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发展60年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54534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0.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科技发展60年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国科技发展60年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国科技发展60年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国科技发展60年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国科技发展60年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中国科技发展60年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中国科技发展60年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中国科技发展60年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中国科技发展60年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中国科技发展60年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中国科技发展60年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中国科技发展60年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中国科技发展60年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中国科技发展60年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中国科技发展60年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中国科技发展60年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中国科技发展60年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中国科技发展60年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中国科技发展60年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中国科技发展60年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科技发展60年Word格式.docx

《中国科技发展60年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科技发展60年Word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科技发展60年Word格式.docx

那时的世界文明两分天下,中国有其一。

公元476年,日尔曼雇佣军攻占了罗马城,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欧洲封建时代的开始。

从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之前,差不多一千年左右,欧洲开始了政教合一的封建时代,“科学成了神学的奴婢”(马克思语),宗教裁判所可以因为布鲁诺信奉哥白尼的日心地动学说而判他死刑,把他烧死在罗马繁花广场上。

欧洲的中世纪被称为是“黑暗的中世纪”,科技创新匮乏,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而这一千年中华封建文明在大踏步前进,独具特色的农学、中医药学、天文学和筹算学四大传统科学体系取得若干领先世界的成就。

也就是说,一千年前,中华文明在世界上一枝独秀!

从四分天下到半壁江山到独领风骚,中华文明一直在当时先进科技的导引下蓬勃发展。

到了14-16世纪,西方出现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三大近代化运动,出现了思想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下就把在封建老路上蹒跚爬行的中华封建大帝国远远抛在了后面。

但是,西方的近代科学和资产阶级革命的进步和发展,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在其中是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的。

马克思曾经指出: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因此,中国的科技创新和技术发明是近代欧洲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前提和条件。

只是在四五百年前我们没有顺应历史潮流发展,没有像西方那样从封建时代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后来我们又遭受帝国主义侵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所以我们落后了几百年。

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一条充满艰辛与屈辱,又有奋斗与辉煌的历程。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中国科技发展有三个里程碑,取得了七项标志性的科技成就和六十项重大发明——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发展的三个里程碑

(1)1956年制定十二年科技发展规划(1956-1967年)

——向科学进军

(2)1978年召开全国科学大会

——科学的春天

(3)2006年制定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

——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标志性重大科技成就

*“两弹一星”

*载人航天

*杂交水稻

*陆相成油理论和应用

*高性能计算机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基因组研究

——摘引自胡锦涛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2006年1月9日)

新中国成立60年来60项重大发明

1、1952年成渝铁路建成通车

2、1954年钱学森《工程控制论》问世

3、1955年马寅初提出“新人口论”

4、1956年试制成功新型喷汽式飞机

5、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6、1958年第一座原子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投入使用

7、1959年在“陆相成油理论”指导下,发现大庆油田

8、1960年第一枚探空火箭发射成功

9、1961年朱洗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单性生殖蟾蜍

10、1961年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诞生

11、1962年第一台万吨级水压机研制成功

12、1963年首次断手再植手术成功

13、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4、1965年首次在世界上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15、1966年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

16、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7、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18、1970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1972年第一艘核潜艇下水试航成功

20、1973年陈景润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取得重大突破

21、1975年精确测得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

22、1977年杨乐、张广厚在函数论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

23、1981年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24、1981年袁隆平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获国家发明特等奖

