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大学2016年12月《政府经济学》期末复习总结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55012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播电视大学2016年12月《政府经济学》期末复习总结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播电视大学2016年12月《政府经济学》期末复习总结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播电视大学2016年12月《政府经济学》期末复习总结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广播电视大学2016年12月《政府经济学》期末复习总结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广播电视大学2016年12月《政府经济学》期末复习总结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广播电视大学2016年12月《政府经济学》期末复习总结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广播电视大学2016年12月《政府经济学》期末复习总结Word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广播电视大学2016年12月《政府经济学》期末复习总结Word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广播电视大学2016年12月《政府经济学》期末复习总结Word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广播电视大学2016年12月《政府经济学》期末复习总结Word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播电视大学2016年12月《政府经济学》期末复习总结Word格式.doc

《广播电视大学2016年12月《政府经济学》期末复习总结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播电视大学2016年12月《政府经济学》期末复习总结Word格式.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播电视大学2016年12月《政府经济学》期末复习总结Word格式.doc

(三)补充以下几个题目:

1.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收入表现为一定量的货币收入,即国家占有的以货币表现的一定量的社会产品价值,主要是(D)。

A.转移价值B.工资C.转移价值和工资D.剩余产品价值

2.通常情况将外部性分为(ABCD)。

A.生产的外部经济性B.消费的外部经济性

C.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性D.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性

3.社会保障的功能有(ABCD)。

A.保证社会成员生存权利的功能B.收入再分配功能

C.风险分担功能D.维护社会稳定功能

4.在公共定价时,政府面临的选择有(ABC)

A.按边际成本定价B.按平均成本定价C.高于平均成本定价D.低于平均成本定价

5.财政补贴从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补贴的环节划分可分为(ABC)

A.生产环节补贴B.流通环节补贴C.消费环节补贴D.分配环节补贴

四、重点问题

(一)名词解释

1.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

其中,政府财政分配及其提供公共服务在政府经济活动中居核心地位。

2.市场失灵——

3.外部效应——

4.信息的不对称——通常是指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易的双方,由于所掌握的信息量不相等,不能有效开展公平竞争,从而对资源配置产生扭曲。

5.公共选择——

6.政府收入规模——

7.政府收入效应——

8.公共投资——

9.公共定价——

10.累进税率——是随征税对象数额的增大而提高的税率,即按征税对象数额大小,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征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累进税率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量的比,表现为税额增长幅度大于征税对象数量的增长幅度。

**11.房产税——是以房产为征税对象,依据房产价格或房产租金收入向房产所有人或经营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

*12.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使用、领受应税凭证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13.土地增值税——是对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就其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

(二)简答

1.目前各国通过多边协商合作治理外部效应的主要途径。

2.多党制议会民主制度对西方国家政府经济政策的重要影响。

3.政府组织收入的原则。

4.财产税的特点。

与其他类型税种相比,财产税具有税源稳定、税负难以转嫁的特征。

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财产税具有其重要功能。

①财产税可成为地方税主体税种,为地方政府,特别是城市政府提供充裕的税源。

②财产税能够调节财富不均,鼓励勤劳致富,限制不劳而获,体现社会公平。

③财产税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促进财产的有效利用。

5.所得税的优点。

6.常见的国有资产经营方式。

7.我国的预算编制程序。

我国政府预算编制的组织程序按“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两上两下、上下结合”的方式进行,大致过程如下:

(1)单位、部门提出概算;

(2)下达预算收支指标;

(3)编制汇总预算;

(4)审批预算。

**8.简述预算编制的原则。

政府预算的编制是有意识地确定和规范财政活动的计划行为,它必须遵循一定的指导思想。

目前预算编制采用的主要有四项原则:

(1)完整性原则。

国家预算必须包括政府的所有财政收支。

(2)准确性原则。

在编制政府预算时,财政收支数字应进行科学的测算。

(3)合法性原则。

预算的编制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其他法律法规的条文。

(4)年度性原则。

任何一个国家的预算编制,都必须有时间的界定,通常为1年。

9.贸易政策的含义及主要内容。

贸易政策主要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其促进或限制对外贸易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规范、措施。

一般来讲,贸易政策主要包括:

(1)关税政策;

(2)非关税措施;

(3)促进出口的扶持政策。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含义。

课税权重叠的情况。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主要差异。

*10.简述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涵义。

国库集中收付,包括三方面的涵义:

(1)集中收入管理,一切财政性收入均纳入国库或国库指定的代理商业银行的单一账户;

(2)集中支出管理,原则上一切财政性支出均应在实际支付行为发生时才能从单一账户支付出去,支付对象一般应是商品供应商或劳务提供者;

(3)集中账户管理,设置与国库单一账户配套使用的国库分类账户,集中反映各预算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

*4.简述国际税收协定的基本内容。

国际税收协定一般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协定适用的范围。

协定适用的范围主要包括人的范围和税种的范围两个方面。

这是国际税收协定必须首先明确的前提;

(2)免除双重征税问题。

免除双重征税是国际税收协定的核心内容,它具体包括:

明确所得概念、协调各缔约国之间的税收管辖权、确定免除双重征税的方法等;

(3)保证税收无差别对待;

(4)消除和减少国际逃税。

6.简述区域经济政策的功能。

我国的区域经济政策主要是为了实现国家经济发展计划而制定的,所以,它的基本功能就是

(1)对全国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统筹和协调,指导各个区域的经济的发展,把每个区域都纳入到全国经济发展之中,充分发挥地区间的优势和潜力,为全国经济发展做贡献;

(2)根据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短期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的原则,协调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与全国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重点发展区域与其他区域发展的关系;

(3)根据平等互利、分工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协调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关系,推动区域之间分工与合作;

(4)根据加强民族团结、增强国家凝聚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协调的原则,协调经济发达区域与经济欠发达区域之间的关系,促进经济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

*8.阐述科斯定理的涵义。

科斯定理的涵义是:

在产权明确、交易成本为零或很低的前提下,通过市场交易可以消除外部性。

它还可以解释为:

只要产权已明确界定并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那么交易的任何一方拥有产权都能带来同样的资源最优配置的结果,这可通过双方之间的谈判自然地实现,产权赋予不同的人,只是会带来收入分配结果的不同。

**9.简述中位选民理论的内容。

所谓中位选民,是指他的偏好落在所有选民偏好序列的中间。

中位选民理论是说在多数裁定原则下,假定选民的偏好是单峰的,则选择的结果是由中位选民的偏好决定的。

10.简述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公共投资的作用。

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公共投资的具体作用表现在:

(1)政府进行公共投资是弥补市场失灵、有效配置资源的重要途径。

(2)通过政府进行公共投资,有利于强化国有经济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领域的地位。

(3)政府公共投资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12.简述公债发行的条件。

公债发行条件是指国家对所发行公债及其与发行有关诸多方面以法律形式所作的明确规定。

发行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公债品种、公债发行权限、公债发行对象、公债发行数额、公债券票面金额、公债发行价格、利息率、对公债流动性和安全性的规定等。

14.简述财政投融资的涵义及特征。

所谓财政投融资是指政府为了加强宏观调控,以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为目的,运用信用手段,直接或间接有偿筹集资金和使用资金的政府金融活动。

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策性投融资,它既不同于无偿拨款,也不同于一般商业贷款。

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投资范围要严格的限制;

(2)财政投融资资金的使用,具有鲜明的公共性,追求的是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3)财政投融资的资金来源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15.简述公共物品私人供给需要的条件。

私人若想成功地提供某些公共物品,需要一系列的条件:

(1)私人供给的公共物品一般应是准公共物品。

(2)准公共物品的规模和范围一般较小,涉及的消费者数量有限。

(3)在公共物品的消费上必须存在排他性技术。

(4)更为关键的是,私人若想成功地提供公共物品必须要有一系列制度条件来保障。

(三)论述

*1.试论政府经济调控能力的有限性。

政府并不完全可以解决市场失灵的现象。

政府经济调控能力的有限性主要表现在:

(1)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

是指政府在调节经济运行、克服市场失灵的过程中,由于所收集、掌握信息不足,影响政府决策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科学性,政策达不到预期效果。

