选择及其均衡问题:

纳什提出后来被称为“纳什均衡”的概念,把博弈论的研究又提升到一个高的层次,该理论对于探索证券市场中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深层原因和寻找相应对策具有一定的作用。

另外,国外研究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时多与证券市场的有效性结合起来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如美国学者尤金·玛在《有效资本市场:

对理论和实证工作的评价》一书中提出了有效市场理论,他认为在有效的市场中投资者都利用可获得的信息力图获得更高的报酬,证券价格对新的市场信息的反应是迅速而准确的,证券价格能完全反映全部信息,市场竞争使证券价格从一个均衡水平过渡到另一个均衡水平,并将有效市场分为三类:

弱式有效市场、次强式有效市场和强式有效市场[2]。

可见,有效市场理论的实质就是把信息披露作为左右证券价格行情的一项重要因素,如果投资者根据不可靠、不相关的会计信息,便不可能做出理性而正确的决策,从而会加大市场风险,提高资本配置的成本。

1.2.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起步较晚。

1929年之前的会计理论研究基本上是对会计基础理论的探讨,根本没有涉及到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邓小洋(1999)《会计信息披露的经济学思考》较早的分析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动机,他认为防止外部性和搭便车导致的“市场失灵”,以及防止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政府强制信息披露的动机,而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契约,经理人市场的存在以及追求公司价值的最大化构成了上市公司自愿性披露的主要动机;黄世忠(2001)《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面临挑战与思考》从公司治理结构、注册会计师聘任制度、造假成本与收益等角度深入剖析了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面临的挑战,并提出若干建议。

杜煊君(2000)《从博弈论角度分析我国证券市场违规现象》对于我国证券市场违规现象从证监会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博弈角度进行分析;王性玉(2001)《寻租理论三方博弈模型分析》从投资人与上市公司博弈这一角度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进行博弈分析;张栋(2004)《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经济学分析》从信息不对称、产权结构、制度安排和报酬契约等经济学角度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进行了分析[3]。

显然这类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已深入到了一定的层次,对于分析和解决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无疑具有很大的帮助。

 

第2章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2.1.1会计信息披露真实性不强

信息披露不真实,虚假会计信息充斥市场。

首先是部分公司上市前的招股说明书的过度包装,财务报告的严重失实,通过寻租行为获得上市资格;二是虚假陈述和利润操纵行为严重。

这与遗漏不同,遗漏是应当陈述而不加陈述。

这与误测也不同,误测是就未来事实所作的虚假陈述。

从内容来看,虚构的会计信息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

(1)虚增资产负债比率,虚构企业偿债能力;

(2)虚报盈利,虚构投资价值;

(3)虚构投资者权益,夸大企业实力;

(4)虚构成本费用利用率,夸大企业收益;

(5)多报营业收入,虚构营业资本周转率;

(6)虚增速动资产,提高企业变现能力;

(7)高估无形资产价值,虚增企业实力;

(8)提高应收帐款周转率,夸大企业信用状况。

有的上市公司运用不恰当的会计处理方法,粉饰财务信息,虚增利润,骗取股东和社会公众的信任[4]。

2.1.2会计信息披露充分性欠佳

有关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界定,即哪些披露的会计信息属于充分披露的范畴一直是众说纷芸,没有统一的标准。

本文认为,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主要是供投资者投资决策所用的,这是会计信息披露的根本目的。

凡不符合这一根本目的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即是不充分的会计信息。

(1)遗漏、隐瞒的会计信息

遗漏是应当公开而没有公开过去或现在已经存在的公司有关状况的行为。

应当说,在遗漏行为中,所披露出来的会计信息可能都是真实的事实。

但是,遗漏行为没有公开某种事实,就会给公众造成某种虚假的印象,因而同样是不充分的一种。

虚构会计信息和隐瞒会计信息都有可能误导投资者,导致投资决策失败。

从遗漏行为所遗漏或掩盖的信息内容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1)隐瞒关联交易;2)对企业偿债能力的披露不充分;3)对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持股变动情况披露不充分;4)对非常项目及资产负债表编制日后事项对公司的影响信息披露不充分;5)对资金投向、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和利润构成的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6)少报负债额度,隐藏财务风险;7)少报支付承诺,隐瞒企业风险;8)隐瞒财产损失,制造虚假印象;9)少列折旧,掩盖固定资产磨损程度。

