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5328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9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第9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9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9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9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第9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第9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第9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第9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第9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第9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第9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第9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第9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第9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第9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第9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第9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第9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第9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9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docx

《第9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9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docx

第9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第9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历史

普查讲9“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1.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理解“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

(1)(经典题,3分)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

太子问:

“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

”田子方答:

“贫贱者。

”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被派上用场。

这反映了()

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

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

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

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

答案:

A

解析:

据“《史记》”“魏太子”可以判定材料所述事件是在战国时期,“魏太子”首先向“新贵”“文士”致意,这一行为反映了魏太子对田子方的敬重,而田子方解释自己失礼的原因是“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被派上用场”,这从侧面反映了士人受重视是普遍现象。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士”阶层崛起的原因之一是受到各诸侯国的重视,故A项正确;“新贵”的身份表明士人并未轻视功名利禄,故排除B项;太子率先致意,“贫贱者”未回礼并自信地给予解释,不能证明等级森严,故排除C项;忠君思想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故排除D项。

(2)(2020天一大联考高三联考,3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官学教育的破产,商、周以来的“学在王官”日益转向了“学在私门”。

这一变化()

A.是百家争鸣局面推动的结果

B.奠定了儒学形成的社会基础

C.促进了新知识分子群体形成

D.加速了各家学派思想的融合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由“学在王官”转向“学在私门”,这有利于文化下移,扩大平民知识分子的力量,从而促进新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故C项正确;材料中的现象是推动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而不是百家争鸣局面推动的结果,故A项错误;儒学形成的社会基础不仅包括“学在官府”的局面逐渐被打破,还有鲁国的“周礼尽在鲁”的社会环境等,故B项错误;“学在私门”会形成不同的学术思想,加速了各家学派的纷争,不是融合,故D项错误。

2.理解以“仁”“礼”为核心的孔子思想

a.理解孔子的治国主张

(3)(2018海南单科,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孔子认为,礼乐制度的松弛、崩坏,导致社会动荡,极力主张“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重建社会秩序。

孔子曾把重建礼乐秩序的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称: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

”他一度入仕为官,以求实现其治国理想。

他还提倡“学而优则仕”,其弟子亦多有入仕者。

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完美的人,必须用礼乐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

个人“不学礼,无以立”,在言行上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摘编自王钧林《中国儒学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关于礼的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7分)

答案:

背景:

礼乐传统;(2分)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崩乐坏;(3分)思想活跃。

(2分)

解析:

孔子关于礼的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结合所学可知,孔子致力于恢复“周礼”,礼乐传统是孔子礼的思想产生的基础;根据材料“礼乐制度的松弛、崩坏,导致社会动荡”,可得出春秋时期,随着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乐传统遭到破坏;结合所学可知,当时百家争鸣兴起,思想活跃。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关于礼的主张。

(8分)

答案:

主张:

重建礼制社会;(2分)希望主政者能担当重建礼乐秩序的大任;(2分)积极入仕,以礼治国;(2分)人人都践行周礼。

(2分)

解析:

孔子关于礼的主张,根据材料“主张‘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重建社会秩序”,可得出孔子主张重建礼制社会;根据材料“把重建礼乐秩序的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可得出孔子希望主政者能担当重建礼乐秩序的大任;根据材料“入仕为官,以求实现其治国理想”“提倡‘学而优则仕’”,可得出主张积极入仕,以礼治国;根据材料“必须用礼乐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可得出主张人人都践行周礼。

(4)(2019海南单科,2分)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这表明孔子()

A.主张严格社会等级

B.重视社会道德构建

C.认同社会贫富分化

D.反对百姓追求富裕

答案:

B

解析:

材料“君子喻于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说明孔子强调道德,鄙视无道德的富贵,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论述的是道德,而不是等级,故排除A项;孔子否定的是无道德的富贵,而不是认同贫富分化,故排除C项;材料“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说明孔子否定无道德的富贵,而不是反对富裕,故排除D项。

b.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及影响

(5)(2020辽宁大连二模,4分)孔子坦言“吾从周”,一生致力于恢复周礼,实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周道”。

