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袭击事件卫生应急处置预案.docx
《恐怖袭击事件卫生应急处置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恐怖袭击事件卫生应急处置预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恐怖袭击事件卫生应急处置预案
关于第届全国运动会(赛区)恐怖袭击事件卫生应急处置预案的通知
各科室:
为全面做好第届全国运动会(赛区)恐怖袭击等相关事件的卫生应急处置工作,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确保各项赛事顺利进行,现将《第届全国运动会(赛区)恐怖袭击事件卫生应急处置预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市第人民医院
2013年4月11日
市院关于第届全国运动会(赛区)
恐怖袭击事件卫生应急处置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了及时、有效、妥善地处置第届全运会期间地区突发的恐怖袭击等相关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社会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卫生部核事故与放射事故应急预案》、《卫生部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预案》、《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省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第届全国运动会突发和与放射事件医学处置预案》、《第届全国运动会突发化学中毒事故工作方案》、《第届运动会生物恐怖袭击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市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第届全国运动会(赛区)恐怖袭击事件卫生应急处置预案》等,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运期间在我市发生对公众造成危害的核与放射事件、有害生物扩散事件、化学中毒事件以及各类恐怖袭击事件的医学应急处置工作,适用本预案。
(四)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认真负责、警惕性高,反应及时、措施得当,整合资源、协同应对,平战结合、常备不懈。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
(一)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岗位职责:
组长:
负责恐怖袭击事件卫生救援的指挥、领导、汇报工作。
院办、党办:
负责应急指挥联络,联系抢救队伍及物资的安排调动、使用及病情汇总。
医务科、护理部:
负责抢救现场的全面指挥、调动各科医护人员实施医疗救治,并汇总情况报告总指挥部。
保卫科:
负责消防联络、指挥现场抢险、维护现场秩序,负责与相关部门联系。
总务科:
负责物资储备,确保抢救物资的供应,保障车辆的使用及抢险人员的饮食供应,并与相关部门联络。
器械科:
确保医疗设备、物资的供给,负责与相关部门联络。
药剂科:
确保药品的供给,负责与相关部门联络。
(二)医疗救援组
1.1医疗卫生救援专家组:
组长:
成员:
职责:
对恐怖袭击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提供咨询建议、技术指导和支持。
1.2医疗卫生救援队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
做好伤病员的救治工作,并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相关信息。
(三)应急程序与响应
1.1监测与报告
(1)监测
依靠现有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重点传染病监测系统、死亡报告系统等,早期发现各种异常公共卫生现象,发现疑似恐怖事件。
(2)报告
