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高三期中历史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54274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7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淀高三期中历史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海淀高三期中历史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海淀高三期中历史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海淀高三期中历史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海淀高三期中历史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海淀高三期中历史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海淀高三期中历史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海淀高三期中历史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海淀高三期中历史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海淀高三期中历史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海淀高三期中历史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海淀高三期中历史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海淀高三期中历史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海淀高三期中历史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海淀高三期中历史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海淀高三期中历史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海淀高三期中历史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淀高三期中历史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海淀高三期中历史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淀高三期中历史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海淀高三期中历史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8.下列选项直接体现“仁政”思想的是

A.“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B.“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C.“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D.“过犹不及,和而不同”

9.以下各项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是

①甲骨文的广泛使用  ②垄作法的出现

③《诗经》的编订 ④《石氏星表》的编辑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0.《汉书·

百官公卿表》说:

“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

汉因循而不革。

”百官中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的是

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九卿

11.《史记·

李斯列传》载:

“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

”下列说法符合材料原意的是

A.秦王采纳了李斯提出的逐客建议B.肯定秦朝废除分封制的作用

C.秦朝实行郡县与封国并存的制度D.指出了秦朝灭亡的根源所在

12.1975年湖北省云梦睡虎地11号秦墓出土《秦律十八种》,其中《工律》记载:

“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长、广亦必等。

”《金布律》要求:

“买卖往来,商品各婴其贾(价格)。

”对以上记录认识准确的是

A.秦朝的经济法规简略粗疏,轻罪重刑

B.秦朝政府控制了农副产品的市场交易

C.统一度量衡强化统治,加重百姓负担

D.秦朝重视运用法律管理社会经济生活

13.汉代政策从“无为”转变到“有为”的原因是

A.“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B.“约法省禁”“废除烦苛”“减田租,十五税一”

C.“汉兴七十余年间,民则家给人足,都鄙廪庾皆满”

D.“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

14.下面是一部医学著作的部分目录,与此著作同时代的科技成就还有

第一篇平脉法

第二十一篇辨霍乱吐利病脉证并治

第二篇辨脉法……

第二十四篇辨疟病脉证并治……

第十一篇伤风病脉证并治

第二十八篇辨胸痹病脉证并治

第十二篇寒病脉证并治……

第二十九篇辨妇人各病脉证并治

A.《九章算术》B.《农政全书》C.《齐民要术》D.《本草纲目》

15.某有关“三国”的电视剧拟设计一个曹操书房场景,请根据史实判断下列设计正确的是

A.墙上挂有《洛神赋图》B.书橱中排列着印制的书籍

C.书案上摆放着纸制文书D.曹操欣赏《九成宫醴泉铭》

16.余秋雨认为:

“汉字是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

”以下对汉字的相关认识,正确的是

A.汉字演变顺序为:

甲骨文—隶书—篆书—楷书

B.秦朝官方正式颁布的文字范本用隶书书写

C.魏晋时期书法艺术进入到重视审美的自觉阶段

D.《兰亭序》是唐代行书的代表作品

17.北魏孝文帝改革举措中,利于改变“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为一户”状况的是

A.均田制B.宗主督护制C.改姓氏籍贯D.三长制

18.贞观十八年,唐太宗曾这样告诫太子李治: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基于以上认识,唐太宗实行的统治政策有

①完善科举②减轻赋税

③首创均田④慎用刑法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9.“安、史乱天下,至肃宗大难略平……乱人乘之,遂擅署吏,以赋税自私,不朝献于廷。

效战国……以土地传子孙……讫唐亡百余年,卒不为王土”。

上述材料反映的现象是

A.安史之乱B.藩镇割据C.均田制瓦解D.租调制破坏

20.《唐律》规定:

“诸工作(工匠工作)不如法者,笞四十……工匠各以所由为罪,监当官司,各减三等。

”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政府对官营手工业管理严格B.唐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政府限制民间手工业的发展D.官营手工业在唐朝兴起

21.“张颠没(殁)在二十年,谓言草圣无人传。

零陵沙门继其后,新书大字大如斗。

”诗中“零陵沙门”指的是

A.王羲之B.颜真卿C.吴道子D.怀素

22.下列官职或机构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A.参知政事B.枢密使C.通判D.殿阁大学士

