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家训读书心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55214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颜氏家训读书心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颜氏家训读书心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颜氏家训读书心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颜氏家训读书心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颜氏家训读书心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颜氏家训读书心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颜氏家训读书心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颜氏家训读书心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颜氏家训读书心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颜氏家训读书心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颜氏家训读书心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颜氏家训读书心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颜氏家训读书心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是也。

俗谚曰:

‘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诚哉斯语。

”我们在现在社会中常常能见到这样的现象,家长过分溺爱孩子,让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而没有一点自立自主的能力,遇到一点事情就并不懂得怎么去解决,所以会引起类似于“我爸是李刚”这种不好的社会风气盛行。

小时时候孩子不教育好对孩子的未来伤害是很大的,他们会感觉以前做的错事都是对的事情,然后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给孩子养成了一种天下唯我独尊的坏的思维方式。

到骄傲怠慢已经成为习惯时,才开始去加以制止,那就纵使鞭打得再狠毒也树立不起威严,愤怒得再厉害也只会增加怨恨,直到长大成人,最终成为品德败坏的人。

孔子说:

“从小养成的就像天性,习惯了的也就成为自然。

”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

所以说,孩子从小就要让他养成良好的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凡事要未雨绸缪,孩子小时偶的家庭教育尤其重要。

  颜之推生活的时代,士大夫子弟多不学无术,仰仗祖辈权势的荫蔽,得一官半职便自以为是,不思进取。

当战乱发生,朝代更迭,则难以存活。

而颜之推生于乱世却仕途屡进,他以切身体会告诉世人“人生在世,会当有业。

”在《勉学》篇中有这样一段“有客难主人曰:

‘吾见强弩长戟,诛罪安民,以取公侯者有吴;

文义习吏,匡时富国,以取卿相者有吴;

学备古今,才兼文武,身无禄位,妻子饥寒者,不可胜数,安足贵学乎?

’主人对曰:

‘夫命之穷达,犹金玉木石也;

修以学艺,犹磨莹雕刻也。

金玉之磨莹,自美其矿璞;

木石之段块,自丑其雕刻。

安可言木石之雕刻,乃胜金玉之矿璞哉?

不得以有学之贫贱,比於无学之富贵也。

且负甲为兵,咋笔为吏,身死名灭者如牛毛,角立杰出者如芝草;

握素披黄,吟道咏德,苦辛无益者如日蚀,逸乐名利者如秋茶,岂得同年而语矣。

且又闻之:

生而知之者上,学而知之者次。

所以学者,欲其多知明达耳。

必有天才,拔群出类,为将则暗与孙武、吴起同术,执政则悬得管仲、子产之教,虽未读书,吾亦谓之学矣。

今子即不能然,不师古之踪迹,犹蒙被而卧耳。

’”这样的问题有很多人都想问,为什么别人不努力却可以过得比我好呢?

为什么我总是得到的比别人那些不努力的得到的少呢?

就像现在流传的一句话“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

”很多人都放弃了拼搏,因为他们觉着怎么努力都赶不上那些官二代富二代。

就像颜之推说的,琢磨过的金玉之所以光亮好看,是因为金玉本身是美物;

一截木头,一块石头之所以难看,是因为尚未经过雕刻。

但我们怎么能说雕刻过的木石胜过尚未琢磨过的宝玉呢?

每个人只有努力与不努力分,付出了不一定会有回报,但是不付出的绝不会有回报。

付出与回报不是对等的。

学习是使人增长知识,明白通达道理。

只有天才才能出类拔萃,当将领就暗合于孙子、吴起的兵法;

执政者就同于管仲、子产的政治素养,像这样的人,即使不读书,我也说他们已经读过了。

所以,不要怨天尤人了,还是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

  《颜氏家训》中有很多发人深省的句子,看过之后真的会明白很多,所以特选取了这两段我觉着比较有感想的,当真正的把它读完之后,会对教育,做人,求学等各方面有一定的新认识。

  篇二:

《颜氏家训》读后感

  《颜氏家训》读后感

  名教书多年教师,我深知,不停的学习不仅可以给教育教学以源头活水,而且更能丰富自己的人生,以此引导自己和他人追求有意义的人生。

当了妈妈之后,更专注家教这类的书籍,如今静下心来读了读《颜氏家训》这本书,受益匪浅。

  《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史名著,为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大学者颜之推所著。