参与事件应急处理的部门应及时按有关规定,通过网络直报等方式进行相关信息报告,并随时报告现场处置情况、医疗救治情况以及在处置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1.2应急响应
经调查初步确认为恐怖事件或接到政府指令可能发生恐怖事件后,根据事件性质,立即启动本预案,组织协调事件处理工作。
(1)启动医院恐怖事件医学应急领导小组及专家组。
(2)做好医疗卫生救援的准备工作,随时准备卫生支援。
根据上级指示,随时做好增援现场的准备工作,派遣医疗应急机动队增援事件现场;在我院被上级机关指定为现场临时救治医院时,做好重症病人的救治工作。
(3)应急救援工作队在进入事发现场前,必须核查自我防护措施落实情况,需依据事件类型及特点,在相应区域着相应的防护装备进行全身防护;如未知污染性质的恐怖事件,进入污染区需按照最严格的A级防护标准进行防护;需检查防护服的穿戴是否正确,防护用具是否配齐、是否掌握使用方法等。
进入毒物浓度较高的现场时,应2人以上协同工作。
生物恐怖事件中,应急救援工作队进入事发现场时,应先行消杀喷洒,开辟进入的安全通道。
离开污染区时,要及时洗消;事件现场处理完毕,各单位要妥善处理使用过的防护用品和器械,杜绝二次污染。
四、卫生应急处置工作流程
(一)核与放射事件
1.1现场医学救援的原则
现场医学救援行动应遵循快速有效、边发现边抢救、先重后轻、对危重伤员先抢救后除污染、尽快将伤员撤离事件现场以及保护抢救者的原则,对可延迟处理者(指无危及生命的体征、不必急救、可延缓处置的伤员)经自救互救和初步除污染后迅速脱离现场,注意掌握充分的医疗救治优先于辐射评价和去污的原则。
1.2现场医学救援的基本任务
(1)首先要将伤员撤离事故现场并进行相应的医学处理,对危重伤员应优先进行急救处理;
(2)初步估计人员的受照剂量,设立临时分类站,进行初步分类诊断和处理,必要时及早使用抗放射药物;
(3)对人员进行放射性体表污染检查和初步去污染处理,注意防止污染扩散,对开放性污染伤口去污后可酌情进行包扎;
(4)初步判断人员有无放射性核素内污染,必要时及早采取阻断吸收和促进排出措施;
(5)尽可能收集可估计人员受照剂量的物品和生物样品;
(6)填写伤员登记表;
(7)根据初步分类诊断处置伤员;
(8)对突发事件的医学和公共卫生后果进行初步评估以及放射防护和公共卫生建议。
1.3现场医学救援行动的步骤
(1)进入现场前,佩戴个人剂量计,穿好防护用具,按上级指示服用稳定性碘片和抗辐射药物,了解应急响应人员返回导则。
(2)向现场控制人员了解情况,如果是第一个到达现场的人员,则担负现场控制人员的职责。
(3)尽快搜救伤员,实施伤员的现场抢救。
包括止血、固定、包扎、抗休克、防治窒息等措施,并进行初步分类。
为保护可抢救者和被抢救者,若现场辐射水平较高,应先将伤员及时撤离到安全区域,然后再做紧急处理。
(4)分类去污:
合并化学损伤的伤员优先处理。
可延迟处理的伤员经去除沾染,到分类站接受医学检查和处理,进行进一步分类救治。
危重伤员病情稳定后再去污,有手术指征的伤员尽快进行早期外科处理。
(5)辐射评价与接收医院救治:
治疗其他不太严重的放射损伤,对人员进行辐射评价,治疗放射病、放射性局部损伤或放射性烧伤、去除内污染。
需注意的是,临床症状明显的伤员可给予对症处理,但应避免使用对淋巴细胞计数有影响的药物(如肾上腺皮质激素),防止对诊断指标的干扰。
体内放射性核素超标时,应及时采取促排措施。
(6)后续医学观察与随访:
对受照严重的病人进行长期全面的医学观察和随访。
细心向病人和家属介绍可能会发生的远期效应和危险。
1.4现场伤员的分类处置
突发核与放射事件中,受害者可能受到一种或多种损伤,如外照射、体表沾染、内照射及其他损伤(出血、创伤、烧伤及休克等)。
伤员的现场分类是指在事发现场由医务人员对其伤后早期的伤情、伤类进行初步判断和划分。
其目的在于确定伤员受伤种类和程度,以便及时合理的医疗救治和后送治疗,提高治愈率,减少伤残率。
在现场初步可将伤员分成四类,并进行相应的处置:
(1)优先处置的危重伤员:
危及生命的损伤(如内脏破裂、严重休克、窒息和大血管损伤等)优先于放射损伤急救。
(2)观察与留治的重伤员:
此类伤员生命已垂危;治愈希望不大,应视情况给予护理、减少痛苦的措施。
如脑型、肠型放射病、极重度冲击伤等。
(3)可直接后送的伤员:
此类伤员伤情不急而又需进一步治疗,可直接后送或稍做一般处置即可转送。
如中度放射病、中度烧伤、一般骨关节伤和转送途中无危险的重度复合伤等;对于放射损伤病人,将中度以下急性放射病人送到市应急救治基地救治,将重度以上急性放射病、放射复合伤和严重内污染人员送到省级指定专科医疗机构救治。
