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52353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8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县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某县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某县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某县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某县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某县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9页
某县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9页
某县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9页
某县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9页
某县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9页
某县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9页
某县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9页
某县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9页
某县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9页
某县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9页
某县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9页
某县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9页
某县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9页
某县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9页
某县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9页
亲,该文档总共6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县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

《某县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县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某县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

项目负责人:

***

建设性质:

新建

1.1.3建设地点

**县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项目选址在行政新区内,位于411省道与**行政新区中原大道交叉路口东南侧,紧临县城,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项目占地15亩。

4个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基础设施建在乡镇主要街道附近。

项目规划区,交通便利、地势平坦,环境优美,是各乡镇人口集中的区域,适宜本项目建设。

1.2编制依据、内容及范围

1.2.1编制依据

1、《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

2、《关于开展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项目试点的通知》(发改办就业[2011]761号)

3、《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

4、《**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

5、《**县城市总体规划》

6、《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规范(试行)》

7、《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试点公共就业服务中心建设规范和服务设备配置参考标准的通知》(发改办就业〔2008〕1059号)

8、《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及就业服务实施办法》豫劳社劳务[2006]3号

9、《国务院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5号)

10、《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第28号令)

11、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数据、技术资料

1.2.2编制范围与内容

根据国家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工作范围和深度规定,本报告在对项目的建设条件进行了实地查勘,对项目建设的背景及概况、市场需求预测和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工程技术方案、项目的组织管理和劳动定员、项目实施计划、环境保护与消防安全、项目招投标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效益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为有关部门对工程项目决策和建设提供可靠和准确的依据。

1.3报告内容概要

1.3.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建设是**县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需要

**县当前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当薄弱。

**县就业服务中心负责全县的就业、再就业工作和失业保险及失业保险基金管理。

办公场所与局机关合署办公,没有独立的办公场所。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办公分散,分布在**县城5个不同的地方,给群众办事带来不便。

办公场地狭小,为一些工作的开展带来不便,同时给服务对象带来不便,有的经办机构是租赁别单位的用房,办公场地存在不确定性。

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建设滞后,硬件设施不全,信息化程度不高,城乡一体化就业服务功能不强。

劳动保障资源不能共享,难以发挥劳动保障整体功能。

综上所述,项目建设是**县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需要

2、项目建设是**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县劳动力资源丰富,而城区现有的人力资源市场办公场所与局机关合署办公,没有独立的办公场所。

在求职高峰时期,基本无法向用工单位与求职者提供合适的洽谈场地。

另一方面由于**县县地域分布较分散,就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就业信息不畅,求职需到县城人力资源市场,给就业者求职带来极大不便。

**县绝大多数行政村无信息网络建设,人力资源市场的用工信息很难在第一时间传递给劳动者,这样就造成了供求失衡。

全县就业服务体系较低的就业率既反映了**县的用工信息不畅,也存在劳动者的择业观念需要转变,职业指导有待加强。

为了给城乡劳动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建立一个就业管理现代化、信息网络化的就业服务体系迫在眉睫。

同时,为了今后全面推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奠定基础,方便各项社会保险的参保登记、保费的缴纳、查询、资格认定、待遇核发、社保关系转移、政策咨询等,也急需有设施完备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

推进农村社会保障设施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民与城市居民一样享有社会保障。

本项目的建设能有效地促进**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下岗职工再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

1.3.2场址概述

**县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在**县行政新区,占地15亩,位于**县411公路南侧,中原大道东侧,***以北。

项目规划区,地势平坦,环境优美,交通运输条件便利,适宜项目建设。

1.3.3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县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建筑总规模为5200平方米。

其中:

**县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楼房一幢,框架结构,四层,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

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基础设施项目建在四个乡镇:

**镇、***乡、**镇、**镇,每个乡镇建设楼房一幢,单面二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四个乡镇建筑总面积1200平方米。

项目设备配置费80万元。

1.3.4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生活污水排污去向为化粪池进行沉淀处理,然后排入城市排污系统,不会导致水质恶化。

固体垃圾定期由外运至垃圾处理点妥善处理。

1.3.5项目组织与实施

本项目承办单位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直接对局主管领导负责,以确保项目高质量、高标准按进度计划安排的工期完成。