(2)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

指企业、个人等市场主体不一定能够及时对政府经济政策做出反应,或者其行为向政府希望的方向转变,价格波动、生产要素流向等市场形势政府不能完全控制,致使政府政策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失效。

(3)政府机构控制能力的有限性。

是指在政府运用政策工具,干预经济运行过程中,受政府机构内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政府各部门关系的制约,政策效果未能如期实现,出现全部或部分失效的现象。

(4)政府在决策过程中与立法机构协调的有限性。

是指政府财政收支等重大决策,需要通过立法程序来解决,涉及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社会各阶层及其成员的切身利益,其结果往往是相互妥协以达成协议,政府部门的有关判断、政策主张不完全能够实现。

**2.试分析多党制议会民主制度对西方国家政府经济政策的重要影响。

多党制议会民主制度,对西方国家政府经济政策具有重要影响。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制定符合执政党利益集团的各项经济政策。

在多党制议会民主制度下,由在议会选举中获胜的政党单独或联合其他政党组建政府。

而这些政党代表着不同的利益集团,必然使政府的各项经济政策符合本集团、阶层的利益。

(2)制定相应经济政策,取得选民支持,争取连选连任。

取得和掌管国家政权,是各政党议会斗争的主要目标,政府各项经济政策的制定、实施,要为执政党的这一目的服务。

即根据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吸引社会各界关注,努力争取选民支持,以取得最大数量的选票,达到连选连任,继续掌握国家政权的目的。

(3)制定、实施某些适当顾及反对党和其他社会阶层利益的经济政策。

议会党派斗争中,在维护执政党的利益,追求选票最大化的同时,为了尽可能减少反对党对执政党及其政府经济政策的攻击,求得政治上的均衡,政府在经济政策的某些方面,还要适当顾及反对党和其他社会阶层利益,对他们提出的一些政策主张、要求,做出一定程度的让步。

**3.结合实际,举例论述公共定价的方法及其实用性。

政府在选择公共定价标准后,具体可采用以下定价方法:

(1)单一定价法。

即根据消费者消费公共物品的数量与质量,确定一个单位价格收费的方法。

如自来水公司根据每个居民户的用水数量,按每吨水一定价格收取水费,而不再考虑用水限额等问题。

(2)二部定价法。

即根据公共物品成本组成,分两部分确定其价格的方法。

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成本,按其构成可分为资本成本与经营成本。

资本成本是该公共设施在建造时的成本,属固定成本;

经营成本是指公共设施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属变动成本,也就是说,经营成本随着使用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二部定价法就是在公共定价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承担资本成本的准入费,一部分是承担经营成本的使用费,准入费在一定时期是固定的,使用费则随着使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如公共电话系统的使用者,每个月需缴纳固定数额的月租费,还要根据通话次数收使用费。

(3)高峰负荷定价法。

有一部分公共设施在使用时间上是不均衡的,存在集中使用的高峰期,在此期间,存在资源配置的拥挤成本问题,而其他时间设施可能不完全充分利用。

对这类设施,在采用二部定价的基础上,在使用高峰期再加收部分费用,以缓解高峰期供给紧张状况,均衡资源有效配置。

如对在用电高峰期的电力消耗加收一定费用;

对在车流高峰期通过某一高速公路路段的车辆,提高收费标准等。

4.试论公债发行的方法。

公债发行方法是指采用何种方法和形式来推销公债。

可以从不同角度根据不同标准对公债发行方法进行分类:

(1)按照政府在公债发行过程中同应募者之间的联系方式,可以将公债发行方法分为直接发行法和间接发行法。

直接发行法是政府直接向应募者发行公债,中间不经过任何中介机构,政府直接承担组织发行工作,直接承担发行风险的方法。

间接发行法则是政府不直接担当发行业务,而委托给专业的中介机构进行公债的发行工作。

(2)从公债发行对象的角度,可以将公债发行方法分为公募法与非公募法。

公募法是指政府向社会公众公开募集,不指定具体公债发行对象的公债发行方法。

它包括直接公募法、间接公募法和公募招标法三种。

非公募法也称私募法,是指不向社会公众公开募集,而是对有些特别的机构发行公债的方法。

通常包括银行承受法和特别发行法。

(3)从政府是否通过市场发行公债的角度,可以将公债发行方法分为市场销售法和非市场销售法。

市场销售法是指通过证券市场销售公债的方法,银行承受法和公募法等就属于市场销售法。

非市场销售法是指不通过债券市场发行公债的方法,这种发行方法具有行政分配的特点,特别发行法、强制招募法、交付法等就属于非市场销售法。

5.试述税负转嫁效应。

税负转嫁是伴随着商品经济而存在的、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会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广泛的影响:

(1)税负转嫁是税负的再分配,也就是物质利益的再分配。

消费者会因税负转嫁而增加负担,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会因税负的转嫁而改变在竞争中的地位。

如对生活必需品课以重税,由于需求弹性小,即使价格上升消费者也不得不购买,这样纳税人很容易将税负转嫁给消费者,增加消费者负担。

(2)税负转嫁和制定税收政策及设计税收制度有密切的关系。

假如原来确定的税收政策和税收制度是合理和公平的,但是由于税负转嫁可能改变原定税负的分配格局,抵消税收的经济杠杆调节作用或导致税收负担的不公平。

因此,在制定税收政策和设计税收制度时必须充分考虑各类商品的供求状况和价格趋势,并合理选择税种、税率以及课征范围。

(3)税负转嫁可能会强化纳税人逃税的动机,即当税负转嫁不易实现时,纳税人极有可能转向逃税来取代税负转嫁,从而破坏了税收的严肃性。

所以,税务机关在注意任意转嫁税负的同时,还必须通过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加强税收征管工作,防止纳税人逃税。

6.试述税负转嫁的制约因素。

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税负转嫁的程度,要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1)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对税负转嫁的影响。

一般来说,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

而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大的商品不易转嫁。

(2)税种差别对税负转嫁的影响。

一般而言,对商品的课税比较容易实现税负转嫁,而对所得的课税一般不能实现税负转嫁。

(3)课税范围宽窄对税负转嫁的影响。

课税范围宽的商品比较容易实现税负转嫁,而课税范围窄的商品则难以实现税负转嫁。

(4)企业谋求的利润目标对税负转嫁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经营目标就是要谋求利润的最大化,税负转嫁虽然也是为这一目标服务的,但是在特定的情况下,两者之间也会发生矛盾。

*7.论述财政补贴对经济的积极作用。

财政补贴作为一种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对社会经济生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能够在促进深化改革和稳定社会、经济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财政补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

当财政补贴直接或间接地支付给企业或个人时,将直接增加个人的消费需求和企业的投资需求。

(2)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当政府的财政补贴介入市场后,原有的相对价格体系将发生改变。

在补贴品可以替代的情况下,人们更多的倾向于购买更多的补贴品,相对减少其他商品的购买量,从而产生了财政补贴的替代效应。

政府通过对具有正外部效应的活动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可以有效地弥补其效益损失,鼓励更多的生产者从事这些经济活动,从而达到优化全社会资源配置的目标。

(3)配合自然垄断领域的管制价格,提供社会福利。

政府对自然垄断领域的生产企业通常都要采取价格管制手段,通过低价政策,向整个社会提供其产品和服务,特别是向社会中的中低阶层提供社会福利。

为了避免实行低价政策而给相关企业带来亏损,政府必须向其提供财政补贴,以维持此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增进社会福利。

(4)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

在市场经济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情况下,较多的投资会趋向于那些利润高、附加值大的加工工业,而利润低、风险大的行业可能因缺乏资金而萎缩,从而造成产业结构失调,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政府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实施财政补贴,政府可以利用财政补贴直接或间接的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相关产业。

***8.论述政府支出绩效的评价方法及各自的优劣。

目前,各国政府在分析政府支出绩效时,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成本—收益”分析法

所谓“成本—收益”分析法,是为政府支出项目或服务等提出实现建设目标的若干备选方案,并详细列出各种备选方案的边际社会成本和边际社会收益,以便分析比较项目或服务所带来的效益,并最终选择出最优的项目方案。

成本—收益分析法自20世纪40年代出现以来,就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青睐。

但是,在政府支出方面,由于相当多的政府支出的成本与收益都难以准确衡量,甚至有些就压根无法衡量,因此成本—收益分析的使用范围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但总的来说,在政府支出方面,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法仍然可以获得良好的绩效。