但是他在教育上却主张“有教无类”,推动了学术下移。

这一现象()

A.是战国儒学发展的产物

B.体现了孔子毕生对社会平等的追求

C.是当时社会转型的反映

D.体现了崛起中的士阶层的政治诉求

答案:

C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孔子主张兴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是社会变革在教育领域的反映,故C项正确;孔子是春秋时期的人物,故A项排除;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强调的是恢复西周时期的等级制度,故B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教育发展,与士阶层的政治诉求无关,故D项排除。

3.理解以“仁政”为核心的孟子思想

a.重点掌握“仁政”的含义及实质

(6)(2018北京文综,4分)“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

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

他的观点()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儒家思想。

根据题意,甲骨文中“王”的本意是斧头,是军事征伐权力的象征,而孟子认为有“仁德”之人为王,这与其本义不同,故A项排除;“无为而治”是道家的主张,不是儒家学派孟子的主张,故B项排除;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争霸,孟子希望统治者通过实行儒家的“仁”“德”教化臣民,来实现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故C项符合题意;西周是宗法制度的鼎盛时期,而孟子是战国时期的人物,故D项排除。

(7)(2020安徽江南十校高三质检,4分)孟子认为,没有“恒产”的人就没有“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

等犯了罪,再施加刑罚去处置他,这是对人民的坑害,“仁人在位”哪能这样治理国家呢?

这体现了孟子()

A.重义轻利的道德观念

B.人性本善的哲学思想

C.仁政爱民的民本思想

D.礼法并施的治国方略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孟子认为“仁人在位”治理国家应当首先保证人民拥有“恒产”,不能坑害人民,体现了其仁政爱民的民本思想,故C项正确;重义轻利强调把义放在比利更重要的地位,认为财富的获得要服从伦理准则,不符合题意,故A项排除;材料所述并非人性善恶的问题,不能体现人性本善的哲学思想,故B项排除;礼法并施是荀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将儒家的礼制思想同法家思想相结合,不符合题意,故D项排除。

b.正确认识孟子“性本善”的伦理观

(8)(2022改编,3分)有学者评论中国古代某思想家说:

“以为仁、义、礼、智四德,皆由人类天赋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引申发展而成。

故‘人皆可以为尧舜’,而仁心乃人类所共有。

”该思想家应是()

A.孔子

B.孟子

C.朱熹

D.王阳明

答案:

B

解析:

孟子主张“性本善”,认为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与材料“以为仁、义、礼、智四德,皆由人类天赋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引申发展而成”相对应,因而该思想家为孟子,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材料不符,故排除。

(9)(经典题,3分)《孟子·尽心上》中提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由此,孟子强调()

A.性本善

B.教育的教化功能

C.学以至圣,致良知

D.民贵君轻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可知孟子强调先天的美德,即性本善,故A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教育的作用,故排除B项;C项强调通过后天学习以获得良知,非材料内容,故排除;材料未涉及君民关系,故排除D项。

c.了解孟子倡导“养浩然之气”的内涵

(10)(经典题,3分)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

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

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

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

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

答案:

A

解析:

孟子主张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体现了儒家的“内圣”主张,强调个人要不断提高内在的道德修养,故A项正确;从所学知识可知,儒家强调“仁”和“礼”,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外在的行为规范,故不强调个人的独特性格,故排除B、C两项;题干主要体现的是孟子关于个人道德修养方面的主张,不涉及其对政治的看法,故排除D项。

4.了解荀子的思想

a.了解荀子对其他学派思想的吸收

(11)(2020河北保定一模,4分)有学者认为,荀子深刻地认识到,“礼”与“法”是治理国家、安定社会的两大根本手段,于是立足于儒家的“礼治”,吸收、发挥法家的“法治”思想,使“礼”与“法”在政治和法律层面相互渗透,和谐统一。

该学者认为荀子()