(4)留治可治愈的伤员:
此类伤员伤情较轻,可在相应医疗机构治愈。
如面积不大的轻度烧伤、轻微的软组织损伤等。
如只受到轻度照射者,可作为门诊病人进行登记,定期观察。
应急响应终止后,应对其进行观察、查体和必要的治疗,伤情需要时应住院治疗。
1.5人员的去污
人体放射性沾染的去除是应急救援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首先要掌握去污原则:
有生命危险者先抢救生命,然后再考虑去污,要将避免污染放射性核素吸收和播散作为贯穿整个去污过程的指导思想。
(1)脱去污染的衣服,尽快确定污染部位、范围及程度。
(2)先处理污染的创面,后处理体表污染。
(3)伤口有污染时先从伤口处开始,如无伤口应先从污染轻的部位开始去污,防止交叉污染。
(4)先用湿毛巾、肥皂、香波擦洗污染局部,不要一开始就全身淋浴以减少污染扩散和污水量。
(5)去污时手法要轻,避免擦伤皮肤;宜用温水(约40℃),不要用热水,以免因充血而增加皮肤对污染物的吸收。
也不要用冷水,以免皮肤因毛孔收缩而将放射性污物陷在里面。
(6)适时、慎重选用含络合剂的洗涤剂;勿用硬毛刷和刺激性强的或促进放射性核素吸收的制剂;去污次数不宜过多,一般以不超过3次为宜,以免损伤皮肤。
(二)化学恐怖事件
1.1现场卫生救援区域划分
医疗卫生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根据现场分区开展救援工作。
现场设立救援区域和洗消区。
在冷区内划定救援区域,区域内根据不同功能设立指挥部、急救区、治疗区、观察区、尸体处理区等。
一般在温区边缘设立洗消区,在洗消区附近设立检伤区。
现场分区根据化学危害源性质和扩散情况等进行,危害源周围核心区域为热区,用红色警示线隔离;红色警示线外设立温区,用黄色警示线隔离;黄色警示线外设冷区,用绿色警示线隔离。
1.2现场医疗救援
现场救援首要措施是立即组织力量及时疏散中毒现场危险区域的人员至安全区域;并封锁危险区域以及封存相关物品;防止其他人员继续接触有毒物质。
(1)洗消
在现场洗消区进行;及时脱去病人被污染的衣物,用流动清水反复冲洗污染的皮肤(包括毛发),对于可能引起化学性灼伤或能经皮肤吸收的毒物更要充分冲洗,必要时可考虑选择适当中和剂中和处理;化学物溅入眼睛时要优先迅速冲洗。
(2)检伤
检伤工作一般由有丰富中毒救治经验的医务人员实施。
要根据病人病情迅速将其检伤分类;每名病人检伤时间应控制在1-2分钟内。
病情危重者用红标标记,送往急救区即抢救;病情较重者用黄标标记,送往治疗区救治;病情轻微者用蓝(绿)标标记,送往观察区观察;死亡病人用黑标标记,送往尸体处理区。
治疗区和观察区的病人要定期复检。
(3)一般治疗
松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呕吐病人头偏向一侧,以防止误吸;注意保暖,保持安静休息,避免体力活动;密切观察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
(4)应用特效解毒药物
如果中毒类型有特效解毒剂;应在现场抓紧时机;立即早期给予相应的特效解毒剂。
(5)氧疗
有缺氧症状时,可给予鼻塞、鼻导管或面罩给氧;发生严重肺水肿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时,给予呼吸机支持治疗。
(6)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有毒气体中毒的重症病例可发生肺水肿和脑水肿;应早期、足量给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7)其他对症和支持治疗保护重要器官功能,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防治继发感染,及时处理化学性眼和皮肤灼伤等。
(三)生物恐怖事件
1.1事件处置原则
当生物恐怖事件已经证实,生物恐怖致病因子已经确认,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要求采取针对性措施,快速控制或消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1)必须快速识别,确定范围和影响因素,快速采取针对性措施。
(2)必须以减少死亡、减少发病为目的。
(3)必须对难以快速识别的因子提出假设和推论,快速识别与控制措施同时进行。
(4)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群防群治。