25、1982年潜艇水下发射导弹圆满成功

26、1983年“银河”亿次巨型计算机系统研制成功

27、1978年治疟新药“青蒿素”研制成功

28、1984年“中国环流器1号”受控热核聚变实验装置建成

29、1986年第一座遥感卫星地面站建成

30、1988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对撞成功

31、1989年超导研究取得世界领先成果

32、1990年“长征”运载火箭发射“亚洲1号”通信卫星成功

33、1991年第一台载人式水下机器人研制成功

34、1991年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

35、1992年“银河-Ⅱ”10亿次巨型计算机系统通过鉴定

36、1993年北京自由电子激光装置获红外自由激光

37、1994年确证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

38、1995年“曙光1000”大型并行计算机研制成功

39、1996年原始中华龙鸟化石在辽宁发现

40、1997年洪国藩在世界上首次构建水稻基因组物理全图

41、1997年“银河—Ⅲ”百亿次巨型计算机系统研制成功

42、1997年建成亚洲最大跨超声速风洞

43、1998年制备出超长定向碳纳米管列阵

44、1998年研制的阿尔法磁谱仪搭乘航天飞机升空

45、1999年载人航天工程首飞试验圆满成功

46、1999年“夏商周断代工程”拟定出三代纪年

47、2000年参与人类基因组测序完成1%任务

48、2001年找到“金钉子”——全球二叠、三叠系界限层

49、2002年研制成功首枚高性能通用微处理芯片“龙芯”一号CPU

50、2002年率先绘出水稻基因组精细图

51、2003年首次载人航天获得圆满成功

52、2004年10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启用并跻身世界十强

53、2005年青藏铁路解决世界三大难题,全线铺道大贯通

54、2006年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建成

55、2006年三峡大坝建成

56、2007年嫦娥一号发射成功,获得清晰月面图象

57、2007年首台自创12000米特深井石油钻机

58、2008年“神七”完成中国首例太空行走

59、2008年下一代互联网研究与产业化获得重大突破

60、2009年突破纳米二氧化硅微粉技术

一、基础研究广博精深

1、从歌德巴赫猜想到机械化数学

摘下数学王冠上的明珠——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

1978年,在科学的春天里,作家徐迟的一篇报告文学让一个德国人的的名字——哥德巴赫和一个中国的名字——陈景润家喻户晓。

1742年,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在与瑞士数学家欧拉的通信中提到,他发现,每个大偶数总可以写成两个奇素数之和(简称“1+1”)。

从此,哥德巴赫猜想成了一道世界著名的数学难题,200多年来,曾令许许多多的学界才俊、数坛英杰为之前赴后继,但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都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这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

1966年,曾经拥有刘徽、祖冲之等古代数学家的中国数学界又升起一颗耀眼的新星,年仅33岁的陈景润在《科学通报》上发表《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告知世人,他证明了“1+2”,这也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最接近“1+1”的里程碑。

从1920年数学家布朗证明“9+9”到1966年陈景润攻下“1+2”,历经近半个世纪。

1973年2月,从“文革”浩劫中奋身站起的陈景润再度完成了对“1+2”证明的修改。

其所证明的一条定理震动了国际数学界,被命名为“陈氏定理”。

这个定理证明,任何一个大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一个素数和一个半素数的和。

自“陈氏定理”诞生至今的30多年里,人们对哥德巴赫猜想的进一步研究,均劳而无功,目前最佳的结果仍是陈景润的“陈氏定理”。

陈景润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他被称为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

让机械化思想普照数学的各个角落——吴文俊与机械化数学

数学是中国古代最发达的传统科学之一。

以机械化和代数化为特征的中国古代数学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达千余年之久。

然而,20世纪初以来,一般学习西方数学的人大多摒弃了中国古代的数学传统,言必称欧,数典忘祖。

20世纪70年代中,吴文俊通过对数学史的研究,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他将中国传统数学的构造性和机械化的思想以及几何学代数的方法应用于当代数学前沿——几何定理及其证明的研究,他首先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由一组多元多项方程和(或)不等式体现,然后用他发展的被称之为整序原理的方法进行消元推演,从而判定定理是否成立,现在称之为“吴文俊消元法“或”吴方法”。

1977年,吴文俊得出“初等几何主要一类定理的证明可以机械化”的结论。

1978年,吴文俊又得出“初等微分几何中一些主要定理的证明可以机械化”的结论。

其后,他把机器证明的范围推广到非欧几何、仿射几何、圆几何、线几何和球几何等领域。

从1984年开始,吴文俊应邀前往欧美一些国家的研究机构和大学做学术报告和讲学。

1988年国际学术刊物《人工智能》杂志发行特辑,介绍吴文俊的工作和吴方法的一些应用成果。

与数学机械化密切相关的符号计算国际会议,也增设专题,进行吴方法的学术交流。

1990年,吴文俊在其所在的北京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成立了以他为主任的数学机械话研究中心,从几何定理的机器证明发展到整个数学机械化的研究。

1997年7月吴文俊在澳大利亚举行的国际自动推理数学大会上荣获国际自动推理杰出贡献Herbrand奖。

“继续发扬中国古代传统数学的机械化特色,则是本世纪以至可能绵亘整个21世纪才能大体趋于完善的事”;

但是,“我们的目标是明确的,即是推行数学的机械化,使作为中国数学传统的机械化思想,光芒普照于整个数学的各个角落”,“复兴而不仅是振兴中国数学,使自秦汉迄宋元傲居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数学重展昔日雄风于今日,应该是完全可能的”。

——吴文俊如是说。

2、从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到基因组研究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与诺贝尔科学奖零距离

1965年9月17日,我国科学家完成了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多肽类生物活性物质。

