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应用指南.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5558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生素应用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抗生素应用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抗生素应用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抗生素应用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抗生素应用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抗生素应用指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抗生素应用指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抗生素应用指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抗生素应用指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抗生素应用指南.docx

《抗生素应用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生素应用指南.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抗生素应用指南.docx

抗生素应用指南

抗生素应用指南

1头霉素类抗生素

头孢西丁

头孢美唑

头孢替坦

2氧头孢烯类抗生素

拉氧头孢(Shiomarin):

对厌氧菌效果好

氟氧头孢(Flomocef):

类似头孢二代,对革兰氏阴性活

性强。

3第四代头孢菌素

头胞匹罗CefopiromeCefrom1992

头孢吡肟CefopimeMaxipime1993

头孢唑兰CefozopranFirstcin1995

头胞瑟利CefoselisWincef1998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1棒酸(ClavularicAcid)

2舒巴坦(Sulbactam青霉烷砜)

3他唑巴坦(Tazobactam)

目前上市的复合制剂有:

1AugmentinAmoxicillin+CA1.2g/支

2TimentinTicarcillin+CA3.2g/支

3UnasynAmipicillin+SBT0.75g/支

4SulperazonCefoperazon+SBT1.0g/支

5TazocinPiperacillin+Tazobactam4.5g/支

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

1碳烯类青霉素

1)伊米配能(Imipenem)超广谱抗生素,稳定性差,易被肾肽酶水解“Imipenem+Cilastatin”即Tienam。

2)美洛配能MeropenemMerren1994

3)培尼配南PanipenemCarbenin1994

4)比阿配南Biapenem---

5)呋罗配南FropenemFarron1997

6)利替配南酯Ritipenemacexil--

2单环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

1)氨曲南(Aztreonam)对G-菌作用强,对BLA稳定。

2)卡芦莫南(Carumonam)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1链霉素Streptomycin0.75g/d

2卡那霉素Kanamycin

3庆大霉素Gentamycin16000u/d

4丁胺卡那Amikacin400mg/d

5妥布霉素Tobramycin160mg/d

6立克菌星Netimicin300mg/d

7爱大霉素Etimicin200-300mg/d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14元环:

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

15元环:

阿齐霉素

16元环:

白霉素、麦迪霉素、螺旋霉素、交沙霉素

 

左氧氟沙星

体外抗菌活性:

G+菌:

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肠球菌

G-菌:

大肠杆菌、克雷白菌属、变形杆菌属、沙雷氏菌属

肠杆菌属、沙门氏菌属、志贺氏菌属、弗劳地枸橼

酸盐杆菌、铜绿假单孢菌、弧菌属、流感嗜血杆菌

厌氧菌:

消化性链球菌

其他:

淋球菌、支原体、衣原体

适应症:

1呼吸道感染:

肺炎、支扩、COPD、化脓性扁桃体炎

2泌尿系感染:

肾盂肾炎、膀胱炎、淋病、前列腺炎

3生殖系感染:

子宫附件炎、子宫内感染、前庭大腺炎

4消化系感染:

细菌性痢疾、肠炎、伤寒、胆囊炎

5外科感染:

肛周脓肿、乳腺炎、外伤、术后预防感染

6皮肤软组织感染:

疖肿、蜂窝织炎、淋巴管炎

 

左氧氟沙星

特点:

1抗菌谱广,对各科感染均有显著疗效。

2抗菌活性强,交叉耐药出现率少。

3良好的体液、组织分布,生物利用度高。

4临床使用方便,副反应少。

5良好的水溶性和化学稳定性。

 

头孢类抗生素

一代头孢菌素:

头孢噻吩cefalotin

头孢噻啶cefaloridine

头孢硫咪cefathiamidine

头孢氨苄cefalexin

头孢唑啉cefazolin

头孢拉定cefradine

二代头孢菌素:

头孢孟多cefamandole

头孢美他醇cefmetazole

头孢呋新cefuroxime

头孢替安cefotiam

三代头孢菌素:

头孢噻肟cefotaximeClaforan

头孢三嗪ceftriaxoneRocephin

头孢他定ceftazidimeFortum

头孢哌酮cefoperazoneCefobid

头孢咪诺cefminoxMeicelin

头孢唑肟ceftizoximeCeftizox

头孢甲肟cefmenoximeBestcall

头孢西丁cefxitin

青霉素类

1.青霉素由发酵液提取,应用其不同的盐,如钠盐,钾盐,普鲁

卡因青霉素和苄星青霉素。

2.青霉素V由发酵液提取。

3.耐酶青霉素(新青霉素)由半合成制取,具有抵抗金葡菌B-内

酰胺酶的能力。

3.1苯唑青霉素(新青ⅡOxacillin)

3.2邻氯青霉素(Cloxacillin)

3.3甲氧苯青霉素(新青ⅠMethicillin)