1.3.6项目总投资、资金来源及效益

本项目总投资1016万元,其资金来源:

申请上级扶持资金700万元,县级财政配套资金316万元。

1.4结论建议

1、**县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项目选址分别位于**县行政新区及4个乡镇主要街道附近,项目规划区,地势平坦,环境优美,交通便利,且供电、供水及通讯条件优越,因此,适宜建设本项目。

2、本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改善全县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状况,向全社会提供一个功能齐全、设施完善和满足需要的就业市场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对缓解全县就业压力、提高社保经办能力和促进社会保障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同时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

且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

总之,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基础设施平台成为当前政府引导就业、保障民生、服务社会的迫切要求。

有很好的社会效益。

因此,我们认为,项目是可行的。

建议有关单位给予大力支持,加快项目的前期工作进程,积极落实建设资金,落实设计和施工单位,尽早开工,保证质量按时完成工程建设,及时投入使用,尽快发挥项目应有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2.1承办单位简介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县政府负责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职能部门,贯彻执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

服务项目包括求职登记、职业介绍、职业指导、面试洽谈、政策咨询、享受就业政策申请审核经办、就业登记、失业登记,各项社会保险参保登记、申报缴费、人员变更、资格认定、待遇核发、社保关系转移、政策咨询、宣传服务、档案保管、数据存储等。

现有工作人员138名,下设6个股室及7家副科级事业单位。

2009年以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先后获得“全市劳动保障工作先进单位”、“社保基金专项治理先进单位”、“花园城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1、就业服务机构

内设6个股室,共20人,办公场所与局机关合署办公,没有独立的办公场所。

2、社会保障服务机构

失业保险所隶属就业服务中心,成立于1986年,负责全县失业保险及基金管理和使用、失业登记、失业保险金征收和发放等。

现有工作人员7人,统筹全县375个单位,18500人。

办公场所30平方米,有档案室15平方米,档案没有实行微机管理。

企业养老保险中心于2005年市级统筹,工作人员18人,参保单位11个,参保职工13105人,离、退职工4931人,负责全县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征缴、发放和管理。

1988年成立以来办公场所不固定,租赁的方式变更了几次,现办公地点在原破产企业原办公场所。

**县机关事业养老保险中心,工作人员7人,负责全县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征缴、发放和管理,没有自已的办公场所,现有办公场所是租凭**县建设银行的房子。

参保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基础性数据管理全部手工操作。

**县社会医疗保险中心现有工作人员23名,负责全县事业单位医疗保险征缴、发放和管理,没有自已的办公场所,现有办公场所是租用**县财产保险公司的房子。

工伤保险服务中心现有工作人员6人,现没有自已办公场所,现有办公场所租用**县建设银行用房。

3、**县于2005年在全县13个乡镇成立了民政和劳动保障事务所,办公场所60平方米,编制5人,共65人;

在**镇的七个社区建立了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共7人,办公场所30平方米。

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应当满足其实现主要服务功能的需要。

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项目设在人口在5万人以上的乡镇:

**镇、***乡、**镇、**镇。

2.2项目提出的背景

**县位于河南省南部,淮河北岸,西依桐柏、伏牛两山余脉,东眺黄淮平原,素有“中原腹地,豫鄂咽喉”之称。

**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润,自然条件优越。

全县13个乡镇,共有51万多人,城镇人口9万多人,其中:

行政事业单位职工1万多人,城市工业、企业职工有8700多人,农村人口有42万多人。

**县属于老苏区县、山区县和国家级贫困县。

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3500元,全县至今尚有2万人未有脱贫,关注民生,尽快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已成为党委政府的当务之急。

近年来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520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走向社会,每年有15万富余劳动力需向非农转移。

城镇就业压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

在这种形式下,就业和社会保障就显的尤其突出,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尤为必要。

就业和社会保障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它的发展和完善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稳定和和谐,能起到托底和保障的作用。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的劳动保障事业走过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改革与发展的历程,形成了一个以促就业、保民生为目标,以五大险种为基本框架的劳动保障体系,并且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一)发展的基本情况

1、城乡充分就业工作成果进一步得到巩固。

2010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3303人;

