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汶上县关于调整部分行政区划.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75436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汶上县关于调整部分行政区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汶上县关于调整部分行政区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汶上县关于调整部分行政区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汶上县关于调整部分行政区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汶上县关于调整部分行政区划.docx

《1汶上县关于调整部分行政区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汶上县关于调整部分行政区划.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汶上县关于调整部分行政区划.docx

1汶上县关于调整部分行政区划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一、汶上县基本情况

基本情况

汶上县东邻兖州市、泰安市宁阳县,西接梁山县,南连任城区,北接泰安市东平县、肥城市。

辖2个街道办事处,12个镇,1个乡。

下设1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480个村民委员会。

总人口78.1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1.92万人。

辖区东西最大距离3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47.4千米,总面积889.1平方千米。

目前,全县交通运输已形成由铁路、公路、水路两种运输方式为主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公共基础设施齐全,覆盖率广,供电可靠率达99.94%,城区居民自来水普及率95%,工业废水处理率85%,绿化覆盖率33%。

全县目前有普通高中2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初中20所,小学128所,幼儿园167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初升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3个,其中二级甲等医院1所,中医医院1所,

妇幼保健院1所,疾病控制中心1个,结核病防治所1所,

卫生监督所1所,卫生学校1所,乡镇卫生院14所,民营医院2个,医疗网点遍及各乡镇、街道以及村居,保障全县城乡居民可以就近就医。

目前有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29家银行开设支行和办事处,邮政局一个,邮政网点16个,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络覆盖全县。

201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83家,初步形成煤炭、化工、轻工食品、机电制造、纺织服装等为主的工业体系,出口创汇产品17个,完成工业总产值162.9亿元。

2011年财政总收入13.96亿元,比上年增加30.26%。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7.1亿元,比上年增加32.61%。

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92亿元,增值税5.47亿元,企业所得税2.38亿元,个人所得税0.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加40.73%、35.75%、26.99%、-12.9%。

二、行政区划调整的迫切性及利好因素

行政区划调整是推进我县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

是顺应时势、合乎民意的重大举措。

一是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撤乡建镇有利于促进管理科学化,资源配置与生产力布局合理化,提高土地和各种公共设施利用率,促进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和居住条件的逐步改善,城市管理体制将进一步理顺,管理效能进一步提高。

大批农民工进城务工经商,

促进城区人流、物流、信息流迅速聚集,推动城市建设的发展,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是有利于拓展乡镇发展空间,

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通过科学合理的行政区划调整,扩展镇域面积,为今后的城镇建设预留可持续发展空间,

更好的发挥主城区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利于加快我县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区划调整符合汶上县实

3际。

军屯乡位于汶上县城北部,距县城较远,周围广大农村缺少一个各项服务设施齐全的中心城镇。

特别是随着经济实力迅速提升,大量外来人口到军屯务工,大量农民进入工厂,

小城镇的人口快速增长,但各项配套服务明显滞后。

撤销军屯乡改设军屯镇后,全乡将启动新一轮城镇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更好的为周边农村地区提供服务,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文化教育水平。

同时,可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改善乡镇工业布局。

撤乡设镇后,通过大量的高质量的集中居住区,进一步改善生活居住环境,吸引更多的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迁移,发展二、三产业,增加就业,提高农村地区的土地使用率,促进农业的集约化经营

建设设施更加齐全的工业区,改善经营环境,吸引更多的企业向城镇聚集,形成高效的产业链,并增强对周边农村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从而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三、区划调整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随着汶上县经济的发展及城市化的不断扩大,汶上县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后,不但不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社会管理成本不会增加,群众享受的惠农政策不但不会受到减少,

相反土地补偿、医保社保以及城市低保等反而会相应增加,

给群众带来更多的利益和好处。

城镇管理体制的改变,在管

4理职能、管理模式上会更加的简洁,可以更好的拉近管理者与居民的距离,两者之间的关系会更加融洽,社会会更加的稳定和谐。

撤乡建镇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的必然发展趋势,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

撤乡设镇后,

军屯乡随着小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将得到更多的政策扶持,镇域经济将提高一个新的台阶。

但是撤乡建镇后,也将面临许多问题和矛盾。

一是那些在调整以前已经把住所或生产经营场所从乡村搬迁到原建制镇乡的农民和企业造成损失。

因为,这些个人和企业搬迁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当时那里是政府驻地,对其发展有过高的预期。

二是撤乡并镇从根本上讲是适应性调整,对于行政力量推动的小城镇建设行政界线永远是个障碍。

而行政力量容易排斥市场,扭曲资源的配置效率。

容易出现“小而全”的低水平社会体系。

三是从小范围来看,撤乡并镇有利于小城镇的发展,但是,从更大的县域范围看,增加了几个小城镇有可能进一步分散县域中心城镇的力量,延缓中心城镇的规模扩张,最终造成全县域所有小城镇“不大不小”的局面。

四、应对措施及方案

一规范预案体制建设,确保平稳过渡。

本着立足实际、充实加强、细化职责的原则,进一步规范社会稳定

5预案体制建设,确保制定的预案基本覆盖本地区行政区划调整之后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做到预案先行,预防在前。

建立健全县、镇、村居三级稳定体制,对于在行政区划调整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及时化解。

二加大政府投入。

撤乡建镇后对解决产业聚集,

理顺管理体制,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的最大效益提供了便利。

县财政将加大投入力度,在撤乡建镇过程中所涉及到有关问题给予支持,同时,在财政政策上给予倾斜和扶持,扩大投入的覆盖面,保障行政运转有序运行。

三为确保顺利过渡,撤乡建镇后,原军屯乡的管理区域、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和发展建设的政策保持不变。

四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抓住近期我县将实施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的机遇,加强统筹安排,有计划地组织城镇居民参与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务工收入尽可能多地进入新建企业就业,实现稳定转移。

五积极鼓励个人创业。

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

鼓励并规范城镇居民和合作组织进入多种经济领域。

鼓励其自主创业和从事个体经营的,正确引导经营者对撤乡建镇后发展的过高预期。

六健全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按照"应保尽保、分类施保"的原则,保障城镇居民基本生活,确保低保对象的保障水平与全县经济发展和广大群众生活水平相协调。

进一

6步完善医疗救助政策,逐步提高对困难户的医疗救助水平。

完善教育救助制度,保障贫困家庭子女平等受教育的权力。

七进一步加强中心城镇建设,对全县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进行合理布局,集中财力、物力建设中心强镇,并以此辐射和带动其他镇域经济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