A.是法家学派实际开创者

B.背离了孔孟思想的精髓

C.对诸子百家学说进行了改造

D.使儒学的发展迎合时代需要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礼’与‘法’是治理国家、安定社会的两大根本手段……使‘礼’与‘法’在政治和法律层面相互渗透,和谐统一”可知,该学者认为荀子将“礼”与“法”作为国家治理的手段,使儒学适应战国时各国君主的需要,故D项正确;该学者仅是认为荀子的思想中蕴含法家的思想,而非认为荀子是法家学派的实际开创者,且该表达不符合史实,故A项排除;材料中提到荀子仍然立足于儒家的“礼治”,并没有背离孔孟思想的精髓,故B项排除;材料中提到荀子吸收法家的思想,发展了儒家思想,对其他思想谈不上改造,故C项排除。

b.正确认识荀子“性恶论”的伦理观

(12)(经典题,3分)对人性的看法,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礼义是圣人所制定用以扰化恶性,而使之变为善,但又不主张纯粹的感化。

这说明他倡导()

A.发明本心

B.知行合一

C.礼法并施

D.重义轻利

答案:

C

解析:

理学家陆九渊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发明本心,与材料中“荀子主张”不符,故A项错误;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学说,与材料中“荀子主张”不符,故排除B项;材料中“礼义……使之变为善,但又不主张纯粹的感化”表明礼法并施,故C项正确;材料中讲“礼义”,没有涉及义利,故排除D项。

5.认识民本思想在先秦儒家思想中的体现

(13)(2020广西南宁一模,4分)与孟子“民贵君轻”的君民关系思想不同,荀子力主“尊君爱民”,同时又认为“性本恶”,觉得人性需要外力教化。

这反映出当时()

A.儒家民本思想得以丰富

B.君权神授思想遭到批判

C.君民平等成为儒家共识

D.法家思想为儒家所接受

答案:

A

解析:

荀子强调通过礼法并用加强对民众的教化,同时力主爱民,这是民本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故A项正确;汉代董仲舒将君权神授的思想融入儒家学说中来,故排除B项;荀子提倡礼法并用,强调社会秩序,并未提及君民平等,故排除C项;荀子思想体现了战国时期儒家和法家思想的融合,不等同于法家思想被儒家接受,故排除D项。

(14)(经典题,3分)和谐社会的建立强调以民为本,而“民本”思想自古有之,下列言论与建设和谐社会基本上不相关的是()

A.“政在得民”

B.“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C.“存百姓”的思想

D.“民贵君轻”

答案:

B

解析:

本题材料提到“和谐社会的建立强调以民为本,而‘民本’思想自古有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主张用人得当,与建设和谐社会基本上不相关,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都符合材料信息的民本思想,但不符合设问,故排除。

(15)(2020天津重点学校联考,3分)中国战国时期一位思想家说:

“得乎丘(意为“众多”)民而为天子。

”他的思想体现了()

A.强调等级秩序

B.维护宗法关系

C.以民为本

D.诸侯争霸

答案:

C

解析:

材料“得乎丘(意为“众多”)民而为天子”的意思是得到众多人民的承认便可能成为天子,说明这位思想家强调人民的力量和作用,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等级秩序、宗法关系以及诸侯争霸,故A、B、D三项错误。

6.理解道、法、墨三家的思想主张

a.了解道家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及其治国思想(无为而治)

(16)(2022改编,3分)“中国古代山水画常常以自然而然合乎本性为美,在位置的经营上讲究‘留白’‘计白当黑’,也是有无相生、虚实相象在艺术实践中的体现。

”材料中古代山水画的这一创作特点应是受哪家思想影响()

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中中国古代山水画的特点“自然而然”“有无相生、虚实相象”可以看出,它体现了道家“道法自然”及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故C项正确;而其他各家思想中均无此内容,故排除A、B、D三项。

(17)(经典题,3分)“少则得,多则惑”“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这些观点出自先秦()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少”与“多”、“得”与“惑”、“损”与“益”之间的相互转换,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春秋时期道家老子的思想观点,故A项正确;先秦儒家的主要观点是孔子的“仁”和“礼”、孟子的“仁政”以及荀子的“礼法并施”和“君舟民水”,并没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故排除B项;先秦法家的主要主张是“中央集权”和“今必胜昔”,同样没有辩证法的观点,故排除C项;先秦墨家的思想观点是“兼爱”“非攻”“尚贤”“节用”“节葬”等,也没有辩证法的主张,故排除D项。

