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创新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wps资料文档下载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55585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WPS 页数:4 大小: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技术创新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wps资料文档下载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科学技术创新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wps资料文档下载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科学技术创新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wps资料文档下载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科学技术创新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wps资料文档下载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技术创新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wps资料文档下载

《科学技术创新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wps资料文档下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技术创新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wps资料文档下载(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科学技术创新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wps资料文档下载

我们党如此重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可见它对于社会生产力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尤其是科技创新以及由此引起的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将会使一个国家拥有短时间内实现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更应该把科技创新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不断追赶新科技革命的浪潮,不断提高以科学技术为标志的综合国力。

创新:

一般是指人的创造性劳动及其成果。

而科学技术创新则是由“创新”的概念衍生过来的,它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两个方面。

知识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

知识创新的目的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

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

知识创新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新理论和新方法,为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而技术创新的概念则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为创造相对剩余价值“必须变革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从而变革生产方式本身,以提高劳动生产力”。

20世纪50年代,日本把“技术创新”翻译成“技术革新”,认为“技术革新就是开发新技术、创造新产品,它应是包括从研究开发到实际应用的整个过程”。

从本质上讲,技术创新是一个从新产品或新工艺的设想产生到市场应用的整个过程,它包括新设想的产生、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到产品的市场销售和转移扩散这样一系列的活动。

对此,1999年8月20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精辟地提出“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

关于科学技术创新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一个比较精辟的观点就是“科技创新是促进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力量”,这一观点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科学地继承和发展。

科学技术进步对于社会生产力的重要促进作用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科技(尤其是高新科技)要进步,关键则是创新。

2000年8月,江泽民同志指出:

“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

”“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

”创新是科技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科学的本质在于探索未知世界的规律;

技术的本质在于发明改造客观世界的新手段。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通过新的发现,达到新的认识,创造新生事物,这正是创新的根本功能。

创新不但决定性地影响着科学技术发明创新,也决定性地影响着科学技术的发明成果及时地转化为直接的社会生产力,最终促进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科学或技术上的创新可以带来最直接的经济效益,从而推动生产力的不断向前发展。

也许这些创新在人类历史上只能算是沧海中的一粟,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正是靠着一点一滴的积累才得以实现的。

作为一名工科的学生,我的感触是很深刻的,因为我可以直接地感受到那科技创新的力量。

从湘澧盐矿多年来不断发展生产力所取得的成绩来看,同样可以验证这一论点。

该矿先后投入资金1亿多元,对盐硝生产设备、工艺及采输卤、供热发电等系统进行了上千个项目的技术改造,在全国同行业率先使用钛材,使盐、硝生产能力分别发展到现在的50万吨和4.5万吨。

近3年来,该矿坚持科技创新,对加碘眼生产环节进行了技术改造,是碘盐生产合格率达到100%。

从英国、意大利引进具有国际水平的自动包装机生产线,年创经济效益120万元。

为开拓新品种对制盐组罐进行反循环工艺的技术改造。

该矿盐仓库码头技改工程也与今年6月全面竣工,使该矿走向现代化储运与装卸。

2001年该矿加大制硝生产技改力度,改进指硝工艺流程,安装钛管热交换器,干燥工序技改全面竣工,成功地创造出一套经济运行新模式,提高了生产能力与产品质量,芒硝一等品由去年同期的89.15%提高到96.24%,选矿回收率同比提高20%以上,年增产芒硝2500多吨,创经济效益100多万元。

重大科技创新所引发的科技革命或产业革命,可以带动社会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历史上这样的实例不胜枚举,18世纪60年代蒸气机的发明实现了机器化大生产,社会生产力因此实现了质的飞跃;

19世纪后期电磁理论的创立和电力技术的应用使生活生产进入了电气化时代;

电话的发明使人们的活动摆脱了空间的束缚,大大提高了生产活动和商业活动的效率;

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使得大型程序的编制和大规模计算的实现成为可能,而近几年随着奔腾系列处理芯片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大规模地普及,又使得计算效率越来越高,商业计算成本越来越低,并且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诞生,电子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也越发广泛,使人类完全步入了信息科技时代上世纪40年代以来,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平和发展已成为世界的主题。