3.4乙氧萘青霉素(新青ⅢNafcillin)

3.5氟氯青霉素(Flucloxacillin)

4.广谱青霉素由半合成制取,具有抑制某些革兰氏阴性杆菌的作用,对假单胞菌无效,并可被金葡菌产生的B-内酰胺酶分解。

4.1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

4.2匹氨青霉素(Pivampicillin)为氨苄青霉素的匹伐酸酯。

4.3羟氨苄青霉素(Amoxicillin)

5.抗假单胞菌青霉素由半合成制取,具有抗假单胞菌作用。

5.1羧苄青霉素(Carbenicillin)

5.2呋苄青霉素(Furbucillin)

5.3磺苄青霉素(Sulbenicillin)

5.4哌拉西林(氧哌嗪青霉素Piperacillin)

5.5替卡西林(Ticarcillin)

喹诺酮类

分类:

第一代萘啶酸

第二代吡哌酸

第三代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等。

1990年以前各国使用的喹诺酮类:

诺氟沙星Norfloxacin

培氟沙星Pefloxacin

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

依诺沙星Enoxacin

氧氟沙星Ofloxacin

洛美沙星Lomefloxacin

妥舒沙星Tosufloxacin

1990年以后上市的喹诺酮类药物:

替马沙星TemafloxacinTemac1991

芦氟沙星RufloxacinTebraxin1992

氟罗沙星FleroxacinMagalocin1992

司帕沙星SparfloxacinSpara1993

那氟沙星NadifloxacinAcuatim1993

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Cravit1994

格帕沙星GrepafloxacinVaxar1997

曲伐沙星TrovafloxacinTrovan1997

阿拉沙星AlatrafloxacinTrovanⅠ1997

老年人抗菌治疗的基本原则

1尽可能使用杀菌剂。

2合理调整剂量。

3必要时(毒副作用大的药物)作血药浓度监测。

4加强不良反应的监测。

5重视综合治疗。

6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关注药物不良反应。

 

抗生素在老年人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1吸收减少:

胃黏膜萎缩、PH上升、血流量减少。

2分布改变:

脂肪增加、血清蛋白减少、心输出量减少。

3代谢:

肝肾功能和血流降低、药物清除减少、毒性增加。

4排泄: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药物排泄减少。

 

抗生素分类

一按杀菌作用分类

时间依赖性抗生素

浓度依赖性抗生素

二按抗菌作用分类

Ⅰ繁殖期杀菌剂(β-类酰胺类)

Ⅱ静止期杀菌剂(氨基糖甙类)

Ⅲ快速抑菌剂(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

Ⅳ慢效杀菌剂(磺胺类)

联合用药Ⅰ+Ⅱ协同

Ⅰ+Ⅲ可能拮抗

Ⅱ+Ⅲ累加或协同

Ⅲ+Ⅳ累加

Ⅰ+Ⅳ无关

 

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副作用

喹诺酮类抗生素1980年用于临床,开始时临床效果尚好。

1985年报告enoxacin细胞色素P450的副反应。

Pefloxacin光毒性。

1990年报告fleroxacin出现光毒性和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使用temafloxacin出现92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

从此以后出现大量的药物不良反应。

Lomefloxacin-光敏、中枢神经系统毒性。

Sparfloxacin—光敏、QTc延长。

Tosufloxacin—严重血小板减少性肾炎。

Trovafloxacinandgrepafloxacin于1999年因严重肝毒性和心血管

反应而停用。

 

喹酮类抗菌药的结构/效果关系

基本结构:

吡啶环

 

位置1:

与各种药物活性和药代特性有关。

位置2:

DNA螺旋酶结合位点。

位置3、4:

与螺旋酶结合和细菌转送所必须。

位置5:

控制抗菌活力和对G+菌活力。

位置6:

F原子控制螺旋酶的结合和效力。

位置7:

控制抗菌谱和药代动力学。

位置8:

控制药代和抗厌氧菌活性。

 

喹酮类抗菌药结构/副反应关系

位置1:

控制与茶碱的相互作用和遗传毒性。

位置2:

无副作用。

位置3、4:

控制螯合作用、金属结合、与抗酸剂和二价离子的相互作用。

位置5:

与光毒性有关。

若为甲基出现严重的副反应,若为氨基则光毒性要轻。

位置6:

F原子未见副反应报告。

位置7:

控制与GABA的结合,与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有关。

位置8:

也与光毒性有关,F代替氯、氮会产生严重的光毒性。

上述结构/副反应关系显示:

双卤喹酮类与光毒性有关(如lomeflo-

xacin,sparfloxacin,clinafloxacin最近被停用)。

Enoxacin,tosufloxacin

andtrovafloxacin等含有naphthyridone也具有光毒性,目前尚不知道

gemifloxacin含有naphthyridone是否有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