(18)(2020甘肃临夏中学高三模拟,4分)春秋时期,老子认为: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这表明老子主张()

A.民贵君轻

B.精神自由

C.节俭尚贤

D.无为而治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中“绝”“弃”的做法及采取这些做法可达到的结果可知,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故D项正确;民贵君轻是孟子的政治主张,故A项排除;精神自由是庄子的主张,故B项排除;节俭尚贤是墨子的主张,故C项排除。

b.认识儒家与法家思想的共同点,重点理解法家的治国主张

(19)(经典题,3分)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

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

A.重农抑商

B.强调制度与秩序

C.厚古薄今

D.重视道德与人伦

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重农抑商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经济政策,商鞅变法时首次正式提出,属于法家思想,不符合儒家的思想,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法家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倡导实行法治,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儒家倡导“为政以德”,在治国方面强调“仁”“礼”,注重贵贱有序的等级秩序,两者都强调制度与秩序,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厚古薄今”主要是儒家的思想,法家主张进行社会变革,认为历史是不断进步的,主张“世异则事异”,反对儒家的“厚古薄今”,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儒家倡导“仁”“礼”,法家倡导“法治”,重视道德与人伦是儒家的主张,不符合法家的思想,故D项错误。

(20)(2019天津文综改编,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其兼天下不难矣。

“故治民无常……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

——《韩非子》

依据材料,概括韩非子“兼天下”思想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在实践法家思想上的成败。

答案:

特点:

强调法、术、势的作用;主张以法治国,法随时变;宣扬君权至上。

(3分)

成败:

秦奉行法家思想,富国强兵,进行统一战争结束割据局面,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但秦朝推行严刑峻法,实施暴政,迅速灭亡。

(4分)

解析:

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等进行归纳。

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c.认识墨家的思想立场

(21)(2020江苏单科,3分)墨子提出治理天下应当像大禹那样“使劳者得息,乱者得治”,认为察“圣王之事”得“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由此可知,墨家学派能够兴起的主要原因在于()

A.恢复前代礼乐制度

B.代表下层平民利益

C.强调社会等级和谐

D.适应兼并战争需要

答案:

B

解析:

材料“使劳者得息,乱者得治”“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表明墨子强调百姓利益,结合所学可知墨家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因此墨家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代表下层平民利益,故B项正确;主张恢复前代礼乐制度的是儒家,墨子主要强调的是广大平民百姓的利益,故A项排除;强调社会等级和谐的是儒家,墨子主张“兼爱”,强调消除贵贱的分别,故C项排除;适应兼并战争需要的是法家,墨家强调“非攻”,故D项排除。

7.认识“百家争鸣”的意义

(22)(2020河北衡水一模,4分)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礼制文明受到挑战的时代,诸子学说揭示出中国古代礼制文明发展的各种可能选择,提出了礼制文明进一步发展的新思路、新观点,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据此可知,“百家争鸣”的意义在于()

A.彻底否定了传统的礼乐制度

B.确立了儒学的主流学说地位

C.推动了古代社会的制度创新

D.开启了思想自由的全新时代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诸子学说揭示出中国古代礼制文明发展的各种可能选择,提出了礼制文明进一步发展的新思路、新观点”可知,诸子学说提出了礼制文明进一步发展的新思路、新观点,这有利于推动古代社会的制度创新,故C项正确;“彻底否定”的说法太过绝对,故A项排除;“确立了儒学的主流学说地位”是在西汉,故B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百家争鸣”对礼乐制度的影响,不是思想自由,不符合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

(23)(2022改编,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西周宗族制度,到东周时期发生了比较剧烈的破坏。

东周大小宗族间展开了长期的兼并战争,许多国家和采邑灭亡了,原来的经济基础变化了。

在战争中某些统治者继承西周敬天保民思想,对祀与戎有了新的认识。

东周在西周的文化基础上表现出伟大的创造性,产生了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

郑国子产创法家,齐国孙武创兵家,鲁国孔丘创儒家,宋大夫墨翟创墨家,诸子百家的多家学派在东周后半期都创始了。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历史背景,并简述其影响。

