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险管理期末复习论述题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55065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风险管理期末复习论述题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金融风险管理期末复习论述题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金融风险管理期末复习论述题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金融风险管理期末复习论述题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融风险管理期末复习论述题Word文件下载.doc

《金融风险管理期末复习论述题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风险管理期末复习论述题Word文件下载.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金融风险管理期末复习论述题Word文件下载.doc

7.风险监管,包括外部监管和内部监控。

三.金融风险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识别。

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识别金融风险:

1.从资产负债表的总体状况来识别。

2.从信贷资产的结构来识别。

3.从资产负债表的结构来识别。

4.从在险资产价值(aar)和资本充足程度来识别。

5.从银行的盈利能力来识别。

四.德尔菲法的基本特征与借款人“5C”法的主要内容。

1.德尔菲法的基本特征如下:

被咨询对象的匿名特征,即被咨询的专家彼此并不知晓。

研究方法的实证性。

调查过程的往复性。

2.在德尔菲法中,专家借以判断一笔信贷是否应发给借款人比较有效的决策依据是关于审查借款人五方面状况的“5C”法,也有人称为“专家制度法”,即审查借款人的品德与声望,资格与能力,资金实力,担保,经营条件和商业周期。

五.金融机构与工商企业比较,为什么金融机构保持流动性显得更为重要。

金融机构是经营货币信用的特殊企业,与工商企业比较,一是现金流动最频繁;

二是金融机构的资产绝大部分是短期负债构成的;

三是流动性需求具有刚性特征;

四是流动性是维持竞争力的基础。

因此金融企业保持流动性比工商企业显得更为重要。

六.银行管理利率风险的重要性。

1.利率的波动会对金融工具的价格和收益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一影响可能是对我们有利的,如带来额外的收益或减少利息支出,也可能是不利的,如带来意外的损失或增加利息支出。

2.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所有人都面临着利率风险,都有利率风险管理的需要。

对现代银行而言,其利率风险本质上来源于利率性质和期限的不匹配。

具体来说,一种是来源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另一种来源于其资产组合中比重越来越高的债券投资。

3.对商业银行而言,承受一定的利率风险是其合理利润的重要来源,但过度的利率风险不符合银行经营的审慎性原则,因此,必须对利率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保证银行的安全与稳健。

七.外汇风险管理中经济风险管理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经济风险的管理师防范,控制未预期到的汇率变动对未来现金流量的影响,不仅涉及财务管理,还涉及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其基本的思路是多样化分散风险,主要有财务管理法和经营管理法两种方法。

其中,经济风险的财务管理方法包括构造合理的财务结构和财务多样化;

经营管理法是指通过经营多样化来分散经济风险,经营多样化包括经营全球化和业务多样化两个方面。

八.如何建立起有效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

构建有效操作风险管理框架式一项复杂任务,涉及大量的风险管理工具盒技术,有效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战略,流程,基础设施和环境。

一.操作风险管理的战略和政策

1.操作风险管理的战略包括业务目标,金融机构治理结构,风险偏好以及相关政策阐述。

操作风险管理战略一般由董事会负责,和业务发展目标相结合。

2.操作风险管理政策包括新产品开发,内控,信息技术,人力资源,变化管理,业务连续性规划和内部审计等多方面内容,涉及金融机构所有的业务活动。

3.根据《巴塞尔资本协议》要求,银行必须建议一个独立的操作风险管理小组,负责设计和实施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学系统。

二.操作风险管理的过程

操作风险管理过程主要包括五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确定操作风险;

第二个环节是风险评估和量化;

第三个环节是风险管理和风险缓释;

第四个环节是风险监控;

第五个环节是风险汇报。

三.操作风险管理的基础设施

操作风险管理的基础设施是指风险管理系统和管理工具,主要包括系统,数据,方法,政策和程序。

四.操作风险管理的环境

操作风险管理的环境包括企业风险文化和相关的外部因素。

9.简论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风险防范体系对构筑我国金融风险防范体系的借鉴意义。

