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总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2831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总结.docx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总结.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总结.docx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总结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总结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总结》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请下载。

篇一: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总结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总结

我公司自20XX年以来水稻生产在上级业务部门的领导和兄弟单位的支持下,就开始使用机械插秧、机械收获,不但节约成本,还提高了速度和效率,为分享经验,作如下总结:

一、机械育秧:

原来我们采用人工播种,塑料秧盘育秧,速度慢且

播种不匀,从今年开始,引进了水稻播种机育秧,从撒工、喷水、播种、覆土一次完成,然后用人直接把秧盘摆入秧田中,采用机械化后播种均匀,而且速度快,提髙了工作效率。

二、机械整地(水田轮):

过去插秧前整地用人、畜整地,至少用

一头牲畜两个人加一耙,把地耙平,人、畜都很吃力,而今年使用水田轮整地,不但省工省力,而且整地速度快又平整,利于秧苗返青,还有好处是把插秧后的返青肥提前使用,可施肥均匀。

三、机械插秧:

使用机械插秧速度快,均匀,省工省力,大大提高

了效率,过去用人工插秧,每人每天最多半亩地,而使用插秧机一台机械顶十几个劳动力并可连续作业。

四、精品机械收获:

机械收获的好处更多了,现在用人工收获,包括割、

捆、扛、打四首工序缺一不可,需要费用300-350元/亩,使用机械收割,以上四道工序由机械一次完成,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节省了大量开支。

五、存在问题:

1、插秧机插秧较深,返青较慢,有漏苗现象,需

插后补苗。

2、机械收获损失较多,尤其是倒伏稻田易掉粒,损失更大。

六、解决方法:

育秧时科学育秧,育壮秧,尽量把稻田整平一些,

能逐步克服以上问题。

20XX年10月18H

篇二:

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园区建设工作总结

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园区建设工作总结

20XX年市农机中心围绕本市三大粮食生产和硒砂瓜特

色产业,为了充分利用机械化技术装备农业,最大限度的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结合目前农业生产的基础现状,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运用成熟的机械化作业模

式,依托农机合作社或种田大户,以建立小面积全程机械化作业示范园区为工作重点,辐射带动各产业农机化作业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0XX年建立农机化示范园区四个。

分别为:

硒砂瓜种植机械化示范园区(区级);全程机械化一年两熟耕作模式示范园区;玉米全程机械化示范园区;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园区。

各园区的建设都在按照年初指定的实施方案如期实施,同时已初见成效。

现将水稻全程农机化示范园区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水稻生产的基本概况

水稻是我市沙坡头区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9.7万亩,

占粮食种植面积的25%。

水稻生产在粮食生产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具有生产过程季节性强、种植面积大、范文写作产量高、

生产环节多、劳动强度大、用工量多(一般亩用工量约20

个工日)机械化程度低等特点。

插秧和收获长期依靠人工耕作的状况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特别是近年来劳动力紧缺及用工价格大幅度上涨,大大地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展现代农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业不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对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的发展提出了越来越迫切的需求。

(二)、示范园区基本情况

拟建示范园区位于常乐镇的高滩村、李营村,农作物种植主要以水稻为主,连片种植面积在3000亩以上,该地区企业较多,劳动力紧缺,适宜机械化作业。

基于上述原因,20XX年初由常乐镇高滩村农民贾文牵头成立了“中卫市丰业农机服务合作社”,主要以“订单”形式为农民提供水稻机育秧、机插秧、机收获等服务,本地区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2%以上,有一定的发展优势。

二、园区设定目的、原则及主要目标

(一)目的原则

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建设水稻全程机械化生

产示范园区试点,要坚持农机农艺技术有机结合、协调发展,

优势技术集成整合,推动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基础,提供前提条件。

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带动,整合各类项目投入,加大示范园区建设的推动力度。

提高机械化生产力水平,更要探索转变机械化生产经营方式,走集约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路子,找到机械化规模生产与农村合作承包经营的结合点,建设适应我市城区农业特色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思想汇报专题实现农机社会化服务提质增效的目的。

示范园区建设坚持因地制宜、择优扶持,典型示范、以点带面,多元经济成份参与、农民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实现示范园区效益与农民利益高度集中统一。

(二)主要目标

1、通过三年建设,示范园区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以上,单产提高10%以上,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

2、通过项目建设,辐射带动示范园区所在的常乐镇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生产水平显著提高,提高土地产出率,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三、建设地点、规模和内容

建设地点:

