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54703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69.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教学方式】

多媒体辅助,合作探究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有关医学研究表明,许多疾病,例如:

心脏病、癌症、脑血管病、肺病等都与吸烟有关,吸烟已经成为继高血压之后的第二号全球杀手。

这些疾病与吸烟有关的结论是怎样得出的呢?

[设计意图说明]

好的课堂情景引入,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新问题能够顺利解决的前提之一。

问题你认为吸烟与患肺癌有关系吗?

怎样用数学知识说明呢?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指明方向,步步深入。

二、阅读教材,探究新知

1.分类变量

对于性别变量,其取值为男和女两种:

利用图像向学生展示变量的不同取值,更加形象的表示分类变量的概念。

这种变量的不同“值”表示个体所属的不同类别,像这样的变量称为分类变量。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分类变量如:

是否吸烟

宗教信仰

国籍

民族

2.列联表

为研究吸烟是否对患肺癌有影响,某肿瘤研究所随机地调查了9965人,得到如下结果:

表3—7吸烟与患肺癌列联表单位:

不患肺癌

患肺癌

总计

不吸烟

7775

42

7817

吸烟

2099

49

2148

9874

91

9965

这样列出的两个分类变量的频数表,称为列联表(一般我们只研究每个分类变量只取两个值,这样的列联表称为列联表)。

问题1、吸烟与患肺癌有关系吗?

由以上列联表,我们估计①在不吸烟者中患肺癌的比例为________;

②在吸烟者中患肺癌的比例为。

因此,直观上可以得到结论:

吸烟群体和不吸烟群体患肺癌的可能性存在差异。

还有其它方法来判断吸烟和患肺癌有关呢?

3.等高条形图

比较图中两个深色条的高可以发现,在吸烟样本中患肺癌的频率要高一些,因此直观上可以认为吸烟更容易引发肺癌。

从具体的事例出发引入概念,有利于帮助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三、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问题2、你有多大程度判断吸烟与患肺癌有关?

用什么方法进行检验呢?

我们先假设:

吸烟与患肺癌没有关系。

用表示不吸烟,表示不患肺癌,则“吸烟与患肺癌没有关系”等价于“吸烟与患肺癌独立”,即假设等价于:

上述列联表中的数字用字母代替,可得如下列联表:

表3—8吸烟与患肺癌列联表单位:

则有,,其中为样本容量

所以在成立的条件下应该有:

探究:

的大小能说明了什么?

越小,说明吸烟与患肺癌之间关系越弱;

越大,说明吸烟与患肺癌之间关系越强。

为了使不同样本容量的数据有统一的评判标准,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构造一个随机变量

(1)

其中为样本容量。

的大小能说明什么?

若成立,即“吸烟与患肺癌没有关系”,则应该很小。

根据表3—7中的数据,利用公式

(1)计算得到的观测值为

这个值到底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统计学家经过研究后发现,在成立的情况下,

(2)

(2)式说明,在成立的情况下,的观测值超过6.635的概率非常小,近似为0.01,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现在的观测值,远远大于6.635,所以有理由断定不成立,即认为“吸烟与患肺癌有关系”。

但这种判断会犯错误,犯错误的概率不会超过0.01,即我们有99%的把握认为“吸烟与患肺癌有关系”。

在上述过程中,实际上是借助于随机变量的观测值建立了一个判断是否成立的规则:

如果6.635,就判断不成立,即认为吸烟与患肺癌有关系;

否则,就判断成立,即认为吸烟与患肺癌没有关系。

在该规则下,把结论“成立”错判成“不成立”的概率不会超过,即有99%的把握认为不成立。

独立性检验的思想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层层设疑,把学生推向问题的中心,学生不仅能够直观感受,更是直接参与讨论和总结,从而让学生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突破本节课难点,培养学生的分析、探究、归纳能力以及小组协作的意识。

四、形成概念,重点精讲

上面解决问题的想法类似于反证法。

要判断“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系”,首先假设该结论不成立,即

两个分类变量没有关系

成立。

在该假设下我们所构造的随机变量应该很小。

如果由观测数据计算得到的的观测值很大,则在一定可信程度上说明不成立,即在一定可信程度上认为“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系”;

如果的值很小,则说明在样本数据中没有发现足够的证据拒绝。

怎样判断的观测值是大还是小呢?