金融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如不及时化解,最终会爆发金融危机。

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的金融市场实际,构筑我国金融风险防范体系非常重要。

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成熟金融市场相比,在规范程度、运行机制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金融风险防范体系,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建立金融风险评估体系;

建立预警信息系统;

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

加强审慎监管体系建设。

10.简论网络金融风险的管理的今后的工作重点。

1发展网络金融业务,加强金融业务建设。

2、加强网络银行的风险识别和管理。

3、进行外部资源的整合与管理。

4、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搞好专业技术的培训,强化建设网络金融知识的储备,特别是同时具备网络知识和金融知识的人才培养,彻底解决科技人才的“瓶颈”问题。

5、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开发。

6、加强网络金融的立法建设,以满足金融监管的要求。

7、加强业务标准的实施。

11.简论金融工程迅速发展的动因。

P140

金融工程的迅速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类因素与金融工程的需求有关,包括经济环境中不确定性的增强,制度因素,社会对理财的要求等;

一类使金融工程成为可能,包括科学技术的进步,金融理论的发展等。

1.经济环境急剧变化导致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增强,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和金融创新应运而生,推动了金融工程的发展。

2.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社会财富的增长,引发了经济生活中广泛的理财需求,推动个性化金融服务的发展和金融产品的创新。

3.制度因素对金融工程的发展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许多金融产品的设计目的是为了规避甚至突破制度,另一方面放松管制使得许多金融产品的创新成为可能,4.技术进步因素主要是指对金融工程起推动作用的相关技术的发展,包括数理分析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数值计算和仿真技术等,5.金融理论的发展是金融工程得以确立的基础和前提。

12.简述期权价值的构成。

P130

从理论上说,期权的价值包含了内在价值和时间价值两部分。

期权的内在价值,是指期权持有者立即行使期权所能获得的单位收益。

这取决于期权协议价格s 

与标的的资产的市场价格x。

根据期权合约的协议价格与标的资产市场价格的关系,可以吧期权的状态分为实值,虚值和两平。

在到期日之前,期权的价格通常高于其内在价值,多出来的部分被称为期权的时间价值。

期权的时间价值主要取决以下几个因素:

一是标的资产的波动性,二是期权合约的期限,三是利率的高低。

13.试论金融信托投资机构的风险管理原则与风险管理框架。

P121

信托投资机构风险管理原则:

一是投资比例控制;

二是投资分散的原则;

三是保险控制的原则。

建立信托投资机构风险管理框架:

一是建立董事会、经理层和部门岗位组成的三级风险控制框架;

二是建立横向的风险分析报告与纵向的风险控制规则;

三是纠正信托功能错位,准确定位信托职能,控制信托行业风险。

14.简论证券公司投资银行业务中并购业务的风险管理。

P106

从并购风险的来源渠道来看,完善的并购计划、对目标公司价值的估算、对新公司的经营整合是关键的三个步骤,所以并购业务的风险管理要做到:

(1)帮助收购企业设定并购目标,制订全面的并购计划。

(2)对目标公司进行详尽的审查和评价。

包括:

a产业环境分析b财务状况分析c经营能力分析d税务评价e法律评价(3)制订财务评估计划,争取最有利的并购条件(4)安排好杠杆收购的融资结构。

15.保险公司如何进行整体风险管理。

P97

1、保险公司整体风险管理是指在企业预定目标的主导下,将公司内部和外部的包括产品风险、展业风险、承保风险等在内的所有风险纳入到统一的风险管理体系当中,对各种风险因素进行识别、估测和评价,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风险管理技术进行有效管理的全过程性、全业务性和全员性的有效控制和管理。

2、保险公司整体风险管理主要内容包括:

(1)建立整体风险管理目标

(2)建立专门机构进行整体风险管理(3)进行风险分析和度量(4)制定整体风险管理计划。

3、保险公司整体风险管理的特征包括:

目的明确性、全面性、全方位性、可扩展性。

16.论述减少商业银行存款风险的主要途径。

1合理控制负债规模,限制负债成本,提高资本运用效率。

2改善和优化负债结构,是扩大低息和无息负债的比重。

3加强利息支出等存款成本管理。

4建立稳定的客户群,保持稳定的存款规模和结构。

5推进业务创新。

6实施存款保险。

17.试论基金管理公司从哪些方面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环境控制和业务控制。

环境控制主要包括公司治理结构、组织机构、企业文化、员工素质等方面。

业务控制包括投资管理业务控制、信息披露控制、信息技术系统控制、会计系统控制、监察稽核控制及其他方面的内部控制。

18.试述流动性风险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流动性风险管理理论包括:

“商业性贷款理论”、“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一、“商业性贷款理论”

1.商业性贷款理论的基本内容。

商业性贷款理论认为,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吸收的活期存款,商业银行只发放短期的、与商品周转相关联或与生产物资储备相适应的自偿性贷款,也就是发放短期流动资金贷款。

2.对商业性贷款理论的评价。

商业性贷款理论是一种典型的资产管理理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支配着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对保持银行流动性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3.商业性贷款理论的缺陷。

(1)没有考虑贷款需求的多样化。

(2)没有认识到存款的相对稳定性。

(3)没有注意到贷款清偿的外部条件。

二、“负债管理理论”

负债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过去人们考虑商业银行流动性时,注意力都放在资产方,即通过调整资产结构,将一种流动性较低的资产转换成另一种流动性较高的资产。

负债管理理论则认为,银行的流动性不仅可以通过加强资产管理获得,而且可以通过负债管理提供。

三、“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单靠资产管理,或单靠负债管理,都难以达到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均衡。

只有根据经济情况的变化,通过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的共同调整,资产和负债两方面的统一管理,才能实现三者的统一。

如资金来源大于资金运用,应尽量扩大资产业务规模,或者调整资产结构;

反之,如资金来源小于资金运用,则应设法寻找新的资金来源。

这一理论主张,管理的基础是资金的流动性;

管理的目标是在市场利率变化频繁的情况下,实现最大限度的盈利;

应遵循的原则是:

规模对称原则、结构对称原则、速度对称原则、目标互补原则和资产分散化原则。

19.试述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管理对策和措施?

1、深化监管部门对中间业务风险的监管。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金融监管标准的国际化,金融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外部监管已显得相当重要和关键。

(1)建立统一、科学、合理的中间业务风险监管体系;

(2)严格控制中间业务市场的开发审批;

(3)加快现代化支付清算系统的建设;

(4)建立完备的中间业务监管法律法规。

2、加强中间业务风险的基础性内部管理。

对于中间业务的风险控制,关键之一在于银行内部,因此,商业银行内部应建立相互制约的组织结构,形成逐级向下的授权程序,以及逐级向上报告制度,从而形成合理的内部监察机制,加强中间业务风险的基础性管理。

(1)建立具有相互制约功能的组织结构。

各种功能应分别安排不同的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制度执行,避免操作人员权力的交叉和集中,是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2)健全逐级向下的授信授权程序。

对于需要授信授权的中间业务,必须实行逐级向下的统一授信管理,建立统一的法人授权制度,以及严格的授信风险垂直管理体制。

(3)完善逐级向上的报告制度。

管理层只有充分了解中间业务的风险水平、层次、大小等实际状况,才能对其作出判断和选择,设计行动方案。

因此,需要有一个基层风险信息及时呈报管理层的报告系统。

3、健全中间业务风险管理制度。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快速发展,中间业务风险管理制度作为银行中间业务防范、规避风险的基本保障体系,必须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健全。

(1)完善中间业务统计制度;

(2)规范中间业务的信息披露制度。

商业银行既要披露各种风险状况的信息,也要披露各种风险评估和管理过程以及风险与资本匹配状况的信息;

既要披露定性的信息,也要披露定量的信息;