(2)误测、虚假允诺的会计信息

误测或虚假允诺是在没有合理根据的情况下,就未来事实所作的虚假陈述。

由于相对当前陈述时来说,任何未来的事实都是不确定的。

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发生的结果可能比较接近预测的结果,也可能远离预测结果。

这就需要有一个标准,根据这个标准,人们可以判别何种预测失实属于虚假陈述,何种预测失实是应当被允许的[5]。

由于对企业未来前景的预测是建立在某些资料及假设的基础上的,这些资料及假设因素的变化会引起财务报表及预测结果的变动。

只要预测的有关假设所依据的资料合理,预测的方法合理,就可认为是真实的。

反之,预测所依据的假设没有合理的支持证据,预测的方法不合理,没有获取预测基本假设所依据的重要资料,这些都会导致预测严重失真,从而误导投资者。

(3)迟滞、延时的会计信息

迟滞或延迟是指披露的会计信息对广大投资者而言失去时效,即该会计信息对投资决策已无任何参考价值。

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会产生一些对证券产品价格有较大影响的会计信息,如对公司资产负债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投资和资产重组行为[6]。

倘若这些会计信息延误披露,不仅使该会计信息失去投资参考价值,而且有可能为内幕交易和庄家操纵市场行为创造良机,个别机构投资者和庄家甚而利用所获信息向社会投资公众推荐自己被套住的股票,使中小投资者蒙受损失,这必然有损于证券市场的有效性。

因此,迟滞、延时的会计信息也属于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的范畴。

2.1.3会计信息披露及时性和可比性不够

不及时的会计信息给企业、投资人、决策者以及监管机构等众多方面都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不能及时提供决策依据并有损会计信息的基础性地位。

(1)不能及时准确地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依据,增加了决策风险。

会计信息缺乏及时性意味着利益相关各方需要信息做出分析预测时无法及时获得,这种情况下势必造成进行决策的基础不牢固。

而有的时候为了弥补会计信息及时性的不足,财务人员或者分析人士不得不编制一些预测性报告提供给部分信息使用者参考。

随着近年来交易事项日趋复杂,如何保证这些预测性报告的准确性,成为一道难题,此种情况下根据预测性报告做出的各种分析和预测就是不完全准确的,也是难以令人信服的[7]。

如果在投资人、监管机构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最需要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时候,不能及时获取相关信息,使他们不得不退而求其次使用一些可靠性不强的预测性报告甚至没有相关信息可供参考,当企业正式披露会计信息的时候己经时过境迁,而依据这些姗姗来迟的信息做出的分析、又有什么意义呢?

(2)有损会计信息的基础性地位。

会计信息是众多衍生信息产生的源泉和基础,由于会计信息的不及时必然造成相关衍生信息的滞后和缺乏,那么市场就有可能处于“小道消息”横行的危险状态,其后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在企业内部会计信息的支持确定了财务管理所能达到的范围,其及时性越差,财务管理就越被动,相反愈及时的会计信息越能在企业经营决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所以,如果会计信息的提供不具备及时性,常常在信息使用者需要时不能及时获取,长此以往会计信息在与其他信息源的竞争中将逐渐处于劣势。

会计信息披露不具有可比性,根据现行会计准则规定,同一项业务通常有几种会计方法可供公司选用,每个公司自然选其中对自己最有利的方法来处理,其结果仅造成各个公司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同,致使同类报表数据在各个公司之间缺乏可比性,而且为上市公司中的操纵利润行为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如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企业可以根据情况选用进行计价,这样的计价结果,造成各个公司之间的会计信息不具有可比性。