与此相应的是,新科技革命持续、广泛地展开,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飞跃发展。

当今世界,伴随着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信息与电子计算机技术、原子能技术、空间科学技术等科学技术方面的创新,人类不仅可以利用新型的能源,采用高度自动化的生产工具,而且开始了对太空、海洋和许多未知领域的探索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许多高新科技产业,比如软件开发、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原子能利用、海洋生物开发等以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新的制高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越来越大。

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且实践雄辩地告诉我们:

生产力发展程度越高,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对社会生产力的贡献就越大。

目前,发达国家中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已经达到了6070,而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只有始终走科技发展之路,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才能彻底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生产力跨越发展。

在这方面,印度和韩国都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印度历史上曾经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举世闻名的文化遗产。

近代由于英国的殖民统治,独立以后生产力水平极度低下,加之人口与可用耕地的比例严重失调,印度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境地。

近十年来,印度政府大力扶持软件业,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如持续十年免软件企业所得税,实行计算机软件进口零关税,优先贷款给中小软件企业等等。

并且十分重视软件人才的培养,加大软件技术的研发力度和资金投入,鼓励科技自主创新。

这些措施的结果使得印度在短短十年内,掌握了软件开发的许多核心技术,迅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软件出口大国,软件出口额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0,为世人所惊叹。

而韩国这个曾极度落后的东方小国,在短短50年内,昂首迈入世界发达工业国家行列,也是和科技创新分不开的。

韩国战后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随着科技投入加大,政府重点扶持一些大型企业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目前在韩国,三星、现代、大宇、LG等跨国公司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而这些公司都是以高新科技产业为主的,例如三星和现代基本上垄断了世界存储颗粒芯片一半以上的份额,依托大宇和现代韩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五大汽车制造国。

韩国由于实现了生产力的跨越发展,目前已成为“亚洲四小龙”之首,跻身世界发达国家之列。

从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同样作为亚洲的发展中国家,也同样拥有着优秀的文化遗产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要想赶超西方发达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只有坚持走以科技创新带动生产力进步的路子。

科技创新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可持续发展又为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

可持续发展从本质上讲,就是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解决生产力发展过程中与保护自然环境相悖的问题,大力发展以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为特征的先进生产力,用先进生产力取代、改造、淘汰那些资源消耗率太高、制造环境污染太大的落后生产力。

而科技创新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撑,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等领域的一些重大问题是离不开科技创新的。

同时,科学本身又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给人类带来福利,也往往会带来负面影响,而只有以可持续发展作为科技创新的价值尺度,才能为科技的进步指明方向。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

1994年我国在世界上率先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非常重视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推动中国21世纪议程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中,科技发挥了巨大作用。

“九五”期间,我国科技工作者在人口、资源、环境等领域开展了前瞻性、战略性研究,突破了一批重大关键技术,解决了一些可持续发展相关领域的重大问题。

例如,“九五”期间,我国在西部地区开展了水资源可利用的科技攻关,切实解决了水资源的生态承载、生态用水等问题,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了基础。

通过油气资源的科技攻关,在塔里木盆地发现了我国有史以来单个储量最大的大气田克拉2,在内蒙古伊克昭盟发现了我国第一个世界级储量的大气田苏格里大气田,为解决油气量的短缺和西气东输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进入新的世纪,特别是在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可持续发展将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既要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等领域长期积累的问题,又要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口老龄化、重大疾病、生态环境恶化等新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对技术、人口、资金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力促进科技创新,强化技术集成,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已成为新世纪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

以上从三个方面论证了科技创新对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作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科技创新在生产力发展的历史中始终扮演着催化剂的重要角色;

尤其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当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生产力的一部分,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也越发重要了。

那么如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呢?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科技自主创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实行教育优先和人才强国战略。

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进一步加强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无可比拟的创新人力资源。

培养、吸引和凝聚数以千万计德才兼备的创新、创业和领导人才,为他们创新、创业和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和舞台。

通过引导和激励,帮助优秀人才树立起敢为天下先,勇攀高峰,敢创大业的创新、创业的勇气和信心,教育和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从事创新活动的根本指导思想,自觉确立以科教兴国为己任、以创新为民为宗旨的科技创新价值观。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发展中大国,要想赶超西方发达国家,就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和科研事业,加大科教经费的投入,重视优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这样才能跟得上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走紧紧依靠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