不仅要披露核心信息,还要披露附加信息。

4、优化客户结构,合理确定中间业务的范围。

根据中间业务的定价目标和中间业务市场状况,针对部分客户信誉不高、信用风险较高的现状,银行应该高度重视对客户的信用分析和评估,建立完善的客户资信评价体系,对中间业务客户实行同贷款客户同一标准的资信评定,按照客户的资信程度,确定中间业务开发的客户范围,确保与信用等级较高的客户交易,防止发生新的信用风险,将信誉较差的客户列入“黑名单”,严禁与列入“黑名单”的客户再发生新的交易,而将市场中资信程度最高的若干客户作为交易的重点客户。

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构筑我国金融风险防范体系?

可以借鉴“金融部门评估计划”的系统经验,健全我国金融风险防范体系。

(1)建立金融风险评估体系

金融风险管理主要有四个环节,即识别风险,衡量风险,防范风险和化解风险,这些都依赖于风险评估,而风险评估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和基础。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上有一些风险评级机构和风险评级指标体系,但是还不够完善,还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①健全科学的金融预警指标体系。

②开发金融风险评测模型。

(2)建立预警信息系统

完善的信息系统是有效监管的前提条件。

我国目前尽管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市场统计指标体系,但对风险监测和预警的支持作用还有限,与巴塞尔委员会《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要求还有差距。

①增加描述市场总体金融风险和金融机构风险的指标,为风险监测和预警提供信息支持。

②严格和完善金融机构财务报表制度,制定严格的数据采集内容和格式、方式和方法及采集渠道。

金融机构上报的资料,要经过会计师和审计师审计,如发现弄虚作假或拖延,监管部门应给予惩罚。

(3)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

金融机构治理结构是否良好对金融风险防范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会增大金融体系风险。

国外银行的实践表明,金融风险及金融危机的发生,在某种程度上应归咎于公司治理的不足。

我国近些年的金融业改革非常重视法人治理结构的改进,但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所有者与经营者定位还不是很清楚,高管人员仍然集治理权与管理权于一身,缺乏治理与管理的监督机制。

股份制商业银行表面上看有着良好治理结构,但实际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股东贷款比例过高,小股东收益被忽视等。

为此,应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①改进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权结构。

②完善公司治理的组织结构。

③完善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

④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建设。

(4)加强审慎监管体系建设

构筑以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为主体、机构内控为基础、行业自律为纽带、社会监督为补充,“四位一体”的复合型金融监管体制,以预防金融风险的发生。

①构建监管主体的监管组织机构。

②健全我国金融机构的内部监控制度。

③建立金融行业自律机制。

④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的监督作用。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分类及其风险特征。

1.结算性中间业务

–指商业银行为客户办理的与货币收付有关的业务,还包括结售汇、外币兑换、信用卡等业务。

–该业务风险来源于人为错误、沟通不良、未经授权、监管不周或系统故障等原因而给客户或银行造成损失

2.融资性中间业务

–指由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传统信贷以外的其他融资引起的相关业务,包括票据贴现、出口押汇、融资租赁等。

–该类业务的风险来源是票据的真实性

3.代理性中间业务

–各类代收付款项,代发行、买卖、承销和兑付政府、金融及企业债券,代理客户买卖外汇,代理保险等。

–该类业务的风险集中在操作风险上,风险较小

4.服务性中间业务

–指商业银行利用现有的机构网络和业务功能优势,为客户提供纯粹的服务业务,包括提供市场信息、企业管理咨询、项目资产评估、企业信用等级评定等。

–该类业务的风险也集中在操作风险上,风险较小。

5.担保性中间业务

–担保性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向客户出售信用或为客户承担风险而引起的相关业务,包括担保、承诺、承兑、信用证等

–该类业务也称为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其特点是银行依靠信用,不占用资金,处于第二债务人地位。

除流动性风险外,各类风险均存在,风险较大。

6.衍生类中间业务

–指由商业银行从事与衍生金融工具有关的各类交易引起的业务,包括金融期货、期权、远期利率协议、互换业务等。

–这类业务风险较大。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