2.2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2.1监管制度方面

(1)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

我国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是在充分借鉴西方证券市场发达国家的信息披露制度基础上制定的,存在许多值得进一步思考的地方。

例如,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对于物价变动所造成的影响披露不够。

由于物价变动对历史成本和币值稳定的会计假设造成巨大冲击,容易导致资产和收益计量与实际情况相脱节,最终导致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失误。

再如人力资源方面,“会计计量单位经历了实物计量占主导地位的阶段、实物量度和货币量度兼用阶段、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阶段和以货币为统一量度阶段的过程”,目前,用货币单位对人力资源进行计量存在困难,那么不妨用非货币单位计量。

比如可以在附注中用文字说明人力资源的状况,不能由于其难以货币计量而排除在披露内容之外。

(2)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及其他制度法规本身不完善

我国对会计基础理论研究不够深入,不能及时为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及其他制度法规的制定提供科学、充分的理论依据,造成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等本身不完善。

例如我国会计准则,由于缺乏对会计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使得制订的准则不能很好地适应会计的发展,即准则的前瞻性不够。

而且每个准则的制定、出台往往是为了应付和解决当时市场上出现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即准则的制定比较仓促,成了“灭火器”,哪里有“灾情”就在哪里出现。

“琼民源事件”促使《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准则的出台,“郑百文事件”使得《债务重组》准则在实施不到3个月的时间就修订。

现在尽管会计准则的数量已经比原来有了很大提高,达到了三十八个,但和美国上百个会计准则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也说明我国会计准则仍然有制订和改进的空间。

另外,现有的法律、法规在保护投资者利益、处罚违法违规者方面还存在漏洞。

例如对投资者的民事赔偿问题等缺乏明确、细致的规范。

另外,法律法规中经常用“情节严重”、“数额巨大”等定性的模糊词语作为评价标准,这不仅降低了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而且削弱了法律的威慑作用。

2.2.2监管主体方面

(1)证监会等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不力

我国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进行监管的部门主要是证监会、两个交易所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其中,证监会享有最广泛的权力,是最权威的监管者。

近年来,虽然证监会对信息披露监管的力度在不断加大,但信息披露违规事件却屡禁不止。

重要原因是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监审不力。

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和证券交易所是证券市场最主要的监管者。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招股说明书的信息披露是最为详尽、全面的应该最容易从中发现问题。

但从查处的案例来看,不少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就已疯狂做假。

交易所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主要是在持续披露阶段,对于持续信息披露的载体,即定期财务报告和临时财务报告的审查,交易所相当一段时间里采取事前审核的办法。

以目前交易所的人力、物力,尤其是对定期报告,在各上市公司定期报告相对集中的几天时间内,认真地审核是很难做到的。

(2)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监管没有发挥更好的作用

一方面,注册会计师行业存在执业质量低、职业道德差的问题,部分会计师事务所片面追求创收,忽视和放松执业质量与职业道德,不按审计准则和行为规范的要求来收集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和编写审计报告,有的还出具虚假报告,与客户共同作弊,败坏注册会计师声誉,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形象;另一方面,由于审计费用由被审计单位支付,为与客户保持长期的关系,注册会计师有可能失去“超然”立场,丧失审计过程中的独立性。

 

第3章会计信息充分披露的对策及建议

3.1会计信息充分披露模式的完善

3.1.1以财务报告为载体披露会计信息

财务报告形式披露会计信息是针对企业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如企业股东、债权人、顾客、政府部门和主要合作伙伴等。

这些人与企业经济关系联系紧密,需要对企业经济状况进行全面了解,每年企业财务报告需要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呈递给企业股东,使其能够及时关注企业发展状况;企业需要向债权人提供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的财务报告;企业与其主要的顾客、合作伙伴发生经济关系也需要提供财务报告;政府部门作为经济宏观调控部门也需要企业提供财务报告,以随时了解经济发展状况。