23.王安石变法在科举制度方面的措施有

①废除明经诸科②设置医学、武学等专门学校

③进士科不考诗赋④依照才能、品德来选拔官员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4.北宋有诗曰:

“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

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上下无时了。

四山开辟中沃壤,万顷秧齐绿云绕。

”符合诗中描绘的选项是

A.筒车用于山地灌溉B.江南地区出现了水田

C.曲辕犁在江南得到推广D.出现了灌溉工具翻车

25.四大发明在宋代的新发展是

A.出现雕版印刷技术B.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C.火药开始用于军事D.造出便于书写的纸

26.《元典章》记载:

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四月,初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责民岁输木棉十万匹”。

至元成宗大德三年(1299年)二月,还不满十年的光景,户部每年收受各处行省木棉布匹,已“不下五十余万(匹)”。

这反映

A.元朝的棉纺织业已经遍及长江南北

B.棉纺织业成为官营手工业重要部门

C.棉纺织税收成为元朝最主要的收入

D.元朝政府重视棉纺织业的推广

27.傅衣凌在《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一书中这样评价明清商品经济:

“明清时期,商业的规模、商人的活动范围和商业资本的积累,都大大的超越了前一个历史阶段的水平。

”以下各项与文中评述相符的是

①工商业城镇进一步繁荣②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比较快

③农副产品商品化④海外贸易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28.康熙年间大力推行鼓励垦荒的措施,至乾隆时已经是“人民户口百倍

于前。

地无不耕之土,水无不网之波,山无不采之木石,而终不足以

供人之用。

”以下各项对材料和右图理解不正确的是

A.农具的革新推动了荒地开垦

B.垦荒活动需要得到政府许可

C.清朝人口增长导致人地矛盾

D.垦荒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29.清朝定鼎北京到康熙中期的近50年间,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其中维护了中国西北疆域完整的重大事件有

①平三藩之乱②在多伦与蒙古首领会盟

③雅克萨之战④平定噶尔丹叛乱

A.②④B.①③C.①②D.③④

30.适应新的社会历史变动,明清文化在沿袭传统文化的基本属性之时,也表现出自身独特的文化特征

①陆王心学成为正统的官方思想②形成讲求实际的经世致用学风

③反传统的民主启蒙思想潜滋暗长④出现对传统科技的总结性著作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1.“心之体,性也;

性即理也。

故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之理;

无孝亲之心,即无孝之理。

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

无忠君之心,即无忠之理矣。

理岂外于吾心耶?

”根据材料和所学,判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A.程颢B.朱熹C.王阳明D.李贽

32.明清时期,在文化艺术方面表现最辉煌的是小说和戏剧。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市民阶层扩大促进小说创作蓬勃发展

B.乾隆时期京剧走向成熟,成为流行全国的剧种

C.京剧融合了各地方戏及说唱文学的内容和形式

D.明清小说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过了前代

33.鸦片战争前中国的政治经济局势是

①小农经济根深蒂固②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③专制主义到达顶峰④白银外流与日俱增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4.鸦片战争后时人写道:

“东南各省所植甘蔗获利颇丰。

自通商以来,洋舶所带洋糖,色泽莹白,人咸爱之。

旧日之糖,销路日微,销数日绌,糖商折阅,无可挽回。

”这种现象反映了

A.农民家庭手工业开始瓦解B.中国传统手工业受到冲击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举步维艰D.洋务企业无力抵制外国侵略

35.清代采用银钱并用的货币制度。

清中期以前,一两白银等于1000文铜钱。

道光帝在位时期(1820—1850年),银钱比价攀升至1600文,甚至更高。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鸦片贸易B.战争赔款

C.政府搜刮D.洋货倾销

36.《资政新篇》有云:

“兴车马之利,以利便轻捷为妙。

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

”其中体现了近代经济制度的主张是

A.消除列强对中国运输业的垄断B.政府兴办现代交通运输业

C.给予私人发明创造的“专利”D.鼓励外商投资交通运输业

37.洋务运动中,李鸿章兴办的民用工业是

①江南制造总局②汉阳铁厂③开平煤矿④轮船招商局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38.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背景不包括