实现了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

完善就业援助服务体系,援助上岗成功率超过90%;

城镇登记失业率2.2%;

开设各类技能培训班172期,共培训9480人;

创业培训300人;

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规模264796人,其中输出规模181459人,劳务外派432人,转移劳务收入154958.58万元,其中输出劳务收入106189.78万元;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5020人;

直接组织劳务输出1550人;

就业型企业新开发就业岗位吸纳安置937人,其中社区就业610人。

2、社会保险工作稳步推进。

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04万人(其中退休人员2.6万人);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55万人;

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82万人;

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32万人;

生育保险参保人数4.73万人。

3、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进展顺利。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际参保总人数为635064人,参保率92.37%,其中城镇居民参保19332人,学生儿童参保14656人。

4、劳动关系更加和谐。

劳动争议案件结案率达92%;

集体合同覆盖企业116户;

工资集体协商企业80户;

做好劳动保障维稳、综治和应急管理工作,并按规定报送相关信息和材料,目前和谐劳动关系企业正在积极创建中。

(二)今后发展目标

1、劳动就业工作城乡就业持续增长。

“十二五”末,全县开发就业岗位达到1.5万个,城镇新增就业1.9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2、社会保险参保人数不断增加。

到“十二五”期未,全县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万人;

城镇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万人;

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万人;

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万人;

农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5万人;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

为了更好地推动**县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根据《**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充分发挥**县的区位优势,提出建设本项目,目的是进一步推进**县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加强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项目建设,是当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也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指示精神和服务民生的具体体现。

今年人社部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和网络建设的指导意见》,并且与国家发改委共同组织召开了全国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工作会议,安排和部署这项工作。

因此,**县就业和社会保障局决定建立健全县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旨在更好地服务民生、服务社会。

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3.1是**县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需要

失业保险所隶属就业服务中心,成立于1986年,办公场所30平方米,有档案室15平方米,档案没有实行微机管理。

企业养老保险中心于1988年成立以来办公场所不固定,租赁的方式变更了几次,现办公地点在原破产企业原办公场所。

**县机关事业养老保险中心没有自已的办公场所,现有办公场所是租凭**县建设银行的房子。

**县社会医疗保险中心没有自已的办公场所,现有办公场所是租用**县财产保险公司的房子。

工伤保险服务中心现没有自已办公场所,现有办公场所租用**县建设银行用房。

综上所述目前**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分散,分布在**县城5个不同的地方,给群众办事带来不便。

2.3.2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1.现有的就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县现有的就业服务体系已不能满足就业求职需要,要提高**县富余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率,应加大**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社保服务体系的建成。

2.**县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较多,转移就业任务重。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国家、省、市各级政府密切关注的问题,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下岗职工再就业,为社会的弱势群体的农民工和下岗职工提供广阔的就业和发展空间,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和收入。

3.设施落后,信息不畅,供求失衡。

长期以来,社会保障对象范围主要限于城市居民,广大农村除少数有条件的地方实施了局部的、有限的社会保障以外,广大农民被排除在社会保障制度之外,这种安排助长了城乡差距拉大的趋势,显然有悖于社会公平。

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三章项目场址概况与建设条件

3.1场址概况

根据**县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经过多方论证,最后确定本建设项目在**县行政新区。

4个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基础设施均建在乡镇主要街道附近。

3.2建设条件

3.2.1自然条件

**县位于河南省南部,淮河北岸,西依桐柏、伏牛两山余脉,东眺黄淮平原,历史上被称为“中原之腹地,豫鄂之咽喉”,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

全县辖13个乡镇,202个行政村、7个居委会,总人口51万人,总面积1710平方公里。

地处淮河水系。

为广阔的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光照充足,水资源较丰富,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区和重要的商品粮、棉、油及农副产品的生产基地。

**镇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全镇总面积1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100多亩,山地面积400多亩,辖7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6万余人。

**县***乡地处**县北大门,环绕县城四周,总面积150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300个村民组,5万人,耕地9万亩。

**镇位于**县县城东南20公里处,地处汝南、正阳、**三县交界处,南邻双河镇、新安店镇,西北与普会寺乡、**镇隔溱头河相望,共辖20个行政村,其中有174个自然村,285个村民组,人口56700多人总面积,124平方公里。

**镇位于**县城东部,确(山)汝(南)两县交界处,全镇总面积15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万多亩,辖18个行政村,283个村民组,5万人,**镇多次被市、县评为乡镇企业发展先进乡镇。