企业提供的财务报告的质量决定了这些主要相关利益人的经济利益。

知识经济下这些主要利益关系人与企业经济关系越来越紧密,因此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更高。

作为会计信息载体的财务报告也要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对会计信息的披露应该更全面、及时、相关。

这就要求企业应以时间维度进行会计信息披露。

(1)会计信息披露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

即披露企业过去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货币性信息和非货币陸信息、定量信息和定性信息、完成财务责任和履行社会责任情况,主要包括企业经济资源构成、消耗以及对企业经济资源要求权和企业人力资源构成及使用情况;企业经营是否符合国家政策以及企业产品对环境影响情况;企业在支持地方文化、教育事业和社会福利方面所做的贡献情况;企业过去经营所处的宏观环境、物价水平和企业的生命周期情况等。

(2)会计信息披露是对企业实时财务和非财务信息、货币和非货币信息、定量和定性信息、对企业完成财务责任和履行社会责任信息进行实时披露。

主要包括依据市场价值披露企业目前经济资源情况,对市值发生较大变动的经济资源应该单独进行披露;当前国家政策、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等发生变化的情况以及对企业产生影响情况进行披露;企业目前所面临的市场环境、竞争对手、物价水平和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情况进行披露等。

(3)信息披露是对影响企业发展状况的潜在信息进行披露。

企业未来财务和非财务信息,货币与非货币信息、定量与定性会计信息以及未来将要完成的财务责任和履行的社会责任信息进行披露,主要包括未来企业经济资源增值、构成情况和企业财务各项指标有望达到的标准进行预测性披露;未来企业发展方向、支持地方文化教育事业和社会福利贡献情况进行预测性披露;未来企业将要面临的宏观环境、物价水平和所处生命周期进行预测性披露。

这三重披露是从不同的时间角度作出的披露,共同构成一个整体,能够反映企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经济资源整体状况[8]。

其信息披露之间是平行的关系,各个信息使用者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会计信息据以作出决策,只有构建成这样三位一体的会计信息披露才能与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3.1.2以网络为载体披露会计信息

网络技术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产物,同时网络也推动了知识经济的发展,以网络为载体披露会计信息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知识经济下与企业相关的利益人越来越多,与企业相关的利益人的构成也越来越复杂化,企业的财务报告不可能及时递交到每个利益相关人,同时由于空间上的差距,财务报告的传递性也受到限制。

网络传递信息的快速性和广泛性可以解决以财务报告为载体传递会计信息的局限性。

在传统工业经济下,由于会计信息传递的局限性,广大的非主要利益相关者以及广大的中小投资者不能及时获得企业相关的会计信息。

这些利益相关人依据不充分甚至过时的会计信息作决策,难免会作出错误的决策,对企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9]。

为使企业利益相关人能够获取充分、及时和相关的会计信息,需要极大地利用网络技术的手段,借助网络来传递企业会计信息。

为此,就需要建立完善的以网络为载体的会计信息披露模式。

以网络为载体对会计信息进行披露同样要能够反映企业过去、现时和未来的会计信息状况。

具体做法可分三步进行。

(1)建立企业基础数据库。

在知识经济下每个企业都应建立本企业的基础数据库,凡是能够反映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的数据都应存储在企业数据库系统中,基础数据库系统的数据主要由企业会计、统计等信息部门统计提供,同时应由企业管理部门负责监督。

(2)及时更新企业基础数据库。

知识经济下会计信息的更新在不断加快,企业会计、统计等信息部门应该及时更新企业的基础数据库系统。

对企业发生的有关会计信息、企业重大会计信息及时输入企业数据库系统,并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事项的信息进行特别说明。

(3)依据企业数据库生成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需求的会计信息。

将企业基础数据库系统数据生成用户数据库,并定期生成简化会计报告披露给信息使用者,这样信息使用者就拥有了两种选择:

对那些不习惯根据企业会计信息作决策和那些不具备太多会计专业知识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或者只希望了解企业的一些基本财务数据和情况的信息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