常乐镇高滩村、李营村。

建设规模:

拟建设一个20XX亩的水稻全程机械化科技

实范园区。

建设内容:

1水稻节种育秧机械化技术:

节种育秧技术要严格按照农艺要求进行种子处理和工厂化育秧。

主要工艺流程:

精选种子一高温破胸催芽一机械精量播种;

2水稻栽插机械化技术:

在进行机插秧时,要直线行驶,来回进行,合理密植。

一般机插秧,行距为30cm左右,穴距为12〜15cm,空穴率不超过3%。

机插的秧苗深浅要一致,做到无深秧,无漂秧。

3机械耕整地技术:

使用园盘耙或旋耕机等机械对田块

进行耕整。

机耕要求耕透熟土层,覆盖平,无残茬,晒坐2〜3天,水整地后地面高差不超过3cm,土壤柔软无僵坐;

4机械深施肥技术:

为提高肥料利用率,在进行土壤深耕作业时,使用化肥深施机械装置,将底肥翻到土表以下6〜15cm,在农作物追肥时也可应用这项技术;

5机械植保技术:

主要采用机动远程喷雾器防治病虫草害。

一般田块,操作者只需站在稻田的纵横境上,交错喷雾,无需下到稻田中间,范文TOP100大大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和作业效果;

6水稻收获机械化技术:

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收获机

型,采用分段收割与联合收获相结合的方式,一般在黄熟期,当稻谷中含水量在18%〜19%时收割,留茬高度一般在30cm以下;

7水稻秸秆草帘编制技术:

是指在水稻收获后,将收回的稻草利用草帘编制机制成草帘,用于大棚保温设施。

五、模式设计

(一)示范园区建设标准

1、土地规划:

示范区按照农田基本建设的要求,进行

二档一沟一渠一路合理规划布局,便于机械化作业及按照农艺田间管理。

2、机具配置:

按照示范区建设的规模,计划机具配置:

3台50马力以上拖拉机(及配套农具),3台育秧机,20台

插秧机,10台机动喷雾器,5台半喂入式收割机,5台草帘编制机。

3、技术力量配备:

成立项目建设实滋小组,主要由农

机、农艺技术人员、合作社成员以及农机操作手组成,对推广中的机械配套、农艺措施、专业合作组织的运作进行分析、总结、建议;开展技术咨询、培训、指导和推广;收集、编写项目资料,发布有关信息等。

4、组织机构:

成立项目领导小组,最全面的由农牧局、农机推

广中心领导以及相关单位领导和技术人员组成,主要对项目的建设进行监督管理。

5、合作社建设:

在实施项目建设的同时,完善合作社

建设,根据农田作业需要配备机具,为合作社建立一个具有办公室和机具库房的固定办公场所。

(二)机具配套投入情况

1、3台50马力以上拖拉机(配套农具):

用于耕整地;2、3台育秧机:

用于水稻机械化节种育秧;

3、20台插秧机:

用于水稻机械化栽插;

4、10台机动喷雾器:

用于机械化病虫害防治;

5、5台半喂入式收割机:

用于机械化收获;

6、5台草帘编制机:

用于稻草深加工;

(三)农机标准化作业标准制度

1、先进适用机械化技术作业流程及工艺路线

篇三:

20XX水稻机械化生产总结档

开封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

项目阶段工作总结

开封县是一个水稻生产大县,常年(来自:

精品: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总结)种植水稻6万亩以上,近年来,随着农机化事业不断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稳步提高,耕整、植保、收割、脱粒、储运等环节的机械化水平达70%以上,但水稻机械化插秧问题一直没有很好解决,成为制约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的一个“瓶颈”问题,为解决这一“瓶颈”问题,20XX年开封市农机局确定开封县为全市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县之一,开封县农机局对项目建设髙度重视,严密组织,科学事实,截至目前已完成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面积10006亩,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为开封县水稻产区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大面积推广坚定了基础。

一、项目任务实施完成情况

20XX年,开封县把杜良乡、曲兴镇作为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区,项目区以杜良国成农机合作社为依托,辐射带动周边,项目区设10个示范点,均为种粮大户、农机大户、科技示范户。

12个示范点运用秧盘育秧.2亩,进行了春晚稻插秧机械示范推广,共完成示范机插面积10006亩(50亩以上集中连片4800亩),其中:

春机插面积360亩。

经对各示范点实地对比试验,机插亩节约成本70元(人工插秧240元/亩,机械插秧170元/亩),示范效果明显,在项目实滋过程中,共印发宣传资料20XX份,办培训班2期,共300人(技术人员30人、农民学员270人),召开现场会3次,接受咨询236人次,参加现场观摩会的县、向领导和技术人员120人,受教育

群众20XX多人。

经过20XX年的试验示范推广,开封县已探索出了一套长效示范推广机制,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开封稻区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全面完成了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任务。

二、项目机具配备及应用情况

20XX年,项目示范点12个,投入插秧机25台【其中。

引机

15台】,每个示范点购置配备久保田乘坐式插秧机各2台以上,进行春、晚稻机插秧技术示范推广,共完成即插水稻面积10006亩,其中:

春稻完成360亩,每台插秧机平均完成插秧面积400亩,满足了各个示范点的需要。

三、主要技术工作内容及指标

为了使机械化育插秧能够迅速在全县推开,开封县坚持“突出重点,多点布局,力求实效”的原则,20XX年在杜良乡、曲兴镇以国成农机合作社为依托,辐射带动,设12个示范点,示范总面积10006亩(50亩以上集中连片4800亩),涵盖了开封县水稻种植的不同耕作类型,并采取多茬,多品种种植等方法,使示范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带动性。

经过20XX年的实验、示范,开封县总结出了不同地形、地貌、茬口、适宜栽插品种和播种、移栽时间及技术,促进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集成配套,为开封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打下了基础。

春茬稻由于播种移栽早,育秧期间气温变化幅度达,秧苗容易发

生病害、冻害、育出合格秧苗难度较大。

针对这些情况,开封县农机局要求各示范点采取小拱棚方法进行育秧,对受冻害的育秧床及时喷药防治病害。

对立枯病高发区,县局及时给示范点制定了有水管理的育秧方法,并要求育秧点及时浇施壮秧剂,这样既兼顾了秧苗盘根,又减轻了病害发生,使示范点成功育出了合格秧苗,麦茬机插稻普遍在五月中旬育秧,6月15号左右开始机插,此时育秧的有利条件是气温较髙并且稳定,容易育出合格秧苗,不利条件是水稻生长期长,虫害较多,品种应用要求比较严格,因此,农机局指导示范点麦茬稻一是选择了生育期短于140天,品质优、产量相对较高的杂交稻品种,育秧时用露天有水的方法进行管理,在秧田管理上注重防治稻蓟马的危害。

二是选择了生育期相对较短的稻品种(如新稻18),以取得较大效益。

四、主要技术路线

20XX年我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主要技术路线为:

1、育苗作业一2、插秧作业

(―)、育苗作业:

(1)备营养土制作秧床摆盘一--装底土消毒浇水。

(2)晒种脱芒綾种催芽播种盖土。

(二)、插秧作业:

机械整田泡田耗田

沉淀机插大田管理。

相关技术要求:

采用软盘经济型育秧方式,育出秧龄17-25天,株高15—25厘米,叶龄3.5—3.8叶,每平方厘米1—1.7株。

长58厘米,宽28厘米,厚2厘米,根系盘结好,提取不散的杂交稻秧块,用久保田乘坐式插秧机栽插,每亩栽插1.4---1.8万穴。

五、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建立组织

开封县农机局成立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推广项目实施领导组,具体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

组长:

李芸生局长负责领导项目工作

副组长:

林卫民副主任科员负责项目具体实施工作

成员:

张喜亮主任科员负责工作协调实施

王志松推广站站长负责宣传、技术指导工作

邵晶晶会计负责资金结算及档案管理工作

(二)加强宣传,强化培训

1、利用公告,向项目实施区农民宣传项目购置补贴政策,公布补贴农机具的种类、型号、价格、供应厂商和补贴数量、补贴金额、优先补贴条件及作业补助办法。

2、出动2辆宣传车,深入乡村宣传国家的补贴政策。

3、组织人员到示范乡镇设立咨询台,宣传水稻机械化生产购置补贴项目的有关政策,共出动咨询台12个、62台次。

4、利用召开现场演示会,扩大宣传面。

我们在项目区10个示范点分别组织了3场水稻机械化生产现场会。

让群众了解认识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农民购置农业机械的积极性。

5、我们制作培训教材和宣传单20XX份,在示范点进行了发放张贴。

公布了补贴政策,机具的种类、型号、价格、生产厂商、补贴数量、补贴金额和优先补贴条件等。

6、举办培训班2期,培训人数300人。

通过培训,提高了农民机手的素质,增强了购机的积极性。

20XX年6月26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