A.西方商品的倾销和冲击B.“中体西用”实践的影响

C.传统手工业的日益破坏D.明清以来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39.《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影响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这是因为《马关条约》

①是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②使列强群起效尤,竞相对华资本输出

③索取巨额赔款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发展④刺激了列强的野心,掀起“瓜分狂潮”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40.维新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其思想内容丰富,观点纷呈。

下列作品体现了维新思想中的“进化史观”的是

①《劝学篇》②《孔子改制考》③《天演论》④《海国图志》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41.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做了如下表态“今兹合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这反映出

A.《辛丑条约》中,西方列强一定程度上做了让步

B.《辛丑条约》并未涉及中国主权和土地问题

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D.清政府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42.国家图书馆珍藏了一幅近代西方人绘制的《老北京风俗地图》。

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政变

B.义和团运动

C.八国联军侵华

D.辛亥革命

43.“三民主义”思想在对西方资产阶级民权思想进行吸收的同时,也进行了新的探索。

这种探索体现在

A.民有民治民享思想B.代议政治思想

C.五权分立思想D.平民革命思想

44.孙中山在《建国方略·

自序》(民国七年十二月)中说:

“夫去一满洲之痛苦,转生出无数强暴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

”这段话出现的背景应该是

A.立宪派投机革命B.袁世凯就任大总统

C.二次革命失败D.护法运动失败

45.在1895—1898年的民族工业中,新设厂投资万元以上者55家,年均13.75家。

而1904—1910年间,新设厂投资万元以上者276家,年均39.4家,是前者的2.87倍。

造成1904—1910年工业增长加快的原因是

A.《马关条约》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B.清政府开始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清末新政鼓励创办近代工业D.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46.随着对西方认识的加深,中国近代思想演进经历了这样的轨迹:

“同光之际,所变在船马器械。

戊戌以后,所变在法律政制。

民国以来,则又有‘文化革命’与‘社会革命’之呼号与活动。

”下列各项排序体现这一轨迹的是

①洋务思潮②维新思潮③民主共和思潮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③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

47.新文化运动中,出现了关于文言文与白话文的争论激烈。

以下文章中首先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是

A.《文学革命论》B.《文学改良刍议》C.《狂人日记》D.《敬告青年》

48.陈独秀在《新青年》第五卷中谈及中西文化时说: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法子,绝对是两样”,“好像水火冰炭,断断不能相容”。

对此观点认识不正确的是

A.正确评价了传统文化的历史作用B.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

C.承认文化的时代性和社会差异性D.儒家文化传统已不适应现代社会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49、50题各18分,第51题16分,共52分)

49.(18分)历史的发展是延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中华文明的发展几千年来一脉相承,但几次重要的历史变革和转型则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创新和发展。

历史学家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一书中指出:

“西周王室覆亡,平王东迁,号为‘东周’。

从此到秦帝国统一,中国地区经历了500多年的转变期。

这一段历史,传统上被切割为春秋与战国两个时期……西周覆亡,正如古籍所谓‘礼坏乐崩’,意味着一套文化秩序的崩解。

”与此同时,新的秩序也在逐步的建立起来。

(1)依据所学知识,完成以下表格。

(6分)

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文化方面

西周时期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统治层级;

世袭贵族依据家族血缘关系分享政治权力

文化教育由官府垄断;

天命神学的统治思想

春秋战国

土地私有制确立;

小农经济成为农耕社会的基本经济模式

“唐宋变革论”是20世纪中外历史学家进行了大量研究探讨的一个问题。

这种观点认为,唐宋时期,中国历史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

历史学家陈寅恪说:

“唐代之史可分前后两期,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关于政治社会经济者如此,关于文化学术者亦莫不如此。

”在唐宋之间的社会历史演变中,秦汉至隋唐的门阀贵族没落下去了,而科举官僚兴起;

实物经济受到削弱,而货币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

由上流社会的士大夫文化一统天下的局面到平民文化的影响日益扩大。

(2)任选上述材料所述的两个方面,依据所学知识,运用史实加以说明。

(如果选答内容超过两个方面,只按照回答顺序的前两个方面计分。

晚清时期,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有识之士力主变法。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大地既通,万国蒸蒸,日趋于上,非可阏制。

变亦变,不变亦变。

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儒学为代表的中华文明),不变而变者,变之权让诸人,束缚之,驰骤之,呜呼,则非吾之所敢言矣!