蛋白质研究一直被喻为破解生命之谜的关节点。

胰岛素是蛋白质的一种。

而胰岛素的人工合成,标志着人类在揭开生命奥秘的道路上又迈出了一步。

1958年,中国科学院在王应睐、曹天钦、邹承鲁、钮经义、沈昭文等先生的带领下,提出了“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的蛋白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的宏伟目标。

这一建议立即得到国家和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

1958年12月底,我国正式启动人工合成胰岛素课题。

经过短短七、八年的时间,1965年,我国科学家终于完成了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

由于蛋白质和核酸两类生物高分子在生命现象中所起的主要作用,人工合成第一个具有生物活力的蛋白质,便突破了一般有机化合物领域到信息量集中的生物高分子领域之间的界限,在人类认识生命现象的漫长过程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最后,合成胰岛素工作的简报发表于1965年《中国科学》(ScienceChina)。

胰岛素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结构与功能研究、晶体结构测定等结构生物学亦从此开始。

多肽激素与类似物的合成,在阐明作用机理方面提供了崭新的有效途径,并为我国多肽合成制药工业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由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发展史上几个里程碑的工作都是以胰岛素为对象的,不少科学家因此而获得诺贝尔奖。

例如,Banting和Best于1921年发现的胰岛素为第一个蛋白质激素,可作为治疗糖尿病的特效药物,因此获得诺贝尔奖。

1966年,胰岛素工作发表后,也在国际上引起极大轰动,也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学家与诺贝尔科学奖零距离的重要成果。

基因组研究——解读“生命密码”

20世纪90年代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与40年代的“曼哈顿原子弹计划”、60年代的“阿波罗登月计划”一起,并称为20世纪科学史上的“三大计划”,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工程。

于1990年正式启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一项举世瞩目、越国界、跨世纪的科学创举,其核心内容是测定人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从而获得人类自身最重要的遗传信息,实现人类对自身认识的一次最重大飞跃。

1997年11月,杨焕明、汪建、于军、刘斯奇等海外学子,为中国基因组科学的腾飞从世界各地走到一起,他们落户于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成立了人类基因组中心。

1999年6月26日,该中心正式提出加入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申请,7月在国际人类基因组注册。

9月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协作组公布中国正式加入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继美、英、法、德、日等发达国家之后,中国以唯一的发展中国家成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第六个参与国。

中国的任务是完成人类3号染色体上约3千万个碱基对的测序任务,该区域约占人类整个基因组32亿个碱基对的1%。

作为1%测序任务的主要承担单位——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于1999年7月14日才正式成立。

华大基因研究中心与国家基因组南北方中心密切合作,在短短6个月时间里,走过了国外积累10年的历程,终于在2000年年初完成了1%基因组序列工作框架图。

2000年6月26日,参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美、英、德、日、法、中六国联合宣布,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已经绘制完成,这是人类历史上“值得载入史册的一天”。

2001年8月26日,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部分“完成图”提前两年高质量地绘制完成。

1%人类基因组测序是我国基因组学研究的新起点。

此后,中国科学家承担了国际“人类单体型图计划”10%的任务。

2007年10月11日,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又完成了全球第一个中国人的基因组测序,绘制了第一张亚洲人的基因组图,成为用新一代测序技术独立完成的中国人全基因组图谱,实现了跨越发展。

二、工程技术硕果累累

1、从陆相成油理论到大庆油田

陆相成油理论——冲破“中国陆相贫油”观念

人类发现并利用石油和天然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但是应用近代科学技术手段开采石油、天然气只是近百年的事情。

经过不懈的理论探讨和勘探实践,人们逐步确立和完善了系统的油气生成、聚集和油气藏形成、分布的理论。

这一理论的基础和结论都认为,石油的生成和油气藏的形成都是在特定大地构造单元内的海相环境中进行的。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及天然气的国家之一。

但自1878年近代石油勘探技术在中国出现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中国的石油工业几乎没有什么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陆相贫油”的观念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在此背景下,中国老一辈地质学家以扎实的地质理论基础结合多年石油勘探经验,建立了适合中国的“陆相成油”理论。

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在1928年撰文指出:

“美孚的失败,并不能证明中国没有石油可办。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以谢家荣、潘钟祥、黄汲清、孙健初等为代表的地质学家先后到陕北高原、河西走廊、四川盆地及天山南北进行油气地质调查,拉开了中国“陆相找油”的序幕。

1941年,《中国陕北和四川白垩系陆相生油》这篇放射光芒的划时代论文首次在美国石油地质家协会会议上宣读。

“中国陆相生油”这一崭新的命题出自当时正在美国堪萨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一位中国青年潘钟祥。