  纵观全书,其内容涉及许多领读书并非学生的专利,现在是终生学习的时代,坦白地讲,我确实应该在学习上更自觉更努力。

作为一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作者强调教育思想应以儒学为核心。

他认为“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

今之学者为己,修生以求进也。

”他推崇“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

尤其重视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在教育基本理论,作者还强调环境对人的成长的重要性。

二是《颜氏家训》对儒学、佛学、文学等都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作者强调儒学的社会功能,认为儒学经术只是手段,经世致用才是最终目的,并且对当时士大夫的教育状况表示强烈的不满,对只会掉书袋而没有实际本事的“百无一用”的书生的出现表示担忧。

  本书共二十篇,有《教子》《兄弟》《治家》《勉学》《文章》《书证》等。

作为一名教师,我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所具有的特殊性,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学习了第八章《勉学》,这章共有原文、译文二十二篇,其中提到的“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告诉我们,人在小的时候,精神专一,长大以后,心思分散。

因此,必须重视早期教育,不能错过良机。

其中提到启蒙教育的重要,是奠定一生的基础,并从各个方面记录了一些自己在早期教育中的想法和做法,现在看了也颇具启发性。

  作为教师,对孩子一生的学习及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从孩子进学校起,让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让他们在自己良好的课堂氛围中积极地投入学习中,为其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而文中的”然人有坎坷,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则告诉我们:

人的一生有许多的坎坷,要是年轻时失去了学习的机会,到了晚年就更应该加紧学习,不能自暴自弃。

颜之推举例子说,孔子曾说:

到了五十岁学习《易经》,就可以避免大的过错。

曹操和袁遗,到了晚年更加专心刻苦,这两个人都是小时候好学,到老依然孜孜不倦。

曾子七十岁才开始学习,后来名闻天下;

荀子五十岁才出来游学,还成为一代宗师。

公孙弘四十多岁才读《春秋》,因熟读《春秋》当上了卿相,朱云、黄埔谧?

?

小时候好学,就像旭日东升放出的光芒;

老的时候好学,就像手持蜡烛在夜里行走,这也比闭上眼睛,什么也看不见的人强多了(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感受到这些句句在理的古人言,我们不得不明白:

作为教师,必须要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

“有志向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告诉我们:

有志向的人,就要经得起磨炼,成就事业;

没有志向、缺乏毅力的人,从此懈怠,就变成了平庸之人?

  社会的进步,人才的倍出,工作的难觅,教学方式大转变等等,无一步向我们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惟有不断学习、进取,才有足够的底蕴应对各种情况;

我们只有不断探索新的、积极的、受学生喜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勤学、善学、乐学,为其一生奠定坚实的基础,做一个位学生启明、导航之人,才能在教学和教育中体会成长的乐趣,体会生命之舟远航的生生不息。

  《勉学》这一章告诉我们的道理还有很多很多,而《颜氏家训》这本书中作者颜之推以其切身的体验和感受所总结出来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用在现在也是符合的,因此,可以说,他的教育思想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我郑重向大家推荐这本书,让我们用扬弃的眼光来与这位古代的先哲对话。

  《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名著。

作者在这部著作中所论述的教育思想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直至今日

  作者的有些教育思想仍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一、《颜氏家训》的主要教育思想

  这本书总共二十篇,其有关教育思想的论述主要集中在《教子》,《治家》,《慕贤》,《勉学》,《音辞》,《杂艺》等篇章。

篇二《教子》,主要阐述对士大夫子弟的教育问题。

认为儿童的早期教育如胎教、幼教十分重要。

必须处理好教育和爱护的关系,父母对孩子的过分溺爱是有害的。

教育孩子一定要有正确的立场,首先要重视品德教育。

“齐朝有一士大夫,尝谓吾曰:

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

吾时俛而不答。

异哉,此人之教子也!

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

”如果像北齐的这位士大夫以教儿学鲜卑语、弹琵琶来取悦公卿,换取富贵,那就悖离了教育的根本目的。

胎教、幼教这些在我们现代社会逐渐被重视的教育模式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颜之推就曾提出过,如何处理教育与爱护的关系更是现在许多父母所无法处理好的。

  篇五《治家》,主要探讨和总结了治家的一些基本理论和方法。

“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後者也。

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

”认为治家必须自上而下,即要求子女做到的事,父母必须首先做到。

父母首先应该给子女起表率作用,治家要勤俭,宽严要适度,要有仁厚之风。

幼儿最善于模仿,父母几乎是他们的全部世界,也是他们最好的模仿对象,他们会把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记在脑子里加以模仿,父母的性格,为人,处世之道都会给孩子很深刻的影响,而且不容易改变。