(2)最低费用选择法

与成本收益分析法相比,最低费用选择法主要表现在不必使用货币单位来计量备选的政府支出项目的社会效益,只需要计算所有每项备选项目的有形成本,并且把所花费的成本最低作为政府支出项目择优选择方案的基本标准,在所有备选方案中,哪一个方案成本最低,就成为政府支出项目方案的首选方案。

一般地,最低费用选择法被运用于政治、国防、文化、卫生等政府公共支出项目。

实际上,对使用最低费用选择法来确定政府支出项目的最佳方案,从技术上看已经没有太大困难,而真正的困难在于所有备选方案的确定。

因为,这里提出的备选方案应能无差别地实现同一个目标,要做到这一点,可能并不容易。

(3)公共定价法

对政府来说,由于其提供了大量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排他性物品”,那么,这些物品(和服务)也同样就涉及与其他商品和服务一样的问题,即价格的确定。

这种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排他性物品”的定价问题,就是所谓的公共定价。

从定价政策来看,公共定价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纯公共定价,二是管制定价或价格管制。

政府通过公共定价方法,目的不仅在于提高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而且,更重要的是使这些物品和服务得到最有效的使用,提高政府支出的效益。

9.论述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及各自的优劣。

世界各国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模式有所不同,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模式:

即现收现付式、完全基金式和部分基金式。

(1)现收现付式。

这是一种以近期收支平衡原则为依据的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

这种模式要求当年或近期所有参保单位,按照统一的比例提取社会保险基金,在收支过程中实现基本平衡。

这种模式体现了社会保险互助互济的调剂职能,简便易行,也可降低因物价上涨后基金贬值的风险。

但由于只以实现收支为基础,使得被保者的权利义务关系缺乏数量上的长期规划,调剂能力较差。

同时当保险费用逐年增加、提取比例不断上升后,还可能出现企业、国家负担过重的困难。

(2)完全基金式。

这是一种以长期纵向收支平衡原则为依据的基金筹集模式,要求劳动者在整个就业或投保期内,采取储蓄积累方式筹集社会保障基金。

这种模式体现了社会保险的储备职能,使社会保险有一个较为稳定的经济保证。

在这种模式中,进行长期预测和科学管理的要求较高,有较强的专业性,而且由于时间跨度大,储备基金容易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基金的保值与增值的压力非常大。

(3)部分基金式。

这种方式将近期横向收支平衡与远期纵向收支平衡相结合,在满足一定时期支出需要的前提下,留有一定的储备金,凭此确定收费率。

这种方式是建立社会保障基金较为灵活的模式。

一方面它可以避免收费率的频繁调整,使企业和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负担均衡;

另一方面,由于储备数量少,受通货膨胀的影响就小,能够比较好地保证社会保障基金受益者的生活水平不至于下降。

由于部分基金是同时具备了前两种模式的优点,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采用这种模式。

*10.试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模式。

(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即“双松”政策。

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能更有力的刺激经济。

一方面通过减少税收或扩大支出规模等松的财政政策来增加社会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但也会引起利率水平提高。

另一方面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买进政府债券等松的货币政策增加商业银行的储备金,扩大信贷规模,增加货币供给,抑制利率的上升,以消除或减少松的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使总需求增加,其结果是可在利率不变的条件下,刺激了经济,并通过投资乘数的作用使国民收入和就业机会增加。

这样可以消除经济衰退和失业,比单独运用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更有缓和衰退、刺激经济的作用。

(2)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即“双紧”政策。

当经济过度繁荣,通货膨胀严重不足时,可以把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配合使用。

这就是说通过增加税收和减少政府支出规模等紧的财政政策压缩总需求,从需求方面抑制通货膨胀。

而利用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紧的货币政策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会使利率提高,投资下降,货币供给量减少,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同时,由于紧的财政政策在抑制总需求的同时会使利率下降,而通过紧的货币政策使利率上升,从而不使利率的下降起到刺激总需求的作用。

其结果可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抑制经济过度繁荣,使总需求和总产出下降。

(3)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这种政策组合的结果是利率上升,总产出的变化不确定。

具体说来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