答案:

背景:

周王室衰微,宗法制和分封制瓦解,诸侯兼并战争不断;使用铁器牛耕,井田制瓦解;士阶层崛起,学术下移、学术活跃,继承并发展西周的文化。

(6分)

影响:

东周时期形成的思想理论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社会转型,影响深远。

(4分)

解析:

第一小问“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历史背景,根据材料“西周宗族制度,到东周时期发生了比较剧烈的破坏”“许多国家和采邑灭亡了”可知,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宗法制和分封制瓦解,诸侯兼并战争不断;根据材料“原来的经济基础变化了”并结合所学可知,经济上,使用铁器牛耕,井田制瓦解;根据材料“东周在西周的文化基础上表现出伟大的创造性”可知,思想上,继承并发展西周的文化;结合所学可知,阶级结构上,士阶层崛起。

第二小问“百家争鸣”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推动思想解放和社会转型两方面回答即可。

随堂普查练9

1.(2020河北石家庄二中高三模拟,4分)春秋时期成书的《国语》主要记载各国公卿之“语”,而关于战国时期的《战国策》则主要记载战国时游士之“策”。

这种变化说明()

A.史书体例有所创新

B.新式选官制度建立

C.社会阶层发生变动

D.统一历史趋势显现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由各国公卿之“语”到游士之“策”反映的是“士”阶层的崛起,说明社会阶层发生变动,故C项正确;《国语》和《战国策》都是国别体,体例没有创新,故A项排除;B、D两项材料无法体现,故排除。

2.(经典题,3分)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

这表明了儒者()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答案:

C

解析:

儒学是中国古代主流文化,是符合现实政治需要的正统思想,故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儒者反对社会变革,故排除B项;从“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可知儒者要求统治者像古代圣贤一样以完美的道德治国,体现的是一种理想化的政治诉求,故C项正确;儒者称颂“三代”之美,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是希望统治者实现仁政、德治,实现儒学的治国理念,不是希望恢复先代的政治制度,故排除D项。

3.(2020江苏苏州模拟,3分)先秦有思想家认为:

“凡人国,必择务而从事焉。

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

”这体现了()

A.民贵君轻的主张

B.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

C.克己复礼的思想

D.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

答案:

D

解析:

材料没有涉及君民关系,A项错误;题干“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表明国家需要什么言论,就说出什么言论,只要是对国家有利的就做,这体现了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而不是追求精神自由,D项正确,B项错误;“克己复礼”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题干没有体现,C项错误。

4.(2020天津和平区高三模拟,3分)春秋吋期,孔子重新诠释了周礼,他并未将礼制规范强加于人,而是引导人们以血缘亲情为基点,推己及人,以此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关系,将礼从外在的等级制度和社会规范转化成了人们内在的道德意识。

据此可知,孔子()

A.淡化了礼制中的等级观念

B.试图推动宗法制度的复兴

C.努力使礼制与时代相适应

D.对墨家思想的吸收与转化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孔子……引导人们以血缘亲情为基点,推己及人,以此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关系,将礼从外在的等级制度和社会规范转化成了人们内在的道德意识”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传统的周礼已不适应社会的需要,孔子将礼制的要求转化为道德,努力使礼制与时代相适应,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淡化礼制中的等级观念、宗法制度的复兴和墨家思想,故A、B、D三项排除。

5.(2020山东单科,3分)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

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

A.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

B.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

C.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

D.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无礼义,则上下乱”“义者,君臣上下之事”并结合所学可知,孟子和韩非子所说的“义”是君臣之间做事的规则,实质是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故D项正确;秦朝确立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排除;孟子“养浩然之气”强调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与“无礼义,则上下乱”不符,故B项排除;西周时期的“礼”强调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材料中“义”强调的是维护等级秩序,故C项排除。

6.(经典题,3分)“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以兔可分以为百也,由名分之未定也。

夫卖兔者满市,而盗不敢取,由名分已定也。

……故夫名分定,势治之道也;名分不定,势乱之道也。

”请根据所节录文献内容判断,这段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