篇七《慕贤》,即仰慕贤才。

年少初学应多接触有德行的君子,这样可潜移默化地陶冶自己的性情。

对于有德有才之人,一定要与之交往,多加礼敬和学习。

颜之推当时已经意识到了环境对人的重大影响,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白沙在涅,与之具黑。

  篇八《勉学》,是该书的著名篇章,内容很长,字数特别多,论述的道理值得重视。

作者对当时士族子弟不务学业、凭门第而猎取高位的现状进行了抨击。

他认为“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士、农、工、商、兵各行都是学问,不可轻视。

无论哪个行业,学好了都可以安身立命。

如果饱食终日,无所作为,就难免家败人亡。

作者还通过各种事例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学习方法和观念,如主张人要博学,钓鱼屠肉、饭牛牧羊的人都可以为师表;

学习切忌自高自大、高谈阔论,要学以致用;

学习要抓好早期教育,要处理好博与专的关系等。

这一篇章不仅论述子女教育及学习态度的问题,也讲述了一些安身立命的道理。

人们只有分工的不同,而没有职业的贵贱,无论从事何种职业的人都应当受到尊敬。

  篇十八《音辞》,主要讲述语言和音韵方面的内容。

作者认为,各地语言、方言不同,自古已然,不足为怪。

但他要求自己的子女从小就要学会正确发音,这也是最基本的知识教育。

他还告诫子女,对未经查证的事物,不要妄下断语。

篇十九《杂艺》,指士大夫除了经、史、文章以外的其他技艺。

讲到的有棋琴书画,骑射、算术、医学等都是一门技艺,对此须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以扩大知识面和增强技能。

另外,还讲到了“人筮”是封建迷信,“六博”、“投壶”在唐宋以后就没有人玩了。

这些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颜氏家训》的教育价值及影响

  《颜氏家训》是我国古代伦理学、教育学的名著,书中所论述的教育思想,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颜氏家训》所涉及的家庭教育理论及实际问题非常广泛、全面,纵观全书,颜之推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

(一)以儒学为核心的基本教育思想。

在儒家思想教育中,颜之推尤其重视家庭伦理的培养。

依照儒家的道德规范来培养人才,是其教育思想的基本目的之一。

在教育基本理论上,颜之推还强调环境对人的成长的重要性,强调幼年教育对人一生的重大影响,强调个人立志发愤是

  成材的重要因素。

(二)经世致用的士大夫思想。

颜之推不仅对当时士大夫的生活十分熟悉,而且对士大夫的教育状况表示了强烈的不满,批判当时士大夫存在的不学无术,理论脱离实际,毫无自身修养、败坏世风的三大弊端,是深刻而准确的。

因此,他从维护统治阶级长远利益出发,他提出了人才培养的六条目标“国之用材,大较不过六事:

一则朝廷之臣,取其鉴达治体,经纶博雅;

二则文史之臣,取其著述宪章,不忘前古;

三则军旅之臣,取其断决有谋,强干习事;

四则藩屏之臣,取其明练风俗,清白爱民;

五则使命之臣,取其识变从宜,不辱君命;

六则兴造之臣,取其程功节费,开略有术,此则皆勤学守行者所能辨也(见《涉务》篇)”。

并且提出了一些具体方法,如首先要勤奋读书;

其次要学以致用;

再次是主张士大夫应向下层人民学习,不能轻视劳动生产。

这也是他教育思想中闪光的一面。

具备“德艺周厚”的要求,士大夫才能立身行正。

(三)求实的家庭教育思想。

由于官学的衰微,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庭教育十分兴盛,而颜之推的家教思想在这方面很具有代表性。

颜之推认为,家庭教育应及早进行,甚至要从胎教开始。

这与现代教育理论也是相吻合的。

家教的关键是父母,父母的行为和教育方法对子女的成长影响很大,必须把爱子和教子结合起来,切忌“无教而有爱”。

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有利于人的成长,这也是符合现代教育理论的。

颜之推还非常重视家教中对子女技艺的教育,甚至对语言教育也很重视。

颜之推本人一生虽未介入具体的教育活动,但他仍不失为我国六世纪末一位杰出的思想教育家。

他以切身的体验和感受所总结出来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有许多是符合教育规律的。

  《颜氏家训》对研究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也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产生于六世纪的一部教育史和学术名著,《颜氏家训》不但适合于封建士大夫阶层的需要,而且其中所反映的许多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一个组成部分,对现代教育也具有普遍的启迪意义。