3.2.2气象资料

(1)年平均气温:

14.8℃

(2)极端最高气温:

41.9℃

(3)极端最低气温:

-18℃

(4)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

32℃

(5)年平均降水量:

1004.4mm

(6)年最大降水量:

1575.8mm

(7)年最小降水量:

406.8mm

(8)年暴雨天数:

28.3日

(9)最大风力:

350Pa

(10)最大风速:

25m/s

(11)年平均风速:

2.6m/s

(12)年平均相对湿度:

59%

(13)年平均气压:

10068mm水柱

(14)最大冻结深度:

160mm

(15)最大积雪厚度:

180mm

(16)全年主导风向:

北、西北(冬季)

(17)夏季主导风向:

南、东南

(18)年平均日照率:

49%

(19)年平均蒸发量:

258.1mm

3.2.3地形地貌

本项目位于**县城区规划的行政新区,项目区地形平坦,项目区所处地貌类型为冲洪积平原。

3.2.4地质及水文条件

工程地质:

选址范围内的工程地质分类属一般粘性土和老粘性土,承载力可达200Kpa以上,物理力学性质较均匀,地层承载力较高,无不良地质现象分布,项目区稳定性较好,属于良好的建筑物持力层,适宜建筑物的兴建。

地下水:

浅层地下水主要由降水和地表水所控制,水位在2~4m以下,为非腐蚀性水,地下水质对工业建筑物无影响,深水层埋深100米,水质良好,水源丰富。

地震:

项目区无液化土层分布,为对建筑抗震有利地段,未发生过破坏性地震,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9)》,项目区为Ⅵ度地震烈度区,按Ⅵ度设防。

3.2.5水、电、通讯等供应情况

①给排水:

该项目给水水源为城市自来水给水。

排水方式可直接排入城市排污管网,连接方便,可满足需要。

②供电:

项目区电力来源有华东电网等。

由中心城区高压电网引入,即可供电。

③通讯:

**县通讯条件好,可安装程控电话系统和其他通讯手段,满足中心业务通讯需要。

④信息网络:

可利用微机与国际互联网联接,查询和发布商品信息,并通过国际互联网与全国各大中城市综合服务结构联网,互相交换信息。

3.2.6社会经济条件

1、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良好。

**县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突飞猛进。

2006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40.5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12.7亿元,比上年增长9.8%;

第二产业增加值18.2亿元,比上年增长15.9%;

第三产业增加值9.6亿元,比上年增长11.8%。

2006年全县工业增加值17.04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3亿元,比上年增长31.1%,新修村村通公路280公里,乡村道路47公里,小流域治理15平方公里。

京珠高速引线建设、工业项目集中区建设、靖宇广场改造、污水处理厂建设、供气管网铺设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相继完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

农业生产喜获丰收。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22.5亿元,比上年增长9.8%,农业产值达10.2亿元,比上年增长11.7%。

人民生活有了新提高。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29元,农村人均纯收入2816元,分别较上年增长11.4%和18.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96亿元,比上年增长16.9%。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066万元,比上年增长25.7%。

人均居民存款余额5009元,比上年增长18.6%。

2、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县交通发达,境内有大广、新阳高速公路,106国道纵贯全境;

省道、县道、乡道及“村村通”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对于本项目在**县开展业务十分方便。

3、地方政府重视,投资环境良好

**县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和深刻理解十七大会议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非常重视**县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项目的建设。

为项目建设提供了一个非常宽松的投资环境。

第四章建设内容与规模

4.1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县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建筑总规模为5200平方米。

**县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楼房一幢,框架结构,四层,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

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基础设施建在四个在5万人以上的乡镇:

**镇、***乡、**镇、**镇,每个乡镇建设楼房一幢,单面二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300平方米,4个乡镇建筑总面积1200平方米。

**县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规模一览表

序号

县(乡镇)名称

县、乡镇人口

建设地点

占地面积(亩)

建筑面积(m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