“陆相生油”理论的提出为在中国陆相盆地中找到大量石油提供了依据。

20世纪40年代中期,中国地质工作者在玉门油田所开展的古生物研究工作又为证实陆相地层生油提供了新的佐证。

从1955年开始,人们在新疆准噶尔盆地找到了克拉玛依油田,并陆续在酒泉、柴达木、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等盆地找到了油气田,这一切充分展示了陆相地层的含油气远景。

陆相石油地质理论是石油地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提高了石油地质学的整体水平。

陆相石油地质理论将不断吸收海相石油地质的理论,以促进世界石油与天然气勘探的发展。

大庆油田的开发——彻底抛掉中国“贫油”帽子

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石油勘探重点战略东移,1959年9月26日16时许,在松嫩平原上一个叫大同的小镇附近,从一座名为“松基三井”的油井里喷射出的黑色油流改写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历史:

松辽盆地发现了世界级的特大砂岩油田!

当时正值国庆10周年之际,时任黑龙江省委书记的欧阳钦提议将“大同”改名为“大庆”,将大庆油田作为一份特殊的厚礼献给成立10周年的新中国。

“大庆”,这个源于石油、取之国庆的名字,从此叫响全国,传扬世界。

大庆油田的原油产自白垩系陆相储层,油源岩也由陆相湖泊沉积物形成,厚度达1000米以上,油田面积约1000平方千米,年产量达5000万吨。

这一重大突破不仅是勘探实践上的重大进展,更重要的是对石油地质学的极大丰富和完善。

大庆油田的发现雄辩地证明了陆相油气藏的形成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可以形成大中型乃至特大型油气田。

大庆油田的发现不仅甩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而且表明了依靠对陆相地层的研究可以发展中国的石油工业。

从60年代以后,中国相继开发了渤海湾(包括大港油田与辽河油田)等油气盆地和地区,它们都是在陆相含油气盆地中形成的油气藏。

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世界陆相盆地中又有一重大发现,人们在澳大利亚的吉普斯兰盆地和库珀盆地找到了一系列由陆相沉积所形成的大中型油气田。

中国在进入70年代以后,先后在湖北江汉盆地、陕甘宁地区以及苏北和豫西南等地区发现了一批油气田。

1975年末,河北任丘的古潜山油田的发现开拓了石油勘探的新领域。

陆相石油地质理论也经历了从背斜油田、断块油田到复式油气聚集带等不同的认识论发展阶段。

2、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探月工程

“两弹一星”——自力更生的精神丰碑

20世纪50年代中期,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毅然作出发展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战略决策。

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许多在国外已经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以身许国,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

他们和参与“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广大干部、工人、解放军指战员一起,在当时国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用较少的投入和较短的时间,突破了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两弹一星”是中国科学家在攀登现代科学高峰中创造的奇迹,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的辉煌伟业,是中华民族自力更生精神的典范。

邓小平同志曾经这样评价“两弹一星”的重要意义:

“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载人航天——遨游天宇漫步太空

1986年,王淦昌、王大珩等4位中科院院士向国家上书《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得到邓小平同志的批示,直接促成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在新时代的发展。

1992年9月21日,江泽民同志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作出了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代号“921”工程。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由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1999年11月20日,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遨游太空21小时后安全着陆,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随后,神舟二号至四号三艘无人飞船试验飞行连续获得成功。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升空并获得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载人航天战略三步走的第一个目标,是我国航天发展史上的一座新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之一。

2005年10月,搭乘2名航天员的神舟六号飞船成功发射,使我国在实现了载人航天战略三步走的第二个目标的征程上又前进了一步。

奥运之年,中国再传佳音,2008年9月25日,搭乘着3名航天员的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发射,并成功实施了我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按计划活动和开展卫星伴飞等空间科学技术实验,使中国人实现了漫步太空的梦想。

深空探测——实现奔月梦想

月球探测工程是一项凝结中华民族深切期望的重大工程,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千年奔月梦想,也是航天事业向深空探测迈进的第一步。

2000年11月,《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发布,明确提出“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的预先研究”工作。

此后,国防科工委组织成立论证组,全面论证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立项实施的有关问题。

2004年1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月球探测工程一期——绕月探测工程立项。

在此后3年多的时间里,完成了系统论证、产品研制、系统集成、试验验证、系统联调等工作,经历方案设计论证、初样研制、正样研制和发射实施四个阶段,圆满完成了绕月探测工程任务。

2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