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所表达的思想也是弥足珍贵的:

一是学无迟早。

二是博学和专精。

学比不学好,博学比少学好。

必须把博与精很好地结合起来。

三是强调切磋交流。

学习绝不是一个人自我封闭的过程,必须经常与人交流,方能打破自己的局限,以人之长,补己之短。

这些思想都是我国教育思想史上的宝贵财富。

  我们也应当看到,《颜氏家训》不是完美无缺的,由于作者生长于一千多年以前的封建士大夫家庭,思想受时代和阶级局限,对有的问题的认识和论述甚至是错误的。

如《教子篇》提出“上智不教而成”,《勉学篇》的“生而知之者上”,都是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反映。

《治家篇》中提出妇女只可“主中馈,惟事酒食服之礼耳,国不可使预政,家不可使于盅”,是作者完全继承了世俗中轻视妇女的传统偏见。

还提到“笞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不见”,这种封建家长的棍棒教育法,显然不足为训。

《归心篇》中,作者深信佛教的“三世说”和因果报应,以此为教,势必将人们导入宗教迷信的歧途。

作者所倡导的少欲知足,谦虚自损的处世哲学,也是我们必须批判的。

对待任何书籍,我们都要应当予以批判地继承,吸取精华,弃其糟粕。

  篇三:

  《颜氏家训》为北齐颜之推所作。

颜之推,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播迁南北,历经坎坷,出身望族并在劫后余生之后明白如何设法使自己家族趋利避害,继续绵延是他的责任,这也是他作此书的目的。

  这本书成书于隋代开皇年间文帝杨坚平陈之后。

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家庭伦理教育,包括《教子》、《兄弟》、《后娶》、《治家》四篇。

侧重于讲述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义务和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强调了教育子弟、尊老爱幼、和睦家庭的重要。

二是品德智能教育,包括《风操》、《慕贤》、《勉学》、《文章》四篇。

主要讲述如何培养和造就子弟成才的问题如培养优良的操行、崇德尊贤、勤奋求知、提高本领、树立良好的文风等。

三是思想方法教育,包括《名实》、《涉物》、《省事》、《止足》四篇。

目的在于培养子弟观察、认识与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如名与实的关系:

怎样取得美好的声誉,人生的意义和如何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

博与专的关系:

个人的发展应当有所侧重,不要放纵欲望和贪心不足等。

四是养生教育,包括《诫兵》、《养生》两篇,目的在于教育子弟不要依靠卖弄勇力与利用战争来取得显达,应当首先保全生命,摄养身心,以期保健延年。

但也同时指出生命不可不惜,也不可不当惜而惜,为冒险贪得而丧生,不应该;

为忠孝仁义而牺牲是值得的。

五是知识教育,包括《书证》、《音辞》、《杂艺》三篇。

介绍了古籍文字考据知识、音韵知识和文人涉及的各项杂艺知识。

对各项杂艺并根据实用价值分别提出了不同要求。

  感想:

我对其最为感慨的一章便是《兄弟》,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

方其幼也,父母左提右挈,前襟后裾,食则同案,衣则传服,学则连业,游则共方,虽有悖乱之人,不可不相爱也。

我是独生子女,所以不曾经历过书中所写的兄弟间这样深情感人的描写,可依旧为之动容。

兄弟是形体独立而气息相通的人,当他们年幼时,父母左牵右携,他们前抱后负,吃饭时同桌进餐,衣服哥哥穿过再传给弟弟,书籍读了弟弟接过又读,外出游玩也在一处,即使有脑子混沌的人,也懂关心爱护弟弟。

这样想想,只觉美好。

可是,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随着兄弟们逐个长大,各自成家立业,生儿育女,不比少年时光单纯,即使是诚实厚道的人,对兄弟间的感情也不能不稍稍减弱。

可是减弱不意味消失殆尽,更要懂得维护,父母不能陪我们一辈子,兄弟姐妹是他们在世上给我们留下的最后礼物,这样比钱财珍贵得多。

因此看到当今社会上子女间相互推诿,不愿赡养老人还有那些老人前脚刚走,子女们就急着分遗产的现象怎不让人心寒。

  《颜氏家训》带有浓重的儒家色彩,仁的思想也有所体现,值得人慢慢体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