这仅需确定一个正数,当时就认为的观测值大。

此时相应于的判断规则为:

如果,就认为“两个分类变量之间有关系”;

否则就认为“两个分类变量之间没有关系”。

我们称这样的为一个判断规则的临界值。

按照上述规则,把“两个分类变量之间没有关系”错误地判断为“两个分类变量之间有关系”的概率不超过。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把解释为有的把握认为“两个分类变量之间有关系”;

把解释为没有的把握认为“两个分类变量之间有关系”,或者样本观测数据没有提供“两个分类变量之间有关系”的充分证据。

上面这种利用随机变量来判断“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系”的方法,称为独立性检验。

根据上述,“独立性检验”的具体做法步骤为:

第一步:

根据实际问题需要的可信程度确定临界值;

第二步:

利用公式计算随机变量的观测值;

第三步:

比较与的大小得出结论。

在实际应用中,要在获取样本数据之前通过下表确定临界值:

表3-11临界值表

0.50

0.40

0.25

0.15

0.10

0.05

0.025

0.010

0.005

0.001

0.455

0.708

1.323

2.072

2.706

3.841

5.024

6.635

7.897

10.828

五、运用新知,归纳展示

为考察高中生的性别与是否喜欢数学课程之间的关系,在某城市的某校高中生中随机抽取500名学生,得到如下列联表:

单位:

喜欢数学课程

不喜欢数学课程

104

128

232

95

173

268

199

301

500

能够有95%的把握认为高中生的性别与是否喜欢数学课程之间有关系吗?

解:

根据列联表中的数据,得到

所以,能够有95%的把握认为“性别与喜欢数学课之间有关系”。

学以致用,学生对独立性检验进行实际应用。

通过学生展示,一方面巩固了知识,体现了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另一方面暴露了学生的书写不规范问题,加强规范要求。

六、课堂检测,节节达标

1.在吸烟与患肺病这两个分类变量的计算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则有99%的把握认为吸烟与患肺病有关,那么100名吸烟者中,有

99个患肺病。

B.从独立性检验可知,有99%的把握认为吸烟与患肺病有关时,可以说某人吸烟,那么

他有99%的可能性患肺病。

C.若从统计数据中求出有95%的把握认为吸烟与患肺病有关,是指有5%的可能性使推

断出现错误。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

2.为了研究高中生的数学成绩和物理成绩的关系,在某校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调查,得到如下列联表:

单位:

物理好

物理差

合计

数学好

96

200

数学差

56

94

150

160

190

350

根据抽查数据,你能够有99%把握认为高中生的数学成绩与物理成绩之间有关系吗?

请阐明得出结论的依据。

通过目标检测结果性评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及时反馈学生信息,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归纳小结,提炼精髓

1.了解2×

2列联表的意义并能识别等高条形图;

2.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

3.了解独立性检验的操作步骤。

通过回忆、归纳、总结,强调重点知识,体现课标精神,达到教学目的。

八、课后作业,自主学习

课后习题,活页练

巩固本节课基础知识,加深知识的应用。

【板书设计】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1、分类变量

2、列联表

3、等高条形图

4、卡方统计量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过程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学生思考、探究、讨论,得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完成落实,总结出解题的一般步骤,教师只起到提出问题,适时点评、提升的作用。

通过课堂检测,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效果,达到了教学目标。

课堂上处处以学生为主体,体现高效课堂本质,相比传统课堂效果更好,培养了学生能力,体现课标精神。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