(3)依据上述材料分析梁启超是如何论证变法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的。

50.(18分)金属冶炼业和金属器是“国之重器”,关系着国家力量的强弱,也直接影响到国计民生。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夏商周三代青铜器铸造业发达的原因。

《史记·

平准书》中写道:

“郡国多不便县官(官府)作盐铁,铁器苦恶(质量低劣),贾贵(价格昂贵),或强令民卖买之。

”西汉的《盐铁论》也记载:

“今县官作铁器多苦恶,用费不省,卒徒烦而力作不尽,农民远市(买)田器(农具),则后良时(耽误农时)。

(2)依据材料说明西汉时期铁器的生产经营特点。

这种生产经营方式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如何?

张之洞在汉阳铁厂创办之初指出:

中国进口洋货之中,“洋铁最为大宗”,“惟事以银易铁,日引月长,其弊何所底止”。

因此,“必须自行设厂”制造,“在我多出一分之货,即少漏一分之财,积之日久,强弱之势必有转移于无形者”。

“各省制造军械、轮船等局,所需机器及铁钢各料,历年皆系购之外洋。

若再不自炼内地钢铁,此等关系海防、边防之利器,事事仰给于人,远虑深思尤为非计。

(3)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张之洞创建汉阳铁厂的背景和目的。

51.(16分)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对于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对于中国近代的社会变革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有明之无善治(明朝政治的败坏),自高皇帝(朱元璋)罢丞相始也……或谓后之入阁办事(明朝的殿阁大学士),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也。

曰:

不然。

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其事既轻;

而批答之意,又必自内授之(依据皇帝或宫中的授意)而后拟之,可谓有其实乎;

吾以谓有宰相之实者,今之宫奴也(意为宦官专权)。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置相》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明朝中枢权力的运行发生什么变化?

(4分)黄宗羲认为有何弊端?

(2分)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财计三》

(2)依据材料分析黄宗羲的经济思想与中国古代统治集团的经济思想有什么不同?

简要说明黄宗羲这种经济思想形成的背景。

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即《明夷待访录》)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3)依据所学知识分析,黄宗羲的思想与晚清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有哪些相似之处?

(4分)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D

C

B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18分)

(1)

土地国有的井田制;

(1分)集体耕作的生产经营方式。

(1分)

中央集权制和郡县制逐渐确立;

(1分)选贤任能的官僚制度形成。

私学兴起,学术下移;

(1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2)政治:

秦汉魏晋以来的豪强世家势力衰落,在科举制下出现了大批平民出身的官僚。

(3分)

经济:

城市商业中的坊市制度瓦解,取消对商业活动的时间限制,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削弱。

(3分,如学生答出“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纸币出现”均可加1分,但经济方面得分不得超过3分。

文化:

市民文化兴起,词的创作繁荣,话本小说兴起。

(3分,如学生回答“风俗画及《清明上河图》”可加1分,但文化部分得分不得超过3分。

(3)必然性:

变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必要性:

主动变法可以挽救民族危亡;

(1分)保存中华文明。

如不变法将受制于列强,(1分)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50、(18分)

(1)祭祀和战争的需要;

(2分)官营手工业保证了青铜制作的正常进行;

(1分)青铜器是礼乐制度的体现,(1分)政治权力的象征;

(1分)矿冶铸造工艺水平的不断积累和提高。

(2)经营特点:

官府垄断铁器的生产,(1分)铁器价高质劣。

原因:

官府为了抑制商业和垄断利润。

影响:

农民难以得到可用的农具,(1分)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的影响。

(3)背景:

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

(1分)洋务运动的深入展开。

目的:

减少资金外流,维护清朝财政,(1分)增强国力。

(1分)发展近代民族工业,(1分)保证军事工业原料供应,(1分)

51、(16分)

(1)变化:

废丞相,设内阁,殿阁大学士有票拟权,但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弊端:

导致皇帝权力高度集中,造成宦官专权局面。

(2)古代统治集团以农为本,以工商为末。

黄宗羲认为工商亦为本业。

背景: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江南的市民工商业者已有相当强的经济实力。

(3)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2分)要求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