(5)必须有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开展高危疫区的调查与处理,现场分工明确,各负其责。
(6)必须做好现场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
(7)必须加强信息交流,做好后勤保障,提供技术支持,一旦出现不可预见的情况,要有紧急处置办法;必须依靠现有的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做到平战结合。
1.2现场前期工作任务
现场应急救援工作队到达事发现场后的6小时内,在现场其它相关部门配合下应完成以下任务:
(1)对重症患者立即进行就地抢救,情况好转后转送医院,对其他病人和疑似病人立即送医院或就地隔离治疗。
为防止病原扩散,所有病人在送医院之前,必须选择合适的消毒剂进行消毒,更换全部衣服,穿上专用服装。
治疗前必须先采集可疑的标本。
(2)病人家属和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洗澡更衣后,送往隔离场所留观,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服药等措施。
新设立的隔离场所必须事先完成消杀灭工作,配置必要的隔离防护设施。
(3)凡参加事发现场应急处理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有关要求着装,防护服每天使用后应彻底消毒。
工作人员每天工作结束后彻底清洗身体,并接受医学检诊。
在传播途径或病原明确后,可根据病原及传播途径有针对性地适当调整相关措施。
1.3医疗救护
(1)现场救护准备
应急救护根据生物恐怖事件性质,随车配备必要的急救药品和器械,以及病员更换的隔离服装。
应急救护车辆和救护人员,进入封锁隔离现场时,应根据生物入侵人体的途径和传播方式,穿戴相应的防护服装、口罩(或呼吸面罩)、帽子、手套等。
车辆人员离开隔离封锁区,工作人员和车辆应做消毒杀虫处理,必要时接受预防服药等预防措施。
救护车消毒应根据病原性质选择相应的消毒剂和喷洒、冲洗等方式。
(2)现场救护
①现场检诊:
分为危重症病人、重症病人、中轻度病人,根据不同病情程度分别进行救护。
②病人救治:
对危重病人(指发生呼吸循环衰竭、窒息、休克、猝死、大出血)应立即在现场急救,挽救生命;对重症病人(发生昏迷、呼吸困难等症状),现场救护以维持生命体征为主。
对检出的中、轻度病人应进行集中管理和处理。
③病历资料登记:
专人负责一般资料的登记,医生记载简单的病历摘要(重要的体征、初步的诊断、采取的治疗)。
④特殊病例处理:
通过专家咨询提出处置意见。
(3)医疗分流、转送
①转送:
病情稳定的重症病人转送现场临时医院,待病情好转后转送定点医院;中、轻度病人直接转送定点医院。
②途中对重症病人进行医学监护。
一般由两名急救人员进行。
③到达接诊医院,向接诊医生交待病情,交接病历资料。
(4)尸体处理
①现场判断死亡,需由两名医生判定,出具死亡诊断证明。
②在消毒人员的指导下对尸体进行消毒处理。
1.4后续处置
实行每日报告制度。
每日报告相关病种的门诊就诊数、入院病人数和出院人数。
五、卫生宣传与心理辅导
(一)进行针对性卫生防病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
宣教内容应以预防恐怖袭击危害的常识为主,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及防制措施,个人防护措施,隔离的意义与封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居家消毒、杀虫和灭鼠方法,安全饮水、饮食卫生等,提高群众自身防护、自我保健意识。
(二)开展心理咨询,消除群众的恐慌情绪,维护社会稳定。
对于心理障碍者,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
(三)在卫生宣传工作中,要及时听取、收集反馈意见,了解宣传品在现场工作中的效果,及时调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大院发〔2013〕30号文件作废。
附件:
市院运(赛区)恐怖事件医学应急处置流程图
附件:
市院运(赛区)恐怖事件
医学应急处置流程图
专家组到达指定位置
市第人民医院办公室2014年月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